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课件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年级:高二地理 备课人:邓威[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阶段性影响。

2.了解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1)影响因素: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① 于地理环境,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② 、地形、③ 的制约。

(2)人类活动分布:少数④ 丰富的地区。

2.农业社会阶段 (1)影响因素⎩⎪⎨⎪⎧主要的生活来源:⑤ ⑥ 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便利的⑦ 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2)人类活动分布区:⑧ 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⑨ 、盆地。

3.工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⑩ 、石油、⑪ 等能源资源,⑫ 、铜矿等金属资源,道路、航道、港口等⑬ 状况。

(2)工业区的分布:丰富的⑭ 与有利的自然条件⑮ 的地区。

a .资源型工业基地b .临海型工业基地4.后工业化阶段(1)影响因素:由于○21 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 ○22 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高新技术产业分布:○23 优越的地区。

[思维活动]1.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其原因是什么?2.日本沿海工业地带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二、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3.在琉球群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有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冲之鸟岛,由于海水的长期侵蚀,露出海面的岩礁逐年缩小,涨潮时只有2块礁石露出海面不足半米。

日本政府不惜投300亿日元巨款,从1987年起用3年的时间加固了该岛,日本为什么会花巨资加固该岛?探究点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探究活动]读“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资源类型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只有在气候适宜、动植物丰富,猛兽 较少的高地,才有人类聚居。
人类活动分布区: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 洲、盆地。
2、农业社会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的特点:
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生活来源,包括栽培作 物和驯化禽畜,有一定改造自然的的能力。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温暖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便利的灌 溉条件;肥沃的土壤,适合农业发展。
农业社会阶段
自然地理条件
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交通便利
后工业化阶段
优越的环境质量
材料一
西西里岛要出水
——可能引发主权争端
意大利著名的埃特纳火山经过一个来月的休息,近日
又重新喷发。由于地质活动加剧,地震专家说,一个在地
中海海面下沉寂了171年的火山岛几周内可能重新 浮出海
面,并引起世人关注,因为它上次惊世一现曾引发起一场
日 本 太 平 洋 沿 岸 工 业 带
3、工业社会阶段 人类人生耗能大。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源矿产、金属矿产丰富,交通运输 条件优越的地区,适合发展工业。
4、后工业化阶段
人类人生类产的活生动产特活点动:有什么特点? 耗能、耗材的产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 广泛运用,要求高质量的生产环境和充 足的科技后备。
资源上看:南海岛礁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 资源。如渔业资源、旅游资源、航道资源、特 别是海底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锰结核。
从地位上看: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 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 洋之间的海上走廊。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 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 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 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 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后工业化阶段
环境优美,气候适宜, 环境优美,气候适宜, 地理位置优越, 地理位置优越,许多 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 产业区, 产业区,经济活动活 跃。 北京中关村
后工业化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四季温差小 新技 术兴 起 生活资料和生产 资料的影响下降 环境质量的影响 上升 环境质量 优越的地 方出现高 新技术产 业区
工业社会
华北平原石油、煤、 华北平原石油、 铁矿资源丰富, 铁矿资源丰富,该地 区发展了石化、钢铁、 区发展了石化、钢铁、 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 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 由此发展了一批工业 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 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 东营、黄骅市、 东营、黄骅市、日照 市、石家庄
工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二、 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 (1)古代: )古代: 人类活动特点:航海技术落后 海洋无法逾越, 航海技术落后, 人类活动特点 航海技术落后,海洋无法逾越,形成 以海洋为界的观念,人口、城市、文明集中在大陆 以海洋为界的观念,人口、城市、 内部。 内部。 海洋环境的地位: 海洋环境的地位:不被重视
美 国 硅 谷 日 本 九

温度、 温度、湿 度适中
空气清新
无污染或者 污染很小
德 国 南 部
提炼总结
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影响的阶段性 采集和狩猎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制约因素 动植物分布 自然地理条件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交通便利 优越的环境质量
课堂练习
影响 因素 结 果 具体表现 丰富的自然资 源与有利的自 然条件空间组 合紧密的地区 形成重要的工 业区 在矿产资 源丰富的 地区形成 工业基地 典型事例

