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合集下载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对策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对策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对策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34%,严重影响肝移植受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是肝移植后居第2位的主要并发症[1]。随着对该并发症的进一步认识和外科技术的提高,外科技术原因造成的吻合口、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非外科技术原因造成的胆道并发症变则成了主要类型。因此,被称为“阿基里斯之踵再现”。

1 与外科技术相关的胆道并发症

与外科技术相关的胆道并发症主要包括胆管端端吻合口狭窄、胆漏、胆肠吻合口狭窄、肝门部胆管狭窄及T管相关并发症等。

胆管端端吻合口狭窄文献报道发生率为8.7%~18.2%[2-4],特别是在活体肝移植中发生率高达32.6%[5]。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吻合口胆管断端缺血,特别是供肝胆管断端血运不良。这多发生于供肝修剪过程中胆管游离过长,或修剪过程中损伤供应胆管的小动脉支,或供肝、受者胆管断端间距过长、重建后张力过大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端端吻合口狭窄。因此,修剪时应注意两者间距,避免重建后张力过大。重建时,应尽量保留供肝胆管,剪除多余的受者胆管;供肝、受者胆管断端切缘应见到明确的出血;供肝肝门部组织不宜修剪过多,

防止损伤胆管的小动脉支。(2)胆管吻合技术缺陷,随着胆道重建技术的进步,此种原因造成的狭窄已不常见。其多发生于胆管直径过小或供肝与受者胆管直径相差较大时。另外,缝合时缝线牵拉过紧、针距或边距不合理、缝线选择不适当等,也是引起吻合口狭窄的因素。针对上述因素,重建时对于供肝、受者胆管直径相差较大的病例(往往是受者胆管直径远大于供肝直径),可将供肝胆管与切缘垂直切开3~4 mm,与受者胆管行整形吻合。缝合时缝线不宜牵拉紧,针距、边距控制在2~3 mm为宜。目前较为常用60 PDS缝线,以减少局部化学反应。(3)吻合口局部及周围炎症反应,常发生于出现胆漏的患者。胆漏时吻合口局部因炎症反应而充血、水肿,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吻合口狭窄。对于吻合口漏患者,可经内镜放置鼻导管引流;对供肝和受者胆管直径相差较大,端端吻合不满意者,可考虑放置8~12号T 管,同时,吻合口周围应充分引流。

肝移植术后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比较_许桐林

肝移植术后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比较_许桐林
但 FK 506 治疗 窗窄, 常在 治 疗 浓度 范 围内 出 现毒 性 反 应; 且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 服 用相同剂量的 FK 506, 血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年第 32 卷第 11 期
# 1773 #
A O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
徐自强 蔡跃波 许太书 谭加群 梁江生 黄必留
肝功能分级( 例)
B级 C级
5
8
5
14
1. 1 一般资料 2002~ 2007 年间 我院的肝 移植患 者 32 例,
表 2 两组各时间点肝功能水平的变化
组别
A组 B组 P值
术后 1 月
术后 2 月
术后 3 月
术后 6 月
术后 12 月
n
ALT
TBIL
ALT
T BIL
ALT
TBIL
ALT
T BIL
ALT
作者单位: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江苏 邮 编 226001 收稿日期 2011- 05- 14
2 结果 2. 1 术后存活率及移植肝功能 术后 1 年存活率相同, A 组 为: 100% ( 13/ 13) , B 组为: 100% ( 19/ 19) , 两组差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 > 0. 05) 。肝 功 能 化 验 指 标: 移 植 肝 谷 丙 转 氨 酶 ( A LT ) 和总胆红素( T BIL ) 在 术后 3、6 个月两 组之 间差异 有 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其余时间 点差异 均无统计 学意义, 见表 2。 2. 2 分组并 发症 情况 两组 术 后并 发症 发 生情 况见 表 3。 急性排斥反应率、H BV 再感染率、胆管并发症、血管并发 症的 发生率,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 P > 0. 05) , 而 糖尿病 发生 率,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3 讨论

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病毒不断复制,传染性较强,会使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反映出肝脏受损情况严重。

2.肝硬化和肝癌。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一旦发现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建议同时做乙肝疾病检查。

