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讲练史论阐释:选修 20.4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及局部战争含答案
2021届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选修模块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
[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的改革1.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东方六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3)内容①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制度。
③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实行改革。
(2)内容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健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
②迁都洛阳。
③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3)影响和评价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3.王安石变法(1)时间:1069年。
(2)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3)内容①理财之法: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②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等。
(4)影响和评价①增加了政府收入。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内容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教育、军事方面的改革。
(3)影响①积极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①明治维新之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落后。
2021年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A.王权专制 B.中央集权 C.权力制衡 D.地方分权3.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4.“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
下列关于“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A.“仁”是天理的核心 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C.“仁”者“爱人” 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5.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6.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A.草市B.交子C.夜市D.商帮7.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末民初时期,昌明、东兴、民生等多家火柴厂设计印制的火花摒弃了昔日“洋火”的帝国标志和王妃头像,以“中国”、“中华”、“舞龙”、“昌明”等醒目的汉字为内容。
中国近代“火花”内容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A.中国民族经济已经走向了独立B.列强侵华加剧了中外对抗C.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日益觉醒D.中国近代国家政权的变更8.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
”下列事件可以作为“历史性变革时代”的证据是A. 启蒙运动深入发展并走向高潮B. 西欧各国工业革命相继展开C. 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D. 民主共和制在各国普遍建立9.从下图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A.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远高于英国B.直到19世纪20年代,中国仍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世界经济中心C.自明清以来,中国是一个穷国,是贫穷、落后、停滞、悲惨的代称.D..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所占份额超过中印,且美国超越了英国10.古代雅典民主实践尽管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但是,二者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A.民主的实现方式 B.有限制的选举权利C.民主的基本原则 D.权力的监督形式11.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12.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学案:单元综合提升第五单元 Word版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规律1.演变(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苏合作转向两大阵营对峙,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两极格局形成。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两大阵营分化;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2.规律(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而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国家力量的平衡是相对的。
(3)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本国或国家集团的安全利益。
(4)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与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针对训练]1.(2020·广东百校联考)美国的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说:“美国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在冷战期间出现的,并成为美国遏制全球性对手苏联的努力的一部分。
一旦那个对手倒下,而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
”布列津斯基意在说明()A.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B.单极世界比两极世界更加稳定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D.世界格局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一旦那个对手倒下,而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可知,布列津斯基认为苏联解体后,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故选A项。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答案
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1.世界性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
(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
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在战争还没有消灭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5)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
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
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
正是这种从至今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二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
今天,以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学会了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妥协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
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
一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
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
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
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希望得到的目标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 修 部 分]
历史
01
重点知识深化
02
规律知识归纳
03
命题考向探究
04
单元质量检测(十七)
