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
绪论
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mm)、构
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2、微生物难以认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个:
①个体微小, ②外貌不显,③杂居混生,④因果难联,
3、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曲颈瓶实验,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4、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成为细菌学的奠基人.
5、安东尼.列文虎克,他用自己制作的放大率约200倍的一个透镜装在金属附件中,组成一
架单式显微镜,于1676年首次看到了细菌,
6、微生物的五大共性:①体积小,②面积大、吸收多,③转化快、生长旺,④繁殖快、适
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
7、微生物的种类多及微生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物种的多样性,②生理代
谢类型的多样性,③代谢产物的多样性,④遗传基因的多样性,⑤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第一章
第一节
1、根据微生物的进化水平和各种性状上的明显差别,可把他分为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非
细胞微生物三大类群。
2、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成为核区的裸露DNA的原
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细菌两大类群。
3、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只要成分是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
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4、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大(20~80nm,从几层到25层分子)和化学组分简单,一般
含60%~95%肽聚糖和10%~30磷壁酸。
5、G-细菌肽聚糖的构造可以以E.coli为典型代表。其肽聚糖层埋藏在外膜脂多糖(LPS)
层内。
6、外膜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它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
干种外膜蛋白。
7、脂多糖(LPS),是位于G- 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
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其中类脂A更是G-病原菌致病物质内毒素
的物质基础。
8、G+细菌与G-细菌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比较;见20页表1--4.
6、假肽聚糖的结构虽与肽聚糖相似,但其多糖骨架则有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
胺糖醛酸以β-1,3-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连在后一氨基糖上放入胎尾有L-Glu、L-Ala和
L-Lys三个L型氨基酸组成,肽桥则由L-Glu一个氨基酸组成。
7、L型细菌: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8、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酶菌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
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9、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的圆球形原生质体。
10、枝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8、格兰氏染色的机制: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液的复合物,G+细菌由于细胞比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到脱色剂乙醇(或丙酮)处理时因失去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到脱色剂乙醇后,一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在经过沙黄等红色染料的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G+最初的紫色了。
9、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由于每一营养细胞内仅形成一个芽孢,故芽孢并无繁殖功能。
10、芽孢皮层主要含芽孢肽聚糖及DPA-Ca,体积较大,渗透压高,含水量大。详见P31图1--17.
11、合成DPA-Ca(吡啶2,6--二羧酸钙)
12、芽孢萌发包括活化、出芽和生长3个具体阶段。有些化学物质可显著促进芽孢的萌发,称为萌发剂。
13、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芽孢皮层中含有营养细胞所没有的DPA-Ca。
第二节
1、放线菌是一类主要成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由于它与细菌十分接近,加上至今已发现的80余属(1992年0放线菌几乎都成革兰氏阳性。
2、典型放线菌——链霉菌的形态和构造。当其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生长、分支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体,又称基质菌丝、营养菌丝或一级菌丝,同时在其上有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这就是气生菌丝体,活成二级菌丝,不久,气生菌丝体成熟,分化成孢子丝,并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3、在自然条件下,多数放线菌是借形成各种孢子进行繁殖的,仅少数种类是以基内菌丝分裂形成孢子状细胞进行繁殖的。
第二章
第一节
1、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2、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
3、A亚纤维上伸出内外两条动力蛋白臂,它是一种能被Ca2+和Mg2+激活的ATP合酶。
第二节
1、酵母菌约有500多种(1982年),与人类关系密切。可认为它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
2、细胞壁: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都是分支状聚合物,中间夹着一层蛋白质,酵母菌的细胞壁可用由玛瑙螺胃液制成的蜗牛消化酶水解。
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芽殖、裂殖、产无性孢子、产子囊孢子。
4、有人把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为“假酵母”或“拟酵母”,而把具有有性生殖的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