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万岩基性火山—侵入杂岩及其构造意义

合集下载

论三大岩类

论三大岩类

论三大岩类论问提要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

岩石可以由一种矿物所组成,如石灰岩仅由方解石一种矿物所组成;也可由多种矿物所组成,如花岗岩则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多种矿物集合而成。

组成岩石的物质大部分都是无机物质。

岩石可以按照其成因因分为三大类,但由于自然界是连续体,很难真正依据我们的非类分成三种岩性,因此会存在一些过度性的岩石,好比说凝灰岩(火山灰尘与岩块落入地表或水中堆积胶结而成)就可能被归于沉积岩或火成岩,但大抵是我们还是可以分为主要的三大类。

正文一、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1-1 岩浆岩(一)、岩浆岩的形成:由于地球内部的动力所产生的地质作用是地球深部及上部地幔的岩浆,通过多种途径上升侵入地壳之中或者喷溢到地壳表面,再经过冷却、固结、结晶而形成岩石,通常成为岩浆岩或为火成岩。

在岩浆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沿着一定的通道上升到地壳形成侵入岩或喷出到地表形成喷出岩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性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岩浆岩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

(二)、岩浆岩的基本情况: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明显的区别。

不论喷出岩,还是侵入岩,大部分岩浆岩都是块状结晶的岩石,只有少数急速冷却形成的玻璃质岩石,如黑耀岩,外貌象沥青,就是完全由玻璃质组成的,这种玻璃质岩石一般只形成在岩浆岩中。

1-2 不同种类的岩浆岩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成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

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 火山喷发强烈程度类型

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 火山喷发强烈程度类型

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火山喷发强烈程度类型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侵入岩固结成岩需要的时间很长。

地质学家们曾做过估算,一个2000米厚的花岗岩体完全结晶大约需要64000年;岩浆喷出或者溢流到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

喷出岩由于岩浆温度急聚降低,固结成岩时间相对较短。

1米厚的玄武岩全部结晶,需要12天,10米厚需要3年,700米厚需要9000年。

可见,侵入岩固结所需要的时间比喷出岩要长得多。

侵入岩intrusive rock是地壳深处的熔融岩浆,指液态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侵入岩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同位素年龄值129~161.8百万年,产状为岩株、岩枝、岩脉,岩基极少。

岩类以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居多,钾长花岗岩、流纹斑岩次之。

花岗岩类可分改造型、同熔型两种,改造型又分重熔型和混合交代型。

由于岩浆侵入作用通常发生在火山喷发作用之后,侵入岩往往分布于中低级火山构造的中心或其周缘的环状、放射状断裂之中,形成一套火山——侵入杂岩,较典型的有横村埠火山杂岩带。

火山岩是指火山爆发喷出地面的炽热气体、液体和固体再落到地面堆积起来的不同形状的小山,由于喷发时喷发出来的岩浆有气体渣、固体岩浆,温度和压力迅速下降,发生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所以岩浆就变成了火山岩。

岩浆在地壳变动时形成的断裂带有的岩浆慢慢侵入地壳,缓慢的冷却形成岩石,地质学家估计要2千米厚的岩浆兑全结晶大约要6400年,而岩石基本为花岩石,岩浆地壳迅速喷出地面高空,又回落地面温度迅速下降。

一米厚的岩浆12天全部结晶,在喷出岩浆温度,压力骤然降伏的条件下形成,造成熔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气体形成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即黑洞石又名蜂窝石。

黑洞石火山岩蜂窝石锯成板材成浅灰色,磨亚光颜色加黑,如磨成光面板材为纯黑色,黑洞石板材可加工各种厚度,在室内墙面防古墙面围墙围墙压顶地平用景观等。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捕虏体和暗色 闪长质深源包体 , 包体形态
不 规则 , 小几厘 米一几 十厘 米 , 主岩 大 与
二、 花岗岩宏观地质特征 新冗 代 岩浆活动强烈 , 广泛 分布于
与其伴 生的变质地体有古元古代兴华
渡 口岩群 、 风水 L片麻杂岩和新元古代南 L I 华 系佳疙瘩组 ; 中佳疙瘩组形成 于活 动 其 陆缘构造环境 , —部有大量 的变安 …岩 其 卜 ( 锆石 I P1 J }H位素年龄 为 7 3 一莫 尔 — 2 Ma
道 嘎 幅 1 5万 域 地 质 调查Βιβλιοθήκη 报 告 ) / 2 。 ,
斑杂状构造发育。
加有 大量 华力西期 一印支期 中酸性 侵入

( )新元古代 晚阶段侵入岩 三
集 中分布于测 区西南 草坡沟一带 , 出 露 面积 约 4 K 0 i ,由 2个侵入 体组成 , n 呈 近椭圆状岩株产 出,侵 人中一基性杂岩和 巨斑状 中粒黑云母钾长花 岗岩 。岩石具呈 球 形风 化外 貌 ,岩 体 内可 见 2 0—3 0X 0 5 0—1 0m 的灰 色石英 岩捕 虏 体和 暗 色 40 闪长质包体 , 暗色包体 呈椭圆状或透镜状 沿 北东 向展 布 , 长宽 比约 1 1 :, : —8 1 与主 岩界线截然 ; 岩体 同化混染作用明显。
类 型 之 间 呈 过渡 关 系 。
大兴安岭北部 莫尔道嘎一奇 乾地 区 , 出露有大量 的北 东向展 布的花岗岩 , 由于
( )新元古代中阶段侵入岩 二 主要分布于 大兴 屯 、 问房 农场及两 八
间 房 一 带 , 向西 北 延 伸 至 俄 罗 斯 境 内 , 出 露 面积 约 3 0 K 呈 岩 基 或 较 大 岩 株 状 50 i , n

