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2月27日在平凉市崆峒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区长孟小金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和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既经历了“5·12”地震和“7·22”大暴雨等多种自然灾害影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效应的严重冲击,也迎来了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发展、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难得的历史机遇。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建设工贸旅游强区为目标,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团结拼搏,迎难奋进,干成了一批大事,攻克了一批难事,办成了一批实事,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呈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力以赴保增长,凝心聚力扩规模,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综合经济实力明显跃升。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龙头,大力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一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达到74.4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8545元增加到14696元,增长72%,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前列。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0.84∶41.73∶47.43调整为11.4∶43.5∶45.1,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更强、发展的协调性更好。
二是财政实力大幅提升。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4%,达到1.91亿元。
争取到位各类专项补助和转移支付资金38.08亿元,财政支出完成45.4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4.3倍和3.2倍。
金融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0.43亿元和97.2亿元,较“十五”末分别增长158%和190%。
2010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20日在安庆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长肖超英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积极应对危机挑战,追赶跨越、奋力崛起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
全市人民在中共安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主要指标全面、超额完成。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820亿元,同比增长13%,是近五年发展较快年份。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6.24亿元,增长44.9%,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1.5亿元,增长37%;进出口总额4.98亿美元,下降7.02%,降幅低于全省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9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全市经济企稳回升,民生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措施扎实有效。
深入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相继出台保障就业、支持外贸出口、促进房地产和旅游消费措施。
争取中央新增投资18.7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5.7亿元,带动地方投资增长。
取消、停征、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42项,企业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降低30%以上,全市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11611万元,发放困难补助资金4300万元,减轻企业负担。
市财政安排工业振兴基金30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800万元,促进产业发展。
大力支持中小融资机构发展,典当企业增加到5家,信用担保公司达23家,小额贷款公司新增8家,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信贷风险补偿资金进一步充实。
商标质押、股权出质、林权和动产抵押贷款等创新业务取得突破。
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责任分工的通知
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工
作任务责任分工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新余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4.14
•【字号】余府办字[2010]29号
•【施行日期】2010.04.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
责任分工的通知
(余府办字〔2010〕2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全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也是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重承诺。
各地各部门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格按照分工,精心研究、精心部署、精心实施,做到任务进一步细化,责任进一步明确,措施进一步完善,逐项列出完成时限、具体要求,一项一项抓紧落实。
要早安排、早推动,打好主动仗,把握主动权,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快速落实到位。
各责任单位应在每季度末将落实情况及时报送市政府办公室督查科(联系电话:6444079),市政府办公室将派人随时跟踪督查。
附件: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责任分工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
附件:。
2010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8日在徐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徐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张敬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2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13.5%以上;实现财政总收入(含基金)467.6亿元、增长30%,一般预算收入164.3亿元、增长30.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72.6亿元、比年初增加45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32.6亿元、比年初增加33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8800元、6900元,均增长11%。
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扩大。
“三重一大”项目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0亿元、增长28%;其中工业投资820亿元,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四大产业”完成投资860亿元、增长32%。
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00亿元、增长18%,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4%。
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四大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显著,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实现产值2390亿元、增长22.8%,商贸物流旅游业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增长17.8%。
徐工集团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中国工程机械之都”通过国家认定。
中能多晶硅产量达7500吨、跃居亚洲第一。
