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分类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用途: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指一组用于治疗抑郁症状的精神活性药物,有时也用于治疗某些其他特定状况,如焦虑、惊恐,或强迫症状。
主要分为:①三环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及多虑平(多塞平)等,为目前较好的抗抑郁症药,其中以阿米替林为最常用。
②四环抗抑郁药,临床常用的有麦普替林等,其作用和三环类相似。
③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SSRI),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赛乐特)、氟伏沙明(兰释)、舍曲林(郁洛复)、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思)等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异卡波肼,反苯环丙胺等。
还有较新推出的新型抗抑郁药,如瑞美隆等。
副作用:使人困倦、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类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逐渐适应;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尿潴留和肠麻痹少见。
过量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一、经典抗抑郁药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肼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物。
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
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
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胺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受含量升高的缘故。
从而提示了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
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
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经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惩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功酶MAO-B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
2对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一、丙米嗪片:12.5;25mg 三环类;具有较强抗抑郁作用,但兴奋作用不明显。
用于:1各型抑郁症;2小儿遗尿症;3多动症。
口服:12.5~75mg/次,2~4次/日,可增至300mg/日。
小儿遗尿症,睡前服25~50mg。
孕妇、癫痫患者忌用。
二、多塞平(多虑平)片:25;50mg 针:25mg/1ml 抗抑郁弱于丙米嗪;抗焦虑强。
也用于神经官能症。
1口服:25~50mg/次。
2肌注:12.5~25mg/次,2~3次/日。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孕妇禁用。
三、阿米替林片:10;25mg 抗抑郁作用类似丙米嗪;用于各型抑郁兼有焦虑症状者。
口服:1抑郁症25~50mg/次;2遗尿症10~25mg/次,睡前服;3儿童多动症7岁以下10~25mg/次,2~3次/日。
四、氯米帕明(氯丙米嗪,安拿芬尼)片:10;25mg 针:25mg/2ml 缓释片:75mg 本品安全可靠、起效迅速。
用于:1各型抑郁症;2伴抑郁的精神分裂症;3慢性疼痛以及夜尿症患者。
1口服:开始50~75mg/日,分2~3次,一周内渐增至100~150mg/日。
维持量50~100mg/日。
2肌注:150mg/日。
3静滴50~75mg/日。
缓释片:一般150mg/日。
五、曲米帕明(三甲丙米嗪)片:10;25mg 本品与脑内5-HT2受体有亲和力;有镇静作用。
用于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等。
口服:初始75mg/日:维持量75~150mg/日,分2次服。
老年、青少年患者25~30mg/日。
最大剂量200~300mg/日。
六、阿莫沙平(氯氧平,异戊塞平)片:50;100;150mg 作用似丙米嗪;起效快,对心脏毒性低。
用于抑郁症。
口服:最初50mg/日,逐渐增量;治疗量100~400mg/日,分次服用。
长期大剂量可见帕金森综合征。
七、马普替林(路滴美)片:25;50mg 四环类抗抑郁药,阻断NE再摄取。
能提高情绪,缓解焦虑、激动。
用于各型抑郁症。
精神药品分类及分类依据
精神药品分类及分类依据
精神药品是指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或影响心理状态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的不同,精神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1.抗焦虑药(Anxiolytics):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恐慌症等焦虑
相关障碍的药物。
常见的抗焦虑药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苯巴比妥、阿普唑仑)、苯酮类药物(如氯硝西泮、氯卓普胺)等。
2.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用于治疗抑郁症和情绪障碍
的药物。
常见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西汀)、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米嗪)以及新型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舍曲林)等。
3.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
他精神病性疾病的药物。
抗精神病药分为传统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奋乃静)和较新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拉尼普利)。
4.镇静安眠药(Sedatives and Hypnotics):用于治疗失眠、
焦虑或帮助患者入睡的药物。
常见的镇静安眠药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扎来普隆、唑吡坦)等。
5.失调药物(Mood Stabilizers):用于治疗躁郁症和情感失调
的药物。
常见的失调药物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如卡马
西平、拉莫三嗪)以及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奋乃静)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精神药品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划分。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药品使用要慎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正确的剂量和注意安全。
