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解剖学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2、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3、基本结构: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4、骨髓大部分都有造血机能,呈红色叫红骨髓5、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6、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7、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8、成人的脊椎有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和复杂的韧带关节连结而成9、椎骨的形态:每一块椎骨都是由椎体、椎弓、及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共同组成10、第七颈椎又称隆、棘突较长不分叉在体表容易摸到、是计数椎骨的重要标志11、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12、脊柱的功能:除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外、还能作屈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14、颅骨:颅骨共有23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15、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它们共同围成颅腔,支持和保护脑。

颅骨的顶叫颅盖、底叫颅底16、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梨骨、下颌骨、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骨、腭骨各2块17、额、顶、颞、蝶4块骨的相连接部叫翼点18、只有下颌骨由于咀嚼运动的发展与颞骨组成颞下颌关节19、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及手骨20、肩胛骨外侧角有一浅窝叫关节盂、内侧角平第二肋、下角平第七肋2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的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而薄,因此肩关节运动较灵活、能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22、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前、后壁都有肌和腱加强、前下部比较薄弱、所以肩关节前下部脱位比较常见23、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构成24、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25、髋骨:由骸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26、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连结而成27、骨盆由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

《解剖》知识点总结

《解剖》知识点总结

1.右心房的三个入口一个出口右心房的三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一个出口:右房室口。

2.大小循环大循环(体循环):起止:左心室→主动脉→中、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物质和气体交换)→中、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特点:路程长,阻力大,压力高。

作用:滋养全身各部。

小循环(肺循环):起止: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肺泡壁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特点:路程短,阻力小,压力低。

作用: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肺静脉的4个分支:左上、左下肺静脉,右上、右下肺静脉3.心传导系: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网。

窦房结是心脏起搏点,心率是每分钟60-100次4.常见动脉止血点面颊出血:按压面动脉,咬肌前缘和下颌骨交界头皮出血:按压颞浅动脉,外耳门前方手指出血:按压指掌侧固有动脉,指根两侧5.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定义动脉:输送血液离心的管道。

动脉血:含氧量高的血液。

静脉: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低、二氧化碳浓度高的血液。

6.四肢浅静脉的起止、走形上肢: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及其附属支浅静脉下肢: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附属支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沿前臂下部的桡侧、前臂上部和肘部的前面以及肱二头肌外侧沟上行,再经由三角肌与胸大肌间沟行至锁骨下窝,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上行,至肘部转至前面在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再经肱二头肌内侧沟行至臂中点平面,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上行注入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变异较多,通常在肘窝处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

大隐静脉:在足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面、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 处穿阔筋膜的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

小隐静脉:在足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下角处穿深筋膜再经腓肠肌两头之间上行,注入腘静脉。

医学第一章知识点

医学第一章知识点

医学第一章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解剖学基础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解剖学就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就像把人体这个精密的机器拆开来看里面每个零件是啥样的、放在哪里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告诉你身体里骨头、肌肉、器官等都长啥样、在啥位置。

②重要程度:在医学里那可是基石般的存在。

要是不知道人体结构,那就好比修电脑不知道零件在哪一样,根本没法进行后续的诊断、治疗什么的。

③前置知识:最好对生物有一点基础概念,像细胞、组织这些基本概念得有点了解,不然一下子就接触复杂的人体结构可能会懵。

④应用价值:医生看病的时候,比如肚子疼,那得知道肚子里有哪些器官吧,是肠子的问题还是胃的问题?这就需要解剖学知识了。

又或者是做外科手术,要是不知道器官位置那不是瞎搞嘛。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解剖学在医学学科里就像树根,各个分支学科像树枝树叶都离不开它。

其他比如生理学、病理学都得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

②关联知识:它和生理学联系紧密,解剖学是结构,生理学就是这些结构的功能,就像知道了发动机长啥样,还得知道它怎么工作的。

还和病理学有关,因为身体出现病变很多时候是在某个结构上出了问题。

③重难点分析:人体结构很复杂,部位又多,这是难点。

就像我刚开始学的时候,光那些骨头的名字就记晕了。

重点是重要器官比如心脏、肝脏这些的结构和位置。

④考点分析:在医学考试里超级重要,经常出选择题、简答题。

比如说考心脏的结构,可能让你画出心脏的各个腔室之类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解剖学研究的可不是简单的表面结构,是从宏观的人体整体结构到微观的细胞层次的结构都包括的。

例如肌肉,不只是看得到的胳膊腿上的肌肉形状,还包括肌肉内部的细胞组成等。

②特征分析:它有系统性的特征,整个身体就像一套完整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关联。

比如说神经系统,从大脑一直到神经末梢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

还有层次性,就像从人体、器官系统、器官、组织、细胞这样层层递进的层次结构。

③分类说明:有大体解剖学,就是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简单工具看人体结构;还有微观解剖学比如组织学、细胞学,得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组织的细小结构。

《解剖学基础》1-3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1-3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何雪梅第一章绪论1、解剖学基础就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得学科。

2、人体得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细胞:组成人体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

人体得四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得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与生殖系统得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与盆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得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与足尖向前得姿势。

6、人体常用方位术语腹侧(前)——近腹面背侧(后)——近背面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内——近腔内外——远离内腔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近侧——近躯干远侧——远离躯干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得三种类型得轴。

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与冠状轴相垂直得轴。

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与矢状轴相垂直得轴。

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得轴。

8、人体得切面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得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得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得断面。

9、石蜡切片就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得标本,基本程序就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与封片,最常用得染色方法就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又称HE染色。

第二章细胞1、细胞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与功能得基本单位。

2、人体最大得细胞:卵细胞;最小得细胞:小淋巴细胞。

3、细胞得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包绕在细胞表面得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细胞质:就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得部分,包括:基质、细胞器、细胞骨架与包含物。

