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巨噬细胞与后期炎症
第四章_炎症
• 胸腔
积液
胸腔积液
化脓性脑膜炎
腹腔积脓
不完全痊愈:
损伤的范围较大机体抵抗力较弱组织再 生能力有限或坏死组织和渗出物不能完 全溶解吸收,则由肉芽组织增生修复, 使局部形成瘢痕或纤维粘连。
二.迁延不愈
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治疗不及时或不 彻底,之炎因子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或反 复作用等因素,某些急性炎症可迁延不 愈,转为慢性炎症,病情时轻时重。如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等。
(1)感染性肉芽肿 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
(2)异物性肉芽肿 此种肉芽肿是由进入组织内的外科缝线、 石棉、粉尘、滑石粉等异物引起的。
第五节
一、痊愈
炎症的结局
二、迁延不愈
三、蔓延扩散
一.痊愈
完全痊愈:机体通过自身的防御和适当 的治疗,炎症病因被消除,炎症灶内的 坏死组织及渗出物被溶解吸收或排出体 外,病灶周围同种细胞再生修复,病变 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三. 增生
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理化因子的刺 激下,炎症局部细胞增殖,数目增多,称 为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
有利:1.防御反应 2. 产生炎症介质和分泌多种抗体 3.限制炎症的蔓延
有害:过度的增生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 害,影响其功能。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 和全身反应
一.局部表现 炎症局部的表现以体表的急性 炎症最为明显。
第四章 炎症
炎炎症症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 因子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 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渗出 增生
病理学第四章 炎症
粘附机理
3.游出emigration 以阿米巴方式游出,需2~12分。各种白细
胞均以同种方式游出。不同期游出细胞不一
4.趋化性chemotaxis 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
向移动。速度为5~20um/分
①诱导白细胞定向游走的物质称为趋化因子。 特异性 内外源性(C5a LTB4 IL-8)
吞噬和消化的过程。为炎症防御反应的最 重要过程。
吞噬细胞的种类: 小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胞浆内含 多种酶类颗 粒,是杀灭、 消化和降解 病原物和组 织碎片的重 要场所。
嗜中性粒细胞
溶酶体 富含酸 性磷酸 酶和过 氧化物 酶。
巨噬细胞
吞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①识别及附着: 指吞噬细胞与病原体或组织崩解碎片等接
的杀菌系统HOCL杀菌因子 2)不赖氧机理: 溶菌酶、阳离子蛋白.
酸性水解酶进行降解
免疫作用
抗原呈递
组织损伤作用 白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活性氧自由基、
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产物,能引起内皮细胞 和组织损伤。
单核细胞也能产生组织损伤因子。
6.白细胞功能缺陷(自学)
三、增生
限制炎症扩散及修复
一般以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巨噬 细胞为主。
病理学第四章 炎症
炎症时血管内的白细胞穿过血管壁到 达血管外的过程称白细胞渗出;其出现在 局部组织间隙的现象称炎细胞浸润。
炎症反应的功能是将炎细胞输送到炎 症灶,吞噬降解细菌、异物,其为炎症防 御反应的最重要特征和关键环节。
是一个主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边集margination
白细胞离开轴流到达血管的边沿部,称 边集;
触、附着的过程。 与IgG和C3b等血清中的调理素有关。 调理素(opsonin) 调理素化 非调理素化吞噬(CR3识别脂多糖 )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4章 炎症+答案+完整解析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4章炎症+答案+完整解析1、下列有关炎症的描述,正确的是()A、炎症是一种疾病B、炎症均对机体有利C、凡是炎症都运用抗生素治疗D、炎症的本质是以防御为主E、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解析:炎症不属于独立的疾病,炎症是以防御为主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炎症虽然是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和增生。
正确答案:D2、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是()A、白细胞的渗出B、液体的渗出C、血管反应D、组织的损伤E、免疫反应解析:渗出是炎症的标志,渗出的发生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环节。
正确答案:C3、渗出液的特点是()A、液体中蛋白质含量较少B、比重小于1.018C、液体澄清D、静置时液体不出现自凝E、液体中细胞数量较多解析:渗出液多由炎症引起,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比重大、蛋白含量高、静置后可发生自凝,外观多浑浊。
正确答案:E4、具有高比重、静置凝固、黄色浑浊等性状的腹腔积液见于()A、门脉性肝硬化B、右心衰竭C、严重营养不良D、低蛋白血症E、胸膜炎解析:题干描述腹腔积液的特点符合渗出液,原因可以由腹膜炎引起,其余四选项主要形成漏出液。
正确答案:E5、在炎症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血管反应是()A、细动脉扩张、充血B、细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扩张D、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E、细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解析:炎症损伤发生后立即出现细动脉短暂收缩,仅持续几秒,主要由神经调节和化学介质引起。
正确答案:B6、炎症时,液体渗出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管通透性升高D、组织静水压升高E、组织胶体渗透压升高解析:液体渗出的原因有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胶体渗透压增高、微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其中主要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加。