3.心脏疾病。心脏疾病可能会引发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例如心肌梗塞和心肌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或者是呼吸困难的症状。

4.其他常见的疾病。胆囊炎和胆结石的患者在并发的时候,也可能出现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问题,但是通过及时治疗以后,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会逐渐消失。

他克莫司和西罗莫司联合用药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他克莫司和西罗莫司联合用药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他克莫司和西罗莫司联合用药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和西罗莫司联合用药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肝肾

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肝移植患者资料。研究组(30例,也称联合

用药组) 采用西罗莫司+ 低剂量他克莫司(FK506) + 激素方案,对照组(30例,也称FK506组) 采用小剂量FK506 + 激素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移植术后用药三个月的血

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肌酐(Scr)、

血清尿素氮(BUN)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ST、ALT两指标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AST、ALT两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AST、ALT指标水平均远远高于正常范围;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cr指标水平有统计

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cr水平高于对照组,但Scr、BUN指标水平均在正

常范围内。结论:西罗莫司与FK506联合用药在前三个月中对肝功能影响较大,

其AST、ALT指标水平均远远高于正常范围,而对肾功能几乎没影响。

【关键词】他克莫司;西罗莫司;联合用药;肝移植;肝肾功能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246-02

自1963年3月1日美国的Starzl教授实施首例人体原位肝移植以来,肝移植技术不断进步,目前肝移植已经是公认的治疗良性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一个重要

手段[1],在大器官移植中数量仅次于肾移植。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生和活化白细胞介素2(IL-2)mRNA的表达以及诱导转化生长因子(TGFl3)等机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2]。临床应用表明肝移植能明显延长肝、肾移植患者的存活时间,但FK506治疗窗窄,常在治疗浓度范围内出现毒性反应,在临床上常出现的毒副作用有神经毒性、肾毒性、糖尿病以及胃肠道反应等。

转氨酶升高

转氨酶升高

基本概述

转氨酶高是个很常见的情况,并不一定是肝脏出了问题。因为转氨酶非常敏感,很多因素会引起转氨酶正常值的上下波动,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查,转氨酶测量结果都可能不一样。

症状

有些人不会出现转氨酶高的症状,而有些人出现了转氨酶高的症状也易于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混淆。

常见的转氨酶高的症状有乏力、纳差、失眠多梦、低烧、厌油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区不适等。轻度表现为容易出汗、嗜睡、口渴、看书眼睛容易疲劳等。在门诊中,最常见的是乙肝患者会出现转氨酶高的症状,因此,乙肝患者应熟悉这些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及时到医院确诊治疗。

总的来说,转氨酶轻度上升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转氨酶升高幅度较大的患者会出现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如果转氨酶在短时间内升高到500单位以上,要考虑是不是得了急性肝炎,及时进行治疗,急性乙肝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原因

非病理原因:

比如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检查前吃过油腻食物、服用某些药物等,都可能引起轻度转氨酶高。

病理原因也有许多,常见的引起转氨酶高的原因有:

1、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转氨酶高常见的疾病,其他类型的肝炎也可导致转氨酶高。

2、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能引起转氨酶高,但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3、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转氨酶高。

4、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活动时,一般都会出现转氨酶高。

5、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除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情况外,还可引起血胆红素及转氨酶高。

6、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可引起转氨酶高。

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引起转氨酶高。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原位肝移植( OLT )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金标准治疗。虽然OLT的手术成功率已达90 % ~10 0% , 5年、1 0年生存率分别已达 70%~80%、 60%~70 %,但仍有不少问题尚未解决或不可避免,移植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 14%~55 %左右,直接影响了移植后的近远期生存率。下面就 OLT 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作一简述。