侵入岩

侵入岩
侵入岩,同位素年龄值129~161.8百万年,产状为岩株、岩枝、岩脉,岩基极少。岩类以花岗岩、花岗闪长 岩,花岗斑岩居多,钾长花岗岩、流纹斑岩次之。花岗岩类可分改造型、同熔型两种,改造型又分重熔型和混合 交代型。
分类
改造型
同熔型
母岩物质来自经剪切重熔后的局部浅层地壳,沿着印支期褶皱核部或大断裂带侵入,一般为中、深成侵入相。 岩石以铝过饱和系列为主,有钾钠比高、氧化指标低的特征。石英中气液包裹体均一,温度190~400℃。岩石具 花岗结构,晚期还出现斑状结构,矿物属低温结晶序列,成岩温度700℃。以临安顺溪花岗岩、河桥花岗岩、萧 山道林山钾长花岗岩为代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信息介绍
释义
特点介绍
侵入岩是指当上覆岩层压力减轻时,软流层中的岩浆就钻出,在地壳深处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由于岩浆侵入 而缓慢冷却,有足够的时间使矿物结晶,因此侵入岩晶粒粗大,具有显晶质结构。
侵入岩由于岩浆侵入而缓慢冷却,有足够的时间使矿物结晶,因此侵入岩晶粒粗大,具有显晶质结构。液态 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由太平洋板块向北西俯冲或陆陆碰撞,使深部地壳熔融岩浆上升凝固而成。侵入体定位较浅,有高温结晶序 列及斑状结构的特点。石英中气液包裹体均一,温度160~475℃,成岩温度970~1143℃。这类岩体与同期火山 作用有密切关系,常受火山构造控制。以桐庐横村埠花岗闪长岩、天目山花岗闪长斑岩、富阳里山花岗岩为代表。
谢谢观看
侵入岩
地壳深处熔融岩浆
01 信息介绍
03 分布区域
目录
02 分类
侵入岩是指当上覆岩层压力减轻时,软流层中的岩浆就钻出,在地壳深处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由于岩浆侵入 而缓慢冷却,有足够的时间使矿物结晶,因此侵入岩晶粒粗大,具有显晶质结构。侵入岩和火山岩的本质区别在 于它们产出的地质构造位置和结晶环境,两者间除可以通过结晶程度进行鉴别外,侵入岩侵入于早先形成的岩石 中时,“最省力”的方式是沿裂隙侵入并使其横截面有较小的周长,主体沿侵入方向延伸,虽形态多样,但多为 近圆柱状。

岩石的分类

岩石的分类

岩石的分类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一、岩浆岩刃也吧岩浆岩的形成:地壳下部,由于放射性元素的集中,不断地蜕变而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物质处于高温(1000"C以上)、高压(上部岩石的重量产生的巨大压力)的过热可塑状态。

成分复杂,但主要是硅酸盐,并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各种其他的气体。

当地壳变动时,上部岩层压力一旦减低,过热可塑性状态的物质就立即转变为高温的熔融体,称为岩浆。

岩浆内部压力很大,不断向地壳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致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

上升到一定高度,温度、压力都要减低。

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浆岩。

岩浆的成分:主要有siO2、TiO2、A1203、Fe203、FeO、MgO、MnO、CaO、K20、Na20等。

依其含SiO2量的多少,分为:基性岩浆:特点是富含钙、镁和铁,而贫钾和钠,粘度较小,流动性较大。

酸性岩浆:富含钾、钠和硅,而贫镁、铁、钙,粘度大,流动性较小。

岩浆岩的分类:(成岩的地质环境)(1)深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某深处(约距地表3km)冷凝而成的岩石。

由于岩浆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缓慢,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良好。

(2)浅成岩: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距地表较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

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降低较快,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较细小。

(3)喷出岩:岩浆沿地表裂缝一直上升喷出地表,这种活动叫火山喷发也刃画,对地表产生的一切影响叫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降低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结晶较差。

肉眼不易看清楚。

岩浆岩的产状: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

由于岩浆本身成分的不同,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岩浆岩的产状大致有下列几种:岩基:深成巨大的侵入岩体,范围很大,常与硅铝层连在一起。

形状不规则,表面起伏不平。

与围岩成不谐和接触,露出地面大小决定当地的剥蚀深度。

岩株:与围岩接触较陡,面积达几平方公里或几十平方公里,其下部与岩基相连,比岩基小。

浅谈三大岩及其在工程地质上特性

浅谈三大岩及其在工程地质上特性

三大岩及其在工程地质上特性专业:土木工程班级:12301701 姓名:严豪江学号:201230170121 摘要: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化石。

按其成因分类主要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在地球结构和人类生活创造中,岩石处于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三大岩类工程地质特性1.引言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表面约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岛屿。

岛屿和陆地的形成离不开岩石的形成,地球的形状和地表形态既是其内部物质状态及其运动的结果,又受到地球表层的水和大气的运动以及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岩石是由矿物形成的,要认识岩石,就必须先认识矿物。

地质学家不但把矿物看做是岩石的组成单元,而且把矿物看做是研究岩石生成环境和随后历史的一把重要钥匙。

岩石按不同的成因又可以分为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不同的工程方面都占有一席之地。

2.三大岩2.1岩浆岩2.1.1岩浆岩的概念及特性岩浆岩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地壳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质量的95%,岩浆是熔化的岩石,也可以叫做硅酸盐熔融体,通常位于地表之下的岩浆房中。

