八年级上物理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与压力压强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与压力压强实验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
因为在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有关,所以学好物理知识是很重要的。
物理实验是很有趣的!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第二章: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1.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音叉紧贴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
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取一根长铁管,同学A轻敲铁管一端,使在另一端的同学B 刚好听不到敲击声,同学B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发现同学B能够听到敲击声。
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塑料袋密封浸没在水槽中,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答:让一同学在对面敲鼓,发现自己能够听到敲鼓省。
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5.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小。
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章: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 设计实验说明熔化现象的存在。
在试管中加入碎冰,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内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
说明固体可以熔化。
7. 设计实验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答:用酒精灯给海波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发现海波逐渐变成液态,且从出现液态海波开始,到海波熔化结束的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熔化过程中撤掉酒精灯,发现熔化立刻停止)。
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8. 设计实验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八年级物理实验专题
实验专题一、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牛,最小分度值是0.2牛。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牛。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2个)、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1)、如图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图b、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①大小相等(等大);②方向相反(反向);③同一直线(共线);④同一物体(同体)三、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哪端上翘,往哪端调),直至指针指在分度板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用镊子从大到小依次往右盘加砝码,若右盘砝码多了去掉最小砝码,仍不能平衡则移动游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刻度尺。
【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B 。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实验方法归纳汇总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实验方法归纳汇总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科,实验是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一些物理现象,提高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就是我们课本上最新出现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实验方法的归纳汇总。
实验一: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实验目的:通过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注意连接的正确性。
2.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打开电源开关,读数电流值。
实验二: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改变电阻值,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并了解欧姆定律。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电铃和不同大小的电阻,按照实验图示连接电路。
2.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打开电源开关,读数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3. 改变电阻:依次更改电阻的大小,记录下每次的电流值。
4.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电阻图像,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三:探究电压对电流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探究电压对电流的影响,并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电铃和恒定电阻,按照实验图示连接电路。
2.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打开电源开关,读数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3. 改变电压:依次改变电压大小,记录下每次的电流值。
4.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电压图像,探究电压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四:测量电阻的大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的大小,学习并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使用电源、电流表和待测电阻,按照实验图示连接电路。
2. 测量电压和电流:打开电源开关,读数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3. 计算电阻大小:根据欧姆定律,通过计算得到电阻的大小。
实验五:测量导线的电阻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探究导线材料和长度对电阻的影响,并了解导线电阻的基本知识。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使用导线、电流表和电阻,按照实验图示连接电路。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探究专项练习一、实验探究题1.小红利用一把钢尺在课堂上进行了如图所示实践活动。
(1)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力拨动钢尺时,它发出的声音较洪亮,此时钢尺上下摆动的幅度较大。
这就可以研究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的关系,________,响度就越大。
(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越长,其振动就越________,此时音调就越________,这就可以研究声音的音调与________的关系。
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________。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2)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质量的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请你指出其中的两点错误: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 ,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2 , 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4)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3 , 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的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 4 , 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2 , 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5)按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6)如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4.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好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5.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小车在AB 段运动的路程sAB 是________dm;在A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 是________m/s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 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________. 6.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小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小实验第一篇:《那一次,我用瓶子吹出了泡泡》记得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正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发呆。
老师突然说:“今天咱们来个小实验,用瓶子吹泡泡。
”一听这话,班里瞬间炸开了锅,同学们都兴奋得不得了,毕竟谁不喜欢玩呢?准备材料很简单,一瓶水,一点洗洁精,一根吸管,还有一个空瓶子。