核糖体就是细胞合成蛋白质得场所;线粒体就是细胞得“动力工厂”。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第四章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第五章循环系统生理第六章呼吸系统生理第七章消化系统生理第八章机体的体温与调节第九章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第十章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第十一章特殊感觉器官的解剖与生理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第十三章生殖系统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

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第一节细胞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 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知识点总结大一第一章:绪论1.1引言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两门基础课程,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介绍这两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

1.2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人体解剖学可分为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两大类。

宏观解剖学主要研究肉眼可见的人体结构,而微观解剖学则关注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1.3组织胚胎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组织胚胎学是研究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

本节介绍了组织胚胎学的基本定义、分类以及相关的发展历程,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人体的器官系统2.1皮肤系统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机体、调节体温和感知外界刺激等多种功能。

本节将介绍皮肤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

2.2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是人体的支架系统。

本节将重点介绍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骼发育和骨骼系统相关常见疾病。

2.3肌肉系统肌肉系统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是人体的运动系统。

本节将详细介绍肌肉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动生理学知识。

2.4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本节将介绍循环系统的结构、心脏发育和心血管疾病。

2.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是人体的呼吸机制。

本节将探讨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生理学知识和常见呼吸疾病。

2.6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组成,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本节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生理学知识和常见消化疾病。

2.7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主要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本节将探讨泌尿系统的结构、肾脏发育和泌尿系统疾病。

