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二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教案3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2含解析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课设计一、教材剖析《韩非子》是《先秦诸子》教材中的最后一个单元,以前的课程已波及儒家、道家、墨家等景点段落的学习。
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绝大多半都对先秦诸子各家学派的文化背景有了必定的认识,并掌握了必定的语言基础。
但因为好多知识点并没能做到切记于心,故本课的教课要点仍放在基本字词的翻译以及学习古代谈论文的论证方法。
再者,《韩非子》选文中多半为有深刻真理的寓言故事,学生学习兴趣较大。
二、学情剖析本课讲课班级为三江中学高二十一班,为年级文科要点班。
虽为要点班,但学生水平错落不齐,绝大多半同学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表现费劲,但学习兴趣浓重,讲堂氛围较活跃。
三、教课目的1. 知识目标学生能熟读文本,掌握要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能够翻译要点语段。
2. 能力目标经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剖析,学生能够总结寓言故事的特点,领悟本课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作者的思想看法与感情态度。
3.感情目标和价值观目标经过学习,培育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与热爱,培育学生擅长思虑以及知识迁徙的能力,努力做到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感悟韩非子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四、教课要点及难点1.教课要点1.1 认识寓言故事的特点,感悟寓意。
1.2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看法。
2.教课难点培育知识的迁徙能力,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看法对现实生活的启迪意义。
五、教课方法讲解法、问题法六、教课手段PPT七、教课过程1.导入新课看图片猜成语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学习。
PPT 上分别展现“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螳螂捕蝉”的图片,让学生猜出成语。
由这些成语故事引出“郑人买履”的图片,让学生思虑,这个故事又说了什么?设计企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调换讲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2.1 在 PPT上展现本课学习的三大目标,让学生齐读,明确本堂课的教课内容与目的。
设计企图:明确指出学习要求,指引学生明确讲堂学习任务,使之学习有方向,并方便学生自查自纠。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二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韩非子及《韩非子》。
⑵学习和归纳重点字音词汇。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3、情感目标:感悟韩非子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体悟其对社会人生洞察和思考之深。
【教学重点难点】归纳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手段】朗读、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自相矛盾,路不拾遗……这些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教会我们洞察社会人生,思考世间万象的真谛。
今天,就让我们《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来感受韩非语言的魅力。
二、韩非子及其思想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人,法家、思想家、诸子散文代表作家之一。
荀况的学生。
因多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不被采纳;又因“为人口吃,不能道说”,便发愤写作,有著述十余万言。
其书传到秦国,秦王嬴政(即秦始皇)见而爱之,以不见其人为平生恨事。
后出使秦国而被留于秦;不久遭李斯诬陷致死。
他继承并发展了荀况的法术思想,吸取了前辈法家的学说,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封建君主统治术,即高度集中权力,制度和依据法律,使用权术来统治国家;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和进取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对于文艺,十分强调“功用”标准,以能否对“法治”起作用来衡量作品的好坏;重内容,不重形式。
其“画犬马难,画鬼魅易”的论画名言,含有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因素。
现存《韩非子》五十篇,个别篇目为后人增附或由他书窜入。
《五蠹》《孤愤》《说难》为其代表作。
其作品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不发空言;常以简短风趣的寓言故事,阐述抽象的道理,颇为生动、形象,对后世政论文体的写作和发展均有影响。
(新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二节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讲义
