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 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精选5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精选5篇)《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精选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24时计时法的认识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规律,并能正确的转换。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都是普通计时法,之前学习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也都是普通计时法的内容。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产生混淆、并且学的轻松,需要我好好思考的一个地方。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教学一开始,我通过导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播放的时刻是几时,从而由普通计时法引出24时计时法,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
再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你什么时候睡觉?你还能用不同的计时方法来表示这个时刻吗?让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在探索中求知。
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的,不然很难凭空想出来。
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我充分利用电脑钟面模型这一动态演示,让学生回顾一天,通过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自然的用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教师在适时总结一下。
再提出问题,说说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得出结论,这样可以更好的记住本节课的知识点。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换的过程中,我没有说清楚普通计时法的表示要写清楚是上午还是下午,以至于有些学生在有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候,没有在普通计时法的前面标清楚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这点我在下次上课之前要好好的强调一下。
2023最新-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优秀7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优秀7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要怎么写呢?这次为您整理了7篇《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篇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
”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上课开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用动作表示时间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设计通过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
通过例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比较简明、方便,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
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入手,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节课以“一天”为主线,贯穿始终。
出示主题图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过春节晚会倒计时,了解一天的开始;探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从生活中梳理出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了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课前的“备”学生做得不太到位。
2、师生间的互动效果不够。
3、教学评价太少。
总之,本课的教学感触极深,我想,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在课改理念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篇二《24时计时法》是学生在学完时分秒后学习的,因为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因此上完《24时计时法》一课后,看到同学们的表现,再看一看检测的结果,回想这一节课的全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一、以后教学中值得借鉴地方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一、对课题及其内容的反思:在教授24时计时法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因此,在讲解24小时制的起源、应用背景和现实意义时,我利用了实际案例和图表数据,让学生们深入理解24小时制并充分认识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另外,在讲解24小时制与12小时制的相互转换时,我结合了生动的图表数据和趣味性的猜谜游戏,既是让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到二者之间的差别,也是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到了学生们的兴趣程度有所不同,有些同学对这一课题比较感兴趣,而有些同学则对此不太关心。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绘画制作、小组讨论和活动竞赛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存在着一定的时间观念困惑和记忆难度,因此,我特别强调了熟悉时钟读数和把握时间概念的重要性,同时逐步深入解释和演示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之间的相互转换,以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钟读数技巧。
三、对学生课堂练习及其作业的反思:在教学后,我针对学生们对于24小时制的理解情况和听课效果进行了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
在课堂练习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和竞争机制,让学生们通过分组竞赛等活动方式来巩固和加深对24小时制的认识和掌握。
在布置作业方面,我特别强调并指导学生们课后再次自主练习,例如利用计算机或手机等工具来进行时钟读数训练,并定期检查和点评学生们的作业效果,以反哺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四、不足之处: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某些学生,我在讲解部分耗费过多的时间,导致后期应用和练习的时间不够充分。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更加科学地分配讲解、应用和练习的时间,以致使课程更为丰富和实用。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同学的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并不太好,因此,在针对性措施上还需进一步精益求精;同时,我也要加强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机制,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变化,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我在讲本节课之前,创设两个同学约会的情境,使他们认识有时用普通计时法会发生误会,然后收集生活中两种不同的计时法,让学生认识到两者的区别。
在生活经验的铺垫下,学生学得轻松、自然、投入。
事实证明: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生活经验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2、在对两种计时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后,结合黑板上的分组板书。