第二节__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第二节__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探索揭密看图欧洲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说明其原因是什么?冬季气温自西向东越来越低民宅墙壁自西向东越来越厚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探索2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类似的现象!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无类似的现象?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和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内容:1.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的生存地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2. 农业社会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人类活动有什么特点?对自然的依赖有何变化?3. 工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不同地域的城市,其发展的原因是否相同?4.后工业化阶段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影响人类活动的环境因素有何变化?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逐渐变小思考思考思考思考提炼总结地理环境影响的阶段性制约因素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动植物分布自然地理条件矿产资源、交通便利优越的环境质量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想一想:为什么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历史上又如何呢?古文明源于大陆内部海运发展人口和城市向沿海集中技术进步向海洋要资源(能源、金属资源)海洋地位的变化,使得领海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焦点材料:17世纪,荷兰划定的领海宽度为3 海里;一战至二战期间多数国家划定领海宽度为12 海里;本世纪6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提出200 海里的领海权。

(注:1海里=1.85千米)不同阶段人们划定领海宽度出于什么目的?这反应出人们的海洋权益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思考2.有关概念内海:深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同大洋和边缘海相通的海,领海:12海里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大陆架:大陆向海洋中自然延伸的部分,约到水深200m3.海洋国土的组成部分: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通过,1994年11月16 日正式生效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利用的领域利用的方式工业化前工业化后时间利用岛屿本身居住港口航海,对外贸易消费、旅游经济开发,归属权沿海岸周围海域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梳理采集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人类依赖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较好地区成为农业文明发①资源和自然条件结合紧密区形成工业区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促成工环境优越地区形成高科技产业区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知识梳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航海技术落后阶段航海技术进步以后工业化前工业化后海洋不被重视①沿海经济超过陆地②资源开发领域拓宽经济落①利用港口优势经济发达②利用旅游资源潜力巨大③岛地理环境与种植业、畜牧业的分化思考:结合本案例,分析在哪些方面地理环境是农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在哪些方面又是决定性的条件?西西里岛要出水——可能引发主权争端意大利著名的埃特纳火山经过一个来月的休息,近日又重新喷发。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内容,能够描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作用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

2.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掌握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影响。

(重点+难点)3.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理解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自主研习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特点: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性。

2.表现:(1)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于地理环境。

(2)农业社会阶段: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3)工业社会阶段:①资源、资源和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②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③具有优越的和发达的的地区,往往也形成著名的工业区,如日本的工业地带。

(4)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新技术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往往形成产业区,如美国“硅谷”。

问题磁场(1)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但是,在新时期,上海市仍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等突出问题。

就上述议题开展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2)阅读材料,分析不同地方的饮食习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山西人爱吃醋,他们在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

西双版纳的傣族人爱吃酸菜,酸笋炖鸡是一道传统菜。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聚居区等地的居民都喜辣。

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二、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1)航海技术落后阶段: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内部,海洋不被人们重视。

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日本 经济大国, 经济大国,起 步较晚 高技术工业, 高技术工业, 临海 型 _____型布局 种植 业 ______业为主 地狭人稠, 地狭人稠,分 沿海 布于______
返回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 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 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通过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 .通过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 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区域差异比较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Hale Waihona Puke 区域特征 地形 自 然 环 境 气候 植被 水文 矿产资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英国 日本 高原、低山、 高原、低山、丘 山地、 陵、平原交错分 山地、丘陵为主 布 海洋 性 海洋性 季风 温带_______性 海洋性_______ 气候 气候 _______覆盖率 森林 覆 草地 为主 ______为 高 河网密集, 河网密集,水量 河流短小, 河流短小, 丰富, 丰富,水流 水力 丰 _______丰富 稳定 _____ 煤、铁、 贫乏 石油 _______ 返回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