一、肝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

1.术后出血:(1)腹腔内出血:较常见,发生率 10%~20%,是术中和术后早期的主要死因。原因有肝硬化致凝血功能差;后腹膜等侧枝循环创面渗血;移植肝小血管分支未被结扎出血;血管吻合口漏血;膈肌血管出血;供肝功能不良致凝血因子缺乏;外源性凝血因子补充不足;转流术中肝素的作用,转流停止后未作充分的中和;引流管出口处腹壁出血等。常见出血部位为① 门脉高压后腹膜侧枝循环创面(如腔静脉后),②膈肌血管,⑧新肝韧带创面,④新肝活检处。⑤ 腹腔引流管洞口等。腹腔内出血一般多指发生在术后1~3d,除表现为持续性的引流管血性液体外,最常见的为高度的腹胀及进行性血压下降,部分病人因血块堵塞可致引流管无排。若诊断为活动性出血,应果断进行剖腹止血。我院25例OLT发生术后腹腔内大出血 1 例。(2)消化道出血:多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所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不多见。供肝功能正常时,出血量一般不大,给予 H2 受体拮抗剂或泵抑制剂后均可停止。

2.血管并发症:肝动脉、门静脉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四个吻合口均可出现相关的血管并发症,早期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往往导致供肝的丢失,多与手术技术不当有关。(1)肝动脉血栓形成:肝动脉管腔最小,吻合技术要求更高,最容易出现并发症,尤其是小儿。原因常为吻合技术不当,肝流出道不畅,排斥反应,供肝血管较小和肝动脉变异,活体或劈离式肝移植等引起。肝动脉栓塞后会出现以下结果:移植早期发生的主干栓塞往往导致移植肝无功能(PNF );分支血管的缺血引起胆管缺血坏死,出现胆瘘或胆道狭窄;肝局灶性坏死感染。后期发生的可不出现症状或表现为肝功能轻度异常。彩色多普勒或 MRA 对肝动脉血栓形成或狭窄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诊断一经确立,除非术后早期发现,一般情况下再次手术吻合无临床意义,多需再次移植。如为吻合口狭窄、血管扭曲等技术性失误,应立即手术重新吻合。(2)门静脉血栓形成或狭窄:发生率为 1%~8%,原因与肝动脉血栓形成大致相仿,门静脉过长成角扭曲为一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发挥不良乃至衰竭,大量腹水,食道胃底血管曲张等。早期发生的多需再次肝移植,晚期可行门静脉扩张,取栓及支撑等。我院发生 1例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伴肝动脉栓塞,导致PNF。( 3)肝静脉、下腔静脉:少见,肝静脉血栓形成与回流障碍多与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成角扭曲与狭窄有关。供体血管的长度不适当,供受体肝脏体积相差太大,部分肝移植时供肝游走移动等均可致流出道受阻,使肝静脉压力升高,血流减慢,继发血栓形成。术中立即发生的可见肝淤血、质韧,处理上应检查吻合口情况,正确放置肝脏,必要时重新吻合。晚期发生的则可介入放置可扩张支架。

9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肝穿刺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分析

9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肝穿刺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分析

9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肝穿刺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分

【摘要】【目的】对9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肝穿刺活检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OLTx术后各种并发症的组织形态学表现,提高移植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收集361例OLTx患者病例资料,其中98例OLTx患者术后因肝功能异常行肝穿刺活检,常规HE 染色以及HBsAg、HBc、HCV、CMV免疫组化染色,部分病例行CK19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98例患者共行肝穿刺129次,结果急性排斥反应最常见,共计42例(%),其余为慢性排斥反应2例(%),缺血-再灌注损伤8例(%),胆道并发症21例(%),血管并发症6例(%),药物性肝损害3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炎复发8例(%),CMV感染3例(%),肝癌复发2例(%),难以诊断3例(%)。【结