正确答案:C7、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中浸润炎细胞主要是()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中性粒细胞解析: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病理学 第四章 炎症
失活、或影响DNA复制阻断细菌繁殖等不同途径最终 导致细菌死亡。
(2)免疫作用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巨噬细胞:
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
(三)白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
激活后的WBC ↓
Ly酶、氧自由基、白细胞三烯、 PG、免疫复合物等 ↓ ↓ 造成或加重组织损伤 ↓ ↓ 急、慢性炎症
胞从轴流→边集(边流)→沿内皮细胞表 面滚动→附壁
2. 白细胞粘附: 开始附壁不牢固,在内皮细胞
的细胞粘附分子(ICAMs)和白细胞 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使之牢固的粘着 其分子机制如下:
①粘附分子向细胞表面再分布 ②增加粘附分子的合成和表达 ③增强粘附分子的亲和力
3. 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 用:
多粗大的球形嗜酸性颗粒。
(2)吞噬作用:是指在炎症灶聚集的白细 胞吞入并杀伤或降解病原 体和组织碎片的过程。
吞噬过程: ① 识别及附着:调理素识别并粘着 被吞噬物,此过程称调理素化。 ② 吞入:吞噬细胞与细菌等粘着后
伸出伪足包绕细菌等→形成吞噬 体→吞噬溶酶体→脱颗粒方式杀
伤或降解吞噬物
5. 迟发延续反应: (累及细静脉和毛细血管)轻到中度
热损伤,如X线、紫外线损伤→内皮细胞 通透性升高,常延迟2-12小时发生,持续 数小时到数天。
6. 白细胞介导的内 皮细胞损伤:
(细静脉及肠和 肾小球毛细血管) 白细胞被激活→释 放活性氧代谢产物 和蛋白水解酶→直 接损伤内皮细胞。
7. 新生毛细血 管壁的高通透性:
(一) 血流动力学改变 1. 细动脉痉挛(短暂) 2. 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 (短暂)→ 红、热 (通过轴突反射、体 液因素) 3. 血流速度减慢
动物病理学PPT课件:第4章炎症第4节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炎症类型 Types of Inflammation
1.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duration (1) Super-acute inflammation
Hours——days (2) Acute inflammation
Days——one month (3) Suபைடு நூலகம்-acute inflammation
One month——months (4) Chronic inflammation
2.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pathologic changes
(1) Alterative inflammation
① Alterative changes are the most obviously, exudative and proliferate changes are slighter.
化脓性脑膜炎
Neutrophils Diffusely Infiltrate Interstitial Tissue 组织间隙
猪布病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
淋 巴 细 胞 浆 细 胞
34
4.出血性炎症(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炎症时,由于血管壁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 细胞,称为出血性炎.
(一)变质性炎症 (alterative inflammation),
病变中以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和增 生比较轻微的炎症称为变质性炎症。 多见于急性炎症,常见于肝、肾、心和脑等实质性器官, 多由某些重症感染和中毒引起。
急性病毒性肝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肝细胞广泛变性、 坏死,而渗出和增生改变轻微,患者常表现有严重的肝功 能障碍;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患者则是以脑神经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为 主,患者常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病理学第四章炎症
病理学第四章炎症第四章炎症第⼀节概述⼀、炎症的概念炎症:具有⾎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的刺激所发⽣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并⾮所有活体动物都能发⽣炎症反应·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三位⼀体的综合过程。
⼆、炎症的原因——1物理性因⼦2化学性因⼦3⽣物性因⼦4坏死组织5变态反应6异物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病变的早期以变质或渗出为主,后期以增⽣为主。
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的变性和坏死。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质和各种炎细胞经⾎管壁进⼊到⾎管外组织、体腔、体表、粘膜表⾯的过程。
·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也是炎症的中⼼环节。
3.增⽣:间质细胞、实质细胞在炎症时会增⽣,与细胞⽣长因⼦有关。
·增⽣主要在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表现最明显。
·炎症增⽣具有限制炎症扩散和修复损伤组织的作⽤。
四、炎症的局部与全⾝反应1.局部表现红:局部充⾎,最初动脉性充⾎,鲜红(氧合⾎红蛋⽩多)以后⾎流变慢淤⾎暗红⾊(脱氧⾎红蛋⽩多)。
肿:局部肿胀,充⾎和炎性渗出物。
热:动脉性充⾎,⾎流量多,流速快,代谢增强,产热增多。
痛:渗出物压迫神经末梢(如指头炎),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PG缓激肽)。
功能障碍:实质细胞变性坏死,渗出物压迫阻塞,痛本⾝也影响功能。
2.全⾝反应——发热、末梢⾎⽩细胞数⽬改变、⼼率加快、⾎压升⾼,寒战、厌⾷。
(1)发热:外源性和内源性致热原共同作⽤的结果1) 外源性致热原:2内源性致热原:主要由⽩细胞产⽣的IL-1和TNF。
能作⽤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局部产⽣PGE2引起发热。
·⼀定程度发热对提⾼机体免疫⼒有好处,不可⼀发热就退烧。
