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喂食 要 少添 勤添 。保证 食槽 、水槽清 洁 。 ( ) 产 仔 前 ,产 房 要 打 扫 干 净 , 3 分 娩 母 猪 也 做 好 消 毒 。 分 娩 后 经 常 用
02 的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清 洗 母 猪 乳 房 , - % 猪 舍 内不 要堆 积污 物 、粪 便 。 31 做好 免 疫 接 种 T 作 .3 _ 目前 使 用 的 主 要 有 多 价 副 伤 寒 灭
( )食 槽 、水 槽 要 经 常 洗 刷 干 净 , 2
胎 儿 、胎 衣 及 羊 水 等 排 出 大量 的病 菌 。
本 病 主 要 经 消 化 道 感 染 .还 可 以 通 过 交配或 人T 授精等 途径发 生感染 。由 于 沙 门 氏菌 的 菌 型 很 多 .几 乎 温 血 动
体 .超 过 2 4小 时 就 不 能 吸 收抗 体 ( 大
急性型 ( 血 型) 败 :病 猪 体 温 突 然 升 高 至 4 — 2 。 初 期 便 秘 ,后 期 下 14℃ 痢 ,排 恶 臭 稀 粪 , 呼 吸 困 难 , 耳 根 、 胸 前 和腹 下皮 肤 有 红色 斑 点或 紫 斑 .
能 使 胃 的 机 能 显 著 提 高 , 促 进 消 化 器
分 子免疫 球蛋 白 ) 一般 仔猪 从 1 日 。 0
龄 才 能 自己 产 生 抗 体 。 因 此 出 生 后 能
否 及 早 吃 到 足 够 的 初 乳 。对 仔 猪 抗 病
力影响很大。 ( ) 合 理 饲 喂 仔 猪 ,促 进 消 化 器 2
物 均 能 受 到 感 染 , 因 此 病 菌 分 布 面 很 广 ,能从 各 种 途 径 传 人 猪 群 。
疫 期 9个 月 : 口服 时 ,按 瓶 签 说 明 , 服 前 用 冷 开 水 稀 释 成 每 头 分 5 lm , 一O l 掺 入 料 中喂 服 。
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仔猪副伤寒(PRRS)是兽医界被认为是伤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它会对仔猪的健康、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由于副伤寒病毒的多样性和易变性,仔猪副伤寒的预防和控制一直是畜牧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有效防治副伤寒,畜牧业联合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以下防治措施:一、增强畜禽免疫力增强特别是仔猪的免疫力是最有效的预防副伤寒的方法之一。
应通过合理营养饲喂、科学免疫接种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以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必要时,可根据当地的应激因素、免疫负荷及病情调整免疫接种程序和内容。
二、改善畜舍环境控制畜舍环境对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应在畜舍内适当增加空气流通,提高空气湿度;调整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以满足仔猪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的要求;适当修改畜舍的布局,加强畜舍的消毒除臭;督促畜舍的日常维护,使它持续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定期更换采食料和饮水,以改善仔猪的饲喂环境。
三、加强病原监测监测血清抗原,是及时发现仔猪副伤寒地区流行情况的重要措施。
应定期采集血清样本,进行病毒抗原监测,及时发现仔猪副伤寒,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四、精准改良家系精准改良家系可有效提高禽只的免疫能力,增强禽只的抗逆性,增加耐受副伤寒的能力。
应建立抗副伤寒的家系,根据遗传价值和种质资源采取精准改良,提高抗病系列的免疫能力,以减少仔猪副伤寒流行风险。
五、科学防控科学防控副伤寒是禽畜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应对畜舍内病原物进行严格管理,在畜舍外实施区域防治,增强禽畜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以及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禽畜业人员的认识水平。
另外,根据具体情况,部门可推出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加强对仔猪副伤寒的预防和控制,充分发挥科技改良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可帮助畜牧业有效控制仔猪副伤寒,避免它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只有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提升仔猪的健康水平,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1、病原体与传染源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
其病原体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芽孢,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都有周身鞭毛。
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3%的来苏儿、福尔马林能将其杀死。
本病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
其传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病猪及带毒猪排出的病原体污染了饲料、饮水及土壤等,健康猪吃了这些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发病。
另一种是病原体平时存在了健康猪体内,但不表现症状,当饲养管理不当,寒冷潮湿,气候突变,断乳过早,有其它传染病或寄生虫病侵袭,使猪的体质减弱,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乘机繁殖,毒力增强而致病。
2、流行特点各种家畜、家禽、其他动物和人,对沙门氏菌属的一些细菌有易感性。
不分年龄均可感染,多发生在断奶后的的幼龄猪。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气候寒冷多变及多雨潮湿季节发生最多。
3、症状按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以慢性型为常见。
(1)急性(败血型)发病初期多为急性,体温升至41摄氏度以上,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喜藏于垫草内,寒战。
鼻、眼有粘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
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呼吸急促,很快死亡。
