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科备课设计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了解阅读的不同目的和方法。
2. 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和思辨,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分析和思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比如通过故事、名言警句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2. 播放与语文课外阅读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分析和解读名著中的经典语段或者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思辨和分析。
4. 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5. 教师提供一些经典和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并导读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
6.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5分钟)通过故事或者名言警句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和目的(10分钟)播放与语文课外阅读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分析和解读名著中的经典语段或句子(15分钟)教师选择一段经典的语言材料,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
4.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体会和感受(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5. 导读优秀作品,分析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15分钟)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并给学生导读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思考和探讨。
6.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2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将能够:1. 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 提高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3. 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4. 培养独立思考和评价的能力;5.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课外阅读活动内容为学生自主选择一本中小学生读物,并完成相关阅读任务。
三、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多种适合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并放置在班级图书角;2. 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阅读书籍供学生选择;3. 准备课外阅读记录册,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情况和心得体会;4. 准备评价表,用于评估学生的阅读成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鼓励学生阅读的方式引入本节课,例如分享自己最近读过的一本书的故事或感受,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书籍选择(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本课外阅读书籍,并向教师请示以确保选书合适。
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
3. 阅读任务(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阅读书籍,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
阅读任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根据教师要求列出至少5个生词并总结词义;- 摘抄或总结故事中的重要事件或情节;- 分析书中的一个人物,并描述其特点;- 撰写书评或读后感。
4. 学生交流和分享(2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各自读过的书籍和完成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倾听和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和评价。
学生可通过填写阅读记录册、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表等形式进行。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成果和参与度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
五、课后任务学生根据本节课的阅读任务和自身兴趣,继续阅读或完成其他相关作业,如撰写完整的读后感或书评等。
六、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会、作家访谈、阅读推荐展等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阅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成为我们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节课我们着重讲解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指导课。
二、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目标: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学会选择合适的读物进行阅读,并理解阅读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品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兴趣的读物,并且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材、课外读物、教学设计、学生评价表等。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课外读物、学习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Step1:导入老师出示图片或者PPT上的一些课外读物,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Step2: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课外阅读的经历,了解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Step3:阅读指导老师介绍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类型,例如: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等。
并且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儿童读物,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
Step4:阅读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推荐或者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本课外读物,在班级内或者自习课时间进行阅读。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或者小组讨论。
Step5:阅读评价老师设计学生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评价,包括阅读的感受、收获、对书中故事的理解等。
Step6: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课外阅读指导展开,通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并且进行阅读评价,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16篇
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16篇教案题目: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16篇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2.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识别生词、理解文章内容、提炼主旨等。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6篇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文章,包括故事、科普知识、传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本精美图书,介绍并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与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二、预习(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文章主题和背景。
2. 鼓励学生自主查找不熟悉的词汇,并列出需要解释的生词。
三、阅读(25分钟)1. 指导学生逐段阅读文章,并辅助解释生词和理解句子结构。
2.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关键信息和主旨,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3.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的要点,并与同桌分享。
四、讨论与活动(15分钟)1.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文章中的相关问题,如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特点等。
2. 设计一些与文章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复述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指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多读书、经常阅读。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为学生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阅读作业。
2. 提供一些额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辅助:1. 图书:根据课程内容准备16篇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阅读的故事、科普知识文章等。
2. 生词表:准备一个生词表,以便及时解释和帮助学生记忆新词汇。
3. 角色扮演道具:根据故事情节准备一些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反应。
2. 口头回答问题:在讨论与活动环节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书面作业:检查学生阅读文章后的理解能力,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结或回答几个问题。
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通用5篇)
