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项目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分析
软件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软件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软件项目的开发,如何确保项目圆满
成功是每个企业领导要关心的问题。软件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
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合理、
有序地进行项目管理,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一、软件项目管理的背景和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软件项目管理是指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系统性、综合性地组织、安排、实施、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管理方法。软件
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因素,如项目管理、需求管理、质量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就
会引起开发进度、质量、成本上的问题。
软件项目风险是指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可能影响项目目标实现
的事件。风险评估是指对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可能影响到项目实施
效果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以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项目风险并确保项目的成功。
二、软件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意义
1.提高项目成功率
软件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可以通过对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细
致有序地评估和分析,有效降低项目失败率。
2.提高项目效益和质量
通过软件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有效地对项目的需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合
理地执行和管理,确保项目在效益和质量方面得到优化和提升。
3.提高管理决策效果
软件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对项目的策略、目标、组织、
流程、资源等因素进行更加明确和系统的分析,为项目管理决策
提供更加精确、全面的依据和支持。
三、软件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1.识别和分析风险因素
首先,需要对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会影响软件项目管理进程和结果的各种风险因素,如需求变更、技术选型、人员变动、进度延误、质量问题等等。
多层次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分析
多层次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分析
项目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用于有效地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项目的各个阶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在现代社会中,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和复杂性的提高,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多层次项目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多层次项目管理体系是指在项目管理中引入多个层次的管理结构和管理过程。这种体系通过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实现了项目管理的分工与协作,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多层次项目管理体系通过分层管理,实现了项目管理的分工与协作。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然而,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和复杂性的提高,一个人很难胜任所有的任务。因此,多层次项目管理体系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这样,每个管理人员只需要关注自己负责的层次,可以更加专注地进行管理工作。同时,各个层次之间通过协作与沟通,实现了项目管理的整体协同。这种分工与协作的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管理的需求,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多层次项目管理体系通过引入不同的管理过程,实现了项目管理的全面覆盖。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然而,这些过程往往无法满足复杂项目的需求。因此,多层次项目管理体系引入了更多的管理过程,如需求分析、风险管理、沟通管理等。这些管理过程通过对项目的不同方面进行管理,实现了项目管理的全面覆盖。同时,这些管理过程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通过这种全面覆盖的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解决项目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项目管理中的效率评估模型研究
项目管理中的效率评估模型研究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越来越注重项目管理的效率评估,以提高
资源利用率、减少时间成本并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管理中的效率评估模型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通过对项目团队的工作过程和关键绩效指标的量化分析,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导意见,从而使得项目管理日益趋于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现有的项目管理效率评估模型概述
在项目管理领域,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个项目管理效率评估模型。比较常用的
模型有: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评估模型、基于收益成本比(B/C)的投资回报率
评估模型和基于风险评估的效率模型。
1. 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评估模型
该模型通过对项目团队关键绩效指标的评估,从而判断项目管理的效率。关键
绩效指标包括:项目进度、质量、成本、资源利用率等等。这些指标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工具或者软件进行采集和分析,进而进行评估。利用这种评估模型可以找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提高效率。
2. 基于收益成本比(B/C)的评估模型
该模型主要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衡量指标,通过对项目投资和收益的比较,评
估项目管理的效率。该模型以投资回报率为主要指标,通过计算项目的收益和成本,判断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价值。这种评估模型在项目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在项目实施前进行投资风险评估,选择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项目。
3. 基于风险评估的效率模型
该模型是在项目管理领域中比较新的一种评估方法。它以风险控制为核心指标,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评估,判断项目管理的效率。项目风险可以通过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评估和控制,从而避免项目风险造成的时间和成本损失。
