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_辞达_创作理论
2013年苏轼论文研究综述
2013年苏轼论文研究综述纵观2013年,苏轼研究的相关论文有五百七十多篇。
研究者们从文献、思想、文学、艺术等不同方面,对苏轼的生平、思想、创作以及其文集作品的刊刻流传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层次的探讨分析。
兹分别综述如下。
一. 文献研究(1)生平考证。
对于考证苏轼的地方行迹方面,江西封强军在《苏轼游庐山考略》1一文中,通过苏轼在(或对)庐山的相关题诗、题字对胡迎建的《苏轼与庐山》2记述进行了考证,一是针对苏轼第一次庐山游程及主要活动的描述进行四处辨误,二是对苏轼第二次庐山游的概述进行补遗,论据颇为充足。
王建国的《东坡风采与海南情缘》3以苏轼的诗词讲述其在儋州(海南)的生活轶事,文章所述宽泛。
琚小飞的《苏轼的舒州卜居梦》4在梳理苏轼在黄州期间诗作、郊游以及安庆地区方志诸种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三个观点:一为苏轼被贬黄州其间未曾踏足舒州;二为苏轼未曾担任过舒州的团练副使;二为游潜诗文《游潜山叙寄苏子平》是张商英所作,《赠寺丞王仲素致仕提举灵仙观》为苏辙之作,《赠提举寺丞王仲素》为伪作,均非苏轼作品。
帅杨的《从苏轼居黄州期间的书信看其思想的变化》5亦有论述苏轼在黄州的活动,但所用书信证据过少。
喻世华的《论苏轼与广西的情缘及意义》6利用苏轼的诗文,详细地追踪了苏轼两次借道广西的具体情况,包括第一次从惠州到儋州路过广西和第二次从儋州北归路过广西,且对苏轼到梧州后是否有“雇舟溯贺江北上,至湖南永州任职”一举提供了否定的论据。
另,文章从行踪路线的独特角度来讨论苏轼被贬谪的心路历程和为人的思想品格,提出“情谊为先,以情为本”是苏轼的最大特点的观点,道出了长久以来苏轼本有但为人不重视的一面,值得一读。
对苏轼与地方情缘的考证,另有广东惠州学院的王启鹏《苏轼寓惠研究综述》7一文。
该文对1980年以来学界对苏轼寓惠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论,从苏轼寓惠时的生活、思想、文学创作以及“王朝云崇拜现象”等八个方面的研究论文都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评述,便于后人的参考。
辞达说的里程碑——苏轼辞达说论析
若论及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毋庸置疑,苏轼应该是众多学者心目中的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他的文学成就和文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的文论著作《辞达说》更是闪耀在文学史的光辉之中。
本文将对苏轼《辞达说》进行深入的论析,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一、苏轼及《辞达说》的背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于北宋庆历二年(1037年),卒于嘉佑五年(1101年)。
他是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兼善诗、文、书、画,尤以诗文才华横溢而著称。
至今,苏轼的诗文仍然为后人所传颂,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经久不衰的丰碑。
《辞达说》是苏轼的文学理论之作,是他对文学艺术进行认真思考和总结的结晶。
《辞达说》的问世,可谓是见证了苏轼文学理论上的成熟和深邃,也为后世的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二、《辞达说》的内容梳理《辞达说》是苏轼在北宋嘉佑年间所作的文学理论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共42条。
本文将对其中的几个要点进行梳理,以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精髓。
1. 文学的目的和价值苏轼在《辞达说》中提出了“辞达”这一概念,即文学作品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和水平,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作品。
他认为文学的目的在于“破人之固有”,即打破读者固有的思想观念,使其产生共鸣,引起共鸣。
这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强调了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2. 文学的审美标准苏轼在《辞达说》中阐述了有关文学审美的标准,认为文学应强调“直抒己见”和“真情实感”,主张“以天地人为一体”,即要写出真实和生活。
3. 文学的表现形式在《辞达说》中,苏轼对文学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提出了许多具有创见性的观点。
他强调文学的虚实相生,主张“诗言志意,无古今异也”,呼吁“意在笔先”。
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三、《辞达说》的影响与意义《辞达说》作为苏轼的文学理论代表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也为后世文学理论的研究与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古代文论自测题
古代文论自测题并参考答案(3)(4)韩传达第三次作业(宋金元、明代)(已校)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梅圣俞诗集序》是宋代作家的一篇重要文论作品,在此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文论观点:“”。
2.教材认为:“注意文艺的,讲求创作的,是苏轼文艺思想十分突出的方面。
”3.《论词》是宋代女词人的一篇著名词论著的作,在文章中她提出了词“”的著名观点,并主张要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
4.“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这一著名的诗论观点出自宋人所作的《》。
5.严羽认为:“诗之极致有一:曰。
”6.金代重要的诗论家元好问所写的《》绝句,上继杜甫的《》,下开清代王士禛、袁枚等人的同类续作。
7.明代诗论家谢榛的诗论著作《四溟诗话》,一名《》。
8.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馀师录》曰:‘文不可无者有四:曰体,曰志,曰气,曰韵。
’作诗亦然。
体贵正大,志贵高远,气贵,韵贵。
四者之本,非养无以发其真,非悟无以入其妙。
”9.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诗有不立意造句,以兴为主,漫然成篇,此诗之也。
”并把此作为创作的极境。
10.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亦即是真心。
这种观点与明七子派强调复古摹拟是对立的,成为公安派“”说的直接的理论源头。