1.人类在 20 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1)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世界最 终连成一个整体。同时,出现了英、法、美、德等几个世界性大国。 (3)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19 世纪下半期,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 超过老牌殖民帝国,从而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4)对殖民地的争夺中英德矛盾最为尖锐,德国首先构筑同盟体系对付英法,从而出现了 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重兵对峙的局面。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准备了世界大战的技术基础。
爆发形式 备,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战争 国的绥靖政策和法西斯不断扩大
很快全面爆发
侵略,终于演变为世界战争
责任
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战争, 战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承担
责任由其承担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胜国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 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
对战败国处 首的战败国身上,对战败国进行 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
二、对战争的分析认识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 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 1.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 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 2.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 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 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通史综合训练(六) Word版含解析
通史综合训练(六)(建议用时:80分钟)一、选择题1.(2020·江苏百校大联考)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材料中“这个革命”的结果是() A.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结束了国内革命战争解析:选C。
由材料“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可知,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列宁提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
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
”列宁的用意是()A.欲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西方生产方式值得借鉴C.防止资本主义弊端D.应充分肯定市场经济解析:选B。
材料“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反映的是列宁赞成“资本主义”中的积极成分,即能消灭小生产者的涣散性。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采用了资本主义中的积极因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体现的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借鉴,故B项正确。
3.“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以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
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
”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余粮收集制的废除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集体农庄自主权扩大解析:选C。
据材料“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可得出农民在很少的私人土地上生产了更多的农产品,侧面反映集体农庄体制有弊端,故C项正确。
4.(2020·浙江浙南名校联盟联考)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8 3 选修综合训练
选修综合训练(建议用时:30分钟)1.(2020·雅安三模)材料南朝梁武帝时,选举制度发生极大变化。
自梁建国之初武帝天监元年(502年)至敬帝太平二年(557年)梁亡国,56年间无中正之官,亦无中正定品之制。
他用州重(州望)、郡崇(郡宗)、乡豪代替大小中正,用“无复膏粱寒素之隔”代替了门选,用“不通一经,不得为官”代替了二品系资。
梁武帝时学校有所发展,建有国学,以五经教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各有学生数百。
国学馆学生,不限贵贱,“皆引寒门隽才,不限人数”。
梁时出现了“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就是“牛监羊肆,寒品后门”,都要“随才试吏”,这是隋唐科举制度的萌芽。
——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梁武帝选举制度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梁武帝选举制度改革的影响。
详细分析:(1)由材料“56年间无中正之官,亦无中正定品之制”“他用州重(州望)、郡崇(郡宗)、乡豪代替大小中正,用‘无复膏粱寒素之隔’代替了门选,用‘不通一经,不得为官’代替了二品系资”“梁武帝时学校有所发展,建有国学,以五经教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各有学生数百”“梁时出现了‘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就是‘牛监羊肆,寒品后门’,都要‘随才试吏’,这是隋唐科举制度的萌芽”分条概括即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人才选取、儒学发展、科举制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答案:(1)废除九品中正制(以地方乡豪代替中正官);重用人才,不分贵贱;重视学校教育;采用考试取官的制度。
(2)扩大了统治政权的人才来源;弥补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举制的产生。
2.(2020·山西大学附中二轮复习诊断)材料1905年,慈禧派了载泽、端方、戴鸿慈等五人出洋考察各国政治。
1906年,载泽考察归来,向慈禧进了一道《奏请宣布立宪密折》。
载泽认为,“在外各督抚,在内诸大臣”当中,有不少人以立宪会损害君主大权为由,不遗余力阻挠立宪;殊不知,君主立宪的核心是“尊崇国体,巩固君权,并无损之可言”。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11 1 第30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风险与问题。
线索一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线索二经济体系化、全球化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第30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建立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3)吸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2.建立(1)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①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
②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内容有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①世界银行:1945年建立,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3.影响(1)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2)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初期,除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减。
(2)国际经济萎缩,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届高考一轮总复习历史课件(人民版选修二)1-2
Copyright
命
2004-21081141年A,s拿p破o仑s被e迫P退ty位,Ltd.
覆灭
巩 固 落 实
波旁王朝复辟。
基
础
落
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
实
共和政体 E波v旁a王lua朝ti复on辟;o1n8l1y5年. 6月再次
考 点 突
d
with
Asp的o确s立e.Sl朝id复e辟s
fo复r辟.,N1E83T0年3七.5月C革l命ie,nt
with Aspose.S时l间ides187f0o年r9月.NET 3.5
Client
考 点 突 破
Profile 5
体
C的opy法ri兰ght 2004曲-折20反1复1,A最s终p1o87s7e年共P和ty派Ltd.
巩 固 落 实
确 西第 过程 在议会选举获胜,法国最终确
立 三共
立共和政体。
和国
Cop斗y争ri历g程ht 2内0战04成-2为0“11护A国主sp”o,s全e国P分t1y1 Ltd.
巩 固
落
实
区,每区派一名将军实行军
事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
基
础
~1688年):1660年,查理二
落 实
世被迎立为国王,詹姆士二世
Evalu力a图ti重o建n君o主n专ly制. 统治。
政体Co第p二yr共ight 2004命-”20。11 Aspose Pty Ltd.
