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1课下作业(二十一)文化与社会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综合提升讲义新人教版
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综合提升1.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新人教版
单பைடு நூலகம்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方法点拨】 启示类的试题的解答一般贯彻的思路是“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做”,或者从反面解答“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 怎样的影响”。所以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做到:一、明确设问指 向:设问所涉及的模块内容,经济、文化、政治还是哲学。设 问的主体:政府、公民(消费者)、企业、党、国家。明确设问 的知识范围,具体知识指向。二、审读材料,抽取主干。审读 材料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把握材料的核心思想,结合设问,明 确知识指向。二是抽取材料主干信息,立足设问主体和知识点, 对应作答。三、立足思维角度,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即从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对知识进行梳 理。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典题例练】 [2012•广州模拟] 从2005年至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 值连续六年占全省GDP比重一直保持在6.4%左右,占全国的比 重超过四分之一。中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明说: “广东经济的转型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他认为, 广东拥有明确的政策和宽松的氛围,在文化交融上具有开放的 态度和融合中西的历史,多样性文化元素成为市场繁荣和文化 发展的基础,经济转型不仅带动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 其他类型产业发展也需要文化的注入。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对 当前各省文化发展有何启示。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时政热点链接
► 点击新闻 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实现文化新发展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信息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信息②,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信息③,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课时1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其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和精品荟萃的黄山艺术,对各方游客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这表明( )A.文化只能存在于自然之中B.自然中不存在文化C.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D.人们参与文化活动就是为了享用文化解析: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凝聚着人类精神活动的优秀成果。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文化,A、B错误。
人们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可以创造、发展文化,也可以获得、享用文化,D表述不妥,C当选。
答案:C 2.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文化”一词具有多义性,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纯粹“自然”的东西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根据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可知A、B、D三项说法均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3.2016年4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
报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创业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走上了与市场经济先行国家同样的常态化道路。
这说明( )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的中心工作③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④教育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显著A.①②B.①③D.③④C.②④解析: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教育的作用,④排除;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产物,材料主旨是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③符合题意;我国新时期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②错误。
答案:B 4.近年来,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加强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1课 文化与社会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1课文化与社会[考点展示] 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作用(2015、2016·选择);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013、2014、2015、2016·选择);文化与综合国力(2013·选择,2016·简析)。
考点1 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作用(1)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内涵本质上我们所说的“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范围上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包括静态产品(思想、道德、艺术)和动态过程(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从文化与物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的关系看(2)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提醒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典例1 (2016·江苏高考)“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
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
”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答案 B解析“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很明显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征服了全世界”,说明了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正确答案是B;题意并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A不选;C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向前发展;D与题意无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21 文化与社会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
二 选取好题精准练习考点知识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C )
①2016 年 9 月 4 日,G20 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②2016 年
8 月 3 日,台风“妮妲”袭击广东 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
歌等社区活动 ④某校为了迎接 2017 年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
生中开展“共铸诚信·诚信高考”活动
A.①②
完成课时作业(四十八)
考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 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 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 相 济以重大影响。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互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 影 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 响 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③文化具 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文化具有相 对独立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传统村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物 质载体,①④正确切题。②不符合当代客观情况。乡土文化有 优秀和落后之分,③观点错误。故选 C。
4.[2017·福建师大附中考试]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
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①属于政治现象,②属于 自然现象,故可排除含①或②的选项。③④都是文化现象。
2.[2017·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判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1课时文化与社会
第21课时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2017吉林大学附中月考,22)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由此可知,所谓的文化就是指( )A.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的总和B.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先天受教育的程度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内容2.(2018四川成都七中零诊模拟,1)《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
“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罄,它是狩猎生活的产物。
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天帝争神,头颅被砍,仍以双乳为目、肚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由此产生的“干戚舞”,是执盾与斧以再现战争场面的群舞。
这说明( )A.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再现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C.文化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D.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2017湖南百所重点中学诊断考试,18)乡村老地名不但是地理信息标志,更是历史人文记忆,上面往往附着了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记录着沧海桑田,见证着物是人非。
