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八版哮喘毛细肺炎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轻症患者。

一、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 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八版《儿科学》有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的症状,肺部听到固定性中细湿罗音同时或X线有肺炎的改变(X线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片絮状影,或融合成片状影)均可诊断为肺炎。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临床常见证候:风热闭肺证:初起时症候较轻,见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粘稠或黄,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重证则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痰热闭肺证: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中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延,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毒热闭肺证: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甚至喘憋,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阴虚肺热证: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质红乏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肺脾气虚证:低热起伏不定,面白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肺炎)。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和支气管肺炎(ICD–10:J18.0)。

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肺炎是重症患儿最常见的诊断之一,但有关肺炎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研究和评估很少。

本文主要介绍国际儿科sepsis共识会议提出的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中的新观点和新认识。

一、会议所制定标准中的新观点:1.肺炎定义需考虑的内容:临床体征/症状(咳嗽、三凹、喘鸣等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发热、发绀和各种听诊体征发现);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CT)和实验室检验(血清/呼吸道的病原学检查、白细胞计数/分类、急性炎症标志物CRP等)。

上述每一项指标必须考虑其方法学标准和质控水平,需要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s)进行评估。

巴山医药论坛是大巴山地区第一家医药专业类网站!免费提供大量书籍、课件、文献、药讯等资料下载!设有合理用药、处方点评、配伍禁忌等医药专业知识交流、学习版区;也设有健康知识类板块与大家分享健康!2.对呼吸系统体征/症状的特异性、敏感性和似然比研究显示,没有一项体征可以诊断非机械通气肺炎。

如无呼吸急促、细湿啰音和呼吸减低则可排除CAP。

肺炎出现细湿啰音的几率较非肺炎者高2~15倍,但50%肺炎可不出现细湿啰音。

呼吸急促是气体交换异常最佳指征,被WHO作为序贯分类呼吸道患儿主要指标。

但正常呼吸频率不能排除肺炎。

一般来说,肺部听诊发现较其他呼吸系统体征重复性差。

研究显示机械通气时没有特殊的体征/症状对肺炎诊断有价值。

3.几乎每个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中均有“胸片新出现渗出或(和)渗出量的变化”作为肺炎定义的内容之一,但是胸片既不能对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也不能对感染、肺不张、肺内水肿和肺出血作出鉴别,只是非特异性的表现。

巴山医药论坛4.白细胞计数>15.0×109/L而无感染灶年幼发热患儿诊断肺炎的敏感率为65%左右。

血沉、CRP和其他急性时相反应物是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结合其他Sepsis体征对肺炎诊断有意义。

但尚未被专门的研究证实。

5.关于病原学诊断:<7岁患儿不会吐痰,因此痰和咽拭子可反映咽喉部甲型链球菌感染,但非下呼吸道感染。

最新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修订)