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各类精神药品
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各类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一类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和调节心理状态的药物。
在现代医学中,精神药品的使用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精神药品的特殊性,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精神药品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科普将带你了解精神药品的分类、作用原理以及正确使用的重要性。
一、精神药品的分类:(一)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是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其他情绪障碍的药物。
它们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
(二)抗焦虑药物:抗焦虑药物用于治疗焦虑症和其他焦虑相关疾病。
它们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来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常见的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和劳拉西泮)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等。
(三)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它们通过调节多巴胺和其他神经递质的活动,来减轻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症状。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和奋乃静)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和利培酮)等。
(四)镇静催眠药物:镇静催眠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它们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帮助患者入睡和改善睡眠质量。
常见的镇静催眠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和氯硝西泮)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和非布他定)等。
二、精神药品的作用原理(一)目标受体和神经递质:精神药品的作用原理涉及目标受体和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
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γ-氨基丁酸等。
不同的精神药物通过与特定的目标受体相互作用,影响神经递质的水平和活动,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例如,抗抑郁药物作用于血清素和其他神经递质的再摄取机制,增加这些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常见抗抑郁药物种类一览表
常见抗抑郁药物种类一览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抑郁药物种类,这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及相关情绪障碍。
请注意,以下列出的药物种类并非详尽无遗,如果您有相关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舍曲林(Sertraline)舍曲林(Sertraline)- 氟西汀(Fluoxetine)氟西汀(Fluoxetine)- 帕罗西汀(Par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 氟伏沙明(Fluvoxam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 塞来昔布(Citalopram)塞来昔布(Citalopram)选择性5-羟色胺或去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文拉法辛(Venlafaxine)文拉法辛(Venlafaxine)- 米氮平(Mirtazapine)米氮平(Mirtazapine)- 达泊西汀(Duloxetine)达泊西汀(Duloxetine)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DRIs)- 重唑拉米(Bupropion)重唑拉米(Bupropion)三环抗抑郁药(TCAs)-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去甲丙咪嗪(Desipramine)去甲丙咪嗪(Desipramine)- 盐酸氯米帕明(Clomipramine)盐酸氯米帕明(Clomipramine)即刻释放胺类抑制剂(MAOIs)- 苯丙哌啶(Phenelzine)苯丙哌啶(Phenelzine)- 丁腈苯丙胺(Tranylcypromine)丁腈苯丙胺(Tranylcypromine)其他抗抑郁药物- 米氮平(Mirtazapine)米氮平(Mirtazapine)- 曲唑酮(Trazodone)曲唑酮(Trazodone)- 多塞平(Doxepin)多塞平(Doxepin)请注意,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时也会出现不同的副作用。
抗抑郁药的种类及其代表药
抗抑郁药的种类及其代表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按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通常分为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及其它类抗抑郁药物,其中SSRIs和SNRI占临床使用的70%以上。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四环、杂环类抗抑郁药物(HCA) 在抗抑郁药市场所占份额较小,已逐渐被新型类型的药物所代替。
2、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该类药物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研制上市的新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内5-HT的浓度,提高5-HT能神经的传导,从而发挥了抗抑郁作用,目前不管是临床研究的试验报告,还是对文献的荟萃分析,均认为SSRIs与TCAs疗效相当。
是目前欧美国家常用的一线抗抑郁药物,已达30多个品种,主要是:盐酸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被业界称为“五朵金花”。
▲盐酸氟西汀本品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SSRIs抗抑郁药物,由美国礼来公司率先研制成功,1986年底在比利时首次上市,商品名:百优解。
