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温岭市滩涂围垦现状及围垦区土壤改良措施
可行性研究报告初 稿基本完成编 制 , 项 目用海 规划 已与新一 轮省海 洋功能 区划衔接 ,工 程建设 领导 小组 和指挥部 也于
相 关改 良措施 , 以供 参 考
关键 词 :滩涂 围垦 ;现 状 ;土 壤改 良措 施 ;温岭 市
温岭市地处 温黄平原 南部 , 据统计 , 2 0 0 9 年全市耕地 面 积3 . 2 4 8 万h m2 ,其 中水 田面积 2 . 7 0 9万 h m 、旱地面积 0 .
盐含量偏 高 ,自地 表至地 下 1 m深 范围内含盐量达 1 . 7 %~ 1 . 8 %, 有机 质含量在地 表0~0 . 2 M范 围内为 1 . 5 %一1 . 6 %,
5 3 9 万h m2 , 人均耕地 仅 2 7 3 . 3 3 3 1 T 1 。近年 来 , 随着城 市化
进 程的加快 及经济社 会的发展 , 温岭市对 土地 的需求越来越
p H值为 8 ~8 . 5 ,且 土壤粒径 细 、渗透性差 ,对 农作 物的生 长有 制约性 。 因此 , 在 围垦 区内建设农 田基础 设施时 , 要采 取让盐随水而去和控 制盐的来源为主导 的技术措施来加速盐
上海农 业科技
2 0 1 5 — 2
温岭 市滩 涂 围垦现状及 围垦 区土壤改 良措施
王琴 霞 ( 浙江省 温 岭 市农 业林 业局 3 1 7 5 0 0 )
摘 要 :随 着城 市 化进 程 的 加快 及 经 济社 会 的发展 ,温 岭市对 土地 的需 求越 来 越大 ,耕 地减 少 的趋 势也 越来 越 明显 。 为实 现 耕地 的 占补平 衡 、 持续 推 进 滩涂 围 垦项 目,总 结 了温 岭市 滩 涂 围 垦现 状 , 并提 出 了围 垦 区土 壤的
浙江省温岭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傅 真治
浙江 省温 岭市耕 地资 源动态 变化 及 其驱 动力分 析
me o T ers lss o dta eRe fc t ae a di e ig C t a e n d c e sn u n I atl e r.T ec a g so u — h t d. h eu t h we h tt r ao u i td ln nW u n i h db e e ra igd r gte l y a h h n e fe hi h l v l y i l s 1 s v td l d ae nTapn o n htn w d emo tc nrb t n t h u t ae a iigT wn a d S l gTo ma et s o tiu o ot ec i td ln e rae i nl t .T e man di- n a n h i l v n i o e fc tv t a dd ce s r l aingo h,c no cd v lp n ,n u ti t tr h g da rc l rltc n lg e g n fr so u iae ln e rae we p  ̄ t rwt e o mi e eo me t id sra sr u ec a ea giut a e h oo yd — c l d e o u o l l uc n n u
金建君 (京 范 学 源 院北 07 北 师 大 资 学 ,京18) 05
摘要 利用温岭 市 19 2O 9 6~ O 6年的土地利 用调 查数 据和相关社会 经济统计资料 , 分析 了温岭 市耕 地 资源的 时空变化特征 , 并利 用主成 分分析 法揭  ̄-岭 市耕地 资源动态变化的驱动 因子 。结果表明 :1 2 g . l 年来 , 温岭 市耕地 面积 总体上呈减 少趋 势, 耕地 资源变化空 间差异 明 显。 太平街 道和石塘镇耕地相 对变化率较大 , 是温岭 市耕地 减少的主要 集中区。造成温岭 市耕地 资源减 少的主要 驱动 因子为人 口增长 、 经济发展 、 产业结构调整和农 业技 术的进 步等。 关键 词 耕地资源 ; 态变化 ; 动 驱动 因子; 温岭 市 中圈分类号 F0 . 文献标识码 A 3 12 文章编 号 0 1 — 6 12 O ) 1 1 13 0 5 7 6 1 (O 9 2 — 0 2 — 3
温岭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温岭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摘要阐述了温岭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特点,指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对策;浙江温岭中图分类号 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282-03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生产要素。
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加速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和途径,这既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也对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新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岭市一直把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来抓。
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农林局因势利导,根据农业向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开发转轨的新形势,围绕打造“效益农业大市,品牌农业强市”和建设“三个温岭”的战略目标,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和土地资源的集聚,推进了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但土地流转机制与现代农业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成为农业发展新跨越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为此,笔者对温岭市的土地流转作了一次调研,摸清了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市土地流转趋势、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就如何规范、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土地流转呈现形式多样化、运作规范化、机制市场化、经营规模化的新格局。
目前,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出户1.1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42%,土地流转面积1.4万公顷,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1.4%。
具体有以下几种流转方式: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的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出方负责。
温岭市补充耕地的地力现状与提升建议
关键 词 :补充耕 地 ;地力状况 ;提 升建议。
中 图 分 类 号 :F 3 0 1 2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温岭 市地 处温 黄平 原南 部 , “ 四山一水 五分 田” ,素称 经过调查 ,温岭市共有低丘缓坡后备资源项 目4 1 1 个 ,总 面积
7 1 6 . 5 7 8 h m , 占全 市 土 地 总 面 积 的 1 . 6 % ,主要 分 布 于 市 域 “ 鱼米之 乡 ”。2 0 0 9年 ,全市耕 地面 积 3 2 4 8 0 h m ,其 中水 田 为 1 西部 的城南 镇 、大溪镇 、温峤镇等镇 ,2 0 1 3 年 ,立 项了 3 7 个 2 7 0 9 3 . 3 h r n 、旱地 5 3 8 6 . 7 h m ,人均耕地 只有 O . 0 2 7 3 h m 。
温岭 市补 充耕 地 的地力 现状 与提 升建 议 王琴 霞
温 岭市 补 充耕 地 的 地 力 现 状 与 提 升 建 议
王 琴 霞
( 浙 江省 温岭 市 农 业 林 业 局 ,浙 江 温 岭 3 1 7 5 0 0)