知能层级突破
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 知识精析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需要从两个方 向上进行:横向和纵向。 向上进行 : 横向和纵向 。 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 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 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 、 发展方向的影响 , 主要 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 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 三角洲地区, 三角洲地区 , 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 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 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
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 . (1)原因: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______于 原因:人类的衣、 原因 行极大地 依赖 于 地理环境,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_____、地形、 地理环境,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 气候 、地形、 动植物分布 的制约。 _____________的制约。 的制约 (2)人类活动分布:少数____________丰富的地区。 人类活动分布:少数 动植物资源 丰富的地区 丰富的地区。 人类活动分布
4.后工业化阶段 . (1)原因:_______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 原因: 新技术 兴起 兴起, 原因 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______,_________对社会 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 下降 , 环境质量 对社会 的影响上升。 的影响上升。 (2)高新技术产业分布:_________优越的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分布: 环境质量 优越的地区 优越的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分布
解析: 解答此题应通过经纬网和地物特征, 解析 : 解答此题应通过经纬网和地物特征 , 确定 甲图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甲图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 乙图为澳大利亚 的混合农业区, 二者特点各异。 其中甲图中的A、 的混合农业区 , 二者特点各异 。 其中甲图中的 、 C同为小麦区,纬度较高的 为春小麦区,纬度较 同为小麦区,纬度较高的A为春小麦区 为春小麦区, 同为小麦区 低的C为冬小麦区 。 乙图中的墨累 达令盆地位 低的 为冬小麦区。 乙图中的墨累—达令盆地位 为冬小麦区 于大分水岭西侧的雨影区, 缺水是墨累—达令盆 于大分水岭西侧的雨影区 , 缺水是墨累 达令盆 地混合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性因素。 地混合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性因素 。 我国珠三角 地区的基塘生产是混合农业的一种新颖形式。 地区的基塘生产是混合农业的一种新颖形式。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择性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择性

(×) (×) (√) (×)
关键能力·素养形成
1.水污染与防治:
能力1 主要的环境污染与防治
2.大气污染与防治: (1)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 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2)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
(3)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 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业污染等。
(×) (√) (√) (√)
三、生态破坏 1.土地退化: (1)土地退化:是指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土地_生__产__力__衰减,包括 水土流失、_荒__漠__化__、_次__生__盐__碱__化__、沼泽化等。 (2)水土流失的危害。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得中游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悬河”。 ②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沙化。 ③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④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易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2)污染途径:水、空气、_土__壤__等。 (3)危害。
4.环境污染的治理: (1)难以根除的原因:随着市场需求、_经__济__发__展__、科技进步而不断变化。 (2)治理措施。
节约型
污染 环境污染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固体废弃物污染单一,处理难度小。 ②固体废弃物通过影响水、空气、土壤等污染环境。 ③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可再利用。 ④发达国家过去的发展道路是先污染,后治理。
(1)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 ( )
A.潮汐涨落的影响
B.流域降水集中
C.城区地形起伏小 D.河涌纵横交错
(2)适宜采用“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的河涌是 ( )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其内在的逻辑
7
2-2 教材各章节与“标准”的对应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3条“标准” 第二节 第10-13条“标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5条“标准” 第二节 第5条“标准”
人尊 地 地 环境对人类活动:
尊地之规,建设
协 之 美好家园 调规 , , 人类活动对环境: 可 因 以地为生,协调
人地关系
持地 续 制 综合、实践、应 发 宜 用:因地制宜,
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展 ,
3
1-2 必修3的相关课程标准要求—表述方式 倡
“内容标准”中教学目标行为化的表达 导

“结合/运用实例,分析/了解……”
案例:选择那些典型性、说明性的内容对课文中的相关 内容起到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
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研
究。侧重过程与方法,结果具有开放性。
11
3-1 时刻关照高中地理要阐明的基本地理思想
——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 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 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该协调好与环境的 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 —— 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 动应因地制宜; ——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 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课文: 文字和图像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除注重内容的规范、文字的规范 和逻辑结构的规范之外,还要体现教科书的工具性。
读图思考 思考
阅读和活动 案例 问题研究
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 针对图表设计读图思考,加强了图表的思维价值。