论】移植肝穿刺活检对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活检组织检查;病理诊断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措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OLTx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OLTx术后并发症是影响OLTx疗效的最主要因素,而移植肝组织穿刺活检是目前对这些并发症进行鉴别诊断公认的最可靠手段之一。目前,国内一些大的移植中心已初步掌握了OLTx 病理诊断的基本要点,但不同单位对复杂和复合性病变特点的认识尚有一定差异。笔者对我院98例OLTx患者术后肝穿刺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OLTx术后并发症的病理形态特征进行总结,为提高国内OLTx 病理诊断水平提供依据。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处理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处理
▪ 原因多由于免疫抑制不足,晚期发生者多因免疫抑制剂突然减量 而诱发,发生率接近 20%,部分患者可出现多次,个别可发展为 慢性排斥反应。该排斥反应为 T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包括 CD4+ 和 CD8+ 细胞。
急性排斥反应
▪ 病理的特征性表现: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和非特异性炎症,后期 病理表现可因激素冲击、药物作用、继发机会性感染变得不典型, 因此建议激素冲击前获取病理。
肝移植术后 排斥反应的 处理
副标题
分类
▪ 在肝移植的术后,我们常常受到排斥反应的困扰,肝移植术后常 见的排斥反应的类型包括:
1.急性排斥反应 2.慢性排斥反应 3.抗体介导Baidu Nhomakorabea排斥反应(AMR) 4.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急性排斥反应
▪ 可发生在术后的任何时间,但多数在 3 个月以内,术后 10 天左 后最为常见。
高危因素: 1.受体年龄过大(>65 岁),供受体年龄相差>40 岁 2.HLA 配合率高 3.受体免疫功能低下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临床表现: ▪ 肝:基本正常 ▪ 皮肤:斑丘疹、皮疹 ▪ 消化道:水样便、血性腹泻 ▪ 骨髓:三系减低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 肺:刺激性咳嗽 ▪ 关节:关节痛 ▪ 口腔:溃疡,粘膜脱落 ▪ 发热:39 度以上高热
急性排斥反应
诊治步骤及方法 一、排除诊断 ▪ 发现肝功能异常,彩超观察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流,排除血管并发症 ▪ 有经验的彩超医生观察胆管,尤其是肝外的供体段胆管有无扩张,必要时 MRCP,结合供肝

肝移植术后浅谈

肝移植术后浅谈
均补上
为什么肝功能中谷氨酰转肽酶总是偏高?
• GGT广泛分布在整个胆道系统内
• GGT升高的原因:
急性排斥反应 胆管梗阻 药物性黄疸 缺血 灌注损伤
• 如果肝功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正
常,轻度GGT升高可能与药物性淤胆有关,无 需治疗
肝移植病人能用中药治疗吗?
• 肝移植还是新生事物,中药治疗经验少
随访频率
• 术后1-3月:每2周随访一次 • 术后3-12月:每4周随访一次 • 术后1-5年:每4-12周随访一次 • 大于5年:每12-24周随访一次
肝移植受者术后随访计划
• • • • • • • • • • •
检查项目 血常规 肝、肾功能、血糖 血药浓度 乙肝血清学检查 HBV-DNA AFP(肝癌) 腹部B超 胸片 胸片(肝癌) 1-3月 每次 每次 每次 每1月 每1月 每次 必要时 每3月 每1月 3-12月 每次 每次 每次 每1月 每1月 每1月 必要时 每6月 每1月 每3月 1-5年 每次 每次 每次 每3月 每3月 每3月 必要时 每年 每3月 每3月 大于5年 每次 每次 每次 每3月 每3月 每6月 必要时 每年 每6月 每6月
• 拔牙前24小时及术后24小时均服用抗生素
感冒了怎么办? • • •
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冒 早期感冒多饮水 多吃蔬菜,水果,多休息 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双黄连等中成药

肝移植后过度免疫抑制导致丙肝复发1例药学方法成功解决问题

肝移植后过度免疫抑制导致丙肝复发1例药学方法成功解决问题

肝移植后过度免疫抑制导致丙肝复发1例药学方法成功解决问

52岁男性,丙型肝炎病史20年,未进行过正规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因肝硬化,慢性肝衰竭进行肝移植,不料肝移植术后较早期复发丙肝。对于此类患者,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丙肝复发呢?

病史摘要:

马先生,52岁。丙型肝炎病史20年,未进行过正规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1年前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就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内镜下治疗出血停止。之后的1年中反复发作上消化道出血2次。

入院查体:体温36.1℃,呼吸16次/分,心率77次/分,血压100/80mmHg。神清,自主体位,消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膨隆,肝于剑突下和肋缘下均未触及,脾于肋缘下3cm可触及,质地中等,无压痛。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84U/L,谷草转氨酶75U/L,碱性磷酸酶37.7U/L,谷氨酰转肽酶42.9U/L,血总蛋白50.4g/L,血白蛋白37.8g/L,血球蛋白18.9g/L,血清总胆红素104.1μmol/L,直接胆红素50.67μmol/L,间接胆红素53.43μmol/L,血清总胆汁酸19.6μmol/L,血氨76μmol/L;

