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
2. 培养幼儿对草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草原的自然环境:草原的气候、地形、动植物等。
2. 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牧民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习惯等。
3. 草原文化:草原的歌舞、节日、传统手工艺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和民族生活方式。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草原故事,让幼儿了解草原文化。
3.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草原特色手工艺品,体验草原文化。
4.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草原生活。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故事素材、草原特色手工艺品等教学资源。
2. 手工制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3. 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图片,引起幼儿对草原的兴趣。
2. 草原自然环境和民族生活方式的讲解:讲解草原的气候、地形、动植物等自然环境,以及牧民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习惯等民族生活方式。
3. 草原文化的讲解:讲解草原的歌舞、节日、传统手工艺等文化特色。
4.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草原特色手工艺品,体验草原文化。
5. 游戏互动:组织幼儿进行草原主题的游戏,加深对草原生活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手工制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收集幼儿在游戏互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草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草原文化的兴趣和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草原或草原地区,让幼儿亲身感受草原的自然环境和民族生活方式。
2. 邀请草原地区的牧民或文化传承人来园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草原文化。
3. 开展草原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体验。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爱护草原生态环境。
三年级第二课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年级第二课我是草原小牧民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挚爱之情。
2、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3、让学生从音乐中找节奏,从而复习巩固“x—、x、x ”节奏。
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三、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较紧密,学生演唱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导入1、动一动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动2、唱一唱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复习演唱3、说一说师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站在了《草原上》,草原上有些什么呢?生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大草原上的风土人情)1、议一议(1)学生复习讨论蒙古舞(扬鞭勒缰硬腕硬肩挤奶……)(2)讨论四条节奏中可以选用哪些舞蹈2、跳一跳(1)分组自选一条边读边跳(2)集体组合边读边跳(三)歌曲导入,牧民欢歌师谈话:草原人民能歌善舞,不仅能跳得一曲好舞,也能唱得一曲好歌。
瞧,他们来了。
(多媒体播放蒙古小牧民们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情景,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1、跳一跳(1)出示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根据歌词选用节奏练习中的舞蹈,分组练习(2)舞蹈练习(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2、唱一唱(1)集体跟唱(2)寻找难点,解决难点(学生自己找难点,再请学生帮助解决)(3)启发有感情地演唱曲调3、读一读,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4、听一听唱一唱(1)聆听教师范唱(2)学生自主练唱(3)讨论歌曲情感(4)有表情地演唱5、综合体验(1)编一编分组自由练习(a)用“x”和“x—”选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双响筒碰铃串铃沙球)(b)用舞蹈为歌曲伴奏(2)演一演集体表演。
《我是草原小牧民》精品教案精选
《我是草原小牧民》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我是草原小牧民》章节。
教学内容详细描述了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场景,通过描绘牧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让学生领略草原的美丽与牧民的生活风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生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劳动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以及对草原生活场景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劳动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草原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注生字、生词。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掌握生字、生词。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草原小牧民,描述一天的生活。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精彩句子,讲解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课堂互动。
六、板书设计1. 《我是草原小牧民》2. 内容:课文生字、生词,课文结构,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心中的草原”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想象中的草原生活。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天高云淡,草长莺飞,牛羊成群。
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向往着牧民的自由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了解草原文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设计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我是草原小牧民》为主题,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课《草原》。