(2)末梢⾎⽩细胞计数升⾼、核左移。
机理:①⾻髓中动员出来的⽩细胞进⼊⾎循环。
②集落刺激因⼦(CSF,主要来⾃淋巴细胞、巨噬C)能促⾻髓造⾎前体细胞增殖。
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巨噬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身体遭受外来的伤害或感染时,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
而巨噬细胞则是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特别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指出巨噬细胞在人体免疫防御中的重要性。
一、炎症反应简介炎症反应是人体对于外来病原体侵入或细胞组织受损的一种反应。
在炎症反应中,身体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和分子,向受损或感染的部位迅速引导各种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其目的在于将细胞和分子引向病菌增殖或伤害部位,将外来的细胞或细胞碎片进行吞噬和清除,并加速炎症反应的结束,达到维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不过,炎症反应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机体无法控制炎症反应,通常情况下,这些细胞和分子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有可能导致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疾病。
因此,影响炎症反应过程的调节细胞和分子变得尤为重要。
二、巨噬细胞的功能1、吞噬和清除功能巨噬细胞是一种以吞噬和清除细胞垃圾为主要生理功能的免疫细胞。
这意味着,当身体遭受到感染或损伤时,巨噬细胞可以主动向病原体或受损组织发起吞噬反应,将其包裹在自己的体内,并进行消化和清除。
这一过程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2、免疫调节功能除了吞噬和清除外,巨噬细胞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分泌各种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分子,吸引到其他免疫细胞进入受损或感染的部位参与免疫应答,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泌炎症反应分子,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调控体内的炎症反应。
3、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巨噬细胞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在体内的一些肿瘤小鼠模型中发现,激活巨噬细胞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并促进癌细胞的死亡。
这也意味着,巨噬细胞有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潜在用途。
三、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1、起始炎症反应在身体遭受感染或损伤后,巨噬细胞就会起始炎症反应,引导其他免疫细胞进入病灶,进行紧急处理。
2、调控炎症反应巨噬细胞能够分泌多种介质,来控制身体的炎症反应。
第九版病理学第四章炎症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四章炎症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十八章。
本章为第四章炎症。
本章考点剖析内容全面、新颖,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33)、简述题(9)、填空题(9)及单项选择题(48)。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四章炎症第一节炎症的概述第二节急性炎症第三节慢性炎症重点难点掌握:炎症的概念,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变化和白细胞渗出的机制,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急性炎症病理类型、病变特征与结局,非特异性慢性炎的病理变化,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及病变特点。
熟悉:白细胞吞噬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炎症介质的类型及其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了解:炎症命名原则;炎症过程中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一、名词解释(33)1、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防御反应,是一种基本病理过程。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2、变质(alteration):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变质既可发生于实质细胞,也可发生在间质细胞,实质细胞可出现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细胞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等;间质常出现黏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等。
3、渗出(exudation):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蛋白成分(如纤维蛋白、补体、抗体等)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4、渗出液:是指炎症时渗出的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称为渗出液。
5、炎性增生(proliferation):是指在致炎因子和组织崩解产物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细胞的再生和增殖,称为增生。
以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最为常见。
在某些情况下也有上皮细胞和实质细胞的增生,有时伴有淋巴组织增生。
04炎症(一)
(3)组织损伤作用 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 释放产物:溶酶体酶
活性氧自由基 前列腺素 白细胞三稀 引起内皮细胞和组织损伤。
(四)炎性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 主要作用
自学
要求:1.何谓炎性介质? 2.细胞释放和体液中的主要炎性介 质有哪些?有何作用?