最新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修订)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8年修订) 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诊断]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不需任何药物
长期预防药物
Ⅰ级
<1次/周,间歇期 无症状
级数
症状
间歇发作
二、哮喘持续状态处理
定义:是指哮喘急剧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交
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仍不能在24小时内缓解, 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1.吸氧:氧气浓度40%,相当于4~5L/min, 面罩给。
2.激素: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每6小 时一次;地塞米松0.25~0.75mg/kg。
3. 抗胆碱药物,有较持久解痉效果、可长 期给药
控制发作:肾上腺皮质激素
➢ 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增加 cAMP合成,阻止白三烯、前列腺素、 血栓素能介质释放,抑制血小板激 活因子生成可预防和抑制及降低气 管反应性。
急性发作期
一、控制发作
1. 支气管扩张剂: ①拟肾上腺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 机理: 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合成
α-肾上腺素能 神经反应性↑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
哮喘
哮喘产生的机理图
吸入 过敏原
气道上皮
抗原及 T-细胞
肥大细胞
细胞因子
+过敏原
嗜酸性细胞
哮喘
炎症
上皮受损 神经纤维刺激 粘膜水肿 粘液分泌 支气管平滑肌 收缩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1995)
支气管镜下的哮喘本质
呼气峰流速(PEF) 反映患者的气道通畅性, 并与患者的努力程度、 肺容量和呼吸肌肉力量 有关。当排除后三者的 影响时,PEF常直接反 映气道的通气功能情况。 哮喘病人在哮喘发作时, PEF常降低,提示通气 能力受到影响。
二.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儿童年龄不分大小) ⑴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常在夜间和(或) 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 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哮喘病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哮喘病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对 疾 病 的 认 识
有 待 进 一 步 加 深
哮喘的防治 任重而道远
疾 病还 的必 防须 治加 力大 度
哮喘病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哮喘病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哮喘的定义
多种细胞
(包括气道的炎性 细胞和结构细胞)
细胞组分
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哮喘病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0.
直接和间接的 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病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1.
气道的结构性改变
上皮下纤维化 气道平滑肌增生和肥大 新生血管形成 腺体增生和杯状细胞数量增多
哮喘病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1.
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1.
Lai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111(2): 263-8.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8年修订)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诊断]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儿科学:几种不同病原肺炎特点

儿科学:几种不同病原肺炎特点
发热、萎靡、呼困、发绀,甚至休克。 病情重者,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肺部听诊可及湿罗音,病变融合有实变体征。 病理改变:肺内浸润、实变、出血性坏死为主
肺部X线改变:多种多样
- 肺炎杆菌:肺段或大叶性实变阴影; - 绿脓杆菌:结节状浸润阴影和小脓肿,
或融合成大脓肿; - 流感嗜血杆菌:粟粒状阴影
四、辅助检查
WBC:明显升高,以中性升高为主,可见中 毒颗粒;也可表现为WBC下降
CRP:明显升高 病原:痰涂片、血、脓液培养阳性 胸片:初支肺变→斑点,结节影→脓肿、大泡、
脓胸、纵隔气肿等 特点:多变(快)、多形、多发、存在长
五、鉴别
肺炎链球菌肺炎 腺病毒肺炎 支原体肺炎 膈疝 肺先天畸形伴感染 肺结核(空洞、干酪)
降低,N比例仍高。CRP、PCT明显升高。 气管咯出或吸出物及胸腔积液细菌培养有诊断意义。 MSSA首选苯唑青霉素;MRSA首选万古霉素。 疗程4~6周。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Gram-negative bacillary pneumonia, GNBP)
病原: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杆菌多见; 免疫抑制者易患铜绿假单胞菌; 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 大多先有上感,亚急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病原:肺炎链球菌
1881年,首次在大叶性肺炎患者唾液中发现 曾被称为:肺炎微球菌、箭头状微球菌、肺炎
球菌、肺炎双球菌 1974年,发现菌体的链状结构,G+双球菌 外表有多糖荚膜,因此不易被杀灭
危害
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WHO:全球每年有16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感
染,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100万人。 90%以上的死亡病例在发展中国家。 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 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
入院体检

儿科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儿科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的患儿。

一、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哮喘(TCD编码为:BNF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TCD-10编码为:J45.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

2.病期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

慢性持续期: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

临床缓解期:无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临床常见证候:(1)痰瘀内伏证(2)肺气亏虚证(3)脾气亏虚证(4)肾气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患儿接收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90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喘(TCD编码为:BNF040)和支气管哮喘(TCD-10编码为:J45.901)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疾病分期属于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的患儿。

4.患儿处于急性发作期,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1)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症,过敏性鼻炎等;4)父母有哮喘病或其他过敏史;5)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1、2、5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第2、5条,诊断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3岁)。

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2.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嗍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的疗效4)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3.咳嗽变异哮喘(儿童年龄不分大小)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