教学内容包括草原的景色、草原上的动物以及草原人民的生活。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草原、牧民、蒙古包”等词语,了解草原的景色、草原上的动物以及草原人民的生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草原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草原上有什么动物吗?草原人民是如何生活的?2. 课文学习(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词,如“草原、牧民、蒙古包”等,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描绘的草原美景。
3. 讨论与交流(10分钟)(1)分组讨论:草原上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2)分享讨论成果,学生互相交流。
4. 练习与巩固(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进行小组竞赛,看哪组答题正确率高。
(2)学生谈收获,分享学习感悟。
(3)拓展延伸:你们还想了解草原的哪些方面?课后可以进行调查、研究。
六、板书设计草原小牧民蒙古包动物:羊牛马野兔生活:住蒙古包骑马放牧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调查草原上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图片进行介绍。
3. 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描绘你心目中的草原。
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草原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体验草原生活的乐趣,增强对草原文化的认识。
3. 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学习与演唱。
2. 草原音乐风格的欣赏与分析。
3. 音乐知识与歌唱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了解草原音乐的风格特点。
2. 难点: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能够独立演唱并理解歌曲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 音响设备。
3. 乐谱和歌词。
4. 教学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和视频资料,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教学:讲解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背景、歌词含义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草原音乐的风格。
3. 歌唱练习:教授学生唱歌技巧,分组进行歌唱练习,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音乐欣赏:播放其他草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风格特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草原音乐的特点和歌唱技巧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草原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邀请草原音乐专家或牧民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草原文化和音乐。
3. 举办校园草原音乐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歌唱练习等。
2. 歌唱技能:评估学生在歌唱《我是草原小牧民》时的音准、节奏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馈,评估其对草原音乐的欣赏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精选10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精选10篇)《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篇1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教学过程:一、感受大草原1、师: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
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2、律动: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二、走进大草原1、欣赏草原风光2、学跳筷子舞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1)师示范动作手位: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脚位:前蹲、后仰(2)师:怎么样?信了吧!谁学会了?(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3、变化筷子舞节奏(1)师: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2)师示范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3)学生说——练习4、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师示范)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1)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2)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3)师: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4)师: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5)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6)师: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三、歌唱大草原1、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2、随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4、指导缺点:“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5、随老师琴声再唱6、师生用欢快的歌声对唱: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师生随琴接龙唱)7、师: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环境和日常工作;2. 了解草原小牧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3. 能通过故事和图画等形式,描述草原小牧民的生活;4. 能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活动,体验草原小牧民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故事和图画等形式,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2. 利用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3. 采用观察、讨论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与态度:1. 培养学生对草原小牧民的尊重和理解;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环境和日常工作;2. 了解草原小牧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三、教学难点1. 能通过故事和图画等形式,描述草原小牧民的生活;2. 能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活动,体验草原小牧民的生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一张草原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2. 学习新知识通过故事和图画等形式,向学生讲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环境和日常工作。
