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主题阅读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背影》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背影》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背影》是⼀篇纪实散⽂,也是⼀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三课《背影》教案 【学习⽬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爱的深沉。

2.学习⽂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物形象的写法。

3. 珍爱亲情,增进与⽗母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诵读课⽂,在品词析句中,体会⽗爱的深沉。

难点:学习⽂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过程】 ⼀、激情导⼊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以上熟悉的⽂字来⾃于哪篇课⽂,你能把其余的部分背出来吗? 学⽣回答,引⼊⽂题,⾛近作者。

⼆、美读赏析,聚焦“背影” 通过学⽣阅读课⽂,理清⽂章思路,突出作品描写的重点,进⾏初步赏析。

⾃读,提问,感知。

1.⽂题为“背影”,那么⽂中⼏次写到了⽗亲的背影?“背影”在全⽂中起什么作⽤? 2.你认为最感⼈的是哪⼀次背影? 3.⽂中描写普普通通的“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感⼈?描写“背影”时主要刻画了哪些细节?(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现在,再读这幅⽂字描绘的画⾯,你⼜读出了哪些刚才你没读出的东西?(学⽣朗读,再次体会第⼆次背影) 三、品词析句,读懂“橘情” 通过主问题的挖掘,让学⽣体味出⽗亲买橘的不易以及⽣活的艰⾟,在反复的揣摩中体会⽗爱的深沉。

问题探究:⽗亲为什么给⼉⼦“买橘”? (学⽣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四、总结2.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三课《背影》教案 教学⽬标: 1、抓住⼈物的⾔⾏和细节描写,感受⽗爱。

2、能抓住⼈⼈物的⾔⾏和细节进⾏对⽗爱的表达。

教学设计: ⼀、古诗导⼊ 师:同学们,先让⽼师念⼀⾸古诗吧。

《游⼦吟》诗中的哪些地⽅让你感动呢? 师:⾃古多情伤离别,更何况是⾻⾁之情的离别呢!母亲看着孩⼦将背上⾏囊独⾃远⾏去寻找遥不可知的未来。

已⽆语,她只能将牵肠的担忧和揪⼼的疼爱⼀针⼀针地缝进游⼦厚实的⾐服⾥。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和牺牲精神。

2. 学习文学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掌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文学技巧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文学表达技巧,如描写、对话、情感渲染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素养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深沉爱和牺牲精神,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掌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课文(1)描写技巧: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技巧,如对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

(2)对话技巧:分析课文中的对话技巧,如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3)情感渲染: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渲染技巧,如通过景物描写、音乐描写等来表达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情感。

3. 情感素养培养(1)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深沉爱和牺牲精神,如父亲在分别时对儿子的关爱和祝福,以及为了儿子的未来而默默付出。

(2)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爱与当代父母的爱有何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朗读、回答问题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情感素养: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估学生对父亲深沉爱和牺牲精神的感受和理解程度。

《背影》是一篇充满情感的回忆性散文,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文学表达技巧,更能感受到父亲深沉爱和牺牲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背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背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背影》的语言表达,提升学生对于散文语言特色的感知能力,培养运用生动、贴切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和形象塑造,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和解读文本。
3.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散文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文本的审美特征,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尝试进行个性化表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背影》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背影》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学会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美好品质;体会散文的韵味,提高文学素养。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我发现有的小组在讨论时过于热闹,但缺乏深入的思考。在引导讨论时,我应该更加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鼓励他们提出有深度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此外,学生在分享讨论成果时,我发现有的同学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多给予这类学生机会进行口头表达,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背影》是一篇充满深情的散文,它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父亲的敬爱和思念。散文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背影》这篇课文。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对于难点三,教师可以提供写作练习,如仿写、扩写等,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逐步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背影》是一篇以父爱为主题的散文,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背影》的具体内容。这个案例展示了散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亲情的珍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写作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运用场景;
-在写作练习中,引导学生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并进行个性化发挥;
-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协作能力,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背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无私关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父爱的伟大。
-以本文为例,教授散文阅读方法,如关注文章结构、品味精彩语句等。
2.教学难点
(1)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2)区分并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写作方法;
(3)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写作中,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
(4)在小组讨论中,学会倾听他人观点,提高合作能力。
举例:
-在解读文本时,关注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5.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
6.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核心素养目标
《背影》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八年级上册13课《背影》教案阳逻一中彭昕蓓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重点字词。