[基础·夯实] 识记字音1.子圉.(yǔ) 2.醉寐.(mèi) 3.康诰.(ɡào)4.土簋.(ɡuǐ) 5.织屦.(jù) 6.跣.行(xiǎn)7.似蠋.(zhú) 8.缁.衣(zī) 9.聚嘬.(zuō)通假字1.而越人被.发通披,披散2.鳣.似蛇通鳝,黄鳝3.衣缁衣而反.通返,返回4.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通汝,你的5.而亡.其富之涯乎通忘,忘记6.彘臞.,人乃弗杀同癯,消瘦古今异义1.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古义:出逃今义:因故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2.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古义:因,趁机;为,替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必善事左右..古义:君王身边的近臣今义:左边和右边4.欲使无穷..,其可得乎古义:不受穷困今义:没有尽头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衣:穿舍:住2.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茅:点燃茅草烤3.横树.之即生树:栽种4.常酒.者,天子失天下酒:喝酒(二)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贵:重视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美:以……为美恶:以……为丑(2)行贤而去自贤.之心贤:以……为贤(3)子岂能毋怪.哉怪:对……感到奇怪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者,……也”表判断) 2.“彝酒”者,常酒也(“……者,……也”表判断)3.曾从子,善相剑者也(“……者也”表判断) 4.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也”表判断)5.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者也”表判断)(二)省略句1.居(于)晋而可(“居”后省略介词“于”)2.因(之)为君刺之(“因”后省略代词“之”)(三)状语后置句1.假人于越而求溺子(“于越”作状语,后置)2.子虽工自树于王(“于王”作状语,后置)3.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于不用之国”作状语,后置) 4.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于晋”作状语,后置)5.失火而取水于海(“于海”作状语,后置)6.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于齐”作状语,后置)7.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于商太宰”作状语,后置)8.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于君”作状语,后置)(四)宾语前置句1.讼者奚说(“奚”作宾语,前置)2.焉往而不美(“焉”作宾语,前置)3.若又奚患(“奚”作宾语,前置)1.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案3Word版含解析
短风趣的寓言故事,阐述抽象的道理,颇为生动、形象,对后世政论文体的写作和发展均有影响。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削足适履》等篇, 为人传诵至今。
三、熟读课文1、一读课文,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⑴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⑵教师指导归纳重点文言知识。
通假字⑴鱣似蛇。
(“鱣”通“鳝”)⑵而亡其富之涯乎。
(“亡”通“忘”)⑶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女”通“汝”)一词多义太宰因弗复见也。
(连词,“于是”,“就”)因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
(介词,“趁机”)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介词,“通过)其族人曰:“晋近,奚不之晋?” (代词,“他的”)其虽远越,其可以安乎?(副词,“难道”)绍绩昧醉寐而之其裘。
(代词,“自己”)鲁患其不救乎?(副词,“恐怕”)特殊句式⑴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
判断句⑵焉往而不美。
宾语前置⑶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
状语后置⑷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
被动句四、自由熟读课文内容高中语文五、理解故事内涵114⑻鲁人徙越”。
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盲目求新而脱离了这种条件,会使自己走上死胡同。
⑼毁树容易种树难”。
它的寓意是进行破坏容易,而进行建设就困难得多。
研读这则材料,发现惠子劝诫陈轸“必善左右”,不能仅仅“贵于魏王”。
说明寓意中含有人应该搞好同事关系,注意和睦群众,不能光走上层路线。
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快速性变化性。
人,生于社会,长于群体之中,离不开对这个人际关系系统的依存和建设。
任何人不尊重甚至破坏这个系统的运行和生存法则都会付出沉重代价的。
请同学们注意放开眼界看事物,不要仅局限于小的集体,只注重眼前与当下。
⑽杨子论美”在生活中人们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行贤”就可以了,不要去想评价的事,更不要自我夸耀沾沾自喜。
因为评价永远是他人做的更客观、更公正。
(11)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它讽剌的是在利益驱动面前,人们可以变得胆大无比。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二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
语文高二年级(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新课标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设计教材依据:语文人教版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设计思路:本课处于高中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最后一课。
课文中韩非子的数篇寓言,短小精悍又幽默风趣。
学生喜欢阅读,但因离现在时间较长,有一定的文字阅读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落实文言知识。
同时,浅文深教,引导学生思考寓言的深刻内涵,并能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因此,教学设计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补充为辅,大胆放手,呈现一个平等交流、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重点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2.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水平;3.领会本章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引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教学难点:领会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PPT课件2、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标注文言知识点,初步理解寓言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让我先来给大家讲述一个小故事。