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乡村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保护乡村老地名是基于( )①老地名积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②老地名是当地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④老地名对守护人的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8湖南长沙长郡中学实验班选拔考试,17)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呈现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情景。
在书写书信传统渐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书信中的精神养料。
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 )①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③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④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7河北邯郸一模,15)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1课 文化与社会
课堂互动探究
(2)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 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形式 (1)静态形式,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动态形式,包括各种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 化活动。
重难突破 问题1 全面理解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易懂问 题 名师点拨)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 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 聊城某校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如组织学生们学唱红色歌曲、开展红色主题 班会、观看红色电影等。 从文化的特点分析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 动的必要性。
2.[2013·海南卷,16①] 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 )
2.✕ 纠错:精神文化并非越古老就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3.[2016·江苏卷,19C] 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
3.✕ 纠错: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互动探究
【点拨】 认识文化的作用必须明确三个易错点 (1)文化不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经济、政治的发展,以及人的成长,文化只起到反作用。 (2)文化作用具有两面性,可以推动社会与人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社会与人的发展。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超前于社会的发展,也可以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其与社会的发 展不是同步的。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从科技作用看: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从劳动者看:发展教育事 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③从文化生 产力看: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 Biblioteka 治凝聚力和创造力 综合国力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1 文化与社会课时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与社会A组专项基础达标1.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可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
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
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③自然科学和技术④语言和文字A.①③B.②④C.①④ D.②③D[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针灸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③正确。
]2.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
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
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一事实说明 (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D[汉字描绘具体事物形象或生活场景等,体现出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和发展、为人所特有的,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观点正确,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3.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
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
这是因为( )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③④B[②③夸大了汽车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故排除;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①正确;④正确表明了健康的汽车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故符合题意。
]4.我国西部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迷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近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1课时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1课时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1课时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1课时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21课时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
(2016北京西城期末,16)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知识②市民观看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A.①③B。
②④C。
①④ D.①②2.“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火伴”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
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成“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
材料说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
精神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C。
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D。
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3.(2016北京海淀联考,25)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
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
老物件也有大魅力,这是因为老物件是( )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②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③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 1 课下作业(二十一)文化与社会 新人教版
课下作业(二十一)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下列时政要闻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中国移动支付业者支付宝在杭州一家餐馆推出“刷脸支付”B.热带风暴格特威力增强,今年大西洋飓风季出现第2个飓风C.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D.“浙江省农民·渔民画展”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解析:选D。
A属于经济现象、B属于自然现象、C属于政治现象,都不符合题意;D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
2.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无处不在③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④B.②③C.③④ D.①②解析:选A。
审题时抓住题干中“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④正确;②③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
江南人喜清淡、甜咸、爽口,讲究营养,乐于质高量小;西北人爱吃带有酸口、经济实惠和牛羊肉品种的菜肴;东北人爱吃肥而不腻、脂肪多的鱼肉菜品,一般吃用量大,习惯吃饱吃好。
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B.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C.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D.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解析:选C。
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有差异,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C符合题意。
4.著名人类学家蓝德曼指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
”这表明( )①文化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②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④人类生活就是丰富的文化活动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解析:选C。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1课 文化与社会练习 新人教版
第21课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产品。
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②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③我国拟将房地产税立法④青少年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院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现象的理解。
①③是政治现象,应排除。
②④均符合文化的内涵。
,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可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
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
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③自然科学和技术④语言和文字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形式。
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针灸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③正确。
