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模版改
导学案设计模板
8、《一个文官之死》导学案编订者:邓洁玫一)预习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
2、学习通过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
3、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感情变化;能找出切尔维亚科夫打了喷嚏后的心理历程,分析其心理活动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4、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5、认识反复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使用这一写作手法。
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一个文官的死》、等。
与、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三、写作背景:小说写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沙皇政府为了镇压民粹派而实行高压政策,警察和官僚飞扬跋扈,社会非常黑暗。
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官贵民贱,官官相卫,大官压小官,小官欺小民,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
政府暴戾无道,扼杀自由;百姓饱受压制,怨声载道;整个社会气氛令人窒息,人心惶惶。
当时社会黑暗与专制导致人民的恐惧和心理扭曲与压抑。
四、初读作品:1、字词积累:庶务()喷嚏()咳嗽()惶惶不安 ( ) 嘟嘟哝哝()2、小说中死去的文官谁?他的死因是什么?3、概述小说大体故事情节。
(叙述格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五、研读作品:4、为了一个喷嚏,文官道歉了几次?5、找出文官的神态变化和心理变化的语句。
(在书本中圈划出来)神态变化:心理变化:6、找出将军面对道歉的反应的语句。
(在书本中圈划出来)7、小说结尾写切尔维亚科夫之死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8、“反复道歉”是小说的主体,分析“反复”在文中的作用。
二)探究案1、死因探究: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是谁,也不管在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
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偶尔也要打喷嚏。
大家都打喷嚏。
”打喷嚏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为何竟会导致一个人的死亡?他是被什么吓死的?2、探索小说主题:(1)从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2)作者对这种社会环境和处在这种环境中的切尔维亚科夫的态度如何?(小说主题)三)检测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踉跄靓妆斗量车载相互谅解B.书箧挈带切骨之仇锲而不舍C.况味粗犷旷日持久框架结构D.数落数说滥竽充数数典忘祖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梁朝伟在电影《色•戒》中的表演真可谓出类拔萃,人们透过他的眼神可以穿越时空,窥看人物内心深处存留的关于人性的复杂纷扰的记忆。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导学案参考修改模板范本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导学案)(集美中学 杨正国)一、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数图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本节重点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三、本节难点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四、知识储备1、提问:你能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及一元二次方程吗?2、比较,,a b c 的大小:22,5a b c ==-五、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点① 若判别式240b ac ∆=->,设方程20ax bx ++=的二根为1212,()x x x x <,则:0a >时,其解集为{}12|,x x x x <>或;0a <时,其解集为{}12|x x x x <<. ② 若0∆=,则有:0a >时,其解集为|,2b x x x R a ⎧⎫≠-∈⎨⎬⎩⎭;0a <时,其解集为∅. ③ 若0∆<,则有:0a >时,其解集为R ;0a <时,其解集为∅.. ④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其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二次函数的图象有关,从而可数形结合法分析其解集.我们由此总结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三部曲“方程的解→函数草图→观察得解”六、知识运用1、求不等式2610x x --≤的解集. 2、不等式22ax bx ++>的解集是}11|23x x ⎧-<<⎨⎩,则a b +的值是_________ 3、变式训练:已知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αβ,且0αβ<<,求不等式20cx bx a ++<的解集.4、若01a <<,则不等式1()()0a x x a-->的解是___________5、解关于x 的不等式:2(1)10ax a x -++<七、重点概念总结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①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A=c bx ax ++2>0(或<0)(a>0) ② 计算判别式∆,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ⅰ.∆>0时,求根1x <2x ,⎩⎨⎧<<<><>.002121x x x A x x x A ,则若;或,则若ⅱ.∆=0时,求根1x =2x =0x ,⎪⎩⎪⎨⎧=≤∈<≠>.00000x x A x A x x A ,则若;,则若的一切实数;,则若φⅲ.∆<0时,方程无解,⎩⎨⎧∈≤∈>.00φx A R x A ,则若;,则若 ③ 写出解集.一元二次不等式()00022≠<++>++a c bx ax c bx ax 或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根为2121x x x x ≤且、,ac b 42-=∆,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如下表:0>∆ 0=∆ 0<∆二次函数 c bx ax y ++=2(0>a )的图象c bx ax y ++=2c bx ax y ++=2 c bx ax y ++=2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002>=++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无实根 的解集)0(02>>++a c bx ax {}21x x x x x ><或 ⎭⎬⎫⎩⎨⎧-≠a b x x 2 R 的解集)0(02><++a c bx ax {}21x x x x <<∅∅。
18课第一课时导学案模板
夏津实验中学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庞士甲 审核人: 王晓雪 班级:九年级 姓名: 日期: 序号:(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达标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课题 怀疑与学问 第18课学 习 过 程内容 补充自主学习(15分钟)学习目标1. 理清文章论证结构。
2. 理解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层进式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搜集有关作者的故事。
知识链接1. 顾颉刚(1893-1980 ),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 究。