制造型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智能化评价方法研 究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的发展,未来研究可探索智能 化评价方法在项目管理能力评 价中的应用,提高评价效率和 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减少管理层次,缩短决策传导时间,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设计
完善人才培训体系
定期开展项目管理相关培训,提升员工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水平 。
建立人才梯队
选拔和培养项目管理后备人才,确保项目管理团队的持续发展。
激励机制设计
将项目管理绩效纳入员工考核和晋升体系,设立项目管理奖励基 金,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项目管理工作。
实例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建议
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提升项目经理能力 强化项目风险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确保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加大对项目经理的培训力度,提高其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 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项目环境。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项目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 监控和应对,降低项目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框架
研究方法
介绍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
研究框架
概述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包括问题提出、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实证研究等阶段。同时,明确各个阶段的研究内 容和任务。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研究与分析王俊卓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研究与分析王俊卓
发布时间:2023-05-11T09:03:07.794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3年5期作者:王俊卓
[导读]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有较多优点,EPC总承包商合同范围包含了设计、施工、采购、调试、试运行等阶段,能够很好地解决设计与施工冲突、成本控制不到位、各相关方协调不到位等问题,更利于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项目目标的管控。同时EPC项目管理涵盖面广、内容复杂,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全方位控制。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430000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有较多优点,EPC总承包商合同范围包含了设计、施工、采购、调试、试运行等阶段,能够很好地解决设计与施工冲突、成本控制不到位、各相关方协调不到位等问题,更利于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项目目标的管控。同时EPC项目管理涵盖面广、内容复杂,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全方位控制。
关键词:EPC;设计;施工;采购;目标管控
前言: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工程建设中,本文根据湖北工建机电科技产业园项目的EPC管理实践经验,探索在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下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及采购管理中的经验,总结出可以操作的EPC项目管理实施方法,更加发挥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优势,并克服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1.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及现状分析
1.1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总承包是涵盖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设备及材料采购、工程施工、工程试运行直至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总承包。通常 EPC总承包商会选派符合项目要求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同时建立由具有相应能力的设计经理、施工经理、采购经理、技术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的项目领导班子,并选择专业齐全的相关人员组成项目各部门,为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而协同工作。EPC总承包模式是对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的集成管理,通过合理安排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三个模块的提前交接,将实施阶段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压缩,以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决策模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决策模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活动,它需要高效地组织资源、制定计划、进行决策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在项目管理中,决策模型的应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做出更明智、更科学的决策。本文将探讨决策模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
一、决策模型的定义及种类
决策模型是指一种系统化、形式化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复杂决策时进行分析、评估和选择。根据不同的决策目标和情景,决策模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常用的决策树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等。
二、决策模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 项目选择决策
在项目管理中,选择合适的项目是至关重要的。决策模型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对各个候选项目进行评估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的决策方案。例如,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和投资回报率模型来评估各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决定哪些项目值得投资。
2. 风险评估与管理
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决策模型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项目经理可以识别和分析各种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决策模型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合理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项目排期与资源分配