11.李贽不仅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位重要的家,他的思想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公安三袁中,是公安派的中坚。
他提出了“,不拘格套”的主张,这与李贽所说的“童心”是一致的。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2.(张炎的)“清空”说3.(谢榛的)“情景”说4.(公安派的)“性灵”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苏轼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说:诗文创作应该“如行如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这就是说()。
A.要求创作时对自然事物发挥充分相象B.要求行文自然,形象描写“随物赋形“C.要求行文详略相辅相成D.创作时主客观相互融合的一种境界2.李清照最著名的词论观点提出了所谓()。
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有:
1.“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多用空灵虚拟之笔,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由挥洒,气势奔腾而壮阔雄奇:且句式多变,以散行单句为主,又融合不少骈偶、排比成分,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
在描写难以言传的状态、情绪和感受时,苏轼常用的方法是将其具体化形象化,或用比喻生动准确地描写自然景物和各种具体事物的特征;或在议论中用比喻说明道理而妙趣无穷。
3.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苏轼为文善于从虚处入手,采用诗家手法翻空出奇,讲究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处处有一种真气内充的蓬勃诗意。
苏轼文学创作及其影响
苏轼文学创作及其影响一.序论1.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二.本论1.苏轼的辞赋和古文。
2.苏轼的诗。
3.苏轼的词。
三.结论1.苏轼的意义及影响。
内容提要:苏轼是我国宋代最为杰出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从思想上加以组合,形成了一个三教合一的文化体,其文学成就更是人类的一宝贵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是个多才多艺,性格多面,刚直、真诚、忘我、爱民的文人。
他的创作涉及诗词古文辞赋,不仅在宋代民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与号召力,对后世文化人格模式的形成也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苏轼文学创作影响苏轼文学创作及其影响宋代文人有强烈的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
不同时期的盟主之间还存在着类似禅门宗祖衣钵相传的继承关系。
早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表示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青的苏轼,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将超过自己。
苏轼对此当仁不让,他后来对门人宣称:“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
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
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见李廌《师友谈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宋文学出现了一浪高于一浪的发展态势。
苏轼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望,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
所以当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
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
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
书论(宋·苏轼)
书论(宋·苏轼)书论(宋·苏轼)⼀、创作论书唐⽒六家书后永禅师书,⾻⽓深稳,体并众妙,精能之⾄,反造疏淡。
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
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禅师书也。
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未五代流俗之语⽿,⽽书亦不⼯。
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于⼩揩,⾼丽遣使购其书,⾼祖叹⽈:“彼观其书,以为魁梧奇伟⼈也。
”此⾮知书者。
凡书象其为⼈。
率更貌寒寝,敏语绝⼈,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
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体。
古⼈论书者,兼论其平⽣,苟⾮其⼈,虽⼯不贵也。
河南固忠⾂,但有谮杀刘泊⼀事,使⼈怏怏。
然余尝考其实,恐刘泊末年褊忿,实有伊、霍之语,⾮谮也。
若不然,马周明其⽆此语,太宗独诛泊⽽不问周,何哉?此殆天后朝许、李所诬,⽽史官不能辨也。
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意态⾃⾜,号称神逸。
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此⼤妄也。
真⽣⾏,⾏⽣草,真如⽴,⾏如⾏,草如⾛,未有未能⾏⽴⽽能⾛者也。
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
颜鲁公书,雄秀独出,⼀变古法,如杜⼦美诗,格⼒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
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能⾃出新意,⼀字百⾦,⾮虚语也。
其⾔⼼正则笔正者,⾮独讽谏,理固然也。
世之⼩⼈,书字虽⼯,⽽其神情终有睢盱侧媚之态,不知⼈情随想⽽见,如韩⼦所谓窃斧者乎,抑真尔也?然⾄使⼈见其书⽽犹憎之,则其⼈可知矣。
余谪居黄州,唐林夫⾃湖⼝以书遗余,云:“事家有此六⼈书,⼦为我略评之⽽书其后。
”林夫之书过我远矣,⽽反求于予,何哉?此⼜未可晓也。
⽆丰四年五⽉⼗⼀⽇,眉⼭苏轼书。
书吴道⼦画后智永创物,能者述焉,⾮⼀⼈⽽成也。
君⼦之于学,百⼯之于技,⾃三代历汉⾄唐⽽备矣。
故诗⾄于杜⼦美,之⽂⾄于韩退之,书⾄于颜鲁公,画⾄于吴道⼦,⽽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跋王晋卿所藏莲华经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