(PPT《住在谷仓底下的老鼠》)听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这个故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不要贪婪,否则会有难以估计的后果。
看似浅显,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这种短小精悍,以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就叫寓言。
(PPT寓言)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寓”有“寄托”的意思。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学生回答)在文学的海洋中,寓言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它就像一颗奇异璀璨的明珠,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被誉为“智慧的花,哲理的诗”。
今天,我们将思接千载,跟随韩非子的脚步,品读他笔下的寓言故事,感受寓言的魅力,领略寓言的智慧之光,体会故事背后的深刻含义。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案2含解析
学校课名高中语文教师学科(版本)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章节《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学时一课时年级高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孟子“四心”中的精髓,使自己成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探讨孟子“四心”中的“恭谨之心”,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衔接过渡。
教师引导,学生可分小组讨论。
学习者分析高二的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必修一至五的学习中,已基本具有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资源使用及分析一.导入从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来确立人的道德和尊严,这是先秦儒家常采用的方法。
孟子认为,人和“非人”之间是有一道分水岭的,而这也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孟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前三则的内容疏通过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三则的内容,再结合我们当今的社会以及同学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看如何才可以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谦谦君子。
情景式导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师自制课件,大屏幕投影。
具有浓郁古风的课件,能很好的将学生带入到孟子选文的思想境界中。
二.解读“四心”1.是什么:“四心”指的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所说的“四心”其内容不仅限定在人的善良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链接、迁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使他们乐于学习。
实现知识的链接和迁移,以便进入更深层次的探讨。
和道德范围内,而且他认为这“四心”是人人皆有的。
2.为什么人要有“四心”:孟子称“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为“不忍人之心”。
孟子讲到:“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二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教案4 含解析
第二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案教学重点、难点1.主要是讲授第1则选文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个故事。
2.引导学生体会《韩非子》故事的特色.。
【文题解读】“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语出《韩非子·说林上》,说的是子圉向宋国的宰相引见孔子,结果子圉和宋国的宰相都因害怕孔子得到重用,而没有向国君引见孔子的故事。
韩非子借这个故事表明决定人们取舍的往往不是是非判断,不是公义,而是对私利的算计。
韩非子就是这样,善于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和思考,蕴含在自己所营造的故事中,让人们去体味。
人性有其弱点,但往往为纷繁世象所掩盖,韩非子凭借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寥寥数语,便一针见血,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与警醒。
善于运用大量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是韩非子文章的一大特色。
这些寓言故事,有时使人捧腹,有时使人惊竦,有时使人面红耳赤,有时使人哭笑不得,但都透露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思考。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文中所体现的韩非子的思想,并思考其现实意义。
3.体会《韩非子》故事的特色。
