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师辅导讲义 散文主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散文阅读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散文阅读一.散文的基础知识:(一)、散文概念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
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
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散文的分类(1)写人叙事散文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冯骥才的《珍珠鸟》;杨绛《老王》;胡适的《我的母亲》(2)写景状物抒情散文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萧乾的《吆喝》(3)议论性散文冰心《谈生命》二.常见考查题型:(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察类型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考题形式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高三专题复习讲义高考散文阅读指导
文本示例:
09年高考全国卷Ⅱ 《岳桦》:开头引出 写作对象岳桦树:第一次去长白山,尽 管好景不少,但过后都很模糊,只有凉等。中间穿插对比反衬:用养尊处 优的白桦树与之对比,突出岳桦的顽强。 最后延伸议论,升华主旨:在恶劣的环 境中选择了向上,岳桦就成了一种精神。
高三专题复习讲义高考散文阅读指 导
• 答题提示:解答这类题,必须读懂, 准确切分全文层次。这类题答案是各 层意概括。
• 答题格式: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写 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zxxk
•
高三专题复习讲义高考散文阅读指 导
(二)内容要点概括类试题
试题特点:⑴面广量大,是考查重点。散文考 查都有这道题。⑵分点答题的指向非常明确。 ⑶分值安排多为6分,答案点一般为3--4个。
高三专题复习讲义高考散文阅读指 导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 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 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 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 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 (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 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 →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高三专题复习讲义高考散文阅读指 导
第二类:状物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 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 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 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 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 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 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导
文本示例:
• 07高考江苏卷《麦天》:先是记人写 事:麦天到了。以前农人麦天辛苦, 日月艰难;现在,麦天是节日。女人 热闹地走娘家,男人作收麦的准备, 虽然辛苦但心里喜悦。麦天过去后, 到处都是麦香。其间穿插较多细节描 写:女子心疼丈夫做饭上“硬料”等。 最后抒发感情:麦天把农家的日子濡 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Zx.xk
高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一部分专题三 第3讲概括散文的情感与主旨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3讲核心突破——概括散文的情感与主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条河流和我的命韩浩月窗外有一条河流。
河床干涸,枯草招摇,寒风卷起不明物体在河岸边盘旋。
这样算是真正地与河相伴吗?我不知道。
记忆里有条河流,和眼前的河流完全不一样。
它叫白马河,是我家乡的一条河。
每个人的出生地,或远一些或近一些,都有这样一条母亲河。
喝它的水,用它浇灌土地,在河里洗衣服。
白马河的确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在堤岸两边生活的人们。
在我的印象里,它从未干涸过。
有时候,水势还大得吓人,但也从未决堤过。
这是一匹温顺的白马,它只顾奔跑,随意地留下恩泽。
第一次对白马河有特别的印象,是童年时一次去河里洗澡。
空气燥热,河水温润,我浮躺在缓缓流动的河水里。
远处的村落静谧无声,夜空的颜色是一种神奇的湛蓝,月光与星光倾洒在河面之上。
从某一个瞬间开始,我的毛孔仿佛被无声地打开,整个人的重量开始变轻。
觉得自己变成了河面上的一片树叶、一条小鱼、一只不慎落水又挣扎着跃出水面的小鸟。
那算是河水对我的一次启蒙,那晚的河流分明在启示我一些什么,它瞬间打开了一个孩子头脑里的魔盒。
看不清楚那个魔盒里装着什么,但是却能发现那里的世界很绮丽,它催促着一个孩子结束对庸常的贪恋,顺着被某种感觉启动的方向走出,走出河流,走向遥远。
关于白马河,也不尽然都是美好。
传说这条河每年都要淹死一个人。
孩子们是没有见过人在河里被淹死的场景的,非但不知道害怕,反而对比传说有着莫名所以的“愤怒”,我也是这样的孩子之一。
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的那年暑假,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来到白马河最宽阔的桥面上——据说桥下面是淹死人最多的地方。
从桥面到河面的距离大约有十几米,我们在某种“愤怒”的情绪驱使下,一次次地从桥面上纵身而下。
直玩到头昏脑胀,手脚上的皮肤都被泡白了,数了数一起跳的朋友还在,一个也没死,就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但好运气是会用完的。
我一直觉得是那次的跳河游戏挑衅了“河神”,才导致后来差一点儿死在白马河里。
高考散文阅读教案之五分析概括文章主旨
五、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一、什么是文章的主旨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归纳主旨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应该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然后由表及里,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具体的表述分为两点:1、首先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描写)……情节(事迹、经过),塑造(刻画、反映、表现)了……形象(性格、精神、思想);2、然后表明写作意图,表达(表现、寄托等)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例如《木车的激情》联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
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
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
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
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
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
……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
