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支持设备操作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一、应急准备:1.确保急救设备的功能完好。
定期检查和维护急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人工呼吸器、病床、呼吸机等设备,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并记录维护情况。
2.组建急救队伍。
指派专业的急救人员,包括有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医生、护士等人员,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进行急救操作。
二、急救措施:1.开展初级生命支持。
确保患者呼吸畅通无阻,采取心肺复苏(CPR)等急救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2.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迅速使用AED进行电除颤,以恢复心律。
3.使用人工呼吸器。
在患者无法正常呼吸的情况下,及时使用人工呼吸器进行呼吸支持。
5.提供心理支持。
对受伤、病情恶化的患者和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保持冷静,并提供必要的安抚和支持。
三、急救培训:1.定期进行急救培训。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急救培训,提高他们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2.开设急救培训课程。
邀请专业的急救教师或医生,对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急救培训,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进行模拟实战演练。
定期组织模拟实战演练,让急救人员能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急救操作,提高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急救记录和分析:1.建立急救记录系统。
对每一次急救操作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状态、急救措施和效果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对照。
2.进行急救分析和总结。
定期对急救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取有关经验教训,改进急救流程和操作技巧,提高急救成功率。
3.及时报告和反馈。
对急救情况进行及时报告,并提供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改进问题。
五、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1.定期进行应急预案评估。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和优化。
2.修订应急预案。
根据实际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沟通,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3.保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生命支持装置操作指南
生命支持装置操作指南该操作指南旨在为使用生命支持装置的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
生命支持装置是一种关键的医疗设备,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治疗。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生命支持装置正常运行,检查电源和连接线是否稳固。
-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压力指示,并记录在病历中。
- 确认设备内部的气源和液源充足,并及时补充。
2. 连接患者- 将生命支持装置连接到患者的气道或血管。
- 确保连接处紧密无漏,以避免空气或液体进入患者体内。
3. 调整参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生命支持装置的各项参数,包括氧气浓度、通气频率、呼气末正压等。
- 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参数以保持合适的治疗效果。
4. 监测和记录-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 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参数调整情况,以便于后续的评估和分析。
5. 紧急情况处理-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按下紧急停止按钮、调整通气参数等。
- 在处理紧急情况过程中,保持冷静并与其他医疗人员协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稳定。
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生命支持装置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 始终严格遵守设备操作指南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程。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清洁、洁净的环境,防止交叉感染的风险。
-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演,提升自身操作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以上为生命支持装置操作指南,希望对使用生命支持装置的医疗专业人员有所帮助。
请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范围本制度所指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麻醉机、除颤仪、简易呼吸器、输液泵、注射泵、喉镜等。
二、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维修、报废等工作。
2. 使用科室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记录等工作。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量控制、监测、评估等工作。
4. 医务部门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使用规范、培训、考核等工作。
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与验收1. 设备采购应根据医院实际需求、科室申请、市场调研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2.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招标、比选等方式进行。
3.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确保设备完好、配件齐全、功能正常。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 设备安装前,由设备供应商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2. 设备安装过程中,使用科室应积极配合,确保安装位置、电源、接地等符合要求。