1.读准字音子圉(y ǔ) 蚤(z ǎo)虱 子胥(x ū)康诰(ɡào) 象箸(zh ù) 箕(q í)子土簋(ɡu ǐ) 犀(x ī)玉 菽藿(hu ò)短褐(h è) 茅茨(c í) 跣(xi ǎn)行陈轸(zh ěn) 蠋(zh ú) 贲(b ēn)诸缁(z ī)衣 吠(f èi)之 聚嘬(zu ō)2.掌握通假而越人被发(被通“披”)鳣似蛇(鳣通“鳝”)衣缁衣而反(反通“返”)囊者使女狗白而往(女通“汝”)而亡其富之涯乎(亡通“忘”)彘臞,人乃弗杀(臞通“癯”)3.一词多义以⎩⎪⎨⎪⎧ 以我有美珠也(因为)称此以求(相当于连词“而”)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拿)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认为)奚⎩⎪⎨⎪⎧ 奚不之晋(为什么)讼者奚说(什么)为⎩⎪⎨⎪⎧ 臣请为吴王相剑(替,介词)子之为是也(做,动词)非缘义也,为利也(为了,介词)皆为贲、诸(成为,动词)4.词类活用美者自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为美)行贤而去自贤之心(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为贤)天雨,解素衣(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选文解读寓言都含有一则或者数则故事,但它毕竟不是一般的故事。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七单元 《韩非子》选读 二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子圉.(yǔ) 2.醉寐.(mèi) 3.康诰.(ɡào)4.土簋.(ɡuǐ) 5.织屦.(jù) 6.跣.行(xiǎn)7.似蠋.(zhú) 8.缁.衣(zī) 9.聚嘬.(zuō)二、通假字1.而越人被.发通披,披散2.鳣.似蛇通鳝,黄鳝3.衣缁衣而反.通返,返回4.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通汝,你的5.而亡.其富之涯乎通忘,忘记6.彘臞.,人乃弗杀同癯,消瘦三、古今异义1.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古义:出逃今义:因故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2.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古义:因,趁机;为,替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必善事左右..古义:君王身边的近臣今义:左边和右边4.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古义:不受穷困 今义:没有尽头 四、一词多义1.相⎩⎪⎨⎪⎧①曾从子,善相.剑者也 察看②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辅助③长短大小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外貌2.假⎩⎪⎨⎪⎧①假.人于越而救溺子 借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③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吸收④乃以吴叔为假.王 临时的,代理的3.因⎩⎪⎨⎪⎧①更延英俊,因.才授爵 根据,按照②因.为君刺之 趁机③立新家,不因.民不能去旧 依靠4.亡⎩⎪⎪⎨⎪⎪⎧①今我已亡.之矣 失去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逃亡③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出外④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 死亡⑤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⑥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通“忘”,忘记5.其⎩⎪⎨⎪⎧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代词,他的②其.一人夜亡,告之 代词,其中的③虽远越,其.可以安乎 句中语气词,表反问④子其.勉之 副词,表祈使 6.而⎩⎪⎨⎪⎧①失火而.取于海 连词,表顺承②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 连词,表转折③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 连词,表修饰五、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衣:穿舍:住2.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茅:点燃茅草烤3.横树.之即生树:栽种4.常酒.者,天子失天下酒:喝酒(二)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贵:重视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美:以……为美恶:以……为丑(2)行贤而去自贤.之心贤:以……为贤(3)子岂能毋怪.哉怪:对……感到奇怪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者,……也”表判断) 2.“彝酒”者,常酒也(“……者,……也”表判断)3.曾从子,善相剑者也(“……者也”表判断) 4.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也”表判断)5.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者也”表判断)(二)省略句1.居(于)晋而可(“居”后省略介词“于”)2.因(之)为君刺之(“因”后省略代词“之”)(三)状语后置句1.假人于越而求溺子(“于越”作状语,后置)2.子虽工自树于王(“于王”作状语,后置)3.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于不用之国”作状语,后置) 4.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于晋”作状语,后置)5.失火而取水于海(“于海”作状语,后置)6.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于齐”作状语,后置)7.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于商太宰”作状语,后置)8.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于君”作状语,后置)(四)宾语前置句1.讼者奚说 (“奚”作宾语,前置) 2.焉往而不美 (“焉”作宾语,前置) 3.若又奚患 (“奚”作宾语,前置)[课文·译注](1)子圉见孔子于 商 太 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一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案4 Word版含解析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若或)有构木钻燧于夏后(帝
钻擦木燧的办法生火,来消除瓜果蚌蛤等东西的腥臭,因而百姓顺服他,
切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措施。
子那样。
于是妻子就把新裤子毁了,以便使它像卜子的旧裤子一样。
“请”通“情”,意思是诚、真实、真诚。
“宛曼”犹“汗漫”,意思
堵师赞回答说:“他自己的儿子都忍心吃,还有谁他不忍心吃呢?”乐羊
老父放在一个高脚案板上,威胁刘邦,若不投降,就给煮了。
刘邦说:“我
能让敌方扰乱我方的心智,不能被敌方的亲情计谋所破,可以说,在这