老师让我们先在瓶子里倒些水,再加点洗洁精,搅拌均匀后,奇迹就发生了。
我拿起吸管轻轻吹了一下,哇塞,瓶口竟然冒出了五彩斑斓的泡泡,它们轻盈地飘向空中,有的还飞到了我的脸上,凉凉的,软软的,特别好玩儿。
实验虽然简单,但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比如,为什么水里加了洗洁精就能吹出泡泡呢?原来啊,洗洁精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这样空气进去后就能形成一个个小气泡,而这些气泡在水膜的包裹下,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泡泡了。
听起来是不是挺神奇的?更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如果往水里加点糖或者蜂蜜,泡泡会变得更稳定,不容易破。
这是因为糖和蜂蜜增加了液体的粘度,让泡泡壁变得更结实。
这下子,不仅实验变得更好玩了,也让我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科学,原来离我们这么近,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啊!第二篇:《自制简易电路,点亮小灯泡》说起那次物理课上的小实验,真是让人记忆犹新。
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几个小灯泡、电池、导线还有开关,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我们要自己动手做一个电路,看谁能最先让小灯泡亮起来。
”这句话就像是一枚炸弹,在班里炸开了花,大家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开始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电流是怎么回事,说电流就像是水在水管里流动一样,只不过它是在电线里跑。
要想让小灯泡亮起来,就得给它提供足够的“水压”,也就是电压。
明白了原理,接下来就是动手操作了。
我按照老师的指导,把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上导线,一头连着小灯泡,另一头则接到开关上。
当所有连接完成后,轻轻一按开关,“啪”的一声,小灯泡瞬间亮了起来,那一刻,心里那个激动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其实里面蕴含了不少物理知识。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
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 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 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 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 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 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 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小明用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 现冰熔化太快,没有找到冰的熔点。若要延长冰熔化的时间,请你写出 两条可行的办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根据实
2、如图是“探究海波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1) 实验中除了需要图3 中所示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________。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__(填 “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
八年物理上册实验专项练习1、如图4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mm,物体的长度是 cm 。
图5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
(2)如图6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
2、2016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举行时间为3月19日~27日。
如图为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 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________cm 。
冰壶投掷出去后继续往前运动,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 至少需要______s 。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的。
4、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__km/h ;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6、如图10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 ,塑料球的作用是 。
3 6 7 c图4 4 5 图图7、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 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水温/℃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2)下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
例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做“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选填“缩短”或“ 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 (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AC = m/s .若s 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 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 = 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选填“快”或 “慢”),是在作 运动(选填“匀速”或 “变速”).针对训练 在探究斜面上下滑的小车的速度变化的实验中:(1)除了需要长木板、小木块、小车、挡板、粉笔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斜面的坡度应该 些(选填“大”或“小”),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例1 (’13泰州)用如图1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 变化,并每隔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 图乙可读出第1 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变化”或“不变”).针对训练1 (’12益阳)用如图2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4)图2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例2(’11邵阳)如图3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达到90 ℃时,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1)在第2分钟时,温度计示数如图3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2)请在图3乙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3)由实验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 ℃,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例3(’13永州)近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旱情,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大面积受灾,许多菜农为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在菜地上覆盖塑料薄膜.小明同学了解到这些情况,深感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做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小明根据衣服晾在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作出猜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请你根据“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树荫下干得快”和“衣服摊开比不摊开干得快”作出猜想: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和液体的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质量相同的水.A 、C 、D 图中的水滴形状相同;B 图中将水滴摊开;C 图在玻璃板下方用酒精灯加热;D 图用风扇吹,加快水滴表面空气流速.【分析与论证】探究中发现B、C、D三图中的水滴均比A图中的水滴蒸发得快,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请你从实验设计、实验的可操作性或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其他因素等方面写一条评估意见:.【交流与合作】菜农在菜地上覆盖塑料薄膜,主要是通过来减慢蒸发的.针对训练3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6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7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激光电筒和刻度尺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 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能显示 . (2)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 ;若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小组的小红同学发现,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小明同学的眼睛,小明同学也能看到小红的眼睛,于是他们使光线沿FO 方向入射,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5)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该小组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将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13玉林、防城港)下面是小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1)实验室有厚为0.2 cm 的透明玻璃板A 和厚为0.5 cm 的透明玻璃板B .