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
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2. 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在论述中,条分缕晰,层次分明,其中过渡句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当作者引用两位古代哲学家的话作为文章的论点之后,用三段话层层推进,提出对传说要疑,进而又扩展到对书、对学问也要疑,初步确立怀疑的基本作用,然而作者并未由此进入总结,却用一个并列复句既总结上文,又开启下文,像一座桥梁,把作者的另一层意思连接起来,使论述走向更新的一个层面。
这个过渡句用得恰到好处,无生硬之感。
自主探究1.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程颐.( ) 譬.如( ) 步骤. ( ) 懒惰.( ) 塾.师( )大儒.( ) 停滞.( ) 虚妄. ( ) 2. 解释下面的词语。
(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 大儒: (3) 流俗: (4) 不攻自破:合 作 探究(15分钟)展示反馈1.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讨论并归纳:(1)中心论点: 。
(2)分论点:① 。
② 。
2.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讨论并归纳: (1)事实论据: ① ② ③ ④(2)道理论据: ① ② ③3.请编写本文的阅读提纲。
点拔归纳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篇一:初二语文导学案模板东辰学校初2015级语文导学案编号17号姓名日期 17、寻找时传祥编写人:审查人:审核人:初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表达的主旨,体味人物通讯的特点;2、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品析冷峻平实的语言。
【教学重点】把握时传祥精神的实质,理解其现实的针对性。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含而不露、朴素奇崛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编写小传,梳理内容;分析人物,深入开掘。
【知识链接】1、通讯简介: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其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2、作者简介: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
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级主编。
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3、相关背景:《寻找时传祥》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预习案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夹菜(jiá jiā∨)耿大爷(ɡěnɡ∨ɡěn)倪志福(líní∨)...揣着(chuāi∨zhuì)诚挚(zhì∨zhí)偌大(ru? nu?∨)...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蔑(mia )(蔑视)偌(ru? )(偌大)篾(mia )(竹篾)诺(nu? )(诺言)赚(zhuàn)(赚钱)漠(m? )(冷漠)嫌(xián )(嫌恶)寞(m? )(寂寞)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世沧桑。
导学案模板
表内除法第五课时
姓名
安绍军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
课题
时间
编号
学习内容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教具学
具准备
班班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四、归纳总结,重点解疑。
五、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六、回顾提练,总结升华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
业
日
志
作业布置内容:
作业布置目的:
作业批改情况:
1.书写干净,正确率高的有:
2.知识掌握不太牢固,格式不太正确的有:
3.典型错例分析:
4.补救措施:
历史导学案模板(学生版)
历史导学案模板(学生版)
历史导学案模板(学生版)
导学案概述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研究历史相关知识。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探索,学生将能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研究目标
- 掌握特定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和相关细节
- 了解历史事件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 分析历史事件中的原因和结果
- 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导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 向学生简要介绍本堂历史课的主题和目标,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概念讲解
- 解释相关历史术语和概念,例如:
- 历史事件:发生在过去的重要事件或发展
- 时间与地点: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 影响与意义:历史事件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和意义
3. 探究活动
- 提供学生独立或小组探究历史事件的资料或文献,并引导学
生回答以下问题:
-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 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性和影响?
- 这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4. 总结与讨论
- 要求学生回顾他们的发现和答案,并结合课堂讨论进行总结。
-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课堂延伸
- 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相关历史事件,并撰写论文或
展示报告。
- 推荐相关历史书籍、电影或纪录片供学生阅读和观看,以拓宽历史知识视野。
总结
本导学案模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历史课堂中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框架。
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学生将能够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提升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授课内容:
课题:第一课《开卷有余》
第一重要性:学会如何有效地理解课文
一、知识讲解
1.“开卷有余”:比喻起头就给出足够多的资料,使事情的处理容易。
也比喻开门见山,有条不紊地讲述前因后果,能够一气呵成地将文章讲完,不留余地。
2.课文内容:《开卷有余》是蒲松龄的一篇作品,这篇课文主要围绕
竹庵读书、与家人结婚、赋诗等内容展开,主要讲述了竹庵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家人的劝说下和乡亲闺女结了婚,结果竹庵变得十分快乐,也成为
一位有成就的文人。
二、思想品德及学法重点
1.竹庵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他一边读书一边和家人结婚,把学习和
娱乐、家庭和事业结合起来,可谓一分为二,不仅能保证事业的发展,也
能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他的行为可以激励我们:要有责任心,既
要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又要重视家庭生活,均衡学习与生活,达到双赢的
境界!