、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这个富人没有及时把墙修好,夜晚果然丢失了很多的财物。
有意思
.卜子妻写弊裤也,常也写:仿效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案1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案1含解析D②落实文言知识,串译指定篇目③为篇目拟标题(四字)④思考寓意2.、展示交流,思想碰撞①各小组派代表轮流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成果。
②其顺序和内容主要是:朗读—→串译—→标题—→寓意。
(标题和寓意写在黑板上,锻炼学生概括能力)③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可以质疑。
本组成员具有优先权。
评:对方小组译文,文言知识是否落实?有无补充?对于寓意是否赞同?有无不同见解?④老师保留随时点评的权利,必要时补充。
(要处理好文言文“文”与“意”的关系,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切不可架空分析)思考提升:韩非的寓言距离今天已有千年久,在我们今日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你是否能结合实例谈谈你的思考和见解?(尽可能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以下材料教师可根据实际选择性补充)备用资料:第1则:子圉见孔太宰抑孔——人性丑恶私利使然材料拓展:乌鲁木齐市居民居学亮在乘坐一辆14路公交车上班的途中,装有现金、支票及各类税票在内共计3万元的皮包被小偷扒窃。
他要求公交车司机将车开往附近派出所进行调查,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小偷没抓到,结果被协助调查的乘客却向他索要赔偿530元钱。
(据2006年11月14日《中国青年报》)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这一问题?(这是个人私利高于道德约束的表现。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由着个人私利高于道德的约束。
那样,我们将会离和谐社会越来越远。
)举例:汶川地震袁文婷老师救一年级学生第2则:子胥骗侯——凭智脱险提问:这是不是耍赖和讹诈呢?是不是伍子胥的为人有问题呢?如果伍子胥“温良恭俭让”,诚实地交代身份,后果会怎样?(“对敌人的仁慈意味着对自己的残忍。
”况且,正义和公理在他这一边。
)举例:联系孔子过蒲的故事(孔子看待诚信问题?要挟之盟的诚信可以不遵守“要盟也,神不听!”)(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第3则:庆封走越、族人远见——从心治本庆封族人见识高远,庆封的症结在于作乱的心理。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一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案3含解析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韩非子寓言及故事的深刻含义。
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2.把握体现文中的思想感情及高超的说理艺术。
3.链接高考,启发和引导学生涵养德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翻译文中的重要语段,了解作者所表现的思想观点,领会韩非子语言的特色。
【教学难点】1.体会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家思想,进一步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剪辑《百家讲坛》韩非子精彩片段播放。
他是法家大代表人物,他的书中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
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结果却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请学生简述课本P112页《韩非子》选读中的人物简介。
)二、初步了解:检查预习,落实导学作业。
1、初读感知,重点纠正读音和句读。
不胜(shēng)蚌蛤(gé)啜(chuò)曩(nǎng)鲧(gǔn)决渎(dòu)钻燧(suì)取火释其耒(lěi)麑(ní)通假字:而民说之,使王天下(“说”通“悦”)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请”通“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卜子妻写弊裤也(“弊”通“敝”)其子所以反者(“反”通“返”)而自知其益富(“知”通“智”)2、检查预习,翻译四则选文。
要求:细读注释,落实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学生可分组进行,四组各重点检查相应翻译的语段,提出疑点、难点;也可摘录重点语段,字字落实翻译。
古今异义: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义:从而给……;今义:介词,引进表原因的人或事物;连词,连接分句,表因果关系。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古义: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词类活用:而民说之,使王天下(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曩将罪之(罪,名词用作动词,治罪)故先以其女妻胡君(妻,名词用作动词,以女嫁人)其家甚智其子(智,意动用法,以为……智)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罪,名词用作动词,怪罪)以娱其意(娱,使动用法,使……欢乐)而自知其益富(知,意动用法,以……为聪明)特殊句式:(倒装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
7-2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卫出公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能为利益所迷惑,看人要冷静、理智,要
以“义”为标准;箕子的“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让我们懂 得要防微杜渐;鲁人夫妇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在合适的环境 条件下,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惠子的言论,表明 “人和”至关重要,也让我们知道处世的艰难;杨子的感叹道出了有