让学生根据两种计时法的特征给它们起名字。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惊讶,起的名字很形象,我也充分尊重了他们的想法。
为了进一步深入,我继续追问:“为什么12时计时法前面有汉字?而24时计时法前面不加汉字?”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
由于创设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思考的空间。
3、有效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
如:用一条直线把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呈现出来,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界点。
又情景演示了一天24小时从夜里0时~中午12时~夜里12时的昼夜变化情况,形象、直观。
使学生进一步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针走第一圈与第二圈时每个时刻与昼夜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印象深刻。
充分体现了课程整合的优越性。
4、提供12时计时法与24时“找朋友”给两种计时法起名字、学生两人一组对口令……等活动,学生争先恐后,参与积极。
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令人惊喜。
5、由于本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
有些学生平时观察、积累不够,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还不能正确区分,容易出现20时就是8时的错误。
因此,应给学生课前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了解有关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带着经验、知识来学习。
这样,才能便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通有无、畅所欲言。
使学生成为向外喷洒知识的“水龙头”,而不是一个等待盛水的“容器”。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今天的这节课整体上的还不错。
几个重要的环节都有按照顺序讲下来了。
不过在细节处理上还是有欠缺的地方。
首先,在上课初时给出的那几张图片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下生活中24时计时法。
不过在课上我在图片停留的时间上太快了,一闪而过,几乎就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在用画在黑板上的钟表讲解24时计时法时针所走的全过程时候,太独立的讲解了,在比较内外圈的关系的时候,学生说出相差12时的时候,我没有再深入的问这个是怎么得出来。
而是直接就总结了。
因此学生在后面的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互化的时候效果不是很好。
而且由于是独立的讲,所以在讲完这个后出示8时让学生说出24时计时法的表示,学生会觉得太突然了。
没有过渡。
这里如果和后面的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结合来说可能效果更好。
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候和第二圈分开来讲,这样实例结合概念学生可能更清楚。
在讲解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之间的区别的时候虽然都说清楚了,可是学生消化的还不是很好,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在前面加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前不用时间词。
在这点上没有大力的强调,因此学生在后面做这种互换的时候也就会忘记加上时间词。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9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具、学具:24时钟表盘、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周末的时候跟妈妈出去逛街吗?(逛过)今天小红跟妈妈去逛百货商场,在商场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营业时间:9:00~21:00” 小红就禁不住想:“21:00是几时?”同学们知不知道21:00是几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说想法,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评价)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像21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
《24小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小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4小时计时法》教学反思5篇《24小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篇1】每个人教新教材都有同样的感受:例题的难度大。
在我们大多数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去学习新的知识跨度大。
新教材例题后的练习题很少有对例题类似的基础练习,可以说是一练一变,真可谓是举一反三。
基于现状,我们只能从自己的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
教材的例3是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密切联系实际,通过解决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多长时间的情境,引出知道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第一,题中的两个时刻不是统一的记时法,这一点是需要学生注意的。
第二,求经过时间学生也是接触过的,但是在三年级的上册,离现在也有一段时间,同学对一些知识有所遗忘,需要帮助学生回忆一下。
教学时,我先出示题一:我们是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下午5时45分到达石家庄站。
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这是一道热身题,学生已学过。
目的在于让学生回忆起计算经过时间时用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求经过时间。
然后出示题二:我们是上午11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16时15分到达阳泉站。
坐火车从北京到阳泉要用多长时间?这道题是对原例题进行了一下修改。
首先让同学们默读题,发现这道题和题一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这道题中两个时刻的记时法不同。
我引导:“你觉得在做这道题是应该注意什么?”同学们:“先把记时法统一了。
”有的说:“都统一成普通记时法。
”有的说:“都统一成24时记时法。
”我让学生自己做做看。
学生做完,班里汇报。
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开始时刻是上午,到达时刻是下午。
都统一成24时记时法比较简便。
否则必须先求出上午经过时间,再加下午经过时间,才能求出。
这一环节也为计算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不在同一天的经过时间奠定了基础。
针对我们的学生,对例题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有兴趣。
24时记时法,是在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后学习的一种记时法。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下面是《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一在学习戴嵩是一位著名画家时,当学生感受了戴嵩的著名后,在理解“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时,去掉了“一”和“就”来读,让学生比较意思表达上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带有“一……就……”的这句话是说戴嵩真的很著名,他的画刚挂出来就很快吸引了很多人,体会到了这组关联词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读好这句话,听出著名。
最后再让学生用上“一……就……”来说说大家看到戴嵩的画以后的反应?出示:看画的人一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
有钱的人一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
