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寄情山水
第3课 寄情山水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课件(共33张ppt)
隋 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双勾
没骨
尽管树 的形状千变 万化,世界 上也没有完 全相同的两 棵树,但树 的结构规律 大致相同。
主干粗、枝干细,越往 树
上越细,弯曲不直。
干
树干:
一株树的姿势有正、直、曲,皆决定于主干的基本 倾向,画干宜用中锋、以使树干圆劲挺健,而采用逆锋, 又可表现老树苍劲的质感,运笔要注意顿挫转折。
行临摹,注意表现它们之间相互
树
呼应的生动姿态。
山水册页 清代 梅清
墨色的浓淡变化使画 面层次丰富,充满生机。
三
评一评
评
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2、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 什么?
提示:作品布局合理吗?两棵树有呼应吗? 作品各部分墨色有变化吗?
中国传统山水画动人的意境离不开大 自然的美丽景色,而美丽的风景也需要我 们共同保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 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不仅能够保护好树木, 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生 活中的风景,把祖国的壮丽山河留在你的 画里。
感谢聆听!
用笔平均、枝干勾死
形态各异, 树叶 树枝中上部
分布较多
近浓 中锋运笔, 分组点勾、有疏有密、 远淡 行笔较快 对比有秩、近浓远淡
着色: 用浓淡不同的墨色画出不同的树叶,最后
再着色 。
二
画树
树木: 前后虚实、墨色层次、枝干穿插、画面布白、
营造意境。
画
在资料中选取大小两棵树进
试一试
尝试在画好的树干上加一两根树 枝,注意运笔方向和布局。
形状:近粗远细 墨色:近浓远淡 穿插一般呈 “女”、“丫” 字状。 忌:左右对称、 上下平行、用笔 均匀、枝干勾死。
要注意聚散, 增枝点叶须适度 把握繁简疏密。 散 树枝中上部分布 较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情山水(22张)ppt
立干:
一株树的姿势有正、直、曲,皆决定于主干的基 本倾向,画干宜用中锋、以使树干圆劲挺健,而 采用逆锋,又可表现老树苍劲的质感;运笔要注 意顿挫转折,才能矫健多姿,富有生气。
分枝: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 即画树要以左右、前后四面出枝, 才能表现一株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t
树木的组合造 型:树木不宜 单株独立,要 适当组合,通 常有二株分形、 多株分形、二 株交形、多株 交形,高低交 形及混合分形、 混合交形等组 合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练一练:
将树与石结合,画出小型山水画。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谢谢观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山石的画法: 1石分三面,表现体积
2轮廓左右要有浓淡之 分,表现阴阳向背
画山先定外形轮廓,然后皴出山体结构,点染而 成。山的造型要注意脉络贯通,山势起伏,层次 分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三课:寄 情山水( 22张)p pt
《第三单元第3课寄情山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寄情山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和技法。
2. 学会欣赏山水画,并能够运用美术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山水的情感。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理论学习:1. 介绍山水画的历史渊源及在中国画中的重要地位。
2. 分析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如墨色运用、线条勾勒等。
3. 讲解如何通过画面表现自然山水的意境与情感。
实践操作:1. 学生们选择一幅自然风光图片(如山川、湖泊等),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2. 学习运用山水画的技法,在素描纸上绘制所选景物的简笔画,强调线条与墨色的运用。
3. 根据所画景物,创作一幅表现个人情感的山水画作品。
作品中应包含个人对自然山水的理解与感受。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和技法。
2. 实践操作部分:(1)所绘简笔画要线条清晰,墨色运用得当,能准确表现所选景物的特点。
(2)山水画作品应运用所学的山水画技法,以个人视角表现自然山水的意境与情感。
画面要具有层次感,墨色变化丰富,线条流畅。
(3)作品需注明创作灵感来源及个人对山水的独特感受。
3. 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实践操作作品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掌握程度、实践操作技能、作品创意及情感表达等方面。
3.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3. 教师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和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山水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寄情山水》课件(36张)
•