会人生的洞察和思考曲折地反映出来。宋太宰最终没有举荐孔子的 故事,表明决定人们取舍的往往不是是非判断,而是对私利的算计; 伍子胥凭机智,顷刻间使自己摆脱危险的境地,让人们懂得什么叫 “急中生智”;庆封的族人寥寥数语,告诉庆封及世人改变环境不 如改变自己;绍绩昧借醉酒丢皮袄的琐事,传达出对酗酒帝王的响 亮警示;犁锄的比喻形象生动,让我们懂得了“远水难救近火,远 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担心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介绍,引见 吾已见.孔子 见到
④见 孟子见.梁惠王 拜见
诚恐见.欺
被动
才美不外见. 通“现”,显现
第10页,共65页。
3.古今异义 ①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 今义:表原因的介词 古义:_因__,_趁__着__;__为__,__替______ ②必善事左.右. 今义:方位名词 古义:_王__身__边_的__人____________
第33页,共65页。
第34页,共65页。
第35页,共65页。
见微以知萌
见端以知末 见象箸而怖
箕子——亘古第一忠臣
第36页,共65页。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
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 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 无穷,其可得乎?”
第37页,共65页。
第38页,共6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优秀教学设计(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优秀教学设计(6页)语文高二人教2019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西安市西电中学陈花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理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真正内涵,增强学生追求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四端说”,理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内涵。
2、增强学生追求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的自觉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学法指导:预习、翻译、质疑、熟读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对我们说:“我发现手脚就长在我的身上!”我们认为他是个百分之百的白痴,可今天突然有人对我们说:“我发现仁义礼智就在我们的本性之中!”我们认为他是白痴还是认为他发现了“新大陆”呢?古往今来,东南西北,多少人在寻仁义礼智、世间公道,却原来是背着娃娃找娃娃,孟子向我们猛击一掌说:娃娃不就在你的身上吗?于是我们都反省自身,到自己的本性中去寻求仁义礼智的善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板书课题)二、朗读感知第 2 页第 3 页学生回答恻隐:同情,见到别人遭遇不幸而同情他。
端:发端或萌芽;同情心是仁的萌芽或发端。
羞恶:羞,因为自身的不善而羞耻;恶,见到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羞耻、憎恶心是义的发端。
辞让:退让,谦让。
谦让心是礼的发端。
是非:正确和错误。
辨别是非,是智的发端。
4、齐读四句话(过渡语)通过四位同学的翻译,我们对孟子的四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再一起大声读一读这四个句子。
(二)学生结合实际理解“四端说”(过渡语)那么,如何理解“四端说”,孟子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
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
(完整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全部课文教案文档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所有课文教课设计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认识《论语》反应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掌握人物的主要思想,领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绘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色的写作手法。
感情态度价值观:指引学生经过剖析人物的语言,领悟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课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认识《论语》反应的主要思想。
2、指引学生经过剖析人物的语言,领悟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课时数三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日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
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第 1页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许他们的著作。
春秋期间,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
他们能文能武,博览群书,多给医生做家臣。
这个阶层还包含大量受过教育最后抛进老百姓阶层的衰败奴隶主贵族。
新士人有独立的人品,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许发布言论,成为不一样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怒放的繁华场面。
他们也给后代留下了难得的思想、文化财产。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先秦诸子包含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边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创始。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办的学派,在战国期间,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
《墨子》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办的学派。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庄子》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难得遗产。