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通用5篇)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和语文应用规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1一、工作目标本阶段的工作目标如下:⑴“十注阅读法”基本成型,学生能较熟练的运用“十注符号”开展批注性阅读,基本养成了“十注阅读”习惯,通过“带疑初读”,基本能独立完成学案第一环节的相关内容;⑵深化、拓展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继续加强小组合作成型化建设,小组长能充分的发挥职能作用,能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工、实施信息的传递与整合,能得出组内的集体阅读成果,有效的组织小组进行较有深度效度的合作学习;⑶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小组的“立体化”建设。
合作学习小组的“立体化”建设是合作学习小组凸显合作效能和延长生命周期的根本保证,“立体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课堂合作学习机制的建设”、“小组学习习惯的建设”、“小组德育品行的建设”、“小组校纪班风的建设”、“小组清洁卫生绿化责任制度的建设”、“小组课外主题活动开展的建设”、“小组家庭管理联系制度的建设”、“小组捆绑式学习发展的建设”。
⑷核心目标的教学基本达成,能做到一个“五环节课堂教学”与一个核心教学目标的紧密对应,基本实现“一课落实一个目标、一课得到一项发展“的教学目标。
⑸认真落实每两周一节的“自主推荐课”,授课小组能自主选择学习文本、自主提出学习目标、自主开展文本备课、自主进行文本解读、自主组织班级学习、有质量的解答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⑹严格按县课题组要求撰写和上传上一实验阶段的相关材料和完成本实验阶段的材料撰写和上传任务。
二、工作要点(一)加强学习,服务教学。
为了提高研究水平,课题组间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培训学习,并要求实验教师全员参与,实验教师必须有学习记录。
除了集体培训外,实验教师要加强自学,推荐学习资料有:《语文:表现与存在》、《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及关于文本细读的资料包。
课外阅读活动方案范文(通用9篇)
课外阅读活动方案课外阅读活动方案范文(通用9篇)为了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外阅读活动方案范文(通用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外阅读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新政有关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进一步加强课程标准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做到“减负不减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
二、工作目标一年目标:使学生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两年目标:使读书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长远目标:使学校形成读书文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工作措施(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1、学校成立课外阅读工作领导小组:各班语文教师:负责执行学校有关计划、制度,开展读书活动。
2、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各项有关宣传活动。
(二)积极营造氛围,给学生一个乐于读书的环境积极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班会晨会、家长学校、黑板报等阵地宣传读书的意义,介绍读书方法,推荐阅读书目,推广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大师的读书经验等;另外,利用少先队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优秀书签的评比等,在短时间内掀起一股读书热潮。
具体安排:1、学校橱窗4块;2、学校山墙布置两块大彩塑;3、各班发挥自主性布置墙面和书橱;4、召开家长会;5、晨诵宣传、班会推动。
(二)解决书源问题,让学生不愁没书读。
1、建立班级图书角和年级图书屋,鼓励学生为班级、年级捐书,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培养班级、年级图书管理员,保证班级图书正常有序流通;2、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与班主任配合,建立起有序的借书、读书、还书的程序,并对学生借书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调研学生读书情况的材料之一;3、争取家长支持,印发《告家长书》,宣传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意义,鼓励和指导家长为学生科学购书。
三下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三下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三下课外阅读一、教学目标通过三下课外阅读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阅读速度和准确性;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3.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他们的视野;4. 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内容三下课外阅读教学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选读优秀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名著、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 阅读报纸和杂志。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批判能力。
3. 探究科普读物。
通过阅读科普读物,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4. 阅读网络文章。
教导学生辨析网络信息的真伪,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1. 前期准备:教师选择相关阅读材料,并准备相关习题和辅助教具。
2. 导入:教师可通过展示精彩的书摘或介绍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启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活动: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阅读指定的文章或篇章,并进行分析、理解和归纳。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或整体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5. 提供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写作评价、同学互评等方式。
6.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推荐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听讲、回答问题、思考等。
2. 学生的阅读量和质量。
检查学生的阅读记录和阅读反馈,评估他们的阅读进展和理解能力。
3. 学生的表达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情况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与改进。
可以从选材上进行调整,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也可以从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一:《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初步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自带《西游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
2、关于作者、著作的介绍吴承恩(1501—1582)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二、读书汇报。
(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5、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6、沙和尚的法号是——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7、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播放精彩片断视频。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结合《西游记》介绍整本通读的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课外阅读计划书(8篇)
课外阅读计划书(8篇)课外阅读计划书(精选8篇)课外阅读计划书篇1一、活动目的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科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与他们的读书分不开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改革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
其次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总计160篇(段)。
并在后面附上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
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5、能熟练背诵新课标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
三、活动实施(一)课外阅读的计划制定。
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的阅读量为5万字,分解到各个学期每学期应达到1250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分解到每个学期应达到10万字,也就是相当于两本语文书的字数。
初中作文课外阅读理解教案
初中作文课外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事件、情节等。
2.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选择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作文文章,要求文章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学生的兴趣。
2. 针对文章设置一系列问题,包括是非题、选择题、简答题和作文题等,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选定的文章,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事件、情节等。
3. 问题解答: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发放问题试卷,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问题包括是非题、选择题、简答题和作文题等。
4.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答案,互相学习和借鉴。
5. 总结讲解: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6. 作文练习:根据文章内容和问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和准确性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
2.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
