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学

合集下载

最新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最新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发病的直接原因。

2、病原菌:在生物性病原中,真菌和细菌称为病原菌3、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所引起不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4、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5、症状:寄主植物受病原侵染后所表现出的形式,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6、病症:病原物在受害植物上所表现出的结构特征7、生物性病原: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

8、子实体:着生真菌孢子的组织和结构9、锁状联合:担子菌菌丝为保持双核性而形成的一种钩状结构10、病毒:为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为主成份的体积极小的专性寄生物。

11、病害流行: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12、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13、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14、侵染循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5、隐症现象: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长期或永远不表现症状16、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17、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18、下口式:指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似于直角关系的一种昆虫头式如蝗虫的形状。

19、昆虫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定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叫年生活史。

20、跗肢:昆虫体成对分节的外长物。

21、多胚生殖:昆虫的一个卵形成多个胚胎,发育为个体新的生殖方式。

22、补充营养:成虫期为性细胞发育成熟进行的取食。

23、龄期: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24、单寄生:指在一个寄主体上只寄生1头寄生昆虫的现象。

25、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标准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997261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保护学分:2 学时:32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课程类别:专业课1课程设置1.1课程性质与作用园林植物保护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理实一体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昆虫、病害的识别与鉴定、园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园林植物害虫、病害的防治技术及园林草害的防除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分析原因、制定方案和组织实施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独立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和养护过程中的园林植物保护工作,胜任园林植保工的岗位。

1.2课程设计思路1.2.1教学内容设计:总体设计思路: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课程主导设计教学内容。

具体设计思路:按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理论教学内容,按照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块和课程结构体系。

教学内容针对园林施工企业进行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植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中的要求,围绕园林有害生物的鉴别和防治这个主线来构建,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2.2思政内容设计:总体设计思路:课程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为教学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具体设计思路:通过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中国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园林绿化事业巨大的发展,课程学习、专业学习对个人发展、国家建设的作用,深刻理解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树立为祖国绿化事业添砖加瓦的信心和决心。

理解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追求工匠和劳模精神,实践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大纲(园林技术专业大专层次使用)一、说明《园林植物保护》是园林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技术课和主干课。

是园林植物(包括园林植物、苗木、观赏树木、草坪)生产及养护、园林植物配置等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本大纲所列为本课程主要知识点,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授课可依据本大纲基本要求,根据学科发展和具体教学对象,适当调整讲授内容,本大纲适应园林技术专业大专层次使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目的: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防治原理和技术措施,能够识别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2、要求:使学生获得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懂得知识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保护研究的对象、了解园林植物保护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至五章是总论部分,重点和难点,应详讲,后面几章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讲。

(三)教学方法和改革措施本课程的教学应理论了解实际,理论教学要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实物及实物标本展示等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为操作技能的培养打好基础。

理论与教学实验、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病虫害发生时期相结合,与当地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类群相结合,走进大自然,到自然界中去增加感性认识,感知病虫害的生态习性、发生规律。

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防治。

(四)总教学时:80课时(五)学分:4(六)开课学期:第四学期二、大纲的内容和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绪论【教学要求】了解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意义、内容、任务和植物保护方针,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本章重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教学内容】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性质、任务。

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章昆虫的基本知识【教学要求】认识昆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昆虫的主要类别,进而明确其生长发育和种群消长与外界环境因素的辨证统一观系,为进一步学习主要害虫打下基础。

《园林植物保护》课件

《园林植物保护》课件

本课程总结
• 探讨了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保护中的 应用
本课程总结
课程特点 结合大量实际案例,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课程总结
• 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课程总结
课程效果 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能
增强学生对园林植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03
04
掌握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 别与防治方法
了解园林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 和技术
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保护的意 识和责任感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园 林植物保护问题的能力
02
园林植物保护基础知识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植物病害定义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的或非生物的因素的影响,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 干扰和破坏,导致组织和器官的生理病变,最终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未来发展展望
技术发展 学科交叉 环保理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园林植物保护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无人机、遥感监测等将在病虫 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园林植物保护将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等多个学 科交叉融合,形成更为系统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园林植物保护将更加注重生 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倡绿色防控和可持续发展 。
杂草的防治
杂草防治的方法包括人工拔除、机械除草、化学除草和生物除草等。在防治杂草时,应遵循“安全、有 效、经济、可行”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03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识别病害类型
了解和识别各种植物病害,包括 叶部、根部、茎部等不同部位的 病害,以及细菌性、真菌性、病