(五)炎细胞的种类、形态、功能及意义
(2) 直接内皮损伤 (3) 白细胞介导的内皮损伤 (4) 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后果: 水肿(edema):渗出液和漏出液在组织间质的
集聚 积液(hydrops):渗出液和漏出液在浆膜腔集聚
3.渗出液的意义: ① 稀释毒素
有益方面: ② 营养、产物 ③ 纤维蛋白网 ④ 刺激免疫
a.限菌扩散 b.有利吞噬 c.修复的支架
有害方面:
(1)渗出液过多:可压迫邻近器官,影响其功能活 动,如心包积液。
(2)纤维素渗出过多:不容易完全吸收,可发生机 化,引起组织粘连。
(3)水肿: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如:喉头水肿
脑水肿→脑疝
(三) (三)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渗出过程:
1.边集 2.粘着 3.游出和趋化作用 4.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
2.阐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3.用病理知识解释炎症的临床表现; 4.区别渗出液与漏出液,并说明其意义; 5.举出五种炎症介质并简要说明其功能作用 6.简述炎症的结局及炎症蔓延的方式。
修复
第三节 炎症的经过、结局
一、炎症的经过:
(一)急性炎症 (二)慢性炎症
(一)急性炎症的特点、局部表现 和全身反应
1. 发病时间:几天 - 1个月 2. 病变类型:变质性炎、渗出性炎 3.炎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 4. 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 炎症
②作用:
A、吞噬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及抗原抗体免疫 复
合物。 B、含溶菌酶和酸性水解酶。
C、死后释放各种蛋白水解酶,溶解液化坏死组织
和纤维素等物。
核多呈腊肠状,分叶状,一般核2~5叶。
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2、巨噬细胞(大吞噬细胞) ①出现时期:
炎症后期、慢性炎症、病毒性炎症等。
痊愈
1、完全痊愈: 完全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功能。
2、不完全痊愈: 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功能。
蔓延扩散
1、局部蔓延:
经组织间隙或自然管道扩散。
2、淋巴道扩散:
随淋巴液扩散,从近到远。
3、血道扩散:
随血道扩散。
血道扩散
(1)菌血症:
血中有菌,而无中毒症状。
(2)毒血症:
细菌毒素或毒性产物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的,是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场所,参
与体液免疫作用。
细胞核呈圆形、偏位,染色质呈车轮状,胞浆较宽。
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6、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①出现时期:
变态反应性炎症
②作用: 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颗粒内均含有肝
素和组织胺,肥大细胞胞浆内还含有5- 羟色胺。引起炎症反应。
增生 (Proliferation)
炎症的临床分型
1、超急性炎症:数小时至数天。
2、急性炎症:几天到一个月,以中性粒细胞
浸润为主。
3、慢性炎症:几个月到几年,以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和浆细胞为主。
4、亚急性炎症: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
炎症的类型
二、病理分型 1、变质性炎 2、渗出性炎 3、增生性炎
变质性炎
• 概念:
以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与增
病理学 第4章.炎症(临床医学 第7版)
症
Heat
Redness
Swelli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ain
Loss Of Func.
第一节
一、炎症的概念 1.炎症的定义
炎 症 概 述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
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称为炎症。
④
①
②
③
炎症的意义
炎症是最重要的保
护性反应 炎症是损伤、抗 损伤和修复三位 一体的综合过程
(2) 补体系统:
在炎症中的主要作用: ①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C3a、C5a) ②对白细胞趋化作用 (C5a吸引中粒、单核细胞) ③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主要炎症介质的作用
血管扩张
血管壁通 透性升高 趋化作用 发热 致痛 组织损伤
组胺、缓激肽、PGE2、PGD2、PGF2、NO
组胺、C3a、C5a、PAF、LTC4、LTE4、P物质、 氧自由基 C5a、LTB4、细菌产物、IL-8、TNF IL-1、IL-6、TNF、PG PGE2、缓激肽 活性氧代谢产物、溶酶体酶、NO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增生 局部淋巴结肿大、脾、肝肿大 4、实质器官的改变。 5、其他:睡眠增加、厌食等。
第二节
急性炎症
炎症依其病程经过分为两大类: –急性炎症(acute inflammation)
持续时间短 以渗出性病变为主 以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慢性炎症(chronic inflammation) 持续时间较长 以增殖性变化为主 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为主。
五、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根据渗出物的主要成分,急性炎症分为
浆液性炎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 出血性炎
动物病理学4-3-第4章炎症第3节
Adhesion (附壁) 白细胞粘附在内皮表面以阿米巴方式移动.