3. 设备安装完成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五、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每日使用前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电源、管道、配件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细菌、病毒滋生,确保患者安全。
4.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进行设备校准、检测,确保设备性能准确可靠。
急救、生命支持医疗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操作规程除颤仪的使用操作规程1、联接除颤仪病人导联线,开机并选择监护导联,应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失常状况,准备好病人的皮肤,避开皮损及贴敷,其他监护仪器电极片的位置。
2、通过“输出能量设定”,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3、根据病人情况选择 R 波同步除颤或者非同步除颤模式。
4、从除颤仪取下除颤电极,在电极表面涂以电极膏,并注意不要让电极膏涂到医生手上或者除颤电极手柄上。
5、将除颤电极按在病人正确的部位,在病人皮肤上小幅度的来回挪移电极,以增加电极与病人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注意除颤电极之间不能有电极膏联接!然后保持电极静止,并施加 11-14kg 的压力。
6、按下除颤电极或者控制面板的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等待除颤仪提示充电完成。
7、充电完成后,如果需要改变能量大小,可直接将“能量设定”开关调整到需要的数值,并等待除颤仪提示充电完成。
8、适度调节并确认电极安放的位置和施加的压力合适。
9、确认没有其它人员与病人有身体接触,没有其它可能形成电流回路的路径,如监护电极盒、导联线、床栏等,高声提醒所有人员与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10、同时按下除颤电极的两个“除颤”按钮,同步除颤时按下“除颤”按钮后应保持一段时间等待“R”波触发同步除颤。
11、检查打印除颤后病人心电图,确定除颤效果。
呼吸机使用操作规程开机之前必须确认呼吸机的各电源及氧气管路已连接好。
1、开机步骤(1)连接好主机上的病人呼吸管道,三叉端接上摹拟肺,确认湿化罐已加入指定的医用纯净水(注射用水)。
(2)连接交流电,确认面板电源指示灯亮。
(3)连接氧气,确认氧气压力已调节在 0.3~0.4 Mpa 范围内。
(4)打开压缩机背面带有标志的主机电源,确认前面板指示灯亮,再打开主机电源开关。
(5)根据病人病情调节呼吸机工作模式及参数。
应用模肺观察呼吸机工作情况,按照调节平稳工作数分钟后可连接病人。
(6)打开加温加湿器面板电源开关,调节适当的温度。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的目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是医院、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它们在紧急情况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提高救援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指挥部,由医院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
2. 设立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具体执行应急预案。
3.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应急预案成员,负责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实施。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1.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日常管理(1)定期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3)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使用设备的熟练度。
2. 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2)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所需耗材不足,无法满足救治需求。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紧急调用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
3. 应急预案实施流程(1)当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预案指挥部。
(2)应急预案指挥部立即组织应急小组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故障原因及影响范围。
(3)根据故障原因,应急预案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
(4)在设备维修或更换期间,应急预案指挥部协调其他医疗机构,调配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确保救治工作不受影响。
(5)设备维修或更换完成后,应急预案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4. 应急预案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2)通过演练发现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
(3)提高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救治效率。
四、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改进1. 应急预案实施后,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呼吸机的吸痰操作流程
呼吸机的吸痰操作流程呼吸机(Ventilator)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设备,在医疗机构中被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室、康复科等各个领域。
它能够为无法自主呼吸或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提供机械通气。
然而,长时间使用呼吸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患者产生呼吸道分泌物,这就需要进行吸痰操作,以维持患者的通气功能。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的吸痰操作流程,确保操作准确迅速,以提高治疗效果。
一、术前准备1. 洗手:操作人员应首先进行手部卫生,彻底洗手并戴上干净的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器械准备:确保所有吸痰操作所需的器械齐全,包括吸痰管、吸引器、器械盒等。
所有器械应事先进行消毒和清洁。
二、选取合适时机1. 评估患者状态: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对患者的呼吸状态进行评估,包括呼吸频率、呼吸音等,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吸痰。
2. 注意指征:通常,当患者存在明显咳嗽或有痰音时,且气道分泌物较多,或者咳痰困难时,需要进行吸痰操作。
但需要根据医生的判断和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吸痰的时机。
三、吸痰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将患者的头轻轻向一侧转动,用一块柔软的垫子或毛巾支撑好患者的下巴,使其头部保持自然直立的位置。