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谈论文。
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代来说,能够说是拥有无量的魅力。
这些著作派别众多,并且此中充满了优秀的智慧。
这一期间就派别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能够是绝后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2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材分析《韩非子》是《先秦诸子》教材中的最后一个单元,之前的课程已涉及儒家、道家、墨家等景点段落的学习。
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绝大部分都对先秦诸子各家学派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
但由于很多知识点并没能做到牢记于心,故本课的教学重点仍放在基本字词的翻译以及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再者,《韩非子》选文中大都为有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学生学习兴趣较大。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班级为三江中学高二十一班,为年级文科重点班。
虽为重点班,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同学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表现吃力,但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熟读文本,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能够翻译重点语段。
2.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分析,学生能够总结寓言故事的特点,领会本课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与情感态度。
3.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努力做到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感悟韩非子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1.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感悟寓意。
1.2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观点。
2.教学难点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意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法六、教学手段PPT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看图片猜成语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学习。
PPT上分别展示“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螳螂捕蝉”的图片,让学生猜出成语。
由这些成语故事引出“郑人买履”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又说了什么?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2.1 在PPT上展示本课学习的三大目标,让学生齐读,明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的。
设计意图:明确指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使之学习有方向,并方便学生自查自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韩非子及《韩非子》,学习和归纳重点字音词汇。
2、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3、感悟韩非子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体悟其对社会人生洞察和思考之深。
【教学重难点】
归纳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堤溃蚁穴,价重连城,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自相矛盾;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汗马功劳、华而不实、路不拾遗……这些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教会我们洞察社会人生,思考世间万象的真谛。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去重温那些经典的寓言故事吧,一起分享韩非子的《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二、韩非子及其思想简介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人,法家、思想家、诸子散文代表作家之一。
荀况的学生。
因多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不被采纳;又因“为人口吃,不能道说”,便发愤写作,有著述十余万言。
其书传到秦国,秦王嬴政(即秦始皇)见而爱之,以不见其人为平生恨事。
后出使秦国而被留于秦;不久遭李斯诬陷致死。
他继承并发展了荀况的法术思想,吸取了前辈法家的学说,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封建君主统治术,即高度集中权力,制度和依据法律,使用权术来统治国家;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和进取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对于文艺,十分强调“功用”标准,以能否对“法治”起作用来衡量作品的好坏;重内容,不重形式。
其“画犬马难,画鬼魅易”的论画名言,含有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因素。
现存《韩非子》五十篇,个别篇目为后人增附或由他书窜入。
《五蠹》《孤愤》《说难》为其代表作。
其作品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不发空言;常以简短风趣的寓言故事,
阐述抽象的道理,颇为生动、形象,对后世政论文体的写作和发展均有影响。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削足适履》等篇,为人传诵至今。
三、熟读课文