园林植物保护学

园林植物保护学

园林植物保护学一、名词解释:1 .园林植物病害: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种苗、球根、鲜切花或成株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受到了致病因素的侵袭,整个植株、器官、组织和局部细胞的正常生理生化功能紊乱、解剖结构破坏、形态特征改变,以致园林植物生长不良、品质变坏、产量下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和园林景色,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2.症状:园林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病原侵染后,其外表形态的不正常表现,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3.病状:寄主植物受病后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变化。

(主要类型:变色、坏死、枯萎或萎焉、畸形、流脂或流胶)4.病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的各种结构特征。

(主要类型:粉霉状物、锈状物、膜状物或线状物、伞状物及马蹄状物、胶状物<溢脓>)二、1.真菌的理化性质:(1)基本特征;无根、茎、叶。

无叶绿素,也不含维管束组织。

营养体绝大多数为丝状体,少数为单细胞或原质体,有细胞壁和真正是细胞核。

营养方式为异样型。

典型的繁殖方式为孢子繁殖。

是一种多态型生物,先经过营养阶段,然后进行繁殖。

(2)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形体称为营养体。

(3)真菌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孢囊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粉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

(4)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主要类型: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5)真菌生活史:从一个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6)真菌的多型性:有些真菌在在生活史中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孢子。

(7)转主寄生:有的真菌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亲缘关系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8)单一寄主(同主寄主):在一种寄主上完成生活史。

2.真菌的分类:首先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黏菌的营养体为变形体或原质体,真菌的营养体典型的为菌丝体;根据营养体、无性繁殖及有性生殖的特征将真菌分为五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园林植物保护

园林植物保护

课堂讲述
布置任务
领取工单
进入实训基地
调查并识别
教师、学生评价
完成任务工单
防治效果观察
设计防治方案并实施
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 1.通过“项目承包”,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和知识应用能力
❖为了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我们将实训基地和 近千亩的校园绿化承包给学生,每5人一工作小组,采用分片包干的方 式,按照承包面积将养护经费按月拨付给小组。学生分小组固定区域进 行校园植物病虫害的调查与综合治理工作,让学生从种类识别、危害状 观察、发生发展规律调查以及综合治理方案的拟订与实施等一步步做起, 课程组相关教师进行跟踪指导,组织考评小组每月对各承包小组的病虫 害防治情况,经费支出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做出评价,通过项目承包 使学生在仿真的“工学结合”环境中不断地得到提高,为最后一年全面 进入顶岗实习状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一、课程设置
学习情境 园林植物食叶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园林植物钻蛀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园林植物真菌性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园林植物原核生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园林植物病毒等其他病害诊断与防治
以校内实训室、花卉生产大棚、园林苗圃以及校园园 林绿化养护中心为依托,通过对本学习领域10个学习 情境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园林植物病虫草害防治的操 作规程,按照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简单到复杂, 培养综合技能。做到学与用密切结合,达到《绿化 工》、《花卉工》和《园林植保工》技能证书的要求, 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能独立诊断园林植物生产养护过程中发 生的各种病虫草害; (2)能根据不同病虫草害发生危害现状,设 计合理的防治方案,选择适当的农药、药械并 熟练使用; (3)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某一区域、 某一生长季节,设计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案并 做好各项实施工作,保证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园林植物保护学》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保护学》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保护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园林植物保护学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36(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2学时)适用专业:园林大纲执笔人:刘桂林一、课程简介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园林植物保护学是园林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按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并突出应用性,使学生熟练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拓宽其知识面,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加强对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了解和探索,把学生培养成宽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本科人才。

