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案例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运算中典型例题的解析》优秀教学案例
1.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有理数运算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通过撰写学习心得、讨论反思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自信心。
4.反思与评价,促进自主学习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重视作业小结,巩固知识点
本案例在作业设计上注重分层、针对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同时,强调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时间,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及时批改作业并给予反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有理数运算的规律,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有理数运算方法。
3.创设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利用数轴、实物等教学工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有理数运算,增强其对数学知识的直观理解。
5.设计分层练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使其树立自信心,勇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2.激发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兴趣,引导其发现数学之美,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运算律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环节,特级教师将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涉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情境,如体育比赛中的得分与失分、天气温度的升降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况?这些情况是如何影响结果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理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特级教师将按以下步骤进行:
1.概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强调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通过具体例题,讲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等。
3.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索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使他们意识到数学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3.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对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
本章节教学中,特级教师将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分享思路、互相借鉴。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互动交流中拓展思维,发现更多解题方法。
(四)反思与评价
特级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进他们的自我提高。
教师授课有理数乘法案例分析
教师授课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中有理数乘法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一节优秀的教师授课案例为基础,分析其中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实际应用,并从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经验。
一、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在进行授课前,需要对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也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教材。
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入了有理数的概念,引出了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性质,以应用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法的练习。
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有理数乘法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有理数乘法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展示具体的算术例子,让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有了直观的认识。
教师引进了有理数乘法的语言符号,并通过文字描述进行阐述,让学生在语言层面上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教师通过练习例题,并让学生模仿其解题思路,达到了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师运用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解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抽象数学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提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买蔬菜和水果等,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学生依据实际情境进行有理数运算,从而加深了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并提高了应用能力。
四、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尝试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
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问答式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合作观察动图,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五、教师精心设计习题教师精心设计习题,是有效提高学生掌握考查重点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本节课中,教师除了提供基础练习外,还设计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应用题。
这些应用题涉及到实际的运算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和条件,让学生在运算中巩固和提高了有理数乘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2. 实际问题中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2. 难点:实际问题中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除法的重要性。
2. 讲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运算规则。
3. 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的应用。
6.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对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能力。
3. 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理数除法的能力,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技能。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除法的性质,例如:商的变化规律、余数的变化规律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货币换算、比例计算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黑板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实际问题案例等教学资源。