主要成分是SiO2,也可以含有挥发性物质及部分固体物质。

岩浆是各种火成岩的前身,可以侵入邻近的地壳岩石或是冒出地表,经常处于活动状态,具有流动性。

岩浆存在于650℃到1200℃的温度中。

可低至650℃,高至1400℃。

熔岩中含有1~8%的挥发性物质。

岩浆处于高压之中,有时会经由火山道(或译火山管、火山流口)以熔岩流或是以火山碎屑物的火山喷出物的形式冒出。

这些火山喷发的产物通常包括了从没到过地表的液体、结晶体及溶解气体等。

岩浆会在地壳中各自分离的岩浆库内集结,不同地方的岩浆组成成份会稍有不同。

当地壳发生变动或受到其他内力作用时,承受巨大压力的岩浆就会沿着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经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最后冷却凝结就形成了岩浆岩。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岩相古地理学的概念与意义1. 岩相古地理学的定义岩相古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专注于分析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的形成环境、分布特征以及古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

2. 岩相古地理学的意义(1)科学意义- 揭示地球表面环境演变的历史,为理解地球系统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 丰富和完善地质学理论,推动地质学科的发展。

(2)实际意义- 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在油气、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寻找中具有重要作用。

- 在水利工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地质背景和风险评估。

- 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二、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岩相分析- 沉积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

- 沉积岩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条件。

(2)沉积环境重建- 古气候、古水流、古生态等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解释。

- 沉积相的识别和沉积序列的分析。

(3)古地理格局重建- 古大陆、古海洋、古河流、古湖泊等地理单元的分布和变迁。

- 古地理事件的识别和解释,如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等。

(4)古地理演变过程- 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格局的演变序列。

- 古地理演变与全球地质事件的关系。

2.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方法- 地质填图:系统地记录地表地质现象和地层分布。

- 露头观测:详细描述沉积岩的岩性、构造和化石特征。

(2)实验室分析方法- 粒度分析:确定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推断沉积环境。

-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揭示沉积岩的源区和沉积过程。

- 生物化石分析:利用生物化石确定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

(3)沉积相分析- 根据岩性和生物化石特征,划分沉积相类型。

- 建立沉积相模式,分析沉积环境的时空变化。

(4)古地理图编制- 整合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编制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图。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古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

普通地质学3-2第三章火成岩1资料

普通地质学3-2第三章火成岩1资料
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与橄榄岩有关的矿产有铬铁矿、铜镍矿、钒 钛磁铁矿和铂矿等。
橄榄岩的蚀变作用有蛇纹石化、滑石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透闪石 化等,其中以蛇纹石化最为常见。
金伯利岩(kimberlite) 是一种非常稀少的碱性或偏碱性超基性岩,为具斑状结构和
(或)角砾状构造的云母橄榄岩。1887年发现于南非的金伯利(Kimberley),故名。 金伯利岩是金刚石最主要的母岩,它多呈黑色、暗绿色、绿色,主要由橄榄石,金云母
辉绿岩(diabase) 成分相当于辉长岩的基性浅成岩。显晶质,细-中粒,暗灰-灰黑
代表性岩类:
侵入岩:深成相 辉长岩
斜长岩
浅成相 辉绿岩
喷出岩:玄武岩
细碧岩
辉长岩(gabbro) 暗色的深成基性岩。gabbro一词是1768年由 T.托泽
蒂用来称呼异剥石质蛇纹石,现在用来命名辉长岩。辉长岩主要矿物成 分为单斜辉石和富钙斜长石,两者含量近于相等。次要矿物为橄榄石、 角闪石、黑云母、石英、正长石和铁的氧化物等。按浅色矿物斜长石和 深色矿物辉石、橄榄石三者的相对百分含量,分为浅色辉长岩(色率1035)、辉长岩(色率35-60) 和深色辉长岩(色率65-90)。
火成岩分类原则
火成岩的种类很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和标准提出许多分类方案。现有的火成岩分类 多半以岩石本身具有的特征为依据,它们主要是:
组成岩石矿物成分
不同的火成岩中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根据色率把火成
岩分为4类:
浅色岩 色率0-35;中色岩 色率35-65;深色岩 色率65-90;暗深色岩 色率90-100
从火山口往外挤出而成。在火山口内及附近堆积成岩钟、岩针等熔岩穹丘。一般形成在 喷发晚期.特别是在猛烈喷发以后。

第五章侵入体构造

第五章侵入体构造

2.原生流动构造
黑块示捕虏体; 密集短线示析离体; 短粗线示板状矿物
西藏罗布莎含铬超基性岩体平面及剖面图
含矿镁质超基性岩体分三个岩相带,主要矿体产于中部岩相 带的中下部,受裂隙和流动构造控制。
●原生破裂构造
• 原生破裂构造是指侵入岩体在岩浆晚期冷凝阶段发生脆性变形,形成的产状不同、 性质各异的裂隙构造。它们是在侵入体基本成岩时,至少是在岩浆体的边缘和顶 部已经冷凝成岩时产生的。包括横节理、纵节理、层节理、斜节理、边缘节理和 边缘逆断层等。
★岩浆活动性和围岩性质
• 机械活动性:酸性岩浆粘度大,流动性小,机械破坏力大,能 将围岩裂隙挤开,肢解围岩,对围岩产状改造明显,常形成穿 刺接触的不整合岩体。基性超基性岩浆粘度小,流动性大,机 械破坏力相对较小,对围岩产状改造不明显,缺乏肢解作用, 常形成整合岩体。 • 化学活动性:岩浆中挥发组分多,围岩为不透水层,属封闭环 境,挥发组分迅速在岩体顶部聚集,易在其顶部形成隐蔽爆发 角砾岩筒(体);岩浆中挥发组分多,化学活动性强,易于与 围岩发生同化混染作用 • 围岩化学性质:在化学性质不活泼围岩中,不易发生同化混染, 岩体边界较规则,产状较稳定。在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中,易 发生同化混染,促进岩浆分异,改变岩体边缘相成分。 • 围岩中构造发育情况:断裂构造起导岩储岩作用,控制岩浆侵 位和展布方向;褶皱构造,背斜轴部、倾伏端和叠加背斜控制 岩体顶面隆起,岩体形态产状复杂。岩浆沿地层中不整合、假 整合面侵入,常形成层状岩体。
河北大庙斜长岩-辉长岩体地质构造立体图
斜长岩体近顶缘的原生 裂隙和斜长岩与辉长岩 接触带是贯入式铁矿体 的就位空间。 矿体产状与原生破裂一 致。
1.斜长岩;2.绿泥石化辉长岩; 3.矿染辉长岩;4.绿泥石化斜长 岩;5.细粒辉长岩脉;6.细粒花 岗岩;7.中性脉岩;8.浸染状矿 体;9.贯入式富矿体 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综合剖面示意图