肾功能:尿素氮 3.33mmol/L,血肌酐57.7μmol/L,血尿酸91.5μmol/L;

血脂:血甘油三酯0.54mmol/L,血总胆固醇1.57mmol/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40.2秒,INR2.33,凝血酶原活动度21%,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9.5秒,纤维蛋白原1.02g/L;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处理(全文)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处理(全文)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处理(全文)

肝脏移植已经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然而,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仍是移植技术中难以处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被称为阿基里斯之踵[1],严重影响了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已经引起全球肝移植界的密切关注[2]。但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各中心报道不同,其主要形成原因较为复杂,诊断及处理方法也值得我们展开进一步探讨。

一、胆道并发症概况

自1963年Starzl施行首例人体原位肝移植术以来,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移植例数的逐渐增多,围手术期处理也逐渐标准化,但是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有5.8~24.5%[3],平均10%左右,并以术后早期多见,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胆道并发症主要包括胆道狭窄、胆漏、胆道结石、胆泥、管型、胆汁瘤、胆道出血及壶腹部功能障碍等,其中胆道狭窄和胆漏最为常见,约占70%,主要发生在肝移植术后早期.一般与胆道重建技术有关;而晚期的胆道狭窄和梗阻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肝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损伤、慢性排斥反应等相关[4]。

二、胆道并发症形成的原因

1. 缺血性损伤(包括热缺血损伤、冷缺血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随着供肝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无心跳供者(NHBD)作为一种器官来源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脑死亡供者不同,来自NHBD的供肝均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段热缺血损伤,随后在已存在热缺血损伤的供肝将面临继后的冷保存缺血损伤。上述经历冷、热缺血的胆道,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必然要经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打击。而胆管上皮细胞是保存及再灌注损伤的敏感部位,研究显示胆管上皮细胞较肝细胞更能抵抗缺血损伤,而耐受再灌注损伤的能力则远低于肝细胞,原因是再灌注过程中胆管上皮细胞产生的毒性氧自由基是肝细胞的5倍,而作为内源性抗氧化剂的谷胱苷肽含量确较肝细胞少7倍[5]。

肝移植术后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肝移植术后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肝移植术后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各位肝友,肝移植术后转氨酶的变化,恐怕是诸位经常关心的问题了。阿土在这里帮大家总结了一下转氨酶升高的六大原因。总体来说,转氨酶升高是肝细胞受损的表现。阿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动脉并发症

这是术后早期(1-3周)非常糟糕的一项并发症,好在发生率并不高,小于1%。

术后早期是定期监测B超的,可以在转氨酶早期升高时就动态观察动脉通畅的情况。处理办法有抗凝药物、介入支架,极个别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急诊再次肝移植。

二、排斥反应

这恐怕是转氨酶升高最常见的并发症了,有经验的肝友会马上想到检测抗排异药物浓度。阿土提醒大家注意,如果伴有发烧、拉肚子时,药物浓度可能会下降,需要早点来检测浓度。

急性排斥反应可以用提高药物浓度,激素冲击等办法处理。如果肝穿证实时慢性排斥反应,则处理较棘手,可以考虑长期小剂量激素联用。少数慢性排斥反应患者,伴有顽固性的严重黄疸和肝功能失代偿的,晚期可能需要再次肝移植

三、药物损伤

包括抗排异药物浓度过高,山寨版西药的杂质过多,或者中药的药物毒性等。浓度调节对于一些老肝友来说,可那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但是人体是十分复杂的,比如偶尔吃了提高浓度的药物或食物,比如五酯胶囊、伏立康唑、西柚汁等,都会享受到“坐电梯的感觉”。不熟悉的西药不要乱吃,阿土在临床上就遇到过吃山寨版优思弗反而吃出黄疸来的。至于中药,我不敢断言,但是请服用正规中医院的药物;要来的土方不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是药三分毒”,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可能发生副作用的。