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
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
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
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
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
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高二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三专题专题知识整合散文中的情情感主旨
散文中的情——情感主旨[考点阐释]概括作品情感主旨是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考命题,或考查透过语句、段落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或直接考查对全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概括。
高考中对散文情感主旨的概括包括两个角度、三个层次。
1.两个角度(1)针对全文的整体概括。
(2)针对段落的局部概括。
2.三个层次(1)对具体内容的概括:要求能将文字量大的句、段、篇的要旨简要地提取。
(2)对抽象内容的阐发:要求对文中抽象、概括的语句,运用具体的材料加以解释、阐发。
(3)对含蓄语句的解释:文中一些表达含蓄的句子,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态度,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层含意、言外之意、境外之意等。
[常见题型]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有五种形式:1.情感变化类全文渗透着作者×××强烈感情,请具体说明其感情的变化。
2.情感比较类文章第×段中写×××,第×段又写×××,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3.情感认定类文中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情感梳理类作者借×××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5.主旨关系(作用)类本文大量运用了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方法指导]一、概括作品情感主旨的方法1.高度关注标题、开头、结尾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就能比较简便地“窥探”散文的“心灵”——中心。
开头往往可以暗示主题。
结尾大都点明主旨而深化中心,所谓“卒章显志”。
2.紧抓主旨句、文眼句不放松主旨句主要是指那些思想深刻,含意丰富,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
一般地说,文体不同,中心句往往不同,应分别对待。
议论文中,中心句常常是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它常处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时也处在文中。
专题总结复习——散文阅读之概括内容情感主旨讲义.docx
散文阅读之概括内容情感主旨所“概括特定内容要点”,就是根据命指令去概括。
些命指令一般包括“原因”“作用”“特点”“情感”等方面内容。
回答先吃透概括要求,在文章中出相关信息,再行整合成答案。
一、文本内容概括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目。
在多器的身体中,能找得到一棵的魂魄。
只是不同的器,往往渗透着在不同生命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彰出各异的面目。
独弦的琴,是一株躺下来的老。
一株默了千年的参天大,就藏在琴里我开口。
一个个音,喑,低回,,茫,悠。
每一个音符是那在目、无无的海桑田,是那潮起潮落、起云涌的苦与欣,是那生命无不在的脆弱与、忍与抗争⋯⋯ 除了口,聆听,我不知自己能些什么,做些什么。
1.第二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琴的?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外形的特征。
② 音的特点。
③音的内涵。
④听者的感受。
文本内容概括要以下步:(1)确定区域。
概括的答案一般来自文中,几乎所有的要点都在原文中有其指向的段落或句子,都有具体的区域。
准确找到目所要求的区域至关重要。
“找到”的关是抓住干。
有的干范明确,有的范不明确,可先看干关出在文中的位置,其位置区域往往就是重点区域。
有区域的确定要依托全文的构。
(2)精准。
①善抓“段眼” 。
“段眼”即独立成段的关句子或某一段中的关句,些句或与全文主旨相关,或直接揭示了段落要点。
从构上看,“段眼”往往是那些起全段或收束全段的句;从表达方式上看,“段眼”往往是那些直接抒情或接抒情的句子,表示点的句子。
② 分次。
分是概括的本,是概括中最重要的一,因答案要点多,如果不能有效地分出次,就很做到答的全面。
于有明志次的段落,分不成;如果没有次志,就需要我反复琢磨段落,以句子位区分不同的表述象,象不同,就是不同的次。
(3)精准表达。
①因分点。
分的多寡决定了要点的多少。
4 分,其要点多是 1 点 1 分; 6 分,其要点至少有 3 个。
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散文主旨(课件)-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⑥ 段
“小时候接触物事存有局限,不能一一看尽,然而相待之心细腻专注。 成年后,时刻穿行,其间柳暗花明,抑或山重水复,我们却已习惯顺水流 逝”,突出了幼时与成年后对人对事的不同态度。
第⑦ 段
“它们的表面因此变成薄薄冰层,反射光芒,好像一些特立独行的人,‘ 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并不依附”,从中可以看出,人 要学会特立独行,坚守自我。
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 一条线。所谓轨迹者,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 海里的视觉驻留。本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 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 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 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
⑥这一日夜间,我听见窗外檐漏,滴答滴答,屋顶积雪正在消融。我有多 久不曾见得冰雪融化的样子?旧日那些冰凌挂在屋檐,雪水晶莹,春风沿着 河道走过的情景,我并未生疏。一些情景日日重复,回想起来却如同空设, 一些情景一旦露面,便被魔术长久定格。小时候接触物事存有局限,不能一 一看尽,然而相待之心细腻专注。成年后,时刻穿行,其间柳暗花明,抑或山 重水复,我们却已习惯顺水流逝。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 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丏尊、朱佩弦、 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集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 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蔼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 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准备,都显得很繁忙,子恺仍是那副雍 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 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 木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欢喜,也不多加评语,在文艺中领取乐趣。
散文阅读讲义
散文阅读讲义
一、文本整体阅读指导
(一)圈划 1、主旨句(议论性、抒情 性的语句) 2、结构性的语句 (线索 性、过渡性)
散文章 (1)揭示标题的含义(涵义) (2)标题设置的原因 (3)标题与正文的关系
散文阅读讲义