简论苏轼写作理论及其成因
简论苏轼写作理论及其成因邢继扬苏轼一生著述宏富,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写作理论的独特见解。
本文从提出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主张淡泊旷达的创作态度,提倡辞主乎达的表达要求,推崇善用修辞的创作行为等四方面入手,结合苏轼的创作实际,浅谈其文学创作理论,并简要分析这些写作理论形成的原因,旨在为丰富写作理论的研究成果尽绵薄之力。
苏轼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造诣颇深。
他的一生著述宏富,据中华书局1982年版的《苏轼诗集》收录,苏轼现存诗歌达两千八百余首(包括诗题与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的《苏轼词集》收录苏词达三百多阙;岳麓书社2000年版的《苏轼文集》也收录了苏轼大量的策论文。
从作品的成就和对文学发展的贡献来看,毫无疑义,苏轼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促进了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发展,为北宋时期文学、甚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探究苏轼的写作理论及其成因,有助于丰富写作理论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促进写作实践的发展。
1 苏轼的写作理论苏轼通过研究梳理了前人的写作理论,结合当时质实派、华彩派的论争,并立足于自身丰富的创作实践和人生经历,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理论。
苏轼的写作理论非常丰富,本文主要梳理出四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即提出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主张淡泊旷达的创作态度,提倡辞主乎达的表达要求,推崇善用修辞的创作行为。
1.1提出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苏轼秉承着有为而作的目的进行策论文和诗词创作。
苏轼为官一生,留下了大量策论文,其文体涵盖了论、状、书、表、启、诏、赦、策、答、札子等。
从早期的应用文来看,苏轼的有为而作写作理论集中体现在创作出针砭时弊、积极议政的奏、议、论、策上。
比如在《刑赏忠厚之至论》、《策略》、《策别》、《策断》、《御试制科策》等作品中,提出“天下归人”的仁政思想和“立法禁”、“抑侥幸”、“决壅蔽”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弊政的主张。
被贬谪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英州、惠州、儋州、常州等多地为官后,苏轼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更加强烈,作品更倾向于立足现实,关注民生。
苏轼古文创作的理论
苏轼古文创作的理论
苏轼继承了前代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文学应当“有为而作”的主张。
他指出:“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题柳子厚诗》)他在《兔绎先生诗集序》中,引述了他父亲的话,并按照自己的见解加以详尽地发挥,说“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栋石必可以伐病。
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
”这里所说的“有为而作”,其实质是提倡文学创作应当深刻地反映现实。
“言必中当世之过”,就是要能够大胆地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病。
如果说“有为而作”的提倡是苏轼的创作理论的前提;那么,对“立意”与“自出新意”的强调,则是他创作理论的核心所在。
并且苏轼对“立意”在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了十分形象的比喻。
他说:“檐州虽数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需,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这种形象的比喻,把“意”在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说得十分明白透彻。
我认为苏轼的古文创作体现了这种理论。
他看到文学可以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可以用来“救时”、“济世”、“疗饥”、“伐病”,为改革时弊服务,这可以说是对前代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继承。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他所提倡的加强阅历,并非要作家去深入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所谓“疗饥”、“伐病”,也不过希望用文学这一形式,为改良封建政权服务。
因此,这种主张,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大众而创作,在认识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摘要:苏轼一生文学创作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文艺创作之道,本文从苏轼的明“立意”、重“辞达”和尚“自然”的文艺思想中探析其为文之道;同时在认真分析其“为文之道”之后,还发现这些文艺思想还时时闪烁着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苏轼为文之道立意辞达自然辩证关系引言:苏轼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全能的艺术家,其在文学著作中展现出来的文艺思想更是对后世的文艺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以苏轼的为文之道探索其文艺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眉山人,其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散文、诗歌、词和书法方面都有杰出成就。
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更因文号称万篇而有“韩文似潮,苏文似海”之称;诗歌方面,他与李白、杜甫和韩愈并称“李、杜、韩、苏”,同时在北宋诗坛上与黄庭坚齐名,在整个宋代则与陆游齐名,堪称宋代最大的诗人;在词方面,他首提“以诗为词”之主张,乃宋词“豪放派”之鼻祖,影响一代词风;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并称“苏、黄、米、蔡”四大家。
总而言之,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