1. 一个情商较高的人,不仅能够妥善 管理自 己的情 绪,还 能够准 确地解 读他人 的情绪 表征, 诸如面 部表情 、肢体 语言等 ,进而 做出恰 当的反 映。
•
2. 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 如此有 意识地 自成一 体,因 此,可 以毫无 愧色地 说,他 的艺术 是世界 文化的 不容质 疑的组 成部分 。
●树木和山石
树的造型千变万 化,世界上没有完全 相同的两棵树;树的 结构规律大致相同, 万变不离其宗。
下笔当取势,确 定树干的姿态,再根 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树干前后左右出 枝体现空间感,树枝 当争当让,或增或减, 穿插自然。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 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 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 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
8、 横 向 立 意 :就是 在思考 问题的 过程中 ,思维 顺着原 材料所 告诉读 者的指 向去考 虑。我 们无论 做什么 事,都 不能脱 离实际 。这种 立意的 好处是 能紧扣 材料的 基本倾 向、主 要观点 ,因而 不会出 现偏题 、走题 的现象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石的组合要大小相间、之厚
重并富有体积感。
披麻皴
斧劈皴
画山先定外形轮廓,然后 皴出山体结构,点染而成。山 的造型要注意脉络贯通,山势 起伏,层次分明。
山石画法步骤
披麻皴
披麻皴
染
学习活动二
学习山石画法,并添加树 木,组合为完整的山水小品。
云雾聚散,泉流蜿蜒,使画 面布局变化万千,层次丰富,虚 实相间。
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 舟船、屋宇、桥梁、栈道等,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宣示 作品主题,并在构图中起着重 要作用。画点景的人、物结 构要简洁、用笔与整体协调 一致,山水景物浑然一体。
第3课 寄情山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3课寄情山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山水画的构图方法和描绘技巧;
3.了解著名的山水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4.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和意义;
2.掌握山水画的构图和绘制方法;
3.了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山水画的审美意义和表现手法;
2.理解山水画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
课前准备:
1.课件、网页链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创建、书法和文人艺术等;
2.展示:山水画家作品的图片、实物、书籍等;
3.绘画工具、纸张、颜料、毛笔等。
教学与练习:
1.介绍山水画的概念、起源和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2.展示著名山水画家的代表作品,如:王维的《鹿柴图》、文徵明的《寒山拾得图》、郑板桥的《山水纵横图》等,并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技巧、构图和风格特点。
3.分析山水画的构图,向学生介绍构图中的原则和要素,如:近远变化、立体感、色彩搭配等。
4.在练习中,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山水画,并对其进行点评和指导。
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构图和技巧。
5.让学生通览山水画史,掌握从唐代到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大师及其主要作品、风格和贡献。
总结与展望:
1.总结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展望未来学习的方向和关注的重点,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山水画领域的研究和创作。
第三单元第3课 寄情山水 课件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猜猜画中对应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5
猜猜画中对应的诗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6
什么是意境?
7
意境
山水画中的意境即情与景的结合过程,它实现
了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交融,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营 造,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追寻与自然 融为一体的桃园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 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比较 感悟
14
比较感悟
15
形容一下画中的山
无树非松 无石不松 无松不奇
黄
泰
华
山
山
山
16
形容一下画中的山
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 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黄
泰
华
山
山
山
17
形容一下画中的山
巍峨雄伟 五岳独尊
黄
泰
华
山
山
山
18
画面中哪座山峰为主峰?