2. 操作人员准备:取下呼吸机面罩,将吸痰管插入连接呼吸机的呼吸回路相关接头,确认吸痰管贴合紧密。
3. 吸痰操作:- (1) 吸痰管插入:缓慢插入吸痰管直至患者咽喉处,遇到喉部痉挛可稍作停顿,等待患者镇静。
注意避免插入过深,以免引起气道刺激和出血等问题。
- (2) 吸引分泌物:用一只手握住吸痰管的容器端,用另一只手控制吸引器开关,将吸引器插入吸痰管的容器端。
同时,缓慢、均匀地吸引分泌物并逐渐拔出吸痰管。
注意吸痰杆的吸引力度要适中,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 (3) 清洁吸痰管:吸痰操作完成后,应将吸痰管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冲洗,以保持其通畅和清洁。
然后,再次插入吸痰管并进行必要的次数的吸痰操作,直至分泌物较少或呼吸道通畅。
6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6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调用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
急救设备包括心脏除颤器、心肺复苏仪、喉镜、负压吸引和呼吸气囊。
生命支持设备包括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和婴儿培养箱。
一、设备故障处理
1.如果设备突发故障,立即使用同类设备替代。
2.如果本科室没有备用设备,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有效方
法处理病人。
例如,呼吸机故障可先使用呼吸气囊,除颤仪故障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吸痰机故障可用注射器接吸痰管抽吸,微量泵故障可手工缓慢推注。
3.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就近科室借用设备,并报告值班人员
到现场检修及协调调用。
4.设备故障发现人应及时上报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并在抢
救结束后联系设备科维修。
二、非使用期间设备故障处理
1.故障发现人或科室管理负责人应联系设备科维修,如果短期内不能解决,设备科应协调调用备用设备。
2.设备科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反馈设备维修情况。
3.外送维修的设备,设备科应联系厂家或有资质的维修机构进行维修,并告知使用科室所需时间及费用。
4.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设备外送维修期间,设备科应做好设备的调配和借用。
三、无法满足抢救工作需要时的处理
如果院内设备无法满足抢救工作需要,医务科和设备科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就近联系外院请调相关设备,确保抢救及时、顺利。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应急演练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应急演练一. 演练意义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应急演练对于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可以有效培训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抗压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和纠正设备使用中的问题,确保设备能够在急救现场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 演练内容1. 演练前准备在进行应急演练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设定演练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演练的重点和难点。
•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设备,确保演练可以顺利进行。
•安排参与演练的急救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2. 演练流程演练流程是应急演练的核心部分,需要按照实际应急情况的模拟来进行。
2.1 急救现场模拟首先,在选择的场地中设置一个急救现场模拟场景。
模拟场景可以是心脏骤停、窒息、溺水等常见急救情况,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2.2 报警求救与事先准备在急救现场模拟开始前,模拟演练的参与人员应模拟报警求救的过程,包括拨打电话、描述伤情和现场情况等。
急救人员在收到求救信息后,应迅速准备急救设备,包括:1.急救箱:包含呼吸囊、胸外按压装置、缝合针线、止血药剂等常用急救设备。
2.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用于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电除颤。
3.氧气瓶和面罩:用于给窒息或呼吸困难患者提供氧气。
2.3 模拟急救操作在急救现场模拟开始后,急救人员应根据求救者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急救操作。
1.心脏骤停: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同时,应使用AED进行电除颤。
2.窒息:急救人员应使用急救箱内的呼吸囊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3.溺水:急救人员应将溺水患者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3. 演练总结和反馈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总结和反馈。
包括但不限于:•分析演练中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对演练过程中表现优秀的急救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
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背景介绍:基础生命支持(BLS)是指在急救过程中采取的关键操作,旨在维持心肺功能并提供急救措施,以拯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BLS操作的流程,并解释相关的评分标准。
一、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1. 判断环境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操作之前,急救者应先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
确保自己和患者不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2. 检查患者反应急救者需要与患者建立联系,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喊话,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应立即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CPR)。
3. 呼叫急救电话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急救者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告知紧急情况并提供详细的地址。
4. 检查呼吸急救者需要检查患者是否正常呼吸。
观察患者胸部的起伏,并倾听呼吸声,不超过10秒。
5. 开始心肺复苏(CPR)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例如,吸气困难),急救者应立即开始CPR。