这样抓住重点语句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训练了说话,而且也让学生在读中感知,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24时计时法在时间这部分知识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得轻松,知识点掌握得又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大众化,网络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具体做法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让学生思考到底谁说得对?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意见出现分歧,开始争论,自发的形成一种研讨学习的氛围。
最后的出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并且能够简要地说出原因。
一、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我根据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导入新课,看新闻联播画面说说播放的时刻是几时?你可能在干什么?,从而由普通计时法引出24时计时法,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下面是《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一24时计时法在时间这部分知识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得轻松,知识点掌握得又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大众化,网络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具体做法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我根据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导入新课,看新闻联播画面说说播放的时刻是几时?你可能在干什么?,从而由普通计时法引出24时计时法,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再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你什么时候睡觉?你还能用不同的计时方法来表示这个时刻吗?让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在探索中求知。
学生探索学习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由直观演示,观察再到抽象的思维,分析进而得到结论,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脑钟面模型这一动态演示,让学生回顾一天,通过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自然的用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教师适时板书,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板书,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都能清楚地表示出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看谁能最快发现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学生通过网上操作、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初探出两种计时法的记时特点,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质疑,解疑。
三、把数学知识网络化,使知识在信息学习中升华。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与反思24 时计时法(一)执教人:柯尊珍年级:三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 1 天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 日有24 小时;使学生知道 24 时计时法,掌握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教学过程:一、故事设疑,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
师:喜羊羊明天就要过生日了,他给大家每人发了一个请柬,上面写着:请于明天 8:00 到我家,参加我的生日 Part。
早上小朋友都来了,而喜羊羊却还在呼呼地睡大觉呢?小朋友们1 / 28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喜羊羊睁开眼说哎呀,不对,不对师:为什么小朋友们来错了?生 1:他写的时间不对,应该是晚上 8:00。
师:对,他写的时间不清楚。
师:那么谁能只改动时间,不加汉字也能表达清楚。
生 2:20 时。
师:那么,这几个同学改得对吗?学完这节课大家就知道了。
【针对三年级的同学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当前最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一下了就被吸引住了,思维也特别活跃。
当提出谁能只改动时间,不加汉字也能表达清楚这个问题,班中针对三年级的同学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当前最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一下了就被吸引住了,思维也特别活跃。
当提出谁能只改动时间,不加汉字也能表达清楚这个问题,班中有竟然有 7 、8 个学生举手回答,这在我的意料之外。
当初我在备课时想到的是,如果没有人回答出来这个问题,我就---------------------------------------------------------------最新资料推荐------------------------------------------------------ 直接导入:学完这节课,大家就知道了,看谁最先学会?如果有人,最多也是一两个人,我就按上面的方法导入新课。
24时计时法教后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后反思24时记时法是在学生认识小时、分、秒后学习的一种计时方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广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作息、珍惜宝贵时间的良好习惯。
24时记时法小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解,但出现在教学内容中还是第一次。
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有一定困难。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用好钟面教具,沟通知识的联系,探求知识的来龙去脉。
24时记时法小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解,但出现在教学内容中还是第一次。
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有一定困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钟面课件的演示: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动两圈,演示24时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度过这一天吧。
0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时针继续移动)天渐渐的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
……这样边演示边讲解,当拨动时针转第二圈,转到1时,问学生:这时如果不用1时表示,应该用几时表示,为什么?学生应该能够发现,到下午1时,时针共走了一圈又一大格,共13大格,因此是13时,这与一年级“认钟表”时学习的“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时”的知识联系了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两种不同计时法的特点,还能使他们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一昼夜共有24小时,用彩条帮助进行24是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转换,加深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降低互换难度。
2.分层练习,提高兴趣课始安排让学生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体会古代人类的文明,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逐步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为促进知识内化,练习非常重要。
在巩固阶段安排了多层次的练习,避免简单重复。
设计了考老师、考同学、报节目、做手势等,既让学生对已有知识有很好的巩固,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需求,充分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感受成功的快乐。