临床无感染征象。

或经较长抗生素治疗无效2)有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等可作辅助诊断4.哮喘严重程度分级: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在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仍不见缓解(无时间限制)即诊断。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疗常规长期医嘱:重症监护护理常规重度哮喘/哮喘持续状态护理常规重症监护病危饮食心电呼吸监护经皮测氧饱和度无创测血压Q4h氧疗(根据血气结果决定吸氧方式)鼻饲管注食鼻饲管注药Normasoline 30ml ivbydrip Q12h头胞三代150-200mg/kgNormasoline 氧气雾化全乐宁0.03ml/kg (总液量为2ml)(根据病情开始每隔20分钟一次或1-2小时一次待病情好转后,可每隔6小时吸一次)10%Glucose 30-50ml ivbydrip Q6h氨茶碱4-5mg/kg.次10%Glucose 20-50ml ivdydrip Q6-8h甲基强的松龙1-2mg/kg 临时医嘱:三大常规PPD 5U ID抗生素皮试血气分析急抽血查:E4A、BUN、BS、肝功能、心肌酶、免疫全套、呼吸道系列病毒检测痰找嗜酸细胞痰培养+药敏胸片10%Glucose 50ml ivbydrip Dopamine 3mg/kg 泵入4ml/h Regitine 1.5ml/kg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严重感染的基础上出现以下临床表现症状轻型重型神智尚清楚、但有烦躁或萎靡意识不清\昏迷或惊厥面色、肤色面色苍白、皮肤干冷、轻度花纹面色青灰,皮肤湿冷,明显花纹肢温手足发凉、甲床轻度发绀四肢冷近膝、肘关节,甲床明显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1-3秒※长于3秒心、脉率心率快、脉细速心音弱钝,脉微弱或扪不到血压正常或偏地2.66-4kPa(20-30mmHg※※)降低或测不到<2.66kPa 呼吸增快深快,呼吸困难或节律不齐尿量稍减少(婴儿10-15ml/小时儿童20-10ml/小时)少尿(婴儿<5ml/小时儿童<10ml/小时)眼底检查小动脉痉挛,动脉:静脉为1:2或1:3 小动脉痉挛,小静脉瘀血,部分病例显示视神经乳头水肿甲皱微循环小动脉痉挛,管袢数目减少小静脉瘀张、血色变紫、血流变慢、血流断续、红细胞凝聚※正常:1秒钟内转红※※脉压正常4kPa(30mmHg)诊疗常规长期医嘱重症监护护理常规感染性休克护理常规重症监护病危饮食心电呼吸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无创血压监测Q1/2h记24小时出入量测神志、瞳孔Q2hNormasoline 30ml ivbydrip Q6-8h 头胞三代200-300mg/kg.dNormasoline 30ml ivbydrip Q6-8h 邻氯青霉素200-300mg/kg.d心痛定0.5-1mg/㎏次Q8h 10%Glucose 50ml ivbydrip Qd 贝科能50U或100U10%Glucose 50ml ivbydrip Qd 丹参粉0.2 临时医嘱:2:1液10-15ml/㎏ivbydrip 30-60分钟滴完血气分析大小常规急查血常规PPD 5U ID急抽血查E4A、BUN、CR、BS、肝功能、心肌酶、血培养+药敏、DIC全套、PPD-IgGIgM、MP-IgM、凝血全套痰培养+药敏或大便培养+药敏(根据原发病决定)2:1液30-50ml/㎏ivbydrip (快速输液后的6-8小时内输完)心原性休克诊断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填塞症、心动过速、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梗塞及新生儿重症窒息、低体温等这些原发病的基础上引起心排血量的降低而发生的休克。