2、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其中串插部分实验内容或电视片教学,以增加学生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等主要有害生物类群的形态识别、行为习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等的感性认识。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园林植物病害、虫害等有害生物的识别、发生规律、防治策略与技术等内容,综合和提炼植物保护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便于学习的知识体系,在有限的课时内,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园林植物保护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三、课程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1、绪论: 2学时2、园林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10.5学时(包括4.5学时实验)3、昆虫学基础知识:10.5学时(包括4.5学时实验)4、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时5、化学防治的基本知识:3学时6、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简介:7学时(包括3学时实验)四、理论课教学内容(24学时)绪言(2学时)教学内容:1、《园林植物保护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2、《园林植物保护学》的重要性3、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4、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研究现状教学要求: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及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意义了解园林植物保护学的性质、任务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基本知识(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1、植物病害的定义2、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3、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第二节植物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病原1、植物病原真菌2、植物病原病毒3、植物病原细菌4、植物病原线虫5、寄生性种子植物6、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第三节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1、病原物的侵染过程2、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第四节植物病害的流行(自学)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二、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及主导因素的分析三、病害监测和预报教学要求:1.掌握植物病害的定义2.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概念,掌握主要症状的类型3.掌握植物病害形成的原因4.重点掌握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的概念5.掌握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6.重点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各类群7.了解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8.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和传播途径;病原物侵入的途径及影响侵入的条件;局部侵染、系统侵染,影响潜育期长短的条件;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第二章、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昆虫纲的特征1. 昆虫纲的基本特征2. 昆虫的头部3. 昆虫的胸部4. 昆虫的腹部第二节昆虫的生物学1. 昆虫的繁殖发育与变态2. 昆虫的行为与习性3. 昆虫的世代及年生活史第三节昆虫的分类1. 昆虫分类概念2. 昆虫纲的分目3. 重要目科概述:等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蜱螨目。

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园林植物保护主要是研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征、特性、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的科学。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了解昆虫及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了解当前园林植物保护发展方向,掌握园林植物保护的生产应用技能,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特征及重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园林专业的学生掌握中级工应具备的植物保护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能适应用人单位对绿化工在植物保护方向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为害园林植物的有害生物的类群,包括昆虫、螨类、与蜗牛的基础知识、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2)掌握重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3)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形态特征并能加以区别识别。

(4)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与常用防治方法。

(5)了解常用药剂的性能。

(6)了解常用植保器械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7)能熟练掌握植物保护药剂与器材的性能并能加以灵活运用。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理论教学要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实物及实物标本展示、幻灯等形象的教育手段,加强直观教学,为操作技能的培养打好基础。

(2)理论教学要走出课堂,理论与教学实验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病虫害发生时期相结合,与当病虫发生的主要类群相结合,走进大自然,到自然界中去增加感性认识,感知病虫害的生态习性与发生发展的规律。

(3)理论教学要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际运用出发,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4)应关注新的植保技术与措施的运用,紧跟植保技术发展的步伐。

(5)技能培训项目要进行综合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园林植物保护研究的对象。

2、了解园林植保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园艺植物保护学复习资料教材

园艺植物保护学复习资料教材

1.园艺植物保护学:指以园艺植物为保护对象,应用综合防治的方法,将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于经济损害水平之下,确保园艺生产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应用科学。

2.经济损害水平:指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发病数量。

3.经济阈值: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时的发病数量,此时防治可防止发病数量超过经济损害水平,防治费用不高于因病害减轻所获得的收益。

4.3R:抗性、残留、再增猖獗5.3致:致畸、致癌、致突变6.德国德巴利(De Bary)——植物病原生物学的创始人,植物病理学之父7.Erwin Smith——植物细菌病害的奠基人8.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值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

9.有害生物防治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10.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从生物和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应用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把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阈值之下,既有效的预防或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达到高产、稳产和增产的目的,又确保对农业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11.发现了检疫病害该怎么处理?A、焚烧(梨火疫病);B、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C、农业防治(a、使用无病繁殖材料;b、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c、保持田园卫生:剪除病枝等;d、加强栽培管理);D、生物防治;E、物理防治(a、热处理法;b、温汤浸种;c、热蒸汽;d、特殊颜色和物理性质的塑料薄膜)ArrayF、化学防治1.植物病害:指植物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致病因素的不良影响,其生理、细胞和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和外观症状的现象。

2.症状:指受致病因子的影响在植物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3.病状: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发病的直接原因。