2、文章与文段 (1)首段的作用 ①开篇即点题,作用是总括全 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 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②开篇没有点题,作用就是引 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 或为下文做铺垫。
散文阅读讲义
③开篇是景物描写:从结构 上看,它是铺垫作用;从内 容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 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 造某种气氛。
散文阅读讲义
(2)末段的作用
①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 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
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② 末段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③ 末段有暗示主题的作用
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 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 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 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散文阅读讲义
【答题方略】 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
散文阅读讲义
3、中心句与标志词
利用文段里的中心句可以 迅速准确地理解内容。此外, 还可以利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 来加快对文章的理解。如:总 之、进一步说、因此、所以、 第一、一方面、原因之一、既、 又、并且··散·文·阅·读·讲义
(三)“四由四巧”
1、由“言”及“境”巧开拓 2、由“景”及“情”巧揣摩
或者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散文阅读讲义
(3)中间段的作用 ①中间段如果较短,结构上的 作用是承上启下。 ②中间段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 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 上一致,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 衬托;如果不一致,其作用就 是反衬。
2020高考语文复习 —散文阅读之概括内容情感主旨讲义
高考—散文阅读之概括内容情感主旨所谓“概括特定内容要点”,就是根据命题指令去概括。
这些命题指令一般包括“原因”“作用”“特点”“情感”等方面内容。
回答时先吃透概括要求,在文章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整合转换成答案。
一、文本内容概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许多乐器的身体中,总能找得到一棵树的魂魄。
只是不同的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彰显出各异的面目。
独弦的马头琴,是一株躺下来说话的老树。
一株缄默了千年的参天大树,就藏在马头琴里对我们开口说话。
一个个颤音,喑哑,低回,连绵,苍茫,悠长。
每一个音符是那历历在目、无边无际的沧海桑田,是那潮起潮落、风起云涌的苦难与欢欣,是那生命无处不在的脆弱与坚强、隐忍与抗争……除了缄口,聆听,我不知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1.第二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马头琴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外形的特征。
②乐音的特点。
③音乐的内涵。
④听者的感受。
文本内容概括要经过以下步骤:(1)确定区域。
归纳概括题的答案一般来自文中,几乎所有的要点都在原文中有其指向的段落或句子,都有具体的区域。
准确找到题目所要求的阅读区域至关重要。
“找到”的关键是抓住题干。
有的题干范围明确,有的范围不明确,可先看题干关键词语出现在文中的位置,其位置区域往往就是重点阅读区域。
有时区域的确定还要依托全文的结构。
(2)精准阅读。
①善抓“段眼”。
“段眼”即独立成段的关键句子或某一段中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或与全文主旨相关,或直接揭示了段落要点。
从结构上看,“段眼”往往是那些领起全段或收束全段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段眼”往往是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表示观点议论的句子。
②细分层次。
分层阅读是归纳概括题阅读的本质,是归纳概括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答案要点多,如果不能有效地分出层次,就很难做到答题的全面。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概括内容主旨(教师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概括内容主旨·教师版复习目标1.掌握散文局部、全文归纳概括的方法。
2.提升把握文章局部内容和整篇中心的能力,能够应对主要概括题型。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 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
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6分)全文筛选概括①从概括范围看,考查分局部与全文两个角度。
②从概括类型看,主要有内容概括和特定概括两种。
以后者为主,后者主要有原因概括和作用概括两种小题型。
上海卷《我和父亲》第⑨段、第⑬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
(5分)局部筛选概括2021 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局部筛选概括知识图要典型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并参照“知识图要”导图思考其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1.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
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节选自2017年北京卷《根河之恋》)注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1)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冽;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2)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答此题主要采用摘录关键词语法。
第一问属于形象概括题,答题的关键是要分析概括有关根河的描述。
第二段总共四句,分别描写春天根河破冰的生命力,根河河水的清澈本色,根河的原名及其含义,根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两岸的生命。
高中梳理语文 教资 散文主旨
高中梳理语文教资散文主旨散文阅读在语文的学习中经常遇到。
教师教育网为了帮助大家理清散文阅读的关键,根据考试大纲整理了语文学科阅读的相关知识。
一、散文概念及演变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六朝以来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
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
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二、散文特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