(2)慢性为最常见的病型,最主要的特征症状是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呈黄褐、灰绿或污黑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
严重时,肛门失禁;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常发生肺炎,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状。
体温稍高或正常,食欲减少,后期废绝;有的病猪皮肤上出现湿疹样变化;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最后极度衰竭而死。
病程多在半个月以上甚至长达2个月。
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4、诊断慢性副伤寒的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都比较典型,不难做出诊断,急性副伤寒与猪瘟很相似,且常为猪瘟的并发病,应注意区别诊断。
5、防治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传染源传人,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对水、饲料等应严格按照兽医卫生规定管理。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是由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对猪群造成重大危害。
以下是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
一、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
猪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肠道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以下是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方法:
1. 病原学诊断: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确认是否存在副伤寒沙门氏菌。
2. 临床症状分析:猪副伤寒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腹泻、呕吐、体重下降等,与其他肠道疾病如猪痢疾、猪霍乱等相似。
但猪副伤寒主要侵犯肠道,且在猪粪中检测到主要从属副伤寒沙门氏菌为主。
3. 抗体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判断猪群是否受到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以及感染的程度。
4. 病理学检查:通过猪的组织切片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副伤寒沙门氏菌病变。
二、猪副伤寒的防控措施:
1. 提高猪场的卫生条件:猪场应定期清理猪舍,保持猪圈环境整洁,并进行适度的消毒,以减少副伤寒沙门氏菌的传播。
2. 加强饲养管理:科学给予猪饲料,均衡营养,增强猪的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病菌的风险。
3. 疫苗接种:对于猪场中已经存在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相关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降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 隔离和交叉防疫:将新引进的猪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没有感染副伤寒沙门氏菌,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注意猪群的自然免疫力,避免与其他疫情猪场的人员和物品接触。
5. 健全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加强猪场的疾病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感染病。
主要表现为猪只的精神萎顿、腹泻、厌食等症状。
该病多发于初生仔猪,并且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因此,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对于预防并控制仔猪副伤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疫苗免疫疫苗免疫是预防仔猪副伤寒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地提高仔猪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病情,最终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疫苗接种有两种方式:注射和喂食。
注射方法适合仔猪刚刚断奶后,在生物安全隔离区进行接种。
喂食接种方法适合仔猪在哺乳过程中进行接种,让仔猪从妈妈的乳汁中摄取疫苗免疫物质。
疫苗免疫的好处在于,通过免疫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感染风险,节约养殖成本,降低动物损失。
二、环境卫生控制病原体通过空气、水源和粪便等途径传播,因此环境卫生控制是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重要措施之一。
环境卫生控制的目的是减少室内空气中含病菌的浓度,降低室内臭气等恶臭物质的含量,保持饮用水源清洁卫生。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清洗、消毒饮用水源;清理化粪池,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粪尿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减少重组干草的使用,以及增加空气流通等。
三、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管理是有效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重要措施之一。
饲料和饮水应保证清洁、温度适宜、营养均衡,以减少仔猪的腹泻情况发生。
同时,还应高度重视饲料的卫生和质量,防止饲料发霉、受污染等情况。
此外,应根据仔猪的年龄、体重、牲畜数量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饲养,减少邻近猪舍的交叉污染。
综上所述,防治仔猪副伤寒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除了疫苗免疫、环境卫生控制和合理饲养管理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养殖场的检测和病原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确保养殖场的卫生和环境质量。