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519亿元、增长51.6%;全市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500项,专利申请量达6900件、授权量达2400件。
白山市江源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政府工作回顾
2010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加快发展,保持稳定,为民谋利”的基本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克服了历史罕见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提高,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2.1亿元,年均增长29.8%;全口径财政收入23.8亿元,年均增长35.2%;地方级财政收入12.3亿元,年均增长37.4%;固定资产投资309.8亿元,年均增长6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1.1亿元,年均增长41.2%。其中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05年的3.68倍、4.52倍、4.87倍、10.6倍和5.6倍。工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8.4%以上,比2005年提高9.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的13:48.7:38.3调整到6.1:58.4:35.5。2010年单位GDP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2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6.02%和10.58%。组建了八宝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煤炭产业链条有效延伸,循环经济发展初见雏形。
——继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行为有效规范,行政效能稳步提高。全面开展了“依法行政示范县”、“依法行政示范部门”活动,制定出台了《江源区行政程序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制定了《2010年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表》,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政府工作效能有效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4件、政协委员提案53件,办复率达100%。推行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加强了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在全省率先运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软环境和政行风活动,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加强了应急救援演练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思想,狠刹挥霍奢侈、铺张浪费之风,在群众中树立了勤政务实的政府新形象。
湖北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湖北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26日在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李鸿忠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逆势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同心协力,迎难而上,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呈现平稳回升、蓄势上行的良好局面,增长基础进一步巩固,积极因素进一步累积,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生产总值12831.5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42.2亿元,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11.8亿元,增长4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8.4亿元,增长19.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4.8亿元,增长14.7%,税收收入比重为75.6%;出口总额99.8亿美元,下降14.8%;实际利用外商投资46.9亿美元,增长13.9%;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5035.3元,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
除外贸出口外,本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已完成。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明显成效,标志着我们在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谋划“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做了以下主要工作:(一)始终把坚定发展信心作为应对危机的动力之源。
2010年库尔勒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库尔勒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库尔勒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是库尔勒市经济建设面临较大困难,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
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面对金融危机、“7•5”事件等不利影响,紧密团结、坚定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经受住了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有力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次产业运行总体良好。
受国际国内市场影响,我市经济总量中占重要比重的塔里木油田公司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投资萎缩、产能持续走低,预计石油工业增加值和原油产量分别下降10%、13%,受此影响,库尔勒生产总值预计364亿元,下降3.8%;不含塔里木油田公司预计142亿元,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2%达21亿元,第二产业非石油部分增加值增长12.9%达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 达62亿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02%。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发挥重要效应。
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42亿元,增长9.1%,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01亿元,增长30.6%。
吐库铁路二线、库阿铁路二线、库库高速公路等域内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快投资建设步伐,房地产、“区域中心城市十大民生工程”、工业基础设施投资作为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的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
——库尉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库尉两地成功实现园区一体,库尉一体化跨入“第二步”。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和西尼尔镇顺利移交我市,库尉新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对全州工业经济的贡献份额提前一年实现预期目标。
2010年新乡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新乡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2月1日在新乡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长李庆贵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近些年经济工作比较艰难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长短结合、结构调整、应对挑战、晋位升级”的思路,强化运行调节,加快项目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改善民生,除进出口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外,各项主要工作均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3%,增速居全省第2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9亿元、支出131.4亿元,分别增长14.6%和32.5%,收入总量由全省第7位上升到第5位;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04.5亿元,增长30.8%,总量稳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0.2亿元,增长16.1%;粮食总产379万吨,大旱之年再创历史新高;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21亿元,分别增长23.9%和22.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3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4170元和5431元,实际增长10.3%和7.6%。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强化服务,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是应对危机的关键所在。