1、一读课文,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⑵教师指导归纳重点文言知识。
通假字
⑴鱣似蛇。
(“鱣”通“ 鳝”)
⑵而亡其富之涯乎。
(“亡”通“忘”)
⑶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女”通“汝”)
一词多义
太宰因弗复见也。
(连词,“于是”,“就”)
因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
(介词,“趁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介词,“通过)
其族人曰:“晋近,奚不之晋?”(代词,“他的”)
其虽远越,其可以安乎?(副词,“难道”)
绍绩昧醉寐而之其裘。
(代词,“自己”)
鲁患其不救乎?(副词,“恐怕”)
特殊句式
⑴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
判断句
⑵焉往而不美。
宾语前置
⑶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
状语后置
⑷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
被动句
四、自由熟读课文内容
五、理解故事内涵
1、课文讲述了哪些寓言故事,分别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课前布置问题,并将学生分成14小组,轮流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对故事深刻含义的理解和阐释。
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质疑,老师指正)
明确:⑴“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子圉只知道孔子比自己强,可是没有料想到孔子比自己强这么多,不知道在第三者眼中自己和孔子比较会差这么多。
他“见孔子”只是想讨好和立功,却并不想孔子远远超越自己,威胁到自己的声名地位。
商太宰也是这么想的,经子圉点破之后坚定了不见孔子的决心。
揭示人性的丑恶主要指嫉贤妒能,不顾公义。
⑵“子胥脱珠” 讲的道理是关键时刻,人往往出于生存的渴望而迸发出巨大的智慧力量,借助于机敏灵巧的机智摆脱困境。
⑶“庆封走越” 这个故事反映的道理主要是,一个人想要远祸全身只有洗心革面才是根本之道,一味地逃避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仅从“行”上考虑“避难”是治标,从“心”上改弦易辙才是“治本”之策。
⑷“绍绩昧巧谏宋君” 在于劝谏国君凡事节“度”的。
传达给当政者一个理念:一味酒池肉林,荒淫无度,必亡天下。
连酒都可以亡国,其他声色犬马,各种诱惑多了去了。
韩非只不过是拿酒说事而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玩物丧志”。
⑸“远水不救近火” 它的寓意很清楚,是指在外交关系中,一定要注重搞好近邻的关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不应该舍近求远。
人们做事情应该有长远打算,不应该只顾眼前利益。
还可以概括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人们要分清各种事物之间的利害关系,辩证关系,关注各个因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建立战略眼光,这样决策才不会目光短浅。
世界是矛盾的,事物是复杂的,但事物之间又有机联系在一起。
人们只有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够正确处理问题。
⑹“卫君论剑。
” 一个人对别的人行为动机要做清醒分析、准确判断。
“从他人做事是基于‘义’还是基于‘利’的前提考虑”。
⑺“见微知萌”这个故事的寓意是,看到事情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
它告诉我们要善于从生活的细节中,从事物微小的方面及时发现问题,看到了事物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类似的成语还有:叶落知秋、见微知著、睹微知著。
⑻“鲁人徙越”。
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盲目求新而脱离了这种条件,会使自己走上死胡同。
⑼“毁树容易种树难”。
它的寓意是进行破坏容易,而进行建设就困难得多。
研读这则材料,发现惠子劝诫陈轸“必善左右”,不能仅仅“贵于魏王”。
说明寓意中含有人应该搞好同事关系,注意和睦群众,不能光走上层路线。
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快速性变化性。
人,生于社会,长于群体之中,离不开对这个人际关系系统的依存和建设。
任何人不尊重甚至破坏这个系统的运行和生存法则都会付出沉重代价的。
请同学们注意放开眼界看事物,不要仅局限于小的集体,只注重眼前与当下。
⑽“杨子论美” 在生活中人们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行贤”就可以了,不要去想评价的事,更不要自我夸耀沾沾自喜。
因为评价永远是他人做的更客观、更公正。
⑾“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它讽剌的是在利益驱动面前,人们可以变得胆大无比。
在追逐利益的时候,有的人失去了平时判断是非的标准,有的人失去了固有的价值观。
⑿“杨布打狗”。
它的寓意是人们要善于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里跳出来。
这则材料也有讽刺狗的意思。
或者借狗不识人讽刺有的人看问题只看表面现象,或被表面假象所迷惑,不重内在实质,结果闹出笑话。
⒀“知足之足”。
它寓意深刻,讨论的是二个永恒话题,一个关于财富,一个关于满足。
故事合二为一,表达出追求无止境,一切满足皆自于心的观点。
尤其对今天人们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有指导意义。
⒁“三虱食彘”。
它讽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能从近处看到自己跟别人有利益冲突,而不能从远处看到自己跟别人有共同利益,更不能认识到这共同利益往往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所以总跟虱子一样争来争去。
客观事物往往是有机联系的,这则故事的寓意和“远水不救近火”是一样的。
2、韩非子的故事让我们在看问题办事情上有了哪些启发?
透过字面看本质,意在文后;分析问题,对待事物时候要头脑清醒,冷静客观,不为小利和假象所迷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该注意全面、发展和辩证,要普遍联系,关注细节,修养心性;用矛盾论的方法分析问题方法。
六、课堂小结
韩非子的故事给人启迪,发人深思,这十几个故事都是可以作为作文材料的:可以在说理的时候,恰当地引用它们,使说理形象生动,为文章增色添彩;可以作为材料作文的材料用。
所以既要熟悉它们,记住它们,储备为作文素材,还要把它们作为思维训练的材料,进行多角度作文思维训练。
四、作业布置
完成《名师一号》双基限时练(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