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小学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是指作家或者演讲者为了增加作品或演讲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手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接触到的修辞手法种类较多,下面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1.比喻: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共同点的相互比较,表达出其中一事物的特性。
比喻能够使描述更具形象感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例句:她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2.拟人:赋予非生物或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和能力。
拟人能够让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共鸣感。
例句:大树高举着手臂,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3.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者缩小处理,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夸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例句:他吃了一整天的饭,好像永远也吃不饱一样。
4.反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意思,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反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句: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我们的家园吗?5.排比:用同样的句式和语法结构进行列举,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排比能够使文章更整齐、流畅,增强修辞效果。
例句:有的人喜欢画画,有的人喜欢写字,有的人喜欢唱歌。
6.比较: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一方的优点或者缺点。
比较能够使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增强修辞效果。
例句:玫瑰花如同一颗瑰宝,娇艳欲滴;蒲公英则像一只小精灵,轻盈自由。
7.对偶:用意义相对、结构相对、语言相对的词、短句或句子进行并列,形成鲜明对比。
对偶能够增强修辞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例句:伤心的时候,你独自承受,开心的时候,你与他分享。
8.倒装: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以增加语言的变化和独特性。
倒装能够使语言更加疑问、强调和夸张。
例句:在山顶上,欢快的唱歌的是一群鸟。
修辞手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强艺术感染力:修辞手法能够让作品更加绚丽多彩,增加其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的作用
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的作用小学生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在语文学习中,在表情达意时常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的作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的作用小学生语文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有以下这些:(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2小学生语文中的修辞方法有几种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大全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大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或描述某一种事物。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明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明确地比较,例如“他像一只熊一样笨拙”。
暗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模糊地比较,例如“她的脸像一朵花一样绽放”。
借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直接转化为喻体,例如“他的手就像一把铁锤一样坚硬”。
比喻的作用: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
2.拟人:将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例如“月亮温柔地照耀着大地”。
拟人的作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同时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3.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描述事物,例如“他的歌声震得玻璃都快碎了”。
夸张的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强调某种情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4.对偶:将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偶的作用:使语言更加工整、优美,易于记忆;同时也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强调某种情感。
5.反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例如“一遍一遍又一遍,我的思念飘向远方”。
反复的作用:强调某种情感或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6.设问: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例如“你是否感到孤独?是的,我感到孤独”。
设问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强调某种观点或情感。
7.反问:通过反问句来表达一个十分明确的观点或情感,例如“难道你不觉得这个电影很无聊吗?”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使语言更具说服力。
8.排比:使用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或意义相近的词语或句子,例如“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气,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9.借代:用某些特征或标志来代替某个人或事物,例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借代的作用: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每种修辞手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
下面介绍15种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作类比,以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用“他是个守护百姓的狮子”来形容一个勇敢的警察,使形象更加丰富。
2.拟人拟人是给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大树伸出长臂,欢快地和风儿玩耍”,使树显得有情有义。
3.夸张夸张是指对描述对象进行放大、夸大,以增添文章的幽默感或戏剧效果。
如“他跑得飞快,比闪电还快”,使得主题更加突出。
4.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使其中的差异和特点更加鲜明。
如“他面庞白皙如雪,她则黑白分明,宛如黑炭”,用对比描写了两个人的肤色。
5.排比排比是指通过将同一类事物进行列举,使句子结构平衡,起到强调和增加气势的作用。
比如“我想要勇气,我想要坚强,我想要自信”,用排比的方式表达了三种愿望。
6.音律音律是指通过语言的音韵、声调等特点的组合运用,使文章更加动听、抑扬顿挫。
如“扑哧一声,蝉落在了泥土上”,通过“哧”和“落”两个字的音律,突出了落蝉的声音。
7.反问反问是指提出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并不希望对方回答,而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肯定、否定或嘲讽等情绪。
如“这是我们的责任吗?”,用反问表达了责任的重要性。
8.景物状语景物状语是指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特点和变化,来给读者传递感情和思想。
如“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点缀着幽暗的天空”,通过描写星星的出现,使文章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