在项目管理中,排期和资源分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决策模型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制定合理的项目排期,并优化资源的分配。例如,可以使用网络图模型和约束编程模型来解决项目排期中的时序关系和资源冲突问题,从而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4. 绩效评估与调整
项目管理不仅包括项目的规划与实施,还需要对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与调整。决策模型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定量评估项目的绩效指标,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项目的执行计划。例如,可以使用成本控制模型和质量控制模型来评估项目的成本和质量绩效,从而为项目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模型研究
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模型研究
随着全球商业发展的迅猛增长,项目管理在各个行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功的项目需要对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因此,研究和应用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模型成为了提高项目成功率和减少损失的重要途径。
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妥善管理,风险可能导致项目超预算、延期交付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果。因此,风险管理需要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环节。
二、传统风险管理模型
在项目管理领域,有一些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型被广泛应用。其中最常见的是风险概率与影响矩阵模型(Probability-Impact Matrix)。该模型通过评估每个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影响,将风险事件分类为高、中、低等级,以便确定需要优先处理的风险。此外,另一个常见的模型是FME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型,它通过系统性地识别潜在的故障模式和评估其影响,进一步减少项目风险。
三、创新的风险管理模型
随着项目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一些创新的风险管理模型被提出并逐渐得到应用。
1. 技术复杂性模型:该模型主要应用于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中,通过评估项目中的技术复杂性和难以度量的因素,帮助管理者识别并控制潜在的风险。该模型关注项目中的技术难题和技术依赖性,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会受到技术问题的干扰。
2. 敏捷风险管理模型:敏捷开发模式在软件开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的瀑布模型,敏捷项目管理注重迭代式开发和快速响应变化。在敏捷风险管理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高鹏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摘要:2
1论述2
1。1研究背景2
1。2研究意义4
1。3国内外研究综述5
1。3。1国内研究综述5
1。3.2国外研究综述6
1。4国内外研究比较分析6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理论综述7
2.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概念7
2。2国内外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对比7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模式以及各种模式的利弊8
3.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模式8
3。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比分析11
4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3
4.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产生以及发展13
4。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问题以及解决对策14
5适合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的探索研究15
5.1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15
5.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以及面对的问题16
6结论与展望16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显露出来的问题业越来越多,最明显一个问题就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是指从事工程建设的大型工程公司或者管理公司对项目管理的运作方式。而通过对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给国内企业借鉴,可以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成本、进度。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以及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的差异,通过对多种管理模式的分析,权衡了各模式的差异,切合我国实际的国情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比较适用的模式—EPC模式,在文本结尾,分析了EPC 模式在我国使用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通过理论分析,本文分析各管理模式的差异,讨论了EPC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有利于我国的建筑水平的提高以及发展,对国内建筑企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分析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分析
摘要: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项目管理过程中
往往存在各种问题和挑战。信息化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项目交付质量。本文以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信息化
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信息化对项目管理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信息化方
案的优缺点,提出了一些关于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
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引言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
专业知识。项目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项
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手段,信
息化对项目管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它对项目管理的要求较高。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
目投资巨大,工程规模大,需要综合协调各方面资源。高速铁路的建设周期较长,项目管
理涉及到多个阶段和多个部门。高速铁路的工程技术要求高,工程质量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