3. 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教学反思: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文章和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阅读中得到提高和成长。
课外阅读内容图文并茂教案
课外阅读内容图文并茂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图片引入课外阅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
让学生阅读一篇有趣的课外阅读文章,然后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激发阅读兴趣(15分钟)。
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可以是小说、散文、诗歌等,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4. 阅读指导(20分钟)。
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阅读指导,比如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等。
5. 阅读表达(20分钟)。
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 总结反思(10分钟)。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有一些学生对阅读仍然持消极态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并且及时给予学生一些阅读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2024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案全册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案全册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本教案全册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为切入点,旨在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语言感受力。
3.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视野。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优秀文化。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全册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若干个阅读主题,共计24个主题。
各阶段内容如下:第一阶段:低年级(1-2年级)1.童话故事2.寓言故事3.儿童诗4.儿童散文5.科学知识第二阶段:中年级(3-4年级)1.古典诗词2.现代诗歌3.短篇小说4.报告文学5.历史故事第三阶段:高年级(5-6年级)1.名人传记2.长篇小说3.散文4.戏剧5.科学幻想第四阶段:综合阅读1.传统文化2.社会科学3.自然科学4.文学评论5.艺术欣赏四、教学方法1.指导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传授阅读方法,解答学生疑问。
2.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心得交流,分享阅读感悟。
3.活动拓展:开展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表演、绘画、写作等。
4.评价激励: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如阅读态度、阅读习惯等。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阅读心得、作品创作等成果。
3.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教学建议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4.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阅读成长。
课外阅读活动计划精选15篇
课外阅读活动计划精选15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1一、实施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他们的童年时时与好书相伴。
2、通过阅读,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
3、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爱书、爱读书的习惯,陶冶情操,获得愉悦,感受成长。
二、活动要求: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做出笔记,每学期不少于8次。
3.通过开故事会、优美文章诵读、佳作评选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一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本书,背诵、积累优秀诗文。
三、活动安排1、教师讲清课外阅读的目标及要求,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
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
鼓励家长为孩子购买适合的读物,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孩子按本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3、实施行动。
(1)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晨读时间、中午的“美读”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平时,允许学生来校带课外书)。
让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二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2)开展精彩的课前3分钟演讲。
学生通过观看电视、收听广播,阅读最近的报刊、杂志。
从中挑选最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新闻写下来,并在内容后面谈谈自己读了这条新闻后的感受和体会。
利用每节阅读课前的3分钟,按照学号的先后顺序,让每一个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充分的展示自我。
开展其它交流活动,如让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
初二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初二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一篇故事短文。
2. 阅读技巧:提问,预测,推理等。
3. 阅读评价:根据理解和鉴赏给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精美的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老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你们喜欢阅读吗?你们平时都读些什么?”等。
二、阅读导入(10分钟)1.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篇故事短文,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了解大意。
2.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例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中有哪些人物?”等。
三、阅读指导(15分钟)1. 老师讲解一些阅读技巧,如提前预测,理清思路,注意关键词等。
2. 老师提供一些问题和练习,让学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阅读。
四、阅读实践(20分钟)1. 学生阅读故事短文并做练习,理解故事情节,品味语言表达,并回答老师提供的问题。
2. 学生可以在读完后自由讨论,并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五、阅读总结(10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过程,思考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找出解决方法。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写在纸上或口头表达出来,并和同学分享。
六、阅读评价(10分钟)1. 老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对短文进行评价,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或改进意见。
2. 学生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总结自己的观点,并表达自己的喜爱或不喜爱的原因。
教学反思:1. 教学设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教学活动要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维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样化,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观点和互相尊重。
4. 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反馈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进步。
阅读课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课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培养阅读的兴趣。
-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娱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教科书、阅读材料、电脑、投影仪。
- 教学环境:教室、教学平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本精美的图书,并谈论自己对阅读的喜爱。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
2. 阅读活动(30分钟)- 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个别阅读并找出关键信息。
- 学生互相交流并讨论自己的答案。
-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推理和解决。
3.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 教师提供更多阅读资源供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 教师收集学生的答案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 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取得进步。
六、教学拓展-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或分享给同学。
-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图书馆或社区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拓展阅读经验。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反思本堂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一份阅读课教案的教学设计,通过合理的分段和符合教案的格式,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及评课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及评课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为您设计一节课外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课。