让学生参与讨论,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3. 拓展活动(1)野餐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家草原小牧民的家庭。
每个小组按照草原小牧民的生活方式,准备一起野餐。
野餐过程中,学生需要合作完成食物的准备,搭建帐篷,并体验草原小牧民的生活。
(2)手工制作学生利用废纸和色彩笔制作草原小牧民的图画。
他们可以画出自己理解的草原风景、动物和小牧民的生活场景。
4. 总结反思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
五、课堂作业设计草原小牧民的问卷调查,鼓励学生回家询问长辈和亲戚朋友,了解更多有关草原小牧民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草原小牧民的生活环境和日常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感受草原的辽阔和牧民的生活方式。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3.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草原生态环境及牧民生活方式简介2. 草原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3. 角色扮演:我是小牧民4. 环保意识教育5.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环境和牧民生活方式,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草原文化的魅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草原生态环境和牧民生活方式。
2. 角色扮演法:模拟草原牧民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环保问题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草原生态环境、牧民生活方式、草原文化等特点。
2. 角色扮演道具:如蒙古包、草原服装、牧民用品等。
3. 小组讨论话题:环保问题和团队协作案例。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我是草原小牧民》。
2. 新课导入:讲解草原生态环境和牧民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草原牧民家庭,模拟牧民的生活场景,体验草原文化。
4. 小组讨论:学生针对模拟生活中的环保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草原文化的特点,反思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3.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等。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草原生态考察,深入了解草原生态环境和牧民生活方式。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感受草原的辽阔和牧民的生活方式。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草原生态知识:草原的种类、特点和生态环境。
2. 牧民生活方式:牧民的饮食、住宿、服饰和娱乐活动。
3. 草原文化:草原上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和风俗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知识和牧民生活方式。
2. 难点:培养学生对草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草原生态知识和牧民生活方式。
2. 情境教学法:创设草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草原文化。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草原体验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草原生态图片、视频资料、实践活动道具。
2. 教学场地:教室、草原体验区。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活动道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和播放草原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讲解草原生态知识和牧民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
3. 案例分析:分享草原小牧民的典型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牧民的生活乐趣和草原文化。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草原体验活动,如草原游戏、搭建蒙古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牧民生活。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草原小牧民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尊重生命的情感。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草原小牧民的认识和兴趣。
2. 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动手能力等。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方式。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草原,深入了解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
2. 邀请草原地区的牧民代表来校讲座,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草原文化和生活方式。
3. 开展草原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等,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材通过介绍草原小牧民的生活,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和牧民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和牧民的生活方式,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特点和草原文化。
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草原图片、牧民生活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名草原小牧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特点和草原文化。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等,引导学生认识草原文化的独特性。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草原小牧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案例分析(5分钟)观看牧民生活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3分钟)六、板书设计草原小牧民生活特点草原文化(图片、文字)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你心中的草原小牧民生活。
答案:草原小牧民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勇敢,善于骑马和射箭。
他们生活在帳篷里,以牧牛羊为生,喜欢唱歌、跳舞,传承着独特的草原文化。
2. 你认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草原小牧民?答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草原小牧民,要热爱家乡,尊重文化。
要学习草原小牧民的优秀品质,如勤劳、善良、勇敢等。