九、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第二课时分析实际问题并有针对性练习。
十、课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
2.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3. 深入研究有理数除法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分析-最新文档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过程进行探讨,并对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以及意义进行良好的掌握。
(2)通过实际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精确的运算。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际的教学,使得化归意识得到体现,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2)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总结,从而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总结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3)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的提高。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参与到多种学习活动当中,能够意识到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密切联系。
二、教育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并使得学会熟练地对有理数加法进行应用。
三、教学难点在问题情境当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交流讨论,并引导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总结,尤其是异号两位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这是因为:学生要学习数学知识通常都需要遵循一些规律,但是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异号两位数相加,想要让学生在课堂的短时间之内对其有完全的认识难度较大。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从实例出发,配合适量的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对运算法则进行更好的感受,从而对这一教学难点进行突破。
四、教学思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是前一课程学习的有理数的意义,学生由于已经对相关概念有了掌握,因此不需要再在本课的教学当中对刚刚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大量的复习,而是应该在教育过程当中利用生活当中的实例来引入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程当中,并引导学生自己对规律进行总结,从而获取本课的知识。
而数轴的引入,则有利于学生总结规律,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先通过书上基本练习与变式练习结合的方式,达到了训练双基的目的,从而使得学生的智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与评析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与评析第一篇: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案例与评析有理数的加法一.感知生活,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录象)画面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小朋友站在一个文具店里,销售文具。
画外音——小明的父亲下岗后,在学校后门租了一个小门面,开了一间文具店,若是把每月的租金分摊到每天的上午和下午,这样不卖出文具时,小店在这半天也是亏本的。
小明是一个懂事和孩子,今年暑假抓紧完成作业后,就给父亲去帮忙。
还专门对一周七天的亏盈做了如下统计。
星期一,上午赚了80元, 下午赚了60元;星期二,上午亏了20元, 下午亏了30元;星期三,上午赚了80元, 下午亏了25元;星期四,上午亏了45元, 下午赚了30元;星期五,上午赚了30元, 下午亏了30元;星期六,上午不赚不亏, 下午赚了60元;星期日,上午亏了20元, 下午不赚不亏;老师:同学们,如果赚了30元记为+30元,亏了20元记为-20元,请你们帮小明统计一下这一周每天的亏盈情况。
并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学生讨论)学生A:星期一小明父亲的文具店赚了140元,用式子表示为:+140 =(+80)+(+60)……①老师:大家对这个式子有什么看法没有?学生A1:有,140要写在(+80)+(+60)的右边。
老师:说说你的道理。
学生A1:星期一的140元收入是由上午60元和下午的80元,两个加数得出的。
应该是先要有加数相加后再有和,所以140要写在这个式子的右边。
老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
后面我们也要按照计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书写每一个式子。
评析:教师看到①式后,没有直接纠正过来,而是让学生思考,发表看法,得出正确的书写形式。
学生B:星期二小明父亲的文具店亏了50元,用式子表示为:(-20)+(-30)=-50 ……②学生C:星期三小明父亲的文具店赚了55元,用式子表示为:(+80)+(-25)=+55……③学生D:星期四小明父亲的文具店亏了15元,用式子表示为:(-45)+(+30)=-15……④学生E:星期五小明父亲的文具店不赚也不亏,用式子表示为:(+30)+(-30)=0……⑤学生F:星期六小明父亲的文具店赚了60元,用式子表示为: 0+(+60)=+60……⑥学生G:星期日小明父亲的文具店亏了20元,用式子表示为:(-20)+ 0 =-20 ……⑦评析: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也回答得很正确。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2. 除以多项式的法则。
3. 实践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以多项式的法则。
2. 教学难点:有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加法、减法、乘法运算,引出除法运算。
2. 新课讲解:讲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并通过例题演示。
3.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讲解答案。
4. 拓展延伸:介绍除以多项式的法则,并通过例题演示。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问题。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例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除法。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 组织小型测验,检验学生对有理数除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例题,直观地讲解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
2. 练习题:包括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参考书:为教师提供教学内容和策略。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介绍除以多项式的法则。
2. 第二课时:练习巩固,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3. 第三课时:课后作业讲解,总结本章节内容。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章节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出现问题情境: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以每股27元的价格买进某股票1000股。
该股票的涨跌情形如下表(单位:元)。
师:星期四收盘时,每股多少元?提问生1、2:(疑问不解状)。
生3:27-2.5=25.5(元)。
师:星期四收盘价实际上确实是求有理数的和,应该为:(元)。
师:周二收盘价最高为35.5元;周五最低为26元。
师:已知该股民买进股票时付出了3的交易税,卖出股票时需付成效额3的手续费和2的交易税,假如该股民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形如何?提问生4、5(困惑状)。