侵入岩的产状及相

侵入岩的产状及相
接触变质较弱,接触变质带厚度小。
有时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蚀变带。
矽卡岩少见,其中有含水矿物。
岩体机械贯入作用强,同化混染弱。围岩捕虏体多为棱角状。岩相带较明显,冷凝边宽。
江西武山花岗闪长斑岩小岩体
中深成相
(3-10km)
中粒、中粗粒结构、似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流动构造
钾长石为正长石及微斜长石,有序度高、三斜度大;碱性长石常具条纺结构;斜长石环带不发育,有序度高。辉石为普通辉石、紫苏辉石
(一)整合侵入体
1、岩盆: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岩浆侵入到岩层之间,其底部因受岩浆的重力而下沉,故中央凹陷;或为产于短轴凹陷及开阔向斜中的整合侵入体。其特征是该岩体原始形态与围岩构造形态吻合,顶底面均向下凹,形似盆状,底部有岩浆侵入的通道。岩盆中成分多为基性的,一般显示明显分带性,在岩体下部及边部更偏基性一些,上部及中心偏酸性些,这些分带面的产状均向中心倾斜,倾角由边缘向中心变缓。岩盆厚度与直径之比大致为1:10-1:20,平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岩盆规模一般较大。
1、岩墙:是一种厚度比较稳定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长为宽的几十倍甚至几千倍,是岩浆沿着早已存在的断裂贯入,或者沿着以自身压力扩开的裂隙贯入而成。岩墙厚度一般几十厘米到几十米,长几十米甚至若干公里。
岩墙多为一次侵入产物,个别也有多次侵入的。
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岩墙很少单一产出,往往呈几十条、几百条有规律地分布,形成岩墙群。岩墙沿一个或几个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者,称放射状岩墙。在平面上呈环形、弧形、近同心圆状分布的岩墙,为环状岩墙及锥状岩墙。
4、岩鞍;是一种产于强烈褶皱区的岩体。其形成与强烈褶皱作用密切,在褶皱过程中,岩浆同时挤入褶皱顶部软弱带——背斜鞍部或向斜槽部所形成的整合侵入体,其剖面形似马鞍或新月,皆成组出现。有人把产于向斜槽总后叫岩槽;产于背斜顶部的叫岩脊。单个岩体一般都不大,最厚的部位可达几百米。

辽吉朝褶皱带古元古宙岩浆核杂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辽吉朝褶皱带古元古宙岩浆核杂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刘 俊 来 崔 迎 春 关 会 梅
( 吉鞲 大学 地 球科 学 系 吉 林 长春 1 0 6 ) 3 0 1
摘 要 过 对 辽 吉朝 占兀 古 代稆 皱带 的构 造 演 化 分 析 , 其 对 褶 皱 带 南 带 内 发 育 的典 型 构 造 组合 及 相 应 出现 的 岩 浆 通 尤 活动 、 质 作 用 和 变 形作 用 的 系统 构 造 分析 , 出 岩浆 核 杂 岩 是古 元 古 代 褶 皱 带 早 期 演 化 过 程 中形 成 的 主要 构 造 型 变 提 式 岩 浆 棱 杂 岩 主要 由3 成 分 、 质 、 点及 变质 演 化 不 同 的构 造 单 元 构 成 . 种 性 特 即棱 部 岩 浆 杂 岩 部 的 滑覆 体 壳 及 其 外 间 的幔 部 顺层 韧性 剪 切 带 。 岩浆 核 杂 岩 的构 造分 析 . 示 出它 们 形 成 于褶 皱带 早期 阶 段 演 化 的 伸展 作 用 过 程 中 揭 关 键 词 : 浆核 杂岩 ; 吉朝 褶 皱 带 ; 造 演 化 ; 剪 模 型 岩 辽 构 单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2 5 【0 2 0 5 0 c — 5 17 - 52 20 卜 4 — 2} 0 2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4 5期 1 ~
刘 俊 来 等 : 占朝 褶 皱 带 占元 占宙 岩 浆 核杂 岩及 其 大 地 构 造 意义 旺
图1 辽 东 地 区 岩 浆核 杂 岩 的 分布 与辽 一占 朝古 元 占代 褶 皱 带 的 区域 构造 格 架 ( 图 ) 角
1 岩 浆核 杂岩
典型 的岩浆桉 杂岩主要 由3 种成分 、 性质 、 点及 特 变质 演化不同的构造单元构成 ,即核部 岩浆杂 岩 、 外 部 的滑覆体 壳及其问 的幔 部顺层韧性 剪 切带 ( ) 图2 。 三者在空 间上及构造成因上密切相 伴 , 成一种特殊 构