还要学会骑马、射箭等技能,传承和发扬草原文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介绍草原小牧民的生活,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和牧民的生活方式,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尊重文化的情感。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设计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社会》教材第四册,第三章《我们的家园》中的第三节《我是草原小牧民》。
详细内容包括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认识到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
2. 让学生了解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和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草原气候特点及其对草原生态的影响。
教学重点: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草原文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黑板。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草原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2. 草原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草原的重要性。
3. 草原牧民生活展示(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草原。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草原生态保护海报。
6.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草原文化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节: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草原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二、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三、草原文化的特点四、草原生态保护8. 作业设计(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所学内容,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制作一份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手抄报。
六、作业答案示例1. 作文示例:我心中的草原是美丽的,那里有蓝天白云、绿草如茵。
草原上的牧民热情好客,他们骑着骏马,赶着羊群,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希望能去草原看看,亲身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2. 手抄报示例:(图片展示草原美景,文字介绍草原生态保护措施)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草原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教案:我是草原小牧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a.通过阅读《我是草原小牧民》,了解草原牧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b.学习如何对待大自然,珍惜资源。
c.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a.通过个人阅读、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b.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a.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草原牧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b.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a.帮助学生理解草原牧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培养学生的爱护大自然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2.阅读指导问题:用于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
3.学生课前自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预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向学生介绍《我是草原小牧民》的背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解课文(20分钟)a.学生个人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b.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回答阅读指导问题。
c.整理学生的回答,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3.深入理解(30分钟)a.教师向学生介绍草原牧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并展示相关图片。
b.分组讨论:请学生讨论草原牧民如何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c.分组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语言实践(20分钟)a.学生个人写作: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自然资源的短文。
b.学生分享和互评: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评价自己的写作,通过互动促进学习。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a.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b.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自己的不足之处。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我是草原小牧民》,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我是草原小牧民》章节。
教学内容详细描述了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场景,通过描绘牧民们与草原的和谐共处,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草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懂得珍惜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长句,体会草原小牧民的生活情感。
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草原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引发他们对草原小牧民生活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场景,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和词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草原小牧民的生活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7.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草原文化,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我是草原小牧民》2. 主要内容:a. 草原风光b. 小牧民的生活场景c. 小牧民的勇敢、善良、勤劳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草原小牧民生活的插图。
