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节第1课时数据收集与编辑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收集和整理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教案所需的相关数据。
2. 能够运用整理好的数据,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
一、收集数据在设计数学课教案之前,首先需要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根据其需求和水平进行合理安排。
1. 学生信息首先要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家长填写的表格或校内系统来获得。
2. 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设计教案的重要依据。
可以通过平时的考试成绩、小测验、课堂参与情况等来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对不同概念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案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整理数据当数据收集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以便于后续的教案设计和教学方案制定。
1. 数据分类将收集到的数据按不同的分类进行整理,比如按学生姓名、性别、年龄等进行分类。
这样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
2. 统计数据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如计算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客观地评估班级整体的水平,并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
3. 数据可视化将整理好的数据利用图表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学生的情况和分布情况,也便于教师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三、设计教学方案在收集和整理好数据的基础上,可以着手设计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的教学方案。
1. 设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例如,提高学生的加减乘除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2. 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可以利用游戏、小组合作、实物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标准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数据收集与编辑》教学设计
数据收集与编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广泛应用,增强数据收集的意识;让学生了解数据来源的多种渠道,初步掌握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活动来收集数据,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使学生掌握Excel 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恰当地描述和存储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探索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问题,通过模仿、设计、评价的活动方式,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通过引导学生实践、讨论、总结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使用Excel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数据收集的意识,了解数据处理的广泛应用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在学习中学会团队合作,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行为与创新:在实践环节,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体验数据收集方角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Excel 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操作。
难点: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数据。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2019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初中信息技术初一(7年级)教学参考进度
2019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初中信息技术初一(7年级)教学参考进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章节参考课时第1章走进信息世界(5课时)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2.信息技术1课时1.信息的数字化1课时第2节信息获取与管理1.信息的需求分析2.获取信息的途径3.从因特网获取信息4.信息的甄别和引用2课时5.信息的管理1课时第2章管理计算机(6课时)第1节认识计算机1.计算机发展史2.计算机系统组成2课时第2节优化计算机1.操作系统安装2.应用软件安装3.系统优化3课时第3节计算机与信息安全1.计算机安全2.信息安全3.做一个网络时代的文明人1课时第3章数据统计与分析(11课时)第1节数据收集与编辑1.数据收集1课时2.数据处理3.数据录入与编辑2课时第2节数据处理与统计1.地址及引用1课时2.基本功能1课时3.高级功能2课时第3节数据图表与分析1.图表的特征1课时2.图表的创建3.图表分析1课时4.数据挖掘5.机动2课时第6章图片获取与处理(7课时)第1节图片获取1.走进图片世界2.获取图片3.图片的浏览与管理1课时4.图片分类及格式1课时第2节图片处理1.图片处理常用软件2.图片基本处理方法2课时3.图片抠取和合成1课时4.机动2课时第7音视频获取与处理(6课时)第1节音频获取与处理1.音聘文件类型与播放1课时2.音频获取3.音频编辑1课时第2节视频获取与处理1.视频获取1课时2.视频文件类型与播放3.视频编辑1课时4.机动2课时说明:1.初一在本学期建议完成7年级教材中的第一、二、三、六、七章,要求初一每周2节课。
2.本学期共23周,课时安排18周。
3.在完成上述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具体进度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调节。
信息技术,苏州市,xxxx,初中,教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3.1 数据收集与编辑 课件(共20张PPT)
学习前篇
图3.1-2中国人口总量变化图(国家统计局)
学习前篇
要快捷、准确地处理这 些数据,可使用电子表格软 件 “ WPS 表 格 ” 来 实 现 , 也 可以使用Microsoft Office中的 Excel 、 Access 等 软 件 来 处 理 。
每个字段的数据都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它们的取值范 围往往是有限制的。例如,图3.1-6中的“选择饮料的关键因 素”是一串字符,属文本类型;“选择的人数”是数值,属 数值类型。
学习过程
3、数据录入与编辑
工作表规划好后,需要将收集整理好的数据录入到工作表 区,并对工作表中的单元格及其区域进行插入、修改、删除、 修饰等编辑操作。
数据录人方法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手工逐个录入数据,二 是将数据批量导入到工作表中。
手工录人数据时,需要选定单元格并输入数据,该单元格 的四周会显示出粗轮廓线,称为“当前活动单元格”。可以对 单元格进行复制、粘贴、删除、修改、插入等操作,也可以对 一个“数据区域”进行编辑操作。
如果采用批量导入数据,可以按字段导入、按记录导入, 或是按表格方式导入。
6.分别尝试从记事本、Word文档、Excel表格中导入“调查数据”到“WPS表格”的工 作表中并保存。
课后练习
(1)除了实验和问卷调查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获取“第一 手”资料?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2)如何判断“第二手”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第二手” 资料与“第一手”资料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 (3)打开“选择因素分析”工作表,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修 饰、美化,使其更加清楚、整齐。
学习前篇