项目交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化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1. 信息化在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项目计划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项目的全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时间、成本、质量和绩效等方面的因素。信息化技术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精细化监控和分析,并支持动态调整项目进度和预算,从而确保项目
项目管理中常的用分析方法
识别目标市场中的竞争对手、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对项目构成 的威胁,以及市场需求的波动和பைடு நூலகம்确定性对项目的影响。
关注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和趋势,以及新技术对项目现有技术 基础的冲击和挑战。
了解政策环境的变化和调整对项目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如政 策收紧、标准提高或监管加强等。
考察社会舆论、文化传统和消费者观念等因素对项目可能产生 的负面影响,如公众对项目的不理解、不接受或抵制等。
07
总结与展望
各种分析方法在项目管理中作用回顾
风险评估
识别项目潜在风险,评估可能 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应对 策略,降低项目风险。
质量管理
设定项目质量标准,进行质量 检查和评估,确保项目成果符 合预期要求。
需求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项目需求,明确 项目目标和范围,为后续计划 制定提供基础。
进度管理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监控项 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成本管理
预测项目成本,制定预算和成 本控制措施,确保项目经济效 益。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项目管理
敏捷项目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 术,实现项目管理的自动化、 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准 确性。
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采用敏捷方法,灵活调整项 目计划和策略,提高项目应 变能力。
跨部门协作
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作, 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 享和优势互补,提升项目综 合效益。
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践
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践
一、引言
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价和应对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种风险。在当今全球经济
不稳定的环境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将主要探讨
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践,包括常见的风险管理模型及其应用,以及实际运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二、常见风险管理模型
1. COSO ERM模型
COSO ERM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风险管理框架,该模型基于风险管理的整合化、战略化和综合化原则,包括八个方面的风险
管理组件: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
对策略、控制活动、信息和通信以及监督。
2. ISO 31000风险管理标准
ISO 31000风险管理标准是一种基于国际标准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管理的原则、框架和过程。该标准强调风险管理的连续
改进和评估,并提供了评价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和技术。
3. PMI风险管理
PMI风险管理是一种专门针对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模型,该模
型包括风险管理的计划、识别、评估、规划和监控过程,以及应
对策略。该模型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识别和
处理风险。
三、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
1. 金融行业
在金融行业中,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其业务所涉及的风险
无论是知晓还是不知晓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金融业通常使用
基于VAR(Value at Risk)的模型来管理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2. 企业管理
在企业经营中,风险管理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与其经
营活动相关的各种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稳健经营。在建立企业
项目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项目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将会对项目的进展和成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一、项目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
项目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识别与评估
在项目启动阶段,需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与评估。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头脑风暴、经验总结等方式进行。通过识别和评估,可以明确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提供依据。
2. 风险分类与分析
将项目风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风险的本质和特征。常见的风险分类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通过对风险的分类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 风险控制与应对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风险控制和应对。风险控制包括风险的防范和减轻,风险应对包括风险的转移和承担。通过制定风险控制和应对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风险对项目进展的影响。
4. 风险监控与反馈
项目风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控和反馈。通过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及时反馈风险的处理结果,可以为后续类似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
二、项目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研究
项目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研究是为了验证其在实际项目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 实证研究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实际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可以验证其在不同项目中的适用性。通过对比实际项目的风险管理效果和预期效果,可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比较研究_江汉臣
