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总结旋转与轨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图形的性质与变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图形的性质与变换本文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主要涉及图形的性质与变换的内容。限制字数1500字。下面开始正文。
一、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图形的性质与变换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通过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图形的性质与变换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的性质与变换进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图形的性质
1.1 直线与曲线
在数学中,直线和曲线是常见的图形形态。直线是由两个无限远的点组成,可以用于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曲线则是有限个点的集合,可以表示物体的弯曲程度。
1.2 线段与射线
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确定的有限长的直线部分,可以用于测量距离或表示图形的边界;射线则是由一个起点和一个方向确定的直线部分,可以表示物体的移动方向。
1.3 平行线与垂直线
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的直线;垂直线则是与平行线相交,且交角为90度的直线。
2. 图形的变换
2.1 平移变换
平移变换是指在平面上保持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仅改变位置的变换。通过平移变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位置的改变,并理解平移变换的基本概念。
2.2 旋转变换
旋转变换是指以某一点为中心,按照一定角度向某一方向旋转图形的变换。通过旋转变换,可以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规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3 对称变换
对称变换是指以某一直线、点或中心为轴心,使得图形在轴心两侧对称分布的变换。通过对称变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图形的对称性,并培养学生的对称观念。
2.4 放缩变换
小学数学总结_旋转与轨迹
本讲 3 单元的内容分别是:图形旋转,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图形旋转是解决几何题目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解决几何题目时,旋转的方法满足以下 三个条件:(1)通过旋转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2)边相等,(3)角互补或互余。在 看到满足这些条件的几何图形时,要能想到“旋转”,这是一种思路,也是一种境界。 轨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E''
E' D''
A
D
E
D'
CB
1 S ,但是,正六边形有些点悬空,面积不好求,可以求△DD′D″的面
6 正六边形
1
2
S 正六边形
2 5
3 5
,这样,
3)
S ADE
=
S BCC '
此处用到了鸟头模型,2×3:5×5。 本题中的正六边形是需要证明的:∠CAD′=∠BAD,
∠EAD′=∠EAC+∠CAD′=∠EAC+∠BAD=∠BAC-∠DAE =120°-60°=60°,所以,△EAD′是正三角形。
13
12
12 图一
5 13 A
7 12
602、【第一单元 2】如图所示,△ABC 中,∠ABC=90°,
B
AB=3,BC=5,以 AC 为一边向△ABC 外作正方形,中心为 O,求阴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反思范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反思1
孩子们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认识比较肤浅,只是简单的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现象而已。我不由得思考:这节课我要讲些什么呢?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呢?我想,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深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可以在这节课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在对比中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本质。
所以,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基础上,我直接揭示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物体或图形围绕一个点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在初步揭示概念的基础上,我呈现了坐缆车、滑滑梯的图片,引导孩子们明白直线运动的“直线”包括横线、竖线、斜线。上一届就有孩子认为滑滑梯和坐缆车不是平移,因为方向是斜的,他们认为只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直线运动才是平移。这一设计有助于提前预防这一错误的出现。
另外,我还呈现了“荡秋千”,引起孩子们思考、讨论:荡秋千是否是旋转现象?有一部分孩子认为“荡秋千”不是旋转现象,理由有二:一是认为它没有旋转中心,二是认为没有旋转够一周。针对没有旋转中心的说法,很多孩子强烈反驳,表示“荡秋千”是有旋转中心的,并在课件上描了出来,成功说服大家。针对“没有旋转够一周”这一意见,我举例进行了反驳,我说:“体育老师最爱喊的口令是向左转、向右转,我们没有转完一周吧,可是我们旋转了。”孩子们恍然大悟。在这里由于孩子们还没有接触过圆弧,我便没有直接揭示圆弧运动这一词语,只是说:虽然没有旋转够一周,但其运动轨迹是圆周的一部分。由此,让孩子们明白像“荡秋千”这样的现象也是旋转。
《旋转》数学教学反思
《旋转》数学教学反思
《旋转》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旋转》数学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旋转》数学教学反思1
“旋转”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在教学中,我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旋转,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旋转的实质,并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课始,出示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摩天轮、钟表、风车、旋转木马等物体运动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运动显现,并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再通过交流,对旋转运动的特点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这是旋转运动现象的前提,由于前面的观察、模仿做动作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表象,所以让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找物体旋转的现象时,学生视角较为广阔,但是在表述现象是还不是很清楚。在教学设计中,我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由感知到认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去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看微课等,认识旋转的特征,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让学生对旋转的理解并没有停留在概念上,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现象,沟通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与生活一体化。能够引导学生用学具表示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解决了教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旋转有了深刻理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能力提升巧妙运用几何的平移和旋转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能力提升巧妙运用几何