儿科学重点知识点:呼吸系统疾病

儿科学重点知识点: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考点】专业综合-儿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概述】本章内容呼吸道感染、哮喘为重点,并应当结合成人的呼吸系统感染以及哮喘共同记忆,事半功倍;一、解剖生理特点1. 解剖特点(1)鼻: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2)鼻窦:由于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易发生鼻窦炎;(3)鼻泪管和咽鼓管:婴幼儿鼻泪管短,瓣膜发育不全,故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引起炎症;婴儿咽鼓管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4)咽部:咽部较狭窄且垂直;腭扁桃体1 岁末才逐渐增大,4~10 岁发育达高峰,14~15 岁时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少见;严重的腺样体肥大是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原因;(5)喉:喉腔较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6)气管、支气管: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因黏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较干燥,故婴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7)肺:肺泡数量较少且面积小、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感染时易致黏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8)胸廓: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因此在呼吸时,肺的扩张受到限制,故当肺部病变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2. 生理特点(1)呼吸频率与节律:①小儿呼吸频率快,年龄越小,频率越快;②新生儿40~44 次/分,~1 岁30 次/分,~3 岁24 次/分,3~7 岁22 次/分,~14 岁20 次/分,~18岁16~18 /分;(2)呼吸型:婴幼儿呈腹膈式呼吸;随年龄增长,逐渐转化为胸腹式呼吸;7岁以后以混合式呼吸为主;(3)呼吸功能特点:①肺活量:小儿肺活量约为50~70 ml/kg;婴幼儿呼吸功能储备量较小;小儿发生呼吸障碍时其代偿呼吸量最大不超过正常的2.5 倍,而成人可达10 倍,因此易发生呼吸衰竭;②潮气量:小儿潮气量约为6~10 ml/kg,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死腔/潮气量比值大于成人;③每分通气量和气体弥散量:前者按体表面积计算与成人相近;后者按单位肺容积计算与成人相近;④气道阻力:由于气道管径细小,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因此小儿发生喘息的机会较多;3. 呼吸道免疫特点: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故易患呼吸道感染;(1)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差,难以有效清除吸入的尘埃和异物颗粒;(2)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不足,婴幼儿辅助性T细胞功能暂时性低下,使分泌型IgA、IgG,esp.IgG2亚类含量低微;此外,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及补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 病因(1)病毒:90%以上,主要有鼻病毒(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ADV)、冠状病毒等;(2)细菌: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3)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不仅可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4)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铁缺乏症等,或免疫缺陷病、被动吸烟、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2. 临床表现(1)一般类型上感①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 d内自然痊愈;②全身症状:1°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2°可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注: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③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3.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2)鉴别诊断:流感、急性传染病早期、急性阑尾炎、过敏性鼻炎等4. 并发症(1)病变邻近组织蔓延: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等;(2)也可以引起风湿免疫性疾病;5. 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2)抗感染治疗:①抗病毒药物1°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可试用利巴韦林;2°若为流感病毒感染,可用磷酸奥司他韦口服;3°合并结膜炎者,可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②抗生素:常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复方新诺明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咽拭子培养阳性结果有助于指导抗菌治疗;若证实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 日;(3)对症治疗:①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冷敷、温湿敷或酒精浴降温;②发生高热惊厥者可予以镇静、止惊等处理;③咽痛可含服咽喉片;三、支气管哮喘1. 临床表现(1)咳嗽和喘息呈阵发性发作,以夜间和清晨为重;发作前可有流涕、打喷嚏和胸闷,发作时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有喘鸣声;严重病例呈端坐呼吸,恐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2)体格检查可见桶状胸、三凹症,肺部满布哮鸣音,严重者气道广泛堵塞,哮鸣音反可消失,称“闭锁肺”,是哮喘最危险的体征;(3)肺部粗湿啰音时现时隐,在剧烈咳嗽后或体位变化时可消失;在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4)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称为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甚至表现出端坐呼吸、语言不连贯、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的征象;2. 