b. 仿写一段话,描述你心中的草原小牧民。
2. 答案:a. 示例:插图描绘了草原小牧民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嬉戏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快乐、自由的生活。
b. 示例:草原小牧民,你们勇敢、善良、勤劳,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必备5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必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必备5篇)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增进对草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模仿牧民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2. 草原文化特色3. 牧民技能学习4. 团队协作与自理能力培养5. 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2. 实践法:模拟牧民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草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法。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草原牧民生活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模拟牧民生活道具(如蒙古包、羊群模型等)。
3. 分组讨论问题及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草原牧民生活图片、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3. 实践环节:模拟牧民生活,如搭建蒙古包、饲养羊群等。
4. 分组讨论:讨论如何保护和传承草原文化。
5. 游戏环节:开展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自然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模拟牧民生活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对草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认识。
3. 分析学生在游戏环节中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草原牧区,深入了解牧民生活。
2. 邀请草原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草原文化的认识。
3. 开展草原文化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舞蹈、绘画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实践环节中,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在游戏环节中,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其在绘画和写作方面的表现。
2. 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3. 整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和文化。
2.学习草原小牧民的传统歌曲和舞蹈。
3.培养学生的音乐和舞蹈表现能力。
4.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和文化介绍。
2.学习草原小牧民的传统歌曲和舞蹈。
3.组织学生表演草原小牧民的歌曲和舞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播放草原小牧民的音乐和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和文化。
2. 学习环节(1)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和文化介绍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和文化,包括他们的住房、饮食、服饰、节日等方面。
(2)学习草原小牧民的传统歌曲和舞蹈教师播放草原小牧民的传统歌曲和舞蹈视频,让学生跟随节奏学习歌曲和舞蹈动作。
(3)练习歌曲和舞蹈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歌曲和舞蹈,指导学生正确唱歌和跳舞的姿势和动作。
3. 表演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所学的歌曲和舞蹈,同时让其他同学观看和欣赏。
4. 总结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歌曲和舞蹈时的表现。
2.评估学生在表演环节中的表现和成果。
3.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总结,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通过学习草原小牧民的传统歌曲和舞蹈,培养学生的音乐和舞蹈表现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和文化缺乏了解,需要更多的介绍和解释。
同时,有些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歌曲和舞蹈时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教案名称:《我是草原小牧民》适用年龄:5-7岁幼儿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草原和牧民的生活方式;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增强幼儿对自然和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1.图书《我是草原小牧民》;2.粘土和颜料;3.讲解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PPT或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草原和牧民的生活,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阅读故事《我是草原小牧民》(15分钟)1.以朗读的形式讲解故事,让幼儿跟随故事的发展逐步了解草原和牧民的生活。
2.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手工制作活动(20分钟)1.带领幼儿用粘土制作草原上的动物,比如羊群或牛群。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尽可能栩栩如生地创作。
3.提醒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形状、颜色等细节。
四、互动游戏(15分钟)1.分组进行游戏,模拟牧民的工作情景。
2.一组幼儿扮演牧民,另一组幼儿扮演草原上的动物,互动模仿牧民放羊等活动。
3.鼓励幼儿展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1.回顾当天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分享制作动物的心得体会。
2.鼓励幼儿谈论草原和牧民的生活,了解他们对这些主题的想法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幼儿用画笔或彩笔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草原生活场景。
教学反思:通过《我是草原小牧民》这个故事,让幼儿感受自然和动物的美好,并了解到不同地方的居民生活方式。
通过手工制作和互动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观察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我是草原小牧民》名师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具:手风琴、幻灯片、双响筒、串铃。
教学过程:(一)课堂组织教学(二)导入欣赏草原师:今天我们又要在一起度过快乐的40分钟,只不过今天跟我们一起上课的还有一位远到而来的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想)师:那好,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此时出示课件琪琪格)师:噢,原来是我们蒙古族的小朋友琪琪格要邀请我们去她的家乡做客,你们愿意跟随我们的琪琪格一起向草原出发吗?(愿意)师:我们的蒙古族小朋友琪琪格,不仅长的漂亮可爱,而且还是一个特别细心的小姑娘,她已经把我们去草原的交通工具都准备好了,你们看。