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这些数据往往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我国四大 海区受污染程度和污染源,警示人们要关心海洋环境;人口总量低速增长, 预示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趋势,提醒我们 要关注空气中的排放物;上网人群的分布,表明网络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 重视。所有这些数据和图表的展示,都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统计而 得到的,如图3.1-1至图3.1-4所示。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数据的收集整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如何用简单的图表和语言描述数据,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收集的意义,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实用。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收集: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的收集。
2. 数据的整理: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使其更具有可读性和可分析性。
3.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如何用图表和语言对数据进行描述,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数学工具(如计算器、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据收集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整理和描述的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小结: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数据的收集整理2. 重点内容:数据收集的意义、方法;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理解。
2.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事物,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写下观察报告。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讲解和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正确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3.能够使用简单的图表展示数据。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制作简单的图表。
2. 教学难点•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制作图表的正确形式和规范展示。
三、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为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知识: 1. 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 数据的收集方法。
3. 数据的整理与分类。
4. 制作图表展示数据。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通过举例或图片展示数据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数据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数据的概念,如“数据就是各种事物的特征或属性”。
2.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观察等来收集数据。
3.教授数据的整理与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尝试收集一些简单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喜好、体重等,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第四步:总结通过学生的练习,汇总数据,并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饼图展示数据。
六、课堂作业1.同学们收集更多的数据,并制作图表展示。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未来的教学需要逐步加深数据的运用与分析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应用场景。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1单元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1单元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教案:小学数学1单元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概念,学会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2.能够收集数据并用频数表和图形的形式表达。
3.掌握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众数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数据的概念和分类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3.用频数表和图形表达数据4.计算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众数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对数据的认识。
比如:看看我们班级里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大家中午吃了什么?哪个唐僧最厉害?2)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概念及其分类。
数据:观察得到的数字、文字、符号等。
分类:数量数据和品质数据。
2.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1)数据的收集方法:观察、调查、实验、统计。
重点:要准确有效,不得造假。
2)数据的整理方法:分类、绘制、计算、分析。
重点:必须简洁明了,符合实际。
3.用频数表和图形表达数据1)频数表方法:建立一个表格,每种数据出现的次数就是频数,统计出对应频数表。
2)图形可视化展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图形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4. 计算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众数等基本概念。
1)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一组数据中,最大的一个数叫做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数叫做最小值。
2)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平均数的统计方法:求和,除以总数。
3)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众数。
四、教学实践1.激发学生兴趣任务1:学生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调查。
比如:平时大家最喜欢吃哪些水果?任务2:老师选出几个学生调查的问题,引导大家一起收集数据。
2.数据处理和表达老师带领学生用表格或图形的形式整理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比如:回答有多少人喜欢吃苹果?平均每个同学吃了几个苹果?3.分析数据结果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数据结果,得出结论。
比如:我们班平均每个同学会吃2个苹果,看来我们班同学们真的很爱吃水果啊!五、课堂讲评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学习内容,讨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和表达数据的形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概率、统计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分类、比较等基本数学能力,但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还较为陌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能运用图表来表示数据,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图表的制作。