请注意,以下内容中不包含网址链接。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外阅读教学,学生将能够:- 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优秀课外阅读材料;-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 引入阅读话题,如“你最喜欢的课外阅读书籍”;- 学生通过口头交流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
步骤二:阅读活动(20分钟)- 提供一份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选择;- 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阅读,并对喜欢的内容进行标注和批注;- 鼓励学生尝试解释作者用词和表达的含义。
步骤三:讨论与分享(15分钟)- 学生以小组或全班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
步骤四:扩展阅读(10分钟)- 提供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并解释推荐理由;-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继续进行课外阅读。
步骤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讨论对阅读的态度和批判思维的重要性;- 布置针对本节课读书材料的阅读报告,并要求学生用书面形式完成。
二、评课本节课外阅读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
通过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优秀读物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字中的含义和情感。
同时,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能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阅读体验的交流,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推荐相关课外阅读书目以及布置阅读报告的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持续阅读的习惯。
但是,对于不同年级和年龄段的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更加具体和详细,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阅读水平。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 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阅读策略。
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
2.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3. 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
4. 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
5. 如何写读书笔记和分享读书心得。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在之前的阅读课上学到的一些基本阅读策略,如研读封面、标题、图片,预测故事情节等。
步骤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的方式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如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培养想象力和提高写作能力等。
步骤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可通过展示一些不同主题和难度的图书封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选择。
步骤三: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生词、复杂句子等。
教师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查字典、寻求他人帮助等,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步骤四: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主题理解、细节理解和阅读态度思考等方面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年级的短文章,引导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步骤五:如何写读书笔记和分享读书心得(2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并讲解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教师可以示范写一段读书笔记,并鼓励学生在日常阅读中积极记录。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心得的分享,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坚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并记录读书心得。
拓展练习:布置学生自主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并阅读后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童年》课外阅读备课教案
不寻常的童年——《童年》整本书共读阅读任务单《童年》故事梗概父亲死后,我和母亲寄居到外祖父家中。
外祖父家开着染坊,但这个家庭充满矛盾和争吵,孩子们在他的打骂中度日。
对我极其关爱的朋友“小茨冈”死后,唯一的安慰来自外祖母,她是我的保护神,也常给我讲各种神话、童话故事,还有关于我父亲的往事。
外祖父多次搬家,我目睹了许多人的凄惨生活。
由于缺少友谊,我非常苦闷,整天调皮打架。
母亲离家之后归来,教我读书,之后把我送进学校,但我厌恶学校,常搞恶作剧。
后来母亲改嫁,生活并不幸福,外祖父也家道衰落,家庭矛盾愈加激烈。
最后,年老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分家,我跟随外祖母生活,开始捡破烂、偷木板挣钱维持生活。
我三年级时退学,不久,亲眼看到了母亲的去世,我也被外祖父赶出家门自己谋生了。
走近作者高尔基(1868.3.28―1936.6.18)英文Gorky·Maksim,全名高尔基·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高尔基”这一笔名即“惨苦”之意,它形象地概括了高尔基童年时代的生活体验。
童年凄苦的生活,给高尔基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影响了他之后的思想和创作。
早在19世纪90年代,他就有撰写自传的念头。
他常对列宁谈到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生活,一次,列宁对他说:“您应当把这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答应了,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童年》就是他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
事实上,高尔基一直对传记情有独钟,他尤其看重的是传记的教育意义和认识价值,他认为:“优秀的、使人入迷的传记能够使愚昧者、自甘堕落者、迷惘者寻觅到良知和力量,从逆境中站起,重新获得人格、尊严、荣誉、自由、理想……”《童年》情节梳理1.苦难之始(埋葬父亲\投奔外祖父)2.残酷的童年(第一次挨揍\_____________)3.好友茨冈(快乐的节日\_____________)4.外祖母的熏陶(着火)5.第一次搬家(老人家旧事)6.不孝之子(醉酒\_____________\削尖的木棍)7.外公外婆的不同上帝8.沉重的趣事(我与神秘房客“好事情”的忘年交)9.彼得伯伯及邻家少年(我救邻家小弟弟)10.穿红裙的妈妈(认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公逼嫁)11.听外婆讲父母的故事12.母亲再嫁(报复秃头老师\_____________)13.谋生(\捡破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别母亲走入人间)你了解童年创作背后的故事吗?查阅资料,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童年》真实地记录了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的生活,期间,他目睹了贪婪、自私、残暴,也感受到了慈爱、温暖,请把主要人物、人物性格、主要事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出来。
初中课外阅读 教案
初中课外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如名著、小说、散文等。
2. 引导学生了解书籍的作者、背景、主题等基本信息。
3. 教授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批注等。
4. 分析阅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5.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外书籍,准备好相关资料。
2. 导入新课:介绍书籍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教授阅读方法:根据书籍的特点,教授相应的阅读方法。
4. 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遇到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
5. 阅读交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给予反馈。
四、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有趣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授方法:结合具体书籍,教授相应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3. 引导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鼓励交流: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得到提高。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通过阅读测试或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3.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批注等,了解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阅读交流、写作等环节,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升。
六、教学资源1. 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
2. 与书籍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背景知识等。
3. 阅读方法指导资料。
七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计划(精选10篇)
七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计划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计划(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的: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了解两个问题:(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
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
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七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计划篇2根据我班学生和实际情况,制订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