摘 要 :随 着城 市化进程 的加 快及 经济社 会的发展 ,温岭 市对 土地 的需求越 来越 大。为 了实现耕地的 占补平衡 ,补充耕地的建设 面积 也 日益扩 大,保持 耕地数量 与质量之 间的平衡 ,不仅需要在数 量上对耕地进行 动态评估 ,更要在质 量上进行分析 ,从 而提 出可行的
由上表可 以看 出 ,温岭市新增耕地的地力指数 0 . 5~0 . 7 ,
3耕地质量提升方案 的探讨
即在 5级与 4 级 之间 。温岭市 现有耕地 3 2 8 0 6 . 7 h m 中 :1 级耕 3 . 1 增 加 土 壤 有 机 质 地4 1 . 3 h m 、2级 2 0 6 9 8 . 8 h m 2 、3 级8 6 9 3 . 1 h m 、4级 2 8 7 9 . 6 h m2 、 通过开展绿肥 的恢复性种植 、全面推开农作物秸秆还 田 、 5级 4 7 3 . 4 h m 、6 级 2 2 。 3 h m 。其 中,一 等田 占 6 3 . 2 %、二等 田 扩大商品有机肥 的施 用 、开展 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初制发酵直 占3 5 . 3 %、三 等 田占 1 . 5 %。现建 设项 目所 占用 的耕 地一 般都 接还 田和继续鼓励农 民积造 和施用农家肥 , 以增加 土壤有 机质。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措施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措施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点,而土地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乡村振兴的进展。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
在乡村振兴中,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另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这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影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落后。
在一些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缺乏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这不仅限制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三、土地资源流转不畅。
在土地流转方面,有些地区由于政策和法律的限制,土地流转难度较大,这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利用效率的降低。
为解决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土地资源整合。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推广现代化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加强现代化农业和养殖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三、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和法律制度。
通过完善政策和法律制度,促进土地流转的顺畅,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资源利用存在问题,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通过加强土地资源整合,推广现代化的土地资
源利用方式,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和法律制度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研究——以浙江温岭为例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研究——以浙江温岭为例摘要:浙江省温岭市横峰街道以产业升级为引领,围绕传统制鞋产业改造提升,通过重点实施土地整理、城中村改造、产业园区建设、水域调整优化、基础设施配套等五大工程倒逼产业层次新调整,施三大精准“良策”培育产业增长新动力淘汰落后产能,从生产、生活、生态这三生空间对试验区进行重构。
该模式对于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产业转型乡村振兴一、研究背景土地作为人类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乡村发展进程中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各类问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是2018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2以创新土地制度供给和要素保障,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形成农田连片与村庄集聚的土地保护新格局、生态宜居与集约高效的农村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促进乡村振兴,助推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2019年12月5日,浙江省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场会在浙江温岭市召开。
温岭市是中国鞋业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量、出口量在全国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该市在鞋业快速发展的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低小散乱”、环境“脏乱差”、交通“阻堵塞”、空间布局混乱、安全事故频发、社会治理复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进程。
自2017年,该市通过广泛调研和慎重决策,专门为城东、横峰两街道量身定制了全域改造产业升级试验区项目——以乡村振兴为指导,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基础,以产业升级为引领,通过重点实施土地整理、城中村改造、产业园区建设、水域调整优化、基础设施配套等五大工程,从生产、生活、生态这三生空间对试验区进行重构。
该项目涵盖H街道19个村、E街道3个村,改造村民住房5843户、1.8万人,涉及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超3000家,改造面积达9.5平方公里,总投资达150亿元左右。
温岭市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现状及对策
农 田 , 中 2个 非 整理 方 式 完成项 目已全 部被 建 设 占 用 ( 其 太 平 合 岙 逾 33 m , 峤 茅 洋 逾 1 .3 m 。 有标 准 农 田 .3h 2温 53 h ) 现
9 个 项 目, 1 5万 h 。 中土 地整 理 和 造 田改 地等 项 目 4 计 . 9 m 其
准农 田主要 分 布在 新 河镇 、 滨海镇 、 箬横 镇 、 门镇 、 桥 头 松 石
镇、 温峤 镇 、 根 镇 、 南 镇 、 国镇 、 溪 镇 、 坞 城 泽 大 城北 街 道 、 横 峰街 道 、 东 街 道 、 城 东浦 农 场 和 东 片农 场 等 地 。 目前 的 情 从
为了切 实搞 好 建 后管 护 工 作 , 项 目区 要 采 取 各 种形 在 式、 各种 会议 , 广泛动 员 、 入 宣传 , 分 利用 广播 、 要 深 充 电视 、 标 语 、 报专 栏 形 式 , 力 宣 传 工程 管 护 的重 大 意 义 。 人 墙 大 使
温岭 市 地处 温 黄平 原 南部 。 貌 组成 为 “ 山一 水 五分 地 四
23 普遍存 在重 建设 轻 管理 的现象 .
田” 西 部 和 西 南 部 多为 低 山 丘 陵 , 。 山丘 起伏 , 北部 、 中部 和 东 部 为平 原 , 网 纵横 , 、 南 部滨 海 、 门 、 河 东 东 松 石塘 和 西 南 部温 峤 、 根 、 南面 海 , 岸 曲折 , 部 沿 海 岛屿 密布 , 坞 城 岩 东 全