生6:买入:271000(1+3)= 27081(元);卖出:261000(1+3+2)=26130(元);收益:26130-27081=-951(元)。
师:生6的解答错了,正确解答为:买入股票所化费的资金总额为:271000(1+3)= 27081(元);卖出股票时所得资金总额为:261000(1-3-2)=25870(元);上周交易的收益为:25870-27081=-1211(元),实际亏损了1211元。
师:请听明白的同学举手。
现在课堂上约有三、四个学生举起了手,绝大部分学生眼中闪耀着疑问之意。
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学生轻声道:老师,我听不明白!少部分学生烦燥之意露于言表。
2.案例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关注学生的体验,要求问题的创设揭示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周围,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深感爱好。
本案例教师力图贯彻新课程理念,试图联系生活,尝试在提出问题时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但实际上是东施效颦,形式上的一串串问题及解答让新课程理念远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教师虽对本题求解准确,但学生的同意与沟通的效率低下,仅仅是教师用了自己在生活实践体会体会去凝视数学问题。
教师感受容易明白得,而事实恰好相反,教师的讲述没有激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些在教师眼里显而易见的问题,关于学生来说专门难。
有理数实践教案案例分析
本文将针对有理数实践教案案例进行分析。
有理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字。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应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理解有理数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及其运算性质;2.熟练计算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并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3.掌握将有理数转化为分数及分数化为有理数的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应用。
(二)技能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应用背景,掌握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能运用有理数进行解题,并思考其中的实际意义和解决方法;3.通过活动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发掘数学问题的内在美;2.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有理数的概念和符号表示2.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二)四则运算1.有理数的加减法,乘法,除法及其运算规律2.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应用问题1.有理数的应用背景2.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环节(一)导入环节通过课堂拓展活动或课堂小游戏,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符号表示,强调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二)授课环节通过白板互动授课,讲解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其运算性质,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并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三)拓展环节以一道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运用有理数的知识进行解决,思考其中的实际意义和解决方法,并通过活动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环节通过课后小测验或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教育和提醒。
四、课后反思针对本次授课,我在课堂上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实际应用,通过活动的拓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的应用。
有理数除法教学案例分析
有理数除法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有理数除法
教学背景:本案例使用的是高中第三册数学课本中的计算有理数
除法的章节。
教材分析:该章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入有理数除法的
概念,(2)说明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3)总结有理数除法的步骤。
教学目标:学生具备完成有理数除法运算的计算能力,并能够独
立作出正确的有理数除法运算。
教学准备:利用投影仪、多媒体板等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准备
例题和课件;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除法的小游戏,能帮助学生理解和
掌握有理数除法。
教学步骤:
Step1. 启发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有理数除法的意义,通
过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
Step2. 知识的讲解:采用多媒体工具,用图片、动画和实例来
讲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Step3. 实践操练:提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自主练习,回
答小测验问题,解决运算问题。
Step4. 游戏环节:组织学生参与小游戏,使概念更形象化,让
学生对有理数除法有更清楚的认识,最终达到掌握有理数除法的目的。
Step5. 总结归纳:通过复习之前所做的例题,让学生总结出有
理数除法的步骤,并能够应用有理数除法解决问题。
Step6. 作业布置:给学生几道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
家中进行练习,回答作业题时,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点。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理
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独立作出正确的有理数除法运算。
有理数混合运算题实例分析
有理数混合运算题实例分析有理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可以表示整数、分数和小数。
在数学运算中,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指同时使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来进行计算的过程。
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来介绍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题的解题方法。
例题一:计算:(-3.5) + 2.8 × (-0.6) ÷ 0.2解析:根据运算法则,先进行乘除法运算,然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首先,计算2.8 × (-0.6) ÷ 0.2。
根据符号运算法则可得:2.8 × (-0.6) ÷ 0.2 = (-1.68) ÷ 0.2 = -8.4。
然后,将计算结果-8.4代入运算表达式,得到:(-3.5) + (-8.4) = -11.9。
因此,计算结果为-11.9。
例题二:计算:(-12) × 0.3 - 5 × (-0.2) + 8 ÷ (-0.4)解析:首先,根据符号运算法则进行乘除法运算,然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计算步骤如下:1. (-12) × 0.3 = -3.62. 5 × (-0.2) = -13. 8 ÷ (-0.4) = -20将上述结果代入运算表达式,得到:-3.6 - 1 + (-20) = -24.6。
因此,计算结果为-24.6。
通过例题的分析可以发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需要按照一定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首先,根据括号内的运算法则计算括号中的表达式;其次,乘除法的优先级要高于加减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最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加减法运算。