度的完善来保障项目规范运作并实现其目标的需 求。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 多个研究机构开始建 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试图从知识领域、 项目 阶段以及管理层级等方面,对项目管理的流程进 行规范化,按其标准化的程度建立反映组织项目 管理状况的成熟度,并给出提升项目管理成熟度 的持续改进路径,从而让项目管理的水平评价具 备可操作性,并能给组织以提升能力的建设性改 进意见。 至 21 世纪初, 一些研究机构相继发布了自 己的成熟度模型,这些典型模型包括: ( 1) 卡内基 · 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 ( 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SEI ) 于 2001 年 发布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rgration,CMMI)
2013 年7 月 第11 卷第7 期
项目管理技术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 17
四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比较研究
江汉臣 强茂山
( 清华大学项目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4 )
*
摘要: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评估和改进组织项目管理水平的一种框架方法 。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项目管 PMMM 和 OPM3 四种经 理成熟度模型有多种 。从结构框架 、 模型特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 CMMI、 P3M3 、 K典的成熟度模型,并从基本属性 、内容和结构 、 对组织级项目管理贡献等多个方面对模型进行比较,讨论 了模型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为组织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提供了指导 。 PMMM ; OPM3 关键词: 成熟度模型; CMMI; P3M3 ; K-
管理学战略管理常见分析模型
管理学战略管理常见分析模型在现代商业领域,战略管理常见分析模型是帮助企业分析和制定战
略决策的重要工具。这些模型旨在评估内部和外部环境,并提供对企
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洞察。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战略管理分
析模型,并探讨它们的应用和优势。
一、SWOT分析模型
SWOT是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它是一种简单但强大的战略管理工具。SWOT分析适用于评估一个组织的内外环境。在这个模型中,优势和劣势代表内部因素,机会和威胁则代表外部因素。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识别自身的优势,并利用机会来解决劣势和应
对威胁。这有助于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并提高竞争力。
二、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评估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状况。这个模型探讨了供应商、买家、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和现有竞争对
手等五个力量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力量,企业可以了
解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趋势,并相应地制定战略来抵御竞争压力。五
力模型不仅可以评估当前竞争环境,还可以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为
企业决策提供指导。
三、价值链分析模型
价值链分析模型帮助企业将其内部活动划分为一系列的价值创造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制造、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通过分析每个环节,企业可以识别出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并寻找优化和改进
的机会。价值链分析模型使企业能够将资源和能力的有限性集中在增
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上,从而提高竞争力。
四、波特的通用竞争战略
波特的通用竞争战略提供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选择,即成本领先
项目群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分析_刘小川
2011年8月第9卷第8期
项目管理技术
PROJ ECT MANAGEMENT TECHNOL OGY
Vo l 9 No 8
Aug 2011项目群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分析
刘小川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0145)
摘要:随着公司项目化运作的深入,在公司战略指导下,需要运用项目群管理知识管理多个项目。分析项目群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异同:项目群管理是以项目群管理理论、项目群框架和项目群评估为基础,对公司项目分类管理,搭建项目群框架结构。强调项目群内的项目之间既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项目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项目群的关系管理,同时,明确通过项目评估来完善项目群管理。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群管理;项目群框架;项目评估
0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多公司通过加强项目化运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应对市场挑战。
传统的项目管理理念主要针对单个项目,以单个项目的成功为目标。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的项目增多,同一时间多项目运作,若继续沿用传统项目管理理念,容易导致单个项目各自为政,难以达到协同效应,甚至导致彼此冲突,损害公司整体利益。对于公司而言,单个项目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整体战略的成功。
项目群管理(Progra m M anage m ent)是公司整体战略和具体项目执行之间的纽带。本文研究项目群管理模式,通过实例分析,研究规范化项目群管理。
1 项目群管理模式
1 1 项目群管理定义
根据P M I的定义,项目群是指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管理的一组相关的项目。
项目群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对一组项目(项目群)进行的统一协调管理。项目群管理就是要根据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根据不断变化的战略目标,对一群互相关联的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单独管理每个项目所不能实现的目标,起到协同效应和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作用。项目群中的项目需要共享组织的资源,并进行项目之间的资源调配[1]。
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本文旨在综述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项目管理理论的内涵、演变历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分别从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成果和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指出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空白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管理、理论综述、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践应用
引言
项目管理是指在限定的资源、时间和质量要求下,对一个独特、复杂且需要协调各项工作以实现预定目标的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其重要性和实用性日益凸显。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项目管理已成为各类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