9.感叹10.推理推理是通过对现象、事实等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推测,从而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如“他成绩这么好,肯定用了很多时间和努力”,通过推理引出人成绩的原因。
11.对联对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常由两句平行的诗句组成,形式上对应,义上互补。
在写作中,对联可以起到烘托气氛、点题等作用。
如“春色满园花自笑,夏天美食让人垂涎”,用对仗的对联形式,增添了文章的韵律感。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在文学、语言表达中运用的一些技巧,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表达,增加语言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下面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15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具体生动。
比如:“他是个守望者,像一只忠诚的狗。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属性,使得表达更具有情感色彩。
比如:“春天向大地微笑。
”3.夸张:夸大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感。
比如:“他一口气喝了一大桶水。
”4.对比: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差异,突出方面的特点,增加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比如:“黑夜中的小树,像孤独的竖琴。
”5.排比:在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列举多个相同类别的事物,增加表达的张力和力度。
比如:“红色的花朵,红色的夕阳,红色的梦境。
”6.比拟: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中一种情感或特点。
比如:“她的笑容像清泉,流淌在阳光下。
”7.借代:用一个代表事物取代另一个,以便能更好地表达出意思。
比如:“春天的脚步渐近了。
”8.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词语,以加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记忆力。
比如:“飞舞的红旗,飞舞的花朵,飞舞的梦想。
”9.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冲击力。
比如:“难道我会放弃吗?”10.设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11.比较: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不同或相似之处,进一步凸显其中的特点和意义。
比如:“没有黑,白就不会那么明亮。
”12.倒装:改变语序,使得表达更具有冲击力和引人注意力。
比如:“唯有坚持,才能成功。
”13.借光:通过映射或借用其他的名人、作品等的形象,来为自己的内容增色,增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比如:“她的笑容像蒙娜丽莎一样迷人。
”14.借古讽今:通过引用古代经典的故事或典故,来表达对现实的批评、思考、警示或启示。
小学六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小学六种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在记叙中,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是能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是使文章表达更生动,给人鲜明的印象,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是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构成。
作用:是增加语气,起到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设问: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引导读者思考。
用在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反问:以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反问句里包含着答案,也就是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是加强语气,起到强调作用,使读者印象更深刻。
7、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类似于对联。
作用:句子显得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8、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名言、典故等)作用:提高语言说服力等表达效果。
练习1、这里变成了花的海洋。
(暗喻)2、这些可恨的老鼠,拿走了他家全部的钱。
()3、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4、我饿的能吃一头大象。
()5、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6、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生活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
生活是一首诗,充满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
7、甚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8、钓鱼岛怎么就不是中国的?()9、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我们一出生就有着独特的价值。
()小学常见关的7种类型关联句1、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的事物去描写抽象的事物。
作用: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天空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2、拟人:把物当成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蟋蟀有特别好的建筑工具吗?没有。
6、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7、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白公鹅》)8、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小学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汇总
小学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汇总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常用技巧和手段,能够强化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进行汇总,并分析其在文字表达中的具体应用。
一、比喻的作用比喻是通过比较来突出事物间的共同点,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感受。
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生动形象:比喻能够用具体的形象来代替抽象的概念,使描述更加生动,如“他的笑声如同一阵清风,吹起了我的心情”。
2. 强调特点: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或者特色,使读者更加注意到这一点,如“他是一颗闪烁的明星,照亮了整个舞台”。
3. 增强感触:比喻能够通过给人以感官上的刺激,加深读者对事物的感受,如“这座城市就像一颗巨大的心脏,每天都在跳动”。
二、拟人的作用拟人是用人的行为、思维或特点来描写非人的事物,使事物更具个性和生命力。
拟人的作用如下:1. 人物化:拟人可以把无生命的物体描写得好像有了生命一样,增加读者的兴趣,如“太阳躲藏在云彩后面,害羞得不敢露面”。
2. 表达情感:拟人可以通过赋予事物人类的情感,使描述更富有感情,引起读者的共鸣,如“大海在怀念过去的时光,波浪向前奔涌,永不停息”。
3. 深化理解:拟人能够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如“时间守候在角落里,静静等待着你的到来”。
三、夸张的作用夸张是对事实进行夸大处理,以达到强调、渲染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强调效果:夸张可以夸大事物的特点或特征,使其更加引人注目,如“他的声音震耳欲聋,让人不得不注意到他”。
2. 幽默效果:夸张常常被用来表达夸张的幽默效果,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如“整个教室都被他的笑声所填满”。
3. 推动剧情:夸张在叙事中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增加悬念和冲突,如“他飞奔过天桥,犹如一颗火箭飞向远方”。