侵入岩和喷出岩的特征

侵入岩和喷出岩的特征

侵入岩和喷出岩的特征侵入岩和喷出岩,是地球表面上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

这两种岩石类型都是由地球内部岩浆的喷发或流动而形成的。

尽管它们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成分,但它们的形成过程、结构和性质完全不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侵入岩和喷出岩的特征。

一、侵入岩1.定义侵入岩是一种由岩浆在地壳深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其结晶过程发生在地下,并以一定的规模分布在地壳深处。

侵入岩又称“深成岩”,通常是形成在地下几千米深的地区,如花岗岩、辉长岩、二长岩、碱性岩等,岩石质地坚硬,中等粗晶结构,质地干燥,颜色多为灰黑色或白色、粉红色等。

2. 特征侵入岩的形态具有一定规律性,并且在其内部往往具有显著的大体结构和小体结构。

具体表现为:(1)体积较大:侵入岩形态巨大,在云南金平洛溪铜矿调查中,发现侵入体总面积达37km²,其中含铜侵入岩体面积11km²以上。

(2)晶粒较大:侵入岩在地壳深处冷却凝固时,获得了更长的结晶时间和更慢的冷却速率,因此其晶粒比喷出岩晶体更大。

例如,花岗岩晶粒可达数毫米至几厘米。

(3)温度高:由于侵入岩原型岩浆融点高,因此其冷却速率相对较慢,相对应的温度较喷出岩要高。

3.分类根据岩浆的成因不同,侵入岩可分为以下几类:(1)内生侵入岩:也称岩浆岩质岩,由岩浆直接冷却,形成的成分、结构和组成都与原始岩浆相同。

(2)外来侵入岩:由已成型的岩石(如火山岩、沉积岩等)在地下受到侵入岩中的热液隆起所灰岩,形成远短的"漏斗形"岩体。

(3)断层侵入岩:在地壳强烈的构造作用下,岩体发生剪切变形和位移,导致热液和岩浆通过断层进入岩石体系中形成的侵入岩石。

二、喷出岩1.定义喷出岩是由地下岩浆在地表喷发或流动而形成的岩石。

其产生的方式通常为火山喷发、玄武岩等。

威尼斯登陆威尼斯人开户和剖面分布,通常位于岩床上,并是由许多岩芯半球形的或深碗形的"岩床"所组成。

2.特征喷出岩的特点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1)结构简单:喷出岩经历了一系列的爆炸、喷发、冷却等过程,其内部结构相对简单。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流面 又称面状流动构造,是由云母、长石等片状、板状矿物或 扁平状捕虏体、析离体面状定向排列而成,一般平行于岩体与围岩 的接触面,常发育于侵入岩体的边缘或顶部。流面的形成与岩浆的 层流有关。
2024/6/15
构造地质学
二、侵入岩体原生破裂构造 侵入岩体在岩浆晚期冷凝阶段常发生脆性变形,形成 产状、性质各异的断裂构造。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它 们作了分类。 克鲁斯的几何学分类 20世纪20年代,克鲁斯(H.Cloos)根据侵入体中节理 的产状及其与流动构造的关系,将侵入岩体中的节理可分 为六类: 1.L节理 又称层节理,是与流面平行的节理,常平 行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产状一般较缓。 2.S节理 又称纵节理,是平行于流线、垂直于流面 的节理,倾斜一般较陡。
熔岩被 喷发规模大、厚度和成分较稳定、产状平缓 的喷出岩体。熔岩被的覆盖面积以数千平方公里至数十万 平方公里,厚度数百至数千米。熔岩被主要由裂隙式喷发 而成,多为基性玄武岩。
2024/6/15
熔岩被
构造地质学
熔岩流 带状和舌状展布的熔岩。一般由 中心式喷发而成。
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詹姆斯岛上 基性熔岩中的流动构造
构造地质学
二、侵入岩体产状
根据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可以将侵入岩体分 为整合侵入岩体和不整合侵入岩体。
1、 整合侵入岩体 指侵入岩体的边界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 的侵入岩体。根据整合侵入岩体的形态、大小,可进一步 分为岩盘、岩盆、岩床和岩鞍等。 岩床 顺层侵入的板状侵入岩体。岩床规模不等,一 般多为中小型,厚度自数十厘米至数米。组成岩床的岩石 成分自酸性至基性、超基性,但以基性岩床居多。
岩盆和岩盘
岩鞍 新月形或马鞍 状小岩体,产出于褶 皱转折端虚脱部位。

一个与岩浆侵入有关的逆冲推覆构造及其研究意义

一个与岩浆侵入有关的逆冲推覆构造及其研究意义
用 , 当岩浆 岩体 向东 凸出时 , 浆 岩 岩 体 以东 与之 相邻 的地层 亦随 之 向东 弯 曲 。连带 寒
婆坳 向斜 东翼 的 F 也 被卷 入这一 弯 曲 中。 这一 现象
表 明 ,岩浆 岩 与 寒 婆坳 向斜 及 F 之 间具有 成 生 联 。

个与岩浆侵入有关 的逆冲推覆构造及 其研 究意义
杨雄庭 . 斌 戴
(. 南 省 煤 田地 质局 第 二 勘 探 队 , 南 涟 源 4 7 0 ;. 1 湖 湖 1 10 2湖南 省 娄 底 市 煤 炭局 , 湖南 娄 底 47 0 ) 100
摘 要 : 中涟 邵 煤 田北 段 发 育 由下 石 炭 统 测 水 煤 系组 成 的寒 婆 坳 向斜 , 过对 向斜 东西 两 翼 构 造 的研 究 , 现 了一 湘 通 发 条 与 岩浆 侵 入 具 有 成 生 联 系 的 逆 冲 推覆 构 造 F , 建 立 了 一 个新 的逆 冲推 覆 构 造 模 型 。根 据 F 发 育 特 征 可 分 为 三 并
1 O期
一 一
杨 雄 庭 。 : 个 与 岩 浆侵 入 有 关 的 逆 冲 推 覆构 造及 其研 究 意 义 等 一
5 1
£ i
/ /