(2)学习并基本掌握白描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受朴实语言中蕴含的饱满情感。

(2)通过批注勾画,整理并概括文章情感层次。

(3)通过讨论,掌握文中“背影”的线索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文中表现的父子深情。

二.重难点1.重点:(1)感知“背影”中体现的父亲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感情。

(2)品味朱自清独特的质朴文字中的浓厚情感。

2.难点:把握文中“我”情感态度的变化。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父亲》。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父亲往往如此,深爱孩子又拙于表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著名的写父亲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二)背景介绍(1)展示朱自清资料。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春》《背影》《荷塘月色》《匆匆》(2)展示朱自清在写作《父亲》前后时间段的人生经历。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

⏹1919年作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开始发表诗歌。

⏹1920年提前毕业,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

⏹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自由、速读全文。

(2)对照确认易错字词,齐读重难字词。

交卸(jiāo xiè) 奔丧(bēn sāng) 狼藉(láng jí) 簌簌(sù sù)典质(diǎn zhì) 赋闲(fù xián) 颓唐(tuí táng) 琐屑(suǒ xiè)差使(chāi shi) 亏空(kuī kōng) 勾留(gōu liú) 搀(chān) 蹒跚(pán shān) (3)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四)精读课文任务一:将文章分几个版块,并简要说明每个版块内容。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3背影》优质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3背影》优质课教学设计_0

《背影》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学会珍惜亲情。

学习重点透过文章细致的人物描写,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情学习难点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体会深情无限的意蕴学习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合作探究法学习时数2课时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品读词句悟亲情学习目标1.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2.体味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的深情一、新课导入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

这人间至情却蕴含在父亲朴实的外表、笨拙的动作和简单的话语之中。

写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课文的语言却很朴素。

那么,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同走进《背影》。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交流点拨】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

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

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

家中境况可想而知。

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

父亲背着失业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了。

2.为什么说是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呢?【交流点拨】前三段中: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偿还欠债,满院狼藉,光景惨淡。

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充满了忧愁。

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了学业,便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还宽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流下泪水,也就可以理解了。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的饱含感情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清文章脉络。

2、引导学生研讨品读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品味朴实的饱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被认为是“抱大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父母的怀抱中,虽享受幸福,却往往体会不到幸福。

因此学习本文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关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教学设想】1、朱自清的《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一篇叙事散文,其语言质朴,饱含真情。

主要围绕特定环境中“背影”的描写,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

教学适合采用自主参与活动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掌握自主式学习的方法。

教师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中,以“情”为切入口,采用朗读法,在诵读中体味出文章所蕴含的父子深情——父亲爱儿子,儿子理解怀念父亲。

2、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动脑动手。

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体课件。

3、在学生感悟文章真情的基础上,品味生活,感悟亲情,培养学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珍爱亲情,用感恩的心对待关爱自己的人。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含动画歌曲《背影》、电视散文《背影》、歌曲《父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动画歌曲《背影》,感受父子深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与“背影”相关的语句,思考:(一)问题导学1、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各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表达了什么中心?3、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二)互动探究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第1题的后一问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背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抓关键词体会深沉的父爱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体会父子情深,过程与方法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

引导学生用“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有人认为父爱就孩子调皮时严厉的目光;又有人认为父爱就是孩子成功是欣慰的笑容;朱自清认为父爱就孩子离别时转身的背影。

今天我们就走进朱自清的质朴散文《背影》。

二、介绍背景作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又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背影》的写作背景,请同学轻声朗读,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三、品来信,由上可知,一封来信,让作者潸然泪下,情不能自已写下这篇文章,是信中的哪句让作者如此动容呢?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到,并体味其中表达的情感。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从父子两个方面来体会其中的情感)四、赏背影,感悟真情细读这封来信,我们感到父子俩的真挚感情,带着一股淡淡的哀伤就从信中流溢而出,这种真情在作者心中跌宕、凝聚、沉淀最终定格成一道永恒的风景——背影。