获FDA批准后1988年初在美国上市,礼来公司为氟西汀最大的生产厂商。
氟西汀上市后,在全球性市场的进行了广泛开发,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经营业绩,2000年的销售总额已达到25.85亿美元,获得中枢神经类药品的桂冠。
专利期2001年结束后,同样难免众多仿制药品的冲击,致使百优解市场回落19.93亿美元。
目前氟西汀已成为国际上SSRIs的“金标准药物”,其独特的药理性质和临床疗效,倍受医生患者的青睐,2002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为15.25亿美元,在美国200种非专利畅销药品中居于首位。
1995年礼来公司的氟西汀片剂开始进入我国,同年4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常州四药厂合作开发了氟西汀原料药、片剂和胶囊,被我国卫生部批准为二类新药上市,商品名:优克,1996年上海中西药业股份公司也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进口、合资和国产药分别占据着不同份额的市场。
精神药品定义及分类标准
精神药品定义及分类标准
精神药品是一类用于调节人类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精神药品通常被分为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分裂症药、镇静催眠药等几大类。
1.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减轻抑郁症患者的
症状。
常见的抗抑郁药包括SSRI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2. 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是用于缓解焦虑和焦虑症状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静和放松。
常见的抗焦虑药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丙戊酸盐类药物等。
3. 抗精神分裂症药
抗精神分裂症药是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妄想和情绪紊乱等症状的
药物。
常见的抗精神分裂症药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
4.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是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入睡和保持睡眠。
常
见的镇静催眠药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总的来说,精神药品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
善心理状态和行为问题。
然而,在使用精神药品时,需慎重选择药物并遵医嘱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滥用等问题。
五大常用抗抑郁药(SSRI类)大比拼
五大常用抗抑郁药(SSRI类)大比拼Everyone you see exists together in a delicate balance.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
抗抑郁药物种类繁多,其中最常用的是SSRI类抗抑郁药,出镜率最高的有艾司西酞普兰、盐酸氟西汀、盐酸舍曲林、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
这五个成员都有控制抑郁、焦虑症状的作用,但是在临床应用上各有特点,让我们分别认识一下他们: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优势:对肝酶影响小,心脏副作用小(2018年发表在JAMA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该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抑郁的患者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性功能影响小,起效相对快,耐受性好,可以减少功能残疾和改善认知,改善短期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舍曲林。
劣势:相对温和,有的患者可能需要较大的剂量,另外,大剂量应用时可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故而对癫痫患者慎用(尤其是需要大剂量使用时),也可引起迟钝和淡漠,如果老年人对药物无效,要考虑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或AD。
小结:疗效和耐受性较为平衡,适用于老年抑郁患者,适用于服用华法林等抗凝剂的房颤伴抑郁的患者(于其他抗抑郁要想比,对华法林影响相对小,出血风险相对低)。
得到了《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15)》的推荐,适用于卒中伴抑郁的患者;适用于伴心脏疾患的老年抑郁患者。
盐酸氟西汀:优势:半衰期最长(7-15天),因此,停药反应最小,部分患者体重减轻,尤其适于非典型抑郁、疲劳、精力不足患者,在儿童中应用的研究也比较多,安全性好,合并奥氮平在治疗双相抑郁和精神病性抑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劣势:对肝酶影响明显,可使患者血液中的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药物浓度升高。
对普伐他和氟伐他汀无影响。
小结:适用于动力不足的抑郁患者,合并奥氮平治疗抑郁有独特优势;《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15)》指出,该药可能增加心血管或卒中风险,卒中伴抑郁的患者应慎用。
盐酸舍曲林:优势:心血管安全性最高,适用于孕妇的产后抑郁,也适于非典型抑郁、疲劳、精力不足的患者,由于对泌乳素影响更小,故而更适用于青春期和成年的女性。
第四节抗抑郁药
4
1. 三环类
1)二苯并氮杂卓 类抗抑郁药:
(2)二苯并环庚二烯类抗抑郁药:
盐酸阿米替林
Amitriptyline Hydrochloride
. HCl
CHCH 2CH 2N(CH 3)2
Amitriptyline 是对丙米嗪类结构改造过程
中,受硫杂蒽类药物一演变过程的启发,采用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碳原子代替二苯并氮杂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证实脑中存在阿片受
体以及各种镇痛药与受体的亲和力和镇痛效
力相关
阿片受体分为μ、κ、δ和σ四种
不同受体兴奋产生各自的生物效应
Morphine 的机制
Morphine是μ、κ、δ三种受体的激动剂
作用强度
–μ> κ> δ
NCH3
修饰改造的药物
RORBiblioteka OOR‘R’
CH3
a, 铁氰化钾+三氯化铁作用
b, 中性三氯化铁试液
c, 甲醛硫酸试液
d, 钼酸铵硫酸溶液
e, 稀硫酸+碘酸钾溶液+氨水
f, 亚硝酸反应
鉴别反应
a, 铁氰化钾可使Morphine氧化为
Dimorphine,本身还原为亚铁氰化钾再与
三氯化铁作用,则生成亚铁氰化铁而显蓝色
–可待因无此反应
鉴别反应
–提高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从而改
善病人的情绪
用于抗抑郁,选择性强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比
–疗效相当
–较少抗M受体的副作用和较少心脏毒性
同类药物