2、病原菌:在生物性病原中,真菌和细菌称为病原菌3、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所引起不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4、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5、症状:寄主植物受病原侵染后所表现出的形式,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6、病症:病原物在受害植物上所表现出的结构特征7、生物性病原: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

8、子实体:着生真菌孢子的组织和结构9、锁状联合:担子菌菌丝为保持双核性而形成的一种钩状结构10、病毒:为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为主成份的体积极小的专性寄生物。

11、病害流行: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12、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13、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14、侵染循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5、隐症现象: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长期或永远不表现症状16、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17、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18、下口式:指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似于直角关系的一种昆虫头式如蝗虫的形状。

19、昆虫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定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叫年生活史。

20、跗肢:昆虫体成对分节的外长物。

21、多胚生殖:昆虫的一个卵形成多个胚胎,发育为个体新的生殖方式。

22、补充营养:成虫期为性细胞发育成熟进行的取食。

23、龄期: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24、单寄生:指在一个寄主体上只寄生1头寄生昆虫的现象。

25、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园林植物保护学考试重点总结

园林植物保护学考试重点总结

园林植物保护学考试重点总结绪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1、园林植物病、虫复杂:园林生态系统层次结构复杂,植物种类繁多;2、易引起交叉感染:如梨树与桧柏混植;3、生长环境较差,非侵染性病害数量上升;4、防治技术要求高:尽量选用低毒、无异味、不污染环境的药物和技术措施;5、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园林植物不因病虫危害,影响正常生长及观赏效果。

突出“预防为主”。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它生物的侵袭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指植物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

第二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

这些生物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原生动物等。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子实体,在子实体上聚生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

不是所有真菌都有有性生殖。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1.游动孢子2.孢囊孢子3.厚垣孢子4.分生孢子5.芽孢子6.粉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1.合子2.卵孢子3.接合孢子4.子囊孢子5.担孢子子囊果的类型 1.闭囊壳 2.子囊壳3.子囊盘4.子囊腔白粉菌都是活养生物,锈菌是专性寄生。

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植原体。

植物病原菌大多为杆状菌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论述)1.一般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细菌主要在薄壁细胞组织和维管束组织中繁殖和扩展。

①在寄主薄壁细胞组织扩展的,引起叶斑(叶枯)、腐烂,如黄单胞杆菌属、欧氏杆菌属。

②在寄主维管束的导管内扩展的,引起植物萎蔫,如假单胞杆菌属。

③侵入寄主后分泌生长激素,剌激寄主细胞过渡分裂,而形成肿瘤,如土壤杆菌属。

《园林植物保护》PPT课件

《园林植物保护》PPT课件

精选ppt
15
耐病 植物感病后受害较轻。如大叶黄杨白粉病。这 是由于植物的生化活动抵制了病原物的冲击,因而 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品质影响不大。
抗病 是指植物可以抵抗病原物的侵入、扩展或毒害, 即植物真正抵抗病原物侵染的能力。
免疫 在植物病理学中,高度抗病性也称为免疫性。 是指寄主植物能抵抗病原物的侵入,病原物不能在 寄主上建立寄生关系;或者病原物虽能在寄主上建 立初步的寄生关系,但由于寄主的抗病作用,使侵 入的病原物不久即死亡,寄主不表现任何
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其受基因控 制。范德普兰克(Vanderplank)把植物的抗病性划 分为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
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只对病原物的某些生 理小种起作用。即指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受同一种 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侵害时,其抗性表现有明显 的差异。若用柱状图表示,对不同生物型或不同生 理小种的抗性水平有高有低,呈垂直分布。
的病原物则能寄生在很多种甚至成百上千种植物上,
如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能侵染约200多
种植物,灰霉菌(Botrytis cinerca)则能侵染上千
种植物。一般来说,寄主范围的宽窄,往往与病原
物寄生性的强弱有一定的联系。专性寄生物的寄主
范围一般较窄,而弱寄生物通常寄主范围较广泛。
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是密切相关的,寄生性不 同的病原物,其致病性也不同。
精选ppt
11
绝大多数寄生物通过寄生活动,或多或少地对寄主 产生不良影响或毒害作用,具有某种致病性。当然, 不是所有具有寄生性的寄生物都能引起寄主发病。 有的寄生物由于致病性很低,以致长期生活在寄主 体内,其有害作用也不为人们所发现。例如,一些 弱寄生菌主要为害植物的死组织或受伤组织,或为 害生长衰弱、生活力降低的植株,并且常分泌酶或 毒素杀死寄主细胞和组织,然后从死组织中吸取养 料,病部通常表现腐烂、溃疡、斑点等坏死型的病 状。一些强寄生物,常常是从寄主的活组织中吸取 养料,并不立即引起寄主细胞的迅速死亡,受害部 分通常表现退色、畸形等病状。病原物的致病性仅 仅是衡量病害是否严重的一个因素。

