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期末复习全部重点考试必备资料

合集下载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相互依赖,互相有利,显示出一起共同生活比分开来单独生活更为有利。

有时,甚至一种生物脱离了另一个种生物后即不能生活。

这种产关系即为共生。

发酵:广义的“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狭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

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于活细胞内的微生物,在细胞外具有大分子特征,在活细胞内部具有生命特征。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菌落:单个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就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体,即为菌落。

基因:是生物体内一切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最小遗传功能单位,其物质基础是一条以直线排列、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世代时间: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的时间。

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胞晶体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生物固氮: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界中只有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

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生命周期:指的是上一代生物个体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栓菌试验:即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动端用相应抗体牢固地栓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行为。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C/N比:所谓C/N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中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的摩尔数之比。

生长因子: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又不能从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所需极微量的有机物。

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它具备微生物所需的六大营养元素,且其间比例合适。

基因:是生物体内一切具有复制能力的最小遗传功能单位,其物质基础是一条以直线排列、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

纯培养: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条件下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次生代谢产物:指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化学物。

发酵: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不经呼吸链而直接传递给某一中间代谢物的低效产能反应。

抗生素:微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在很低浓度下就能抑制或杀死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绪论一.微生物概念微生物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增值迅速、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分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多数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2.原核型细胞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膜和核仁等结构,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有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行有丝分裂。

三.正常菌群和条件治病菌人体的表面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鼻、咽部、肠道等)中都存在大量种类不同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都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

但其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故被称为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1.细菌的测量单位: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2.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2)杆菌3)螺形菌:分为弧菌和螺菌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是维持细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结构,是各种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及细胞质内的内容物等。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赋形、保护、纳泄、抗原作用。

2.胞质颗粒:细菌细胞内的一些颗粒状内含物,多为细菌贮存的营养物质,也有的属于细菌的代谢产物。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细胞在一定情况下才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

包括荚膜、芽胞、鞭毛、菌毛。

1.荚膜的主要功能: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杀伤作用、抗原性。

2.芽胞:休眠结构。

3.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分为四种——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

4.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关。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病毒: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有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

(书P67)/形体微小,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超显微大分子微生物。

(笔记)2. 噬菌体:侵染在细菌、放线菌内的病毒,也叫细菌病毒。

(笔记)3. 内毒素:(书p278)4. 类毒素:(书p278)5. 转导: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中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

(书P219)6. 转染:指用提纯的病毒核酸(DNA或RNA)去感染其宿主细胞或其原生质体,可增殖出一群正常病毒后代的现象。

(书P218)7. 点突变:指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突变。

(笔记)8. 基因突变:简称突变,是变异的一类,泛指细胞内(或病毒体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可自发或诱导产生。

9. BOD5:微生物分解1L污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毫克数,又称生化需氧量。

10. 活性污泥:指一种由活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凝絮团,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或病毒的能力。

11. 抗代谢物:又称代谢拮抗物或代谢类似物,是指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的结构相似,并可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代谢物质。

(书P178) 12. 呼吸(有氧):呼吸又称好氧呼吸,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

(书P114)13. 同步生长:通过同步培养的手段而使细胞群体中各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称为同步生长。

(书P153)14. 菌落:由单个或少数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发育后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子细胞群体。

(笔记) 15. 抗原:是一类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淋巴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

(书P297)16. 抗体:是高等动物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细菌乙醇发酵与酵母菌乙醇发酵酵母菌乙醇发酵,在厌氧和偏酸(pH3.5-4.5)的条件下,经过糖酵解(EMP)途径将葡萄糖落解为2分子丙酮酸,丙酮酸再在丙酮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乙醇,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乙醇、2分子二氧化碳和净产生2分子ATP。

细菌乙醇发酵,细菌即可利用EMP途径也可利用ED途径举行乙醇发酵,经ED途径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与酵母菌经过EMP途径生产乙醇别同,故称细菌乙醇发酵。