氯伏沙明
精神类药物知识点总结
精神类药物知识点总结精神类药物是指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精神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本文将从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副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对精神类药物进行详细介绍。
一、药物分类1. 抗抑郁药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抑郁症状。
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三环抗抑郁药、SSRI抗抑郁药、SNRI抗抑郁药等。
三环抗抑郁药主要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来产生抗抑郁作用,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少。
SSRI抗抑郁药和SNRI抗抑郁药则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更加精准,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2. 抗焦虑药抗焦虑药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可以减少焦虑和恐惧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常用的抗焦虑药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丁螺环酮类药物、5-HT1A受体激动剂等。
苯二氮䓬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抗焦虑药物,主要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来产生抗焦虑作用,但长期使用会引起耐受和依赖。
丁螺环酮类药物和5-HT1A受体激动剂则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抗焦虑药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安全性。
3. 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可以减轻幻觉、妄想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和行为问题。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包括传统抗精神病药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传统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来产生抗精神病作用,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少。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则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更少的副作用和更好的安全性。
二、作用机制1. 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主要与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有关。
抑郁症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发生了改变,导致情绪调节功能紊乱,而抗抑郁药主要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来产生抗抑郁作用。
抗抑郁药物成分
抗抑郁药物成分
抗抑郁药物的成分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类:
1.新型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s)、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再摄取抑制剂(SARIs)。
2.传统抗抑郁药物:包括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基于三环类药物开发的四环类药物。
3.中草药:其主要药理成分为贯叶金丝桃素和贯叶连翘。
4.氯胺酮:具有快速抗抑郁效应,但具有成瘾性,其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对于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建议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使用不当带来的副作用。
抗焦虑抑郁的药的原理
抗焦虑抑郁的药的原理
抗焦虑抑郁药物的原理因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抗焦虑抑郁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概述:
1.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例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它们通过阻止神经元中5-羟色胺的再摄取来提高5-羟色胺水平。
5-羟色胺在大脑中起着调节情绪的作用,因此增加5-羟色胺水平可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
2.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例如文拉法辛、米立泮等。
它们通过阻止神经元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来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去甲肾上腺素在大脑中与情绪调节有关,因此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可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
3. 针对γ-氨基丁酸(GABA)的药物:例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布洛芬酸)。
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减少神经元活动。
这些药物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来达到抗焦虑的效果。
4.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例如苯丙胺。
MAOIs可以抑制单胺氧化酶,从而阻止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降解,增加它们在神经元中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具体原理和作用机制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且每
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
正确使用药物需要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抗抑郁药物
中文
丙咪嗪 氯丙咪嗪 阿米替林 多虑平 马普替林
75~375 60~120 300~450