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共54页文档

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共54页文档
子,有性闭囊壳
包括:单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 白粉菌属、钩丝壳属、叉丝壳属、 球针壳属
引起各种植物白粉病。
小煤炱目 a.外生菌,寄生。 b.闭囊壳无附属丝,子囊孢子成熟时一般多为 2-4个,暗色。
引起植物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
黑腐皮壳属
a.子囊壳球形,具长颈,成群埋在组织和基物内 交织成黑色,炭质的假子座内,聚生孔口外露。 b.子囊棍棒,单胞、褐色、腊肠形。 引起杨树烂皮病
⑴高等,菌丝发达,分枝繁茂, 一般为双核。 ⑵以琐状联合方式延续双核状态。 ⑶无性时期除锈菌外不发达,有 性时期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根据是否形成担子果及担子果形状分3个纲 ⑴冬孢菌纲,无担子果,担子从冬孢子上 产生。 锈菌目引起各种植物锈病 ①专性寄生,以吸器吸养 ②生活史复杂:性 锈 夏 冬 担孢子
2、接合菌五门,近600种,水生到陆生,多腐生,少 寄生
⑴菌丝无隔
(2)无性时期产生孢囊孢子,有性时期产生接合孢子
根霉属:⑴菌丝发达,分枝, 无隔,分布于基物表面或下, 有葡萄枝和假根。
⑵无性时期产生孢囊梗2—3根 丛生,孢子囊球形,接合孢子 表面有瘤状突起,引起种实、 球根、鳞茎的霉烂
3、子囊菌亚门及其主要属 15000种
葡萄座腔菌属(格孢腔菌目,葡萄座腔菌科)
①子囊座单腔初成簇埋于垫状子座内后突出子座 呈葡萄串状,丛生在子座上。 ②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 引起,杨树溃疡病
散斑壳属 ①子座椭圆形黑色,内含一个子囊盘 借纵裂缝开口 ②子囊棒形,单胞无色,丝状 引起松落针病。
4.担子菌亚门及其主要属:12000种
征以及营养体的结构,国际上普遍采用 “三纲一类”,目前采用安思次斯系统 将真菌界分两粘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 又分为五个亚门