诊断与鉴别诊断(1)儿童哮喘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⑤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以下任何1项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1°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溶液或气雾剂吸入;2°以0.1%肾上腺素0.01 ml/kg皮下注射(最大不超过0.3 ml/次);在进行以上任何1种试验后的15~30 min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者为阳性;5岁以上患儿若有条件可在治疗前后测呼气峰流速(PEF)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上升≥15%者为阳性;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且FEV1>75%者,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2)咳嗽变异型哮喘标准★:①持续咳嗽>1 mon,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②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③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过敏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3)哮喘的分期与病情的评价:①急性发作期:患者出现以喘息为主的各种症状,其发作持续的时间和程度不尽相同;②慢性持续期:许多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总是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咳嗽和胸闷);③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和体征消失,肺功能(FEV1或PEF)≥80%预计值,并维持4 周以上;(4)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哮喘发作时,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甚至表现为端坐呼吸,语言不连贯,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的征象;(5)鉴别诊断①以喘息为症状的哮喘:毛细支气管炎、肺结核、气道异物、先天性疾病;②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病、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3. 治疗与预防(1)哮喘的治疗目标:①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无症状;②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③尽可能将肺功能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④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⑤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⑦防止因哮喘死亡;(2)治疗原则: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①急性发作期治疗重点为抗炎、平喘,以便快速缓解症状;②慢性缓解期应坚持长期抗炎,降低气道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危险因素和自我保健;(3)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①缓解药物能快速缓解支气管收缩及其他伴随的急性症状,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包括:1°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2°全身性糖皮质激素;3°抗胆碱能药物;4°口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5°短效茶碱等;②控制药物是抑制气道炎症需长期使用的药物,用于哮喘慢性持续期,包括: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2°白三烯调节剂;3°缓释茶碱;4°长效β2受体激动剂;5°肥大细胞膜稳定剂;6°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等;(4)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5)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6)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①氧疗:所有危重哮喘患儿均存在低氧血症,需用密闭面罩或双鼻导管提供高浓度湿化氧气,初始吸氧浓度以40%为宜,流量4~5 L/min;②补液、纠正酸中毒: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③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危重哮喘治疗的一线药物,应尽早使用;④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可用:1°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2°氨茶碱静脉滴注;3°抗胆碱能药物;4°肾上腺素皮下注射;⑤镇静剂:可用水合氯醛灌肠,慎用或禁用其他镇静剂;⑥抗生素:酌情使用,儿童哮喘发作主要由病毒引发,抗生素不作为常规应用;⑦辅助机械通气指征:指征为:1°持续严重的呼吸困难;2°呼吸音减低或几乎听不到哮鸣音及呼吸音;3°因过度通气和呼吸肌疲劳而使胸廓运动受限;4°意识障碍、烦躁或抑制,甚至昏迷;5°吸氧状态下发绀进行性加重;6°PaO2≥65 mmHg;△注:1、β2 受体激动剂是临床上治疗哮喘应用最广泛的支气管舒张剂;2、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效果最好的药物;3、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吸入型速效β2 受体激动剂;4、严重哮喘发作的治疗首选全身性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5、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首选全身性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6、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7、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当β2 受体激动剂及茶碱类无效时,应改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7)预防①避免危险因素:应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灶,去除各种诱发因素(吸烟、呼吸道感染和气候变化等);②特异性免疫治疗:应与抗炎平喘药物联合使用,坚持足够疗程;③哮喘的教育与管理:哮喘患儿的教育与管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四、肺炎1. 肺炎分类(1)病理分类: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2)病因分类①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首位);②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③支原体肺炎;④衣原体肺炎;⑤原虫性肺炎;⑥真菌性肺炎;⑦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3)病程分类☆①急性肺炎:病程<1 个月;②迁延性肺炎:病程1~3 个月;③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4)病情分类①轻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②重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出现其他系统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危及生命;(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①典型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②非典型性肺炎(SARS):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性肺炎等;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以肺间质病变为主,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儿童患者临床表现较成人轻,病死率亦较低;(6)发生肺炎的地区进行分类①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院外或住院48h内发生的肺炎;②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指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2. 