我市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及时出台措施,强化煤电油气运及资金保障,引导企业战略重组,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共为10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解决问题1296项,问题解决率居全省第一。
组建30家信用担保机构,召开银企洽谈会12次,贷款到位资金117亿元。
为企业减免税款18.4亿元。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受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去年上半年全部恢复正常生产。
忻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0
忻州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来源:忻州市政府网日期:2010-6-26 浏览:880 次【大中小】——2010年5月26日在忻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忻州市市长李平社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是抓住机遇推进煤炭资源整合、调整产业结构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年,是抗击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夺取农业好收成的一年,是狠抓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固定资产高强度投资的一年,是兴办为民实事较多、群众得实惠较多的一年,是强化安全、化解矛盾、继续保持社会稳定的一年。
——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坚持“抓项目、增投资,抓消费、扩市场,抓调产、促转型,抓三农、强基础,抓服务、帮企业”,扭转了经济下滑局面,推动经济增长进入上行通道。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46.5亿元,困难之年实现正增长。
财政总收入74.33亿元,同比增长3.42%,一般预算收入33.54亿元,同比增长13.89%,两项收入总量连续两年摆脱全省垫底位次。
——粮食生产收成较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在三季连旱和冰雪灾害多重影响的情况下,市县两级拨出专款,对玉米收购、设施农业、良种推广、养殖小区建设、农机具购置以及设施农业灾后重建进行补贴和支持,有效保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粮食总产量达到22.8亿斤,是一个丰收年。
——重点工程建设强势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历史空前。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千方百计增投资、上项目、抓服务、促进度,全市完成投资3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
忻阜、忻保、太佳、盂五四条高速公路全线推进,干线路、县乡路、通村路齐头并进,国字号、省字号、市字号重点项目全面铺开。
在全省重点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市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全省第一,年度投资完成率全省第三”的成绩,受到省政府表彰。
201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市长张效廉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去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攻坚克难,逆势奋进,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8.1亿元,在东北地区继沈阳、大连之后第三个进入3000亿元行列,比上年增长13%。
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38.4亿元,增长20.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3.4亿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2.1亿元,增长41.1%。
实际使用外资 6.05亿美元,增长11.4%;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实际到位369.4亿元,增长25.3%。
完成进出口总额36.9亿美元,增长 1.3%。
1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15个副省级城市比较中,有11项位次前移,其中投资、消费等6项指标增幅进入前三名。
民生状况继续改善。
10大类100项惠民行动项目投入160亿元,为上年的2.7倍,是近年来投入最多、惠及群众最广的一年。
城镇新增就业10.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4%以内。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87元,增长8.9%。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76元,增长13.7%。
社会环境平安和谐稳定。
全年信访总件次下降5.2%,各类安全事故主要指标大幅下降,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保持最低,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
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开创了经济回升向好新局面。
注重思路引领。
及时确定了“提升存量强实力、扩大内需增动力、深化改革激活力、自主创新挖潜力、发展金融添助力、坚定信心聚合力”的工作原则,推出了“抓项目建设扩大投资,抓促进消费搞活流通,抓优势产业以丰补歉,抓改革开放激发活力,抓结构调整加快转变,抓自主创新集成竞争,抓改善民生提高福祉,抓效能建设优化环境,保增长、促发展”的“八抓八保”务实举措,明确了“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千方百计抓重点抓关键,千方百计培育和壮大新经济增长点,千方百计促进全民创业”的总体要求。
2010年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1日在长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崔杰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长春在困难挑战中阔步前进的一年。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成功扭转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经济持续下滑的被动局面,有效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19亿元,增长15%,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保持前列。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50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400亿元,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00亿元,增长31.9%,这三项指标三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均提前两年完成了五年翻番的目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壮大农村经济新增30亿斤商品粮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404万亩耕地测土配方施肥,完成了520万亩耕地深松整地,实施了800万亩耕地生物防螟,2.4万农户配备抗旱水具。
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系统完成升级改造。
尽管先后遭受低温、伏旱、雹灾影响,粮食产量仍然稳定在160亿斤以上的阶段性水平。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大中型拖拉机超过3万台,两年增加10倍。
机械化已覆盖除玉米收割以外的大部分农耕作业,正在催生农业农村生产方式新的变革。
启动建设7大牧业产业园区,新增500多个牧业小区;规划建设20个特色种植园区,新增经济作物面积6万亩,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工业投资325亿元。
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增长20.3%、21.5%和30%。