1分子葡萄糖经ED途径举行乙醇发酵,生成2分子乙醇和2分子二氧化碳,净产生1分子ATP。

2菌降与菌苔菌降,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通常来源于一具细胞、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细胞群体叫做菌降。

菌苔,当菌体培养基表面密集生长时,多个菌降相互连接成一片,称菌苔。

3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原生质体指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的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剩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细胞,普通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原生质球指用同样的办法处理,仍有部分细胞壁物质未除去所剩下的部分,普通由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形成。

4温柔噬菌体与烈性噬菌体温柔噬菌体,有点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别增殖,也别裂解细菌,这种噬菌体称为温柔噬菌体烈性噬菌体,能在寄主细菌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5挑选性培养基与鉴不培养基挑选性培养基,是依照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别营养要求或对某种化合物的敏感性别同而设计的一类培养基。

利用这种培养基能够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

鉴不培养基,是依照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一般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经过培养后的显群反应区不别同微生物的培养基。

6延续培养与分批培养延续培养,在培养容器中别断补充新奇营养物质,并别断地以同样速度排除培养物,使培养系统中细菌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这算是延续培养法分批培养,将少量单细胞纯培养物接种到恒定容器新奇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菌数量。

(整理)微生物学期末考试知识点.docx

(整理)微生物学期末考试知识点.docx

精品文档一.绪论1.微生物: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分类:无细胞结构:病毒、亚病毒因子有细胞结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六界系统:占 4 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三域学说: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2.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世界上第一个观察到微生物的人——1676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否定“自然发生”学、说证明微生物引起发酵、制备疫苗预防疾病、发明巴斯德消毒法科赫:细菌学的奠基人、发明固体培养基、分离出病原菌、提出“科赫法则”、创立显微镜技术布赫纳:用酵母菌无细胞压榨汁将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取得成功,发现了微生物酶的重要作用、从此将微生物学推到了生化研究的阶段。

3.微生物的特点:( 1 )形态微小结构简单(2)代谢旺盛繁殖快速(3)适应性强容易变异(4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5)食谱广、易培养、起源早、休眠长二.原核微生物第一节:细菌1.细菌的基本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2. 细菌的大小:度量细菌细胞大小常用的单位是微米369 um 。

1m=10 mm=10um=10nm.大肠杆菌可作为典型的细菌细胞大小的代表,平均长度约为2um ,宽0.5um 。

最小到最大: 50nm~0.75mm,相差一万倍。

3.细胞壁的功能:(几乎所有细菌(除支原体外)都有细胞壁)(1)保护细菌免受机械性或其他外力的破坏。

(2)维持细胞特有的形状(3)屏障保护功能(4)提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的着生、运动所必需的结构(5)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抗生素及噬菌体的敏感性。

4.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成分肽聚糖,磷酸壁肽聚糖,脂多糖肽聚糖层数,壁厚度20, 20~80nm2~3 , 10~15nm外膜无有周质空间窄宽孔蛋白无有5.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机制阳性:肽聚糖的含量与交联程度都比较高,肽聚糖层多,所以细胞壁较厚,壁上的间隙较小,媒染后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被洗脱出细胞壁,加上它本来就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时细胞壁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使肽聚糖层的网孔因脱水而变得通透性更小,结果蓝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而使细胞呈蓝紫色。

微生物期末考试重点

微生物期末考试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1.质粒: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质粒能独立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中。

2.热原质:或称致热原。

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的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质。

3.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病毒和霉菌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4.转导:由噬菌体介导,将供菌的片段转入受菌,使受菌获得供菌的部分遗传性状。

转导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5.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扩散的能力。

包括黏附素、荚膜、侵袭性物质和细菌生物被膜等。

6.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7.脓毒血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8.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性微生物。

9.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并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归属于细菌学范畴10.包膜:是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宿主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包括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11.病毒吸附蛋白():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蛋白称为病毒吸附蛋白(),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病毒感染的组织亲嗜性。