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人可凭一己之身在如此多的艺术领域成为登峰造极的良材,又是什么原因让苏轼能在此广无边际的文化之海中从心所欲、游刃有余?本文试图从苏轼为文之道浅探其文艺思想中。
一、文艺思想在文艺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方面,苏轼见解独特新颖,论点精辟准确,给当时和后世文坛以深刻的影响。
苏轼的文艺思想是我国古代理论宝库中值得珍视的瑰丽遗产。
他在前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论断的基础之上,以自身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实践,从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阐明了他独到创新的思维。
“纵观其文艺思想中,既有关于文学艺术外部规律的探讨(如论述了文学与政治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又有很多关于文学艺术自身规律的求索,即文艺本身特点的探讨。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一、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 关系
1有道有艺,“道”“技”两 进: 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 作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 使闲,遂兼百技矣。技进而 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 道两进也。(《跋秦少游 书》) 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 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 手。 (《书李伯时山庄图 后》)
2 辞,达而已矣: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 “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 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 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与谢 民师推官书 》)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人。是宋代伟大的 文学家,在诗、文、词、 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 的造诣。他一生经历坎 坷,思想复杂,在文学 思想和创作理论上,受 庄学和禅学的影响很深。
苏轼的文学思想内容丰富。他也赞成欧阳修
的诗人“穷而后工”说:“非诗能穷人,穷 者诗乃工。”(《僧惠勤初罢僧职》)主张 文学创作应当“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 之过。”(《凫绎先生诗集叙》) 但最有价值的是苏轼的文艺创作理论,这是 学习的重点。
形象捕捉: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石出鱼可 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 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 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 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 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慈游淡泊 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 一失后难摹。
坐忘: 曰:“回坐忘矣。”仲尼蹙然曰: “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 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 坐忘。”(《大宗师》)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哲学思想摘要:苏轼“自然”文艺观与创作中“自然”与“经营”的矛盾一直引人关注,但从文体角度的讨论则较为少见。
文章运用现代文体学方法,从形式机制、风格形态、哲学意味三个层面,考察苏轼“自然”之文的形式与意味。
苏轼的“自然”文体是一种表现生命本质的文本样式,在体制体式上表现为乘一总万、以意摄法;在风格形态上将豪放、清旷、枯澹三种元素历史性地融入“自然”;在思维和实践方式上折射出应物而变、以物为乐的感性观照和“无可无不可”的游世态度。
苏轼的“自然”之文经营有方,借用万物众法以益得道为文,不离自性而得神通,达到“忘适”之自然。
关键词:有意味的形式;苏轼;“自然”文艺观;文体;应物苏轼“自然”论具有转折意义,将刘勰以来概括性的文艺“自然”论明晰化、独立化,开启了以人的自然性情为本的文艺“自然”论。
苏轼进一步将“自然”提升到风格美学的高度,涵盖由散文、诗词、绘画、书法诸文艺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在文章学方面,苏轼提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的自然创作论,古今批评家从美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角度进行分析,认可其创作是“文理自然”的典范。
也有学者对苏轼的“自然”存疑,提出了“经营的自然”理念,指其创作愈近自然、愈失自然,并非神秘的合于天然之作 [1]5。
我们认为,理解苏轼文章“自然”与否的问题,不能只做抽象的理论分析和外部讨论,而要立足文本,考察其话语的形式特征和折射出的思维方式。
左东岭在总结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新视野和方法时说,从作者的题材选取、文体使用、创作格式、审美形态等方面,均能体现作者对于各种文学问题的看法 [2]。
除题材选取外,其他三者皆是形式范畴,用现代“文体”学概念可以涵容之。
可以说,苏轼的创作在形式机制、风格形态、哲学意味层面上共同“经营”而达于“自然”,创造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一、“自然”文艺观的理论核心:有意味的形式西方形式主义美学“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与中国文人在看待艺与道的关系问题上有共通性,苏轼文艺自然论的核心即为“有意味的形式”。
浅谈苏轼的散文创作
浅谈苏轼的散文创作浅谈苏轼的散文创作苏洵的散文篇一:苏轼的散文创作在论及苏轼的散文创作时,首先要注意到他的文学思想与北宋文学变革运动中其他人有显著不同的地方(这不仅与散文有关)。
当然,在表面的基本原则上,苏轼与欧阳修是一致的;他在为欧阳修《居士集》所写的序中,赞扬欧阳氏“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又在《上欧阳内翰书》中批评五代“文教衰落,风俗靡靡”,都是强调“明道”和“致用”这两条。