农安县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成为我市首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
德惠、农安、榆树进入省级卫生城市行列。
绿化美化村屯598个,1130公里农村公路投入使用,5万余户农村泥草房完成改造,18.7万农村群众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新的改善。
石家庄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石家庄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三鹿奶粉事件的重创以及雪灾、风灾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石家庄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目标,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动力,以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以全新的姿态向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道路大步迈进,全市呈现出总体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位次普遍前移。
地区生产总值跃上了3000亿元台阶,完成3110亿元,增长11.1%;全部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大关,完成310.2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5.96亿元,分别增长14.18%和14.47%,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3.18%,藁城、平山、鹿泉、井陉四个县(市)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85.5亿元,增长26%。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上缴税金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90.6亿元,增长18.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2%。
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值三项指标没有达到预期外,绝大多数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8.7亿元,增长41.3%。
一批事关省会长远发展的产业支撑、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及民生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总投资96.9亿元的987个中央投资项目,363个竣工、533个开工建设;总投资436亿元的7个省产业支撑项目正在按计划加快推进;总投资2686亿元的295个省市重点项目中,48个项目竣工,23个正在按进度推进,152个开工建设。
2010年华阴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化危为机,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发展2009年,是我市在逆境中奋力追赶、在困难中寻求发展,“三区”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五项工作格局”,围绕“五大优势突破”,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科学部署,强势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49亿元,同比增长15.3%,连续三年超过渭南平均增幅;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1亿元,增长41%。
开放开发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三零措施”、“扎口管理”落实有力,洼地效应日益显现,形成了投资华阴的“福建现象”。
全年新签招商项目16个,续建27个,到位资金2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325%,招商引资位居渭南前列。
争项要资成效显著,争取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重点产业、生态环境等国家新增投资项目5批32个,落实中省资金3.38亿元,到位3.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47%。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51个支撑固定资产项目完成投资40.85亿元,占年计划的10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亿元,增长147%,为我市历年来建设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大、拉动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一年。
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城建投资完成2.7亿元,是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铺设了长城路、华岳路二期、太华路二期、环城东路、杨震路,城市路网不断完善;修建了华山北站站前广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了华山国际温泉等三个五星级大酒店,城市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建设了东方名城小区、盛世名门小区、华鑫小区、电信小区、万象街区,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实施了市区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安装路灯1093盏,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创卫工作通过渭南市阶段验收,城市面貌逐步改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2010年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05-16 来源:市政府办〖背景色:〗〖浏览量:3648〗〖打印本稿〗〖关闭〗政府工作报告在广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广安市人民政府市长侯晓春(2010年2月23日)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我市应对金融危机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是奋起三次创业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奋起创业,全面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50.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00.1亿元,增长23.0%;第三产业增加值148.9亿元,增长10.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9.2亿元,增长47.4%。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1.2亿元,增长18.0%。
一、着力化危为机,扩大内需成效明显应对危机措施有力。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先后出台加大财政扶持、搭建融资平台、保障发展要素等9条促进工业发展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实施税费帮扶、鼓励居民购房等20条促进发展房地产业措施,提供创业贷款、社保接续转移、开展就业培训等系列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措施,支持建设骨干卖场、鼓励信用消费、举办节会活动等扩大市场消费措施。
这些政策的实施,降低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了全市经济企稳回升、快速发展。
项目争取扎实有效。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四川灾后重建等重大机遇,争取中省预算内无偿资金5.45亿元,新增建设用地指标927公顷。
兰渝铁路广安境内“双线”走向方案及增设广安枣山货站获得国家批准,塑料光纤、恒立化工项目列为国家高新技术项目,市中医院成功立项并获国债支持。
华蓥市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广安区、岳池县、邻水县纳入全省现代农业基地县、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县,广安区、岳池县、邻水县、武胜县纳入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县。
乌鲁木齐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乌鲁木齐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2月4日在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建国以来我市社会稳定经受最为严峻挑战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困难最多的一年,也是各族干部群众经受了血与火考验的一年。