园林植物保护学

园林植物保护学

双条合欢天牛
〔3〕生活习性 在南方1年发生2~3代。成虫多在夜 间活动,有趋光性,产卵于寄主树皮裂缝间。孵化 后的幼虫蛀入树干蛀成隧道,通道穿孔向上,也有 向下及侧方者,于树皮下深约处筑蛹室化蛹,在蛹 室上方的树皮下穿一圆形的羽化孔。
3. 菊小筒天牛
〔1〕分布与危害 又名菊天牛、菊虎。分布广泛, 尤以江苏、上海,华北一带为重。主要危害菊花。 成虫产卵前将菊花茎梢咬成一圈小孔,使植株失水 垂萎。被害菊花不能开花甚至全株枯死。也危害野 菊、除虫菊。
2.柏肤小蠹 〔1〕分布与危害 又名侧柏小蠹。分布于山东、
江西、河北、甘肃、四川、河南、陕西、台 湾等省。主要危害侧柏、桧柏、柳杉等。以 成虫蛀食枝梢补充营养,常将枝梢蛀空,遇 风即折断,发生严重时,常见树下有成堆的 被咬折断的枝梢。繁殖期主要危害枝、干韧 皮部,造成枯枝或树木死亡。
2.人工防治。①利用成虫羽化后在树冠活动〔补充 营养、交尾和产卵〕的一段时间,人工捕杀成虫。 ②寻找产卵刻槽,可用锤击、手剥等方法消灭其中 的卵。③用铁丝钩杀幼虫。特别是当年新孵化后不 久的小幼虫,此法更易操作。
3.饵木诱杀。对公园及其它风景区古树名木上的天 牛,可采用饵木诱杀,并及时修补树洞,干基涂白 等,以减少虫口密度,保证其欣赏价值。在泰山岱 庙内,用侧柏木段做饵木,诱杀古柏上的双条杉天 牛,每米段可诱到百余头。
5.双斑锦天牛
〔1〕分布危害 在全国分布广,主要危害大叶黄杨、 卫矛等。以幼虫蛀食树干,为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 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咬食树叶或小 树枝皮和木质部。
〔2〕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11~23mm,体宽5~7 5m m。体栗褐色。前胸密被棕褐色具丝光绒毛,鞘翅密 被光亮淡灰色绒毛,翅基部中央具一圆形或近方形黑 褐斑,肩下侧缘有一黑褐色长斑,翅中部之后处具一丛 侧缘至鞘缝的棕褐色宽斜纹,腹面被灰褐色绒毛。雄 虫触角超过体长一倍,雌虫的超过体长之半,柄节粗大, 端疤内侧开放,第3节大于柄节或第4节。前胸前板 宽胜于长,侧刺突短小,基部粗大,胸面微皱,中央两 侧分布粗刻点。小盾片近半圆形,鞘翅宽于前胸,向后 显著狭窄。翅端圆形,翅面刻点细而稀。雄虫腹末

园林植物保护学——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保护学——植物病害

凤 尾 兰 叶 斑 病

4.菌核与菌索 病部先产生白色绒毛状物,后期聚结 成大小、形状不一的菌核,颜色逐渐变深,质地变 硬。菌索是由菌丝形成的,呈绳索状。如根腐病、 禾草白绢病等。
菌核
菌核萌 发
菌索

4.菌脓 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 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如天竺葵叶斑病、栀 子花叶斑病。
一、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病原。被 寄生的植物称为寄主。 (一)侵染性病害 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简称病原 物),称侵染性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 病毒、植原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 线虫、藻类和螨类等。病原物属菌类的称为 病原菌。这类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都 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 或传染性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田间常先 出现中心病株,有从点到面扩展危害的过程。


植物病害是植物和病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矛 盾斗争的结果。其中病原和植物是病害发生 的基本矛盾,而环境则是促使矛盾转化的条 件。环境一方面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发育,同 时也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增强或降低植物 对病原的抵抗力。只有当环境不利于植物生 长发育而有利于病原物的活动和发展时,矛 盾向着发病的方面转化,病害才能发生。反 之,植物的抗病能力增强,病害就被控制。 因此,植物能否发病不仅决定于病原与植物 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 环境条件对双方的作用。
扇 叶 状
皱 缩 卷 曲

9.疮痂 发生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斑点表面粗糙, 有的局部细胞增生而稍微突起,形成木栓化的组织。 多由真菌引起。如柑桔疮痂病。 大 叶 黄根上的局部 细胞增生,形 成各种不同形 状和大小的瘤 状物。一般由 真菌、细菌、 线虫、寄生性 种子植物或生 理原因引起。 如樱花根癌病、 根瘤线虫病。

园艺植物保护学(完整)

园艺植物保护学(完整)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一章绪论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性园艺植物生产面积、产量及效益果树生产 FAO统计:1999年,中国果树面积、产量双双世界第一,中国为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

2014年国内果园面积增长至1275万公顷左右。

当中香蕉园面积约为41.5万公顷,占国内果园总面积的3.3%;苹果园面积占比为18.4%;柑桔园面积占比为19.0%;梨园面积占比为9.0%2014年四川省水果种植面积达920万亩,总产量719万吨,呈现面积、产量连年增加的态势。

蔬菜生产据农业部统计, 2014年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达到2128.9 万公顷;年产量超7 亿吨,人均占有量达500 多公斤,均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蔬菜总产值约12000亿元。