但实际上,苏轼并不把文章看成是单纯的“载道”之具,并不认为文学的目的只是阐发儒家道德理念;他常用迂回的方法,肯定文学在表现作者的生活情感、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方面的作用,肯定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价值。
他指出写作如古人所言,是“有所不能已而作者”,是“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江行唱和集序》),是“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这虽然不是很新鲜的见解,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文学的个人性;倘若考虑到如前所述苏轼的思想出入于儒、道、禅,而非“纯儒”,这种对文学的个人性的认识就更有其突破儒道狭隘范围的意义了。
同时,苏轼对文学的艺术性是相当重视的。
一般古文家常引用孔子所说“辞达而已矣”一句,反对在文章写作中的艺术追求,苏轼则说: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答谢民师书》)这里公然对孔子加以曲解。
孔子所谓“辞达”,原只是指用文字清楚地表述事实与思想,而苏轼却把“系风捕影”般的“求物之妙”这种以个人内在感受为基础的很高的艺术境界作为“辞达”的要求。
这些地方,他比也具有艺术爱好的欧阳修走得更远了。
在散文写作方法方面,苏轼最重视的一点是“以意为主”。
因此,他既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即外表华丽而缺乏内涵的x体文,也反对“怪僻而不可读”之文,这也同欧阳修一致(见《上欧阳内翰书》)。
苏轼的“辞达”说
论苏轼的“辞达”说【摘要】言意之辩自古有之,其中,由儒家所倡导的言可达意论曾一度受到后世学者的重视,“辞达”可以说是儒家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
自孔子提出“辞达”说之后,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就始终没有停止过。
在“辞达”说这一命题的形成过程中,孔子开创了源头,苏轼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将其改造为“求物之妙”、“了然于手于口”的理论。
【关键词】苏轼;辞达;创作思维的产物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或形象才能表达出来,而只有用语言文字或形象表达出来的思维才能进行交流。
表达无疑是整个艺术思维过程中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环节。
对于诗歌创作而言,表达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处理“言”与“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建立世界、自我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苏轼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辞达说,对诗人与诗歌、世界与语言、自然与艺术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一、苏轼辞辞达的内容概括起来苏轼的“辞达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要求文章应当通达于事物之理,要对自然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抓住常人无法把握的,掩藏在表面形式之后的本质,做到这一点,就如“系风捕影”一样的困难。
另一方面,则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把所有了解到的事物的本质表达出来。
就是说在抓住“风”和“影”之后,还要通过文学的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使作家头脑中的意识具体化,使之能够向他人传递,这是文学创作上的一次飞跃,比前者的难度更大。
这一表达的过程对于文章整体的表情表意极为重要。
没有恰当的语言就无法准确地表达文章的立意。
苏轼在《答虔碎俞括一首》中,说:“物固是有理,患不知,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
所谓文者,能达是而已。
”苏轼认为事物自有其所以为其自身的道理所在,但要准确地将一事物表现出来,却非易事。
因此作者能够对客观事物的特征有充分地理解(了然于心),又充分地表达描绘出来(了然于手和口)方为“辞达”。
其一、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
苏轼认为文章是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刻意做出来的,当然这种流露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论苏东坡岭南文学创作思想及其实践
论苏东坡岭南文学创作思想及其实践◎王启鹏摘要:苏东坡在晚年被贬谪到岭南后,发展了他的文学创作思想,提出了“平淡自然”、“辞达”和尚“意”的创作理论,并在创作实践中创造了“和陶诗”这种新诗体,还为岭南山水写下了大量脍灸人口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苏东坡;岭南;文学创作思想;文学创作实践苏东坡是一位世界级的大文豪,诗词文赋皆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文人画的中坚人物,又是个美食家、水利工程师,后人称之为“全才”,九百多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但对他贬寓惠州后的文学创作成就,后人是存在着一定分歧的。
这主要原因是,苏东坡的代表作不是产生在岭南时期,他一生的主要文学成就也不是在岭南时期。
况且苏东坡晚年的作品多是写身边的小事,平淡自然的风格居多,再也找不到青壮年时期那股热血奔放的豪情了。
所以有的人就认为,苏东坡晚年的文学创作成就不大。
是不是这样呢?因此,研究苏东坡贬寓岭南后文学创作思想和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
研究苏东坡岭南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在地域来说主要是惠州和儋州两地,以及他在迁徙过程中路过的岭南地域。
在当时的宋代来说,惠州属于广南东路,儋州属于广南西路,是属于同一区域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到1988年,海南岛还是属于广东省所管辖的。
况且,任何一个人的思想,晚年是最为成熟的。
因此,把苏东坡晚年在岭南诸地的创作思想综合起来研究,更能展现出苏东坡一生的创作思想,更能展现出其思想的光辉。
明确了这个前提,我们对问题的研究就容易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了。
一、文学创作思想研究(一)在审美情趣上提出了“平淡自然”的创作理论平淡自然之美,在美学上称作冲淡美。
在中国文化史上,冲淡美可以说是古代文人的审美主流。