市海 岸线 长为 3 7k 2据 2 1 m o 0世纪 8 0年 代地 貌 类型调 查 。 内 陆地 区海 拔 1 以 下 的平 原面 积 有 53 0m .3万 h , 土地 总 m 占 面积 的 5 .2 大 于 1 的低 山丘 陵 面积 38 79 %: 0m . 7万 h . m 占
温岭市农村土地整理
浅析温岭市农村土地整理摘要:土地是人们的生存之本,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也在不断的加深。
农村土地整理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最基础部分,是整个土地管理体系可以良好运行的前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进行了几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随之兴起的新农村建设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土地整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此外,我国已进入城乡一体化阶段,由于城市数量与规模的扩张,农村土地大量被占用,迅速减少,土地管理上的变化和问题也随之出现。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农村土地整理问题,使基本理论,历史实践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形成体系。
本文主要针对温岭市农村土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改进见解。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村建设;现状;问题;改进abstract: land is the survival of this, is the survival of the people the most basic element of production. as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ving continues to improve, people on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re also constantly deepened.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analyzed the wenling city rural l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opinions rural land management.key words: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consolida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improvement;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严重退化,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土地退化现象仍在加剧。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
一、土地资源概况土地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宝贵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许多地区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严重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合理的土地规划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避免盲目开发造成的破坏。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保护生态平衡,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提倡节约集约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当前的重要方向。
要鼓励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生态环境。
可以通过土地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加强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等措施,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五、保护农田资源农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农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要加强耕地保护,禁止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农业发展的土地供给。
同时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土壤保护等方式,提高农田的质量和产量。
六、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可以有效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倡导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广有机种植、生态养殖等方式,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地的污染。
同时,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七、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也是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避免城市过度扩张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一、现状问题1. 国土资源丧失与破坏•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导致大量农田面积转为建设用地,农用地丧失严重。
•工业化进程中过度开采和污染土地,使得大片土地变得荒芜,无法利用。
2. 耕地资源减少•由于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耕地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村集约化程度低,农田用地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产效益偏低。
•城市建设领域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4. 土地利用不平衡•土地利用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资源过度利用,而一些地区资源利用程度较低。
二、提升对策1. 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限制不必要的土地消耗,减少土地破坏和丧失。
•加强土地整治,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增加耕地面积。
•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加强土地流转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产品产量。
•增加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投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覆盖率和农机农艺水平。