只有全面强化对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措施,才能够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同时也能够为猪肉的质量安全奠定基础。
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仔猪副伤寒(Pseudorabies)是一种细菌性疾病,是一种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猪类传染病,它能引起免疫力下降和生产力减低,而且会潜在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有必要加强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措施。
一、防治措施1、健康管理。
仔猪副伤寒病毒会通过入舍动物间接传播,因此,在繁殖、养殖、运输猪只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各只的健康管理,仔猪是否有副伤寒症状应仔细观察,发现有症状的猪只应立即隔离,并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清洁卫生管理。
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应加强对猪舍的清洁卫生管理,包括经常清洁猪舍墙壁、地面及食具,排放环境废气,防止猪舍内有任何病原体和病毒的滋生;3、预防接种疫苗。
仔猪副伤寒病毒可以通过人类、畜禽和昆虫传播,因此,应实施全面的预防接种活疫苗,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猪舍内疾病的滋生。
二、治疗1、采用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可以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如氯霉素、强的松、头孢子菌栓等;2、换饲料饮水。
发现有仔猪副伤寒病症的猪只,应尽快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水分,如高营养仔猪饲料及含维生素的水,以促进病症的恢复;3、加强护理。
应在温度舒适情况下,让病猪安静休息,同时加强护理,如拔毛、清洁肉芽良等,以便更好的观察病情发展及恢复的情况;4、改善环境条件。
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为了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应改善环境条件,改善食品的质量,增强猪的抵抗力,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总之,仔猪副伤寒病毒的发病率非常高,它不仅可以通过仔猪间的传播,而且可以通过人类畜禽和昆虫传播,因此,加强仔猪副伤寒预防措施,对仔猪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猪类行业的发展。
猪传染病之仔猪副伤寒防治
猪传染病之仔猪副伤寒防治【病因】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
多发于20日龄至4月龄的小猪,6个月以上的猪很少发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用中药治疗慢性病猪,有一定效果。
【症状】急性型:突然发病,无显著症状就很快死亡。
病程稍长些,表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废绝,下痢,排淡黄色恶臭粪便,胸前、腹下皮肤呈蓝紫色或有出血斑,病程2-4天,死亡率高。
慢性型:体温升高至40.5-41℃,食欲不振,寒战,喜钻草堆,下痢,粪便呈灰白或黄绿色水样,有恶臭并混有大量坏死组织,日见消瘦,贫血,生长停滞,眼结膜常有脓性分泌物,皮肤出现紫斑,最后食欲废绝,衰竭死亡。
部分病猪经数周后,病情可减轻,成为僵猪。
【诊断】临床症状只做为参考,因此病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相似,必要时作实验室检查方可确诊。
【治疗】方1 猪大肠一节,加黄连12克。
煮熟喂服,1次不愈,连服2次。
此方疗效显著,可治猪肠风下血症。
方2 大蒜头120克(去皮捣烂),加入白酒500克,混匀后封闭放置一星期后备用,仔猪每次口服3-10克,每日2-3次。
至食欲开始恢复后,加入饲料中继续服数日。
方3 高良姜、贯众、苦楝子、石榴皮、大蒜、雄黄、大黄各15克,煎汤灌服。
方4 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后加50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日,取汁加锅底灰混匀,每日每头喂20克,连服2日。
方5 断肠草、了哥王各125克,蒜头93克,花粉6克,桂枝31克。
加水2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3次服。
方6 鲜枫叶、马齿苋各60克,鲜松针30克,取一半药水煎,一半加水捣汁,两液混合。
1天喂服2-3次,连用3-4天。
方7 黄芩、荆芥、桂枝各20克,杏仁、麻黄各15克,桔梗、防风各25克,川芎、大枣各12克,生姜、甘草各10克。
水煎服,或研成细末,开水冲调,每日1剂,连服3-5日,病重者连服6-10日。
方8 黄连素10毫升,交巢穴注射。
同时用黄连、双花、龙胆草、白头翁各10克,煎水灌服。
仔猪副伤寒的发生与防治
仔猪副伤寒的发生与防治一、仔猪副伤寒的发生副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亚种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多见于猪、鸡等家禽和家畜中。
在仔猪中,副伤寒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会对豢养场的正常生产运营造成极大的危害。
主要的传染源来自于携菌者、怀孕母猪和持续毒株的细菌。
在繁殖季节中,滋生细菌的地方如肠道、淋巴组织等容易对新生仔猪造成影响,是仔猪副伤寒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仔猪副伤寒的防治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被认为是预防副伤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疫苗接种将有效地增强猪体免疫力,从而防止副伤寒的爆发。
疫苗接种的时机应当准确无误,晚期进行接种并不能很好地保护仔猪免受副伤寒的侵袭。
疫苗接种应当在仔猪出生后,三周内完成。
2. 环境卫生仔猪舍的卫生以及猪窝的清洁度对于仔猪副伤寒的防治尤为重要。
猪舍应当定期开窗透气,消毒清洗猪舍,及时清理猪粪等杂物,尽量减少细菌滋生的环节,使得猪舍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
3. 饲料管理仔猪的饲料中应当控制蛋白和能量的摄入量,及时更换饲料,保障仔猪的营养均衡。
同时,仔猪的饲料应当避免受到污染,饲料盆等饲料容器应该及时清洗消毒,以免细菌滋生。
4. 畜牧管理适当的畜牧管理有利于仔猪副伤寒的预防。
首先要加强仔猪饲养者的健康意识,饲养者应当避免传染给仔猪疾病。
