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科版
2.各种各样的运动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2课。
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
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为第3课做好认知铺垫。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并且能够利用表示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
本课安排学生通过研究了解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形式,并将这些运动形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
在这两种运动方式中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方式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聚焦部分,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初步认识运动形式的不同。
探索部分,通过研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线。
研讨部分,指导学生识别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分析多种运动方式的结合。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提供学生常见的物品(玩具),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描述,发现它们的运动形式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教材提示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
这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
其实,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就是将该物体抽象为一个质点了。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概念并不具体化,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形式,如建立在具体物体上的滚动、移动、转动等。
因此本课的重点并不是给运动形式起名字,而是探究物体运动形式的特点,找出运动形式的异同。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各种物品(指尖陀螺、钢尺、溜溜球、玩具车、弹弹球、弹簧彩虹圈、陀螺、发条青蛙玩具等)、圆点(不干胶圆点或彩色橡皮泥)、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聚焦首先呈现一些物体的图片,然后引入:“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
2,探索(1)教师演示,让玩具小车、弹簧木马等物体运动起来,或者播放这些物体正在运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是否一样。
学生发表观点时,除了用口头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外,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辅助表达,如用手肘当定点、手臂当摆来演示弹簧木马的弹簧的摆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从而引发思考:怎样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呢?继而引向用贴小圆点的方式来准确描述。
(2)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贴小圆点的方式帮助我们准确描述。
”接着,教师出示一个粘贴用的“小圆点”,利用幻灯片出示探索任务,并以钢尺为例进行演示:在钢尺的一端贴上圆点,用弹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观察它的运动形式并用箭头和线条画下来;换个位置贴圆点,再用弹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观察并记录;比较前后两次的运动形式是否一样。
采用铅笔尖穿钢尺孔并甩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重复刚才的步骤。
最后,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并进行全班交流。
其中,贴圆点可以改用粘贴彩色橡皮泥的方式代替,以方便粘贴和取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运动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概念。
但对于运动这一概念,可能还比较抽象,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现象,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运动的多样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运动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运动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运动。
2.难点:运动量的理解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各种运动形式的视频、图片,实验器材。
2.知识准备:教师对运动的相关知识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运动?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运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运动形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动的多样性。
视频和图片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和观察不同的运动形式。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如让小球沿直线运动,观察其运动轨迹;让小球进行曲线运动,观察其运动路径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运动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观察结果,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运用不同的运动形式来提高成绩;交通工具是如何利用运动来运行的等。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各种各样的运动(一)背景和教学目标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
在这两种运动方式中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本课对应的课标内容是“4.3物体的机械运动有不同的形式”下的“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提供学生常见的物品(玩具),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描述,发现它们的运动形式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形式时,会发现如果观察物体的不同部分,其运动形式是不一样的,比如玩具小车往前运动时车身是平动的、车轮是滚动的。
那应该怎样观察和描述呢?教科书提示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
这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一一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
其实,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就是将该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抽象为一个质点了。
质点是物理学中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舍去了物体的形状、大小、转动等性能,突出它所处的位置和质量的特性,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描绘,这是对实际物体的简化。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把地球当作一质点。
当然,学生还不具备理解质点这一概念的能力,教师只需要自己明白教科书的设计意图即可。
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在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二)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各种物品(指尖陀螺、钢尺、溜溜球、玩具车、弹弹球、弹簧彩虹圈、陀螺、发条青蛙玩具等)、圆点(不干胶圆点或彩色橡皮泥)、学生活动手册。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观测云和雨》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观测云和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和雨的形状和颜色,通过观察云和雨来预测天气情况。
2.学习使用天气等级表,能够辨识不同天气等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能够感知大自然的魅力,培养观察和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观测云和雨》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云和雨的形状和颜色,能够通过观察云和雨来预测天气情况。
2.学习使用天气等级表,能够辨识不同天气等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教师:科学教材,天气等级表,云和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学生:课本,铅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教师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态和颜色的云和雨。
引导学生开展对自然界的观察,探究云和雨是如何形成的。
2.通过学生的阐述,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观察云和雨,并通过它们的形状和颜色来预测天气情况。
5.2 讲解新知1.教师根据课本内容介绍云和雨局部的构造和形态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云和雨的基本特征。