高中地理人教版目录

高中地理人教版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一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探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化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四章海-气作用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三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则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第三节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第二节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第三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公众参与选修七第一章数字时代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人眼的延伸——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第四章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GPS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数字时代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第四节GIS的发展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社第一节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必修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三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必修2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多样性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第四单元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专题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第一单元提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三单元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第四单元造福人类的化学药物专题三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附录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附录四人体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附录五一些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附录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附录七一些合成纤维的组成及特点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2化学与技术专题一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第二单元硬水软化第三单元海水淡化专题二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第一单元氨的合成第二单元氯碱生产第三单元硫酸工业第四单元镁和铝的冶炼专题三让有机反应为人类造福第一单元有机药物制备第二单元合成洗涤剂的生产第三单元纤维素的化学加工第四单元有机高分子合成专题四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一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专题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专题四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专题五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三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附录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专题二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专题三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二单元芳香烃专题四烃的衍生物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二单元醇酚第三单元醛羧酸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单元糖类油脂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6实验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拓展课题1-1 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拓展课题1-2 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拓展课题1-3 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拓展课题1-4 粗盐的提纯专题二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拓展课题2-1 铝热反应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拓展课题2-2 苯酚与甲醛的反应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拓展课题3-1 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拓展课题3-2 汽车尾气成分的检验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拓展课题3-3 真假碘盐的鉴别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 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拓展课题4-1 “蓝瓶子”实验课题 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拓展课题4-2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拓展课题4-3 蔗糖的燃烧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拓展课题4-4 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拓展课题4-5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五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1 原电池拓展课题5-1 干电池模拟实验课题2 电解与电镀拓展课题5-2 阿佛伽德罗常数的测定拓展课题5-3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专题六物质的定量分析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拓展课题6-1 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课题2 镀锌铁皮镀锌层厚度的测定拓展课题6-2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1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拓展课题7-1 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晶体课题2 阿司匹林的合成拓展课题7-2 对氨基苯磺酸的合成附录一实验规则附录二实验室安全守则附录三实验室事故的处理附录四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五常见指示剂附录六基本操作和气体发生装置图附录七误差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附录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九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鲁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宇宙中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的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区位于城市体系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单元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必修三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州为例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选修选修一宇宙与地球选修二海洋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选修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二章太阳系和地月系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和海岸带第二章海洋开发第三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第四章海洋权益选修三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第三章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规划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第四节旅游安全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三章城乡规划第四章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第四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选修七第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第二章地图与遥感(RS)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统(GPS)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五章 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览。

(最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总目录

(最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总目录

(最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总目录本目录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最新版总目录,涵盖了必修和选修各个模块的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和教师查找和使用,我们对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编排。

必修部分必修1:地理科学基础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1.2 地球的运动1.3 地图的编制2.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2.1 气候系统2.2 天气系统2.3 地形与地貌2.4 河流与湖泊3. 第三章人文地理环境3.1 人口与城市3.2 农业与工业3.3 交通与通信3.4 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必修2: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第一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1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2 地形与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3 水文与生物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第二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1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2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 第三章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 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与差异3.2 区域发展与规划3.3 案例分析: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选修部分选修1: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1. 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基础1.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组成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应用1.3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2.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应用2.1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2.2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2.3 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选修2:旅游地理1. 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1.1 旅游活动的概念与特点1.2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评价1.3 旅游规划与管理2. 第二章旅游地理环境2.1 旅游地理环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2 旅游地理环境的变化与保护2.3 旅游地理环境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选修3:城市地理1.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1.1 城市的概念与特点1.2 城市化的概念与过程1.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第二章城市地理环境2.1 城市地理环境的结构与功能2.2 城市地理环境的变化与规划2.3 城市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 第三章城市规划与管理3.1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2 城市管理与服务3.3 案例分析:不同城市的规划与管理选修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第一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1.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内涵1.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 第二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2.1 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措施2.2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实践2.3 案例分析:不同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上为最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总目录,希望对您的学习和使用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2.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及其差异。