20
2、白细胞粘附 (adhesion)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着是白细胞游出的前提。附壁 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贴附并不牢固,可重新被血液 冲走。
只有当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牢固粘着后才有可能进一步 游出,这种粘着靠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 (如选择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等)相互识别、相互 作用完成的,炎症时白细胞表达新的粘附分子或原有 粘附分子因子数目明显增加,并增加内皮细胞与白细 胞的亲和性,为白细胞的游出创造了条件。
Neutrophil adhesion and migration
国家精品课程 《动物病理学》
第三节 炎症的发生发展
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即有致炎因素直接作用和继 发于炎症反应的不良效应所导致的局部组织的损伤,变质即 作为炎灶组织遭受损伤的结果,同时又是炎症应答的诱因, 使得炎症呈现一环套一环的链式发展过程。也有为清除、消 灭致炎因子和病理性产物而诱发的炎症应答,白细胞的渗出 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多数细菌感染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 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引起酸性粒细胞增加 一些病毒感染选择性地引起淋巴细胞增加,
如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和风疹等。 但某些病毒、立克次体、原虫和细菌( 如伤寒
菌) 感染则引起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减少。
炎细胞浸润的意义
炎细胞浸润种类的一般规律 ①时间阶段
急性炎症:6~24h中性粒为主,48h后单核为主 慢性炎症: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巨噬细胞
慢性炎症
慢性肉芽肿性炎的发生
诱因 ——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巨噬细胞活化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巨噬细胞活化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感染、组织损伤等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可以帮助机体清除伤害源,促进组织修复。
巨噬细胞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可以通过吞噬病原体和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参与到炎症反应过程中。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炎症反应会失控,导致发病和疾病的恶化。
这种情况下,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调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巨噬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一、巨噬细胞的构成和功能巨噬细胞是一类噬菌细胞,主要分布在组织间隙、器官和血液中。
它们可以通过吞噬和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参与身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此外,巨噬细胞还具有清除死细胞和组织修复等功能。
因此,巨噬细胞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巨噬细胞的活化方式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被激活,其中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胞因子刺激、活化的T细胞和抗体中的Fc部分等。
这些刺激会使得巨噬细胞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变化,包括吞噬活性的提高、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等。
三、巨噬细胞活化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在巨噬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中,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
下面将介绍几种比较重要的分子机制。
1. Toll样受体(TLRs)TLRs是一类识别病原体的受体,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APCs (抗原呈递细胞)中。
病原体或者它们的成分可以与TLRs直接结合,从而激活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抗菌作用。
TLRs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MyD88依赖和TRIF依赖两条途径。
2. 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是一种可以调控多种发炎和免疫反应的核转录因子,它参与了TLRs、TNFα等多种巨噬细胞活化通路的信号转导。
在不同的活化过程中,NF-κB会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进行活化,从而诱导细胞因子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
3. MAPKsMAPKs是蛋白激酶家族,包括JNK、ERK和p38等亚型。
这些激酶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参与TLRs等多种巨噬细胞活化通路的信号转导。
例如,JNK可以激活AP-1等转录因子,从而诱导基因的表达。
西医综合(研究生考试)-病理学-第四章 炎症题库
西医综合(研究生考试)-病理学第四章炎症题库[单选题] 1、纤维素性炎的好发部位不包括()。