巩 固 落
实
的确 和国的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宣布成
立 建立 建立 立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二共和
国。
法兰
西第 1852年,路易·波拿巴恢复帝制,建立
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1讲 东西方先哲真题实战演练 人民版选修4
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第1讲东西方先哲真题实战演练人民版选修41.(xx·锦州模拟)1988年,“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材料三:“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材料四: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前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
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
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
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4)根据材料四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答案:(1)政治观点:①主张维护周“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②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
(2)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
(3)人品特点:强烈的求知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追求美德(中庸)。
两人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4)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选修4 第48讲含答案
——考情分析·考向研判·题型突破视角1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并不否定领袖(英雄)、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尤其是在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往往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全国卷高考考查的这些历史人物往往是教材未涉及的,但考查的内容却源于教材并且又高于教材。
考生要通过所学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方法来分析新材料,并从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概括归纳说明历史问题。
例题1(课标全国Ⅲ,46)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
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
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答案(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时代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经济思想”结合“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可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讲义:专题质量检测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专题质量检测(九)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20 •潍坊二模)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
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
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A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B •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C •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D •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解析:选D。
根据材料“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故选D项。
2. (2020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联考)下图是一篇历史论文的提纲。
据此推断,其标题应是:新航路的开辟__________ ()A .促进了世界B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速度C .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兴起D •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解析:选D。
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导致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里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的冲击,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殖民掠夺一方面导致亚非拉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的近代化,综上,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故选D项。
3. (2020桂林二模)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
据此可知,奴隶贸易()B .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 .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 .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解析:选C。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美洲地区劳动力的状况,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非洲地区的人口情况,排除D项。
专题八 中国现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解析版)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八中国现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考试范围:第25讲;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部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对民法典表述正确的是()A.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基础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D.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新中国。
根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C项正确;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基础,排除A项;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B项;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排除D项。
故选C项。
2.1982年宪法在序言中规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A.法制建设历程的开启B.宪法修订的与时俱进C.法治建设理念的提升D.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讲核心考点·研史料
考向一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的影响
1.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美关系长期敌对;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人员、经济损失惨重。
2.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3.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惨重;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中美关系长期敌对;打击了美国的扩张势力。
4.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扶植政策;日本军国主义抬头。
材料一
图一是某地空投的情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1948—1949),美国及其盟友都在向该地运输给养物资;图二摄于1951年夏天,一个朝鲜姑娘背着她年幼的弟弟,他们身后是一辆美军坦克。
——摘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探究】(1)材料中两幅图片的拍摄者都是西方人,请提取它们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
提示:现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力图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大国间的暴力冲突影响当地民众生活。
材料二从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战火在东北亚蔓延了整整半个世纪,大规模的战争就有四次:1904年的日俄战争、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对西伯利亚与远东的联合武装干涉、1931年起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
……此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强国无一例外登台亮相,东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
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如东南亚、南美洲、中东、巴尔干半岛等战事不断,但东北亚地区则一反烽火连绵、战乱频仍的局面,出现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宁,可以说是除了北美洲之外最为平静的地区。
引人深思的是,北美洲只有三个国家,且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大致相同,而东北亚诸国无论从哪方面看都相去甚远,为何也能保持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呢?
——摘编自黄定天《20世纪的东北亚——战争与和平》【探究】(2)分析20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地区能保持长期和平的原因。
提示: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之一的日本元气大伤,无力对外侵略扩张;两大阵营的对峙和均衡;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中日等双边关系的缓和;发展经济成为各
国发展重心;
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考向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1.依据:(1)历史角度:①19世纪以来随着统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②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现代化杀伤性武器的发展使世界人民强烈渴望和平。
(2)时代角度:①冷战结束,世界呈现多极化,世界形势总体趋缓。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
③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⑤当今世界面临许多突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开发盲目无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取决于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解决。
⑥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
2.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1)近代史上中国深受外来侵略和欺凌,深知和平与独立的来之不易。
(2)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环境。
(3)中国外交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创国之一和积极的实践者。
(6)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7)中国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8)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两大主题的辩证关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材料从1870年起,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德三次兵戎相见,浴血残杀。
普法战争后,统一德国的威廉一世故意选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登基,尽情羞辱法国;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议和条约当然也就在凡尔赛宫签订,法国痛宰德国,埋下德国在20年后挑起更大战争的祸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在冷战的威胁下,终于出现和解的契机。
1963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阿登纳和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了《爱丽舍宫条约》。
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就外交政策进行磋商和协调;在防务政策以及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切实贯彻条约,两国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
这一条约使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标志着“法德轴心”的形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德签订《爱丽舍宫条约》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提示:原因:维护法德双方国家利益的需要;欧洲一体化潮流的推动;法
德多年纷争带来的惨痛教训;对抗美苏威胁的需要。
影响:加强了法德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法德合作;推动了西欧的联合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