临床表现:2 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起病多数较急,发病前数日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1)主要症状①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②咳嗽:较频繁,在早期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反而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③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④全身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2)体征①呼吸增快:40~80 次/分,并可见鼻翼扇动和三凹征;②发绀:口周、鼻唇沟和指趾端发绀,轻症病儿可无发绀;③肺部啰音: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减低,以后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3)重症肺炎的表现:重症肺炎由于严重的缺氧及毒血症,除呼吸系统改变外,可发生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①循环系统:可发生心肌炎、心力衰竭;肺炎合并心衰的表现★:1°呼吸突然加快>60 次/分;2°心率突然>180 次/分;3°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以上三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合并症解释者;4°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5°肝脏迅速增大;6°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具备前5 项即可诊断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②神经系统:可有中毒性脑病;1°烦躁、嗜睡,眼球上窜、凝视;2°球结膜水肿,前囟隆起;3°昏睡、昏迷、惊厥;4°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5°呼吸节律不整,呼吸心跳解离(有心跳,无呼吸);6°有脑膜刺激征,CSF检查除压力↑外,其他均正常;在肺炎的基础上,除外高热惊厥、低血糖、低血钙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如有①~②项提示脑水肿,伴其他一项以上者可确诊;③消化系统:一般为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④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1°血钠≤130 mmol/L,血渗透压<270 mmol/L;2°肾脏排钠增加,尿钠≥20 mmol/L;3°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皮肤弹性正常;4°尿渗透克分子浓度高于血渗透克分子浓度;5°肾功能正常;6°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7°ADH升高;⑤DIC:可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凉,脉速而弱,皮肤、黏膜及胃肠道出血;3.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①一般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的症状;②肺部听到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或X线有肺炎的改变均可诊断;(2)鉴别诊断①急性支气管炎:全身状况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②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可有肺不张和肺气肿,可资鉴别;③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患儿具有过敏体质,肺功能检查及激发和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④肺结核:一般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示肺部有结核病灶可资鉴别;4. 并发症:脓胸、脓气胸、肺大疱等;5. 治疗(1)治疗原则:采用综合治疗,原则为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2)一般治疗及护理:①室内空气要流通,温度18~20℃、湿度60%为宜;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②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注意隔离,以防交叉感染;③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以输液速度输入适量液体;(3)抗感染治疗①抗生素治疗:明确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1°原则: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较高的浓度、早期、联合用药、足量、足疗程;2°根据不同病原选择药物:3°用药时间:a)一般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 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 天停药;b)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 周;c)葡萄球菌肺炎在体温正常后2~3 周可停药,一般总疗程≥6 周;②抗病毒治疗:1°利巴韦林:可滴鼻、雾化吸入、肌注和静脉点滴;2°α-干扰素:5~7 天为一疗程,亦可雾化吸入;(4)对症治疗:①氧疗:有缺氧表现,如烦躁、口周发绀时需吸氧,多用鼻前庭导管给氧,经湿化的氧气的流量为0.5~1 L/min,氧浓度不超过40%;②气道管理:1°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2°雾化吸入;3°气管插管;4°机械通气;③腹胀的治疗:低钾血症者,应补充钾盐;中毒性肠麻痹时,应禁食和胃肠减压;④其他:高热患儿可用物理降温、口服对乙酰胺基酚或布洛芬等;若伴烦躁不安可给予氯丙嗪、异丙嗪肌注;(5)糖皮质激素:①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降低颅内压;②使用指征为:1°严重憋喘或呼吸衰竭;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3°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4°出现脑水肿;(6)并发症及并存症的治疗:①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吸氧、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活性药物;②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的治疗:脱水疗法(甘露醇)、改善通气(人工辅助通气)、扩血管(酚妥拉明)、止痉(地西泮)、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促进脑细胞恢复(ATP、胞磷胆碱);③SIADH的治疗:原则为限制水入量,补充高渗盐水;④脓胸和脓气胸:应及时进行穿刺引流,若脓液黏稠,经反复穿刺抽脓不畅或发生张力性气胸时,宜考虑胸腔闭式引流;⑤对并存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者,应给予相应治疗;(7)生物制剂:血浆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含有特异性抗体,如RSV-IgG抗体,可用于重症患儿;6. 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1)病毒性肺炎(2)细菌性肺炎(3)其他微生物所致肺炎。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最新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最新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8年修订)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诊断]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