的平移和旋转
几何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几何的平移和旋转,充分发挥这
些几何运动的巧妙之处,提升我们的数学能力。
一、平移运动
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几何运动,它将图形的每个点同时按照同样的方
向和距离进行移动。在平移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改变。平移运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还能够应用
到实际生活中。
以矩形为例,我们可以使用平移运动将一个矩形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并保持其形状和大小不变。通过平移,我们可以观察到矩形每个点的
位置发生了移动,但是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这为我们理解矩形的对称
性和平行关系提供了便利。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平移运动寻找一些规律。例如,在解
决数学题目时,我们可以假设某个图形进行了平移,并观察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位置变化,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
二、旋转运动
旋转是另一种重要的几何运动,它将图形围绕一个中心点按照一定
的角度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改变。
旋转运动在几何学中应用广泛,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
图形的旋转对称性,还可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以正方形为例,我们可以使用旋转运动将一个正方形绕着中心点旋
转一定角度,而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正方
形的每个顶点都沿着一个圆的轨迹进行旋转,而正方形的对称性得以
保持。这为我们理解正方形的对称性和旋转关系提供了便利。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评课稿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评课稿有幸听了张老师《平移与旋转》这节课,这节课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受益匪浅。
《平移和旋转》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本单元把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一是研究哪些物体的运动现象可以称为平移或旋转;二是研究物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我觉得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情境创设引人入胜。
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其实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同学们也曾亲身经历过。张老师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游乐场为切入点,分别出示了缆车、摩天轮、旋转木马、和升降梯的图片,还有课本上的六幅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运动方式、比画运动轨迹、讨论运动特征、比较两者异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含义,初步建立两种运动方式的数学模型。
二、教学设计层层递进。
本节课的难点是准确描述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对应数学中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和图形的平移。巧妙的设计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结构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完善和提升。张老师将本节课
的难点分层攻破,并在每一层次中加以相应的练习。其中张老师选取小船图的平移描述,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独立研究和展示交流,在交流时强调先要找出一对对应点,再数一数格数,轻松解决难点。在此环节中充分体现了“独立探究、限时讲授、踊跃展示”的十二字精神,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孩子们及时内化了新知。
小学数学教案形的平移与旋转
小学数学教案形的平移与旋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平移和旋转是重要的几何变换概念。通过平移和旋转,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本篇教案将介绍小学数学中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活动。
一、平移
1. 概念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保持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改变图形的位置的变换。平移可以用向量来表示,即平移矢量。平移矢量的起点是图形的一个点,终点是该点平移后的位置。
2. 方法
(1)确定平移向量:选择一个基准点为起点,然后选取另一个点为终点,连接这两个点,即得到平移向量。
(2)进行平移:以平移向量为准,将图形上的每个点都平移至平移向量终点对应的位置。
3. 实践活动
教师可准备一些图形卡片,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平移向量把图形卡片的位置进行平移。例如,教师给出一个矩形图形卡片,要求学生将其平移两个单位向右和三个单位向上。学生根据所学的平移方法,用手指或者纸片模拟平移而得到正确的结果。
二、旋转
1. 概念
旋转是指图形按照某一点为中心旋转一定角度,而保持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的变换。旋转可以用角度来表示,即旋转角度。
2. 方法
(1)确定旋转中心:选择一个点作为旋转中心。
(2)确定旋转方向:规定顺时针为正方向或逆时针为正方向。
(3)确定旋转角度:根据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用量角器或者直尺测量旋转角度。
(4)进行旋转:以旋转中心为准,按照所测量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
3. 实践活动
教师可使用旋转模型或者在黑板上绘制旋转图形,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并指导学生用手做旋转动作配合观察。例如,教师可以绘制一个正方形,并选择其中一条边上的一个顶点作为旋转中心,要求学生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思维导图
运动思维导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
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图形的运动关系。本文旨在介绍数学图形的运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和目的。
运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数学图形的运
动规律和性质。它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
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展示数学图形的运动思维导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还将介绍如何设计和使用运动思
维导图,以便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辅导和指导学生。
希望本文能够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使学生们