CPR的具体步骤包括:a. 手心放置在临近胸骨中部的位置上。
b. 充分向下按压胸骨,保持频率为至少100-120次每分钟。
c. 按压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d. 按压和松开的比例为30:2。
e. 尽量不间断地进行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6. 启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AED,应立即启动该设备,并根据指示贴在患者胸部上的电极。
7. 继续CPR在AED使用期间,急救者应继续进行CPR,确保血液持续流动。
8.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继续进行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他们将接管接下来的急救措施。
二、BLS评分标准BLS操作的质量是通过评分标准来衡量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分标准:1. 按压深度BLS操作中按压胸骨的深度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标准是至少达到5厘米的深度。
2. 按压频率按压胸骨的频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
应至少保持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
3. 恢复期间的胸廓回弹在松开按压时,胸廓应完全回弹。
回弹不良可能意味着操作不准确。
4. 根据AED提示进行操作如果使用AED,操作者应遵循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
ICU患者生命支持设备
ICU患者生命支持设备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患者可能需要依赖各种生命支持设备来维持生命功能。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供呼吸支持和心血管功能支持,还可以监测和调控患者的生理指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ICU患者生命支持设备,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和体温调节装置。
一、呼吸机呼吸机是ICU中最常见的生命支持设备之一,它可以辅助或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
呼吸机通过连接到患者的气道,提供氧气和呼气时的正压支持,使患者能够有效通气。
呼吸机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不同的设置,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吸气压力等参数。
通过呼吸机的支持,可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并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二、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是ICU中另一个重要的生命支持设备,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率变化。
心电监护仪可以通过电极或心电传感器检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并将其显示在监护屏幕上。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等问题。
心电监护仪还可以配备报警系统,以便及时提醒医护人员注意患者的心率异常情况,保证早期干预和治疗。
三、体温调节装置体温调节装置在ICU中用于监测和调节患者的体温,以保持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
体温调节装置通常包括温度探头和调温机。
温度探头可以插入患者的食道或直肠,实时感知患者的体温变化,并将数据传输给调温机。
调温机可以通过调节输液或气体的温度,控制患者的体温在理想范围内。
体温调节装置对于ICU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体温失调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和器官功能损伤等。
综上所述,ICU患者生命支持设备是重症监护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和体温调节装置等设备可以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心血管监测和体温调节,帮助医护人员有效管理和救治ICU患者。
只有通过合理使用这些生命支持设备,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ICU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水平。
(以上文章为虚拟写作,仅供参考)。
四小时氧气呼吸器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四小时氧气呼吸器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氧气呼吸器是一种生命支持设备,常用于急诊、抢救、手术、输血等医疗场所,以及高海拔、燃气事故等特殊场合。
四小时氧气呼吸器是一种便携式氧气呼吸器,其容量较小,使用时间有限,但适用于短时间的氧气供应,具有便携、使用简便、操作安全等优点。
然而,由于其关系到生命安全,使用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操作规程,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四小时氧气呼吸器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环境准备1.使用氧气呼吸器的场所应通风良好,禁止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使用。
2.使用场所应与火源、毒气等危险物品隔离,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
3.使用场所应排除静电干扰,防止引发静电火花,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场所中更应特别注意。
二、设备准备1.氧气瓶应服从压力容器管理要求,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瓶身无裂纹、无泄漏等异常现象,确认瓶阀处于关闭状态。
2.呼吸器的面罩、管道、呼吸管、呼吸阀以及氧气流量调整器等配件,均应检查是否完好,确保呼吸器处于完好状态。
3.在使用前,应将加压球充气,确保加压球处于正常状态。
三、使用方法1.佩戴呼吸器前,应先了解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确保操作正确。
2.佩戴呼吸器时,应先将面罩放在头部,将头紧紧按在面罩上,然后拉紧面罩带,确认空气无泄漏,调整面罩位置,确保面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3.开瓶阀后,调节氧气流量,根据使用情况选取合适的氧气流量。
4.使用时应先对呼吸器进行测试,确认氧气流量正常,呼吸阀正常。
5.呼吸器使用时间受限,应每隔一段时间(一般为1~2小时)进行检查,例如调整面罩位置、替换加压球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氧气流量,避免氧气浓度过高,引发中毒。
2.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阻塞,呼吸器故障时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3.禁止使用带火源的烟草制品,避免引燃氧气,导致爆炸。
4.呼吸器不宜长时间使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警觉,避免麻痹大意,导致意外事故。
