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归纳汇总

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归纳汇总1、《1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1段:p2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6 秋天的雨》:p19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5、园地二日积月累:p26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6、园地三日积月累:p42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三年级语文知识点1、古诗积累与翻译(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古诗理解《夜书所见》(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节?①梧叶、江、篱落②秋叶(2)诗中笼罩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静寂、凄冷②思乡之情;客居、漂泊、居无定所的孤寂、落寞;童年的留恋、怀想(3)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④虚实结合,以实映虚⑤传情达意,暗用典故⑥拟人、通感,增辉添彩⑦字斟句酌,“寒”“挑”传神(4)举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和诗篇3、文章情感的把握:《风筝》(1)把握《风筝》一文里感情的变化过程,依据相关字句,进行简要归纳(2)积累表现人物心情或感情的词语、字句(3)写作:写作一篇内容充实的记叙文,表现人物(或字句)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4、理解文中的字词句依据课文里的描写或叙述,理解文中的字句,或推断出陌生字词句的含义。
例如:《秋天的雨》一文,依据第二段的描写,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6、描写:多角度、多方面的描写(1)阅读如《秋天的`雨》一文,把握课文里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2)写作多角度、多方面描写,如描写四季7、修辞方法——比拟(1)概念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2)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3)举例①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秋天的雨》)②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秋天的雨》)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词语解释】射箭能手:就是指射箭技术很好的人。
本事:本领、能耐。
愈合:指伤口长好。
裂开:破开、开了缝。
孤单是群:孤单、无所依靠的人或动物,不能与伙伴合作。
【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仔细——细心本事——本领悲惨——悲伤孤单——孤独反义词:仔细——马虎悲惨——欢快【词语辨析】孤单孤独孤单:是一种心理反应,一个人或者很多人在周围的`时候都可能会有这种感觉。
三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梳理三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1)基础知识:拼音、字、词、句。
拼音:易读错字、多音字组词、看拼音写汉字。
字:难写字的笔顺、笔画,同部首字,同音字填空,选择不同词语中同一个字的字义。
词:形近字组词,换偏旁、加偏旁组字再组词,近义词、反义词,四字词语。
字词的内容看起来比较多,如果抓住听写、看拼音写汉字的日常练习,期末复习时着重捞出易错字、易混字,则很容易完成字词这两部分复习。
句:A 修辞:加上三年级新学习的修辞:排比、夸张,三年级学生共需掌握这五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
排比句牢记是三胞胎以上(相同的两个句式我称为双胞胎,以此类推三胞胎、多胞胎……)夸张句则联系生活举例子理解。
反问句通过询问表达相反的意思,问的句子中已经包含答案,并不需要回答。
B 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方法:找出“把”字或“被”字,将前后的名词(包括修饰语)交换位置,后面的内容照抄。
陈述句换成把或被字句方法:A、画出句子中的动词,动词后的词之前加上“把”字与动词交换位置,再按顺序抄下来。
B、画出句子中的动词,动词后的词放到句首,后面加个“被”字再按顺序抄下来。
C 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互换。
陈述句变感叹句:照着抄,可以在形容词前加个“真”字,最后加个感叹词“啊”或者“呀”再写上感叹号。
感叹句变陈述句:照着抄,把“真”这样表示程度的字去掉,去掉后面的感叹词和感叹号,再写上句号。
陈述句变反问句:关键看句子中有没有“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
如果有否定词,去掉。
没有就加上。
然后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或者“呢”,再变问号为句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同样看否定词,有就去掉,没有就加上。
然后去掉“难道”、“怎么”、“吗”之类的反问词,最后变问号为句号。
D 关联词语。
这里不做详细归纳,以本学期课文中出现过的关联词语为主。
要求能选择关联词语填空,能用关联词语说句子。
E 改病句:牢记四字原则“增删调换”。
F 引用对话的不同形式。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词语解析汇总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词语解析汇总课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绚丽,灿烂美丽。
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敬爱:尊敬热爱。
飘扬:在空中随风飘动。
招引:吸引。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粗壮:指粗大而结实。
课文2:花的学校湿润:潮湿;湿润。
荒野:荒凉的野外。
狂欢:纵情欢乐。
碰触:接触、碰撞。
扬起:高举,卷起。
课文3:不懂就要问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霎时:极短时间。
照例:依照惯例或常情。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稀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形容对事物一点儿也不明白。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语文园地一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口干舌燥:口舌干渴。
多形容说话太多。
这些词语都含有两个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字【拓展】含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语还有:肝胆相照口是心非左膀右臂交头接耳花拳绣腿油嘴滑舌课文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印着:留下痕迹。
规则:规律、法则。
图案:各种各样的图画。
明朗: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熨帖:贴切、妥帖。
凌乱:杂乱无序。
课文6:秋天的雨颜料:用来着色的材料。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邮票: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及出售,作为交付邮资之凭证。
凉爽:清凉爽快。
勾住:把人的身心捆住。
丰收:收成好。
频频点头:连续不断地点头。
课文7:听听,秋的声音道别:辞行。
本课指黄叶离开了大树。
叮咛:反复地嘱咐。
歌韵:文中指蟋蟀发出的声音。
辽阔:广阔。
绽开:裂开。