(此时出示马图片)。
因为我们的蒙古族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民族”,马是他们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好了同学们,话不多说,让我们全体起立,骑上高大的骏马一起向草原出发。
(此时骏马图片,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伴奏)师:终于到了,这一路还怪辛苦的。
同学们跟你们说一个秘密,今天我们真来对了,因为今天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快让我们打起精神,一起去现场感受一下那热闹的气氛吧(三)学唱歌曲1.初听师:同学们我们的大草原美不美?(美)那你们看到我们的牧民们骑马摔跤射箭,感觉他们帅不帅?(帅)我们的小牧民们可是多才多艺,不仅会骑马摔跤射箭,唱歌也是他们的强项,不信你们听?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再听到小牧民在个歌唱时,感觉她的心情是怎样的?(骄傲、自豪)2.二听师:那我们的小牧民那么骄傲自豪那在演唱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甜美。
欢快)3.三听师:其实每一首歌都是一幅画,那今天老师要让大家当一下小小贴画家,老师准备了一幅背景图,希望通过你们手去把它装饰的更加漂亮,可以通过你歌曲中听到的,也可以是你想象到的。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邹君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3、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和舞蹈创编能力,并能用轻快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引导学生运用自豪、欢快的情绪,轻快的声音自信的演唱表演歌曲。
2、教学难点掌握附点音符、休止符、装饰音的演唱。
三、教具准备:电子琴、铃鼓、电脑课件、板书贴纸、。
四、教学过程(一)、感受大草原1、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今天特意来邀请我们去它的家乡做客,同学们想去吗?全体起立,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一起出发吧!2、律动:播放音乐伴奏《我是草原小牧民》,全班跟着音乐一起做骑马动作。
(师带跳舞蹈动作)现在我们到了蒙古族大草原。
小红马告诉老师,今天正在举行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同学们想参加吗?生:想那我们就先一起看一看在那达慕大会有哪些活动呢?生:射箭;骑马;摔跤。
(请同学来做一做动作)。
3、师:蒙古族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舞蹈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当中。
(出示舞蹈道具筷子)同学们,这是什么啊?别小看这筷子,它就经常出现在蒙古舞蹈表演中,看,表演已经开始了。
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师表演舞蹈。
4、老师的表演怎么样,刚才这首歌曲好听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蒙古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二)、学唱歌曲1.揭示课题:板书:《我是草原小牧民》(1)第一遍聆听,老师有一个要求,安静聆听,听歌的过程中想一想?①歌曲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自豪、开心、骄傲……)②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稍快的或欢快活泼的)(2)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豪高兴的心情有强弱节奏的次聆听歌曲,思考歌曲表现了怎么样的画面?生:小牧民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上,有青青的草儿,肥肥的羊儿,心里美滋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草原小牧民》一、教学设计说明:《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唱歌内容。
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体验。
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等为基本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智。
在互动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成为学生们的合作伙伴、平等中首席者。
通过本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使师生间达到共识、共赏、共进。
二、教学分析:《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洋鞭,快乐欢唱的形象。
第三乐句在节奏上做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的抒发了对美丽家乡的赞美之情。
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本课教材的分析,结合三年级学生好动和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3、知识与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和舞蹈创编能力,并能用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自豪、欢快的情绪,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掌握附点音符、休止符、装饰音的演唱。
五、教具准备:钢琴、电脑课件、自制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音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
耶!”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音乐四十分又和大家见面了,大家高兴吗?(高兴)请坐。
(二)激趣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乘坐音乐列车到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去旅游。
我国是多民族大家庭,在大草原上主要生活的是蒙古族。
对于蒙古族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生:他们吃的和我们不一样:喝牛奶、吃羊肉:穿的衣服很鲜艳;住蒙古包;蒙古人骑马。
2、师:大家知道的真多,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吧。
3、(播放课件)师:这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到处绿草茵茵。
在牧人动听的歌声中,可爱的羊群好像朵朵白云在茫茫的绿海中慢移,马儿也悠闲地吃着嫩草,一切都是那样的恬静、祥和。
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大多以游牧业为生,他们喜欢摔跤、射箭、骑马,马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当中非常重要,他们放牧离不开马,外出也离不开马,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师:蒙古族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
骑马动作就经常在蒙古族舞蹈里出现。
(现在,同学们请起立,每个人摆个骑马的动作)看谁的小马跑得又快又轻(脚下要轻)如果想让小马跑得快点呢?小马的速度减慢了,小马停下来了。
生:学生马上举起一只手扬起小马鞭。
师:(老师做硬肩动作)大家看这个动作叫做硬肩,跟老师一起做,这个动作是由一个传统的活动演变而来,谁能猜一猜?(学生猜)那就是——摔跤!(老师做挤奶动作)再看这个动作,(教动作)我们一起做,猜出这个动作是在干什么呢?(师生一起做)。