2.8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负责人类的生殖和繁殖。

本节将介绍生殖系统的结构、男女性别发育和相关疾病。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第一部分解剖学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2、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3、基本结构: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4、骨髓大部分都有造血机能,呈红色叫红骨髓5、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6、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7、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8、成人的脊椎有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和复杂的韧带关节连结而成9、椎骨的形态:每一块椎骨都是由椎体、椎弓、及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共同组成10、第七颈椎又称隆、棘突较长不分叉在体表容易摸到、是计数椎骨的重要标志11、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12、脊柱的功能:除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外、还能作屈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14、颅骨:颅骨共有23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15、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它们共同围成颅腔,支持和保护脑;颅骨的顶叫颅盖、底叫颅底16、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梨骨、下颌骨、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骨、腭骨各2块17、额、顶、颞、蝶4块骨的相连接部叫翼点18、只有下颌骨由于咀嚼运动的发展与颞骨组成颞下颌关节19、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及手骨20、肩胛骨外侧角有一浅窝叫关节盂、内侧角平第二肋、下角平第七肋2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的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而薄,因此肩关节运动较灵活、能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22、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前、后壁都有肌和腱加强、前下部比较薄弱、所以肩关节前下部脱位比较常见23、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构成24、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25、髋骨:由骸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26、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连结而成27、骨盆由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联合上缘连结而成28、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其特点是股骨头较小髋臼深、关节囊厚而坚韧29、髋关节可以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30、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与胫骨的内、外侧髁和髌骨构成31、膝关节囊内:胫骨、股骨之间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32、膝关节主要能作屈、伸运动、当膝关节在半屈位时、小腿可轻度旋转运动第二节骨骼肌1、胸锁乳突肌:此肌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面转向对侧、双侧收缩使头后仰2、胸肌:胸大肌和肋间肌;胸大肌使臂内收和旋内、肋间肌分2层、浅层叫肋间外肌可提肋助吸气、深层叫肋间内肌可降肋助呼气3、膈:是一块呈穹隆状的扁肌,分隔胸、腹腔;4、隔上有3个裂孔、为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5、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6、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包在腹直肌鞘内7、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壁的浅层、肌束斜向前下8、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9、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10、腹股沟管:位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11、头肌:包括面肌和咀嚼肌12、面肌:主要有: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枕额肌13、咀嚼肌:主要有:颞肌和咬肌14、上肢肌: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15、三角肌:位于肩部、从前、外、后三面包绕肩关节16、臂肌分前、后两群;前群主要有肱二头肌:位于臂前部的浅层,收缩时可屈肘关节;后群主要有肱三头肌:位于臂的后部,收缩时可伸肘关节17、臀大肌:可后伸髋关节18、股四头肌:可伸膝关节、屈髋关节19、股二头肌:可屈膝关节20、小腿三头肌:可提脚跟第二章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2、临床上常将十二指肠以上懂得消化管为上消化道、以下的为下消化道第一节消化管1、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峡2、每个牙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3、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三部分4、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5、咽:位于颈椎的前方、上端附于颅底、下端在第六颈椎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用通道6、鼻咽:位于鼻后孔后方,向前通鼻腔,借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7、口咽:向前经咽峡通口腔8、喉咽:向下经喉与食管相续9、食管的三处狭窄:第一处在起始处,距切牙约15CM;第二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的交叉处,距切牙25CM;第三处在食管穿膈处,距切牙40CM10、胃:有两壁、两缘、两口;两壁为前壁与后壁;两缘为胃大弯与胃小弯;两口为贲门和幽门11、胃可分为四部分:贲门部、幽门部、胃底、胃体12、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13、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水平部、升部14、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特点:①肠壁表面有三条平行的结肠带②有结肠袋③有肠脂垂15、盲肠:大肠的起始段、在盲肠与回肠相接处、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内、形成上、下两个唇状的粘膜皱襞,称回盲瓣16、阑尾:体表投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称麦氏点17、结肠:按位置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18、直肠:位于小骨盆腔内;两个弯曲:骶曲和会阴曲第二节消化腺1、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在右侧其最高点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五肋交点处,在左侧其最高点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的交点处,右侧约与右肋弓一致,腹上区可达到剑突下3~5CM2、肝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脏面有两条矢状位的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分3、胆囊: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具有储藏和浓缩胆汁的功能4、胆囊可分作胆囊底、体、颈、管四部分5、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叉处稍下方6、输胆管道:将胆汁送到十二指肠的管道;肝内部分包括胆小管和小叶间胆管等;肝外部分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组成7、肝总管与胆囊管合成胆总管8、胆汁的排出途径:肝细胞分泌胆汁→胆小管→小叶间胆管→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9、胰:位于胃的后方,约第1、2腰椎水平10、胰管:在胰头后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第三节腹膜1、腹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2、壁腹膜与脏腹膜互相移行形成的潜在性间隙称腹膜腔3、大网膜:呈围裙状,由起自胃前、后壁的脏腹膜自胃大弯下垂,下垂至腹下部后反折上行,连于横结肠,大网膜具有保护脏器、包围炎性病,限制炎症蔓延的作用4、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皱襞;分部:①肝胃韧带②肝十二指肠韧带5、陷凹是腹膜腔在盆腔脏器之间形成深浅不等的腹膜陷凹6、直肠子宫陷凹:位于腹膜腔的最低处,当有腹膜腔积液或积血时,此陷凹是重要的穿刺部位之一第三章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第一节呼吸道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等器官,临床上常以喉为界,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2、鼻旁窦: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各窦均开口于鼻腔,其中额窦、上颌窦、筛窦的前中群都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3、喉:位于颈前部正中,咽腔喉部的前方4、喉的构成: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5、喉腔:上方一对称前庭襞,下方一对称声襞6、喉腔被前庭裂和声门裂分为三部分:①位于喉口至前庭裂之间的部分称喉前庭②位于前庭裂和声门裂之间的部分称喉之间腔,此处容积量最小;向两外侧稍凹的间隙称喉室③位于声门裂之间以下的部分称声门下腔7、左主支气管细长,走行方向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走行方向较垂直;故误入气管内的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第二节肺1、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2、左肺狭长,右肺略粗短;中央处有一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此处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的部位3、左肺前缘下部有一弧形凹陷,称左肺心切迹4、左肺被一条自后上斜向前下方的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除在斜裂外,还有一条近于水平方向的右肺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第三节胸膜与纵隔1、胸膜属于浆膜,薄而光滑,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2、壁胸膜:可分为四部,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3、胸膜腔是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形成的潜在性密闭腔隙称胸膜腔4、在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一半环行较深的间隙,深呼吸时,肺的下缘也不能进入其内,该间隙称肋膈隐窝,它是胸膜腔的最低处,胸膜炎如产生渗出液时,其液体多首先积聚于此5、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第四章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第一节肾1、肾是暗红色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质软,表面光滑;外侧缘凸隆,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2、肾: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侧,肾贴腹后壁上部3、肾的被膜:三层,纤维膜、肾脂肪囊、肾筋膜第二节输尿管1、输尿管:起自肾盂,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下行,至骨盆上口越过髂总动脉分叉处,进入盆腔,到达膀胱底,斜行穿过膀胱壁,开口于膀胱底的内面2、输尿管的三处狭窄:①在输尿管起始处②在小骨盆入口处③在穿膀胱壁处;这些狭窄常是结石滞留的部位第三节膀胱1、膀胱底部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内,因无粘膜下层,其粘膜薄而光滑无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膀胱肿瘤与结核的好发部位2、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其前方有耻骨联合,后方在男性有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女性有子宫和阴道第五章生殖系统第一节男性生殖系统1、男性的内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2、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呈扁椭圆形3、附睾是储藏精子的器官,位于睾丸的后上缘,由十几条睾丸输出管和一条蟠曲的附睾管组成;附睾:呈长扁圆形,上端膨大称附睾头,中间为附睾体,下端缩细称附睾尾4、在阴囊根部、睾丸后上方处,输精管的位置最表浅,是临床施行