四、排比的作用排比是将一组相同结构的词句并列使用,可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和修辞效果。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作用大全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用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它们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更加富有节奏感,更加美丽动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详细解释。
1.比喻:通过运用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的方式,使得原始概念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被读者理解和感受。
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富有感情色彩。
2.比拟:通过找到两个相似但并非同一种类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点,进而揭示和说明原始概念的特点和内在规律。
比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主题,使文章更加明了和深入。
3.排比:通过列举相同或类似的事物、现象或观点,使文章具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从而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4.对比:通过将不同事物相互对照、彼此突显,以显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矛盾。
对比有助于阐明和强调原始概念,使文章更加鲜明和生动。
6.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形象来增加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7.拟人:将非人物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类的行为或特征,以增加形象感和感情色彩。
8.借代:用一个现实的事物代表另一个抽象的事物或概念,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形象感。
9.暗喻:通过运用一种与表面意思不直接相关的隐喻,以达到增强表达力和神秘感的效果。
10.反问:以一种反常的方式提问,引起读者的思考,突出主题的重要性和矛盾之处。
11.倒装:通过改变语序,使文章具有独特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从而增强表达力。
12.排比叠加:通过多次使用排比手法,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增强表达的力度。
13.讽刺:通过使用嘲笑、讥讽或反语等方式,以揭露和批评一些事物或观点的荒谬和错误。
14.借代:借用名人名言、故事或历史事件等外部资源,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5.反衬:通过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物或概念进行对比,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或价值。
16.借题发挥:通过对一个事物或概念的陈述进行引申和发散,展开更广泛的思考和表达。
这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手法可以运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作用如下: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拟人:把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活泼、亲切动人。
排比:增加文章气势。
用来状物,景象迭起,五彩缤纷;用来叙事,丁卯纷陈,有条不紊;用来说理,充分全面,淋漓尽致;用来辩论,气势磅礴;用来抒情,酣畅淋漓,缠绵悱恻。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能更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给人以启示。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旨或句意。
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映衬,或补充)。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双关:富有寓意,含蓄委婉,尖锐犀利。
引用:语言凝练,言简意明;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如说明文中引用诗文);加强真实性(如引资料);起证明作用(如引名人名言或格言等作理论论据)。
小学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打比方。
例如:月亮像镰刀。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把事物当人来写。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用:把花草虫鱼鸟兽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物赋予了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排比:三句或者三句以上相同的句式排在一起。
例如:作用:增强语言气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夸张:把事物夸大或缩小。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5)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句中。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作用:表达的意思更坚定,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
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6)设问:自问自答。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加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8)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
例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者。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感受强烈,能够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9)反复:同一语词多次出现。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作用: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6)对比(7)借代(8)设问(9)反问(10)(1(2(3可简缩为系。
借喻(4)三、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五、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满招损;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如: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九、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十一、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作用: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答题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特征如: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答题方法:赋予+事物+人的感情(或生命),生动+思想感情。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XXX《信念——看帆板表演》)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办法。
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答题方法:故意扩大(或缩小),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答题方法: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表现力。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四十年别井离乡,XXX沉;五百个月缺月圆,XXX牵。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气同等的几个短语或句子。
作用:增加语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打比方。
例如:月亮像镰刀。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把事物当人来写。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用:把花草虫鱼鸟兽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物赋予了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排比:三句或者三句以上相同的句式排在一起。