厂 \



| // // / 1{ l l _
P口 l

\/ F


326 Ⅲ 0 ・9
第 2 卷 1 期 0 O 20 0 8年 1 O月
文 章编 号 :6 4 10 (0 8 1—0 0 0 17 — 832 0 )0 05 — 3
中 国 煤 炭 地 质
C0AL GE0L0GY 0F CHI NA

第四讲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第四讲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1.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排列无一定规律,岩石为均匀的块体;
3.侵入岩的结构与构造
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构造
2.流动构造:岩石中柱状或片状矿物或捕虏体平行而定向排列,它表明岩浆一 边冷凝一边流动。典型的是“流纹构造”,以流纹岩最典型。
3.侵入岩的结构与构造
安山岩中的长石定向排列(哈密泥盆系) 流纹岩的流纹构造(伊犁那拉提石炭系)
5.工学的地质思维
地表是冷的,地下是热的。在现实世界, 西藏羊八井地热 人类一直在为能源而苦恼。 现在,世界上在大力研究地下热能的开采。 结合你所学专业,说明你对未来探测、开 采和利用地热能的想法。 最好脑洞大开,异想天开。
本讲结束,谢谢!
1.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鲍温反应系列
• 其中粗大的钾长石或钠长石晶体包裹 着许多细小的石英,石英的形态呈棱 角或楔形且定向排列,外形似古代的 象形文字,又称为文象伟晶岩。
1.侵入作用
1.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混合作用
• 岩浆混合作用:实质上是源自深部软 流圈的玄武质岩浆向上注入到位于地 壳内的花岗质岩浆之中,从而形成具 有壳幔源混源性的花岗岩。这种作用 是导致花岗质岩石的成分具有多样性 的重要原因。
侵入岩
1.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基本概念
侵入体:被周围岩石封闭起来的岩浆固结体。 围 岩:包围侵入体的原有岩石。
按照深度划分: 深成侵入岩(>10km) 中成侵入岩(3-10km) 浅成侵入岩(<3km)
侵入体
围岩
1.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
同化作用指岩浆熔化围岩,将围岩改变成岩浆的一部分。即巨量高温熔融体熔 化周围规模较小的先存低温物体。混入岩浆中的围岩碎块可以全部熔化,也可 以部分被熔化,部分被熔化的称为捕虏体。

【精品】第七章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精品】第七章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第七章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第一节岩浆作用与岩浆岩目的要求岩浆作用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实质上,岩浆作用就是液态的岩浆与固态的岩石之间的矛盾发展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液态的岩浆转化为固态的岩石,这就是矛盾的暂时统一.我们之所以讨论岩浆作用,研究它的基本规律,目的是为了寻找和开发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产资源和热力资源,并为进一步学习专门性理论奠定基础。

课时:2学时授课内容一、岩浆作用的概念二、喷出作用o(一)火山喷发现象与喷发类型o(二)火山喷出作用的产物三、侵入作用o(一)深成侵入体o(二)浅成侵入体四、岩浆岩o(一)岩浆岩的结构构造o(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o(三)岩浆岩的颜色o(四)岩浆岩的分类和分类表的应用重点1.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讲授重点应放在岩浆作用的基本概念上,如什么是岩浆作用;岩浆的主要成分;岩浆在地下所处的环境和状态;岩浆为什么活动;它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会形成什么岩石。

2.人们如何着手对岩浆进行研究。

3.岩浆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的表现特征和产物.搬运作用的方式及不同营力搬运作用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如何简要归述岩浆的演化和岩浆作用的时空规律。

教学方法本节课用多媒体以讲解为主,叙述为辅进行讲授.讲授重点内容提要•一、岩浆作用的概念•人们是如何着手对地下深处的岩浆作用进行研究的呢?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实地考察近代火山现象,研究历史资料。

•二是从已经形成的岩浆岩着手去查明岩浆作用的规律.o(一)岩浆的主要成分o根据现代火山喷溢而出的熔岩得知,硅酸盐是岩浆的主要成分。

其中SiO2的含量在80-30%之间;金属氧化物如Ai2O3、Fe2O3、FeO、MgO、CaO、Na2O等占20—60%。

其它如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等,它们的总量不超过5%。

此外,岩浆中还含有一些挥发性组分,其中主要是H2O、CO2、H2S、F、Cl等。

o(二)岩浆(magma)o岩浆在地下的温度可能达1300℃左右,压力达数千个大气压.所以岩浆是一种处在高温高压下的,富含挥发组分而且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

侵入岩的野外产状

侵入岩的野外产状

侵入岩的野外产状野外工作中遇到火成岩时,首先要区分是侵入岩还是火山岩,也就是要确定它们在形成及开始冷凝时是产于当时的地表之下,或是已经出露于地表之上。

1870 年Gilbert 最早在美国犹他州的Henery 山观察到火成岩侵位于沉积岩中的现象,上覆的顶板沉积岩被火成岩推挤向上隆起,而岩体的底板沉积岩仍保持水平。

该岩体延伸8km,厚度为1000m.这样证明了岩浆不仅可直接喷出地表,也可以侵位于地层之中,而在此之前,火成岩的侵入产状并未获得共识。

侵入岩首先可据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分为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