(三)学习歌曲、培养兴趣(播放歌曲)1、初听歌曲师:了解了蒙古族,当然还要听听来自大草原的歌声啊,它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觉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在歌声中你的脑海里呈现怎样的画面呢?(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师:孩子们,大草原的歌声美吗?赶快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听后的感受吧。
(你最想做什么)生:我仿佛来到了大草原,和小牧民一起放羊。
生:………….2、二次聆听歌曲,跟着音乐做舞蹈动作师:大家想不想做一回小牧民,去体验一下放牧时的乐趣?(想)好,那我们就把教室比作美丽、辽阔的大草原,现在你就是神气的小牧民,请同学们轻轻起立,小牧民们请骑上你们的小骏马,和蒙古族小伙伴放牧去喽!(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学生随音乐做动作)大家说当小牧民的感觉怎么样?(好)草原的小伙伴说了,要想真正成为小牧民,还要会唱草原的歌曲,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板书)3、学打节奏1)(出示筷子)(示范打节奏。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自制打击乐器,是什么呀?(筷子)筷子不仅是我们吃饭的工具。
还发出美妙的声音,大家听听。
(示范)好听吗?老师也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双筷子,拿出你们的筷子跟老师打一下。
跟老师一样拿好啊!认真听。
(生打)老师又换一个,注意听,会不会呀,孩子们。
(师生共打)我又换了,认真看(一起做)。
2)(出示课件)师:这个呀就是刚才老师领大家敲打的节奏,我们在分别来敲一敲,第一行节奏就是老师敲的第一组节奏,(师示范,生学打)第二行(继续打)第三行(继续打)。
3)分组打节奏师:现在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三组,你们根据自己对应的节奏敲一下,一会儿我们一起来合奏好不好?现在听老师指挥,我指挥到哪组,哪组就演奏。
(师哼唱打击)两遍。
4)听伴奏打击师:下面我们随着伴奏一起演奏一遍。
(师生演奏)谁听出来了,哪组同学演奏了两次?第二组同学先接了哪组,又接了哪组?这回我们听着音乐再来一遍好不好?()大家的表演的太精彩了。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师:下面我们把这首歌完整的听一遍。
(听歌)小牧民在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呢?我们来读一读,因为音乐是流动的文学,我们只有把歌词清晰流畅的朗读出来,才能更好的演唱歌曲,请同学们先跟老师有节奏的读一遍。
(1)老师边敲双响筒边有节奏的读词,学生跟读。
(2)同学们完整的读一遍。
(学生完整读词。
)(3)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读“啊哈嗬”这句歌词时特别高兴,为什么呀?它是什么意思呢?生:很高兴的意思。
表达很快乐的心情。
很开心地吆喝声。
师:大家理解的非常准确,“啊哈嗬”是一句衬词,表现愉快的心情,就像我们平时“哼哼”小曲时的样子。
所以我们在演唱歌曲时要怀着怎样的心情演唱呢?(愉快、快乐)速度上应该怎样把握?(稍快)5、再次聆听歌曲师:接下来,想不想听顾老师为你们演唱这首歌曲呢?(想)大家在认真听的时候,用你那双机灵的大眼睛,找找有没有我们以前没见过的音符宝宝?(师演唱)(教师范唱歌曲)顾老师唱得好听吗?(好听)掌声鼓励鼓励我吧!(学生拍手)谢谢大家。
谁说说歌曲里没见过的音符宝宝是什么?生:在“草儿”的上面多了两个零、在歌词“肥”字上出现的小音符。
师:我们看看它都出现在哪句歌词上?老师把它放大在屏幕上。
“草儿青青,羊儿肥”歌谱上出现的这两个红色的符号叫休止符,遇到休止符要停一停,在这里我们要唱半拍,在演唱时要有跳跃的感觉,在“肥”字的谱子上面出现了小音符,它是前倚音,我们唱的时候要拐个弯(老师范唱)老师来唱一下,你们分辨哪个是加了休止符和前倚音的。
(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认真分辨)师:这些音乐符号的加入,让我们感觉好像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6、哼唱旋律。
(用学生名字轻声哼唱旋律)师:让我们赶快来唱响欢乐的旋律吧?以前咱们都是用“啦、啊”来哼唱旋律,今天老师突然有个想法,那就是用咱们班同学的名字来唱行吗?注意要选择适合模唱的开口音,先用谁的名字呢?大家推荐一位。
(学生推荐)XX同学你愿意吗?好,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用“董”轻声的哼唱旋律。
咱们先两小节两小节的哼唱。
一句一句的哼唱。
完整的哼唱。
注意歌曲的前奏出现了四分休止符,听老师弹一遍前奏,在心里喊空拍,咱们再完整的哼唱一遍(教师完整弹琴、学生跟唱,用稍慢的速度模唱歌曲旋律。
)7、带词演唱。
(1)学生轻声带词半句演唱。
师:熟悉了旋律之后,让我们把歌词加进来,跟老师先两小节两小节的唱。
(2)学生整句演唱。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琴声一句一句的演唱。
(3)学生轻声带词完整的演唱。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琴声,用悄悄话的声音完整的演唱一遍,注意老师的前奏。
(4)解决难点:师:通过唱词,同学们感觉哪里不太好唱?生:“啊哈,啊哈嗬”等(师生共同帮助解决)师:(课件出示这句歌词)“啊哈啊哈嗬”在第一个音处出现了大附点节奏,要唱得长一些,后面的音要唱得短一些。
(老师边打拍子边示范唱)我们一起边打拍子边唱一唱。
要唱出欢快、自豪的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再唱一唱。
(5)让我们把声音放开,用自豪、欢快的声音唱一遍8、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师:刚才在演唱时,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唱得美美的,有的同学眼睛睁得亮亮的,让我们大家都像他们一样,随着老师的琴声愉快的演唱,好吗?(好)看看谁的表情最美啊!(2)放音乐跟唱师:下面我们跟随音乐在唱一唱。
(3)加入打击乐器跟唱师:孩子们,拿出你们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再跟唱一遍。
(4)接龙游戏师:歌曲大家已经基本上学会了,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仙女棒我来唱”。
我来起头,仙女棒对准谁,谁就接下去唱下一句,有可能仙女棒对准的是两名同学,也有可能是一位同学或者是大家,所以请同学们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啊。
(开始游戏)(放伴奏)师:仙女棒施展了她的魔力说了,我们的歌唱得不错,但唱得还不够神气。
让我们再听听小牧民是怎么唱的。
9、聆听歌曲,跟伴奏演唱师:(播放歌曲)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大家服气吗?(不服气)让我们也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生唱)除了采用合唱的形式,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形式唱呢?(独唱、小合唱、男女生对唱)下面我要请一名同学上前面来唱一唱,看看谁最勇敢?(生边唱边做动作)老师把大家分成男女两队,女生唱第一句,男生唱第二句,衬词的地方我们一同来唱。
(放录音伴奏)(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做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熟悉旋律,体会歌曲的情感情绪,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突破歌曲的难点,然后完整演唱全曲,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四)拓展延伸师生跳起摔跤舞师:从大家的歌声中让我感受到你们越来越像个小牧民了。
大家还记不记得“硬肩”是什么活动演变而来的?我要找一名男同学和我一起来跳摔跤舞,大家在用愉快的歌声演唱好吗?(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把本课教学推向又一个高潮,让孩子们真正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陶冶高尚情操。
)(五)课堂小结师:快乐的四十分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请大家骑上你们的小骏马,随着优美的歌声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