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玻璃板进行实验(选填“A ”“B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3)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 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 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4)如果在a 蜡烛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 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例2(’13苏州)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下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13 淄博) 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1)探究前,小强让一束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cm.(2)探究时,小强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由上表可知,第3 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的实像,第7次成的像比第6次成的像___(选填“大”或“小”).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移动.(3)探究后,小强总结了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小强正确判断出了这是倒立、____的实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 清晰的像,则应向___移动凸透镜.(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____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1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 先往量筒装入40mL 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1丙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____cm 3.(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为_____kg/cm 3.(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针对训练2 (’11岳阳)小明想确定一银质小工艺品是否为实心实验步骤如下:(1)测质量.①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3 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②图3 乙为用调好的天平测质量的操作情景,操作错误之处是 . ③按正确操作进行测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3丙所示,该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g .(3)测体积.将该工艺品用线系好放进盛有60mL 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到图3丁所示位置,该工艺品的体积是___cm 3.(4)计算出该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g/cm 3,通过比对可以判断该工艺品_____(选填“是” 或“不是”)实心的.针对训练3 (’13 扬州)在测油密度的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小明测量的情况如图5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和测量结果填入表中:(3)小明又设计出测油密度的另一种方法,步骤如下:A.测出空烧杯质量m0;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油,测出杯与油的质量m1;C.测出量筒内剩余油的体积V0,D.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油,测出体积V,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油密度的表达式 .。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探究专题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专题1。
0一.实验探究题(共24小题)1.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热(选填“吸”或“放").(2)图中,海波在D点是态,在G点是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的冰和萘,用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物质熔化时间/min冰9萘 42.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第6分钟时冰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盐水浓度(%)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凝固点(℃)0 ﹣2 ﹣4 ﹣6 ﹣8 ﹣11 ﹣15﹣18﹣17﹣1。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归纳___初二物理重要实验归纳:一、水沸腾实验在水沸腾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温度的不变、声音的大小等现象。
沸腾时会吸热但温度不变,停止加热后水的沸腾停止,说明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可以通过缩短加热时间、减少水的量、提高水的初始温度或给烧杯加上盖子来实现。
我们可以从表格、图像中读出沸点,使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测量。
二、熔化实验在熔化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放置冰在室温下或使用水浴法加热石蜡来实现熔化。
我们还可以辨别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有固定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
通过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我们可以辨别物质所处的状态,如固体、固液共存、液态等。
三、平面镜实验在平面镜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即正立、等大的虚像,物与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我们使用玻璃板来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并选择薄的玻璃板。
我们还可以使用刻度尺来比较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
如果棋子的像不够清晰,可以用强光照射棋子。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两个相同的棋子来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四、光的反射在光的反射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纸板垂直于平面镜来进行观察。
2、为了找到普遍规律并排除偶然性,我们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3、当我们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进行反射实验时,反射光线会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我们发现,在将纸板转动后,无法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
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通过可转动的白色硬纸板实验,我们可以展示光的传播路径并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凸透镜实验1、为了使像成在___,我们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同一高度。
2、当蜡烛变短时,光屏上的像会升高。
我们可以通过将光屏向上移、将烛焰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来调整。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实验专题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实验专题1.小明同学想“探究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他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木板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记录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时间t/s 10 20 30 40 50 60路程s/m 300 600 900 1200 1800 (1)根据数据的规律性,第5次实验的路程s=(2s/m18001500120090060030010203040506070t/s(3)根据图像得出结论(4)根据图像得出上面的结论的理由是:(5)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D.速度v与时间成反比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实验目的:会用 测量时间,会用 测量长度,并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金属片、木块(4)实验器材的组装:① 如图所示组装斜面,则组装斜面的目的是 ② 调整斜面为 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 斜面下端的金属片的作用是 (5)实验步骤:①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是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② 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定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③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④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⑤ 整理器材,并利用公式v=s/t 计算出表格中的速度。