能够更加轻松、有趣地研究数学图形的运动关系。
注:本文不涉及涉及法律内容,仅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参考材料。*
图形的运动是指图形在平面上的移动、旋转
和翻转。通过这些运动,我们可以改变图形的位
置、方向和形状。图形的运动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几何形状的特性和关系。
在图形运动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___:图形的移动是指将图形沿着平面上的一条轨迹进行平移。平移可以使图形在平面上改变位置,但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旋转:图形的旋转是指围绕某一点或某一条线进行旋转。旋转
会改变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但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翻转:图形的翻转是指将图形沿着某一条对称轴进行翻转。翻
转会改变图形的方向和位置,同时也会改变图形的形状。
通过运动,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图形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理解它们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图形运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
我们整理和理解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旋转》数学教案
《旋转》数学教案
标题:《旋转》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旋转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图形的旋转现象。
(2)掌握旋转的性质,能通过操作活动探究并发现旋转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旋转的理解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实例,如风扇的转动、摩天轮的转动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现象,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变化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
(1)定义旋转:教师讲解旋转的定义,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个固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固定的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2)理解旋转的性质: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或动画展示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大小是否改变,从而理解旋转的性质。
3. 实践操作:
(1)设计实验: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如用纸片做一个简单的图形,然后围绕一点进行旋转,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4. 总结回顾:
小学数学知识归纳球的认识与性质
小学数学知识归纳球的认识与性质小学数学知识归纳:球的认识与性质
球是我们常见的几何体之一,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对球的认识与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这一概念。
一、球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球可以由一个完整的半圆绕着直径旋转而成,它是由无数个到圆心
的点等距离的点构成。球的基本性质如下:
1. 球面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此两点所在的直径;
2. 球心是球面上任意一个点所在的直径的两个端点的中点;
3. 球面上的所有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
二、球面积与体积
球面积和体积是球的重要属性,我们将分别介绍如何计算球的表面
积和体积。
1. 球面积的计算
设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表面积S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S = 4πR²
其中,π取近似值3.14。
2. 球体积的计算
同样,设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体积V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4/3)πR³
三、球的应用
球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下面我们讨论一些与球有关的实际问题。
1. 球的运动轨迹
当一个球被推出斜面时,其运动轨迹呈现出抛物线形状。这是因为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沿着斜面运动时,其运动轨迹与抛物线相似。
2. 球体中的空间利用
球体具有最大的体积与表面积之间的比例。在规定体积的情况下,球所占用的空间最小。因此,球体在各种容器的设计和利用空间的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球形建筑物
球形建筑物常常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例如摩天轮。球形建筑物能够减少空气对建筑物的阻力,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四、与球相关的数学问题
除了应用领域外,球还涉及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来讨论其中两个典型的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听评课记录
《图形的旋转》听评课记录
周娟:
我设计的《图形的旋转》一课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造各种条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下面恳请各位老师对我这节课提出宝贵建议。
袁玉芹:
周老师的《图形的旋转》一课,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在课堂上提醒到位。周老师的课,探索新知过程循序渐进,观察并思考钟表时针的顺逆旋转后用微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图形旋转的三要素。并指导学生条理表述旋转过程,再用实物验证,课件动画展示加强学生的理解。最后学有所用,说出风车图案的旋转方法后,尝试画出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全课小结过程也很好地梳理了知识,升华认识,效果比较好。
高欣欣:
周老师的《图形的旋转》一课中,讲授的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不同的方向,学生感悟的比较好,利用钟表指针的旋转演示,带着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这样感受会更深刻。
谭晓燕:
《图形的旋转》一课中,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之一,周老师利用制作的微课程教授这一部分,效果非常好。微课程设计的条理清晰,学生掌握的这一知识点扎实、有效。从而可以看出,利用微课程这种新颖的方式教学,不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愿学习,而且教学效果好,学生掌握知识扎实、有效,一举多得啊!高文娟:
周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想象,并且前后多次用三角板作实例,让学生在形象的实物演示中比较、发现,从而让学生在感官的引导下轻松地接受知识。
孙国强: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平移和旋转 北京版 (5)
【设计意图:注重多元表征,既有动作的表征促进理解,也有符号表征的渗透。多种表征形式,促进学生理解,形成概念】
(2)渗透思想教育,人文关怀
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那好玩吗?为什么阿宝不玩?假如你现在就站在阿宝的身边,你会对阿宝说些什么呢?