在使用四小时氧气呼吸器时,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保持警觉和谨慎态度,确保使用安全和生命安全。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操作流程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心肺复苏机:操作流程: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开始心肺复苏。
妇幼保健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操作考核试题
妇幼保健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操作考核试题1、临床上最常见的紧急除颤原因,并与其除颤的命名有关的是()心室颤动川室性心动过速尖端互转型室速心室扑动2、有创呼吸机适用的疾病是OA严重呼吸困难(J K)B.大量血气胸C.气胸D.肥胖型呼吸困难3、自动洗胃机洗胃适用于OA.胃部手术前准备B.食物中毒(正确笞案)C低位型肠梗阻D.吞咽反射迟钝患者4、心电监护仪不适应于OA.胆囊手术后B,外伤骨折患者C.冠心病合并心衰者D.康复理疗者5、简易呼吸器不适用于OA.呼吸抑制B.呼吸停止C.现场急救D.气道梗阻6、除颤应尽早争取在心脏停博的多少时间内进行OA.3—5分钟B.4—6分钟C.7—8分钟D∙10分钟以内7、无创呼吸机适用于以下哪种疾病OA.慢性呼吸衰竭Ah答案)B.血气胸C.肺气肿D.张力性气胸8、下列哪种情况可以进行洗胃操作OA.硫酸中毒B.口服敌百虫中毒IC.肝硬化伴胃底静脉曲张D.近期有胃穿孔患者9、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时应()A.观察面色B.心电监护持续监测生命体征LC.不用采取任何措施D.转院途中可以不做处理10、房颤心电图波形为()A.ST段弓背抬高B.P波QRS波消失C.P波提前出现,出现两个P波,D.以上均不对Ik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不能监测以下哪项参数OA.血氧饱和度B.心率C.血气值(IlJD.体温12、除颤仪电极板正确的放置位置OA.左锁骨下,右乳头旁腋后线B.右锁骨下,左乳头旁腋中线1C.右锁骨下,左乳头旁腋后线D.左锁骨下,右乳头旁腋中线13、AED电极片在什么情况下建议更换OA.使用达到24小时B.进行了50次电击操作C.达到规定使用效期D.以上都是14、如何快速判断心脏骤停OA.病人无意识B.大动脉搏动消失C.无呼吸D.以上都是,15、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时,应将氧流量调节至()A.4—lOL/mB.6—8L∕mC.8—10L∕mD.10—12/m16、喉镜检查时的正确体位是()A.侧卧位B.仰卧位(C.座位D.站为17、室颤时除颤仪应采用的工作模式时OA.同步B,先同步后非同步C.先非同步后同步D.非同步(il「j18、对于室颤患者,单向波电击能量应为OA.35OJB.360J∣C.250JD.200J19、关于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自检提示故障的监护仪,只要能测量出结果就能继续使用B.血压袖带类型的选择在实际操作中可不做特别要求c.在使用时应先正确设置病人类型m⑺D.对输液中病人进行NIBP测量时应选择输液测手臂测量20、呼吸机提示PaO2过低时的正确操作是()A.提高吸氧浓度B.增力「PEEP值C.如通气不足可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延长吸气时间、吸气末停留D.以上都对。
急救生命支持系统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生命支持系统设备管理制度急救系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而生命支持系统设备是急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
为了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有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建立并执行急救生命支持系统设备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一、设备采购和验收2.设备验收:设立设备验收委员会,负责设备的验收工作。
对采购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标识、性能和功能等,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设备保养和维修1.设备保养计划:制定设备保养计划,明确设备的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并建立设备保养记录,在设备使用期限内对其进行规范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设备维修管理: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设立设备维修小组,负责设备的维修和故障处理。
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检修和修复,并建立设备故障记录,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
三、设备校准和检测1.设备校准: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保证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和方法,并建立设备校准记录。
2.设备检测:建立设备检测制度,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定期检测和功能测试。
通过检测,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四、设备存放和使用1.设备存放:制定设备存放规定,明确设备的存放地点和方式,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整。
对设备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置设备的防护措施,防止设备受到损坏和污染。
2.设备使用:建立设备使用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流程和操作规范。
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五、设备更新和淘汰1.设备更新: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技术进展情况,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及时更换老化和不适用的设备,更新设备以提高急救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设备淘汰:对设备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设备的性能表现和使用情况,制定设备淘汰标准和程序,对达到淘汰标准的设备进行及时淘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使用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针对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的应急预案示例,旨在指导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行动。
1. 确定紧急情况: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
紧急情况可能包括心脏骤停、呼吸困难、严重出血或意识丧失等。
2. 拨打急救电话:工作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并向相关人员报告紧急情况的性质和位置。