就让我们带这这种感情去品味它。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呢?课文哪一小节是具体描绘背影的呢?听朗读,思考:赏背影(一)、用一个词来描述你看了一个怎样的背影?(二)、选择其中的一个背影,再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赏析这个背影。

如我从这个词品味到这是一个背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背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背影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一同走进了《背影》这篇课文,感受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课后,我对自己今天的教学进行了反思,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首先,关于课堂导入,通过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亲情瞬间,成功引起了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这种贴近生活的导入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也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深入理解父爱如山的价值观念。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背影》,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和家庭价值观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具体句子和段落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亲情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描绘一个自己熟悉的亲情场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朗读:正确把握课文节奏、语气、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感。
-生字词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课文内容理解:把握课文结构,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通过背影表达的情感。
-主题思想探讨:深入挖掘父爱、家庭、成长等主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写作特色分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细腻的描写、情景交融的抒情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通过对比、举例等方法,帮助他们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父亲的背影,以及这一形象所传递的深刻情感。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语文教案教案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总结、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 了解《背影》的作者、背景和内容。

2. 学会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3.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1. 学会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2.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1. 学会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2.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 电子教具(投影仪、电脑等)。

2. 黑板和白板笔。

3.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让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

Step 2:语言与背景分析1. 带领学生了解《背影》的作者鲁迅及其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如“背影”、“街心”、“昏黄的灯光”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Step 3:整体阅读与理解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Step 4:细节理解与讨论1.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课文中的重要细节,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作者感到惭愧和愧疚?为什么他要去盯着父亲的背影走?这些情节和细节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Step 5:语言表达与感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互相倾听和感悟。

Step 6:拓展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写一篇文章,表述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 学生可以选择一幅图片,用诗歌、散文或绘画的方式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Step 7: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加深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 教师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初中语文背影优质教案

初中语文背影优质教案

初中语文背影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背影》全文,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作品中父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敬爱和思念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珍惜亲情,尊敬父母。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情。

2. 分析父亲的形象,概括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背诵课文。

2. 深入剖析父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春》、《荷塘月色》等,了解作者的文学地位和风格。

2. 提问:请大家谈谈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字词。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合作探讨(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父亲形象。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父亲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对父亲的情感。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分析父亲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

2. 选取几位同学进行分享,感受亲情的温暖。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以“我的父亲”为主题的作文。

教学反思:《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课文,分析父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敬爱和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父亲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八年级语文《背影》课堂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背影》课堂教案设计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背影》。

我们将通过课堂讨论和阅读来深入理解这篇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它所传达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一、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读者们所熟知的故事,让学生们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亲情、友情、爱情的经历会在他们的成长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求他们对这些经历做简要的描述,并从中感悟到背影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道德观。

二、阅读与理解1.开始阅读让学生们依次阅读背影,这时老师可以分别指定几个学生读,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

2.自主阅读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来自主阅读背影,让他们肆意想象,耳提面命地感受背影所独具的魅力。

3.讨论与释疑让学生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并引导他们理解背影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道德观:a.《背影》的主题是什么?b.阅读者了解到的社会现象有哪些?c.影响你最深的是哪些描写?d.故事情节有哪些亮点?在引导学生有充分的讨论后,老师应针对讨论中的难点和疏漏进行重点讲解,以便学生们更全面地理解故事情节。

三、道德品质培养教育在于品德的培养,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所以,在本课中应该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1.演讲让学生们思考背影所传达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撰写演讲稿,然后按顺序进行演讲,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

2.广场讲述在课堂相对空闲时,老师指定几位学生站在教室外面的广场上讲述背影的故事,并根据讲述人所用的语言和技巧来强化他们的说话能力。

四、巩固与拓展通过课外阅读和报告,让学生们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背影这篇作品,并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社会真谛。

五、课后回顾1.老师面授时,应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提出与这一课相关的问题,并逐一解答。

2.老师应及时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帮助。

同时,任何学生用心的表现,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公正得体的评价和奖励。

至此,本节课结束。

学生们在课堂内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将更加从容和自信。

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教案(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1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9教学设想课文教学方案是教师自己读出来的要找到自己动情的原始心理历程

《背影》教学设计(精选8篇)