2.教学难点:图表的制作,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统计表、图表、实物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数据收集整理。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出现的物品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数据,如:3个苹果,2个香蕉,5个橘子等。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数据的规律。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将这些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和图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组数据,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整理的数据,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解释数据的意义。
其他学生倾听,提出疑问,进行互动交流。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学校二年级有3个班,每个班有40名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解决问题。
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3
第1节数据收集与编辑一、内容分析《数据收集与编辑》第1课时是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第3章第1节第1课时的内容。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介绍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收集,尤其是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
二是介绍WPS表格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先在一定高度上对数据有一些感受和认识,体会到数据的重要性、了解到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使用数据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而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出功能强大的WPS表格软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学生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此年级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操作技能。
WPS表格软件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难点有一点悬殊,学生相对掌握起来有一点吃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WPS表格软件中工作表、单元格等的基本概念;2.掌握WPS表格软件中数据输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区域的选定,行和列的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3.了解使用调查问卷获取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探究、讲授、总结,掌握WPS表格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学会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尤其是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3.初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了解开展问卷调查的一系列过程,并能合理评价调查问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数据收集的意识,了解数据处理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意义;2.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意识。
(四)行为与创新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2.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问题,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掌握WPS表格软件中工作表、单元格等的基本概念;2.掌握WPS表格软件中数据输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区域的选定,行和列的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难点1.掌握WPS表格软件中工作表、单元格等的基本概念;2.掌握WPS表格软件中数据输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区域的选定,行和列的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41《数据收集与编辑》教学课件 (共20张PPT)
精品PPT
5 中查文找版(cEhxáczehl2ǎ0o0)和7基替础换与上机实训
如果需要在工作表中查找一些特定的字符串,那么查看每个单元格就 过于麻烦,特别是在一份较大的工作表或工作簿中。Excel提供(tígōng)的 查找和替换功能可以方便地查找和替换需要的内容。
查找与某种格式匹配的单元格 替换文字或数字
11
精品PPT
中使文用版菜E单xc命e令l2(0m0ìn7g基lì础ng与)复上制机数实据训
移动或复制单元格或区域(qūyù)数据的方法基本相同,选中单元格数据后, 在“开始”选项卡的“剪贴板”选项区域(qūyù)中单击“复制”按钮 或“剪切”按钮 ,然 后单击要粘贴数据的位置或在“剪贴板”选项区域(qūyù)中单击“粘贴”按钮 ,即可 将单元格数据移动或复制到新位置。
在同一行或列中填充数据 填充一系列数字、日期或其他项目 手动控制创建序列
14
精品PPT
中在文同版一E(xtócnegl2y0ī)0行7或基列础中与填上充机数实据训
在同一行或列中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很简单,只需选中需要填充的单元格,然 后用鼠标拖动填充柄(位于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小黑方块。将鼠标指针指向填充柄时, 鼠标的指针更改为黑色十字形状(xíngzhuàn)),经过需要填充数据的单元格后释放 鼠标即可。
5
精品PPT
中文版E输x入ce数l2字0(0s7h基ùz础ì)数与据上机实训
在Excel工作表中,数字数据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数据类型。而且,Excel 2007强大 的数据处理功能、数据库功能以及(yǐjí)在企业财务、数学运算等方面的应用几乎都离不 开数字数据。
数字数据类型 说 明
数值
默认情况下的数字数据都为该类型,用户可以设置其小数点格式与百分号格式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感受和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如画“正”字等)记录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经验,但可能在有序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工具记录数据。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据收集、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有序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收集、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乐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学生分组记录数据的表格。
2.学具:学生分组记录数据的表格、画“正”字的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数据收集、整理的场景,如购物时统计各种商品的数量、调查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等,让学生感受数据收集、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两个例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如何收集、整理这些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有序地收集、整理数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据收集、整理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在收集、整理数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节内容则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