在通话过程中保持冷静,并根据指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激活应急响应团队:如果工作场所设有应急响应团队或人员,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他们,并提供必要的信息。
应急响应团队可以协助处理紧急情况,并在急救过程中提供支持。
4. 寻找设备并准备使用:一旦确定需要使用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工作人员应立即前往设备存放地点,并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同时,检查设备的有效日期和完整性,以确保其可靠性。
5. 快速了解和操作设备:工作人员应熟悉并了解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的操作步骤。
这可以通过参加急救培训课程或定期培训来实现。
在紧急情况下,时间是至关重要的,熟悉设备操作可以加速救援过程。
6. 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根据紧急情况的性质,工作人员应迅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例如,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应尝试进行人工呼吸。
7. 保持与急救人员的沟通:在急救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与即将到达的急救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向他们提供相关信息和进展。
这有助于急救人员更好地准备和处理紧急情况。
8. 做好记录和事后处理:一旦紧急情况得到解决,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时间、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任何不寻常的情况。
此外,应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在下次紧急情况中的可靠性。
希望以上应急预案示例能够对工作人员和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治疗呼吸机生命支持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治疗呼吸机生命支持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引言治疗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病房等医疗环境中,用于提供机械通气支持,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本规程旨在规范治疗呼吸机的安全操作和保养,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安全操作规程2.1 治疗呼吸机的准备工作在使用治疗呼吸机之前,操作人员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气管连接管等附件是否完好,无损坏、断裂等现象;- 确保设备的电源插座接地正常,避免电流泄露导致电击风险; - 检查设备的气源供给是否正常,压力是否稳定; - 对设备进行简单的功能检测,确保所有按钮、开关和指示灯正常工作。
2.2 患者与设备的连接连接患者与设备是使用治疗呼吸机的关键步骤,必须按照以下规程进行操作: 1. 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干净的手套,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2. 选择适当尺寸的气管连接管,确保与患者的气道连接紧密;3. 在连接前应确保设备处于关闭状态,以避免异物进入呼吸机;4. 将气管连接管的一端接至患者的气道接口,另一端连接至呼吸机的气道接口;5. 确保连接安全可靠后,逐步开启呼吸机。
2.3 设置和调整治疗参数治疗呼吸机提供了一系列参数可供设置和调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操作人员应了解这些参数的含义和影响,并按照医嘱和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设置和调整。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参数和调整原则: - 呼吸频率:根据患者的通气需求和呼吸节律进行调整,通常设置在12-20次/分钟; - 吸气压力:根据患者的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进行调整,以保持足够的潮气量; - 吸气时间:根据患者的气道阻力和肺时间常数进行调整,一般设置在1-1.5秒; - 氧浓度:根据患者的氧合指数和临床需要进行调整,通常设置在21-100%。
2.4 监测和记录治疗效果在使用治疗呼吸机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 血氧饱和度: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等设备监测患者的血氧水平,确保氧合充分; - 周围血压: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监测循环情况; - 呼吸频率和心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应急调配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特制定此制度。
1、设备科保障实行全年每天24小时电话值班制,保证通讯畅通,临床科室遇有紧急情况可通过医院总值班室通知医学装备科。
2、对于国家规定的长假期间,在放假前48小时,医学装备科应将《值班人员表》送达院办公室、医务科。
值班工程师在值班期间必须保证通讯畅通,接到报修电话后必须及时响应。
3、医学装备科在接到应急调配电话后10分钟内将应急设备调配到位。
4、当收到上级部门发出重大疫情通知后,医学装备科立即制出《值班人员表》送达院办公室、医务科,设备科实行全天24小时两人值班。
5、在整个疫情期间,医学装备科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每天24小时必须开通联系电话,并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和流程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和流程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例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对病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其管理制度和流程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份的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管理制度和流程:一、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管理制度1.1. 目的为了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的机构、医院、急救车队等。
1.3. 设备所有权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的所有权归设备所在机构、医院、急救车队等所属单位所有。
1.4. 设备保养(1)对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2)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功能齐全。
(3)在急救车辆、医院、机构使用的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都应该配备完整的工具包和备用零件。
(4)对设备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维修记录、使用记录、保养记录等。