输精管结扎的常用部位5、精囊腺: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输精管的外侧,为一对长椭圆形的囊状腺体,其排泄管与输精管末端合并成射精管6、前列腺:位于尿生殖膈和膀胱之间7、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8、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两个弯曲: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1、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2、卵巢左右各一,位于子宫两侧,贴靠骨盆侧壁3、输卵管:连于子宫底的两侧;可分四部:①子宫部②输卵管峡③输卵管壶腹④输卵管漏斗4、子宫的形态:成人子宫呈前后略扁,倒置的梨形5、子宫的分部:可分三部,上部圆凸称子宫底、下部狭窄称子宫颈、底与颈之间部分称子宫体6、子宫内腔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位于子宫体内、称子宫腔;下部在子宫颈内,为梭形腔隙,称子宫颈管,它下口通阴道,即子宫口7、子宫的位置:位于骨盆腔中部,介于膀胱与直肠之间,呈前倾前屈位8、子宫的固定装置:①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活动②子宫圆韧带: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置③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状态④子宫主韧带:阻止子宫下垂的作用第六章脉管系统1、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第一节心血管系统1、心血管系由心和血管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动脉:是运送血液从心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3、静脉:是将全身各器官的血液运回到心的血管4、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分布广泛,并互相连接成网状,具有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功能5、体循环:左心室开始,流回右心房6、肺循环:右心室开始,流回左心房7、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两肺之间;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心尖在左侧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8、右心房:上壁有上腔静脉口,下壁有下腔静脉口;在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一较小的冠状窦口9、右心室:可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10、流入道:入口右房室口,口周缘有三片呈三角形的瓣膜称右房室瓣三尖瓣,阻止血液返流入右心房11、流出道:有肺动脉口,肺动脉口处,有三片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阻止血液返流入心室12、左心房:有五个开口,分别为左肺上、下静脉和右肺上、下静脉开口,前下方有左房室口,通左心室13、左心室:也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流入道:有左房室瓣两尖瓣;流出道:有主动脉瓣14、心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及其分支15、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后壁,主要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和后壁,以及左心房等处16、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的前壁,主要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窦房结和房室结等处17、主动脉可分三段: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18、升主动脉: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19、主动脉弓:三个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0、上肢动脉主干是腋动脉;腹部动脉主干是腹主动脉;盆部动脉主干是髂内动脉;下肢动脉主干是股动脉21、上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除心外的静脉血22、颈内静脉升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所形成的角,称静脉角23、浅静脉有两条主干,头静脉和贵要静脉24、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缘,注入腋静脉25、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缘,注入肱静脉26、肘正中静脉:连接于贵要静脉与头静脉之间,临床上常用于注射和采血27、下腔静脉系:全身最大的静脉,在第五腰椎平面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28、大隐静脉:在足背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网,注入股静脉,临床上在大隐静脉穿刺或切开输液29、小隐静脉:在足背的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网,注入腘静脉30、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收集食管下段、胃、小肠、大肠直肠下段除外、胰、胆囊、脾等腹腔不成对器官肝除外的静脉血31、肝门静脉的属支①肠系膜下静脉②脾静脉③肠系膜上静脉④胃左静脉⑤附脐静脉32、肝门静脉的属支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最重要的有三处①食管静脉丛②直肠静脉丛③脐周静脉网第二节淋巴系统1、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2、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起于乳糜池,注入左静脉角,收集左侧上半身及整个下半身的淋巴3、右淋巴导管:注入右静脉角,收集右侧上半身的淋巴4、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呈大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位于左季肋区,与第9~11肋相对,脾的长轴与第10肋一致第七章感觉器官第一节视器1、眼球膜由三层膜构成:①眼球纤维膜②眼球血管膜③视网膜2、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3、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均无血管、无色透明,具有折光作用,故称为眼的折射系统第二节前庭蜗器1、前庭涡器又称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2、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的粗短直,所以咽部的感染易经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咽3、骨迷路: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三部分4、膜迷路:分为蜗管、球囊、椭圆囊和膜半规管5、蜗管:听觉感受器,称螺旋器6、椭圆囊和球囊: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二者均为位觉感受器,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及静态头位置的刺激7、膜半规管:壶腹嵴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第八章神经系统1、按其位置和功能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的平枕骨大孔处接延髓,在下端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2、脊神经31对,因此脊髓也可分成31个节段;即颈髓8个节段,胸髓12个节段,腰髓5个节段,骶髓5个节段,尾髓1个节段3、脊髓的灰质包括前角、侧角和后角三部分4、侧角:位于脊髓胸段和上腰段的前角和后角之间,在脊髓的第2~4骶节,相当于侧角的位置有骶副交感核5、后角:内含联络神经元,有的在脊髓节段中起联络作用6、薄束:起自第四胸节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传导下半身和下肢的感觉7、楔束:起自第四胸节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传导上半身和上肢的感觉8、脊髓丘脑束:传导来自躯干和四肢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和压觉等神经冲动9、皮质脊髓束: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10、脑干:自上而下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11、小脑:位于颅后窝12、间脑:位于中脑前上方,大部分被大脑遮盖13、下丘脑:包括视交叉、漏斗、垂体、乳头体14、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四对灰质团块的总称,它们分别叫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15、内囊:属投射纤维,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由上行的感觉纤维束和下行的运动纤维束构成16、内囊分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和内囊膝3部分17、内囊一侧损伤:三偏症:偏身感觉障碍、偏身运动障碍、偏盲;两侧损伤:死亡18、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它接受对侧半身的痛、温、触、压觉等19、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管理对侧半身的骨骼肌20、视区:位于距状沟两侧的大脑皮质21、听区:位于颞横回22、语言区:是人类大脑皮质特有的区域,优势半球,多数为左半球23、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有三层,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24、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腔隙称硬膜外隙,隙内除静脉丛及大量脂肪外,还有神经根通过,临床上麻醉就是将麻醉药物注入其内25、位于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26、脉络丛的作用是产生脑脊液27、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28、脑脊液主要由两侧脑室和第三、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29、脑脊液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30、抽取脑脊液位置:第三、四、五腰椎棘突之间第二节周围神经系统1、脊神经共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2、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神经3、脊神经前支粗大,主要分布于颈、胸、腹和四肢的骨骼肌和皮肤;其余脊神经的前支均交织成丛;脊神经丛主要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4、颈丛深支:主要为膈神经,沿心包的外侧面下降至膈5、臂丛: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和腋窝6、臂丛的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7、肌皮神经:支配臂肌前群8、正中神经: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前臂肌前群9、尺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10、桡神经:支配臂和前臂肌后群11、腋神经:分布于三角肌12、股神经:支配股肌前群,还有一长分支为隐神经13、坐骨神经: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在梨状肌下方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经过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之间的重点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与腓总神经14、坐骨神经在股后分支分布于股肌后群15、胫神经分支分布于小腿后群肌、足底肌、小腿后面和足底的皮肤16、腓总神经:自坐骨神经发出后,沿腘窝的上外侧缘下降,绕至腓骨头的外下方,分为腓浅、深神经17、12对脑神经的名称: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窝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18、动眼神经:其中躯体运动纤维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睑肌;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19、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20、三叉神经:主要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21、眼神经:分布于泪腺、结膜、眼裂以上的额部皮肤22、上颌神经:分布于眼裂和口裂之间的面部皮肤、上颌牙和牙龈以及鼻、口腔等处的粘膜23、下颌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分布于下颌牙和牙龈,颊和舌前2/3的粘膜及口裂以下的粘膜和皮肤,支配咀嚼肌24、展神经:为运动性神经,支配外直肌25、面神经:管理泪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活动,分布于舌前2/3粘膜上的味蕾,管理味觉,面肌26、舌咽神经:混合性神经,支配咽部肌,管理腮腺,舌后1/3的味蕾、咽、舌后1/3、咽鼓膜、鼓室等外的粘膜27、舌下神经:运动性神经,分布舌内肌和部分舌外肌28、内脏神经:分为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29、交感神经中枢部:位于脊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内30、副交感神经中枢部:位于脑干内的副交感核及脊髓骶部第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系统解剖学重要知识点+大纲总结