2.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天气等级表,并通过实例向学生介绍不同天气等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不同天气等级。
5.3 操作实践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窗外的天气理解不同天气类型的影响,并结合天气等级表让学生判断不同天气类型的等级。
2.教师通过云和雨的实例依次讲解如何判断天气情况,引导学生加深对云和雨的形态、颜色、位置等细节的观察,以便做出正确预测。
3.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天气,根据所学知识,以铅笔或笔记本等方式记录所观察的云和雨的形态和颜色,确定天气类型。
5.4 总结反思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课程中所学内容,检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再次强调和解释重点知识点。
5.5 课堂练习1.请根据天气等级表选择一个天气类型,介绍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请回答一个问题:观察云和雨可以预测什么?六、教学扩展1.让学生自己观察云和雨,并结合天气等级表来预测天气情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周围的运动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运动的具体形式和特点,还需要通过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
2.教学难点:对于运动的具体形式和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如车流、水流、树叶飘落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运动现象。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学PPT,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PPT中的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运动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总结和归纳这种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各自小组的操作结果,通过讨论和思考,进一步巩固对各种运动形式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树叶会飘落?为什么车流会形成特定的模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各种运动形式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各种各样的运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各种各样的运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主题简介本节课的主题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通过介绍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让学生了解到运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素养。
二、目标设定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运动项目,包括球类运动、田径、游泳、武术等,拓宽他们的运动视野;2. 帮助学生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坚持锻炼的习惯;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团体项目让他们学会分工合作和互相配合。
三、教学安排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运动项目介绍、体育游戏体验、团体合作训练。
1. 运动项目介绍在此部分,老师将介绍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包括足球、篮球、羽毛球、田径、游泳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各项运动的基本知识。
2. 体育游戏体验在此部分,学生将分组进行各种体育游戏,如传球比赛、接力赛、三人篮球等。
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挑战,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团体合作训练在此部分,老师将安排学生进行团体合作训练,如集体健美操、团体跳绳、集体游泳等。
通过团体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该运动项目的规则、技巧和自己的体会;2. 每个小组需设计一个体育游戏,并在班级内进行比赛,评选出表现优异的小组;3. 每个小组需展示一次团体合作训练项目,展现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力量。
五、评估方式1. 作业评定: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包括内容的质量、表达的准确性、体现的思想深度等;2. 比赛评选:根据体育游戏比赛的表现,评选出表现优异的小组,并颁发奖励;3. 团体合作评估:根据团体合作训练的展示效果和团队配合程度,进行评估,鼓励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六、扩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体育俱乐部或社团,继续深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2. 组织学校体育节,举办各项运动比赛和表演,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运动风采;3. 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锻炼,保持健康体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体育素养。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小车的运动教科书说明: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都有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3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课前准备: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秒表、小桥模型、测力计、钩码“我们的表现”表格、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1)组织游戏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
师生交流游戏规则。
注意安全。
(2)交流反思:谈话:你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学生:使劲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
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
2、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推和拉都是力(1)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小组交流、讨论。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设计pdf新版教科版
贴了圆点的图片和运动过程中的图片ꎬ目的是指导学生操作ꎻ接着又列举了一些可探索
的其他物体ꎬ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ꎮ 教材还通过气泡图中的文字提示学
生更换圆点的位置ꎬ观察与之前的运动形式是否一样ꎮ 圆点贴在不同的位置ꎬ会观察到
玩具汽车:用手推拉ꎬ玩具汽车即可向前或向后运动ꎮ
弹簧摇马:固定底座ꎬ向多个方向拉摇马ꎬ松手ꎬ弹簧摇马即可摆动或振动ꎮ
溜溜球:把棉线缠绕在溜溜球凹槽中ꎬ棉线末端套在中指上ꎬ握住溜溜球向下甩ꎬ溜
溜球即可快速旋转ꎬ还可以顺着棉线爬回来ꎮ
说明:让学生上台参与演示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ꎮ
(2) 交流ꎬ引发思考ꎮ
(2) 引入新课ꎮ
教师小结并引入新课:看来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不一样的ꎮ 除了刚才我们
交流的这些物体以外ꎬ生活中还有其他很多物体ꎬ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研究的内容ꎮ
教师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的运动ꎮ
2. 探索活动:各种各样的运动
1) 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1) 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ꎮ
到课外ꎬ关注日常生活现象ꎮ 旋转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是复合运动:从俯视角度看ꎬ小女
孩在绕着木马中心旋转ꎬ做曲线运动ꎻ同时ꎬ小女孩还在木马上小幅度地上下做直线运
动ꎮ 本活动也不需要学生分析、描述活动形式ꎬ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形象地画出运动
形式即可ꎮ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运动形式各种各样ꎬ这些运动形式可以被分类ꎮ
教师提出问题ꎬ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师演示在钢尺上贴小圆点ꎬ用多种方法让钢尺运动起来ꎬ提醒学生观察小圆点的
教科版三下科学2 各种各样的运动
科学概念目标 1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1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 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
1 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 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
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跷跷板_上__下__摆__动_____
这些物体的运动是不一样的。生活中还有 很多不一样的物体,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
……
1
பைடு நூலகம்
用多种方法让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 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
你能说一说弹簧摇马是怎样运动的吗?