1.5. 设备清洁所有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必须经过正确清洁、消毒、灭菌后才能使用,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1.6. 设备储存所有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无细菌、没有腐蚀性气体、尘土以及放射性物质的场所。
1.7. 报废设备(1)对于不能修复的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应立即报废。
(2)对于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的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应立即报废。
1.8. 设备保险所有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都应该购买保险,以防止意外损害。
1.9. 设备使用(1)所有使用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2)使用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3)在使用设备时,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问题,确保设备不会对病人造成损害。
二、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管理流程2.1. 急救类生命支持设备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采购和验收流程(2)设备培训流程(3)设备保养和维修流程(4)设备保险流程(5)设备使用和归还流程2.2. 设备采购和验收流程(1)确定采购需求。
(2)提交采购申请,核实申请合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支持设备操作一、心电监护仪使用( 一 ) 使用对象: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 二 ) 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 准备物品。
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2.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2.3打开主开关。
2.4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2.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2.6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按测量—设置报警限—测量时间。
2.7通常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用的电极以及各电极安放的位置:右上 (白/红)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左上 (黑/黄)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左下 (红/绿) :左侧腋中线第五肋间隙水平处。
监护系统监测心电图时主要观察指标:1. 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
2. 观察是否有 P 波, p 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
3. 测量 p 一 R 间期、 Q—T 间期。
4. 观察 QRS 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5. 观察 T 波是否正常。
6. 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血压监测:1. 主要功能:它分为自动监测,手动监测及报警装置。
手动监测是随时使用随时启动 STA RT 键;自动监测时可定时,人工设置间期,机器可自动按设定时间监测。
2. 使用血压监测仪时应注意以下:首先,应注意每次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第二,选择好合适的袖带。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1. 用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红外线探头固定在患者指端,监测到患者指端小动脉搏动时的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2. 注意事项:第一,使用时应固定好探头,尽量使患者安静,以免报警及不显示结果。
第二,严重低血压、休克等末梢循环灌注不良时,可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
( 三 ) 注意事项1. 在监护中出现报警如示波屏上显示一条线或血氧饱和度不显示可考虑:2. 是否电源线发生故障,或是患者心跳停止。
3. 是否电极或探头脱落。
4. 护士首先观察病人的情况,心率过快是否与液体速度过快,发热或全身燥动有关;心率过慢是否与呼吸暂停,呼吸浅有关。
5. 要排除干扰。
6. 患儿要静卧,电极板要贴紧。
7. 监护仪要离墙放置。
8. 病床及病员要离开墙壁。
9 其他电器与监护仪要有一定距离。
10. 地线必须完全接地,避免机器漏电,影响人身安全。
11. 监护仪屏幕每周用 95% 酒精棉球擦拭。
二、除颤仪使用适应症1、心室颤动室颤是绝对的适应症。
立即使用非同步电复律。
2、心房颤动(房颤) 是电复律的主要适应症指征有:2.1房颤持续时间在一年以内即往窦性心律不低于60次/分。
2.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术后3~6个月房颤不消失。
2.3甲亢治愈后房颤仍不消。
2.4快速房颤影响心功能3、心房扑动。
4、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者。
5、室上心动过速先用颈动脉窦的方法或药物治疗,无效时用电复律。
禁忌症1、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各种心律失常。
2、低血钾的病人 3、、对奎尼丁和乙胺碘呋酮过敏或不能耐受者4、心脏明显扩大、联合瓣膜病变者。
5、慢性房颤病史超过年以上者。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房室患者。
7、心力衰竭未控制、风湿活动者。
8.、年龄过大、体质衰弱、肺部严重畸形无法放置电极板者。
使用流程一、操作前评估1、电源开关正常。
2、仪器清洁无污垢。
3、各部件齐全无缺损。
2、操作前准备2.1将电源接好。
2.2准备导电糊一支或生理盐水棉纱垫两块。
2.3电极贴三个。
2.4医务人员及家属远离病人床单元。
2.5将病人胸部皮肤露出。
二、操作流程1、将旋转钮转至监护。
2、选择导联按导联。
3、贴好电极贴。
4、将电极板分别涂满导电糊。
5、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患者心底和心尖部。
心底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
心尖患者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
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6、选择焦耳数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室颤患者200焦耳—360焦耳双向波150-200焦耳。
同步除颤适用于室上速、室速150焦耳以内。
必要时200焦耳。
7、非同步除颤双向波360焦耳按下充电开关。
8、除颤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等充电结束后双手同时按下两电极板顶端的放电按钮。
9、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OFF键。
三、操作后处理1、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电极板和导联线保证电极板和导联线清洁无污垢。