12.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到最后释放出子代病毒,称为一个复制周期。

13.细胞病变作用: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之细胞病变作用。

14.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绪论1、根据结构、组成等特点可将微生物分成哪些类型,简述各型微生物的特点。

答:根据结构、组成等特点可将微生物分成三类:⑴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细胞形态和结构,由单一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

⑵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不成熟,没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不完善,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属于此类。

⑶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完善的细胞器,真菌属于此类。

2、简述微生物学的含义。

答: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基本结构、代谢、遗传变异及其与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3、简述医学微生物学的含义。

答: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与免疫、防治原则等内容的学科。

4、简述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答:⑴有利方面;①正常菌群;②参与物质循环;③在工农业中的应用;④在医学、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⑵有害方面:①病原微生物、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引起人类、动植物疾病;②造成食物、药物等变质、损坏;③危害工农业生产。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比较革兰阳性细菌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结构及其特点。

2、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有哪些?答: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有:⑴细胞表面结构:①荚膜;②粘附因子(普通菌毛,壁磷壁酸);⑵内毒素脂多糖;⑶毒力相关基因。

3、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答:①荚膜;②鞭毛;③菌毛;④芽胞4、简述革兰染色法定义、方法及其意义。

答:⑴定义:革兰染色法是丹麦细菌学家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细菌鉴别染色方法。

⑵方法: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酒精脱色→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

⑶意义:①鉴别细菌;②指导选择药物;③了解细菌的致病特性。

5、何谓质粒?有哪些特性?答: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状DNA。

质粒的基本特性:①游离于染色体外,也可整合在宿主菌核质DNA上;②可获得与丢失;③可自行复制;④影响宿主菌遗传性状。

微生物复习资料(精简版)

微生物复习资料(精简版)

微生物复习资料绪论复习要点1、列文虎克、巴斯德、科赫三位科学家的称号,以及三人的贡献分别是什么?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3、微生物的利与弊,与人类的关系、在农业生产上的?第一章复习要点1、细菌的一般构造(细胞壁)、特殊构造(鞭毛、芽孢)。

2、菌落的概念,细菌繁殖方式、菌落的特点。

3、放线菌的定义、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特征,放线菌的利与弊。

第二章复习要点1、酵母菌的定义、细胞壁、菌落特征2、酵母菌的三种类型3、霉菌的定义、三类菌丝(营养/基内菌丝、气生菌丝、繁殖菌丝)的定义、以及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特化结构4、根霉、毛霉、青霉、曲霉的结构、繁殖方式的异同点5、蕈菌的定义和繁殖方式第三章复习要点1、病毒的定义、结构、成分2、常见的群体形态的定义,噬菌斑、病斑、包涵体、枯斑、空斑等3、病毒的独特繁殖方式4、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的定义、时期、重要参数5、烈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第四章复习要点1、六大营养要素2、培养基的配方,要清楚每种药剂是作为六大营养要素的哪一种3、培养基的分类,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抑制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基础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等定义4、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异同点5、四大营养类型的定义第五章复习要点1、发酵、光合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等定义2、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脱氢途径有哪些?3、生物固氮类型有哪些?4、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电子受体是什么?其能量来源是什么?常见的化能自养微生物有哪些类型?第六章复习要点1、测定生长量繁殖数的方法,重点掌握血球计数板技术法和平板菌落技术法(稀释平板法)两种方法的定义、原理、操作步骤、计算公式、报告方式。

其中稀释平板法,除了用于计数,还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用特定的培养基或限制性的培养条件可用于目的微生物的筛选。

2、细菌的生长曲线的定义、四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3、单批培养、同步培养、连续培养、高密度培养的定义,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华连续培养的定义。

微生物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微生物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及其与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科学。

三菌四体一病毒1.细菌、真菌、放线菌;2.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3.不具细胞结构的病毒;不同形态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