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数学三班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1.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学生的学习心理进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
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
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
乐观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
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
例如:“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24小时记时法,行吗?”“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是一位称职的播音员吗?”老师宽松的语言和语气,轻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培育和良好行为的习惯的养成就这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
2.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进展,生生互动,鼓舞学生自主学习。
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面对“未来”、重在进展。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关怀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在这堂课中,也包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到,面对我的学生我不做指出不足的老师,而做能够帮助与关怀他们的好朋友,用激励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供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努力后获取成功。
老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应该从欣赏每一个孩子,鼓舞每个孩子做起。
学生做好事,有进步要鼓舞,学生做错了,退步了,更应鼓舞,鼓舞其找出问题根源,重新迈进。
我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24时计时法(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1天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教学过程:一、故事设疑,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要考考我们三五班的同学:小明和小刚约好了明天8:00去看电影,早上小明来了,而小刚却还在呼呼地睡大觉呢?他们为什么没有见到面呢?师:为什么小刚来错了?生1:他们说的时间不对,应该是晚上8:00。
师:对,他说的的时间不清楚。
师:那么谁能只改动时间,不加汉字也能表达清楚。
生2:20时。
师:那么,这几个同学改得对吗?学完这节课大家就知道了。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中央电视台有一档非常著名的节目,老师只播放音乐,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节目吗?生:能师:播放新闻联播音乐。
生:新闻联播生:新闻30分师:究竟是什么节目?生:新闻联播。
师:那谁来说说新闻联播什么时候开始?生:7:00师:什么时候的7:00?早上还是晚上?生:晚上7:00师:晚上7:00吗?我们来看电视画面是这样写的。
师:播放新闻联播节目画面.师:为什么电视上没有显示晚上两个字,为什么电视右上角显示的时间是19:00呢?生:19:00就是晚上7时。
师:噢,原来同学们都知道19:00就是晚上7时。
原来晚上7:00还可以这样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二、探究新知1、整体感知一天有24小时。
师:一天有多少小时?钟表上时针走了几圈?生1:一天有24时生2:钟表上时针走了两圈。
师:第一圈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第二圈呢?下面我们用钟表一起来演示一下一天的时间。
师:深夜12时,我们在干什么?生:睡觉。
师:凌晨6时,我们在干什么?生:准备起床。
……2、探索规律师介绍:深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代表新一天的开始。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体上来说还算不错,几个重要的环节都按照顺序讲下来了,不过在细节处理上还是有欠缺的地方。
在用画在黑板上的钟表讲解24时计时法时针所走的全过程时候,在比较内外圈的关系的时候,有点过于草率了,因此学生在后面的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互化的时候效果不是很好;在讲完这个后出示8时让学生说出24时计时法的表示,学生会觉得太突然了,如果和后面的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结合来说可能效果更好些。
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候和第二圈分开来讲,这样实例结合概念学生可能更清楚。
在最后出示一张写者3:45的车票的题目,旁边一个老奶奶说我下午3时来的呀,为什么我还是迟到了?我的目的是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来判断,后面一个学生问我,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早上的3:45都是一样的表示啊,这又怎么区别?这个时候我才想起来要给学生强调在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而没有在前面就突出。
整体来说还是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较好的完成了,更有待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练习和运用,效果还是不错的啊!
今天的突发事件是带队老师突然说要来听我的课,由于之前我没有怎么精心准备,就用了一点时间来准备,因此我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慌了下.还好课堂生成没有什么特别意料之外的事情,也没有我预想中的紧张.课后老师说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能上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让我很欣慰.呵呵.也给我很大的鼓励.。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这样几个方面重整教材。
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学生对时钟的认识停留在能看钟面并读出那个时刻是几时几分,对普通计时法一说并没有形成概念。
以此为起点,在导入时,我创设了通过看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钟面,让学生猜测我此时可能在干什么。
有的猜老师可能在吃午饭,有的猜老师可能在睡觉,多种答案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一个钟面可以表示一天中的两个时刻,怎样表示才能清楚不造成误会呢?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在12时前加上“晚上”、“中午”等这样的时间词就能准确地区分了。
思考:加上时间词多麻烦呀!能不能不用时间词也能把时刻清楚地表示?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不加时间词表示时刻的方法。
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提炼出手机上、电子表上、电脑小票、电视机、营业时间等地方曾出示的时间,顺理成章地引出即将学习的24时计时法。
数学知识往往是以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
教学中把新知识的生长点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动机。
二、探究新知,系统构建24时计时法,突破难点一天是从0时开始的,而学生往往因为生活经验的引导,让大家误以为天亮了就是一天开始了。
因此我设计了“20xx年新年钟声敲响的视频”,通过主持人的播报理解:0时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天是从大家甜甜的睡梦中开始的。
随着时针的脚步,在钟面上走过2圈后,0时——24时浮出水面,其中13时——24时的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