《背影》教学设计(精选8篇)

《背影》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8篇《背影》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背影教案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背影》的优质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走进作者,掌握生字词。

2、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主要语句。

能力目标:1、学习在平实的叙述、抒情中蕴藏着的极为精巧的构思。

2、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情感目标:1、认真体会稳重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特别是父爱。

2、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增进与父母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重点段落的分析,以及从文中体味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激发孩子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悟父爱,表达父爱教学准备多媒体器材、视频(电视散文《背影》)、课件教学方法读:朗读、范读、听读、默读等、引导分析法、讨论法、体验法等学生分析年龄特征:初二学生处于过渡期,具有动荡性、闭锁性等特征,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并存。

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闭锁给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带来困难。

学科基础:本校初二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把握大意,但是学生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语文知识射入信息量比较窄,不能主动合作探究,个别同学对语文不感兴趣,依赖心强,不善于思考。

这些情况都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造成了阻碍。

对策:依然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采取一切措施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知难而进。

内容分析本课为名篇,重点要让学生体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课时(早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2、通过自己的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3、掌握生字词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中心,并能划分段落层次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现给学生“背影”这一动作,问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哪一课?生答:背影。

二、读课文(1)自由朗诵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标注出比较生疏的、读不准的字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背影》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背影》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背影》的情感内涵,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并运用文中的细节描写和叙事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情感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情感共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培养他们对家庭、父母之爱的珍视和感恩。

教学重点:文章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学生对亲情价值的感悟和感恩情怀的培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父亲深厚情感的表达。

激发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感悟亲情的意义并表达对家人的感恩。

作者简介: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以其清新的文风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著称。

《背影》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了对父爱的怀念和感激。

教学准备:《背影》课文PPT课件,包含朱自清的生平简介、作品特点和相关文学背景。

与亲情、父爱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

学生作业本、笔、角色扮演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我眼中的亲情”写作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朱自清的照片和简介,简要介绍其生平和文学成就。

2. 通过亲情、父爱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亲情主题的兴趣。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背影》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尤其是对父亲背影的描写。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如“蹒跚”、“潸然泪下”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深入探讨(15分钟)1. 细节描写: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手法,如使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举例说明如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 亲情价值:讨论亲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父爱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互动活动(2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文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语文教案

《背影》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学习抓住细节描写,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付出。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父亲的形象和背影的象征意义。

2.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

2.概括课文主题。

教学准备:1.课文《背影》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聊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美好时光。

2.提问:你们觉得父爱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自读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背影》,注意把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a.课文中父亲的形象是怎样的?b.课文中的“背影”有什么象征意义?c.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父爱?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四、写作训练1.请学生以“我的父亲”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

2.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与父亲相处的时光。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聊聊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美好时光。

2.提问:你们觉得父爱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自读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背影》,注意把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a.课文中父亲的形象是怎样的?b.课文中的“背影”有什么象征意义?c.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父爱?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父爱。

2.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的“背影”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二、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背影”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b.你认为课文中的“背影”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c.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父爱的细节?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三、写作训练1.请学生以“我的父亲”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

2.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与父亲相处的时光。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2”主题阅读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2”主题阅读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2”主题阅
读课教学设计
阅读篇目】《背影》
教学目标】通过细节描写和语言表达,体会父爱深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约2分钟)
播放XXX公益广告《打包篇》,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激
发研究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父爱。

二、初读文本,感知内容(约4分钟)
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了解大意。

三、品赏细节,体会感情(约16分钟)
1.比较两段文字,让学生谈谈哪一段的表达效果更好一些,理由是什么。

2.朗读课文,咀嚼品味语言,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

3.总结阅读方法:抓住作者细致刻画的部分,赏析其中的细节,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四、学以致用,自主阅读(约18分钟)
阅读《麦黄黄杏黄黄》《“窝囊”的父亲》,勾画并赏析能打动你的细节描写,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原文与改文,让学生赏析在特定情境下父亲的外貌和动作描写,深入理解深沉的父爱,体会父子深情。

同时,欲通过研究《背影》这一篇文章,了解“写人记事”类散文的一些特点,尝试探究其阅读方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单元 14《背影》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单元 14《背影》 教案