3. 实施土地利用平衡政策•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城乡土地利用平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加强城市用地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避免过分扩张和无序发展。
•支持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用地布局优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 推动绿色土地利用•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工业污染,减少土地污染和生态破坏。
•鼓励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城市规划,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保护土地生态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总结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十分严峻,但通过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施土地利用平衡政策以及推动绿色土地利用,我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宝贵性和有限性,加强自身的土地资源意识,积极参与到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来,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温岭:调查全市轮窑用地现状
调查全市轮窑用地现状
本刊讯 日前 , 温 岭 市 发 展 据 分析 汇 总 工作 。 的技术标准和相 用 地 范 围调 测绘技术规定 》
用南 方 R T K利 用 温 岭 坐 标 系 统
和 改 革 局 委 托 台 州 市 东 方 国土 查 根 据 各 轮 窑 厂 的 实 地 指 界 获 关 技 术 要 求 进 行 。碎 部 测 量 采
过试 点 示范 、 政策扶持等措施 ,
通 新型墙 材在 农 村应 用 的通 道 ,
术升 级 改 造 , 实 现 了辖 区 内无 实
加 大 农 村 建 筑 新 墙 材 推 广 应 用 杭 州 市 富 阳区2 0 0 8 年 争取 了3 0 0 心砖生产企业 , 农 民们如要购买 力度 , 涌 现 出了富 阳区春 江街 道 万 政 府 专项 资 金 , 用 于农 村 新 型 只能 从 外地 运 来 , 运 费 的增 加 使 民主村 农 居 安置 小 区 、 大源 镇 新 墙 体 材 料 推 广。近 年来 , 经 过 杭 实心砖使用成本大大增加 。 通过 关 村 农 居 公 寓 化 安 置 房 建 设 等 州和富阳墙材管理部门争取 , 为 淘汰以农村市场为主的不合格砖
节 能新 墙 材应 用 示 范 项 目。 2 0 1 6 新 型 墙 材 使 用 户 每户 补助 4 0 0 0 瓦 窑生 产 的粘 土 砖 , 腾 空 了农 村
年1 9 月, 杭 州 市 新 墙 材产 量 达 元 , 从2 0 1 0 年 ̄ 1 1 2 0 1 5 年底 , 共 试 市场 , 使新墙材得 以迅速填补农
测 绘 规 划 院 对 位 于 温 岭 市 滨 海 取 。
温岭市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全力打造“温岭样板”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48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温岭市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人均耕地仅为0.44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面对乡村用地碎片化、无序化、低散化掣肘乡村振兴的瓶颈之限和制约温岭建设的发展之困,该市创新实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探索出全域改造、“飞地”整合、万亩农田提质等新模式,全域优化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产业集聚、农业提质,全力打造“温岭样板”。
截至目前,全市共推进村庄整治、“二改一还”、低效用地再开发、废弃矿治理等“四大行动”14个大项目、229个子项目,其中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数9个,是全省项目数最多的县市区之一。
2019年12月5日,全省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场会在温岭召开。
一、强化顶层设计,汇聚攻坚克难强大合力温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全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多次开展现场办公,第一时间解决工作难题。
该市建立市政府周例会机制,经常性研究部署政策举措,协调解决重点区块、工程项目、体制机制的重点障碍,进一步整合各部门、镇街道资源要素,构建点面结合、上下联合的工作格局。
组建横峰大道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指挥部,具体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并从该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10余个部门抽调干部200多人次,成立22个签约攻坚小组,分村包干,迅速完成拆迁签约工作。
坚持以目标效果为导向,探索实施用地指标、资金奖补双重激励机制,对列入台州市16个“100”项目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量身定制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在横峰大道两侧全域整治项目中,针对当地鞋业发达、工业厂房需求大的特点,制定了在安置公寓式住宅外配套安置工业厂房的政策;针对箬横镇陈塘洋区块群众强烈的建房需求,在该镇建城区附件选择安置区域,优先落实建房指标约30亩,及时解决群众诉求,保障了拆迁安置工作顺利推进。
二、探索三类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温岭样板一是全域改造助推城乡融合。
统筹谋划 主动作为 开启温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篇章
国土资源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LAND&RESOURCES44温岭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2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人均耕地0.44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
近年来,温岭市积极适应新常态,持续发力重大建设项目,集中精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随着产业项目招商,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领域项目和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的深入推进,土地要素资源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
为此,去年以来,温岭市全面开展以“环境大整治、习惯大变革”为主题的环境革命,重点突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先导作用,不断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努力以用地方式的转变引领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
去年共审批农民建房6729间,是前两年总和的2倍多,其中利用存量土地审批农民建房5550间,占总数的82.4%。
今年已完成了横峰大道全域改造产业实验区建设先行区块3个村的集中签约,为5月底前开工建设工业安置(一期)区块,10月底前开工建设居住安置(一期)区块打响开门红。
一、坚持统筹兼顾,强化顶层设计一是突出规划引领。