2、将导联线、备用的心电纸、导电糊、电极贴分别放在布袋兜内注意不要混放,以免损坏导联线。
3、用后推至指定的位置及时充电保证除颤器电量充足。
三、呼吸机的使用1.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征。
2.判断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进行必要的处理。
3.确定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4.确定机械通气方式(IPPV、SIMV、 CPAP、PSV、PEEP 、CPAP)。
5.确定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MV),一般为8-12ml/kg。
6.确定补充机械通气MV 所需的频率(f)、潮气量(TV)和吸气时间 (IT)。
7.确定FiO2 :结合呼气末正压调整吸氧浓度从而达到目标血氧饱和>90%.8.确定PEEP:当高浓度吸氧下而PaO2仍小于60mmHg,应加用PEEP,并将FiO2降至0.5以下。
PEEP的调节原则为从小渐增,达到最好的气体交换和最小的循环影响。
9.确定报警限和气道安全阀。
不同呼吸机的报警参数不同,参照说明书调节。
气道压安全阀或压力限制一般调在维持正压通气峰压之上5-10cmH2O。
10.调节温化、湿化器。
一般湿化器的温度应调至34-36摄氏度。
11.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
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的大小调整。
一般为-2~-4cmH2O 或0.1L/S。
SA VINA呼吸机使用流程四、无创呼吸机的应用【目的】无创呼吸机(NPPV)适合于轻、中度呼吸衰竭。
没有紧急插管指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和没有NPPV禁忌证的患者,用于呼吸衰竭早期干预和辅助撤机。
【适应症】一、NPPV的总体应用指征主要适合于轻、中度急性呼吸衰竭中,其应用指征如下。
1.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可逆性评价适合使用NPPV。
2.有需要辅助通气的指标:(1)中、重度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COPD患者呼吸频率>24次/min,充血性心力衰竭>30次/min);动用辅助呼吸肌或胸腹矛盾运动;(2)血气异常[pH值<7.35,PaCO2>45mmHg,或氧合指数<200mmHg(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
3.排除有应用NPPV的禁忌证。
NPPV主要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早期干预,避免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也可以用于辅助早期撤机。
但对于有明确有创通气指征者,除非是拒绝插管,否则不宜常规应用NPVV 替代气管插管。
二、NPPV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临床上应用比较常见的基础疾病有:AECOPD、稳定期COPD、心源性肺水肿、免疫功能受损合并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急性严重发作、NPPV辅助撤机、辅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手术后呼吸衰竭、ALI/ARDS、肺炎、胸壁畸形或神经肌肉疾病、胸部创伤、拒绝气管插管的呼吸衰竭、其他疾病(NPPV也可用于多种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包括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插管前改善氧合、辅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辅助麻醉手术等)。
三、在临床实践中动态决策NPPV的使用多采用“试验治疗-观察反应”的策略(动态决策),如果没有NPPV禁忌证的呼吸衰竭患者,先试用NPPV观察1~2h,根据治疗后的反应决定是否继续应用NPPV或改为有创通气。
在动态决策实施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判断NPPV治疗有效与失败。
如果出现下列指征,应该及时气管插管,以免延误救治时机:①意识恶化或烦燥不安;②不能清除分泌物;③无法耐受连接方法;④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⑤氧合功能恶化;⑥CO2潴留加重;⑦治疗1~4h后如无改善[PaCO2无改善或加重,出现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pH值<7.20)或严重的低氧血症(FiO2≥0.5,PaO2≤8kPa或氧合指数<120mmHg)]。
【禁忌症】NPPV的禁忌证可以分为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NPPV的禁忌证1.心跳或呼吸停止2.自主呼吸微弱、昏迷3.误吸危险性高、不能清除口咽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保护能力差4.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不稳定的心律失常,消化道穿孔/大出血、严重脑部疾病等)a5.未引流的气胸a6.颈部和面部创伤、烧伤及畸形7.近期面部、颈部、口腔、咽腔、食道及胃部手术a8.上呼吸道梗阻9.明显不合作或极度紧张a10.严重低氧血症(PaO2<45mmHg)、严重酸中毒(pH值≤7.20)a11.严重感染a12.气道分泌物或排痰障碍a注:a属于相对禁忌证,在此类患者中,需要特别认真权衡NPPV的利弊后,再决策是否应用NPPV。
【物品准备】多个不同类型连接器(鼻罩或口鼻面罩)、无创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可测脉氧饱和及可行电除颤)、抢救药品、抢救设备(气管插管等)。
【操作步骤】1.物品准备与治疗场所选择物品需准备多个不同类型连接器(鼻罩或口鼻面罩),无创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可测脉氧饱和及可行电除颤),抢救药品,抢救设备(气管插管等)。
地点可选ICU,急诊科或普通病房。
2.患者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全身状况,相关的体格检查(胸部双肺、口、鼻等)。
注意适应证和禁忌证。
3.患者教育内容包括:讲述治疗的作用和目的(缓解症状、帮助康复);连接和拆除的方法;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感觉,帮助患者正确区分和客观评价所出现的症状;NPPV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措施,如鼻/面罩可能使面部有不适感,使用鼻罩时要闭口呼吸,注意咳痰和减少漏气等;指导患者有规律地放松呼吸,以便与呼吸机协调;鼓励主动排痰并指导吐痰的方法;嘱咐患者(或家人)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务人员等。
4.体位:常用半卧位(30~45度)。
5.选择和试佩戴合适的连接器连接方法有鼻罩、口鼻面罩、全面罩、鼻囊管及接口器等。
由于不同患者的脸型和对连接方法的偏好不一样,应提供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连接器供患者试用。
通常轻症患者可先试用鼻罩、鼻囊管或接口器;比较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多需用口鼻面罩;老年或无牙齿的患者口腔支撑能力较差,主张用口鼻面罩。
佩戴的过程本身对患者的舒适性和耐受性有影响,建议在吸氧状态下将罩或接口器连接(此时不连接呼吸机或给予CPAP4~5cmH2O),摆好位置并调节好头带松紧度后,再连接呼吸机管道,避免在较高的吸气压力状态下佩戴面(鼻)罩,增加患者的不适。
6.选择呼吸机:根据呼吸机的性能和要求选用。
7.参数选择:开动呼吸机、参数的初始化和连接患者,逐渐增加辅助通气的压力和潮气量(适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