当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时,称为整合侵入体。

前述的底劈作用主要形成整合侵入体.沿岩浆通道侵入地壳的高密度低粘度的岩浆(基性、超基性岩浆),在遇到低密度的盖层阻挡时,亦可顺着层理方向侧向侵位,形成岩席、岩盆、岩盖等形态的整合侵入体。

相反,如果侵入体切割围岩片理、层理,接触面产状与围岩片理和层理产状不一致,则称为不整合侵入体。

以顶蚀、火口沉陷方式侵位的侵入体及沿构造裂隙贯入的侵入体多为不整合侵入体.进一步据侵入体的形态、大小分为以下几类:(1)岩基(Batholith):是最大的巨型侵入体,面积大于100km2,可达数万km2,如我国海南岛的琼中岩基,面积达5000 多km2。

(2)岩株(Stock):面积小于100km2 的侵入体,岩株边缘常有一些不规则的树枝状岩体冲入围岩中,被称为岩枝(Apophysis),岩株顶部的瘤状突起则称为岩瘤(图3-1)。

(3)岩盆(Lopolith):是中央微向下凹,呈盆状的整合侵入体(图3-2a).厚度与直径之比大致为1:10—1:20,一般由密度较大的层状基性—超基性岩组成。

岩盆规模一般较大,如非洲东部有名的的布什维尔岩盆,东西长400km,南北宽240km,厚8km。

(4)岩盖(Laccolith):为一种蘑菇状的整合侵入体(图3-4b)。

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一、岩浆活动旋回的主要特征:在整个地质发展历史中,广西经历了地槽、准地台、陆缘活动带三个不同的地质发展阶段,十九次构造运动,相应形成了五个岩浆活动旋回。

以地层的阶、组相当的时代为单位统计,计26次岩浆活动(元古代五次,早古生代三次,晚古生代七次,中新生代十一次)。

岩浆活动与地壳运动具有同步关系,地壳运动强烈,岩浆活动亦强;地壳运动频繁,岩浆活动亦频繁,在时间上保持着对应的关系。

其活动频率从老至新:元古代0.7次每亿年,早古生代1.4次每亿年,晚古生代4次每亿年,中新生太4.8次每亿年,明显表现出岩浆活动次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在时间上广西岩浆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多旋回性,从元古代至新生代有五次大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旋回,前四个旋回往往始于喷出而终于侵入活动,并具有由中基性至酸性演化规律,而后一个旋回有由酸性喷出、侵入活动至基性超基性侵入、喷出活动的变化特点。

㈠.四堡岩浆旋回:属优地槽发展阶段,以基性与超基性成分的岩浆活动为其特征,早期蛇纹岩、橄榄岩、辉石岩为主,中期以基性成分为主的中基性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具枕状构造的细碧角斑岩建造,与此同时或稍后有大量的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形成由辉长辉绿岩和少许橄榄岩、辉石岩、闪长岩等岩类组成的单相或多相岩体。

从其组合序列看显示蛇绿岩特色晚期为强度不大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形成为数不多的分异型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小岩株,其全岩铷—锶等时线年龄1063±95百万年,属玄武岩浆分异最终产物。

整个岩浆旋回,经历了由侵入→喷出(溢出)→侵入的发展过程;显示了由较强→强→弱的活动趋势;具有超基性→基性、超基性→中酸性的演化规律,组成了一个反映上地幔上部物质成分为主的比较完整的岩浆旋回。

㈡.雪峰岩浆旋回:属地槽发展阶段,早期为中基性海底火山喷发和相伴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前者组成细碧—角斑岩建造,后者形成以辉长辉绿岩为主的基性和基性—超基性岩体,基性岩锆石铀—铅同位素年龄为837百万年,从其岩类共生组合来看,亦显示不太典型的蛇绿岩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 着 温 度 的 下 降 和 结 晶 分 异 作 用的 进 行
,
,
导 致 岩体底 部 的 火 成
堆积 及 岩浆 由 相 对 富 镁 而 富 铁 再 富 钙 钠 的 演 化 过 程
( 2 ) A1 O
2 。
这 与 层 状 基 性 岩 体的 特 征 相 类 似
(% )
火 山 岩的 化学 组 成 与 辉 长 岩 比 较 接 近

岩石 结构 由粗到细
,
反 映在 岩石 类 型 上 依 次 出 现 粗 粒 辉 橄 岩 ~ 粗 粒 橄 榄 辉 长岩 ~ 中粒 辉 民岩 、 细 晶 辉 绿 岩

顶部

和 边 部 {匕 现 薄 层 的 微 品 钠 长 辉 绿 岩 岩体 边 缘 粒 度 明显 变 细 并 出 现 气 孔 构 造 和 杏 仁 构造
,
其主 要特 征如下
超 浅 成 岩 从 橄 辉 岩 、 橄 榄 辉 长 岩 , 辉 民岩 , 辉 绿 岩


,
其5 1 0
:
含量
6
.
: ( % ) 从42 2 3

.
,
45

4 7、 4 5
;
5 0、 5 0
a
Z

54,
Z
逐渐 增加 ;
:
M g O 含量
.
(% ) 由 2 9
.
:
.
0 2、 24 一 1 9

个岩石 均 经 历 了 较 强 烈 的 蛇 纹 石 化 钠 黝 帘 石 化 和 碳 酸 盐 化 这 一 切 表 明 石 是 由玄 武 岩 浆 的 分 离 结 晶 作 用 所造 成 的
喷 出岩 居 于 侵 入 岩 的 上 部 覆盖
3
, ,



,
这 些 不 同类 型 的 岩
深 部 与 侵 入 岩 渐变 过 渡
95


其 平 均 化学 成 分



:
1 0 5
2
5 4
.
2 6

12
.
M豹

5
.
45

F
e
:
0
3
5
.
45

F
e
O6 l o
.
N
a
2
0 3 41

.