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理念,2017年,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前置,利用村庄原有布局实行弹性规划,共完成了246个村的村庄规划修编。
2018年,遵循“减量、集聚、整合、提升”的思路,初步完成横峰大道两侧“15村”的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通过规划引导可将人均村庄建设用地从86平方米降到51平方米,村庄用地平均容积率从0.72提高到2.65。
通过整村搬迁复垦可产生流量建设用地1322亩。
通过土地整治,“15村”耕地内部非耕地零星图斑数减少1321个,图斑数减少比例达到100%,促进1878亩零星图斑连片化,耕地碎片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有效促进农用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永久基本农田内部非耕地零星图斑数减少到0个,减少比例达到100%,有效促进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连片化。
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根据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结果,介绍了温岭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农业生产概况,并指出了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温岭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对策;浙江温岭温岭市地处温黄平原南部,“四山一水五分田”,素称“鱼米之乡”。
2009年,全市耕地面积3.25万hm2,其中水田2.71万hm2、旱地5 386.67 hm2,人均耕地只有273.33 m2。
1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结构和各类土地比例较合理,但区域间分布不平衡。
2009年温岭市土地总面积为10.74万hm2,其中农用地6.8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72%;建设用地1.8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08%;未利用地2.0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20%。
全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温岭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2008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136.73 hm2,2010年用地达到624.33 hm2,增长78%。
2008—2010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1 749.03 hm2,而通过废弃果园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等手段增加983.93 hm2,3年耕地净减少765.1 hm2,耕地减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占补自身无法平衡。
为努力做到耕地占补平衡,温岭市一方面通过异地调入土地指标,另一方面加大对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滩涂围垦和低丘缓坡开发。
尤其是省重点围垦项目——东海塘围涂工程和担屿塘围涂工程。
东海塘围涂工程已于2000年12月顺利复工,该工程计划围垦面积3 640 hm2,其中一期围垦面积2 620 hm2,于2002年11月堵口成功合拢;二期工程围垦面积840 hm2。
担屿塘围涂工程已于2006年正式启动建设,预计围垦面积1 000 hm2。
经过调查,温岭市共有低丘缓坡后备资源项目411个,总面积为1 716.58 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6%。
温岭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温岭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摘要阐述了温岭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特点,指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对策;浙江温岭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生产要素。
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加速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和途径,这既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也对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新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岭市一直把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来抓。
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农林局因势利导,根据农业向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开发转轨的新形势,围绕打造“效益农业大市,品牌农业强市”和建设“三个温岭”的战略目标,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和土地资源的集聚,推进了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但土地流转机制与现代农业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成为农业发展新跨越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为此,笔者对温岭市的土地流转作了一次调研,摸清了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市土地流转趋势、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就如何规范、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土地流转呈现形式多样化、运作规范化、机制市场化、经营规模化的新格局。
目前,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出户1.1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42%,土地流转面积1.4万公顷,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1.4%。
具体有以下几种流转方式: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的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出方负责。
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规划文本温岭市人民政府二○一○年十二月前言《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自实施以来,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随着甬台温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等快速交通干线的建成,温岭市与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供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愈发严峻。