(6)表格:(7)结论:(1)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来做 运动(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1,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2,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3,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8)评估与交流(1)如果斜面的坡度太小,出现的现象是 (2)如果斜面的坡度太大,出现的现象是(3)小车运动的距离是从起点的车头到终点的 的距离 (4)小车从斜面顶端要 下滑(5)测量过程中 (“可以”或“不可以”)改变斜面的坡度(6)为了减小时间的误差,我们可以采用 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 AB= s;从A点到C点的路程s AC=80.0cm,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m/s。
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是用来测量玩具小车的运动速度。
从A处开始计时,图中圆圈里显示的是玩具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秒表显示的时间,格式为“分:秒:百分秒”则:(1)该实验的原理是;(2)玩具小车通过AB段的速度为m/s。
玩具小车通过BC段的速度为m/s,玩具小车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为了方便计时,实验时应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声现象实验3.根据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1)如图甲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多次被音叉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2)甲实验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和的关系;(3)小明进一步探究,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把乒乓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两个:①;②。
4.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 _____;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有关;(3)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大全
(1)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 (2)利用平面镜成像可以起到增大空间的感觉。 【注意】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像可能与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小相同,关于镜面对称。 3、探究方法 (I)器材: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薄玻璃板及固定架、刻度尺、铅笔、一张白 纸 (II)实验装置图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反射定律 如下图所示,镜前的物体射向平面镜的光线,遇到平面镜就会发生反射,反
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和延长线的交战 就形成了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2、平面镜成像作图 (1)已知平面镜、物体或像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求 第三者的位置。 (2)已知镜和物体或像的位置,通过平面像成像的原理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求光的路径或像的可见范围等。 【注意】要特别重视利用物体与像关于镜面的对称性,以及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也 总是通过虚像的。 3、平面镜的应用
(III)步骤: 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注意】选用薄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 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③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 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用蜡烛代替 像,是等效替代法) ④在纸板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要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 相同。 ⑤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 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4、分析与论证:未点燃蜡烛与像重合,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 称。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距、等大、垂直)
八上物理实验
八上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部分,在初中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中也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同学们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下面将介绍几个八年级物理实验的案例。
实验一:压力传递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压力在液体中的传递规律。
实验原理液体中的压力是由液体的重力和液体柱高度决定的。
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中处处相等。
当外力作用于液体封闭容器中时,液体将等压分布,会对容器壁面施加压力。
实验步骤1.将一根软管连接两个注射器,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悬空放置。
2.在水封闭容器下方,用一个小瓶放置一些液体。
3.拉动一端的注射器的柱塞,观察另一端的注射器的液体情况。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当一端注射器拉动柱塞时,液体在另一个注射器中上升,说明压力在液体中得到了传递。
实验二:光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原理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到光密介质会发生折射现象。
实验步骤1.在实验室地面上放置一个平整的镜子。
2.用手持光源向镜子中照射光线。
3.观察光线从光源到镜子的角度和光线从镜子反射出去的角度。
实验结果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反射定律成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到光密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实验三:简单电路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实验原理电路中主要包括电源、导线和元件。
电流会自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当电路关闭时,电网极积极,在闭合电路中形成电流。
实验步骤1.连接一个电池和一个小灯泡。
2.通过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和灯泡的两端,使电路闭合。
3.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电路闭合时,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向负极,通过灯泡发出光亮。
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验中学到更多知识,发现更多乐趣。
第四章《光现象》实验专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实验专题经典十题1.(1)如图1所示,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5mm的正方形的“孔”。
把这块挖有方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选填“正方形状”、“圆形”或“三角形”)亮斑,这是造成的;(2)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我们学校茂盛的樟树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选填“像”或“影子”)。
(3)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2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符合探究要求的是2.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
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1)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易拉罐向右移动少许,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选填“改变”或“不变”)(3)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花乡公园的树林里,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乙所示),这是(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选填“实像”、“影子”或“虚像”)。
3.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
(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
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一条即可)。
八年级物理 实验基础全(上全)含答案A4版
第一章:声音例1:发声体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
例2:如图2-7所示,将击响的音叉插入水中,便会溅起水花,这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例3:如图2-8所示,用力拨动钢尺,使之振动;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使之振动,两次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这现象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例5:乐音的特征是响度、音调和音色。