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

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和呼吸急促。

正确的诊断是治疗和预防小儿哮喘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内容。

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症状:反复出现喘息、咳嗽、胸闷或呼吸急促,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剧。

2.体征:咳嗽、喘息、呼吸急促、胸廓明显增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检测表现出气流受阻(FEV1/FVC<80%)和/或反应性增高(FEV1增加≥12%或200ml)。

4.病史:有哮喘家族史或过敏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史等。

根据以上标准,一般可对小儿哮喘做出初步诊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哮喘的症状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考虑。

小儿哮喘的辅助检查除了上述的诊断标准,还可以进行以下辅助检查来协助诊断:1.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试验或血清学检测,检测是否存在过敏原。

2.胸部X线检查: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3.支气管激发试验:通过激发剂刺激,观察哮喘反应。

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辅助判断哮喘的病情及治疗效果。

小儿哮喘的治疗小儿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症状、预防复发、缓解急性发作等方面。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包括吸入式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过敏药物等。

2.过敏原控制: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宠物毛发、花粉、尘螨等。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雾、异味等。

4.运动疗法: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

总之,小儿哮喘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测等多个方面,治疗则需要个体化定制,避免过度治疗。

同时,预防复发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治疗。

儿童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主要内容

儿童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主要内容

儿童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主要内容肺炎为婴幼儿期重要的常见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各国专家的高度重视。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100多个成员商议,将每年的11月12日确定为"儿童肺炎日",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儿童肺炎的认识,加强对肺炎患儿的保护、预防和治疗,从而降低肺炎患儿的病死率。

WHO要求:与2000年比较,2015年儿童肺炎发病率降低65%,儿童重症肺炎发生率降低25%。

通过几年努力,成绩斐然。

全球范围内,因肺炎病死的儿童,从2004年的204.4万减少到2015年的90.0万。

尽管我国也制定了儿童重症肺炎的标准,但是,各地区使用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并未得到统一,我国儿童肺炎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现主要介绍儿童重症肺炎的不同诊断标准。

1、我国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目前,我国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

1.1 《儿科学》8版儿童重症肺炎诊断标准重症肺炎是指由于严重的缺氧及毒血症,除有呼吸衰竭外,可发生心血管、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

(1)心血管系统可发生心肌炎、心包炎等,有先天性心脏病者易发生心力衰竭。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可有以下表现:①安静状态下呼吸突然加快>60次/min。

②安静状态下心率突然>180次/min。

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以上3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合并症解释。

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⑤肝脏迅速增大。

⑥尿少或无尿,双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亦有学者认为上述症状为肺炎本身的表现。

(2)神经系统在确定肺炎后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可考虑为缺氧中毒性脑病:①烦躁、嗜睡、眼球上窜、凝视;②球结膜水肿、前囟隆起;③昏睡、昏迷、惊厥;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⑤呼吸节律不整,呼吸心跳解离(有心跳,无呼吸);⑥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

儿科学第八版--哮喘、毛细、肺炎诊断标准

儿科学第八版--哮喘、毛细、肺炎诊断标准

儿科学第八版--哮喘、毛细、肺炎诊断标准(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哮喘诊断(第8版儿科学)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或胸闷;(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喘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B.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后15分钟FEV1增加≥12%;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

C.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诊断为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标准(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以干咳为主。

(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6)个人或一级、二级亲属有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条件(第8版儿科学)(1)常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常为首次发作。

(2)喘息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

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息。

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喘息消失。

严重发作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少见高热。

(3)体格检查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伴鼻翼煽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分。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乔丽潘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当今世界威胁公共健康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