四、感染

肝移植病人的护理

肝移植病人的护理

肝移植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一)受体的术前护理

1.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护理,限制探视,做好病室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病人的清洁护理很重要,清醒者,可帮助病人洗澡,对昏迷的病人应给床上擦洗,床上洗头,术前一日每日3次用酒精擦洗头发。彻底清洗脐及皮肤皱折处的污垢。腹部皮肤于手术前一日及术日晨先用2.5%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后用无菌布方巾包裹。

3.根据医嘱术前3天,用抗霉菌的药物对皮肤皱折、指甲、会阴部等进行每日3次涂擦。

4.彻底清洗病人肠道,清醒者术前3天吃流质饮食。口服肠道不吸收抗菌素并根据医嘱给缓泻剂,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排除肠道毒素。

5.做任何操作时要轻柔,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二)洁净病房的准备

1.术前对病房应进行彻底的擦洗和消毒,墙壁、家具、床垫等。用1000g/ml

次氯酸进行擦拭,并每日3次用静态层流杀菌机进行消毒。

2.病人的衣服、被单、被套、枕套、尿垫等布类物品送高压灭菌。

3.病房内应备齐所有要用的医疗器械、护理用品,并对其消毒。尽量减少术后

医护人员出入病室。

4.制定严格的出入病室的制度

(1)非肝移植患者医疗关系人员谢绝入内。

(2)进入时需履行下列程序:A.脱去白大衣B、洗手后用消毒液消毒C、戴上无菌的口罩、帽子 D、穿上鞋套或更换拖鞋 E、穿好无菌隔离衣(3)外来治疗仪需用消毒液擦拭后方可进入病房,轮子需要在泡有消毒液的垫子来回滚动数次。

(4)凡进入室内所有的物品均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病房。

(5)对病人做任何治疗及护理时均应带无菌手套

(6)勿将清洁物品置于床的平面以下的地方。

肝移植术后病毒感染防治

肝移植术后病毒感染防治

▪ 风险因素
1.免疫抑制程度: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持续时间会影响 感染的风险。 2.病原体类型和毒力:不同病原体的感染风险和致病力不同, 一些病原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3.患者基础状况: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因素会 影响感染的风险和预后。
感染途径与风险因素
▪ 预防措施
1.加强免疫抑制管理:定期监测患者免疫功能,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 2.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3.加强患者教育: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个人防护,减少社区获得性 感染的风险。
▪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肝脏形态、大小和血流情况,有助于 诊断感染造成的肝脏病变。 2.CT和MRI:对于疑似感染造成的脓肿、积液等病变,可提供 更精确的影像学信息。
诊断与检测方法
▪ 内镜检查
1.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内镜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以确诊病毒感染。 2.内镜检查可评估术后吻合口和其他内部结构的情况,有助于 发现感染源。
老年肝移植术后病毒感染防治
1.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术后恢复较慢,应加强营养支持和免 疫治疗,提高免疫力。 2.针对老年人常见的病毒感染,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避免并 发症的发生。 3.定期复查肝功能和感染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调整用药 方案。
特殊人群的管理
▪ 孕妇肝移植术后病毒感染防治

术后肝功能障碍

术后肝功能障碍
您生活愉快!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272~340umol/L • 3.性格、行为改变 • 4.皮肤粘膜出血 • 5.肝臭,肝缩小 • 6.脑电图异常
六、治疗
1.基础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2)保证每日足够的热量和补充多种维生素 (3)适量补充新鲜血、新鲜血浆、白蛋白及各种凝血因子 (4)应用细胞活性药物 2.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3.促进肝细胞再生 4.肝性脑病的治疗 5.支持心、肺、肾功能,预防感染和出血 6.外科治疗: (1)血液净化疗法 (2)交换输血与血浆置换 (3)肝移植
2.机制:不明
急性肝衰竭
acute hepatic failure(AHF)
定义:肝细胞迅速而大量坏死,使肝功能严重 受损所引起的综合征,其特点是黄疸急剧加深, 进行性神志改变直至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肾 功能衰竭、血清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显 著延长等。

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偏高的原因可以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手术创伤:手术时切割和操作器械对身体的创伤会释放出大量的肌酸酐和ALT,导致ALT水平上升。