例6:在乐音的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幅度有关的是响度;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音调。
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声音分散程度有关。
例7:敏发现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钢尺能够发声,但如果用不同的力拨动,或是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是不同的。
(1)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结构的关系,应该保持拨动尺的力度(或尺的振动幅度)不变,改变尺子伸出桌子的边的长度。
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多,它发声的音调越低。
(2)若探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则应保持伸出尺的长度(或发声体的结构不变)不变,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声体结构不变时,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例8、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通电时,振针每秒上下振动50次,每次向下打1各点,那么连续打2个点的时间间隔就是0.02秒。
如图所示:甲、乙为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运动的时间打出的两条纸带:①甲纸带从a点到f点的时间间隔为0.1秒;乙纸带从a点到f点的时间间隔为0.1秒;②从甲、乙两条纸带上看,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乙纸带。
③在甲纸带中从a点到c点和乙纸带中d点到达f点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
(选填“相同的”或“不同的”)。
④比较甲乙两纸带的打点情况,甲拖动纸带的快慢情况加速;乙拖动纸带的快慢情况匀速(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的,第二章光一、光的反射1、知识点:入射光线在平面镜上的投射点O 叫做入射点;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反射角;过入射点且与镜面垂直的直线叫做法线。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
人教版八上物理物态变化实验专题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烧杯中有300g水,大试管中有100g碎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小刚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冰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冰块充分接触,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试管放到烧杯水中适当位置,不能碰到烧杯底;②了解冰块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范围;③读取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和冰接触,记录温度计的示数;④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2)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
(3) 实验采用了水浴加热法,其目的是。
(4) 待温度升高至−5∘C后,每隔大约(选填“1min”或“5min”)记录一次温度。
(5) 如图丙所示,第9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当该物质0∘C时,处于。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6) 不改变装置,他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绘制了DE段,他在DE段(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试管中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原因是:。
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且先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位置,确定(选填“A”或“B”)的位置。
(2) 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则图乙中(选填“①”或“②”)是沸腾前的情况。
(3) 此小组记录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C,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C9092939596989898989898(4) 实验中杯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集锦
4、光的反射实验
问题一:如果纸板B向后/前折叠那 纸板B能不能接到反射光线?可以 A 证明什么问题? 不能接到反射光线,证明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内。 纸板A 问题二:拿激光灯朝向BO 射去,发现光线会沿OA射 出。这说明光有什么性质 光路具有可逆性。
N
B
i r O
纸板B
4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问题一:为什么用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问题二: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1.小车下滑实验
s 实验原理: v t
为了测量更准确坡度应该越小越好
这里读数时应注意刻度尺的估读
2.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 问题一:为什么把固体颗粒放到试管里,并把试管插入水中 加热,
水浴法:给物体间接均匀的加热,
问题二:实验安装顺序?
从下往上
问题三:固体):吸热 温度不断上升 物质状态:液态
B:固态 C:液态 晶体熔化的2个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曲线分析:
像蜡这样的物体在熔化的时候在不停的吸热,温度不断上 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就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液体沸腾时间
B
C
A 问题一:沸腾前和沸腾时分别是哪一段,各有什么特点? AB:沸腾前吸热温度上升 , BC: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问题二: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特点 沸腾前气泡往上越来越小,沸腾时气泡往上越来越大 问题三:液体沸腾的条件 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问题四:石棉网的作用?
使烧杯均匀受热
晶体熔化曲线分析:
① 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AB段(熔化前):吸热 温度不断上升 物质状态:固态
2. BC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
图15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
于。
如果有4㎜厚和2㎜厚的两块玻璃板,为提高实验
效果,应选择㎜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且应该放在较的环
境中(填暗或亮)。
②某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
再把一支没有点燃外形(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为了。
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
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
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2分)
③若此实验观察到两个像,原因是
④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除了测量物距和像距之外,还必须比较
的高度大小。
⑤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大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
离,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所成的像是像。
简言之,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平面镜。
光的反射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
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
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
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平面镜与纸板要(填垂直或不
垂直)放置
(2)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可得角等于角.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法线;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
(3)在下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测量平均速度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
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AB = m/s.
(5)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水的沸腾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得到下列
的实验数据。
(见下表)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
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_______分钟时的错误。
改正后请
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
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
(3)在水沸腾过程中水_______热。
(填
“吸”或“放”)
晶体熔化
如图所示为一固体熔化、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放热)
,温度,所以它是晶体。
(2)此晶体从点开B点开始熔化,熔化时间
为 min,熔点为℃,凝固点为℃。
(3)AB段物质为态, BC段为态,FG段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