(2)生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种代谢活动及生殖发育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需要各系统、器官及细胞的协调统一;生物体作为环境的成员,能够生存下来,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本节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
并且,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有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科学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生长素发现的过程。
②领会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④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于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知识基础上,高二的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教案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还需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在设计问卷调查时,问题设置不够全面,容易忽略一些关键信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问题设计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如何全面、客观地收集数据。
其次,在数据整理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图表的绘制不够熟练,对图表的解读也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图表绘制的练习,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提高他们对图表的解读能力。
2.教学难点
(1)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举例:在问卷调查中,指导学生注意避免问题设计的引导性,确保收集到的数据具有代表性。
(2)数据整理的逻辑性: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排序和比较,使之更具逻辑性。
举例:在整理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使学生掌握数据整理的逻辑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制作表格、图表等,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完成数据收集和整理任务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课程设计怎么设计数据分析
课程设计怎么设计数据分析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理解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统计图表、平均数、中位数等描述数据。
3. 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或手动方式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统计量等工具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3. 培养学生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分享和交流数据分析的经验和成果。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设计将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以下安排:1. 数据收集:介绍数据的概念、数据来源及收集方法,指导学生运用问卷调查、网络查询等方式收集数据。
2. 数据整理:讲解数据整理的基本原则,如数据清洗、分类、排序等,使学生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
3. 数据描述:引导学生运用图表、统计量(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4. 数据分析: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发现规律的能力。
5. 数据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大数据 第3章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图3-1 Scribe架构
(1)Scribe Agent Scribe Agent实际上是一个Thrift Client,也是向Scribe发 送数据的唯一方法。Scribe内部定义了一个Thrift接口,用户使用 该接口将数据发送给不同的对象。Scribe Agent发送的每条数据记 录包含一个种类(Category)和一个信息(Massage)。
大数据导论
第3章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本章主要内容如下。 (1)大数据的来源。 (2)数据的采集方法。 (3)数据预处理流程。
3.1 大数据的来源
1.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内部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 管理系统等。 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通过用户输入和系统二次加工的方式产生 数据,其产生的数据大多数为结构化数据,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
由于Flume提供了大量内置 的Source、Channel和Sink类型, 而不同类型的Source、Channel 和Sink可以自由组合。因此,多 个Agent可以基于用户设置的配 置文件,灵活地组合进行协同工 作,如图3-4所示。
图3-4 多Agent协同工作
Flume支持设置Sink的容错和负载均衡技术(见图3-5),这 样可以保证在一个Agent失效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仍能正常收集数 据,同时也不会因为Agent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影响整个系统 的运行效率。
图3-2 Chukwa架构
(1)适配器(Chukwa Adapter) 适配器是直接采集数据的接口和工具。每种类型的数据对应一个 Adapter,目前包括的数据类型有命令行输出、log文件和httpSender等。 同时用户也可以自己实现一个Adapter来满足需求。 (2)代理(Chukwa Agent) Agent给Adapter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启动和关闭Adapter,将Adapter 收集的数据通过HTTP传递给Collector,并定期记录Adapter状态,以便 Adapter出现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一个Agent可以管理多个Adapter。
数据收集与编辑教学设计(原创)
《明星大调查》教案海安县海陵中学薛翔【教材内容】教材版本: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7年级)章节: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第1节数据收集与编辑学习内容:数据收集【设计说明】教学内容设计:《数据的收集与编辑》一节是《数据统计与分析》的首节,决定了“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向和意义,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有的放矢。
本节内容主要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任务。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介绍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收集,尤其是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数据;二是介绍Excel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
本课为第一课:数据的收集。
初中阶段学生对各式各样的明星都非常感兴趣,有的甚至达到盲目崇拜的程度。
教者在一次课上出示了一个PPT作品(图1),让学生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本意是想让学生能看出这个作品中的透明文字效果和胶片效果以及动画的运动效果。