系统解剖学重要知识点+大纲总结

第一章骨学Osteology第一节总论一、骨的分类根据外形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1.长骨long bone 中部细长称为体或骨干, 体内的腔称骨髓腔, 容纳骨髓。

骨的两端膨大称为骺, 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

骨干与骺邻接的部分称干骺端。

长骨多见于四肢,如股骨和肱骨。

2.短骨short bone呈立方形,如手的腕骨和足的跗骨。

3. 扁骨flat bone呈板状,如颅盖骨、胸骨、髓骨等。

4.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如椎骨和某些颅骨。

二、骨的构造骨是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并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1. 骨质bone substans分骨密质compact bone和骨松质spongy bone。

颅盖骨的骨松质称为板障。

2. 骨膜periosteum是被覆于骨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

分布于除关节面以外整个骨外面,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3. 骨髓bone marrow充满于长骨的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red bone marrow有造血功能,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

黄骨髓yellow bone marrow 见于5岁以后的长骨骨干中,含大量的脂肪组织,失去造血活力。

成人红骨髓主要分布于长骨的两端、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松质内,如肋骨、胸骨和椎骨等处。

这些地方的红骨髓可终生保持。

临床上常在髂结节、髂后上棘和胸骨等处穿刺取样,检查骨髓。

三、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

有机质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使骨具有硬度。

年龄愈大,无机物的比例愈高。

因此,年幼者骨易变形,年长者易发生骨折。

第二节中轴骨骼一、躯干骨躯干骨包括26块脊柱骨(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12对肋和胸骨。

(一)椎骨vertebrae1. 椎骨的一般形态典型椎骨由位于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构成。

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各部椎孔相连成椎管。

大一医学解剖知识点总结

大一医学解剖知识点总结

大一医学解剖知识点总结一、导言在大一学习医学解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大量的解剖知识点。

本文将对大一医学解剖的关键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二、胸部解剖1. 胸骨胸骨位于前胸壁中央,分为胸骨体、柄和剑突三部分。

它与肋骨连接形成的胸廓保护着心脏、肺脏等重要器官。

2. 肺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胸腔内。

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3. 心脏心脏位于胸腔中央,由四个心腔组成: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

心脏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富含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三、腹部解剖1. 胃胃位于腹腔上部,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器官之一。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分解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被身体吸收。

2. 肠道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两部分。

小肠负责将食物中的养分吸收到血液中,而大肠则将残余物质转化为粪便,待排出体外。

3.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主要位于腹腔右上方。

它参与了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同时也是解毒和储存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

四、头颈部解剖1. 脑部脑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脑、小脑、脑干等组织构成。

脑部负责控制人体的思维、感觉、运动等各种生理活动。

2. 颈椎颈椎是支撑头颈部的重要结构,它由七个椎骨组成。

颈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保护脑部和脊髓至关重要。

3. 甲状腺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腺体,位于颈部前方。

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四肢解剖1. 上肢上肢包括肩部、臂部、前臂和手部。

人的手臂由大量骨骼、关节、肌肉和血管组成,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2. 下肢下肢包括髋部、大腿、腿部和足部。

下肢的骨骼结构和肌肉组织使我们能够站立、行走和进行各种运动活动。

六、结语本文对大一医学解剖的关键知识进行了总结,包括胸部解剖、腹部解剖、头颈部解剖和四肢解剖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剖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体解剖大一知识点总结

人体解剖大一知识点总结

人体解剖大一知识点总结人体解剖是医学生在大一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对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为日后的临床实践以及进一步的医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我对人体解剖大一知识点的总结。

一、人体解剖的基本术语在学习人体解剖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解剖术语。

人体解剖学的术语主要分为定位术语、方向术语和相对部位术语。

定位术语指的是描述人体各个部位的具体位置,如前、后、上、下等;方向术语则是描述人体各个部位之间的相对方向关系,如前、后、内、外等;相对部位术语用于描述人体各个部位相对于中心轴线的位置关系,如近端、远端、背侧、腹侧等。

二、人体组织与器官的组织学结构人体组织与器官的组织学结构是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我们需要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类型以及不同器官系统的结构特点。

常见的组织类型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在学习人体解剖时,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组织类型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三、人体解剖的系统知识人体解剖的研究对象包括多个系统,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

在学习人体解剖时,我们需要逐个系统地了解其组成部分、结构特点以及功能。

例如,在学习骨骼系统时,我们需要掌握人体骨骼的分类、骨骼的命名规则以及各个骨骼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肌肉系统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肌肉的名称、位置以及其与骨骼之间的关联。

四、重要腹腔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腹腔器官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腹腔器官包括胃、肝脏、胰腺、肾脏等,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的消化、代谢和排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这些器官时,我们需要了解其位置、形态、血液供应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五、人体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基础。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通过解剖学知识来正确诊断疾病、规划手术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最新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最新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是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理,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二、人体解剖学的任务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主要包括:大体解剖(肉眼)、组织学(显微镜)和胚胎学(发育过程)。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分子生理学: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种微小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特殊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例如细胞膜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肌丝生理功能等.2. 器官生理学: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器官生理学。