2.学习竹庵的经验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要从书中汲取知识,从
中体会中华文明和传统的精神,学习先人的励志精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
充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三、教学目标
1.课堂教学目标:
(1)了解《开卷有余》的内涵;。
导学案模板(样板)
导学案模板(样板) 导学案模板年级:高一时间:第一学期课时:第三课时单元:数学基础知识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主备人:XXX 审核人:XXX课型:导学案研究目标:1.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研究惯。
重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如何在混合运算中正确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
课前准备:认真预课本第4-5页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如何计算?2.如何正确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研究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运算方法。
当这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二、揭示目标1.预交流,明确目标,掌握预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组内互评)。
2.分配任务,立体教,独立思考,在相关(如: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3.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展示交流,先组内互评)。
4.穿插巩固,全面掌握。
小组踊跃展示交流,教师予以肯定,通过讲解深入理解,并用各种形式指导研究(如:朗读)。
5.各学科老师根据上课内容来确定指导方法。
如:语文拓展,此时此刻,看着这些人,你有何感想?练写小练笔等。
三、出示自学提示认真看课本第4-5页的内容,重点看如何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
思考问题: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如何计算?2.如何正确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四、自主合作研究1.请自学书本第4-5页例1及例2,研究本课知识,并将例题补充完整,不会的标记下来。
2.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的计算的顺序。
你有什么收获?或做一做练册上的挑战题等。
72 + 16 - 54 =25 ÷ 5 × 7 =五、展示交流讲解72 + 16 - 54 = 88 - 54 = 3425 ÷ 5 × 7 = 5 × 7 = 35我的发现: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个算式里,应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语文导学案模板范文
语文导学案模板范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完整的语文导学案模板范文,并对其重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笔者编写教学导学案的第一步。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育目标和不同教学内容来确定。
例如,当我们教授《三字经》这种古代经典时,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三字经的主要内容、熟记重要语句,并通过学习巩固三字经中的古汉字、成语和古代文化知识。
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目标,并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对于语文教学,教学重点通常是某个课文的核心思想、重要生词等。
我们要注重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在笔者的语文导学案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重点的排序方式:知识技能、能力和思维方法。
针对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授课内容,笔者将教学重点进行了合理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常是教学重点中最难掌握的部分。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需要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及其难点,了解学生对此的理解程度,并决定如何更好地解决教学难点。
在笔者的导学案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是相对应的。
由于教学难点是整个阶段中最困难的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工作时认真分析,并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教学方式和授课方式。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笔者的语文导学案范文中,教师采取了“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生复述”的三步教学法。
这种方式通常适合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
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手把手的教学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育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优秀导学案模板
优秀导学案模板导学案模板:导学目标:1. 理解本课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思考。
3.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主题,并和学生讨论一下相关的问题,引入学习的内容。
2. 概念解释(10分钟)为学生简要解释本课重要概念的定义和意义。
可以通过举例或图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知识点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本课的核心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可以通过示范、实例分析、综合归纳等方式进行讲解。
4. 案例分析(15分钟)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案例或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5. 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本课的核心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并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 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相关的资源或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究和拓展。
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本课的相关作业,可以是巩固练习题,也可以是课外拓展阅读等,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导学反思:在导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升。
下一步,我将继续改进和完善导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公开课导学案模板一、课程概述本次公开课的主题为___________,是一门___________的课程。
本次公开课的目的是___________,让学生们能够掌握___________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___________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___________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其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四、教学难点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五、教学内容1. 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的。
(2)通过问题或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___________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通过图表或实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案例分析(30分钟)(1)选择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某个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docx
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公开课前准备的一份教案,它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规划,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一份针对语文公开课的导学案模板,供教师参考使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悉并掌握本堂课涉及的相关知识点。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导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
-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结构。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 引导学生深入体悟课文中的情感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课本教材和相关辅助材料。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生个人白板或笔记本电脑等学习工具。
2. 环境准备:- 教室布置整洁有序,墙壁上可以贴上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海报。
- 课堂氛围温馨轻松,学生的座位安排合理,便于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讲述短小有趣的故事或提问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 引导学生复习前几堂课的相关知识,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2. 新课讲解(15分钟):- 介绍课文的作者、背景和主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初步预测。
- 解释生词和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对课文的结构和要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部分。
3. 合作探究(2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 教师在小组讨论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点和总结。