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

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病毒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细菌是三种形态:球菌(用直径衡量大小)、杆菌(长宽衡量大小,宽写在前面,不加单位,长写在后面,写上单位)、螺旋菌(自然长度、螺旋数、螺距等衡量大小)长度单位均为微米(μm)微生物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比面积=面积/体积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巴斯德的功绩:1.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巴斯德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实验,其中著名的曲瓶颈试验无可辩驳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2.证明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

在否定“自生说”的基础上,认为一切发酵作用都可能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关。

3.免疫学----预防接种。

1877年,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重大贡献。

4.发明巴斯德消毒法,解决家蚕软化病问题。

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法。

柯赫的功绩:1.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2.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3.发现结核杆菌、霍乱弧菌4.提出科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 何谓微生物?微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非细胞型微生物和细胞型微生物(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有病毒和亚病毒细胞型微生物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古生菌真核微生物有真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2.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什么?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盛,繁殖快适应强,宜变异分布广,种类多第二章微生物的分类一、名词解释1. 菌株:同种微生物中不同来源的个体的总称。

菌株又称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即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

因此,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个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2. 纯培养: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

二、简答题1. 何谓细菌分类的双名法?学名=属名+种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现名定名年份属名和种名斜体、必要,后面正体,可省略。

第三章原核微生物一、简答题1. 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各有哪些?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芽孢、气泡2. 简述革蓝氏染色与细菌细胞壁的关系。

在革兰氏染色中,经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细菌内形成深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

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这种复合物可用乙醇从细胞浸出,而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则不易浸出。

究其原因,主要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高,脂质含量低,网格紧密,用乙醇脱色时,引起细胞壁肽聚糖层脱水,网状结构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外逸,保留初染的深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层较薄,肽聚糖含量较少,脂质含量较高,用乙醇脱色时,脂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提取至细胞外而使菌体变成无色;用番红复染后,革兰氏阴性细菌被染成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保持深紫色(结晶紫着色能力强于番红)。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甚或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题: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

2.1347年的一场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 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21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的病毒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著名的微生物学家Roger Stanier提出,确定微生物学领域不应只是根据微生物的大小,而且也应该根据有别于动、植物的研究技术。

6.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新型学科领域,称为细胞微生物学。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 齐民要术”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8.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科赫为代表的科学家,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

巴斯德和科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消毒灭菌、分离培养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平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3大类微生物主要是模式微生物、特殊微生物及医用微生物。

而随着基因组作图测序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基因组研究将成为一种常规的研究方法,为从本质上认识微生物自身以及利用和改造微生物将产生质的飞跃。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复习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复习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复习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相关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环境微生物、工业微生物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微生物学教程的期末复习内容。

一、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1.微生物的分类标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特征及分子特征。

2.微生物的分类阶元:域、界、门、纲、目、科、属、种。

3.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细菌、古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病毒等。

二、细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1.细菌的形态特征:球菌、杆菌、弧菌、螺旋菌等。

2.细菌的结构特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酸和质粒等。

3.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二分裂、菌落计数、生长曲线等。

4.细菌的新陈代谢:厌氧代谢、有氧代谢、发酵代谢等。

三、常见病原微生物1.细菌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2.真菌病原微生物: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

3.病毒病原微生物: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4.蠕虫病原微生物:旋毛虫、鞭毛虫等。

5.虫卵病原微生物:绦虫、蛔虫等。

四、微生物的培养和传播1.常见的微生物培养方法:液体培养、固体培养、特殊培养等。

2.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等。

五、微生物的应用1.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面食发酵、乳酸菌发酵等。

2.微生物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抗生素、疫苗等。

3.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废水处理、有机物降解等。

4.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土壤改良、生物农药等。

六、微生物的防控1.预防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疫苗接种等。

2.微生物感染的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等。

七、微生物的生物安全1.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BSL-1、BSL-2、BSL-3、BSL-4等。