例:心脏功能的研究,化学物质对离体心脏的影响.3。

整体生理学: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整体生理学.例如:一般药理实验就是在整体条件下进行。

五、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生理学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某一生理过程产生的机制及其因果关系。

1. 急性实验法(1)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往往从活着的(麻醉或击昏)的动物身上取出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蛙心灌流实验等。

(2)活体解剖实验法:一般在动物失去知觉(麻醉或去大脑)而仍存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例:动物血压实验等。

2. 慢性实验法慢性实验则以完整健康而清醒的机体为对象,在外界环境尽量保持自然的条件下,对某种功能进行研究。

这种动物可以进行长期实验观察故称为慢性实验.例如:动物的长期毒性试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根据光镜观察一直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自从应用电镜研究细胞内部结构以后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细胞包括“三相结构”的概念。

系统解剖学重要知识点+大纲总结

系统解剖学重要知识点+大纲总结

系统解剖学重要知识点+⼤纲总结第⼀章⾻学Osteology第⼀节总论⼀、⾻的分类根据外形可分为长⾻、短⾻、扁⾻和不规则⾻四类。

1.长⾻long bone 中部细长称为体或⾻⼲, 体内的腔称⾻髓腔, 容纳⾻髓。

⾻的两端膨⼤称为骺, 骺表⾯有光滑的关节⾯。

⾻⼲与骺邻接的部分称⼲骺端。

长⾻多见于四肢,如股⾻和肱⾻。

2.短⾻short bone呈⽴⽅形,如⼿的腕⾻和⾜的跗⾻。

3. 扁⾻flat bone呈板状,如颅盖⾻、胸⾻、髓⾻等。

4. 不规则⾻irregular bone ,如椎⾻和某些颅⾻。

⼆、⾻的构造⾻是由⾻质、⾻膜和⾻髓构成,并有⾎管和神经分布。

1. ⾻质bone substans分⾻密质compact bone和⾻松质spongy bone。

颅盖⾻的⾻松质称为板障。

2. ⾻膜periosteum是被覆于⾻内、外⾯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

分布于除关节⾯以外整个⾻外⾯,对⾻的营养、⽣长或再⽣具有重要作⽤。

3. ⾻髓bone marrow充满于长⾻的髓腔和⾻松质的腔隙内,分红⾻髓和黄⾻髓。

红⾻髓red bone marrow有造⾎功能,含有⼤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细胞。

黄⾻髓yellow bone marrow 见于5岁以后的长⾻⾻⼲中,含⼤量的脂肪组织,失去造⾎活⼒。

成⼈红⾻髓主要分布于长⾻的两端、短⾻、扁⾻和不规则⾻的松质内,如肋⾻、胸⾻和椎⾻等处。

这些地⽅的红⾻髓可终⽣保持。

临床上常在髂结节、髂后上棘和胸⾻等处穿刺取样,检查⾻髓。

三、⾻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机质。

有机质使⾻具有韧性和弹性,⽆机质使⾻具有硬度。

年龄愈⼤,⽆机物的⽐例愈⾼。

因此,年幼者⾻易变形,年长者易发⽣⾻折。

第⼆节中轴⾻骼⼀、躯⼲⾻躯⼲⾻包括26块脊柱⾻(24块椎⾻、1块骶⾻和1块尾⾻)、12对肋和胸⾻。

(⼀)椎⾻vertebrae1. 椎⾻的⼀般形态典型椎⾻由位于前⽅的椎体和后⽅的椎⼸构成。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干货)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干货)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

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第一节细胞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感谢聆听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高一解剖学一二章知识点

高一解剖学一二章知识点

高一解剖学一二章知识点解剖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对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至关重要。

在高一的解剖学学习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组织的分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

接着,我们又深入学习了解剖学的一二章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高一解剖学一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人体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基本单位——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独立自主的生命现象。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它起到了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遗传物质DNA。

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生物合成、运动和分裂。

新陈代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发酵和蛋白质合成等。

生物合成是细胞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和脂类合成等。

细胞运动是细胞通过细胞骨架和细胞膜进行的一种运动形式,可以分为游动和肌动。

细胞分裂是细胞进行繁殖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组织的分类和结构细胞是组成组织的基本单位。

组织是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

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组织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它具有包裹和保护作用,可以分为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和过渡上皮等。

结缔组织是由间质细胞和纤维组成的,它起到了支持和连接作用,可以分为结缔组织纤维和结缔组织细胞等。

肌肉组织是由肌纤维组成的,它具有收缩和运动作用,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等。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组成的,它具有传导和调节作用,可以分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

三、骨骼系统的结构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骨骼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主要由无机盐和胶原纤维组成。

骨骼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

解剖学知识点

解剖学知识点

解剖学知识点绪论1、★家畜解剖学:是研究畜禽有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构造、位置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三个假想面:①矢状面:与动物体纵轴平行,由于地面垂直的切面。

②水平面(额面):与地面平行,并与矢面垂直的切面。

③横断面:横过动物体,并与矢面和额面垂直的切面。

3、高等动物体的组织通常分为四种,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4、畜体10大系统: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系、生殖系、心血管系、淋巴系、神经内分泌系、感觉器和被皮系。

第一篇运动系统1、运动系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2、运动系统的功能①构成动物的体型②动物的使役能力③家畜的屠宰率及品质④骨的突起和肌肉作为定位的骨性或肌性标志第一章骨学和关节学第一节概述1、★骨骼的类型: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①长骨:骨体(又名骨干)和骨端(骨骺),骨骺与骨干连接的地方称干骺端。