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总书记“8·25”、“9·18”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团结稳定,一手抓改革发展,紧紧围绕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力克服“7·5”事件造成的影响,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扎实工作,推动了首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着力保稳定,各项维稳工作不断强化去年7月5日,我市发生了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精心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7·5”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
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和强大的专政力量,坚决制止暴力犯罪,全面加强社会管控,及时开展善后工作,依法处置涉案人员,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坚决迅速平息事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全面加强社会稳控。
坚决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健全了指挥和协调联动机制,明确现场处置原则和方式,果断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
强化重点片区、重点部位和重点线路的治安防范及稳控工作,开展大规模巡逻防控,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和威慑力,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期间首府安保任务。
乌海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5日在乌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乌海市人民政府市长侯凤岐一、2010年工作总结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推动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
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自治区前列。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
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8亿元,增长26%。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00元,增长12%;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9200元,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亿元,增长18.5%。
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预计1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43亿元,增长25%,增速居全区第3位,产值过1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家,税收过千万元工业企业36家。
能源、化工、建材、冶金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原煤产量达到2900万吨、洗煤2900万吨、焦炭630万吨、PVC75万吨、水泥190万吨。
煤焦化、氯碱化工两大基地形成规模优势,产业产品链条进一步延伸,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环保等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建和已建成百万吨焦化项目18个,其中建成投产11个,西部煤化、万晨能源等13个百万吨重介洗煤和神华能源甲醇、黑猫煤焦油深加工、华清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项目顺利投产。
中联化工PVC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盛远塑胶PVC软制品项目开工建设,海亮PVC管材型材项目建成投产。
君正、赛马水泥和包钢万腾钢铁节能技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神华能源发电项目和京海电厂投入运行。
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等非煤、非本地资源接续替代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内蒙古华油、陕汽重卡、东北制药、上海利康、恒业成有机硅、腾龙精细化工等一批重大产业转型项目开工建设。
2010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最新完整版)
一、2009年工作回顾 [09:05]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去年这个时候,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1亿吨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实践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令人振奋。
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抚今追昔,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09:09](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居民消费。
我们鼓励消费的政策领域之宽、力度之大、受惠面之广前所未有。
中央财政投入资全年汽车销售1364万辆,增长46.2%;商品房销售9.37亿平方米,增长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促进投资快速增长。
我们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投资。
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243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社投资快速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缺口,加强了薄弱环节,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加快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灾区已完成投资654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65.5%。
国家的大力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无疆大爱,有力彰显了社(二)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7253亿元,增长21.8%。
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6069万农民受益,新增510万沼气用户,新建和改造农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5日在白马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
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白马乡人民政府乡长倪治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白马乡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我乡农村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帮乡部门、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工作措施落实,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责任指标完成情况
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10元,净增430元,粮食总产量达5100吨,油料产量完成350吨,肉类总产量完成420吨;财政收入完成31万元,消化历年赤字25万元,争取无偿资金7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完成5765.8万元,招商引资完成484万元;人口和计划生育率达到83.33%,出生率
12.03‰,自增率6.42‰,惠农资金兑付率100%。
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一是稳定粮食面积,发
展优势产业。
完成顶凌覆膜1820亩,地膜玉米种植2512亩,秋季覆膜完成1120亩,占任务的112%;小杂粮种植18892亩,洋芋种植18695亩,其中建成300亩良种洋芋示范点两处;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新建新希望洋芋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库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营运。
二是重视种草养畜,培育支柱产业。
完成紫花苜蓿种植10800亩,建成千亩草带示范点一处、百亩示范点两处;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整村扶贫推进项目,在马高庄、王沟门两村新建羊舍120座,青贮氨化窖(池)30座,发展绒山羊养殖户120户,新增规模养殖户15户;完成马高庄村杏树畔养殖小区的建办任务,成立了王沟门村东掌湾绒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永财养殖场1处,建羊舍15间,养羊102只;年内共调购良种绒山羊420只,羊只存栏达到4368只,完成青贮氨化饲草5500吨。