2013年四川省蔬菜面积1915万亩,居全国第三。

蔬菜产量达到3950万吨。

其中,其中外销出川蔬菜达1200多万吨。

例:空心菜和泥鳅的生态养殖田。

水上空心菜市价是普通空心菜的两倍。

集旅游、观光、生产、加工于一体。

观赏园艺观赏植物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观花、茎、叶、果、根),适于室内外种植,美化环境和生活的植物。

随“和谐自然、健康人居”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观赏植物生产有了迅猛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观赏植物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7000多种,中国特有的许多珍贵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桐等。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

“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

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

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1/3。

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病害: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抵制,正常生理代谢组织结构遭到破坏2、病害三要素及关系病害的三因子学说—植物病害需要病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3、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4、病征的主要类型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锈状物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

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

由锈菌引起点状物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菌脓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5、四大病害的特征及区别(括号里是传播方式)四大传染性病害的田间诊断7、侵染过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8、侵染循环: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循环的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9、病害流行的条件(因素):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0、植物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许多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作用。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个别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都起作用。

11、生理小种是指一种病原生物里对一种寄生的不同品种致病性不同的类群12、真菌的无性繁殖:是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13. 活力营养生物寄生营养生物14. 柯赫氏法则①发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③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会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其性状与原接种物(纯培养)相同15、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从寄生植物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物:不同病原物,其寄生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病原物寄生程度很高,只能在活的寄主上寄生,一旦寄主组织死亡,它就无法继续生存,我们把这一类病原物称为活体营养生物,也称之为专性寄生物兼性腐生物16、生理病害特点①具有突发性②田间分布普遍③病状表现散发性④无病症有病状17、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第二章园林植物害虫基础知识1、什么是昆虫及其特征?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
园林植物保护学试卷
(课程代码332011)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1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题号不清或无题号的以零分计。

2、答题前,请在答题纸上准确、清楚地填写各项目;
3、学号、考点名称、考室号、姓名、身份证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培养层次等,不写、乱写及模糊不清者,答题纸作废;
4、开卷考试,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2、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
3、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
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4、生物防治:利用一切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
5、补充营养:成虫期为性细胞发育成熟进行的取食。

6、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也能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42分)
1、园林植物病害与其它伤害有什么不同?
答:园林植物病害是由所处的环境不适或受到其它生物(病原)侵袭,植物感病后表现出一定的病状的同时还出现病原生物特征,这是与其他伤害明显的区别。

在生理和外观上表现异常,即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外部病变病害是植物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干扰。

主要区别是病害的发生有一个病理变化程序,超过其耐受范围后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2、影响园林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病原物:涉及病原物毒力小种出现、病原物数量;
(2)寄主:易感病寄主植物存在、并且集中成片;
(3)环境条件:出现有利于病原的环境,特别是温度、湿度降水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环境条件。

3、细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答:(1)消灭侵染来源;(2)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3)抗生素治疗
4、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
答:(1)食叶害虫具咀嚼式口器,往往以幼虫(膜翅目、鳞翅目)或成虫、幼虫(鞘翅目、直翅目)为害健康植株,从而使植株生长衰弱,为蛀干害虫(天牛、小蠹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因此,常称为初期性害虫。

(2)食叶害虫大多营裸露生活(少数卷叶、营巢),因此受环境影响较大,表现为虫口消长明显
(3)食叶害虫繁殖量大,往往具主动迁移、迅速扩大危害的能力。

(4)某些种类大发生常呈现阶段性(初始阶段、增殖阶段、猖獗阶段、衰退阶段)及周期性(上述阶段性发生过程,往往“重复”出现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出现的间隔期及每一“重复”持续的时间,因虫种及当时的有关因素而异)。

5、园林植物抗虫机理
答:抗虫性是指材具有影响昆虫为害程度的遗传特性。

主要表现为:
(1)不选择性;(2)抗生性;(3)耐害性
6、比较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昆虫的特征
答:(1)不完全变态:三个虫期,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幼虫与成虫外表相似;
(2)全变态:四个虫期, 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幼虫与成虫外表差异大.
三、论述题(共34分,)
1、举例说明真菌病害的侵染循环
答:(1)侵染循环的概念
(2)实例:如松疱锈病或杨树烂皮病
2、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制定防治措施
答:(1)以菌治虫: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鳞翅目害虫(2)以虫治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瓢虫防治吹绵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