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和庄子就极力追求和推崇“自然之道”、“自然之美”,认为天地的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
魏晋六朝至中唐,乃是冲淡美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冲淡美、清丽美,不仅是文艺品评的标准,也是品评人物的标准。
中国古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整理:苏轼
苏轼第一节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1.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其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2.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3.苏轼具有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和坚定沉著、乐观旷达的精神,在逆境中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4.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苏轼的文道观:文道并重1.文章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不只是载道工具,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态。
2.“道”泛指事物的规律,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3.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的艺术成就:1.艺术风格: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
a.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气势的雄放。
b.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畅达。
2.艺术气魄兼收并蓄,表现力极高,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
广泛地从前代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想象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3.议论文翻新出奇,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往往夹叙夹议,兼带抒情,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更具美文的性质。
《日喻》中,借助生动形象的事例,说理透辟。
如《石钟山记》。
4.以“辞达”为准则,作文行止有度,简洁凝练,在其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记承天寺夜游》,八十馀字,韵味隽永。
5.辞赋中融入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诗歌的抒情意味。
《赤壁赋》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第三节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一、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重要主题;深刻的人生思考表现出乐观旷达的精神。
1.抨击社会的弊政、陋习,体现出深沉的批判意识。
2.从人生遭遇和客观事物中总结经验和规律(如《题西林壁》);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超越。
论苏轼的婉约词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
论苏轼的婉约词作On Su Shi's graceful poems摘要宋初的词作多数衍生于娱乐场所,故而多数词的内容也以歌咏纸醉金迷的生活、歌姬们的身姿魅力以及男女间产生的恋情等为主,这种词也被统称为艳词。
不过,在社会阶级矛盾不断增生的过程中,我们可发现,相较于传统诗歌,词作这种句式长短变化莫测的形式,可让人们充分展现内心的情感。
故而,大众对词的热衷与日俱增,而文人们亦逐渐重视这种体式的地位,这也使词作能够在宋代登堂入室,成为文坛上流行的创作体式。
在苏轼创作的作品当中,他能够将婉约词的题材加以转变,使之脱离别离之情以及闺中怨情的藩篱,在题材范畴上打破了“词为艳科”的束缚,转而在词作中加入对身世波折的慨叹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等。
苏轼在充分吸收前代词作精髓的同时,也摒弃了其中所具备的“脂粉气”,进而加入了新颖的内容,也通过自己的创作天赋以及坎坷的遭际,为婉约词加入了更多值得品咋的内容与活力。
关键词:苏轼;婉约词;个性化;创新;影响On Su Shi's graceful poemsAbstractMost of the ci poems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were derived from entertainment places, so the content of most ci poems was mainly to sing about the life of extravagance and luxury, thebody charm of singers and the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etc. These ci poems are also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colourful ci poem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ant proliferation of social class contradictions, we can find tha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oetry, Ci Zao, with its changeable length of sentences, can fully show people's inner feelings. Therefore, the public's enthusiasm for Ci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and the literary people gradual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atus of this style, which also makes the Ci can enter the room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become a popular style in the literary world. In the works created by Su Shi, he can change the theme of the