在实际运算中,需要注意数值的正负号和小数点的位置,遵循符号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总结起来,有理数混合运算题实例分析中,我们需要根据运算法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乘除法和加减法运算,并且注意数值的正负号和小数点的位置,准确计算出结果。
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分析题目给出的运算表达式,逐步进行计算,并注意运算的先后顺序。
通过案例学习有理数除法的实际运用,提升数学实用能力的教案
通过案例学习有理数除法的实际运用,提升数学实用能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2.掌握有理数四则运算方法及其规律;3.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应用方法;4.理解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5.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有理数进行计算。
三、教学方法1.案例法教学2.课堂讨论3.图表法4.合作学习四、教学内容一、引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用到除法?如何计算?通过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老师用一个案例进一步展开讨论。
案例一:工地上的减法运算假设有一个房屋建设工地,需要在一个月内修建100栋房子,其中已经建好了10栋,现在需要计算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学生思考后,结合减法的概念,可以用计算式100-10=90来求得还需要修建90栋房屋。
接着教师问道:如果是除法呢?如何来计算?案例二:超市购物的乘法运算假设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若干面条和饼干,其中一包面条价值10元,小明购买了15包;饼干价值2元,小明买了25个。
请问小明购物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学生结合乘法的概念来进行计算,面条的总价值为10*15=150元,饼干的总价值为2*25=50元,小明购物一共花费了150+50=200元。
二、概念定义和规律的总结在上面的案例中,除法运算和乘法运算都有使用到。
我们可以看出,四则运算与实际问题的联系非常密切。
老师介绍有理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的规律,让学生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1.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包括正数、负数和0。
有理数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或者小数的形式表示。
2.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法:若a,b均为正数,则a+b是正数;若a,b均为负数,则a+b是负数;若a,b符号不同,则a+b的结果看a和b绝对值的大小。
减法:a-b=a+(-b)乘法:同号相乘正,异号相乘负。
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实例——教案剖析2
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实例——教案剖析2教案剖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的讲解,更要注重实践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有理数混合运算作为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既要让学生理解概念,又要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本篇文章将具体分析一份教案,来说明有理数混合运算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
一、教案基本信息(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区分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并灵活运用于问题解决中。
3.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
(三)教学难点1.有理数的应用。
2.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手段1.黑板2.教材3.教具等(五)课程设计第一部分:导入一、旷课问题调查及分析。
市教育厅要求各校了解学生旷课情况,以做出更加详细的计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昨日调查,出现旷课现象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比例达到五分之一。
我们对此进行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可能有什么解决方法?二、能力提升用以下数字表示温度,分别是有理数、非数、正整数、负整数。
三、课程展开本课主要涉及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在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其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因此在本次课程中要将这两部分知识的讲解进行重点。
第二部分:讲解一、有理数概念及其性质1.有理数的概念2.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3.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加减乘除)4.有理数的相反数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1.有理数的加法2.有理数的减法3.有理数的乘法4.有理数的除法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以上有关有理数概念及其性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讲解,是为了便于后续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而做出的铺垫。
有理数混合运算主要分为以下教学实践应用: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加法应用实例。
有理数减法教案中的实例分析
本篇文章将从有理数减法教学的实际应用中进行实例分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教授有理数减法。
一、教学内容和难点有理数减法是初中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一道比较基础的数学题。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理数的负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以及有理数减法的借位等知识点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在教学中,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形式没有掌握2、对于有理数减法的“0”和“1”的特殊情况没有着重讲解3、对于借位运算没有掌握二、教学方法针对以上难点,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减法。
以下是一些推荐教学方法:1、精讲常用例题有理数减法的例题形式较为固定,为一系列数字和符号的排列组合。
我们可以先讲解一些常见的例题,通过课堂展示、练习等途径,使学生充分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础知识。
2 、分步讲解解题方法有理数减法需要用到借位等解题方法。
在讲解该方法时,应先让学生看懂题,然后逐一讲解每个步骤的解法。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再让学生自己尝试一遍,以加深对该方法的记忆。
3 、例题辅助在讲解难题时,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例题,以便学生加深对难点的印象。
通过不断练习例题,学生将更加自信地掌握该知识点。
三、实例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进一步了解如何应用上述教学方法。
题目:$(-3)-(+5)$教学方法: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正负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教师可以用实物模型、电子课件等形式,将正、负数演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正、负数之间的运算关系。
2、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步骤。
在讲解有理数减法的步骤时,索性把后面的数字和符号连带着变成相反数,加法变成减法,例如:$(-3)-(+5)$可以变成$(-3)+(-5)$。
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规则。
所以现在的式子就变成了:$(-3)+(-5)=?$3、让学生掌握自动化借位运算。