19
布局
画面中哪座山峰为主峰? 确定一幅画中山脉峰峦 的宾主关系,或相对呼 应,或环抱其中,形成 变化统一的整体。
寄 情 山 水
1
2
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画法多样, 艺术风格迥异,我们今天通过意境、处理空间关 系的“三远法”和山石、树木、云水等画法的学 习,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 现手法的理解。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的想象活 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导学
3
猜猜画中对应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0
巩固深化:
尝试运用“三远法”,结合熟 悉的诗词意境作一幅山水画作营造画面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 深、远、平阔场景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3课 寄情山水》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3课寄情山水》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主题为《笔墨丹青》。
第3课的标题为《寄情山水》,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表现方法以及审美标准。
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绘画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和独特魅力。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2.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情感目标:1. 增强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独特魅力。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艺术作品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然而,对于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陌生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适当进行引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山水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中国山水画的图片或视频)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山水画。
请大家看一下这幅画(展示图片),请你们描述一下你们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1:这幅画很宏伟,有很多高山和流水。
学生2:我感觉这幅画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教师:非常好!你们对这幅画的描述非常生动。
这是一幅中国山水画,它以描绘山水为主题,表达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景物的审美追求。
2. 知识讲解与示范(教师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教师: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中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3课寄情山水
《溪山行旅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展 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画面构图严谨,笔
墨苍劲,充满了雄浑壮丽的美感。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浙江富 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 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
这些山水画作品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 ,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审美 追求。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我们能够 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山水画的魅力和价值。
学生需要学习山水画的基本构图方法,如远近法、高低法、点线面构图
等,通过实践掌握如何合理运用构图技巧,提升画面的美感和和谐度。
创作主题与构思指导
主题选择指导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山水画的经典主题,如“青山绿水”、“ 秋水长天一色”等,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主题 进行创作。
构思拓展指导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从主题出发,进行画面的构思和拓展 。例如,学生可以从主题中提炼出相应的元素和色彩,并运 用基本技法和构图方法,构思出具有个性和情感表达的山水 画作品。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 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 究和实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山水画 的构图和笔墨技法,能够初步创作山水画作 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 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山水画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感,增强学生 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 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02
中国山水画概述
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山水画起源于古代中国,是对自然山 水的描绘和赞美。它滥觞于六朝,而 开始独立于隋唐,展子虔被尊为“唐 画山水祖”。
初中美术_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三课《寄情山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3课寄情山水第1课寄情山水【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中国山水画作品中那份独特的情趣和意境。
本课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表现技法“勾、皴、染、点”的含义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的学习,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意境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勾、皴、染、点”的含义以及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与探讨”“比较与感悟”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山水画表现技法“勾、皴、染、点”的含义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
【教学难点】感受山水画的意境。
【课前准备】课件、老师作品范例。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日渐丰富,观察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大部分是喜欢美术的,他们渴望美,欣赏美,创造美。
绘画表现力有所提高,信心大增,但由于技法跟不上认识的提高,产生厌学情绪。
《寄情山水》这节课知识量很多,在有限的课时中学习这些内容难度较大。
另外,有大部分学生都是刚接触有关国画的知识,虽然前两节课中已经涉及到国画课程,但是学生对这样的课程积极性不高,没有太大兴趣。
所以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先观看祖国山河的视频,让学生先体会壮丽山河的自然之美,使学生产生对山川风景的热爱情感,为下面重难点的学习做好铺垫。
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课所面临的困难和重要性。