graceful and graceful ci, so that it breaks away from the feeling of separation and the barriers of the resentment in the boudoir, and breaks the bondage of "ci is Yan Ke" in the subject category. Instead, he adds the lament of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his life and the sympathy for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ci. Su Shi in the full absorption of the pronoun before the essence at the same time, also abandoned which have the "fat gas", and then joined the novel content, but also through their own creative talent and rough encounter, for the graceful words to add more worthy content and vitality.Key Words: Su shi;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word; personalized; innovation;impact目录摘要............................................................................................................................................. Abstract ............................................................................................................................................... 绪论.............................................................................................................................................一、个性化的题材内容..................................................................................................................... (一)抒写政治情怀......................................................................................................................... (二)吊古伤今,感慨人生............................................................................................................. (三)抒写真挚友情......................................................................................................................... (四)展现田园风光二、清远的词境营造................................................................................................................... (一)多元形象和个性形象.........................................................................................................1、个性化的女性形象.......................................................................................................................2、多元化的意象............................................................................................................................... (二)比兴手法和代言体式1、比兴手法2、代言体式(三)灵活结构和诗化语言1、灵活结构.......................................................................................................................................2、诗化语言.....................................................................................................................................三、苏轼婉约词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绪论苏轼词对于整个宋词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史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
苏轼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
苏轼文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
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
“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这样苏轼。
在苏轼的文中,他较多的推崇韩愈和欧阳修,他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又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苏轼的文学思想就是文道并重。
他的文章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到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也。
”而这些技巧,决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奇思异想就能有的,而是严格遵循艺术科学的自身规律(“理”),在艺术实践中经过艰苦磨练才能得到的。
苏轼在谈文论艺是屡次提到“随物赋形”,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什么样子,就该给它写成什么样子,不同事物就该写出它们种种不同的样子。
另一方面,苏轼心目中的道不尽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世间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法度。