预设1:学生会说阿宝你要勇敢一点,别害怕。
预设2:阿宝你不要害怕,其实你可以试一试,说不定你会觉得很好玩,什么事情都要勇敢的尝试一下。
教师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勇敢但是不盲目,量力而行!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获取过程,还应该在数学课堂中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数学课堂成为情智相长的过程。因此在阿宝不敢玩时,让学生假设自己就在阿宝身边你会怎么说?这也是绘本《勇敢向前冲》的主旨:勇于尝试新事物,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不光要勇敢,还要量力而行,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个性、有生命的鲜活的个体。】(3)出示其他游乐项目
小火车、摩天轮、热气球,分别用手势比一比,这些项目是怎样运动的,并在黑板上画出运动轨迹。
3.分类活动,明确概念
①你能根据项目的运动特点分类吗?把序号写在纸上。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设计意图:学生分类的过程,也就是对平移、旋转特点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
4.抽象归纳,形成概念
师:请你再次说说你眼中的平移、旋转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描述。
教师总结:像跳楼机、小火车车身、热气球等物体这样平平的、直直的运动方式叫平移;像摩天轮、旋转木马、海盗船这样转圈的运动方式叫旋转。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总结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总结
篇一:《图形的旋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的第一课时。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看起来编排的比较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空间观念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要画出旋转90度后的图形,有些孩子想象不出根本无从下手。在课堂上怎样把这个知识点讲的更加简单通俗,学生易于理解一点。课前我认真看了教师用书,对教材还是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从课堂效果看,实现了教学目标。反思教学过程,有如下几点成功之处:因为这一教学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上课选择了四年级学生,因此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教材的呈现是通过钟面指针的旋转得出旋转的三要素,在探究“图形的旋转”的性质和特征时,直接呈现了组合图形的旋转。根据学情,本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的改进,按照由线段旋转------单个的简单图形旋转------组合图形的旋转线索来设计教
学活动。教学从观察“指针从12到1”开始,如何描述指针的旋转呢?在交流中弄清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达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绕哪个点旋转”、“是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在认识图形旋转的性质和特征时,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即“单个三角形的旋转”和“风车的旋转”。“单个三角形的旋转”是由线段旋转到组合图形旋转的一个坡度,为学生的学习降低难度,也为后面画一个简单图形的旋转做好铺垫,突破画图这一难点。
物体的运动轨迹——小学科学知识学习
角动量定理:一个系统 绕固定点旋转时,其角 动量等于旋转力矩和旋 转时间的乘积。
角动量守恒定律:在没 有外力矩作用的情况下, 一个封闭系统的角动量 保持不变。
物体运动轨迹的应用
物体抛物线运动轨迹:篮球投篮 物体直线运动轨迹:子弹射击 物体圆周运动轨迹:汽车行驶 物体曲线运动轨迹:乒乓球发球
物体运动轨迹具 有确定性,即对 于给定的初始条 件和外力,物体 的运动轨迹是确
定的。
物体运动轨迹的描述方法
极坐标系:通过确定物体的位 置和方向,描述物体的运动轨 迹
直角坐标系:通过确定物体的 位置和方向,描述物体的运动 轨迹
圆柱坐标系:通过确定物体的 位置和方向,描述物体的运动
轨迹
球坐标系:通过确定物体的位 置和方向,描述物体的运动轨
定义:物体沿圆形 路径的运动
实例:地球的自转、 旋转木马
特点:物体在圆周 运动中受到向心力 的作用
公式: F=ma=mv²/r
物体运动轨迹的规律和定理
牛顿第一定律:物 体在无外力作用下, 将保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 体加速度与所受外 力成正比,与物体 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 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
击球运动:在棒 球、高尔夫等运 动中,利用运动 轨迹预测球的落 点,提高击球准 确率