3.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一、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的成因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区域差异的表现(1)自然环境: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出现差异。

(2)人类活动: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差异。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2)差异性:(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渔业资源丰富。

(2)差异性:1.划分依据及成因(1)划分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

(2)成因:①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②气候⎩⎪⎨⎪⎧ 气温:受太阳辐射影响,由南向北递减降水: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具体划分(如下图)(1)三大自然区名称:a 东部季风区,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 青藏高寒区。

(2)界线:①a 与b 界线Ⅰ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②a与c界线Ⅱ大致与横断山脉吻合。

③b与c界线Ⅲ大致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吻合。

[问题探究]1.对比教材P10图1-2-3,图1-2-4,探究下面问题。

探究1 日本和英国气候差异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提示: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明显的季风气候。

其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终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影响,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探究2 在农业生产上,为什么日本以种植业为主,而英国以畜牧业为主?提示:日本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而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教案(整套)绥阳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案(整套)目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011-9-27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必修3 1.2区 域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 学生版

必修3 1.2区 域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 学生版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组:姓名:组评:师评: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认识人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3. 培养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不同阶段陆地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学习难点:掌握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方法。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项目航海早期近年来空间作用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是文化传播的大洋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资源利用有限越来越多,资源开发的领域大大人类活动大陆向集中海洋地位不被人们重视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焦点之一二、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工业化以前:海洋中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大陆,文化、技术大多由大陆。

岛屿可以充分利用优势,发展商品经济2.工业化后海岛成为岛屿的另一项巨大价值是其周围一定范围内海域的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1.分析岛屿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2. 为什么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有关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阶段性B. 在航海技术落后的阶段,人们重视海洋环境的利用C.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人们交流的通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内陆D.随着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为扩展,但深海锰矿还没有开始采掘★★2.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工业化前的岛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大陆低②岛屿在工业化时期充分发挥海运优势,利于发展商品经济,是日本在世界上首先进行工业化的重要原因③夏威夷群岛属珊瑚岛,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世界各地游客④小岛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周围海域的归属权和岛屿本身的丰富资源上A. 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海南岛瓜菜主要的供应时间是冬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热量B.光照、热量C.市场、交通D.光照、水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地理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地理
地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尤其是人文地理、国土整治与区域地理等部分。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需 要在宏观把握课本知识和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迁移整合能力,能灵活运用原理和规律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适应载体多变的设问角度,从容应对高考。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本章综合解说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情景激趣诱思 引题“探索”揭秘 教材内容详解 课后“复习题”导引 典型误区警示 新理念题剖析 知能整合提升 创新题型演练
二、多看多思,优化学习习惯
平时要注意地理常识的积累,养成用图、读图、析图的好习惯。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包含大量的学科信息,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会看图、析图还能帮助我们从感性的角度更好地学习地理。在地理知识的识记方面, 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用比较、联想、谐音等方法记忆。
三、联系实际,提升知识层次
一、认真听课,优化学习过程
上课认真听讲,并牢记在心,是学好地理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实现学习过程的优化,主要应 做到: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堂听讲,排疑解难;随堂练习,巩固成果;课后训练,提升能力;独立思考,探 究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总结归纳,力求触类旁通。
二、多看多思,优化学习习惯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能源资源的分类 二、资源开发条件 三、能源基地建设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一、流域的整体性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谢谢观看
平时要注意地理常识的积累,养成用图、读图、析图的好习惯。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包含大量的学科信息,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会看图、析图还能帮助我们从感性的角度更好地学习地理。在地理知识的识记方面, 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用比较、联想、谐音等方法记忆。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2篇)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2篇)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2篇)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篇1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其次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采集和狩猎阶段(1)影响因素: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①地理环境,生存和进展受自然界②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2)人类活动分布区:少数③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2.农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④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