A 皮肤B 心包C 结肠D 气管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纤维素性炎的特征为纤维蛋白原渗出,后形成纤维素,好发于黏膜(咽、喉、气管、肠)、浆膜(胸膜、腹膜、心包膜)和肺组织,如发生在咽喉部的白喉、发生于气管的浮膜性炎、心包浆膜的绒毛心等。
A项,皮肤接触外界感染细菌好发化脓性炎。
[单选题] 2、以炎性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最先出现的病理过程是()。
A 白细胞边集B 白细胞游出C 化学趋化作用D 吞噬作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将炎症细胞输送到炎症灶。
炎症最重要的特征: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渗出过程:白细胞边集→附壁→黏附→游出等,在趋化因子作用下运动到炎症灶,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
[单选题] 3、炎症的本质是()。
A 以损伤为主的反应B 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C 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增生D 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炎症的本质是损伤因子损伤机体,机体消灭损伤因子,并修复损伤的过程,即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统一,以防御为主。
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增生。
局部表现包括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单选题] 4、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
A 物理因子B 化学因子C 生物因子D 坏死组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
[单选题] 5、关于炎症的阐述,错误的是()。
A 炎症的特征性病变是渗出B 炎症以白细胞反应为中心C 炎症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D 炎症的局部反应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损伤的防御过程,这一防御过程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特征性病变是渗出,炎症的局部反应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单选题] 6、寄生虫病灶中最常见的炎症细胞是()。
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巨噬细胞是一种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细胞类型。
它们是一类具有贪婪性质的细胞,具有摄取和消化它们遇到的外部微生物、细胞残骸和过于老化的细胞的能力。
这种细胞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是炎症反应中的关键参与者。
炎症反应的本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虽然炎症反应可以用来防御外来病原体的进攻,但有时它们却会引起不同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如关节炎、中风、肺炎等。
巨噬细胞在这些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关节炎发生时,巨噬细胞会在关节内聚集并开始分泌一些细胞因子。
这些细胞因子会导致关节内软骨的破坏,从而加重疾病的进展。
近年来,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了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具体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通过这些研究,人们对这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和治疗不良反应。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新冠病毒感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发现,在病毒感染初期,巨噬细胞会消耗体内的氧气,并引发炎症反应。
当炎症反应出现后,细胞因子的水平会升高,导致肺部病变,增加病患死亡率。
不过,如果及时给予免疫抑制剂,就可以防止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加剧,同时有望改善病患的症状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
除了新冠病毒之外,巨噬细胞在其他不同疾病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巨噬细胞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从而加剧肿瘤的恶化。
因此,研究者正在探索一些方法来抑制巨噬细胞的生长和分泌,以帮助预防或治疗肿瘤。
此外,巨噬细胞还可以在各种疾病中的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可以分泌一些具有抗炎和抗病原体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可以有助于改善一些炎症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哮喘、糖尿病等。
更有一些研究甚至表明,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其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促进伤口愈合和皮肤修复。
尽管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很多情况下,研究者仍然无法准确地预测巨噬细胞的具体行为。
病理学 第四章 炎症
2.内皮细胞损伤 1)速发持续反应--直接损伤 v累及整个微循环 v严重烧伤、化脓菌感染 2)迟发延续反应--直接损伤 v累及细静脉和毛细血管 v轻到中度热损伤、X线、紫外线、细菌毒素 3)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v细静脉及肠和肾小球的毛细血管
3.穿胞作用增强 v胞浆中接近相连处的囊泡体 v富含蛋白的液体
2、补体系统(C3、C5) ①组胺--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 ②C5a趋化中粒、单核、嗜酸粒、嗜碱粒 ③C5a激活AA的脂加氧酶途径 ④C3b调理素化作用