同时,在仔猪的繁殖季节中,应当对怀孕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时排除体内滋生的细菌,避免造成仔猪感染。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充分利用疫苗等手段,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副伤寒,保证养猪场的正常生产经营。
猪的疾病 仔猪副伤寒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仔猪副伤寒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仔猪副伤寒 (Swine paratyphoid)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致病性细菌引起仔猪的传染病。
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
本病大多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多为隐性带菌。
我国各地的猪场及养猪单位都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环境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经常有本病发生,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病原: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变种、猪伤寒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变种、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及都柏林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引起,引起猪沙门氏菌病的沙门氏菌血清型相当复杂。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根据O(菌体)抗原、H(鞭毛)抗原、和表面抗原(荚膜抗原称Vi抗原)的不同,分为许多血清群和血清型。
沙门氏菌有51个O群,58种O抗原,63种H抗原。
现已有250多种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00多种血清型。
本属细菌是直杆菌,菌体大小为0.6~0.7µm×2~3µm,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有鞭毛,能运动。
革兰氏染色阴性。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24h,长成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湿润的小菌落。
在S.S培养基上呈无色菌落。
在肉汤培养中呈均匀混浊,培养长时可形成沉淀和菌膜。
大部分细菌能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和蔗糖,不凝固牛乳,不产生靛基质。
沙门氏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强,干燥和冷冻对细菌无多大影响。
干燥的环境中经4个月不死。
在污染的水中能生存4个月以上,在粪便和土壤中能生存10个月。
在10%~19%的氯化钠的腌肉中75天不死。
在牛奶等食品中,不但能存活而且还能繁殖。
对某些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直射阳光能迅速杀死,加热到60℃经20min可杀死,煮沸立即死亡。
但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肠炎沙门氏菌能形成耐热的毒素,加热到75℃经1h不被破坏,所以含菌的猪肉,如不充分煮熟,常会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猪副伤寒的预防与防控方法
猪副伤寒的预防与防控方法猪副伤寒是一种由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副伤寒的发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猪副伤寒的预防与防控方法,以供参考。
一、提高猪场的卫生条件猪副伤寒是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多样化,包括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尿液等。
为了减少病原菌的传播,猪场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工作。
饲料和饮水的容器也要经常清洗,避免细菌滋生。
此外,定期更换猪圈的垫料和床木也是十分重要的,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二、加强猪的免疫防护免疫是预防猪副伤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猪副伤寒疫苗的接种可以提高猪的抗病能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免疫程序应根据疫苗生产商的推荐进行,并且定期接种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猪场应确保疫苗的质量,并按照正确的接种方法进行操作,以提高免疫效果。
三、控制病原菌的传播除了提高卫生条件和加强猪的免疫,控制病原菌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隔离感染的猪是必须的。
一旦发现猪群中有患病猪只,应立即将其隔离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其次,猪舍应做好隔离区域,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病死猪只的处理也要符合规范,避免因不当处理导致病原菌的扩散。
四、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防控猪副伤寒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猪场应严格按照科学的饲养标准进行管理,保证猪只的健康。
营养均衡的饲料、清洁的饮水和合理的饲养密度都是保证猪只健康的关键。
此外,猪舍的通风和温度控制也要得到重视,以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五、定期检测与监测定期检测和监测是猪场防控猪副伤寒的重要手段。
猪场应定期进行病原菌的监测,及时了解感染情况。
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此外,猪场还应与兽医合作,定期进行猪只的检查和筛查,以及时发现潜在感染。
六、加强员工培训与安全意识员工的培训与安全意识对于防控猪副伤寒也至关重要。
猪场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告知他们有关猪副伤寒的知识和防护措施,提高其对疫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23年第5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不断提升,生猪养殖业也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支柱性产业。