2.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措施:个人防护、实验室排气、消毒措施等。

综上所述,微生物学教程期末复习内容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细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常见病原微生物、微生物的培养和传播、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的防控以及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全部重点考试必备资料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全部重点考试必备资料

绪论1、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2、巴斯德:微生物奠基人3、科赫:细菌学奠基人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第一章1、细菌的形态: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

2、细菌细胞的模式结构3、溶菌酶:广泛分布于卵清、人泪和鼻涕以及部分细菌和噬菌体中。

β-1,4-糖苷键很容易被它水解,从而导致细菌因细胞壁肽聚糖的裂解而死亡。

4、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苷醇磷酸。

主要生理功能:①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2 、Ca2+ 等两价阳离子,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②贮藏元素;③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④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⑤赋予G+ 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⑥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5、外膜:G- 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

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实验室中形成彻底除尽:原生质体6、缺壁细菌人工方法去壁部分去除:球状体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7、L型细菌:专指稳定的L型即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8、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爆过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它们只能用等渗或高渗培养液保存或维持生长。

G+ 细胞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9、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 细菌外膜层)的球形原生质体。

10、枝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11、E.coli细菌的细胞膜:主要含磷脂酰乙醇胺,还含少量磷脂酰甘油和罕见的二磷脂酰甘油成分。

而非极性尾则由长链脂肪酸通过酯键连接在甘油分子的C1和C2位上组成,其链长与饱和度因细菌种类和生长温度而异,通常生长温度要求较高的种,其饱和度就越高,反之则低。

《微生物学》补-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补-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菌落:单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2、正常菌群:正常菌群,也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群落,指的是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

3、抗生素: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常用检定菌为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

4、抗原:在动物集体内可以激发产生抗体的异体物质称作抗原。

二、填空1、微生物的特点有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分布广泛、容易变异、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2、酵母菌是一些_单_细胞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偏_酸__性的__潮湿__的含_糖_环境中,繁殖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3、微生物变异的现象表现在微生物的各种性状,表现为形态、结构、菌落、抗原性、毒力、酶活性、耐药性、空斑、宿主范围等的变异等方面。

4。

56。

7三、单项选择题1.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A.螺旋体B.病毒C.青霉菌D.酵母菌⒉.研究出细菌染色方法的德国科学家是( C )A.李斯特B.巴斯德C.科赫D.弗莱明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B )A.蔗糖B.磷壁酸C.葡萄糖D.纤维素4.用作消毒剂的乙醇浓度是(B )A. 65%B.75%C.85%D. 95%5.杀灭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C )。

A.流通蒸汽消毒法B.煮沸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渗透压法6.常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为(A )A、121℃B、200℃c、63CD、100°℃7.决定细菌耐药性的质粒是( B )。

A.F质粒B.R质粒C.细胞内颗粒D.Col质粒8.下列生命形式中,不一定含有DNA的是(D )A.植物B.动物C.细菌D.病毒9.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是(C )A.创口有芽孢污染B.菌群失调C.伤口厌氧微环境D.机体无免疫力10.腮腺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B )A.粪-口途径B.飞沫C.血液D.胎盘四、判断题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磷壁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2、巴斯德:微生物奠基人3、科赫:细菌学奠基人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第一章1、细菌的形态: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

2、细菌细胞的模式结构3、溶菌酶:广泛分布于卵清、人泪和鼻涕以及部分细菌和噬菌体中。

β-1,4-糖苷键很容易被它水解,从而导致细菌因细胞壁肽聚糖的裂解而死亡。

4、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苷醇磷酸。

主要生理功能:①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2 、Ca2+ 等两价阳离子,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②贮藏元素;③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④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⑤赋予G+ 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⑥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5、外膜:G- 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