结果却出乎所料,学生看到的是姚明、是蓝球,甚至有的男生能说出每个图片中姚明参加的什么比赛。
另外,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未发现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使用“明星大调查”主题的课。
基于上述两点分析,以“明星大调查”主题切入。
以明星为主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随着对明星的进一步认识,让学生了解明星也跟常人一样,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所以喜欢或者崇拜明星,是因为你看到的是明星最善长的一面。
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对明星正确地认知观。
教学过程设计:本课以展示明星(激趣),调查明星(正题),分析明星(成果展示,评价)三个活动为线来组织教学。
其中调查明星是本课的主要环节,又分为四个环节:数据的来源、认识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与分析,其中设计调查问卷是本课的难点。
同时考虑到提高课堂的效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设计调查问卷、组内调查以及成果展示。
相关知识点的处理: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数据来源的两种渠道,能辨别“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
调查问卷获取数据中步骤1、2、3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调查表并开展组内调查。
苏科版信息技术2019教学设计§3、1数据收集与编辑3
学生理解
学生理解
学生上机实践练习,设计职业篮球联盟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三、修饰工作表来自1、设置工作表字体2、设置单元格
格式
3、设置工作表边框
4、设置单元格底纹
教师展示未修饰的工作表和适当修饰后的工作表。
任务:将A1:G1设置浅黄色底纹。
请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回答,自主探索,实践对未经修饰的工作表进行修饰,主要利用格式工具栏、“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以及“页面设置”对话框来完成设置。填写教材P39表格。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操作方法:选中单元格A1:G1→在开始选项中单击填充颜色按钮后的小箭头→选择浅黄色(注意选对颜色)。
2、WPS表格修饰与美化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规划工作表时,首先必须考虑如何存放各列数据,以确保大量的数据“表格化”。
二、规划工作表
1、字段
2、记录
3、数据类型
4、多工作表的操作
教师利用图3.1-3讲解概念。
一般把一列称为一个字段,或者一个属性,每个字段都有一个字段名,如“球员姓名”、“所在球队”、“身高”、“体重”、“出生日期”等。
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1数据收集与编辑
一、规划工作表
1、字段
2、记录
3、数据类型
4、多工作表的操作
二、修饰工作表
1、设置字体
2、设置单元格格式
3、设置工作表边框
4、设置单元格底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第1节数据收集与编辑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第3单元第1节《数据收集与编辑》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环境:极域广播系统安装WPS软件
5、课前准备:WPS表格制作的多哈亚运会奖牌榜、中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问卷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WPS表格的基本操作;
②、学会根据需要规划工作表;
③、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尤其是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
②、初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了解开展问卷调查的一系列过程,并能合理评价调查问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增强数据收集的意识,了解数据处理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②、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WPS表格的基本操作;
(2)、教学难点:
①、掌握使用调查问卷获取信息;
3、内容分析:
《数据收集与编辑》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3单元第1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完成《纲要》中:“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任务。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介绍WPS表格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二是介绍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收集,尤其是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
4、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此年级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操作技能。
WPS表格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难点有一点悬殊,学生相对掌握起来有一点吃力。
5、教学策略分析:
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践、讨论、总结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使用WPS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数据的来源”部分内容,教师要有效的通过情景导入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探索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问题,通过模仿、设计、评价的活动方式,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开展调查获取数据。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导入新课
1、观察多哈亚运会奖牌榜,思考如何计算各国代表团的奖牌总数,并进行排名。
2、学生尝试做一做,讨论完成。
3、教师演示在WPS表格中的求和、排序等功能。
4、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计算总数、排名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示WPS表格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WPS表格的兴趣;导入新课:出示本节课教学内容。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学生自学书本34-38页。
了解WPS表格的基本概念(工作簿、扩展名、工作表、标签、行号、列号、单元格);了解WPS表格的基本操作(输入数据、修改数据、保存数据);了解使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
2、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一方面可以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辅导个别学生。
4、对于共同性问题,教师做详细讲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师生的互动,使课堂在正常有序的情况下进行。
(三)、探究学习、实践操作
1、出示书本38至39页探究学习任务。
2、学生尝试操作,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增强师生的互动,培养师生的感情。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WPS表格的基础知识,概念较多,内容较大,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同时学好本节课可以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所以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法、探究学习法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