但是,随着生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猪类疾病也频繁发生,成为阻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腹泻性疾病在生猪养殖中最为常见,特别是对于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腹泻性疾病后,死亡率较高,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常见的仔猪腹泻疾病包括仔猪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感染以及传染性胃肠炎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多与饲养管理不当、仔猪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关。
其中,仔猪副伤寒与仔猪痢疾均是由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且临床症状上较为相似,经常容易发生混淆和误诊,因此一定要做好这2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对症治疗,从而降低仔猪副伤寒所带来的危害。
1诱发原因引起仔猪副伤寒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仔猪圈舍内出现温度过低、温差过大、相对湿度太大、空气流通性差的问题,以及仔猪圈舍内饲养密度太大而造成圈舍内过于拥挤和脏乱的现象,上述原因均可能造成仔猪自身免疫力降低,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其次,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若仔猪断奶过早,则会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再加之饲养密度大,或者提供的饲料营养成分不均衡等,也会增加该病发生的机率。
若未及时对仔猪进行驱虫,生物安全管控不到位,日常的清洁、消毒管理不彻底等情况均能引起该病的发生。
养殖场发现病例后应在第一时间对患病猪进行隔离处理,并将污染过的圈舍彻底消毒,若仅对患病猪进行治疗,则不仅不能根治该病,还会造成养殖场内进一步的传播感染,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病原及流行病学2.1病原学仔猪副伤寒(又称为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以及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沙门氏菌的菌体大小中等,无荚膜和芽孢等结构,菌体周围有鞭毛,能够自由运动,属于兼性厌氧的革兰氏收稿日期:2022-12-01作者简介:杨师,男,1977年生,高级兽药师。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猪副伤寒是由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产。
猪副伤寒病原体复制在猪的脾脏、肝脏和淋巴组织中,引起猪只发热、厌食、呕吐、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导致死亡。
针对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1. 流行病学特征猪副伤寒主要通过病原体污染的水源、食物和环境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感染猪只后,病原体可在猪只内持续存在,并且通过排泄物传播给其他猪只。
病原体还可通过人员、工具和车辆等间接传播。
猪副伤寒在猪只中的感染率高,易造成群发流行。
2. 临床症状感染猪副伤寒的猪只通常会出现发热、厌食、体重下降、呕吐、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部分病例还会出现肠穿孔、脾脏和肝脏肿大、淋巴组织增大等情况。
严重感染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死亡。
二、猪副伤寒的诊断和鉴别1. 临床诊断猪副伤寒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变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判断,但由于症状和其他传染病相似,单凭临床表现往往难以做出准确诊断。
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测来进行鉴别诊断。
2. 实验室检测病理学检查是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包括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
猪副伤寒病原体主要通过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PCR等方法进行诊断。
还可通过对疑似病例的血清学抗体和血清学反应进行检测,以辅助诊断病情。
三、猪副伤寒的防控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副伤寒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猪副伤寒疫苗可供使用,猪场可以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和猪只的免疫状况选择适当的疫苗进行接种。
2. 环境卫生控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和控制猪副伤寒的重要措施之一。
猪圈的清洁和消毒、饮水设施的清洁和消毒、排泄物的及时清理处理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猪副伤寒的传播和发病率。
3. 临床诊断和隔离一旦发现疑似猪副伤寒病例,应当立即进行临床诊断和隔离,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猪副伤寒是由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症状。
以下将从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两个方面介绍猪副伤寒。
一、流行病学鉴别诊断:1. 疫情调查:对发病猪群进行详细的疫情调查,包括疫情发生时间、养殖方式、饲养管理等因素,通过调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猪副伤寒。
2. 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病死猪尸体和病理组织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检测等方法,来鉴别猪副伤寒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猪副伤寒的特点是发病群体普遍感染,且能从阳性抽血猪中分离出沙门氏菌。
二、防控措施:1. 病猪隔离:将发病的猪隔离出来,避免与健康猪接触,减少传播病毒的机会。
对病死猪进行处理,避免病菌通过猪粪等途径传播。