3、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 Ⅻ因子启动凝血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①凝血酶促使白细胞粘着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②纤维蛋白多肽使血管通透性升高,趋化白细胞 ③纤溶酶降解C3和纤维蛋白--扩张血管、增强
过程:边集、粘着、游出
白细胞渗出
(趋化作用)
吞噬作用
作用 免疫作用
增生
组织损伤
炎症
痊愈(完全愈复、不完全愈复) 慢性炎症 蔓延扩散(局部蔓延
淋巴道蔓延 血行蔓延)
菌血症 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
毒血症
有菌 无中毒症状
有菌 有中毒症状 有毒素
有菌 有中毒症状 有毒素 栓塞性脓肿
渗透压失衡 澄清
29g/L以下 <300×106/L
<1.018 -
不自凝 无
3.渗出液的意义: 有利:1、稀释中和毒素。 2、带来营养物质和运走代谢产物。 3、带来抗体补体。 4、纤维蛋白网限制细菌的扩散,有利于白 细胞爬行 5、细菌、毒素带到淋巴结,引起细胞、体 液免疫。 不利:1、压迫和阻塞 2、纤维蛋白渗出增多:机化和粘连
脓液成分:⊕脓细胞 ⊕坏死组织碎屑 ⊕细菌
1、表面化脓和积脓
表面化脓:发生在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 积 脓:脓液积聚在浆膜腔、心包、胆囊、输卵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巨噬细胞与后期炎症巨噬细胞功能呼吸道感应侵入慢性炎症吞噬作用炎症恢复期产生NO 症状活化代谢发生改变受体急相蛋白外源微生物的命运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静脉注入的可溶性蛋白细菌脓毒性休克经其他途径注入的抗原的命运移植与宿主疾病消化道蛋白折叠错误所引起的疾病细菌败血性休克嗜中性粒细胞作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可快速移动、吞噬并杀死侵入机体的微生物,但并不能杀死所有的侵入微生物。
因此机体就会起用一个由巨噬细胞组成的“支持”系统。
巨噬细胞在反应时间上较嗜中性粒细胞慢;但其抵抗微生物的能力更强;并可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反应。
嗜中性粒细胞只有一个功能,即就是消灭侵入机体的微生物,而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它们不仅可以作为感应细胞而引发炎症,并且在后期的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巨噬细胞功能感应侵入如第二章所述,巨噬细胞具有Toll样受体,因此可监控细菌、病毒的侵入。
巨噬细胞反应时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其中最主要的是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吞噬作用与那些影响嗜中性粒细胞介导单核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有相似的过程。
通过选择素结合,介导细胞旋转,单核细胞整合素结合血管壁上的配体后停止运动。
单核细胞通过β2整合素结合到ICAM-1上而紧密地结合到内皮细胞,并且沿血管壁移动。
在这些组织当中,将这些单核细胞称为巨噬细胞。
粒细胞到达炎症区域后几个小时,巨噬细胞才到达。
细菌产物和补体活化后的产物(如C5a)吸引巨噬细胞,受损的细胞或组织释放的分子也可吸引巨噬细胞。
将死的粒细胞释放胰肽酶、胶原酶,并产生一些趋化因子。
粒细胞产生的防御素和其他的多肽吸引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在IL-6的作用下,活化的粒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可选择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又称为单核细胞化学引诱蛋白(CCL2)。
粒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殉者:其首先到达并袭击外源物,在将死去时又吸引巨噬细胞向外源物侵入部位移动。
巨噬细胞的吞噬过程与粒细胞相似。
巨噬细胞通过氧化和非氧化两条途径杀死微生物。
与粒细胞相比,巨噬细胞具有持久、可重复的吞噬活性。
而巨噬细胞还具有一个额外的功能,即就是清除死的和将死的细胞。
产生NO在一些哺乳动物身上,尤其是啮齿类动物、牛、绵羊和马(不包括人类、猪、山羊、兔),微生物的产物可使巨噬细胞合成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NOS1)。
这种酶以NADPH和氧作用于精氨酸而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NO)和瓜氨酸(图4-1)。
虽然NO本身不具有高的毒性,但其可与过氧化物反应产生具有高反应性和毒性的氧化剂如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和NO2自由基:NO+O2-OONO-HOONO OH+NO2持续不断产生的NO促进巨噬细胞有效消除细菌、真菌、原虫、蠕虫和肿瘤细胞。
NO可结合一些自身限制性酶如核糖核酸还原酶,并且可以阻断DNA的合成。
NO同样可阻断线粒体亚铁血红素呼吸酶的作用。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巨噬细胞都产生NO(这些产生NO的巨噬细胞被划分为M1细胞)。
其他的巨噬细胞被称为M2细胞,其可在精氨酸酶作用下将精氨酸转变为鸟氨酸,但不产生NO。
这两种巨噬细胞在防御保护机体方面发挥的作用完全不同。
如果M1细胞活化,则可抵御侵入的微生物,而且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
M2细胞的作用则相反:降低炎症反应,产生的细胞因子抑制免疫反应。
这些M2细胞在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提高血管形成、组织改造和组织修复。
当需要炎症时,M1细胞在炎症早期发挥作用。
而另一方面,在组织修复过程中,M2细胞则出现在后期炎症当中。
图4-1 在巨噬细胞中,精氨酸有两种代谢途径。
在NO合酶的作用下产生的NO是主要的抗微生物感染途径和M1巨噬细胞的主要特点。
在精氨酸酶作用下,M2细胞产生鸟氨酸,降低抗微生物活性。
(精氨酸;精氨酸酶;鸟氨酸;瓜氨酸;琥珀酸;一氧化氮合酶2;NO;2NO+O22NO2;2NO2;N2O4;NO2-;NO3-)活化尽管单核细胞和处于静止状态的巨噬细胞都是有效的吞噬细胞,而其在在先天性免疫中的活性都较高。
其通过Toll受体的配体如脂多糖、cpG DNA、细菌糖类、热休克蛋白和炎性产物来活化。