4. 案例分析(15分钟):- 选取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音乐导学案模板(学生版)
音乐导学案模板(学生版)
导学目标
1. 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掌握一种或多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3. 通过听、唱、演奏和创作音乐,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导学步骤
1. 导入: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以
及乐器演奏技巧。
2. 概念讲解:介绍音乐的定义、音高、音长、音域等基本概念。
让学生理解音乐是由不同的音符组成的。
3. 听音欣赏: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体验音乐的
魅力。
4. 音高训练:通过唱歌或演奏乐器,练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并尝试组成简单的音阶。
5. 乐器演奏:介绍一种或多种乐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
的乐器进行研究和演奏。
6. 音乐创作: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小曲子或简短的乐曲,并与同学分享。
7. 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资源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乐器:例如钢琴、小提琴、口琴等。
3. 音乐制作软件(可选)。
参考评价
1. 听课表现:认真聆听、积极参与。
2. 乐器演奏:准确掌握演奏技巧,发挥个人特色。
3. 音乐创作:创意独特、形式完整。
4. 互动合作:团队协作、分享交流。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一种或多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并能够通过听、唱、演奏和创作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同时,他们也将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信息技术优质课导学案模板
信息技术优质课导学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和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概念、信息安全常识等,其中重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作用、信息安全概念、密码安全技术和病毒防治方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作用、信息安全概念、密码安全技术和病毒防治方法等。
2. 难点:如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讲解、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演示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或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
3.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并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和疑问进行探讨和解疑。
4. 实际操作(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作业布置与要求1. 作业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或操作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操作能力。
2.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同时注意作业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小学音乐导学案(教师用)模板
小学音乐导学案(教师用)模板小学音乐导学案(教师用)模板一、课程信息- 学科:音乐- 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时:2课时- 教材:《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册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音乐基础知识- 音符、节拍、节奏- 音阶、和弦、旋律2. 歌曲学习- 《小星星》(简谱)3. 音乐活动- 小组合作,创作简短的音乐作品第二课时1. 音乐理论知识- 音色、音域、音准- 曲式、和声、配器2. 歌曲学习- 《两只老虎》(五线谱)3. 音乐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编排一段音乐舞蹈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有趣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音乐基础知识学习(10分钟)- 讲解音符、节拍、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
3. 歌曲学习(10分钟)- 教师示范演唱《小星星》,引导学生跟唱。
4. 音乐活动(10分钟)- 学生分组,合作创作简短的音乐作品。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10分钟)- 讲解音色、音域、音准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3. 歌曲学习(10分钟)- 教师示范演唱《两只老虎》,引导学生跟唱。
4.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 学生分组,合作编排一段音乐舞蹈。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音乐作品质量4. 学生音乐舞蹈表演效果六、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册2. 课件:音符、节拍、节奏等教学课件3. 音响设备:音响、话筒、音乐播放器4. 乐器:钢琴、吉他、鼓等七、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学生完成后的导学案怎么写
学生完成后的导学案怎么写
以下是一个关于学生完成后的导学案的范例。
[课程名称]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2. 过程与方法:描述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积极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习内容
1. 重点:罗列本节课的重要概念、原理或技能。
2. 难点:分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三、学习过程
1. 预习:描述在课前进行的预习活动,如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
2. 课堂学习:回顾在课堂上的学习经历,包括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
3. 课后复习:总结课后复习的方法和效果。
四、学习成果
1. 知识掌握:评估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技能应用:描述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技能的情况。
3. 问题解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提升。
五、自我评价与反思
1. 学习满意度: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积极性等方面。
2. 改进计划:提出针对不足之处的改进计划和措施。
六、教师评价
1. 教师反馈:记录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反馈。
2. 建议与期望:总结教师对学生未来学习的建议和期望。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的课程和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导学案能够准确地反映你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导学案
第 1 页( 共 3 页)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编 制 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日期: 姓 名: 所在组别:
《烛之武退秦师》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1.运用古汉语词典,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小组互助讨论
2.背诵课文,学习并模仿辩论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
2.进一步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第一课时
一.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
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
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
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
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
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
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
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
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
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
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二、自学过程。
(一)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虽有槁暴()
金就砺( )则利须臾()所学跂()而望矣
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
(二)速读课文,把握结构
本文一共4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是什么?
二.研读课文一、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輮使之然()也
金就()砺( )则利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翻译重点句子。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文段思考。
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②第二段那句话直接回答了为什么“学不可以已”?
3.背诵一二自然段
四,研读第三段。
1、解释下列词语。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第 2 页(共3 页)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高一语文导学案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也
2.翻译重点句子。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文段思考。
①本段是从哪个角度来说“学不可以已”的?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
②本段哪句话回答了为什么“学不可以已”?
4.背诵第三段。
完成计时:分钟书写等级:综合评价等级:综合评价:批阅完成时间:
第 3 页( 共3 页)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