因此,他极力提倡“自然论”的文艺观,提倡“无意为文”,反对搜索枯肠,要为作文而作文。
他不但要求艺术创作要自然而发,还要求创作要自然而成。
他曾在《<南行前集>叙》中写道:“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苏轼的‘有为而作’与自由“达意”
苏轼的‘有为而作’与自由“达意”苏轼的“有为而作”与自由“达意”众所周知苏轼一生由于有着丰富而精湛的文艺实践,又有儒释道兼容的文化哲学修养,更具有文学艺术的自由创造精神,所以他的文艺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一家。
今天我将从苏轼儒家这一思想方面向大家讲述苏轼的“有为而作”与自由“达意”在文学创作方面,苏轼即强调“有为而作”又主张自由“达意”。
他在《凫绎先生诗集叙》中说“先生之文,皆有为而作。
精悍确苦,言必中当时之过”这是从儒家思想出发,强调文章反映现实的功能,反对形式主义文风,也反对道学家空谈道义。
但是,苏轼又并不为这种尚用的思想所束缚,其有“为”而作的“为”,更多的是为“文统”的目的而非为“道统”的目的,更多的侧重在为“达意”而作。
其《答王庠书》说“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认为文章应该“言必中当时之过”以疗救社会人生。
但是苏轼的自由创造精神决定他并不为此类尚实用的思想所束缚,其所谓“有为而作”之“为”,也不尽指“言必中当时之过”和“有补于国”的实用目的。
从他自身的创作实践来看,有为而作为更多的是指为“文统”目的而写作,即为自由“达意”而写作。
在苏轼看来,文学作品都是需要“达意”的。
他在《策总叙》中说:“有意而言,意尽而止,天下之至言也”又说“天下之事,散在经史之中不可徒得,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着,意是也。
不得钱不足以取物,而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苏轼变道为理为意,他认为理或意才是作文的内容与目的,强调文章以达意为主又有创造性意义,所以他反对文章思想雷同。
他在《答张文潜书》中说,王安石的文章并非写得不好,但“患在于好使人同己”“欲以其学同天下”实则,尚意,是整个宋代诗文的风尚,已全不同于唐代重情的风尚了。
把道学家理学家们的“道”,改变为“意”,乃因“意”比“道”更自由,更切近主体心灵,又比纯粹的“情”更深刻。
对于怎样才能“达意”,苏轼发挥了孔子的“辞达”说,强调了意的主导地位,又认为“言止于达意”,所以只需“了然于口与手”,达意即可。
论苏轼诗歌中的“乐”与“达”
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1],而赵宋文化的集大成者毫无疑问是苏轼,论诗,他笔力纵横,风格多样,堪比李杜;作词,他开词风,拓词境,与后学辛弃疾并称“苏辛”;为文,他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并入“唐宋八家”。
此外,苏轼更于书法、绘画一途自成一家,他的《黄州寒食帖》和《潇湘竹石图》皆为传世珍宝,前者笔酣墨饱、恣肆跌宕,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后者石竹相生、匠心独运,堪称文人画的典范。
他的一生起伏跌宕,既有少年时立于庙堂的意气风发,又有中年离京外任的羁旅愁怀,更有晚年履遭贬谪、流落天涯的绝望悲伤。
他自西蜀苦读多年,于汴京惊才绝艳,杭、密、徐、湖、黄、惠、儋州等地的历练更为其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滋养。
他历经北宋五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见证了太平繁华,也目睹了朝局震荡;既与以王安石为首的革新派据理力争,又对司马光等人的保守政策表示不满。
在家人看来,他“一肚皮不合时宜”(侍妾朝云语),屡屡触怒权贵,人生旅途亦充满坎坷。
可他既不似屈原,徘徊于去国与报君的两难抉择,备受煎熬;也不似陶潜,对朝政彻底绝望,归隐避收稿日期:2017-11-20作者简介:罗玉瑶(1995-),女,湖北保康人,2016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研究。
论苏轼诗歌中的“乐”与“达”罗玉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苏轼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内容的丰富、风格的多样、手法的多变以及情感的真挚,更重要的是苏轼寄寓于诗歌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逆境的超脱。
苏轼诗歌中表现的“乐”与其俗中寻乐、苦中作乐的日常心态密切相关,而其看透盛衰成败与诗歌中流露出的对艰难困苦的泰然与自适则有着更为复杂的思想诱因。
同时,儒家的积极入世之心、佛家的“缘起性空”论以及老庄的“自然随化”思想亦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苏轼诗歌;乐;达;超脱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38X(2018)01-0089-05On the "Optimism"and "Open-mind"in Su Shi's PoetryLUO Yu-yao(Faculty of Arts,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9)AbstractThe charm of Su Shi's poetry lies not only in its rich content,diverse styles,changing tactics,and the true meaningof emotions.What's more important is Su Shi's love for life in poetry and his detachment of adversity.The "Optimism"expressed in Su Shi's poe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mmon mentality of pleasure in joy and bitterness,and it has more complex thought incentives to see through the success or failure and the poise and self-adaptation to hardship and suffering revealed in poetry.At the same time,Confucianism'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ld,the Buddhist family's theory of "rising origin"and Lao Zhuang's "natural changes"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t.KeywordsSu shi's poetry;optimism;open-mind;detachment第33卷第1期2018年1月Vol.33No.1Jan.2018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YUE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