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壮大劳务经济。
组织举办农民科技、法律、技能等培训班8次,受训人员240人,组织输转12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40万元。
(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在马高庄村杨寨子组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一处,完成旧庄改造22户,新增太阳能热水器8台,新建大门22座、琉璃瓦围墙780米,砖砌崖面2160平方米,粉刷围墙820平方米,新建公共垃圾屋3个;新修梯田500亩,新建早春钢架大棚7座,养羊30户;
新修入户砂砾道路1条500米,栽植塔柏、中槐等212株,按照“油+沙”的模式,完成示范点面山绿化200亩,栽植油松2.2万株,沙棘3万株;完成“一池三改”22户,示范带动全乡完成沼气池建设450座,完成危房改造110户。
(三)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围绕发展建项目。
组织实施了扶贫整村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土地开发整理、地膜增粮、农村沼气能源、危房改造、综合文化站、白八公路以及全省第二轮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等10多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建设投资规模5765.8万元,占任务的109%。
二是围绕发展争项目。
先后争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发展资金、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基层阵地建设、企地共建等项目9个,落实到位资金76万元,占任务的300%;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个,完成投资484万元,占任务的160%。
三是围绕发展管项目。
坚持公开透明、实行“阳光政务”,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招投标程序,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了项目的严肃性、合法性。
(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生态环境建设:在连集村叶掌湾完成生态造林1200亩,栽植沙棘26万株,完成通乡公路绿化25公里,面山绿化200亩,完成流域治理2.3平方公里;不断加强封山禁牧工作,确保生态有效恢复。
农田水利建设:在王沟门、马高庄、杜寨子3村完成梯田整修1750亩,占任务113%,其中王沟门东掌湾组和马高庄吕阳
砭组各建300亩示范点一处;在东掌湾新建集流场11个1100平方米,新打水窖22口,全乡新增小电井30个;投资60万元完成了董家沟水库溃堤除险加固维修工程,新修排洪渠道一条200米。
道路建设:一是全面完成白八公路合作共建项目。
乡公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先后深入实地,组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多起,政府落实赔偿、补助资金2.1万元,确保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二是加大村组道路建设投资力度。
借助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新建王沟门村柴砭至东掌湾村组砂砾道路7公里、连集村连集至柴沟村组道路8.5公里;三是认真组织汛期道路维修。
采取群众投劳、村组投资、政府补助的办法,先后投资30多万元修复汛期内水毁道路15条129.5公里。
小城镇建设:一是投资266.2万元,完成集商贸、办公、文化、体育为一体的商贸文化综合中心建设任务。
新建二层综合办公楼一幢495.52平方米、农资供销合作社一幢300平方米,新建厦房3间、舞台1座、水冲式厕所1座,硬化广场3680平方米,全面完成给排水及绿化工程;新建标准化篮球场两个,配套安装体育运动器材5套、健身路径一套。
二是筹资35万元,对街道排洪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扩建,压埋涵管400米、砖砌水渠262米,新建雨水井15座、检查井3座,街道铺油改造1820平方米,砂砾硬化道路90米。
三是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管理制度,组建专职环卫队伍1支3人,新建简易垃圾仓3座、安装果皮
箱40个,投资12.6万元完成了标准化垃圾填埋场建设任务;四是按照小城镇建设规划,新建商业门店24间625平方米,新增个体工商户9户;对白马初中进行了校园扩建,新增校园面积980平方米,扩建改造锅炉房4间;新增各类宣传牌64面,栽植绿化树木300多棵。
(五)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发展。
计划生育、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综治维稳、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土地环保等工作都取得了平稳较快的发展。
年内新建村卫生所2个、民兵连部3个,完成6个村的农家书屋和3个村的计生服务室异地搬迁新建任务;惠农政策公平公正的审批、落实,资金的足额及时兑现为和谐社会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马初中的学生养成教育模式已成为全市的典型和学习的亮点。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是我乡经济建设取得新成绩的一年,是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的一年,是群众生活有较大改善的一年,也是我们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群策群力,克难奋进的一年。
总结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可以肯定地说,成绩是显著的,也是卓有成效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乡党委正确领导、人民代表和帮乡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乡政府向各位代表和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全乡广大干部职工,以及所有关心支持白马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
谢!
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十二五”发展开局的一年。
全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草畜、洋芋、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切实加快财政增长、农民增收步伐,努力开创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新局面。
奋斗目标是:全乡生产总值增长15%,农业增加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粮食总产量与上年持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元,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产业开发工作。
主导产业:规划在“一川两湾”即:五白公路白马段沿川村组,陈渠湾、东掌湾规划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000亩以上,其中建成500亩以上集中示范点两处。
特色产业:在马高庄村将台组规划建设300亩小杂粮集中连片示范点一处,在东掌村、马高庄村发展规划百亩以上洋芋示范点两处,辐射带动全乡完成洋芋种植15000亩以上。
草畜产业:规划在杜寨子村新增规模养殖户50户,新
增良种绒山羊200只以上,完成牧草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其中新建百亩示范点1处。
二、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建设: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145”工程要求,在杜寨子村张桥组规划示范点一处20户,配套完成“一池三改”及各类公共设施建设任务。
道路建设:规划修建连集至陈渠砂砾道路一条5公里,完成杜寨子兔儿咀至姚河9公里出境砂砾道路建设任务,新建杜寨子村西沟组、王沟门村王沟门组漫水桥各一座。
梯田建设:在王沟门村、杜寨子村、东掌村规划完成梯田建设1200亩,并配套完成生态护埂措施。
生态建设:规划完成荒山造林1000亩,村组公路绿化15公里;按照造管并举的原则,继续加大封山禁牧和护林防火管护力度。
三、小城镇建设。
1、完成商贸文化综合中心绿化和亮化工程,新建商贸钢架大棚一座;进一步完善商贸文化综合中心服务功能,健全管理机制。
2、完成信用社的恢复重建,为全乡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条件和信贷支持;积极衔接,力争完成派出所、幼儿园移址搬迁建设任务;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确保年内计生服务所和行政服务中心按期建成并交付使用。
3、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功能,创建和谐文明的新风貌。
四、社会事业及惠农政策落实。
继续推行阳光政务、实行阳光操作,坚持依法行政、坚决落实公开制度;加大投资、加强管理、勤政务实、促进和谐,确保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确保各项惠农资金按期足额拨付到位,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