在讲解借位运算时,可以准备好具体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小学数学的“借位加法”等教育思路,通过表格、图例等形式展示解题的完整步骤。
深入展开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二
深入展开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二有理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字系统之一,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混合运算作为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应用能力,也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案例二。
一、教学目标及思路1、教学目标本教学案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有理数、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及混合运算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达到教学要求。
2、教学思路在本教学案例中,将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授课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内互动交流和课后练习巩固等措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数学学习环境。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其中包括:(1)有理数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介绍;(2)加减乘除运算及其规律讲解;(3)混合运算实例及其解题方法;(4)应用题实例练习。
2、教学方法本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使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具体实例展示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大量实践、实践、实践。
三、教学流程1、学习前期在学习前期,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扩展有理数运算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准备学习混合运算。
2、学习过程(1)引入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例和生动而生动的实际场景来引导学生了解混合运算,如:小明在商店里买东西,他先买了两个苹果,每个5元;然后又买了3箱牛奶,每箱6瓶,每瓶3元;最后又买了一条口红,售价45元。
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解题方法探讨在引入新知识之后,教师通过解题方法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例如:先确定混合运算中不同运算符号的优先顺序,用括号区分不同的运算过程,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
全面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案例二
全面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案例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概念和特点;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则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举例和解题技巧。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数学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也是以后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
因此,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全面讲解和应用实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打牢数学基础,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1.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方法,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和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熟练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3.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和进一步提高学习自主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1.预习导入(5min)举出一个买东西时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从而引出有理数混合运算。
2.知识讲解(15min)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四则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各种运算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3.案例教学(20min)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举例说明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15min)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对一些有理数混合运算应用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较掌握情况。
5.解答和反馈(20min)老师在黑板上解答和提示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题,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收获成果。
6.课后练习(5min)布置三到五道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四、评估方式设计1.课堂表现评估:包括积极听讲和思考、参与小组讨论、发言和提问等方面的表现。
2.案例解决评估:根据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对应用技巧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课后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以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掌握程度和深入程度。
五、教学效果检查通过课后综合调查等方式,获得学生对本教学案例的反馈,以及他们对有理数混合运算掌握程度和应用实例的反应,从而了解教学效果和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法和状态。
有理数的应用题教案
有理数的应用题教案课题:有理数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2.学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3.掌握有理数的应用题的解法和思路;4.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1)定义:有理数指可以用整数表示成分数形式的数。
分数形式是指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非零整数的形式,即a / b (b ≠ 0,在此中学最多关注小数形式的有理数)。
(2)性质:① 有理数有正负之分。
② 同符号的有理数相加、相减时,绝对值较大的数要与另一个数的符号一致。
③ 不同符号的有理数相加、相减时,就成为较多的正、负相加减的结果,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依然保留。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加减法:同符号,前去符号相加,后加上相同的符号;异号,取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符号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例子1:(-3) + (-6) = ?解:同符号,前去符号相加,即 (-3) + (-6) = -(3 + 6) = -9;例子2: 4 + (-9) = ?解:异号,取绝对值大的数减去绝对值小的数,即 9 - 4 = 5,符号为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所以答案为 -5。
(2)乘除法:同符号为正,异号为负。
例子3:(-5) × 3 = ?解:异号,所以答案为-15。
例子4:(-5) ÷ (-1) = ?解:同符号,所以答案为 5。