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实验室中形成彻底除尽:原生质体6、缺壁细菌人工方法去壁部分去除:球状体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7、L型细菌:专指稳定的L型即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8、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爆过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它们只能用等渗或高渗培养液保存或维持生长。

G+ 细胞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9、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 细菌外膜层)的球形原生质体。

10、枝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11、E.coli细菌的细胞膜:主要含磷脂酰乙醇胺,还含少量磷脂酰甘油和罕见的二磷脂酰甘油成分。

而非极性尾则由长链脂肪酸通过酯键连接在甘油分子的C1和C2位上组成,其链长与饱和度因细菌种类和生长温度而异,通常生长温度要求较高的种,其饱和度就越高,反之则低。

12、PHB:聚-β-羟丁酸。

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脂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作用。

(碳源和能源性贮藏物)13、异染粒:颗粒大小为0.5~1.0μm,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分子呈线状。

可用美蓝或甲苯胺蓝染成红紫色。

一般在含磷丰富的环境中形成。

具有贮藏磷元素和能量以及降低细胞渗透压等作用。

(RNA、嗜碱、着色深)14、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糖被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薄又可细分为荚膜、微荚膜、黏液层、菌胶团等。

15、荚膜:含水量很高,经脱水和特殊染色后可在光镜下看到。

实验室中,若用炭黑墨水对产荚膜细菌进行负染色(即背景染色),也可方便地在光镜下观察到荚膜,而黏液层则无此特性。

16、糖被的功能:①保护作用,其上大量极性基团可保护菌体免受干旱损伤;可防止噬菌体的吸附和裂解。

②贮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

③增强致病力,抵御宿主吞噬。

17、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由基体、构形鞘和鞭毛丝。

具有运动功能。

18、菌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干物体表面上的功能。

多数存在于G- 致病菌中,它们借助菌毛可使自己牢固地黏附在宿主的呼吸道、消化管或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上。

19、性毛:粗长,数少,一般见于G- 细菌的雄性菌株(供体菌)中,具有向雌性菌株(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的作用,有的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20、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无繁殖功能。

抗热、抗化学药物和抗辐射等。

21、伴孢晶体:又称δ内毒素。

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易溶于碱性溶剂。

22、裂殖:指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杆状细胞有横分裂和纵分裂。

一般细菌均进行横分裂。

23:、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群体形态分生孢子:最常见借孢子无鞭毛孢囊孢子24、放线菌繁殖方式有鞭毛基内菌丝断裂借菌丝任何菌丝片段:各种放线菌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体。

同时在其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这就是气生菌丝。

不久,大部分气生菌丝体成熟,分化成孢子丝,并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27、蓝细菌:旧名蓝藻或蓝绿藻。

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与真核生物类的藻类区别:无叶绿体、无真细胞核、有70S核糖体以及细胞壁含肽聚糖等。

功能第二章1、单细胞蛋白2、酵母菌:细胞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和香肠状等。

细胞壁:外层为甘露聚糖。

内层为葡聚糖,赋予细胞壁以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

中间夹着一层蛋白质(包括多种酶,如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等)。

在芽痕周围还有少量几丁质。

细胞膜: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约占干重50%),类脂(约40%)和少量糖类。

芽殖无性裂殖产无性孢子掷孢子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厚垣孢子有性(产子囊孢子)(1)无性繁殖①芽殖:酵母菌最常见的一种繁殖方式。

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不立即分离,期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则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称为假菌丝。

如果细胞相连,且其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直,则这种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为真菌丝。

②裂殖:少数酵母菌具有与细菌相似的二分裂繁殖方式。

③产生无性孢子(2)有性繁殖(条件:环境恶劣):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3)酵母菌的生活史①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酿酒酵母②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八孢裂殖酵母③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4、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直径通常为3~10μm,与酵母菌相似,比细菌或放线菌的细胞约粗10倍。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的菌丝分为无隔菌丝(低等真菌)和有隔菌丝(高等真菌)两大类。