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散文其他特点:1.短小优美,生动有趣;2.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3.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散文鉴赏散文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
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
高三总复习语文课件 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
|技法演示| 第 1 步,审题干,明答题方向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雪峰老井”“思想感情”,由此可以推断,该题考查 对文本情感(或主旨)的概括能力。作答时,可运用分析关键法。 第 2 步,定区间,抓关键信息 (1)“生活在雪峰山下的少年时光,给我留下最美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些井” “时至今日,我对那口井和井边的‘赶场娘子军’仍心存敬意,很是怀念”“心 中对老井的惦念终于释然”等,表达了对老水井的眷恋、惦念之情。 (2)“那井栖息于田边地头,井壁、井台全由青石板铺就……在这雪峰山腹 地、资水上游的江口老街久久回荡”“每每我爬到老崮上去挑水……此景此情 让我一生难忘”,表达了“我”对美好童年生活和故乡生活的回忆。
说到那些镶嵌在我心坎上的井,首先要说的,是与我家隔河相望的江口村 老街上的井。那井栖息于田边地头,井壁、井台全由青石板铺就,古色古香, 我刚呱呱落地就蒙受她的恩泽。那是一口双胞井,靠里边的是饮用井,外头是 洗刷井。在四米见方的井台上,最常发出的是女人们洗衣的声音。只要哪个女 人一开槌,便会引来同伴,而后就是此起彼伏的棒槌声,在这雪峰山腹地、资 水上游的江口老街久久回荡。这熟悉的棒槌声,又让人想起由这些洗衣女人组 成的“赶场娘子军”。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让雪峰山的古老赶场焕发出勃勃 生机,渐渐形成一个以洞口县江口集市为中心,辐射洞口县月溪集市、绥宁县 草寨集市、洪江市塘湾集市和洗马集市的集市经济网络。这些“赶场娘子军” 三五成群,肩扛手提大袋小包,披星戴月,搭乘三轮车、小四轮、中巴,在五 个集市往来奔波。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赶场娘子军”的规模越来越大,不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专题辅导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专题辅导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专题辅导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散文大致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和议论明理类。
一、技巧指导1.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2. 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把握文章的脉络。
3. 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4. 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鲜明突出。
5。
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写出精炼确切、符合要求的答案。
二、方法点拨〔一〕理解重要词语1。
命题角度: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答题思路:〔1〕本义入手,追根溯源。
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下文找到相关语境。
〔2〕关键句子寻线索.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
〔3〕思路延伸得情感.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并找到答案.2. 命题角度: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词语答题思路:〔1〕明确词语地位。
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要看清它是文章的标题还是主旨词。
〔2〕分析结构抓思路。
理清文章结构,看清作者写了几个层面。
〔3〕抓关键词句,概括要点。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4.1 散文阅读 散文主旨概
主标题:散文主旨概括副标题:只有把握作品的主题,才能了解作品的价值,因此很重要哦!关键词:命题形式,解题方略,典型示例难度:5重要程度:5内容:文章的主旨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它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概括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文章写了什么,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一、命题形式:此类题型在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1)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
(2)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
二、解题方略:概括主旨“三三”法一、“三”遍阅读法第一遍:速读快速浏览文本,概括各层大概意思,建立对文本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找寻、揣摩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标注出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要标注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词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句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也就是说,要能参悟一些重要的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第三遍,速读依文体,抓关键。
散文就是要抓住叙述和描写中那些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在前两遍阅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主旨。
二、“三”种概括法1.“关键整体结合”法抓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等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文句,解答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
2.“段意串联”法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这儿,概括不同于归纳,归纳指从不同事物中寻取共同点并抽取出带有共性的论断,概括不一定都寻找共同点,它更要求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
也就是说将每段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来。
这种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也是传统的方法。
高考专题复习:高中散文阅读之内容主旨
内容主旨概括是要求考生在分析个体对象的基础上,依据某种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归类。
其考查实质就是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在高考散文阅读中几乎每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
散文按体例大体可以分为写景、状物、记事、议论四种。
文体不同,概括题的设置各有侧重写景状物类一般从景或物的特点、写作角度、作者情感方面设题,记事类一般从事件的成因、经过等过程以及人物特征方面设题,议论类多半在于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目设置不同,答题技术有别,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注意,概括的本质就是以题目要求为标尺,仔细推敲各个个体的特征与内容,然后求同舍异,分类整合。