2. 健康管理:加强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更换猪舍内的垫料,保持猪舍内的干燥通风,避免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3. 疫苗接种:可采取脂多糖疫苗进行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疫情的发生率。
对于具备条件的猪场,可以通过检疫和消毒等手段筛查和杀灭疫源,防止疫情的传播。
4. 病死猪处理:对于疫情中的病死猪,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菌通过尸体传播出去。
5. 加强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疫情,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落实日常的观察和记录工作,加强猪的健康管理,提高疫情的预防意识。
针对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需要进行疫情调查、实验室检查和隔离饲养病猪等措施。
加强猪的健康管理、定期消毒和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也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副伤寒的传播。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剖检病死仔猪可见袁 急性死亡的主要呈败血症 病变袁表现为肠胃急性炎症袁伴有黏膜上皮脱落袁脾
脏及淋巴结肿大袁淋巴结呈灰红色遥 在肾皮质尧心外 膜尧肺和胸膜及肠胃黏膜有少量的出血点遥肠黏膜呈 局限性增厚尧充血和出血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袁切面 多汁和充血遥慢性型的主要变化在消化道袁肠黏膜坏 死袁呈糠麸样袁肠壁肥厚袁肠腔内有黄色泡沫样内容 物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袁肝脏常有小米粒大的灰黄色 或灰白色坏死灶遥 肺小叶部有干酪变性病灶遥
6 小结与讨论
渊1冤经临床观察袁仔猪副伤寒有的与猪瘟混合感 染袁因此在治疗时袁可结合注射青尧链霉素和磺胺类
收稿日期院圆园员3原08原23 作者简介院张芸芳渊1968-冤袁女袁贵州大方人袁畜牧师袁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遥
48
湖北畜牧兽医
2013 年
药物遥 对其他猪只除口服仔猪副伤寒疫苗外也应加 强猪瘟的预防接种袁 使猪只对两种疫病产生免疫能 力遥
. A1ll病R例ig介h绍ts Reserved.
2012 年 11 月 14 日袁鼎新乡兴启村营上组张某 饲养体重约 13 kg 的仔猪 3 头袁 其中 2 头在当日下 午停食袁被毛粗乱袁体温分别为 41.5 益和 41.7 益袁精 神沉郁尧寒颤尧便秘遥确诊为仔猪副伤寒袁当即用地塞 米松 3 mL袁卡那霉素 40 万 U 肌肉注射袁每天 1 次袁 连用 2 d袁内服新诺明尧诺氟沙星尧酵母袁每天服 1 次袁 连服 2 d袁并配合中药治疗遥 第 3 天病猪温下降至正 常温度袁被毛光亮袁精神较好袁吃食正常袁第 4 天痊 愈袁以后未复发遥
政府建立融资平台破解资金难题 永登县作为全省 30 家肉羊产业大县之一袁作为兰州市唯一的养羊大县袁从 2010 年起发展肉羊养殖袁总 量年均以 19%的速度增长遥全县发展肉羊养殖户 1.35 万户袁占贫困地区总户数的 38%袁羊产业已成为农村经 济中发展快尧潜力大的特色产业袁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遥 据了解袁该县争取良种补贴尧动物疫病防治尧畜牧技术推广尧示范合作社建设尧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资金袁 集中财力扶持羊产业遥 在协调金融机构加大羊产业发展信贷投入的同时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肉羊 规模养殖场建设袁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民间资本遥 永登县还结合开展双联行动袁利用退耕还林后续项目资金尧双联惠农贷款尧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尧农机 补贴资金等袁重点解决养殖户资金困难的问题遥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养殖产业蒸蒸日上 武胜驿镇大川沟口袁一座座红顶白墙的现代化养殖厂房成了山区一道美丽的风景遥 农民党员张昌贵联 合镇上的 5 个党员袁成立了永登县武胜驿科技农牧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袁推平荒山荒坡袁投资 4700 万元袁 建起了 20 座袁占地 502 亩的万只羊养殖基地和 105 座日光温室遥 三年内将建成养殖育肥大棚 36 座袁三年出 栏达 20 万只遥 还发展带动周边 130 户农户 530 人受益袁合作社年收入将达到 6000 万元袁使 100 户养殖户户 均收入达到 2 万元遥 日光温室基地将种植紫花苜蓿尧桑树等饲草袁保障供应万头羊养殖基地饲料遥 张昌贵说袁 野养殖场将于国庆节存栏袁届时将优先安排 88 名特困户就业袁 招录 8 名大学生和 120 个农民就业袁现在已有了 5 万只的订单袁还可带动当地农民搞养殖遥 冶 为使养羊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袁永登县加速传统养羊业向现代养羊业的转变遥 围绕养羊抓龙头尧围绕龙头 抓大户尧围绕大户抓增收的思路袁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带动战略遥 9 月 10 日袁 记者走访永登县了解到袁 目前该县已建成千只以上的羊场 15 个袁 规模养殖占养殖总量的 56.8%袁预计到 2013 年底羊存栏可达 50 万只以上袁全年羊出栏量可达 22 万只袁羊肉总产量 3300 吨袁羊产业 产值可达 1.7 亿元袁仅此一项可增加农民收入 5700 万元袁贫困地区 3.5 万户户均增收 1600 元遥
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第一篇: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冬春季节气温多变,如猪舍内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当,保温不善,长途运输等,则极易引发仔猪副伤寒的发生。
仔猪患副伤寒在临床上常可分急性和慢性两型。
1、急性型:见于断奶不久的仔猪。
病猪突然发病出现食欲不振或不食、体温升高(4 1度以上)、腹部收缩、弓背、呕吐、腹泻、其粪恶臭等现象。
病程一般为2-4天,若治疗不当,个别病猪出现症状后一天内会死亡。
该病3-5天内可波及全群,病死率高。
2、慢性型:与猪瘟症状极其相似,其表现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
病猪体温40度左右。
伴随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寒战、喜扎窝、有眼屎、腹泻等症状,粪便呈淡黄色、黄褐色、淡绿色不等,伴有恶臭气味,腹泻久之变排便失禁。
个别猪还会出现湿疹状丘疹,其耳尖、嘴端等末端皮肤暗紫,后肢无力等现象。
病程往往持续半个月以上或持续更长时间,患病猪由于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或衰竭而死。
预防措施:一是仔猪圈舍注意保暖,保持清洁干燥。