哮喘的发生可影响各年龄阶段,可在婴幼儿起病,并以儿科多发,是儿童主要的缺课原因,(美国儿童每年缺课5-7天),也是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哮喘患病率在全球差异甚大(0-30%),全球已有哮喘患者1.5亿。

不少国家提供的数据显示哮喘患病率,死亡率仍有上升趋势。

由于哮喘病因复杂,个体差异甚大,其症状又以咳嗽,胸闷,喘息,呼吸困难为主,不少患者易被诊断为复发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有些很典型的婴幼儿哮喘,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住院10多次,仍按细菌感染处理。

有的因喘控制不满意,用抗生素不断升级:有的则合并应用全身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后,气道阻塞及喘息症状获暂时缓解,但很少考虑症状缓解后的预防治疗,故喘息反复发作迁延到成年,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哮喘防治工作已引起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

1诊断反复性咳嗽及喘息,特别在运动,病毒感染或吸入过敏原后加重,高度提示哮喘。

根据病史及典型哮喘发作,诊断一般无困难。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试行,1998)如下。

1.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①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

②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喘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④父母有哮喘等过敏史。

⑤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①,②,⑤条即可诊断哮喘。

如喘息发作2次,病具有第②,⑤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3岁)。

如同时具有第③和(或)第④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1.2 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①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如发作1次,若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亦可考虑)。

②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的疗效。

④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对各年龄组疑以哮喘同时肺部都有哮鸣者,可做以下任何一项支气管舒张试验:①用β2受体激动剂(β2激动剂)的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

哮喘的pef变异率诊断标准

哮喘的pef变异率诊断标准

哮喘的PEF变异率诊断标准
一、日间PEF变异率
日间PEF变异率是指患者在一天内的最大和最小PEF值之间的差异。

通常,正常人的日间PEF变异率小于20%,而哮喘患者的日间PEF 变异率可能会超过20%。

如果日间PEF变异率超过20%,可以初步诊断为哮喘。

二、夜间PEF变异率
夜间PEF变异率是指患者在夜间睡眠时的最低PEF值与日间平均PEF值之间的差异。

哮喘患者的夜间PEF变异率通常大于20%。

因此,如果夜间PEF变异率超过20%,可以高度怀疑哮喘的诊断。

三、PEF与FVC比值
PEF与FVC比值是指患者在深吸气后,从肺内呼出的最大呼气流量(PEF)与用力呼气量(FVC)的比值。

正常情况下,这个比值应该在80%以上。

如果这个比值低于80%,可以考虑为气流受限,可能与哮喘有关。

但是,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综上所述,哮喘的PEF变异率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日间PEF变异率、夜间PEF变异率和PEF与FVC比值。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哮喘,但最终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诊断(第8版儿科学)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或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喘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
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B.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后15分钟FEV1增加≥12%;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

C.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诊断为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标准
(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以干咳为主。

(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6)个人或一级、二级亲属有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

毛细支气管炎
诊断条件(第8版儿科学)
(1)常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常为首次发作。

(2)喘息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

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息。

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喘息消失。

严重发作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少见高热。

(3)体格检查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伴鼻翼煽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分。

肺部体征主要为呼气相哮鸣音,亦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叩诊可呈过清音。

肝脾可由于肺过度充气而推向肋缘下,因此可触及肝和脾。

(4)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采集鼻咽拭子或分泌物,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及分子生物学可明确诊断。

(5)胸部X线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肺充气过度或肺不张,也可以见到支气管周围炎及肺纹理增粗。

重度喘憋者可有PaO2降低, PaCO2升高,血气分析可了解患儿缺氧和CO2潴留程度。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参照第8版儿科学)
(1)多见于婴幼儿,尤多见于1岁以内儿童。

(2)临床上轻症患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不重;中重症者有较明显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鼻翼煽动及三凹征,发热可为中低、热度和高热。

肺部听诊多有中、细湿啰音。

(3)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可见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4)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致正常。

病毒分离、病毒抗体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病毒特异性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病毒病原诊断。

其中病毒分离是病毒病原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