活化水平依赖于刺激原,部分细菌如肺结核杆菌才能更为有效的活化巨噬细胞。
因此,当单核细胞首先到达炎性组织之后,提高溶菌酶的产生,增强其吞噬活性、增加抗体和补体受体的表达,分泌更多的蛋白酶(图4-2)。
炎性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特别是TNF-α和IL-12可活化自然杀伤性细胞。
反过来,自然杀伤性细胞分泌的IFN-γ可以进一步活化巨噬细胞。
IFN-γ上调许多不同的基因,特别是诱导性NO合酶的基因。
因此在IFN-γ和分枝杆菌共同作用下,NOS2基因上调400倍。
增加产生的NO和活化的巨噬细胞成为微生物的潜在杀手。
图4-2 巨噬细胞有三种活化途径。
在Toll样受体的作用下活化,在IFN-γ作用下活化,或可能经历一个“可选择的活化”以起到抑制作用。
(先天性活化;增加的:溶菌酶、吞噬作用、膜受体;TLRs和相关受体;免疫活化;增加的:大小、运动性、膜活性、溶菌酶、吞噬作用、微生物活性、MHCⅡ表达;IFN-γ微生物刺激;静息性巨噬细胞/单核细胞;IL-4/IL-13;选择性活化:增加组织修复、MHCⅡ表达、降低微生物的破坏性)受体巨噬细胞表面有多种不同的受体蛋白(图4-3)。
前面描述了可识别微生物组分的Toll样受体。
巨噬细胞同样具有抗体受体,比如,CD64(FcγRІ)是一高亲和性抗体受体,表达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少量的粒细胞上。
像其他的抗体受体一样,CD64结合抗体分子的Fc区域,因此也称为Fc受体(FcR)。
IFN-γ提高CD64的表达。
人的巨噬细胞同样携带两个低亲和力的抗体受体,CD32(FcγRⅡ)和CD16(FcγR Ⅲ)。
牛巨噬细胞上有一个独特的FcR,称为Fcγ2R,可以结合到与IgG2抗体一同孵育的颗粒上。
巨噬细胞上同样有补体组分的受体,包括CD35(CR1),是C3b的主要受体,整合素CD11b/CD18同样是C3b片段的受体。
这些受体就可使与C3b一起孵育的微生物结合到巨噬细胞上(box4-1)。
图4-3 巨噬细胞表面表达的一些主要受体及其功能。
(转运受体;铁传递蛋白;细胞因子受体;补体受体;抗体受体;CD71/CD25/IL-2/CD64(FcγRІ)/CD32(FcγRⅡ)/CD16(FcγRⅢ)/CD35(CR1)/CD11b/18(CR3))Box4-1 控制先天性免疫的基因对分枝杆菌、布鲁氏菌、沙门氏菌、利什曼原虫的先天性抵抗是由称为NramP的基因控制,其存在于人类、狗、鼠、野牛、红鹿、牛和鸡身上。
在巨噬细胞中,NramP基因编码一个离子转运蛋白即自然抵抗相关蛋白(NramP1)。
在吞噬时,NramP1在吞噬体膜上形成,随后在吞噬体外作用于二价离子泵,通过剥夺其金属离子而抑制细胞内寄生虫的生长发育。
牛身上的等位基因可有效活化巨噬细胞并控制体内的流产布氏杆菌的生长。
抵抗和易感等位基因的差别与在NramP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发生置换相关。
如上一章所述,整合素可使巨噬细胞结合其他细胞、结缔组织分子如胶原质和纤维素、一些补体分子。
在狗的巨噬细胞上鉴定到一个新的整合素αdβ2,其配体和功能还不清楚。
巨噬细胞同样有甘露醇结合受体(CD206),可在小囊中结合甘露糖和海藻糖或侵入的微生物脂多糖,可使巨噬细胞结合并消化非调理性细菌。
巨噬细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受体CD40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间的交流,其配体称为CD40配体(CD154或CD40L),存在于T细胞上。
巨噬细胞可经CD40收到活化信号。
当以此途径活化时,巨噬细胞增加细胞因子的合成和NO的产生,同样其存活时间延长。
外源物的命运巨噬细胞遍布全身,因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捕获侵入机体的微生物。
例如,经静脉注入的细菌会被巨噬细胞很快从血液中清除掉。
其最终的命运由感染的动物类型决定。
在狗、实验用的啮齿类动物和人类身上,细菌和其他的颗粒物(80%-90%)主要是在肝中被捕获并清除。
肝的这种清除机制已经研究的比较清楚了。
在过去的很多年,人们认为循环中的细菌是通过位于肝中的巨噬细胞(枯否氏细胞)吞噬,并从血流中将其清除,但这一过程比较复杂。
循环中的细菌确实被枯否氏细胞捕获,但只是结合到细胞外。
细菌产物与TLR相互作用,刺激枯否氏细胞分泌TNF-α和IL-1。
这些细胞因子吸引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并通过细胞表面整合素结合到枯否氏细胞。
结合的粒细胞随后消化并清除细菌。
经吞噬后,粒细胞开始降解和经历细胞凋亡等过程。
完整的凋亡的粒细胞随后被消化,并被枯否氏细胞毁灭,因此毒性代谢产物和蛋白酶不会逃脱。
在急性炎症过程中,肝中的中性粒细胞阻断微生物破坏,而巨噬细胞阻断由逃逸的粒细胞所产生的降解产物对组织的损伤。
相反,在牛、绵羊、山羊、鹿、单峰驼、猪、马、猫等动物身上,颗粒主要是由位于肺中的小血管的巨噬细胞清除(肺血管内巨噬细胞)(表4-1和图4-4)。
这些血管内巨噬细胞被吸引游走到肺毛细血管内皮(图4-5)。
表4-1 家畜哺乳动物清除血流中的颗粒的位点图4-4 狗和猫分别经过不同途径清除血流中的细菌。
狗主要通过肝中的枯否氏细胞,而猫则是依赖于血管内皮巨噬细胞。
图4-5 七日龄小猪的肺血管内细胞(M)。
细胞有很多伪足、电子密度高的铁蛋白体、吞噬体和脂滴。
其紧密附于厚的血窦组织屏障(气血屏障)(毛细血管内皮E和肺泡上皮基膜间含有纤维原细胞F 和啮槽上皮细胞P),在相近的黏附区域,可见细胞间桥的质膜。
在一些物种中,肝的清除能力很重要,大的病毒或细菌经过肝时即可被完全清除(图4-6)。
相对于肝,脾是一个有效的过滤器,但是一个小的器官,只能捕获较小的物质。
脾和肝以不同的方式清除微粒。
脾巨噬细胞有抗体的受体(CD64),与抗体孵育的微粒在脾中被清除。
相反,肝中的吞噬细胞表达补体受体(CD35),因此与补体作用的微粒在肝中被清除。
从血液中清除微粒的速率由调理素如纤维连接蛋白或甘露醇结合性凝集素调控。
如果给动物经静脉注入大剂量的胶态炭,调理素暂时性被耗竭,其他的颗粒(如细菌)将不会从血流中清除。
在这种情况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即被“封闭”。
如果存在特异性抗体,从血中清除微生物的能力提高,因为调理素提高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捕获效率。
若无抗体或细菌有抗吞噬的脂多糖小囊,清除效率则下降。
一些复合物如细菌内毒素、雌激素、单纯的脂质可刺激巨噬细胞活化,增加清除细菌的能力。
类固醇和其他的药物可降低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降低了清除效率。
图4-6 清除血中细菌(一发生E.coli的小猪)。
无抗体时,缓慢且不完全清除血中的细菌。
(血中可见的细菌;无抗体;有抗体;注入后的时间)静脉注入的可溶性蛋白如果不认真处理,可溶性的蛋白分子会自动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