马身在_前__后__摆__动_,下 面的弹簧除了跟着摆动, 还在_上__下__弹__跳_。
小组展示
剩下的这些物体或玩具怎样让它们运动起来呢? 请同学们来演示。
你观察到了各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
指尖陀螺在手指上不停的转 圈,是_转__动__。
你观察到了各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
小汽车来回移动,是_平__动_, 车轮在_滚__动_。
你观察到了各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
钢尺被拨动以后上下来回_振__动_。
你观察到了各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
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不停地 _转_动__,收回来又不停地_滚__动_。
小结
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同一个物体不 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
在这些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 2 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物体
运动形式
运动轨迹
平移直尺
1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你见过或者玩过这些物体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2023新课标版)
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材简析】本课通过观察、比拟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 同时认识到运动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为下一课《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做好认知铺垫。
本课活动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是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拟运动形式是否一样。
第二局部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引导学生在物体上用贴圆点的方式做标记,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通过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交流并分类,概括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
“做标记” 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表达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一一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能够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并且能够表述运动方向和距离表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形式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形式,如建立在具体物体上的滚动、移动、转动等,但对其运动形式的特点没有深入研究。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探究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进行分类。
[科学思维]用比拟、分类的方法,能区别常见的运动形式的特点。
[探究实践]观察、比拟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从而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态度责任]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全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能比拟、分类其不同特点。
[难点]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并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小汽车。
[学生]1.每组提供指尖陀螺、钢尺、彩虹圈、弹簧玩偶、弹力球、跳蛙、红色圆片;2.观察记录卡片、小组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视频(运动的赛车)1.课件出示赛车视频。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新教科版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操场游戏教学目标- 了解操场上有哪些设施和规则;- 学会正确行走和奔跑的姿势;- 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行走和奔跑的姿势;- 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准备- 操场;- 彩色标志带;- 手持鼓。
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带领学生一起参观操场,介绍操场上的设施和规则,让学生对操场游戏产生兴趣。
2. 研究行走姿势:鼓声响起时,学生按照节奏进行行走,教师纠正学生的姿势。
3. 研究奔跑姿势:鼓声加快时,学生按照节奏进行奔跑,教师引导学生研究正确的奔跑姿势。
4. 游戏练:老师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练,如跳跳棒、绳子跳等,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 游戏总结:总结游戏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鼓励学生继续参与操场游戏。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行走和奔跑的姿势是否正确,以及在游戏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参与度。
第二课:球类游戏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球类的特点和用途;- 学会捡起和传递球;- 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捡起和传递球;- 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学准备- 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不同球类;- 蓝色、红色两种颜色的球。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不同球类的了解程度,介绍不同球类的特点和用途。
2. 研究捡起球:在教师示范下,学生轮流练捡起地上的球,要求动作规范、迅速。
3. 研究传递球:教师示范传递球的动作,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并逐渐增加难度。
4. 练控制球:使用蓝色和红色球进行练,要求学生按照要求控制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5. 游戏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球类游戏,如传球比赛、足球射门等,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捡起和传递球的动作是否规范,以及在游戏中对球的控制能力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参与度。
*以上教案为共8课时的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分析周围物体的运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对周围事物的运动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运动形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形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周围物体的运动形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分析周围物体的运动形式,理解不同运动形式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物体的运动形式。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和区别。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成果。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运动形式的物体,如直线运动的球、曲线运动的小车、振动的弹簧等。
2.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不同运动形式,如滑板、跳绳等。
3.准备记录表,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运动形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运动形式的物体,引导学生关注各种运动形式。
2.呈现(5分钟)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展示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
3.操练(5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道具,亲身体验不同运动形式。
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运动形式。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种运动形式的特点。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2-202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集体备课教案