2.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ALT水平升高。

3. 肝脏疾病:如果患者术前已经有肝脏疾病,术后ALT水平可能会升高,因为手术和麻醉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4. 身体代谢失调:一些疾病或代谢失调(如高血糖、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可能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ALT水平上升。

5. 脂肪肝:脂肪肝是肝脏脂肪堆积的疾病。手术前患者可能未察觉自身患有脂肪肝疾病,但术后可能因药物和手术对肝脏的影响导致ALT水平升高。

总之,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不仅仅说明肝脏疾病,还可能是手术和药物等原因导致的。如果发现术后ALT偏高,需要及时请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移植术后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各位肝友,肝移植术后转氨酶的变化,恐怕是诸位经常关心的问题了。阿土在这里帮大家总结了一下转氨酶升高的六大原因。总体来说,转氨酶升高是肝细胞受损的表现。阿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动脉并发症

这是术后早期(1-3周)非常糟糕的一项并发症,好在发生率并不高,小于1%。

术后早期是定期监测B超的,可以在转氨酶早期升高时就动态观察动脉通畅的情况。处理办法有抗凝药物、介入支架,极个别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急诊再次肝移植。

二、排斥反应

这恐怕是转氨酶升高最常见的并发症了,有经验的肝友会马上想到检测抗排异药物浓度。阿土提醒大家注意,如果伴有发烧、拉肚子时,药物浓度可能会下降,需要早点来检测浓度。

急性排斥反应可以用提高药物浓度,激素冲击等办法处理。如果肝穿证实时慢性排斥反应,则处理较棘手,可以考虑长期小剂量激素联用。少数慢性排斥反应患者,伴有顽固性的严重黄疸和肝功能失代偿的,晚期可能需要再次肝移植

三、药物损伤

包括抗排异药物浓度过高,山寨版西药的杂质过多,或者中药的药物毒性等。浓度调节对于一些老肝友来说,可那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但是人体是十分复杂的,比如偶尔吃了提高浓度的药物或食物,比如五酯胶囊、伏立康唑、西柚汁等,都会享受到“坐电梯的感觉”。不熟悉的西药不要乱吃,阿土在临床上就遇到过吃山寨版优思弗反而吃出黄疸来的。至于中药,我不敢断言,但是请服用正规中医院的药物;要来的土方不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是药三分毒”,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可能发生副作用的。

四、感染

包括巨细胞病毒感染、乙肝病毒复发等肝内感染的情况。

一般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巨细胞病毒抗原(IE+E,PP65),术后4个月内是高危期,1-2周查一次;之后3-6个月一次。如果升高可以使用更昔洛韦或缬更昔洛韦。至于乙肝复发,我们的建议是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免疫球蛋白,保持“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100是及格,200是良好,400是优秀”。郑树森院士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得到全世界专家的普遍认可了。如果在坚持抗复发方案的情况下,仍然滴度下降的,复发可能性较大,可以考虑联用阿德福韦或其他药物。当然,确认复发以后,乙肝DNA监测和病毒变异是必须检查的。

五、胆道损伤

所谓“肝胆相照”,肝细胞和胆道是密不可分的。长期的胆道并发症,也会引起肝细胞的破坏,引起转氨酶的升高。

六、免疫清除

自身免疫性肝病或免疫系统自动清除带乙肝cccDNA的肝细胞时,转氨酶也会升高。但是只要保持在100左右,或一下,短期内并不会对肝脏本身产生太大的副作用。因为肝脏的再生能力是非常顽强的。

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或自免肝行肝移植术后的患者,一般建议服用少量激素来控制。如果是乙肝的免疫清除,倒是一件好事情,

诸位肝友不要奇怪,为什么阿土到现在还没有提到降酶药物。其实个人认为,转氨酶升高时,首先还是要找到肝细胞损伤的原因,给予“对因处理”。至于降酶药物,可以辅助性的使用,属于“对症处理”。

降酶药物可分为2类。主要保护肝细胞的,如甘草酸制剂(美能、甘利欣、天晴甘美)、易善复等;主要降低外周血的肝酶水平的,如五酯胶囊、百赛诺等。

预祝各位肝友,肝酶平平安安,胆道畅通无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