3.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共1 300多字,有1 000余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称。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在纳西族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②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④它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产生。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文化中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①③正确,②④观点错误。
室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天,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新出土的蕨类植物化石档案归类,但这些化石是该归入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四个人有了不同看法。
四人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小强认为它们是人类保护的化石,应归入文化遗产②小亮认为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应归入自然遗产③小光认为这些化石是精神现象的物质载体,应归入文化遗产④小东认为这些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应归入自然遗产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题干中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属于自然遗产,②④正确,排除①③。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新课标版)考点:9 文化与生活 含解析
考点9 文化与生活一、选择题1.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提取、对教材理论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解析)选B。
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正确;不同国家的城市雕塑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色彩,而不是对世界文化的认同,②错误;城市雕塑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蕴含了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③正确;④“决定”夸大了城市雕塑的作用。
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
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回答本题必须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正确解读:文化价值即文化的作用;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是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文化市场流通的文化产品,由文化产业部门提供。
(解析)选A。
文化产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城市的文化底蕴可以通过优秀城市雕塑去认识,①入选;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说,优秀的文化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③入选。
优秀城市雕塑的社会效益是主要的,经济效益要服从于社会效益,②不选;④明显与事实不符,不选。
二、非选择题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1课 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
【全优课堂】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21课文化与社会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其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据此回答第1~4题。
1.在下列有关文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们看的艺术表演属于文化,所以文化就是指艺术B.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就有的C.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文化是自然界特有的现象【答案】C [选项A以偏赅全,艺术只是文化的内容之一;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的产物,因此B、D选项错误。
]解题指导(1题) 概念理解型选择题解法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因此必须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其含义阐释中的关键词句作出拓展性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该概念。
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
《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结”与“吉”谐音,“同心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上述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3.(2013·海南单科)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 [悬棺岩画的内容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说明精神文化是人们实践的产物,②正确;悬棺文化通过悬棺岩画表现出来,说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正确;①③本身说法错误,且不符合材料主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卷九文化与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卷:单元质检卷九文化与生活(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近年来,某地鼓励企业在传统扶贫手段的基础上,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解决“立志”的问题、定制课程、一对一导师辅导、跟踪服务等方式,促进创业,帮助企业发展和技能提升,发现商机、扩大生产、创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将创业想法转变为长期收入来源,带动当地就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是基于(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促进社会发展②扶志能够为脱贫致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③文化具有反作用,要与经济始终保持同步④摆脱贫困离不开科技和教育的智力支持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无论是短短的一天还是漫长的一生,一个人最好的、最终的归宿都是家庭。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第一任教师。
我们需要重视家风家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②人的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③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④家风家规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根本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来源于摩天大楼,更来源于公共文化空间。
在城市建设中,打造有格调、有人气的文创园,既能激发在其中工作人员的灵感,又能给周围社区以滋养,成为城市文化的会客厅。
打造城市文创园,是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③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④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0年3月20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并要求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
这是基于( )①通过劳动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②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适应性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提出,延安革命旧址保护工作应当坚持全面整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革命旧址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相结合,确保革命旧址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1.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7)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试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练好题·考点自测1.[2019某某高考,20,2]“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
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2019某某4月选考,23,2]H村村民自筹资金建立村史馆,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发展状况,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
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③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事业的发展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021云贵川藏名校联考]当前的市场竞争已步入“拼技术、拼创新、拼文化”时代,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实现《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体制、机制、技术、装备、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刚性推动”,还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
这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③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④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文化也是一种软实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1某某黄冈质量检测]神州自古有大爱,荆楚由来重感恩。
2020年8月8日至2020年12月31日,某某省举办“与爱同行惠游某某”活动,全省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
该活动是回馈全国人民驰援荆楚增援某某的感恩之举,是促进某某省旅游市场恢复和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对全省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与爱同行惠游某某”活动反映了( )①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科学文化修养②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③文化引领风尚,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④文化推动发展,是恢复提振经济的磅礴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8全国卷Ⅲ,20,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作业(二十一)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下列时政要闻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中国移动支付业者支付宝在杭州一家餐馆推出“刷脸支付”B.热带风暴格特威力增强,今年大西洋飓风季出现第2个飓风C.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D.“浙江省农民·渔民画展”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解析:选D。