散文概括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就语言、写作角度、人物、景物的特点考查概括,属于形式层面另一类是就情感、观点、态度考查概括,属于内容层面。
概括形式特点考点综述把握特点是解读散文的第一步,散文的内容往往借助于具体的人物、景物与事件加以表达,而理解内容,从琢磨特点开始。
1. 要有明确的方向感概括语言应知道是朴实、通俗易懂、典丽、华美等概括景物应知道是雄壮、瑰丽、衰败、生机盎然等概括人物要根据作者的感情态度知道是正面形象还是反面形象,正面的就注意朝勤劳、善良等方向思考,反面的就朝懒惰、凶恶等方向思考概括角度,就应归类,如正面、反面和心理、情感等。
2. 要有明确的步骤先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到有关的段落区间,再找准要概括的具体对象,然后弄清究竟就这些对象写了哪些具体内容,再抽取这些具体内容的共性特征。
3. 要善于组织答案形成答案时,尽可能利用作者对写作对象特点的暗示,摘录关键词句作答。
解题方式1. 以某些典型细节或段落为依据概括人物的特点?答题要点或公式第一步找出答题区域+第二步划分本段(文章)的层次+第三步提取要点词语+第四步整合答案。
2. 本文哪些段落写了哪些景物,请概括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
答题要点或公式第一步找出答题区域+第二步划分本段(文章)的层次+第三步提取要点词语十第四步整合答案。
高三语文教师辅导讲义 散文主旨
散文主旨授课类型T课内典型同步 C 散文阅读的主旨T 围绕主旨展开的考题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一、同步典型例题分析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⑴的芦花,钓鱼台(2)的柳影,西山⑶的虫唱,玉泉⑷的夜月,潭柘寺⑸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⑹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⑺,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⑻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主旨授课类型T课内典型同步 C 散文阅读的主旨T 围绕主旨展开的考题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一、同步典型例题分析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⑴的芦花,钓鱼台(2)的柳影,西山⑶的虫唱,玉泉⑷的夜月,潭柘寺⑸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⑹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⑺,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⑻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⑼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⑽,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
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⑾。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
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⑿,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⒀,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⒁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⒂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⒃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文章主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一、专题精讲【知识点梳理】散文阅读——主旨篇无论是写景散文、叙事散文、还是咏物散文,都是作者饱蘸着淋漓酣畅的情感写出来的。
对情感或是主旨的考查,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必考点。
一篇优秀的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还是采用艺术手法,都是为表现中心主旨服务的。
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主旨。
这一考查角度主要包括概括主旨和分析评价情感态度两种题型。
命题特点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的大多是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逐步降低。
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
考点解析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并提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三项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
散文阅读属文学作品阅读,高考测试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外,还要考查学生初步鉴赏评价的能力。
概况文章的主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
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
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赅全、主观片面等问题。
2.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
3.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
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
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另外,对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和外国作家。
【2013浙江省高考】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
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
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院落。
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
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
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
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耕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
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
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
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
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
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
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难度系数:★★★】【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主旨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