食槽要干净,及时清粪。
二是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早吃初乳,提早引料补料,仔猪断奶分群时,不要换舍。
三是仔猪发病后,及时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
治疗预防措施:1:仔猪使用“金肽源”饮水试料,加强抵抗力免疫力。
2:使用“抗菌肽一号”、“氟苯尼考”治疗细菌性疾病二、仔猪副伤寒病的防治1、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饲养管理,以预防为主,保持饲料、饮水及圈舍的清洁卫生。
2、此类沙门氏菌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低,清洁环境卫生时使用化学消毒剂就能将其杀死。
3、因为该病呈散发性,仔猪因饲养不当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候容易感染地方流行性疾病。
第二篇:仔猪副伤寒的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技术罗德钦(金沙县龙坝乡畜牧兽医站)仔猪副伤寒是一种危及仔猪生命的疾病,也是近年来我省我县高发的一种疾病,死亡率极高,为此我查阅相关资料和自己所了解情况,就此病的相关防治进行一些探讨,就该病的防治做如下分析:一、病原: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疫沙门氏菌。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方法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方法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仔猪副伤寒的症状表现1、急性(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前后(2~4月龄)仔猪,,体温升高(41~42℃),拒食,很快死亡,耳根、胸前、腹下.等处皮肤山现淤血紫斑,耳尖干性坏疸。
后期见下痢、呼吸困难、咳嗽、跛行,经1~4天死亡。
发病率低于10%,病死率可达20%~40%。
2、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较多见,似肠型猪瘟,表现体温升高(40.5~41,5℃),畏寒,结膜炎,黏性、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连,角膜可见浑浊、溃疡。
呈顽固性下痢,粪便水样,可为黄绿色、暗绿色、暗棕色粪便中常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恶臭。
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持续数周,伴以消瘦、脱水而死。
部分病猪在病中后期出现皮肤弥漫性痂状湿疹。
病程可持续数周,终致死亡或成僵猪。
3、急性型急性型仔猪副伤寒表现为皮肤有紫斑,脾肿大,暗蓝色,似橡皮,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肝也有肿大、充血、出血,有黄灰色小结节;全身黏膜、浆膜出血:卡他性出血性胃肠炎。
仔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治疗仔猪副伤寒首选肠毒神针,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本品每套可用于100kg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三天。
病情严重的可酌情加量。
(针对病情严重的可先注射一针阿托品每头按1-3ml,同时口服次硝酸铋或鞣酸蛋白+活性肽碳口服,连用三天)。
对发病仔猪也可选用中药治疗,中药方剂为:败酱草40克,薏苡仁30克,金银花20克,丹参、苦参、土茯苓各18克,地丁15克,丹皮10克,广木香6克,煎水给仔猪内服,每天早晚各内服一次,连续内服3天~5天。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预防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预防
仔猪副伤寒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疾病,它主要影响仔猪,特别是出生后数周至数月的幼猪。
本文将介绍仔猪副伤寒的诊断和预防措施。
1. 诊断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症状:仔猪副伤寒的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发热、拉稀、腹泻、体重下降等。
病猪通常呈现出慢性或亚急性的病程。
(2)病理学检查:剖检感染仔猪可发现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和糜烂,肠壁变薄等病理变化。
(3)实验室检查:通过采集猪粪样本,分离和鉴定沙门氏菌,可以确诊仔猪副伤寒。
2. 预防
(1)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畜舍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养殖场的卫生条件良好,定期清理猪舍,控制污染源。
定期对饮水管道、喂水设施、饲料槽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2)防疫接种:在仔猪出生后的几个月内,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通常采用口服或注射疫苗,加强仔猪的免疫力。
(3)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管理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定期更换饲料槽的水和饲料,确保幼猪摄取足够的营养。
(4)精准用药:一旦发现仔猪出现副伤寒的症状,应及时咨询兽医,并按照兽医的建议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
必须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
总结:
仔猪副伤寒是一种常见的猪类肠道疾病,对猪场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要加强对仔猪副伤寒的诊断和预防工作,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确诊,采取生物安全措施、防疫接种、合理饲养管理和精准用药等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效控制仔猪副伤寒的传播,减少养殖业的损失。
猪副伤寒的最佳治疗方案阿豪讲解
猪副伤寒的最佳治疗方案阿豪讲解猪副伤寒是由猪副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腹泻等症状。
该病对猪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和及时治疗。
治疗猪副伤寒的最佳方案如下:
1. 使用抗生素
经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
应注意按照剂量和时长使用,并加强
对抗生素的管理和监测,防止抗生素过量使用和导致细菌耐药。