本课有难到易逐层加深对意境的理解,通过欣赏、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展示作品不同的意境之美,指导学生更加正确地把握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
【效果分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节课中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
本课,以观看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视频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对祖国山川风景的热爱情感,看到祖国的大美河山油然而生自豪感,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 第3课 寄情山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寄情山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观察和描绘山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引导学生感受山水之美,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绘画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处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如公园、山川、湖泊等,进行绘画创作。
绘画工具不限,颜料、铅笔、马克笔均可。
2. 摄影作业:学生可以选择同一自然景观,用相机进行拍摄,并附上自己对景色的感受和想法的文字说明。
3. 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一处山水景观的变化,如季节变化、日出日落、云雾缭绕等,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按时提交,绘画和摄影作品需在课后完成并上交,观察日记需每周至少一篇,持续观察一个月。
2. 作业应表现出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绘画作品应体现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摄影作品应体现景色的美感,并附上自己对景色的感受和想法的文字说明。
4. 观察日记应真实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和感受,字数不限,但应尽可能详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观察力的敏锐度、表现力的生动性、审美能力的体现和创新精神的表现等。
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需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3.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寄情山水》是初中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合理的作业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高美术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审美能力。
通过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课寄情山水说课稿
第三课寄情山水说课稿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日常生活的繁忙和压力所困扰,渴望逃离都市的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尤其是诗人和画家,常常通过寄情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今天,我们将通过第三课《寄情山水》的说课稿,来探讨如何通过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自然之美,以及如何通过这种美的体验来达到情感的净化和心灵的升华。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人如何通过山水诗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分析山水诗画中的意象和象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理解力。
此外,本课还希望通过对山水文化的探讨,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环境的爱护之情。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模块展开:1. 山水文化的历史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发展脉络,包括山水诗的起源、山水画的兴起,以及文人墨客如何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中,通过山水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感。
2. 山水诗的鉴赏:我们将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山水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如“写意”与“工笔”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现山川的气势和精神。
4. 山水文化与现代生活:最后,我们将引导学生思考山水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以及如何通过保护自然环境来传承和发扬这一悠久的文化传统。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将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教师将通过PPT展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山水文化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山水诗画的理解和感受。
此外,我们还将安排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尝试用诗歌或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单元第3课 寄情山水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思考:画家表达意境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
画家看到的景象和心境不同,意境就是山水本身特征— —景和画家对山水的理解与感受——情,画家将自己的 情感寄托在画面当中,意境也就是情景交融。
欣赏:《潇湘奇观图》
山峦起伏,云雾在山间翻转,山石笼罩在云雾之间,不对画面 物体做细节描写,表达画面朦胧飘幻的意境。
寄情山水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欣赏:这幅作品表现黄山风景的什么特点?
<黄山图> 陆俨少
画面烟雾缭绕、雾气升腾,画家讲究“气韵生动”,用多变的线条表 现山、树、云雾,画面灵动而又富有变化,给人宛若仙境、宽广 飘逸的意境之美。
欣赏:这幅作品表现黄山风景的什么特点?
连绵不绝、层层叠叠 的山,用线较少,更 多用墨色浓淡描绘山, 大笔表现山的雄伟, 产生悠远神秘的意境。
深远法
高远法
平远法
树的画法
石头的画法:步骤(勾勒、皴(cun)擦、点染)
欣赏作品
课堂实践
完成一幅山水画,尝试将意趣融入画中。 注意事项: 1.构图布局 2.用笔用墨的变化
总结
中国山水画不但表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中 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意识,表达作者对自然 的热爱之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更多画
家笔下的山水画。
欣赏:《暗峦萧寺 多,通过细致的手法,表 现清冷萧疏的意境。
《寒江独钓图》
“留白”体现意境感
意境除了表达情感与景色交融 以外,还有表现方法的不同, 《潇湘奇观图》用浓淡墨色表 达意境,《暗峦萧寺图》用细 笔细墨造型渲染意境。
中国画不同作品透视法则
高远法
仰视角度,画家表现的巍峨的 高山,“自山下而仰山巅”,表 达气势雄伟,高山巍峨之感。
八上地理第三课《寄情山水》教案
八上地理第三课《寄情山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中的山水概念及其分类;2. 了解山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3. 研究保护山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山水的概念及分类;2. 山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山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八年级地理教材;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山水,引起学生对山水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山水的概念和分类。