本课指谷粒成熟。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归纳非常经典

语文三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练习归纳第一单元课文中心归纳:1.《大青树下的小学》——表现了:民族团结,生活美好。
2.《花的学校》——表现了:童真童趣,母爱伟大。
3.《不懂就要问》——表现了:认真读书,勤学好问。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3.这是一所美丽的位于边疆的小学,小朋友们民族不同,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上课了,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下课了,大家一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从中我体会到各民族小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
4.边疆小学的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我的校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课间我们拍皮球、跳绳、打乒乓球。
5.《花的学校》是印度(国家)的泰戈尔写的,全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后盛开的花朵写成从地下学校冲出的孩子。
8.《不懂就要问》一文写了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10.《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全诗描写的事物有:牧童、黄牛、蝉。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大家穿戴不同,民族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4.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去拍着大手。
注意(必须会写):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第二单元课文中心归纳:4.《古诗三首》:《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知识点汇总(打印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知识点汇总(打印版)课文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多音字:1、好良好大好河山; 好奇叶公好龙2、更更换; 更加3、看看护; 看见4、当当当当; 上当5、晃摇晃; 晃眼一晃而过6、校学校; 校对7、鲜新鲜; 鲜有8、教教室; 教师二、近义词:穿戴—打扮好奇—惊奇飘扬—飘动、飞扬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安静—平静招引—吸引绚丽—绚烂敬爱—敬重鲜艳—艳丽招呼—问候安静—寂静三、反义词:洁白—乌黑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弱、纤细招引—驱散热闹—冷清绚丽多彩—暗淡无光安静—嘈杂四、词语解释:坪坝:平坦的场地。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打扮:使容貌、样子好看。
绚丽:灿烂美丽。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形容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敬爱:尊敬热爱。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
安静:没有声音。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摇晃:摇摆;摇动。
五、词语辨析:1、飘扬飘动都有随风摆动的意思。
区别在于:飘扬强调指物体在空中飞扬;飘的幅度比较大;飘动强调指物体借助风波的力量而摆动。
例句: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运动赛场的上空。
一只小小的纸船随着波浪飘动着。
2、敬爱、敬重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尊敬”的意思。
敬爱常指对熟悉的人如师长、父母等;尊敬热爱。
敬重一般指恭敬尊重他人;对象多为较陌生的人。
例:敬爱的周总理终于赢得了会场所有人的敬重。
六、词语听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洁白摇晃孔雀舞凤尾竹绚丽多彩第二课金色的草地一、多音字:1、朝朝鲜改朝换代; 朝霞朝令夕改2、假放假假期; 半真半假狐假虎威3、盛盛开; 盛饭4、劲劲头; 劲敌5、觉睡觉; 感觉二、近义词:盛开—开放常常—经常玩耍—嬉戏喜爱—喜欢使劲—用力假装—装作、伪装快乐—愉快、高兴合拢—收拢仔细—细心观察—观测三、反义词:盛开—凋谢合拢—张开喜爱—讨厌傍晚—早晨引人注目—默默无闻四、词语解释: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归纳非常经典

语文三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练习归纳第一单元课文中心归纳:1.《大青树下的小学》——表现了:民族团结,生活美好。
2.《花的学校》——表现了:童真童趣,母爱伟大。
3.《不懂就要问》——表现了:认真读书,勤学好问。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3.这是一所美丽的位于边疆的小学,小朋友们民族不同,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上课了,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下课了,大家一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从中我体会到各民族小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
4.边疆小学的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我的校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课间我们拍皮球、跳绳、打乒乓球。
5.《花的学校》是印度(国家)的泰戈尔写的,全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后盛开的花朵写成从地下学校冲出的孩子。
8.《不懂就要问》一文写了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10.《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全诗描写的事物有:牧童、黄牛、蝉。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大家穿戴不同,民族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4.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去拍着大手。
注意(必须会写):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第二单元课文中心归纳:4.《古诗三首》:《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归纳(1-3单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1-3单元)第一单元一、我会认坪坝(bà)朗读(dú)摔倒(shuāi)挨打(ái)摔跤(jiāo) 凤尾(fèng) 洁白( jié) 苦楚(chǔ)诵读(sòng) 照例(lì)段落(duàn)衣裳(shang)练习(liàn) 糊涂(hú)涂写(tú)吓呆(dāi) 戒尺(jiè) 厉声(lì)二、我会写晨[chén]清晨早晨(chen) 绒[róng]羊绒绒球花球[ qiú]足球篮球地球汉[hàn]汉族汉字艳[yàn]鲜艳艳丽服[fú]服装衣服(fu)装[zhuāng]服装军装扮[bàn]装扮打扮(ban) 扮演静[jìng] 安静文静平静停[tíng]停止停车停下孔[kǒng]孔雀毛孔雀[què]麻雀灰雀鸦雀粗[cū]粗壮粗心粗细落[luò]落叶落日落下荒[huāng]荒野荒凉荒地笛[dí]口笛风笛笛子舞[wǔ]跳舞舞蹈飞舞狂[kuáng]狂风狂欢疯狂罚[fá] 惩罚罚款罚站假[jià]放假假日请假互[hù]相互互补互利所[suǒ]所以所有无所不能够[gòu]能够足够够不着猜[cāi] 猜谜猜测猜想扬[yáng]飘扬表扬扬帆臂[bì]双臂手臂臂膀三、多音字jià 放假 bèi 背书 quan 圆圈假背圈Jiǎ真假 bēi 背包 juàn 羊圈四、形近字组词扮(打扮)荒(荒野) 扬(飘扬) 粉(粉色) 慌(慌乱) 杨(杨树)五、重点词语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敬爱国旗敬礼安静树枝好奇孔雀招引粗壮枝干影子阵雨荒野跳舞狂欢功课放假互相狂风自然能够双臂急急忙忙六、近义词鲜艳--艳丽打扮--装扮流利-流畅详细--详尽急急忙忙--匆匆忙忙七、反义词粗壮←→纤细湿润←→干燥详细←→粗略认真←→马虎急急忙忙→不慌不忙鸦雀无声←→人声鼎沸八、词语释义【绚丽】灿烂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汇总(点击查看沪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大全(全十册))一、信1.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2个生字。