14 背影【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交卸、狼藉、簌簌、赋闲、颓唐、琐屑”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朴素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4.珍爱亲情,心存爱意,理解、感恩、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增进与身边人的沟通和交流。

【教学重点】1.理解积累“交卸、狼藉、簌簌、赋闲、颓唐、琐屑”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珍爱亲情,心存爱意,理解、感恩、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增进与身边人的沟通和交流。

【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朴素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计划】2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我们一生。

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说一说曾让你感动过的父母的疼爱。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2.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事。

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

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作者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3、字词积累差使: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

典,典当。

质,抵押。

赋闲:这里指失业在家。

勾留:短时间停留。

警醒:睡眠时容易醒来。

这里是不要睡得太沉的意思。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准确把握《背影》这篇课文的行文结构和基本内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内容和理解。

2.分析课文的行文结构和文学特点。

三、教学难点1.发现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感人之处。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引入《背影》这篇课文中的背影比喻,激发学生的兴趣,准备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2. 阅读课文(20分钟)学生个人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基本内容,并标记出关键信息。

3. 分析课文结构(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行文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4. 文学鉴赏(15分钟)老师与学生共同发现《背影》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价值,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 听读课文(10分钟)老师带领全班集体朗读《背影》这篇课文,旨在帮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6.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比如作者何以以背影作起点写这个故事等,并整理出自己的答案。

7. 情感体验与表达(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忆与父母分离的场景,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与同桌分享。

8.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再次阅读《背影》,并写出自己对课文的文学鉴赏和感受体验。

2.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背影》的理解和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背影》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文学特点,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思考,学生也对背离家人的感受有了更深的体验与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节中见父爱
——《背影》主题阅读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3、感受亲情,珍惜亲情。

【课前预习】
★自读《背影》、《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路走来一路歌》八年级上第二本P8《麦黄黄杏黄黄》、P67《父亲的半瓶酒》、p71《永不缩回双手的父亲》、p74《父子情》、p78《父亲的自行车》勾画圈点文章中的生字词,小组内合作掌握落实,勾画出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做好批注。

【课内活动】
一、情境导入(背景音乐《父亲》)
★课前2分钟,学生齐诵诗歌《爸爸,我爱您》:
您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我就是一棵小树;您是一片广阔的天空,我就是自由飞翔的鸟儿;爸爸的爱像太阳,很温暖;
爸爸的爱像月亮,很温柔;
妈妈说,您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我说,您是我的精神支柱;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在我难过的时候安慰我。

啊!您——我亲爱的爸爸,您给了我花一样的年华;
感谢您!相信我,我会用我的努力,去点缀明天的辉煌!
爸爸,在我心中藏了很久的一句话:那就是——爸爸,我爱您!
★播放背景音乐《父亲》,老师诵读诗歌导入:
朦胧时候父亲是一座大山坐在他肩头总能看的很远、很远懂事时父亲是一棵倔强的弯松这才发现我的分量是这样重、这样重
而现在父亲啊你是一首深沉的诗儿子默默的读泪轻轻的流
二、感悟父爱
1、速读《背影》,感受父爱(幻灯片展示)
(1)、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在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2)、本文几次写到“背影”?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勾画出来。

哪个“背影”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3)、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在课本上划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在课本的空白处写写你的体会。

2、拓展阅读,感悟父爱(幻灯片展示)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路走来一路歌》中的P8《麦黄黄杏黄黄》、P67《父亲的半瓶酒》、p71《永不缩回双手的父亲》、p78《父亲的自行车》你最喜欢哪篇文章的父亲?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勾画出父亲的相关描写,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我诉我写我真情——回味至爱亲情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

想一想,其中的事最令你感动,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将片断写在练习本上。

要求:运用准确的动词或朴实的语言描写。

4、亲身体会——感受深情
配乐配图朗诵文章《当我老了》,打动学生,感受深情。

今天我们要布置的是一个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感激。

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好吗?
三、课堂小结:
父爱如山,终得圆满;垂暮之年,终得如愿。

其实生活中最好的已经,并且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还没有留心体会。

请大家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简单之美,由此发现人世间最普遍的而又最为宝贵的美好感情,以增进对天下父母心的深刻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