支持体重、形成运动杠杆。

②短骨:支持、分散压力、缓冲震动。

③扁骨:支持、保护重要器官、为骨骼肌提供附着面。

④不规则骨:有些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

2、★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

①骨膜分纤维层和成骨层。

②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板障:在颅骨,骨密质构成内板和外板,两板间有骨松质,称板障。

③红骨髓结缔组织;黄骨髓脂肪组织。

骨松质中红骨髓终生存在,临床骨髓穿刺。

1、骨的化学成分:有机质主要包含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无机盐碱性磷酸钙。

2、骨连接: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①直接连接分为纤维连接和软骨连接。

②★间接连接:骨与骨不直接连接,其间有滑膜包围的腔隙,能灵活的运动,又称滑膜连接,简称关节。

3、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及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

关节囊:外层是纤维层,内层是滑膜层。

关节腔:为关节囊的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

4、关节的运动:滑动、伸和屈、内收和外展、旋转。

5、关节的类型:根据组成关节的骨数:单关节和复关节。

根据关节运动轴数目: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多轴关节。

人体生理解剖大一知识点总结

人体生理解剖大一知识点总结

人体生理解剖大一知识点总结人体生理解剖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细胞、组织、器官三个层次出发,概括总结大一生理解剖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细胞层面1.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胞浆,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代谢产物排放、维持内外稳态等功能。

其中,线粒体是能量生产的主要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

3. 细胞分裂: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二、组织层面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由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构成,分为单层和复层上皮。

单层上皮主要存在于肺泡、肠道等处,复层上皮则存在于皮肤、血管内膜等处。

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组成,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

常见的结缔组织包括骨组织、软骨组织和脂肪组织等。

3.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伸展能力,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参与身体的运动,平滑肌和心肌则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4.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负责传递电信号,神经胶质细胞则提供支持和保护的功能。

三、器官层面1.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负责泵血,血管则输送血液。

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肺。

经过呼吸系统,人体可以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主要参与体内废物的排泄和体液平衡的调节。

5.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前列腺等器官,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和阴道等器官,分别负责生殖细胞的产生和妊娠。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解剖学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2、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3、基本结构: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4、骨髓大部分都有造血机能,呈红色叫红骨髓5、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6、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7、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8、成人的脊椎有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和复杂的韧带关节连结而成9、椎骨的形态:每一块椎骨都是由椎体、椎弓、及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共同组成10、第七颈椎又称隆、棘突较长不分叉在体表容易摸到、是计数椎骨的重要标志11、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12、脊柱的功能:除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外、还能作屈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14、颅骨:颅骨共有23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15、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它们共同围成颅腔,支持和保护脑。