例如:作用:增强语言气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夸张:把事物夸大或缩小。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5)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句中。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作用:表达的意思更坚定,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
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6)设问:自问自答。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加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8)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
例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者。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感受强烈,能够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9)反复:同一语词多次出现。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作用: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小学六种常见修辞手法特点及作用
小学六种常有的修辞手法的特色和作用1、比喻:在记述中,利用不一样事物之间某些相像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此外一种事物。
作用:是能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以鲜亮的印象。
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详细,使高深的道理变得浅易易懂。
2、拟人:把物看作人来写。
作用:是使文章表达重生动,给人鲜亮的印象,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成心名过其实,对人或事物进行扩大或减小的描绘。
作用:是能惹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失事物的实质特色,惹起读者的激烈共识。
如:鹤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造同样或相像的句子组成。
作用:是增添语气,起到重申作用,激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设问:自问自答。
作用:是惹起读者注意和兴趣,指引读者思虑。
用在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惹起思虑外,还有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6、反问:以否认的形式表示一定的意思,反问句里包括着答案,也就是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是增强语气,起到重申作用,使读者印象更深刻。
此外不常有的两种修辞:1、频频:存心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是突出思想,重申感情。
使读者印象深刻,增强感染力。
2、对偶:字数相等,构造同样或相像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近似于春联。
作用:句子显得齐整均匀,凝练集中,归纳力强。
1、联想的作用:在阅读文章时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就能依据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平常察看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详细,并能适合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分,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2、首尾响应、前后照顾的作用 :前有伏笔,后有照顾,能够使内容更为完好,构造更为密切,惹起共识3、借景抒怀:经过描绘详细生动的自然情形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诚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形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4、侧面(间接)描绘:侧面衬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德和技术,使得文章构造更为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短精练。
5、过渡句的作用:承前启后: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小学语文常用必考修辞手法分类解析与说明方法的作用
小学课内的修辞手法分类及说明方法的作用
1.比喻: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A描绘B。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拟人:把物当做人来描写,赋予人的思想。
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言过其实的夸张描述。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用一连串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又一致的语句表达相关内容。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干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关的两个句子/短语,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同或相连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干记忆,有音乐美感。
7.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使文章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干读者理解。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
分类别--条理清晰;
作比较--鲜明突出;
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作诠释--补充说明,更易理解;
画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打比方。
例如:月亮像镰刀。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把事物当人来写。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用:
(3)排比
作用:
(4)夸张
作用:
更鲜明。
(5)反问
作用:
些内容。
(6)设问
作用:
(7)对偶
牛。
作用:。
(8)对比
(9)
(10)例如:何
松柏之后凋也。
作用:可引人联想,使语句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1.冰心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春草生兮凄。
”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12、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
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
中常与衰败荒凉
15、蟋蟀
16、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
17、关山
一夜满关山。
”18
19、明月、白云
“问
20、鸿雁
“雁书”、“雁足”、“鱼雁”
21、。
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
13、南冠:囚犯4、同窗:同学
57、丝竹:音乐8、须眉:男子9、手足:兄弟10、汗青:史册11、
、三尺:法14、膝下:幼儿15、华盖:运气16、庙堂:朝廷17、黔首:平民18、阡陌:田野19、杏坛:教育界
20、朱门:富贵人家21、藩篱:边防22、摧眉:低头
23、缙绅:做官的人24、纨绔:富家子弟25、祝融:火灾
26、寸管:毛笔27、杜康:代酒28、汗青:史册
29、万钟:高官厚禄30、山林:隐逸生涯31、中鼎:仕宦生涯
32、披宫锦:考中进士33、垂拱而治: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34、杏林: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35、冠盖、衣冠:世代做官的读书36、冠缨:世代做官的世家豪族37、社稷、轩辕:国家
38、婵娟、嫦娥:月亮39、白丁、布衣:百姓40、提携,垂髫:小孩41、持戟、旌旗:军队42、烽火、羽书、羽檄:有关战争的警报或军情消息43、社稷、宗庙:国家44、戎马、干戈、金鼓、烽烟: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