3.有理数的应用题的解法和思路有理数的应用题是数学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解题方法有时需要进行转化和推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学习有理数的应用。
例子5:一午夜,室外温度为 -8℃,大楼电梯内温度为5℃,电梯一共运行了 20 次,每次上升 13.8 米,求电梯上升过程中,温度变化了多少℃?解:由于电梯上升了 20 次,所以它运行的总高度为20 × 13.8 = 276 米。
考虑到每上升了 100 米(约等于 330 英尺),温度就下降了约1 ℃。
初中数学教案:有理数的运算与应用
初中数学教案:有理数的运算与应用一、引言有理数是初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包括整数和分数。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有理数的运算与应用是非常关键的,既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将通过系统而详细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和应用。
二、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 有理数概念回顾1. 什么是有理数?2. 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 正负号与大小比较1. 正数与负数之间如何进行大小比较?2. 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规则的讲解和例题演练3. 加法与减法公式推导1. 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如何推导得到?2. 具体计算步骤和例题演练4. 含混不清数字问题求解1. 针对含混不清数字问题的解决方法及例题讲解2. 实际生活中存在哪些含混不清数字问题?三、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 乘法的基本规则与性质1. 正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特点2. 零与任何数相乘的结果是什么?2. 除法的基本规则与性质1. 正除以正、负除以负,以及其他情况如何运算?2. 零除以任何数的结果是什么?3. 混合运算实例分析1. 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符号的综合计算方法2. 解题技巧和例题演练四、有理数的应用1. 数学问题中有理数应用案例剖析1. 市场调查中的价格计算问题2. 温度变化中涉及到的有理数计算问题2. 理解偏移量概念解决实际问题1. 在地图上寻找两个城市之间距离2. 运动员在比赛中行进距离计算问题3. 利用模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1. 足球赛事中积分计算与排名确定2. 公交车时刻表上班时间计算问题五、综合归纳与拓展训练1. 有理数综合运算题的解题策略1. 整体计算优先还是逐位计算优先?2. 转化为分数来求解问题的实际相关性2.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1. 针对复杂的有理数问题,如何进行思考和解决?2. 如何将有理数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六、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有理数的运算与应用。
他们将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有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案
有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理数除法计算。
3.了解有理数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场景。
4.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解决。
三、教学难点1.反应有理数除法规律。
2.转化实际问题为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有理数除法计算。
四、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10分钟)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除法是否存在规律,为什么有理数除法的规律是怎么样的然后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说明有理数除法是如何应用在生活当中的,比如超市中的商品价格打折后如何计算,制造厂家的保修期到期前的天数等等。
引出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有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解决。
2.教学活动(35分钟)(1)活动设计在该活动中,教师设计多个有理数除法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这些问题涵盖了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商品打折计算、物业费的分摊计算等。
学生需要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再基于模型完成计算。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方案,并尽可能地找到多种解决方法。
(2)活动内容a.商品打折选购电视机,原价为5000元,现在打8折,请问买电视机需要支付多少钱?b.物业费分摊一幢20层的公寓小区,每年物业费用为200万元。
每个月需要平均分摊这笔费用,请问每层楼一月份需要支付多少物业费用?c.医疗保险假设你已经参加了医疗保险,每月需要支付200元,假如你有一次手术,保险公司会为你支付20%的医疗费用,请问你还需要支付多少医疗费用?d.保修某制造公司提供一年质保服务,从购买日起计算。
如果你购买的在3个月前,制造日期为6月10日,问这台的保修期到什么时间?(3)讨论交流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并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
教师顺带对其应用场景做一个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多种数学模型的形成方式。
3.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总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除法的规律,并强调学生应该多加练习掌握这种技能。
有理数的应用问题教案
有理数的应用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2. 利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概念及性质;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3. 有理数的应用问题解决。
三、教学重点1. 有理数的概念及性质;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四、教学难点1. 有理数的应用问题解决。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有理数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含义。
步骤二:讲解有理数的概念及性质(10分钟)- 定义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和分数;- 介绍有理数的性质,如正负性、大小比较等。
步骤三:介绍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15分钟)-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包括正数相乘为正、正数相除为正等。
步骤四:应用问题解决(25分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有理数的知识进行解答,并帮助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步骤五: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资源1. 教师提供的教案和课件;2. 学生课本和练册。
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在解答应用问题时的准确性和解题方法;2. 课堂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八、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有理数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2. 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有理数运算,扩展他们的运算能力。
九、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准确地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简述】
股。
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每股涨跌 +4 +4.5 -1 -2.5 -6
师:星期四收盘时,每股多少元?