田径项目:在跳 高、跳远等项目 中,通过调整身 体姿态和起跳角 度,控制身体运 动轨迹,以取得 更好的成绩
小学平移与旋转课件
教具准备
01
02
03
多媒体课件
用于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动 态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 观印象。
方格纸
用于学生练习在方格纸上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 觉。
教学模型
如风车、陀螺等,用于模 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帮 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和 性质。
02
平移基本概念与性质
平移定义及特点
平移定义
实践步骤
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平移或旋转操作。
实践效果: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概念 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小组交 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06
课堂小结与拓展延伸
重点知识点回顾总结
平移的概念
物体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移动一 定的距离,其形状和大小不发生
改变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识别和描 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 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和几何直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来自百度文库
小学三年级旋转概念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旋转概念知识点旋转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方式。无论是日常的旋转木马,还是乒乓球在球台上的旋转,都展示了旋转运动的特点。本文将介绍小学三年级旋转概念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旋转?
旋转是物体以一个固定点为轴进行的运动,使得物体的不同部位按照一定的轨道进行连续变化和转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轨迹和运动方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旋转。
2. 旋转的基本术语
在学习旋转概念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术语:
轴:旋转的物体围绕的一个固定点,可以是任意位置。
旋转中心:物体围绕的轴的位置。
旋转轨迹:物体旋转过程中所有点的轨迹路径。
顺时针:物体旋转的方向是从上到下,在我们常见的时钟上是向右走的方向。
逆时针:物体旋转的方向是从上到下,在我们常见的时钟上是向左走的方向。
3. 旋转的特点
旋转运动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旋转的概念。
3.1 对称性
旋转运动具有对称性,即物体在旋转过程中会维持某种对称关系。
例如,正方形绕中心点旋转180度后,仍然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对角
线互相垂直,旋转后依然垂直。
3.2 周期性
旋转运动是周期性的,即物体在旋转一周后回到起始位置。例如,
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一周即为一年。
3.3 速度不同
在旋转过程中,物体上不同位置的速度是不同的。距离旋转中心较
远的位置速度较快,距离较近的位置速度较慢。
4. 旋转的应用
旋转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4.1 理解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中常常使用旋转图形来表示禁止或指示性操作。了解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 旋转与轨迹
本讲3单元的内容分别是:图形旋转,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图形旋转是解决几何题目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解决几何题目时,旋转的方法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通过旋转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2>边相等,(3>角互补或互余。在看到满足这些条件的几何图形时,要能想到“旋转”,这是一种思路,也是一种境界。b5E2RGbCAP 轨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601、【第一单元1】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多少?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此题不用旋转也能做,如图一,但是,要学好看到等边、直角,思考如何旋转。