2. 补充营养和提高免疫力
猪副伤寒会导致猪的食欲减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等情况,因
此需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猪的充分摄食。
同时,可使用免疫增强剂等药物提高猪
的免疫力,避免病情加重和复发。
3. 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猪副伤寒病菌主要通过粪便、尿液等排泄物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因此需加强猪圈环境清洁卫生,合理处理粪便、尿液等排泄物,保持猪圈内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滋生和繁殖。
此外,要做好
人员消毒和防护,避免人畜共患和交叉感染。
4. 注意观察和及时干预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猪的病情和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好病情记录和报告。
若出现严重病情,如高热难退、腹泻
严重等,应及时向兽医求助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
总之,治疗猪副伤寒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疗,除了使用抗生素外,还需注重营养补充、免疫增强、环境清洁卫生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密切观察和及时干预,方能达到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 猪 副 伤 寒 又 称 猪 沙 门氏 菌 病 。 病 原 体 是 猪 霍 乱 沙 门 氏菌 其 和 猪伤 寒 沙 门 氏 菌 。 沙 门 氏菌 为 两 端 钝 圆 中 等 大 小 的 杆 菌 。 兰 革
——E 薹Z,■至_
坚 持 自繁 自养 的 原 则 , 止传 染 源 传 人 , 强 饲 养 管 理 , 除 防 加 消 氏染 色 阴性 , 产 生 芽 孢 , 鸡 白痢 和鸡 伤 寒 沙 门 氏 菌 外 , 有 周 不 除 都 发病诱 因, 对水 、 料 等 应 严 格 按 照 兽 医 卫 生 规 定 管 理 。病 猪 和病 饲 身 鞭 毛 。病 原 体 对 外 界 环 境 的抵 抗 力较 强 , 对 消 毒 药 的 抵 抗 力 但 死 猪 均 不 可 宰食 ,以 免 污 染 环 境 并 引 起 食 物 中 毒 。 被 病 菌 污染 不 强 ,%的 来 苏 儿 、 尔 马 林 能 将 其 杀 死 。 本 病 主要 侵 害 2 4月 3 福  ̄ 的场地要全面彻底地消毒。 龄 仔 猪 。其 传 染 方 式 有 两 种 : 种 是 由于 病 猪 及 带 毒 猪 排 出 的 病 一 51免 疫 接 种 . 原 体 污 染 了 饲 料 、 水 及 土 壤 等 。 康 猪 吃 了 这 些 污 染 的 食 物 而 饮 健 目前 使 用 的 主 要 有 多 价 副 伤 寒 灭 活 菌 苗 和 仔 猪 副 伤 寒 弱 毒 感 染 发 病 。另 一 种 是 病 原 体 平 时 存 在 了健 康 猪 体 内 。 不 表 现症 但 冻 干 菌 苗 , 者 以 氢 氧 化 铝 作 佐 剂 , 免 疫 效 果 优 于 前 者 。 现 在 后 其 状 , 饲养 管 理 不 当 , 冷 潮 湿 , 候 突 变 , 乳 过 早 , 其 它 传 染 当 寒 气 断 有 多 用 猪 副 伤 寒 弱 毒 冻 干 菌 苗 口服 或肌 肉 注 射 。 生 后 1个 月 以上 出 病或寄生虫病侵袭 , 使猪 的体质减 弱 , 抵抗力 降低时 , 原体 乘机 的 哺 乳 健 康 仔 猪 均 可使 用 。 本 菌 苗 注 射 免 疫 时 , 有 些 猪 只 可 能 病 繁殖 。 毒力 增 强 而 致 病 。 出 现 较 大 的 反 应 。口服 免疫 时 , 空 腹 喂 苗 , 每头 猪 均 能 吃 到 足 应 使 2 流 行 特 点 、 够 的 菌 苗 , 苗 的稀 释 和 拌 法 要 按 规 定 执 行 , 免失 效 。 用 本 群 菌 以 如 各 种 家畜 、 禽 、 他 动 物 和人 , 沙 门 氏菌 属 的 一些 细 菌 有 易 家 其 对 或 当 地分 离 的 菌株 制成 的 自家灭 活菌 苗 。 免 疫 效 果 更好 。 其 感性 。不分 年龄 均可感 染 。 多发 生在 断奶后 的 的幼龄 猪 。本 病一 年 四 52药 物 治疗 . 季均 可发 生 , 以冬 春气 候寒 冷多 变及 多雨潮 湿 季节 发生 最多 。 但 大 批 发 病 时 。 好 将 分 离 的 菌 株 作 药 敏 试 验 。 选 择 最 有 效 最 以 3 症 状 、 的药 物 。 1 菌 素 疗 法 的首 选 药 为 氯 霉 素 , 次 为 土 霉 素 和 新 霉 . 抗 其 按 症 状 分 为 急 性 和 慢性 两 型 , 以慢 性 型 为 克 体 重 6 — 0 0 10毫 克 。 新 霉 素 每 天 或 () 性 ( 血 型) 病 初 期 多 为 急 性 , 温 1急 败 发 体 每 千 克 体 重 1 — 5毫 克 , 2 3次 口服 , 续 用 药 4 6天 , 后 01 分 — 连 — 其 4 摄 氏度 以上 , 欲 不 振 或 废 绝 , 神 萎 1 食 精 剂 量 减 半 , 续 用 药 7天 ;. 胺 类 药 物 疗 法 , 用 磺 胺 甲 基 异 恶 继 2磺 采 } 于垫草内 , 战 。 、 有粘性分泌物 , 藏 寒 鼻 眼 唑 (MZ 或 磺 胺 嘧 啶 (D) 每 千 克 体 重 2 - 0 毫 克 , 甲 氧苄 胺 S ) S , 04 加 秘 , 腹 泻 , 出 淡 黄 色 恶 臭 的 稀 粪 。 鼻 后 排 在 嘧 啶 ( MP T )每 千 克 体 重 4 8毫 克 , 合 后 分 成 2份 , 天 2次 , — 混 每 颈 、 及 四肢 内侧皮肤 出现紫色 斑 。 腹 呼 连 用 7天 。 或 用 复 方 新 诺 明 (MZ MP S —T )每 千 克 体 重 7 O毫 克 , 促 。 快 死亡 。 很 首 次 加 倍 , 用 4 7天 ;. 喃 类 疗 法 是 用 呋 喃 唑 酮 每 天 每 千 克 连 — 3呋 , 型 。 主 要 的 特 征 症 状 是 下 痢 , 便 呈 病 最 粪 体 重 2 — 0毫 克 , 天 分 2次 喂服 , 用 7天 。 04 每 连 绿 或 污 黑 色 , 臭 , 时 混 有 血 液 。 严 重 恶 有 6 预 防 、 整 个 后 躯 沾 污 . 发 生 肺 炎 . 咳 嗽 和 呼 常 有 本 病 是 由 于 仔 猪 的饲 养 管 理 和 卫 生 条 件 不 良造 成 发 生 和 传
至 长 达 2个 月 。不 死 的病 猪 生 长 发 育 停 滞 , 为僵 猪 。 成
4 诊 断 、 慢 性 副 伤 寒 的发 病 特 点 、症 状 及病
【
—
1
理 变 化 都 比较 典 型 , 难 做 出 诊 断 , 不 急性
1 病 原 体 与 传 染 源 、
副 伤 寒 与 猪 瘟 很 相 似 ,且 常 为 猪 瘟 的并
21 0 0年 7月
总 3 4期 6
仔 猪 副 伤 寒 的 防 治
陈 忠 良
( 坝 县 羊 昌 乡 兽 医 站 贵 州 平坝 5 1 O 平 6 1 0)
中图 分 类 号 : 8 S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0 4 2 1 0 — 0 7 0 1 0 — 7 5(0 0)7 0 7 — 1 粗 乱 无 光 , 走 摇 晃 , 后 极 度 衰 竭 而 死 。 程 多在 半 个 月 以上 甚 行 最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