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迫切需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用地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用地需求。
为了更好的践行科学发展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按照《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结合温岭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合理需求,温岭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全面分析了温岭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全市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重大工程项目,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是规划期内温岭市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城乡建设用地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相关规划,必须符合《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规划战略定位 (1)第二条规划依据 (1)第三条规划原则 (4)第四条规划任务 (4)第五条规划范围 (5)第六条规划期限 (5)第二章规划目标与主要控制指标 (6)第七条确定规划目标的依据 (6)第八条市域发展思路及战略定位 (6)第九条规划目标 (7)第十条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8)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0)第十一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原则 (10)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0)第十三条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2)第四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规则 (15)第十四条土地用途分区类型 (15)第十五条基本农田保护区 (15)第十六条一般农地区 (16)第十七条林业用地区 (17)第十八条城镇建设用地区 (18)第十九条村镇建设用地区 (19)第二十条风景旅游用地区 (20)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22)第二十二条规划目标 (22)第二十三条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布局 (22)第二十四条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24)第六章生态保育用地规划与布局 (27)第二十五条规划目标 (27)第二十六条生态功能区划 (27)第二十七条生态保育重点区块 (28)第二十八条生态保育用地规划措施 (29)第七章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31)第二十九条规划目标 (31)第三十条基本原则 (31)第三十一条规划重点项目 (32)第三十二条规划布局 (32)第三十三条开发利用措施 (33)第八章建设用地规划与布局 (35)第三十四条城镇建设用地规划与布局 (35)第三十五条村庄用地规划与布局 (36)第三十六条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与规划 (38)第三十七条风景旅游用地 (39)第三十八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39)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42)第三十九条规划控制范围 (42)第四十条规划目标 (42)第四十一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3)第四十三条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44)第四十四条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与利用 (45)第四十五条土地用途分区 (45)第四十六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6)第十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49)第四十七条规划目标 (49)第四十八条规划原则 (49)第四十九条规划任务 (49)第五十条村庄用地整治 (50)第五十一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整治 (51)第十一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54)第五十二条乡镇规划引导 (54)第五十三条乡镇发展方向 (54)第五十四条乡镇指标分解原则 (56)第五十五条乡镇指标分解依据 (56)第五十六条指标分解方法 (57)第五十七条控制指标分解 (58)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60)第五十八条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 (60)第五十九条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60)第六十条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61)第六十一条建立规划实施财政保障及监督管理 (62)第十三章附则 (6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战略定位落实《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关于温岭市的土地利用任务,指导市域内各镇(街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综合产出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温岭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呈现七个“新”
2007年,温岭市国⼟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抓好中央严格⼟地管理和调控各项政策的落实,夯实国⼟资源管理业务基础,提⾼国⼟资源队伍素质,切实增强国⼟资源保障和保护⽔平,国⼟资源各项⼯作取得新成效。
突出表现为七个“新”:——耕地保护⼯作取得新进展。
全年共完成⼟地整理项⽬12个,整理总⾯积28626亩,净增耕地1431亩,建成标准农⽥19707亩,全市耕地总量连续第⼗⼀年实现动态平衡。
——服务“两年”活动有新举措。
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投⾝“⼯业服务年”和“项⽬推进年”活动,加⼤供给⼒度,全年⼟地供应总量达7338.2880亩,其中⼯业⽤地5599.629亩。
上报农转⽤15个批次(不含单独选址项⽬)6075.892亩,报批总量在台州各县市中排名⾸位。
省级重点项⽬担屿涂、龙门港、81省道松门过境段、220KV向东变电所等全部上报省批准,是台州市重点项⽬最多的县市。
——⼟地出让⾦收⼊创新⾼。
全年共出让国有⼟地使⽤权253宗4852.2975亩,收取出让⾦32.1205亿元,⽐2006年的7.3523亿元增加336.88%,成为历该局为市财政争取预算外收⼊最多的⼀年。
——西部沉降区问题取得新突破。
经多⽅努⼒,07年底该市报经省政府批准,对横峰、泽国、城北、城东、⼤溪五个镇(街道)沉降地上的603.4545亩基本农⽥进⾏了局部调整,预计可安置农民个⼈建房3300间,解决了西部沉降区区块农村个⼈建房多年难以解决的拆迁安置问题。
——⼟地执法逐步形成新格局。
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镇(街道)包⼲、村级协管的⼟地执法新格局逐步形成。
该市通过陈伟义书记、叶海燕市长亲⾃挂帅,各部门联动,集中开展了为期四个⽉的违法⽤地综合整治专项活动,极⼤地震慑了乱占滥⽤⼟地⾏为。