细胞壁的内层是几丁质,外层为蛋白质;在亚顶端部位即次生壁形成区,由内至外分别为几丁质层、蛋白质层和葡聚糖蛋白网层;在成熟区,由内至外为几丁质层、蛋白质层、葡聚糖蛋白网层和葡聚糖层;最后就是隔膜区,是由菌丝内壁向内延伸而成的环片状构造。

5、菌丝体: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基团。

密布在固体营养基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称营养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称气生菌丝体。

6、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①假根:是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吸取养料等功能。

②匍匐菌丝:又称匍匐枝,毛霉目真菌在固体基质上常形成与表面平行、具有延伸功能的菌丝。

7、气生菌丝体的特化形态:主要特化成各种形态的子实体。

子实体是指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

8、菌丝体在液体培养时的特化形态: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通气搅拌或振荡培养时,往往会产生菌丝球(澄清)的特殊构造。

9、真菌孢子的类型、主要特点和代表种属n为单倍体,2n为二倍体10、覃菌的菌丝分化阶段:①形成一级菌丝:担孢子(食用菌)萌发,形成由许多单核细胞构成的菌丝;②形成二级菌丝:“锁状联合”即形成喙状突起而连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③形成三级菌丝;④形成子实体;⑤产生担孢子。

第三章1、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2、类病毒:只含具有独立侵染性的RNA组分3、阮病毒:只含单一蛋白组分4、病毒的大小:直径多数在100nm(20~200nm)上下。

5、病毒的形态: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位于它的中心,蛋白质包围在核酸周围,形成了衣壳。

衣壳是病毒粒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原成分,有保护核酸等作用。

核心和衣壳合成核衣壳,是任何病毒(真病毒)都具有的基本结构。

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其核衣壳外还被一层蛋白质或糖蛋白类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层膜称为包膜。

6、噬菌体的繁殖: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浸入、增值(复制与生命合成)、成熟、和裂解。

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以上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称为裂解性周期。

7、噬菌体效价的测定:效价表示每毫升式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

测定效价较常用且较精准的方法称为双层平板法。

用双层平板法计算出来的噬菌体效价总是比用电镜直接计数得到的效价低。

这是因为前者是计有感染力的噬菌体粒子,后者是计噬菌体的总数。

8、四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的比较期:细胞内正处于复制噬菌体核酸和合成其蛋白质衣壳的阶段;②胞内积累期:细胞内已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可用电镜观察到,数量少。

(2)裂解期: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瞬间出现,各个细胞不可能同步。

(3)平稳期10、溶源性: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

凡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即称温和噬菌体,其宿主称溶源菌。

11、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只在植物体中发现,其所含核酸为裸露的环状ssRNA。

12、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或壳内类病毒,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第四章1、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3、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团移位。

4、 4种运送营养物质方式的比较5、理化适宜:指培养基的pH、渗透压、水活度和氧化还原电势等物理化学条件较为适宜。

6、pH的内源调节:由于在微生物(尤其是一些产酸菌)的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引起培养基pH改变的代谢产物,如不及时调节,就会抑制甚至杀死其自身,因而在设计此类培养基时,就要考虑培养基成分对pH的调节能力,这种通过培养基内在成分所起的调节作用称…7、pH的外源调节:是按实际需要不断从外界流加酸或碱液,以调整培养液pH的方法。

8、水活度:αw,表示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

定量含义为:在同温同压下,某溶液的蒸汽压P与纯水蒸汽压P之比。

因此,αw也等于该溶液的百分相对湿度值。

9、氧化还原电势:又称氧化还原电位,是量度某氧化还原系统中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的一种指标。

10、经济节约:以粗代精、以“野”代“家”、以废代好、以简代繁、以氮代朊、以纤代糖、以烃代粮、以“国”代“进”11、培养基的种类:①天然培养基: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是一类营养成分既复杂又丰富、难以说出其确切化学组成的培养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