介绍山水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不同类型,以及山水的重要性;2. 讲解山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提供水资源、风景旅游、水上交通等方面。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对山水资源的保护进行分析和讨论。
可选择具体的山水景点或地区,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这些资源,如减少污染、合理开发利用等。
操作实践(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在课堂上设计和制作一个宣传海报,宣传山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总结(5分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了解山水的概念及分类、山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保护山水资源的重要性。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参观当地的山水景点,并写一篇感想或日记,分享自己对山水的理解和体验。
七、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媒体设备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山水的概念及分类,并深入探讨山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活动和操作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堂作业环节,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山水,加深对山水的理解和感受。
但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的设计,增加案例和实践环节的深度和难度,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第三单元第3课《寄情山水》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黄山摄影
7
▲黄山图(中国画)[现代] 陆俨少
8
▲黄山图(中国画) [现代] 黄永玉
9图(局部) (中国画)[北宋] 王希孟
11
▲慈湖图(中国画) [现代] 张大千
12
▲漓江山水(中国画)[现代] 李可染
13
意境 即情与景的结合过程,它实现了主观之意与客观之 境的交融,从而将人引入一个想象的空间。
22
▲山石画法
23
▲树木画法
24
▲云的画法
▲水的画法
25
写意山水画的作画步骤分为勾勒、皴擦、点染等,在丰富 的墨色与笔触变化中,实现画面形象的塑造。 将山水画的基本造型元素按照画面布局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能表现出富有意境的画面。
26
27
学生作品
28
课后作业
练习中国画中山石、树木、云水的表现方法,体会山水画
01
的笔墨情趣,并创作一幅山水画,尝试将意趣融入画中。 02 欣赏作品,总结三远法在表现山水景物时各有什么特点。 03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30
美术
年级:八年级 学科:美术(人教版上册)
1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第2课 借物寓意 第3课 寄情山水
2
寄情山水
3
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画法多样,艺术风格迥异。 通过对意境、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和山石、树木、云 水等画法的学习,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 表现手法的理解。
14
比较与感悟: 1. 将美术作品与照片做对照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 2. 不同的画家对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艺术感受,你 能理解他们作品中所表现的各自的意境吗?
第三单元第3课寄情山水
谢谢
思考回答:
刚才的视频给你怎样的感受,能否 用一些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
(雄伟,壮观,险峻,云雾缭绕,意境)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
寄情山水
授课人:丘剑涛 长汀县河田二中
长汀牛岭天龙山
长汀归龙山
黄
▼《黄山图》现代 陆俨少
山
云
海
勾
作 画 步染 骤
皴(披麻) 点
山水画的构图
简洁式
均衡式
分 段 式Biblioteka 折 带 式山水小品欣赏
练一练:
尝试临摹或创作一幅山水小品
(可以尝试用三远法,选取一个角度去画)
注意:山石组合要大小相间,错落有致,树木要表现相互 呼应的姿态,点叶注意聚散,注意为作品题字并落款。
河田二中
八年级(2)班山水小品展
构图最佳奖 技法最佳奖 墨色最佳奖 意境最佳奖
第3课寄情山水
第3课:《寄情山水》第3课:《寄情山水》备课人 :唐江南备课时间2015年9月课题 3、寄情山水授课时间课型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授课班级总第 6课时内容设计学知识 1、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树的画法,初步了解中国山水习与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
目能力目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标标义。
2、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魅力特点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欣赏、评价、与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过程目标情感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与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态度目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标本课重点: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重点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难点分析教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生宣、国画颜料。
学具学具:毛笔(小狼毫、中白云)、墨汁、生宣、国画颜料。
准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 1、播放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配以山水为内一、情境容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欣赏与观察,并媒体课件播激趣,感受提出“你知道有哪些描写和赞美祖国山水的名诗放山水画: 名句”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你看到的山水和画家笔下的山水有何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
2、揭题:中国古代诗人用文字做笔墨,寄情山水,而画家用笔墨做语言,抒情达意,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
出示课题“写意山水”。
第16页 Tools and personnel required: tools: large drills, turban12.5 bit, wrenches, wooden hammer. People: three people in each group. 5. Management Essentials: the vertical box to select models, specifications are correct. bolted to avoid dead ends, to keep the bolt holes can be adjusted. choose the proper installation order. attention to material safety injury prevention, loss prevention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用序二、技法1、毛笔运笔及国画用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