⑤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浇灌、相宜的气温、充分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

(2)人类活动分布区:⑥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⑦三角洲、盆地。

3.工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能源资源、金属资源、⑧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丰富的⑨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能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a.资源型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的数量、⑩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矿产地四周b.临海型工业基地无大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势,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靠→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港口四周4.后工业化阶段(1)影响因素: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适中,空气清爽,无污染或污染很小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基础达标练考查点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地理环境b.人类的生存和进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c.人类的繁衍生息比较活跃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答案 a解析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差,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地理环境,生存进展受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的: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重点与难点: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1、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壁厚度来防寒。

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呢?(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两个概念:1、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

2、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即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各时期人地关系不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板书:1、采集和狩猎阶段:(读图1-2-2人类早期的采集和狩猎)——影响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少数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盛的地区)——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人类依赖自然、崇拜自然)板书: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呢?(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生产力)——读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回答: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有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这些条件是农业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因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板书:3、工业社会阶段:——这一时期,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又有哪些呢?(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等。

)(因此,在有丰富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世界上这样的工业区有哪些?(英国南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

)——是否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例如:日本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性,形成了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带。

主要的五个工业区:京滨(东京与横滨)、名古屋、阪神(大阪与神户)、濑户内海(福山与广岛)、北九洲。

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电器等。

)——是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一定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一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环境条件较差,那么这一区域的良性发展也较难实现。

如我国西部很多地区自然资源很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这与西部的地理环境较差有着很大的关系。

)板书:4、后工业化阶段:(这个时期新技术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环境质量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何影响?(1、优越的环境可以提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2、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

)——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有哪些?(如:美国硅谷、德国南部、日本九州等。

)(第2课时)板书:二、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板书:1、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对人类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海上交通、海洋资源<渔业、矿产、能源、空间等>)——在不同历史时期,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何差异?(1)航海技术落后阶段:障碍、疆界、海域不被重视。

(2)航海技术发达阶段:交通通道、人口与城市向沿海集中,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渐超过内陆原有经济中心地区。

目前,世界上人口200万以上的城市有一半分布在沿海地带。

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3)海洋开发技术进步阶段: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为扩展,海洋权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解决海洋权益纷争的法律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解读图1-2-10上海港的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货物运输中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金属容器。

使用集装箱,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并运送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换车船时不必从箱中取出换装,减少货物搬运次数,节省了时间,节省了包装材料和费用,有利于实现杂件货物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运输,是交通运输专业化的表现。

)(解读图1-2-12海底石油和锰结核的分布)(石油: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以西北太平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几内亚湾、东北大西洋沿岸。

锰结核:分布于深海底部大洋中,以太平洋的锰结核蕴藏量最丰富,占了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解读阅读材料:领海和大陆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按照本公约规定的从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的界限为止。

领海海域是沿海各国领土的一部分。

大陆架:沿海国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可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者海床上不能移动或者其躯体须与海床或者底土保持接触才能移动的生物。

中国在1958年9月4日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中国的大陆架最宽处达400海里。

东海2/3的海底是中国陆地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

)[补充: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管辖权和义务:1.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a)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不论为生物或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源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b)本公约有关条款规定的对下列事项的管辖权:⑴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⑵海洋科学研究;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

]板书:2、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岛屿对人类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岛屿本身具有的自然资源、港口、旅游景观资源、周围海域的归属权等)——在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何差异呢?(1)工业化前:经济发展水平低;岛上居民、文化、技术传入;旅游地。

(2)工业化后:利用港口发展经济(如日本、英国);利用海洋旅游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获取专属经济区权益。

例如:“冲之鸟”是太平洋上的一处珊瑚礁,地处我国台湾省东南部“冲之鸟”,从前在涨潮时可有5块岩石露出水面,但由于海水长年冲蚀,现在在涨潮时只有北露岩和东露岩两块岩石勉强露在海面之上。