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1、发展历程
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自20世纪50年代
起,项目管理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项目管理逐渐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的趋势。进入21世纪,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管理文化。
2、主要内容
项目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以及沟通管理等。这些管理模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项目管理理论体系。
3、研究成果与不足
项目管理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果。例如,项目的成功率不断提高,项目成本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项目管理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理论往往侧重于单个项目的管理,而忽视了项目之间的协调和;此外,项目管理理论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项目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分析
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软件项目尤其是大型软件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都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以预定成本按期、保质的完成并交付用户使用。
软件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软件行业中的应用,但是和其他的项目管理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软件是纯知识产品,其开发进度和质量有时难以估计和度量,生产效率也难以预测和保证。其次,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难以预见和控制。美国国防部曾专门就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的失败,并不是软件开发技术方面的原因,而是由于不适当的管理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外各大组织机构与研究者做了很多研究与总结工作,提出了一些典型的项目管理模型。
(1)传统模型
在20实际80年代之前,瀑布模型一直被广泛采用的生命周期模型,现在它仍然是软件工程中应用得最广泛的过程模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按工序化简,实现与设计分离和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采用瀑布模型可以保证系统在整体上的充分把握,但由于阶段划分过于严格,由大量文档驱动,导致最终开发出的软件产品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V模型是对瀑布模型的一种改进,开发活动和测试活动几乎同时进行,从而极大的减少bug和error出现的几率,但是这样也忽视了测试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验证,从而导致验收测试后延过长。
快速原型模型则是先建立一个满足基本要求的原型系统,通过测试和运行,有用户提出进一步细致的需求,然后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并反复进行这个过程直到用户满意。该模型擅于解决需求复杂且不确定的系统,但工作成果浪费的可能性也会很大。
增量模型又称演化模型,它不是在项目结束时一次性提交,而是分块逐次开发的提交。其核心思想是认为所有的阶段都可以细分迭代,每一次迭代都会产生一个可以发布的产品,这个产品是最终产品的一个子集。优点在于尽早得到用户反馈,降低风险,持续测试与集成,提高了软件的复用性。但它要求软件体系结构必须具有开放性,且不能破坏原来已经开发出来的产品。
螺旋模型则吸收了上述几个模型的优点,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加入了风险分析,通过将瀑布模型的多个阶段转化为多个迭代过程中,以减少项目的风险。但是可操作性不高,且不适合小型项目。
(2)RUP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是Rational公司推出的软件过程模型,它是软件业界迄今为止商品化最成功的软件过程模型。其目标是确保软件产品达到高质量,能够满足最终用户需求。它汲取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领域多年来的优秀研究成果,利用了新的可视化建模标准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 ,是软件工程发展的新成果。RUP作为一个通用过程框架,可以应付种类广泛的软件
系统、不同的应用领域、不同的组织类型、不同的性能水平和不同的项目规模。其关键技术包括可迭代的增量式开发、用例驱动和以软件体系结构为中心,这使得RUP非常适宜于开发复杂、技术难度大、需求多变、高风险的项目。RUP又是可裁剪的软件开发过程框架,各组织可以根据自身及项目特点对RUP进行裁减,在某些情况下RUP甚至可以蜕化为瀑布式开发模型。可以说RUP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但并不完美,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并可以用OPEN 和OOSP等其他软件过程的相关内容对RUP进行补充和完善,但是RUP及其配套的工具面向高端客户,对客户的财力开发和管理能力要求都很高。
(3)敏捷开发
2001年,为了解决许多公司的软件团队陷入不断扩大的过程泥潭,17位软件界专家概括出了一些可以让软件开发团队具有快速工作、迅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价值观和原则,他们自称为敏捷联盟(Agile Alliance)。敏捷开发方法表达了“简单、快速、实用”的软件开发思想,它不是成熟的理论,也不是事实上的标准,而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高度协作的开发环境中,使用迭代的方式进行增量开发,经常使用反馈进行思考、反省和总结,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采用敏捷开发不仅保证了软件的质量,而且开发速度也明显提升。敏捷开发过程的方法很多,主要有:SCRUM,Crystal,特征驱动软件开发,自适应软件开发,以及极限编程XP等等。然而敏捷开发方法对于提高个人、小型团队的工作效率可能是很有帮助的,但它的某些主张是局部观点而不是全局观点,部分原则也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指导大中型软件企业的研发管理是有很高风险的。
(4)CMM/CMMI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评估软件能力与成熟度等级的一套标准,由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于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并在2000年逐步演化成CMMI(Capac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不仅适用于软件,而且适合软硬件结合的系统。
CMM的成熟度演进框架包含5个由低到高的等级,分别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这五个等级是对软件组织进化阶段的描述,随着软件组织定义、实施、测量、控制和改进其软件过程,它们经过这些阶段逐步前进。该模型使得确定当前过程能力的工作和识别软件质量和过程改进中的最关键的问题变得容易,从而引导软件组织从自己的实际状况出发进行过程持续改进。CMMI与CMM相比,覆盖了更多的领域,是包括软件工程、系统工程和软件采购在内的诸模型的集合,以解决除软件开发以外的软件系统工程和软件采购工作中的迫切需求。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软件过程改进成为软件工程学科的一个主流研究方向,其中CMM/CMMI是该领域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
虽然人们对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由于软件管理的复杂性,且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至今还提不出一套通用的指导原则。事实上,由于项目的开发环境、需求、规模不一样,也很难有一套适用于所有软件项目的通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