8~12 150~300
30~90 15~45 25~50
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 文拉法辛(venlafaxine):该药具有剂量依赖性单胺药理学特征,低剂量仅有5-HT再摄取阻滞,中至 高剂量有5-HT和NE再摄取阻滞,非常高的剂量有5-HT、NE和DA再摄取阻滞。起效较快。中至高剂 量用于严重抑郁和难治性抑郁患者,低剂量时与SSRIs没有多大差别,可用于非典型抑郁。低剂量时 副作用与SSRIs类似,如恶心、激越、性功能障碍和失眠;中至高剂量时副作用为失眠、激越、恶心 以及头痛和高血压。撤药反应常见,如胃肠反应、头晕、出汗等
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物的分类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 ➢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s) ➢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orepinephrine dopamine reuptake inhibitors,
➢ 舍曲林(sertraline): 适用于各种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包括儿童青少年患者。用药早期易产生焦 虑或激活惊恐。抗抑郁的开始剂量为50~100mg/d,可酌情加量。舍曲林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 作用弱,故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配伍禁忌
常用抗抑郁药物分类介绍
常用抗抑郁药物分类介绍据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不同分类如下:①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包括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
整体疗效和可接受度良好,是一线抗抑郁药。
②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包括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米那普仑。
也是一线抗抑郁药,尤其对伴有明显焦虑或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者,可加大患者忍受疼痛的能力,减轻躯体疼痛症状,SNRI 具有一定优势。
③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抗抑郁剂(NaSSA):3代表药为米氮平。
属一线抗抑郁药,对快感缺乏、精神运动性抑郁、睡眠欠佳(早醒)以及体重减轻均有疗效。
④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DRI):代表药安非他酮。
对提升正性情感的效应更佳,属于一线抗抑郁药。
与SSRI相比,安非他酮更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且可改善抑郁障碍者的性功能。
⑤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代表药为阿戈美拉汀。
属于一线抗抑郁药,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增进睡眠。
不良反应较少,对性功能无不良影响,使用前和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⑥多模式抗抑郁药:代表药物为伏硫西汀。
可通过提高脑内与抑郁障碍相关的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组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神经传递功能从而产生抗抑郁疗效,对认知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⑦5-羟色胺受体拮抗/再摄取抑制剂(SARI):代表药曲唑酮。
属于二线抗抑郁药。
曲唑酮心血管系统毒性小,适合老年患者,具有镇静作用,低剂量可改善睡眠。
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代表药瑞波西汀。
研究表明瑞波西汀有助于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动力和精力。
目前为二线抗抑郁药。
⑨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激活剂(SSRA):代表药物为噻奈普汀。
噻奈普汀是介于镇静性抗抑郁药和兴奋性抗抑郁药之间的一种,对躯体不适,特别是对于焦虑和。
心境紊乱有关的胃肠道不适症状有明显作用。
属于二线抗抑郁药。
⑩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TCA/Tetra TCA):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代表药阿米替林、氯丙咪嗪、丙咪嗪、多塞平;四环类抗抑郁药的代表药物为马普替林和米安色林。
药学专业知识:抗抑郁药考点
第三节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分类
1.典型不良反应
(1)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常见抗胆碱能效应(如口干、出汗、便秘、尿潴留、排尿困难、视物模糊、眼内压升高)。
(2)文拉法辛常见嗜睡、失眠、焦虑、性功能障碍等;严重不良反应有粒细胞缺乏、紫癜。
(3)度洛西汀嗜睡、眩晕、疲劳、性功能障碍。
(4)米氮平体重增加、困倦;严重则急性骨髓功能抑制。
2.用药监护
(1)用药宜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逐增剂量。
(2)切忌频繁换药:抗抑郁药起效缓慢,大多数药物起效时间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足够长的疗程,一般4~6周方显效(起效快的米氮平和文拉法辛,也需1周左右)。
(3)换用抗抑郁药时要谨慎。
氟西汀
适用证:用于抑郁症、强迫症以及神经性贪食症。
帕罗西汀
适应证:用于抑郁症、强迫症、惊恐障碍及社交恐惧症等。
舍曲林适应证
1.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症状,包括伴随焦虑、有或无躁狂史的抑郁症。
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可有效防止抑郁症的发生。
2.治疗强迫症。
治疗满意后,继续服用可有效防止强迫症初始症状的复发。
精选-抗抑郁药分类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
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NE及DA再摄取抑制剂(NDRI)
安非他酮
5-HT2A受体拮抗剂及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
曲唑酮,奈法唑酮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
瑞波西汀
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
米氮平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吗氯贝胺
三环类、四环类(按结构分类)
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米安色林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