A属于经济现象、B属于自然现象、C属于政治现象,都不符合题意;D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
2.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无处不在③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④B.②③C.③④ D.①②解析:选A。
审题时抓住题干中“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④正确;②③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
江南人喜清淡、甜咸、爽口,讲究营养,乐于质高量小;西北人爱吃带有酸口、经济实惠和牛羊肉品种的菜肴;东北人爱吃肥而不腻、脂肪多的鱼肉菜品,一般吃用量大,习惯吃饱吃好。
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B.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C.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D.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解析:选C。
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有差异,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C符合题意。
4.著名人类学家蓝德曼指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
”这表明( )①文化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②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④人类生活就是丰富的文化活动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解析:选C。
“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说明了文化影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①正确;文化素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文化,③正确;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②错误;人类生活既有文化活动,也有经济、政治活动,④错误。
5.如果以前说京剧为官府大雅,那么黄梅戏则为山野文化。
黄梅戏起源于皖、鄂、赣边界地区的采茶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培育了这朵山野奇葩。
可见( )A.人类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D.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的解析:选B。
审题时抓住题干中“劳动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培育”等,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6.创意点亮生活,文化成就时尚。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原因有(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给予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动力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③文化创意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D。
先进文化能给予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动力,能推动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①③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
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体现了( )A.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解析:选A。
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优秀的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A符合题意;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B错误;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古典文化,D不选。
8.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B。
原生态文化既可能有积极价值也可能有消极价值,①错误;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既传播了原生态文化,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②③正确;创造经济价值只是文化价值的一个方面,文化价值还表现在对政治、对社会、对人的价值等方面,④错误。
9.当前,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
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等,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
这表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越高D.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政治解析:选A。
“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符合题意;B与题意不符;文化素养高的人政治素养不一定高,C错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D错误。
10.古语云: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
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C.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会更加完善D.文化生产的发展壮大,促使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和部门解析:选C。
文化素养的提高与社会民主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C正确;A强调了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B体现文化生产力与现代经济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强调文化与文化领域的新兴产业和部门的关系,明显不符合题意。
11.(2018·怀柔考前适应性训练)唐初盛世,“贞观之治”,也是文学的“盛唐时期”,诗歌成就最为辉煌。
王维、李白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一时期的诗歌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蓬勃浓烈的浪漫气质。
即使是一些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漫、光彩熠熠。
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
至晚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文学日衰,诗歌也呈现出忧时嗟生、消极悲观的特点。
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①文化的命运决定国家的命运②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④一定的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经济政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题目中的现象说明了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②③入选;①夸大了文化的作用,不选;④中“依附于”表述不恰当,不选。
12.19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缅因州关于反奴隶制的大讨论,激发了比彻·斯托夫人的创作动机,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
小说在美国民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为美国废奴运动赢得200万同情者和支持者。
材料体现了( ) ①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②思想运动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③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④文学作品可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解析:选B。
题意表明,《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等,为美国废奴运动赢得200万同情者和支持者,体现了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①③符合题意;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文学作品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13.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和。
在互联网经济的推动下,我国信息消费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推动了电子商务领跑全国;省政府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这些都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新翅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浙江省互联网经济实现再次腾飞的原因。
解析: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
解答时要根据原因类试题的要求,从必要性和意义方面进行分析,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范围是“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具体可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角度作答。
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浙江省政府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技术支持。
(2)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智力支持。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精神动力。
14.材料一独立、繁荣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无可比拟和复制的精神力量,它同物质力量一起构筑了国家崛起的基础和前提,在特定、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有时甚至会发挥出比物质力量更重要的作用。
没有历史的国家是苍白的,而没有本土的文化则是乏力的、没有内涵的。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历久弥新才有生命力,一个没有本土气息的文化只有被动地接受外来的文化熏染,而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即使一个有本土气息的文化如果不注重发掘继承和发展,同样会面临流失并逐渐泯灭的境地。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
任何一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动荡的国家都不可能崛起、发展壮大;同样,任何一个文化贫乏落后、本土文化流失、外来文化肆虐的国家,也不可能崛起。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
加快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竞争力,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的需要,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