提问生1、2:(疑惑不解状)。
生3:27-2.5=25.5(元)。
师:星期四收盘价实际上就是求有理数的和,应该为:(元)。
师:周二收盘价最高为35.5元;周五最低为26元。
师:已知该股民买进股票时付出了3‰的交易税,卖出股票时需付成效额3‰的手续费和2‰的交易税,如果该股民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提问生4、5(困惑状)。
生6:买入:27×1000×(1+3‰)= 27081(元);
卖出:26×1000×(1+3‰+2‰)=26130(元);
收益:26130-27081=-951(元)。
师:生6的解答错了,准确解答为:
买入股票所化费的资金总额为:27×1000×(1+3‰)= 27081(元);
卖出股票时所得资金总额为:26×1000×(1-3‰-2‰)=25870(元);上周交易的收益为:25870-27081=-1211(元),实际亏损了1211元。
师:请听明白的同学举手。
此时课堂上约有三、四个学生举起了手,绝绝大部分学生眼中闪烁着疑惑之意。
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学生轻声道:“老师,我听不懂!”……少部
分学生烦燥之意露于言表。
【案例分析】
1、《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注重学生的体验,要求问题的创设揭示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让学生理解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深感兴趣。
本案例教师力图贯彻新课程理念,试图联系生活,尝试在提出问题时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但实际上是“东施效颦”,形式上的一串串问题及解答让新课程理念远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教师虽对本题求解准确,但学生的接受与沟通的效率低下,仅仅是教师用了自己在生活实践经验体会去审视数学问题。
教师感觉容易理解,而事实恰好相反,教师的讲述没有激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些在教师眼里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很难。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改变教学内容机械化的表现方式,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求,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组织者和引导者。
2、案例中学生数学“视界”的困惑
学生没有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股票买进卖出,对教师在处理数学信息时认为“自然”和“显然”的合情合理的推断存有的“症结”如下:
〈1〉表格中有理数正负号的实际意义如:+4表示每股涨了4元;-1表示每股跌了1元。
教师没有交待分析,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2〉周四收盘时的股价是(元),如何理解27元的概念?为什么不能理解为:27-2.5=24.5(元),周四的股票与前三天的股票涨跌存有什么关系?〈3〉股票卖出时的26元数据是哪里来的?
〈4〉买入交易时交易税是付出3‰,卖出时付出的成交额的3‰和手续费2‰,同是“付出了”,为什么理解的数学意义截然相反?
〈5〉如何理解一周股票收益的-1211元的实际意义?
3、案例启示
(1)注重课堂,走近学生
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照本宣科,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数学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要深入了解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内在思想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本案例中,学生到底需多长时间停留在“毫无希望”的数学抽象思维境地?教师“操之过急”会使多少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课堂是活的,在深入研究本班学生的基础上,面对有思想的学生,教师要随机应变,即时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思路,教师不能以我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学生接受的理由,不能忽视学生对新知识也有一个分析、理解和吸收的学习过程。
教师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才能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2)注重学法,重学习过程
新课程提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获得体验,让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及共同的发展。
本案例能够策划一个“股票交易中的数学问题”课题,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去搜索、分析和处理相关股票买进卖出信息,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调查收集数据(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教师适时注重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理解和差异,引导学生有效实行探究、交流、总结等,形成有效的信息通道相,掌握感悟相对应的方法和经验,营造一个学生乐于探索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这远比课堂上教师机械的“一问一答”效果好。
(3)注重教法,培育学习共同体
整个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存有一个“学习共同体”,这个数学学习共同体需要交流、多向互动、有效调控。
我们经常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但本案例基本上由教师包办代替了,教师没有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而“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基本上没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
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体验交流彼此的想法、存有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使分析透彻、思想清晰、思路明确、因果分明、逻辑清楚,真正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教学形式由“灌输”变为“主动建构”,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数学教学思想。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经是课堂教学,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如何树立课程意识?课堂上学生的一声:“老师,我听不懂!”,给我们一线教师敲响了警钟,唤醒老师们课堂上没有垄断者!把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把问题留给学生,把数学思维冲突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寻求答案,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真正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数学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创造和发现的乐趣,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现在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