颅骨的顶叫颅盖、底叫颅底16、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梨骨、下颌骨、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骨、腭骨各2块17、额、顶、颞、蝶4块骨的相连接部叫翼点18、只有下颌骨由于咀嚼运动的发展与颞骨组成颞下颌关节19、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及手骨20、肩胛骨外侧角有一浅窝叫关节盂、内侧角平第二肋、下角平第七肋2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的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而薄,因此肩关节运动较灵活、能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22、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前、后壁都有肌和腱加强、前下部比较薄弱、所以肩关节前下部脱位比较常见23、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构成24、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25、髋骨:由骸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26、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连结而成27、骨盆由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横纹 闰盘
(三)平滑肌
四、神经组织
神经元 突触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元的结构
一、神经元
树突棘
神经元的分类
1.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 2.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3. 根据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 4. 根据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 特化连接结构
6. 离子通道可被某些毒物或药物选择性地阻断
– 河豚毒素(TTX)可阻断Na+电压门控通道 – 四乙胺(TEA)可阻断K+电压门控通道 – 箭毒(Curare)可阻断乙酰胆碱(ACh)化学门控
通道
go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Na+
细胞外
细胞内
K+
离子 细胞外
细胞内
神经递质 (Ach)
通道开放
离子进入膜内
go
Cup-shaped cell
二、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定义、分布、特点、功能、类型。 固有结缔组织
✓ 疏松结缔组织 ✓ 致密结缔组织 ✓ 脂肪组织 ✓ 网状组织
(一)结缔组织的定义、分布、特点、功能、类型
由少量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的组织 分布极为广泛 特点
1.细胞数量少但种类多 2.细胞无极性,分散在细胞间质内。 3.细胞间质多:基质、纤维。
(二)糖 • 能量物质 • 构成机体 (三)脂类 • 能量储存 • 构成机体 (四)核酸 • 遗传变异 • 合成蛋白
二、细胞的结构
• (一)细胞膜 • (二)细胞质 • (三)细胞核
(一)细胞膜 1.细胞膜的结构 2.细胞膜的功能
1. 膜的结构
化学组成:三种 1)脂类:多
特点:
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t100_Week 1Section 1: the importance of anatomy∙ 4 areas of anatomy1)histology2)gross anatomy3)neuroanatomy4)embryology∙fun facts1)the smallest bone and muscle are found in your middle ear2)the average human brain weights 3 pounds, a similar weight to the liver3)the stomach of human adult can expand up to 4 times its size, holding nearly 2L4)from one end to the other, the human digestive tract measures over 29 feet long5)your heart is roughly the size of your fist6)human can live with one lung (given limitations to physical activity)Section 2: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body and anatomical nomenclature∙Microscopic & Macroscopic:︒Chemical levelA molecule is a group of atoms bonded together︒Cellular levelCells are the smallest living structure and are formed from atoms and molecules ︒Tissue levelTissues are similar cells that perform specialized functions︒Organ levelOrgans are two or more tissues that work together to perform complex functions ︒Organ system levelThe organ system level consists of related organs that work together to coordinateactivities and achieve a common function.︒Organismal levelAll body systems function interdependently in a single living human∙Body divisions︒Axial:The axial forms the main vertical axis of the body, and includes the head, neck, andtrunk. (body structures along the midline)︒Appendicular:The appendicular regions include the limbs or appendages that attach to the axis.(further way from the midline of the body∙Organ systems1)Integumentary(皮肤)Skin, hair, nail, sense receptors, sweat gland2)Skeletal system(骨骼)Bones, joints3)Muscular system(肌肉)Muscles4)Nervous system(神经)Brain, spinal cord, nerves5)Endocrine system(内分泌)Pituitary gland, hypothalamus, thyroid gland, parathyroid, thymus, adrenals,pancreas (islet tissue)6)Digestive system(消化)Mouth, Pharynx, Esophagus, Stomach, small intestine, Large intestine, rectum,anal canal, accessory digestive organs7)Respiratory system(呼吸)Nose, pharynx, larynx, trachea, bronchi, lungs8)Cardiovascular system(心血管)Blood, heart, blood vessels9)Lymphatic system(淋巴)Lymph nodes, Lymph vessels, thymus, spleen, tonsils10)Urinary system(泌尿)Kidneys, ureters, urinary bladder, urethra11)Reproductive system(生殖)Gonads, genital ducts, accessory organs, genitalia∙Body cavity∙Anatomy position:- standing upright- feet parallel and on the floor- head level and looking forward- arms side of body- palms facing forwards and thumbs pointing away from body∙Directional terms︒Superior (cranial) -- Above or over︒Inferior (caudal) -- Below, under︒Anterior (ventral) -- In front of, front (front of the body)︒Posterior (dorsal) -- After, behind, following, toward the rear (back of the body) ︒Medial -- Toward the mid-line, way from the side︒Lateral -- Toward the side, away from the mid-line︒Proximal -- Near, closer to the origin︒Distal -- Away from, farther from the origin︒Superficial -- Closer to the surface of the body︒Deep -- Farther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body︒Parietal -- Related to the walls of the cavity︒Visceral -- Located on or among the viscera∙Planes and sections of the body (location within the body)Anatomical planes describe anatomical motion, 3 dimensional imaging, and cats called sections︒Sagittal- A vertical plane that divides the body into left and right parts-mid-sagittal︒Coronal (frontal)- A vertical plane that divides the body i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parts-Front and back︒HorizontalA horizontal plane that divides the body into superior and inferior parts︒ObliqueA plane that passes through the body on an angle︒LongitudinalAny plane that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Both sagittal and coronalplanes︒Transverse/cross sectionTop and bottom∙Body quadrantsupper right(UR), Upper left(UL), Lower right(LR), Lower left(LL),Section 3:∙The 4 basic tissues are:Epithelial tissueConnective tissueNervous tissueMuscular tissueEpithelial tissue (上皮组织)- A tissue composed of closely apposed (side by side) cells with very little or no intervening intercellular substance-Covers the body’s external and internal organs- 2 types1)covering epithelium: cells that covers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surfaces2)glandular epithelium: cells that produce and secrete product, such ashormones-characteristics1)cellularity2)polarity3)attachment to a basement membrane4)avascularity5)innervation6)high regeneration capacity -functions1)physical protection2)selective permeability3)secretion4)sensation-classifying epithelium1)cell organization (num of cell payers) [▪simple -- (1layer)▪stratified -- (2 or more)2)cell shape▪squamous -- (flat/thin, wide, and somewhat irregular in shape)▪cuboidal -- (about the same size on all sides, the nucleus is usually centrally located)▪columnar -- (taller than they are wide, nucleus is oval and located in the basal region of the cell)3)naming epithelium tissue: (cell organization) (cell shape)-simple epitheliumsimple squamous: single layer of flatted cellssimple cuboidal: single layer of cube cellssimple columnar: single layer of column shaped cells-stratified epitheliumstratified squamous: multiple layers of flat shaped cellsstratified cuboidal: multiple layers of cube shaped cellsstratified columnar: multiple layers of column-shaped cells-other types of epitheliumtransitional epithelium: consisting of multiple layers of epithelial cells that allows for stretchingpseudostratified epithelium (ciliated columnar): comprising only a single layer of cells, has its cell nuclei positioned in a manner suggestive ofstratified epitheliumSection 4:∙Connective tissue-most widespread and abundant type of tissue in the human body-the most diverse of the 4 tissue types with a wide variety of functions.-it ranges in consistency from the gel-like softness of areolar connective tissue to the hardness of bone.∙Function-Support and protection-Provides a structural framework for the body-Medium for exchange of nutrients and metabolic waste-Storage-Repair-Defense from invasion of antigens:▪Physical barrier▪Phagocytic cells (macrophages, neutrophils)▪Antibody production (plasma cells)▪Inflammation (mast cells)∙Components-Cells of connective tissueSome are fixed and some are wandering-Fibres of connective tissue3 types1)collagen fibres2)reticular fibres3)elastic fibres-Ground substanceOccupies the space between the cells and fibres of connective tissuesHigh water content, transparent, colourless, viscous∙Ehlers-denlos syndrome-Function of collagen fibres in connective tissueProvide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to tissue. These fibres are responsible for resisting large forces-Without functioning collagen, we could expect laxity or “looseness” in tissue. Lax tissue could present in the following symptoms:Loose skin with high elasticity or stretchFragile skin that cannot resist large forcesFlexible joints leading to joint pain, and eventually arthritisOther symptoms involving lax tissue may arise in individuals with E D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