K
:
0
0
.
50
e
, “+
与侵 入岩 的平均
成 分 几 乎一 致
,
,
大 部 分岩石 被 震 旦 系含 砾 砂 板岩所
,
、 、
地 表 出露面积仅
。 2k
,
.
m 0 3

总 的范 围 约
,
1
k m

Z。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 个 火山 岩呈 上 大下 小 的 漏 斗 状 凝 灰岩

0
m 标 高 以 上 成 岩被 状

o
m 标 高 以 下成脉 状
岩石 类 型 主 要 为 火 山 角 砾 岩
旨在 阐 明 其 产 出 的 地 质背
景 及 板 溪 期 火山 作用 的 性 质
:
0
~
一~ -
2

- 占

~
2 3 三 召 团 吕 工 亚 巨口
,
日 口


-
一习 习
4肠
肛正
4
5 6 1 / 口 j ,〔{ 二 2
,
图 1

.
湖南 古 丈 万 岩地 区 地质简 图
3
.
板 溪 群马 底 骚 组
2
.
板 溪 群五 强 溪 组
,
这些
湖 南省 古 丈 县 万 岩地 区基 性岩 火 山 岩 普 查 报 告

,
侵 入 岩 大 致 以万 岩 为 中 心 明显
,
,
、 在南 北长 1 2 1 m
,
,
东西 宽

5
k m 的 范 围内 连 成一 体
,
,
垂 向分 带 性

自下 而 上
,
橄榄 石 和 辉 石 含 量 降 低

斜 长 石 和 挥 发 分 含量 增 高

似 层 状 侵 入 岩 产 于 板 溪 群五 强 溪 组 中
、 。
五 强 溪 组 为一 套 青 灰 色 一 灰 绿 色 凝 灰 质 砂
)
,
5 队 的钻 探 和 物 探 资 料 ` 岩 砂 质 板 岩 凝 灰 岩 等 组 成 的 浅 变 质 岩 系 据 湖 南 冶 金地 质 2 4
5 队 ) 湖 南 冶 金地 质 2 4 l
震旦 系
4
.
寒武 系
.5 断 裂
.6 基性 岩
1
万 岩墓性火 山
侵 入 杂岩的基 本特征

该 火 山 一 侵 入 杂岩 由 超 浅 成 侵 入 岩 和 喷 出岩 两 部 分 组 成 出 露 于 万 岩 一 阿 着 一大 帽 山 一 带 层状
、 、
侵 入 岩主 要 成 呈 北 北 东向 零 星

,
喷 出岩 则 在 侵 入 体 北 端 的 盘 草一 三 岔 河 附 近 出 露
古 丈 万 岩 基 性 火 山一 侵 入杂 岩 及其 构 造 意 义
刘 继




( 中南工 业 大学地质 系)
湖 南 省 古 丈 县 境 内 江 南 古 陆 西 北 缘 的古 丈 背 斜 中
,
出 露 了一 套 基 性 的 超 浅 成 岩 及 其 同 源

同成 因 的 火 山 岩
庸 断裂 带 控 制 上
其 余均为 富铁质 基性岩 和 结晶分异 作用


主 要 造 岩 氧 化 物 的 规 律 性 变 化 反 映 了基 性 岩 浆 发 生 过 重 力 分 异 作 用
,
沼 浆 重 力 分 异 作 用 引 起 了镁 铁 质 组 分 的 下 沉 和 钙 碱 质 组 分 的 上 浮

造 成了

岩 体土 酸 下 基 性 的 基 本 格 局
.
,
8
里 6,
;
.
4
.
4

6
.
9
逐 渐 降低 子比 ) 由
N
.
O
+
.
K
94

O含 量
.
(% ) 由 0 3 ,
1
.
2
.

4 、 3
.
9

5
.
9、 6

5

5
.
6依
次增 高
M g /F
e
(原
,
2
44 、 1
1
8 2~
27

0
.
8 ~ 5
1
2 9一 0
4趋
于 降低
除 橄 辉 岩为 铁 质 超 基 性 岩 外
,
橄榄 辉 绿 扮岩 亦在 地 下深 处 发 育
地表 少 见

2
万 岩 基性 火山
入 石 一 侵 杂岩 的岩 化 学特征
( 其 中 2 5 个 引 自湖南 有 色 地 质 勘 查 局 二 四 五 队 和 湖 南 省 地 矿 局 区
:
根据 0 3 个岩 石 化 学 数 据 调 队 ) 进行 综合整理
( 1 )
, ,
,
本 文 称 之 为 万 岩 基 性 火 山一 侵 入 杂 岩

该 杂 岩 受 北 北 东 向 凤 凰 一 古 丈 一大
1 )

并被 震 旦 系 含砾 砂 岩 和 页 岩 沉 积 覆 盖 ( 图

本文在野外 地质 调 查 的 基 础
,
研 究 了万 岩 杂 岩 的 岩 石 化 学
元 素 地 球 化 学 和 钦 同位 素 特 征

沉 凝灰岩 和 熔 岩
成 份 主 要 是 玄武 质
次 为粗面质 和 英安 质
颜 色 多为 紫红 色


灰 紫色
次 向
为灰 绿 色

火 山 角 砾 岩 的 外 来 角 砾 均为 五 强 溪 组 和 下 伏 岩 层 的 砂 岩 和 板 岩
,
砾径 从 火山口
,
四 周 由大 变 小
上 粗 下 细 的 变 化 趋 势 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