如图二(△OAB 绕O 逆时针旋转90度>、图三(△OAC 绕O 顺时针旋转90
度>。图
三,
12×12=144。p1EanqFDPw 【答案】144。
602、【第一单元2】如图所示,△ABC 中,∠ABC=90°,AB =3,BC =5,以AC 为一边向△ABC 外作正方形,中心为O ,求阴影面积。DXDiTa9E3d 【难度级别】★★☆☆☆
图三
图二
图一
A
【解题思路】不旋转也能做,×5×3+×(>=16。
但是,要学好旋转,△OAB绕O逆时针旋转90度,如Array图。
直角△OBB′为所求 单)。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已知,面积是可求的。 5+3=8,×8×4=16。 【答案】16。 603、【第一单元3】如图,已知AB=AE=4cm,BC=DC,∠BAE=∠BCD=90°,AC=10cm ,则=___。RTCrpUDGiT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ABC绕C逆时针旋转90度,△ABC绕A顺时针旋转90度,都转到AC的下方,在AC的下方形成正方形,如图。也可以都转到AC的上方形成正方形。5PCzVD7HxA 面积:10×10÷2=50。 【答案】50。 604、【第一单元4】如图,以正方形的边AB 为斜边在正方形内做直角三角形ABE ,∠AEB=90°,AC 、BD 交于O ,已知AE 、BE 的长分别是3cm 、5cm ,求△OBE 的面积。jLBHrnAILg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提供两种解法。 解法一、悬空=整体-空白,旋转 = [ ] = =17; △ABE 好求,但△ADE 不好求,将△ADE 绕A 点顺时针旋转90 度,求 变成了求直角梯形AEBE′的面积,(3+5>×3÷2=12。 xHAQX74J0X ×(17-12>=2.5。 解法二、弦图 E' 看到了正方形、直角三角形,想到弦图,做出其他三个直角三角形。 △DBE底BE=5,高等于弦图中心正方形的边长,5-3=2。 =×(×5×2>=2.5。 【答案】2.5。 605、【学案1】下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BAC=120°,△ADE是正三角形,点D在BC边上,BD:DC=2:3。当△ABC的面积是50时,△ADE 的面积是多少?LDAYtRyKfE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看到等腰,看到120°,想到旋转。 将△ABC、△ADE绕A点旋转2次<120°、240°),连接D、E、D′、E′、D″、E″构成正六边形。Zzz6ZB2Ltk =50×3=150。 ,但是,正六边形有些点悬空,面积不好求,可以求 △DD′D″的面积, = ,这样,= 。 = = ==42 ; =×42=14。 B B B B 此处用到了鸟头模型,2×3:5×5。 本题中的正六边形是需要证明的:∠CAD′=∠BAD, ∠EAD′=∠EAC+∠CAD′=∠EAC+∠BAD=∠BAC-∠DAE =120°-60°=60°,所以,△EAD′是正三角形。 【答案】14。 606、【补充1】如图,在长方形中, 已知2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和3, 求?处的面积。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如图做辅助线。 第一步:求出来3<蝴蝶两翼); 第二步:求出来4.5<面积比为2:3); 第三步:长方形一半:3+4.5=7.5,?=7.5-2=5.5。 【答案】5.5。 607、【第二单元3】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长为10厘M,∠ABC=60°,此时BC=5厘M。以点B为中心,将△ABC顺时针旋 转120°,点A、C到达E、D位置。求AC边扫过的 图形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取3)。dvzfvkwMI1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线动成面。将△EBD逆时针旋转回 来,阴影为2 个扇形差。 =75=75。 【答案】75平方厘M。 CBA = 60° A 608、【第二单元4】如图,ABCD 是一个长为4、宽为3、对角线长为5的长方形,它绕C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分别求出四边扫过图形的面积。rqyn14ZNXI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DC :=4; BC : = 2.25; AD :(1>旋转到(2>,= 2.25; AB :(3>旋转到(4>, =4。 发现,对边扫过的面积相等。 【答案】AB :4,BC : 2.25,CD :4,DA : 2.25。 609、【学案2】如图△ABC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长度是1M 。现在以C 点为圆心,把△ABC 顺时针旋转90度,那么,AB 边在旋转时所扫过的面积是_____平方M 。EmxvxOtOco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此题,扫过的面积不太好想象。 顺时针旋转后,A 点沿弧AA′转到A′点,B 点沿弧BB′转到B′点,D 点沿弧DD′转到D′点。因为 CD 是C 点到AB 的最短线段,所以AB 扫过的面积就是图中的弧BAA′与BDD′A′之间的阴影图形。 。SixE2yXPq5 D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