该项⼯作受到了国⼟资源部⼟地执法百⽇⾏动检查⼩组的肯定,特别是⾏动期间该市⾸创的对利⽤违法⽤地从事⽣产经营活动的,实施断电断⽔、不予办理相关证照等⼿段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全⾯推⼴。
城市 调研报告 温岭
城市调研报告温岭温岭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东临东海,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城市。
温岭市是中国的一个具有连片特色的沿海经济合作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
以下将对温岭市进行调研分析。
一、自然环境温岭市地处东海之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海洋资源。
该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渔业发展区。
此外,温岭市还有大片的山区和农田,土地资源丰富。
二、经济发展温岭市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经济发展迅速。
该市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特别是家电、汽车配件和电子产品等制造业,其中家电产业发展最为突出。
温岭市拥有众多的家电生产企业和供应链企业,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产值巨大。
此外,温岭市还发展了一批优秀的服务业企业,如物流公司、酒店、餐饮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三、旅游资源温岭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许多自然风景区和历史文化景点。
其中,温岭湾是该市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拥有美丽的海滩和蓝天白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另外,温岭市还有一些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乐清城和湖城等,可以提供文化旅游的体验。
四、教育和文化温岭市注重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该市有一批优秀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为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此外,温岭市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艺术节,如温岭偶剧节和温岭花灯节等,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
五、城市规划和交通温岭市注重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该市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和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
此外,温岭市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六、居民生活温岭市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城市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该市拥有丰富的商业设施和娱乐场所,为居民提供方便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此外,温岭市还注重社区建设和居民福利,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
综上所述,温岭市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城市。
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2014年调整完善版说明
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2014调整完善版说明(送审稿)二。
一六年四月本说明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规划调整完善情况说明。
主要针对《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2014调整完善版)的主要内容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说明,包括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规划调整完善背景、规划调整完善思路和重点、规划调整完善基础数据、规划调整完善方案评价、相关规划衔接、规划调整完善的公众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成果等章节,目的是为了说明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形成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逻辑性,说明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的可操作性,增强规划调整完善成果的完整性。
第二部分为规划调整完善条文修订说明,通过规划条文对比具体说明规划调整完善前后的规划条文修改情况。
以调整完善版为主体,与原规划文本进行逐章逐条的对照说明,对新增、删除、修改的条目进行调整原因的详细说明。
第一部分调整完善情况说明前言 (1)第一章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 (1)一、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 (1)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三、规划调整完善过程 (5)第二章规划调整完善背景 (7)一、市域概况 (7)二、土地资源状况 (10)三、2006—2013年规划执行情况 (12)第三章规划调整完善思路和重点 (16)一、规划调整完善思路 (16)-、戈,J••••••••••••••••••••••••••••••••••••••••••••••••••••••••••••••••••••17第四章规划调整完善基础数据 (21)一、规划基数 (21)■、人及城镇化率数据••••••••••••••••••••••••••••••••••••••••••••••••••••••••••••••••三、经济发展目标及其他相关数据 (25)四、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26)第五章规划调整完善方案评价 (28)一、与现行规划方案比较评价 (28)二、对调整完善方案科学性、可行性的评价 (31)--、戈U i∏,∙∙*∙∙∙∙∙∙∙∙∙∙∙∙∙∙∙∙∙∙∙∙∙∙∙∙*∙∙∙∙∙∙∙∙∙∙∙∙∙∙*∙∙∙∙∙∙∙∙∙∙∙∙∙∙∙∙∙∙∙∙∙∙∙∙∙∙∙∙∙∙∙∙∙32第六章相关规划衔接 (34)一、与国民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34)二、与温岭市域总体规划的衔接 (34)三、与温岭市环境功能区划的衔接 (36)四、与温岭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衔接 (37)五、与温岭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的衔接 (37)六、与温岭市湿地保护规划的衔接 (39)七、与交通、水利、电力能源、旅游规划的衔接 (39)八、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 (39)第七章规划调整完善的公众参与 (41)一、工作准备阶段 (41)二、布局方案制定阶段 (41)--、iι1∙∙∙∙∙∙∙∙∙∙∙∙∙∙∙∙∙∙∙∙∙∙∙∙∙∙∙∙∙∙∙∙∙∙∙∙∙∙∙∙∙∙∙∙∙∙∙∙∙∙∙∙∙∙∙∙∙∙∙∙∙∙∙∙∙∙∙∙∙∙∙∙∙∙∙∙∙42第八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3)一、评价目标 (43)—、J∙∙∙∙∙∙∙∙∙∙∙∙∙∙∙∙∙∙∙∙∙∙∙∙∙∙∙∙∙∙∙∙∙∙∙∙∙∙∙∙∙∙∙∙∙∙∙∙∙∙∙∙∙∙∙∙∙∙∙∙∙∙∙∙∙∙∙∙∙∙∙∙∙∙∙∙43三、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 (44)四、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45)第九章规划调整兀善王要成果7一、文本 (47)二、图件 (47)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 (48)四、规划附件 (48)第一章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一、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10年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根据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结果,介绍了温岭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农业生产概况,并指出了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温岭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对策;浙江温岭
温岭市地处温黄平原南部,“四山一水五分田”,素称“鱼米之乡”。
2009年,全市耕地面积3.25万hm2,其中水田2.71万hm2、旱地5 386.67 hm2,人均耕地只有273.33 m2。
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结构和各类土地比例较合理,但区域间分布不平衡。
2009年温岭市土地总面积为10.74万hm2,其中农用地6.8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72%;建设用地1.8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08%;未利用地2.0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20%。
全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温岭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2008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136.73 hm2,2010年用地达到624.33 hm2,增长78%。
2008—2010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1 749.03 hm2,而通过废弃果园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等手段增加983.93 hm2,3年耕地净减少765.1 hm2,耕地减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占补自身无法平衡。
为努力做到耕地占补平衡,温岭市一方面通过异地调入土地指标,另一方面加大对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滩涂围垦和低丘缓坡开发。
尤其是省重点围垦项目——东海塘围涂工程和担屿塘围涂工程。
东海塘围涂工程已于2000年12月顺利复工,该工程计划围垦面积3 640 hm2,其中一期围垦面积2 620 hm2,于2002年11月堵口成功合拢;二期工程围垦面积840 hm2。
担屿塘围涂工程已于2006年正式启动建设,预计围垦面积1 000 hm2。
经过调查,温岭市共有低丘缓坡后备资源项目411个,总面积为1 716.58 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6%。
主要分布于市域西部的城南镇、大溪镇、温峤镇等镇。
海涂资源和低丘缓坡的合理开发利用对缓解温岭当地土地供需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资源和空间保障[1-3]。
2农业生产概况
2009年末耕地面积3.25万hm2,其中耕地的70.49%集中在滨海平原和水网平原。
温岭市兼得山海之利,农业生产内容丰富,耕作制度复杂,作物种类较多,耕作水平和复种指数较高。
目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甘薯、豆类次之,其他还有玉米、麦类等;经济作物有西瓜、甘蔗、西兰花、叶芥菜、茭白等;水果有
葡萄、高橙、柑橘、梨、桃等。
近年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特色优势农产品如西瓜、果蔗、大棚葡萄、高橙等已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市场发展潜力。
其他包括西兰花、叶芥菜、蘑菇、东魁杨梅、早熟梨、花卉苗木等农产品比较有优势[4-5]。
3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新增耕地质量差,占补平衡难达标
在基本农田和普通耕地占补平衡中,新增耕地质量明显低于被占用的耕地质量,普遍存在“占好地、补劣地”现象。
占补平衡仅在数量上得以体香,质量上则大打折扣。
基本农田和普通耕地占补应与标准农田占补一样,对耕地质量作要求,做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6]。
3.2土地损毁严重,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在坞根、松门等沿海乡镇,由于当地水产养殖发展迅猛,不少基本农田甚至标准农田被侵占用于养殖,养殖区与种植区的矛盾十分严重。
一遇干旱年份,本已脱淡的土壤盐分大量上升,作物减产绝收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土地违法现象,严重破坏耕地,且面积较大,使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3.3土壤污染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
在温峤、泽国等电子元件拆解区和一些重点污染企业周边,耕地环境质量问题已非常严重。
对其治理、修复资金投入多、技术难度大,且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可采取突破一些政策限制,对污染严重的区域开展禁种、限种,或直接调整为建设用地。
3.4乱占滥用等浪费土地现象频发
乱占滥用土地、浪费土地的问题不断发生,且愈演愈烈。
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违法用地现象近年来屡禁不止,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耕地质量鉴定案件日趋增多。
市农业林业局根据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积极配合卫片遥感执法、“三改一拆”,开展耕地种植条件毁损和复耕鉴定。
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开展耕地质量激技术鉴定,为强化耕地质量监管,打击违法用地现象,为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4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2] 王海云,王军.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4):59-61,124.
[3] 胡泊,杨丽娟.探析城市建设中的土地资源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109.
[4] 孙玲霞.城市化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98-99.
[5] 李京城.防止土地违法行为的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1):106.
[6] 李德源,傅珂,袁美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J].中国商界,201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