“冲之鸟岛”高约1米,由直径仅为数米的两块岩石组成,日本政府担心该“岛”被海浪侵蚀,特意在两块岩石上浇铸水泥,以保证可按日方一贯主张,以此岛为中心划定半径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海域。

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冲之鸟”的消失,从1988年开始花费近500亿日元,以铁制设施及水泥等防护工事将“冲之鸟”加固加高,并设置了气象观测装置,造成“岛”被使用的景象,但是目前无人驻守。

日本如此煞费苦心地保持“冲之鸟”的存在,并坚持其为“岛屿”的用意非常明显。

因为,如果“冲之鸟”是岩礁,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规定,岩礁不具备主张专属经济区的条件(那么日本在资源开发与海洋调查的主权范围仅限于其周围的40平方公里);如果“冲之鸟”是岛屿的话,那么以此为圆心的方圆200海里内(约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全部专属经济区面积的10%,比日本陆地面积还要大)都将成为日本的专属经济区。

案例研究:地理环境与种植业、畜牧业的分化——本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现象)?(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人类生产活动方式的差异)——三个地区分别为何种生产方式?三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什么特点?什么原因导致三地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巩固练习1.2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欧洲东部的喀尔巴阡山脉是丘陵和平原的联结地带,夏季高温多雨,非常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该地区有这样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即在一个大园中,把土地划分为三块,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并把种田的地也划成几块,实行轮作(既一部分土地种植谷物,一部分土地休耕),这种生产方式叫“三圃制”。

据些回答1—2题:1 有利于欧洲发展“三辅制”农业生产方式的人文地理环境是()A 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B 平坦广阔的地形C 较小的人口压力D 合理的产业结构2 根据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这种农业的生产方式属于混和农业B 这种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的形式比单一的种植业或畜牧业更适合当地的地理环境C 该地种植的谷物是水稻D 这种生产方式利于水土保持及土地肥力的恢复3 有关区域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和环境B 区域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五大要素C 区域地理环境不包括工业区D 环境不能容纳人类的废弃物4 下面哪个阶段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决定性()A 采集和狩猎阶段B 农业文明时期C 工业文明时期D 信息社会5 适宜发展种植业的环境因子有()(1)平坦的土地(2)适宜的气候(3)肥沃的土壤(4)广阔的草原(5)充足的日照(6)便利的灌溉水源A(1)(2)(3)(4)(5)(6) B (1)(2)(3)C (1)(2)(3)(5)(6)D (1)(3)(5)(6)6 生活在人类社会后工业化阶段的人们,选择的理想居住地是()A 山清水秀,飞禽走兽成群结队B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秀丽B 沃野千里,土壤深厚灌溉便利 D 交通便利,矿产丰富人口密集7 下列关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古文明时期,海洋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海洋深受人们重视B 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影响工业布局的唯一条件C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沿海经济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过了内陆D 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不断下降读右图,回答8~10题:8、图中所示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对应正确的是()A、①-美国北硅谷B、②-俄罗斯新西伯利亚C、③-日本北九州D、④-英国慕尼黑9 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区布局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境质量优越B、高等院校密集C、有大量廉价劳动D、靠近高速公路和航空港10、③所示国家在工业社会阶段成为世界重要工业区,主要不是凭借()A、优越的地理位置B、丰富的自然资源C、发达的海运D、先进的科技读右某小岛归属权益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某小岛的归属权说法错误的是()A、在a区域完全属于主权国家所有B、在b区域其它国家享有无害自由通过权C、在b区域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是锰结核D、根据国际法规定小岛的归属权遵循先占原则12 许多国家争夺一些小岛的根本原因是()A 争夺小岛的土地资源 B争夺小岛的淡水资源C争夺小岛的矿产资源 D争夺小岛的周围海域的归属权13 在下列海洋矿产资源中,目前发现只分布于深海底部的是()A 锰结核B 天然气C 煤炭D 石油14 海底锰结核蕴藏量最丰富的大洋是()A 印度洋B 太平洋C 大西洋D 北冰洋15 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