学生会习惯性的数数,对13时的来历却颇为费解。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24 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创造现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 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 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一节课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上 课伊始,我就播放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曲,并让他 们说出播出时间, 使学生一下子投入到了愉快地学习活动中。
然后又 出示中央台一套的节目预报表。
让学生看到《大风车》的播出时间和 我们说的不一样,这一疑问的产生使学生出自内心的感到“ 24 计时 法”产生的必要性,激起了内在的学习动机,水道渠成的引入新课。
此外,我又通过春节晚会零时钟声敲响的节目片段,让他们在生动、 具体地情景中理解和掌握了零时这一特殊的时刻。
2、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 会,在探索中求知。
24 时记时法作为记时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 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还是第一次。
对学生来说, 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 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 握,理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对钟面的直观演示,利 用多媒体课件来加强直观教学: 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 并在第二圈时,钟面外圈出现了和内圈对应的时间,展示了一昼夜共有 个小时,初步感知 24 是记时法;并通过钟面上内外圈对应的数字对 比环节和比较黑板上两种计时法的不同,更加深了对 24 时记时法的理解,也降低了对两种记时法互换上的难度,变得更容易掌握。
这样,在平等、宽松、和谐地氛围中引导学生发现特征,得出互化规律,不仅锻炼学生观察、思考、概括能力,而且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了学法的指导。
3、有针对性练习,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练习中突破,并让每个孩子不用程度地感受成功与喜悦。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课题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24时计时法(一)执教人:柯尊珍年级:三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1天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教学过程:一、故事设疑,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
师:喜羊羊明天就要过生日了,他给大家每人发了一个请柬,上面写着:“请于明天8:00到我家,参加我的生日Part”。
早上小朋友都来了,而喜羊羊却还在呼呼地睡大觉呢?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喜羊羊睁开眼说“哎呀,不对,不对”……师:为什么小朋友们来错了?生1:他写的时间不对,应该是晚上8:00。
师:对,他写的时间不清楚。
师:那么谁能只改动时间,不加汉字也能表达清楚。
生2:20时。
师:那么,这几个同学改得对吗?学完这节课大家就知道了。
【针对三年级的同学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当前最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一下了就被吸引住了,思维也特别活跃。
当提出“谁能只改动时间,不加汉字也能表达清楚”这个问题,班中竟然有7、8个学生举手回答,这在我的意料之外。
当初我在备课时想到的是,如果没有人回答出来这个问题,我就直接导入:“学完这节课,大家就知道了,看谁最先学会?”如果有人,最多也是一两个人,我就按上面的方法导入新课。
我觉得这样导入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新知。
谁知竟有那么多人,看来我还是小看了学生。
以后的课堂上一定要相信学生,放手学生,不能再搀着一步步走了】二、探究新知1、整体感知一天有24小时。
师:一天有多少小时?钟表上时针走了几圈?生1:一天有24时生2:钟表上时针走了两圈。
师:第一圈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第二圈呢?下面我们用钟表一起来演示一下一天的时间。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doc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我力图通过创设一些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
通过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直观演示、观察操作等方法,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
最后利用学生喜欢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将珍惜时间的道理入到生动有趣的歌曲中,使学生既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课堂气氛也非常的轻松愉悦。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课堂上,我从与学生的亲切谈话开始走进新课,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平等交流中进行新课,在优美的歌曲声中结束新课。
亲切自然的教态、充满激情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感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师生关系融洽、感情互通,课堂上知情交融,师生身心愉悦。
2、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时,我从生活现象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一日有2 4小时,从电视报、火车票等实物中认识和学习24时计时法,感受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用学到的24时计时法记录自己或家人的作息时间等等,数学源于生活,有用于生活的思想和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
关于时间的知识,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础。
在设计和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且巧妙地利用这些基础,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真实有效。
4、使学生有了珍惜时间的意识,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每个人都争当“珍惜时间的小标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时记时法》
24时计时法在时间这部分知识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得轻松,知识点掌握得又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大众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具体做法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 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我根据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导入新课,看钟表猜测小红可能在干什么?,引起分歧,从而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再利用熟悉的电视节目所播出的时间,还能用不同的计时方法来表示这个时刻吗?让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二.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在探索中求知。
学生探索学习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由直观演示,观察再到抽象的思维,分析进而得到结论,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脑钟面模型这一动态演示,让学生回顾一天,通过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自然的用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看谁能最快发现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初探出两种计时法的记时特点,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质疑,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