2022-202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是2022-202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各种运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运动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运动的具体规律和特点,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和发现各种运动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和发现各种运动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和发现各种运动的规律。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物体的运动视频或图片,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球、小车等可以进行运动的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物体的运动视频或图片,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不同的运动形式。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和讲解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各种运动的特征。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教学重难点】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教学准备】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动的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2.学生汇报:“见过秋千、汽车、鸟、电梯⋯⋯”3.你们还知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千、摆钟、汽车雨刮、跷跷板等常见物体运动视频。
(2)教师出示指尖陀螺等教学器材,仿照课本 P5 在物体上贴上圆点,再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
(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学生汇报:课堂上做的物体运动实验有旋转运动、摇摆运动、直线运动三种。
运动形式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1.学生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2.学生自主实验:将悠悠球上的圆点从外侧移至旋转中心,那么圆点的运动轨迹有变化吗?悠悠球的运动形式变化了吗?3.汇报硏讨:圆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悠悠球的运动形式为直线运动。
4.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资料阅读: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运动运动形式指尖陀螺转动钢尺上下振动悠悠球转动、上下运动木马玩具前后摇摆汽车玩具前后运动、转动【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导入新课,较好地抓着了学生的兴趣点:同时准备了一些小道具,并仿照课本中贴圆点的方式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大班主题活动方案《各种各样的运动》
大班主题活动方案《各种各样的运动》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 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
-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思维和竞争意识。
活动内容1. 球类运动体验- 运动介绍: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排球等。
教授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 活动安排:设置球类运动场区,提供适合幼儿的球类设备。
组织小组比赛和球类技能训练。
2. 传统游戏体验- 游戏介绍:参与传统游戏,如跳绳、捉迷藏、红绿灯等。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活动安排:设置游戏区域,准备游戏道具和规则说明。
组织幼儿参与不同游戏环节的轮流体验。
3. 创意运动艺术- 运动介绍:引导幼儿通过舞蹈、健美操等形式表达运动和音乐的结合,提升他们的创意表达和自信心。
- 活动安排:设置音乐区域和创意舞蹈区域,提供音乐和舞蹈指导。
组织幼儿进行创意表演和交流分享。
4. 户外探险活动- 活动介绍: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探险运动,如追踪、寻宝、射箭等,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 活动安排:选择适合的户外场地,设置探险关卡和任务。
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探险挑战和团队合作。
活动效果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运动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思维和竞争意识。
同时,通过游戏和创意表达的方式,可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提升他们的表达和自信能力。
在户外探险活动中,幼儿可以锻炼勇气和探索精神,体验与自然互动的乐趣。
注意事项- 活动前需充分准备活动场地、运动设备和安全措施。
- 活动中需注意幼儿的安全,提前做好安全提示和保护措施。
- 活动要求幼儿积极参与,但不应过分追求竞争和胜负结果,注重活动过程中的乐趣和体验。
在执行这个方案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动,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幼儿的参与度。
2020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优质教学设计
2020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优质教学设计三下1.1《运动和位置》教案置。
3. 交流研讨研讨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
研讨二: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1)首先选择参照物;(2)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
(3)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
例:描述方法: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
交流、讨论、回答。
交流、讨论、回答。
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加固,正确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描述自己的位置。
熟悉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步骤。
4. 科学拓展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行驶,因发生故障停在离车站1500米的地方,请用圆点在图中标出汽车的位置。
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离:1500米。
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拓宽自己的认知,激发学习科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 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课题运动和位置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与同伴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重点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难点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学的兴趣。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
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教学准备】
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动的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
2.学生汇报:“见过秋千、汽车、鸟、电梯……”
3.你们还知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千、摆钟、汽车雨刮、跷跷板等常见物体运动视频。
(2)教师出示指尖陀螺等教学器材,仿照课本P5在物体上贴上圆点,再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课堂上做的物体运动实验有旋转运动、摇摆运动、直线运动三种。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学生思考:如果换个位
置贴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
2.学生自主实验:将悠悠球上的圆点从外侧移至旋转中心,那么圆点的运动轨迹有变化吗?悠悠球的运动形式变化了吗?
3.汇报硏讨:圆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悠悠球的运动形式为直线运动。
4.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中常
见物体的运动导入新课,较好地抓着了学生的兴趣点:同时准备了一些小道具,并仿照课本中贴圆点的方式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关注点,学生更多地关注了课件的玩具与实验小道具,而疏于观察实验现象与总结实验结论,导致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存在一定困难。
对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意对学生的兴趣的把控,有效地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对知识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