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子的含义:“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3. 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
二、茉莉花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茉、逛、副、疏、蕾、瑕”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茉”;结合语境,了解“疏”和“瑕”的意思。
2、能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相应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并试着背诵课文第4节。
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感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这样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三、我画什么1、在朗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习4个生字。
2、认识以对话为主的课文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发挥想像,大胆、真实地说出自己的心愿,并能用一、二句话写下来。
四、刮脸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焕、嚷”;理解“容光焕发”。
2、认识转折关系,并能用“但是”造句。
3、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词句,并且根据人物表现体会人物特点,体会孩子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
五、童年的朋友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5个,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2、默读课文,边默读边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按要求圈划词句。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作用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六、新型电影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8个“新、型、幕、拱、雁、全、金、与”;正确区分形近字;能正确进行词组(词语)的搭配。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感受到新型电影的特点。
3、能展开想像,说一说能把哪些新奇、惊险和有趣的内容拍摄成新型电影。
4、了解新型电影院的造型新,放映的形式新,感受到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七、网上呼救1、在阅读过程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积累“网”和“救”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根据提示把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经过,以对话的形式演一演。
3、了解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波及面广,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八、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词语“枪瘾”;积累“疒、忄、木”的汉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按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以及对小动物的爱。
3、能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能激发起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九、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燕子专列1、会认11个生字。
正确读写“专列、欧洲、瑞士、饥寒交迫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十一、瀑布1.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3个生字。
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
3. 感受瀑布景色的壮丽,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十二、天鹅的故事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认识生字: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
积累本课词语7个以及描写风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鹅啼叫含义,并读好描写天鹅动作的词句。
3、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
十三、海底世界1. 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9个“澎、湃、宁、烁、窃、肌、胞、蕴、储”。
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波涛澎湃”、“蕴藏”、“储藏”等词语的意思。
积累描写动物“叫”的象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3. 对海底神奇的世界产生兴趣。
十四、小狗杜克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驰、掣、刹、惨、祸、碾、拖、轨、轧、扒。
积累本课词语7个,学用“爬、跳、奔、溜、赶、蹿”。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发展中气氛的变化和杜克的忠勇;学会在否定句中加上“怎么”,体会其作用。
3、懂得动物是有感情的,要爱护动物十五、走路的奥秘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呗、凑、囔、蘸、觑。
积累本课词语4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实验过程,理解蚂蚁是如何走路的。
3、懂得自然界处处蕴藏奥妙,有探索自然的兴趣。
十六、“神童”的秘诀1、能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诀、毅、茅、旺、抄、劝、阻、符”,积累7个词语。
理解“惊奇、称赞”的词义,并能为其找近义词。
能区别词语“总算、总是”的意思,并选用其中一个练习说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陈毅小时候认真学习、成绩优秀的故事,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十七、梅兰芳练功1、能独立认识7个生字“拜、跷、砖、肿、设、凭、蜚”,在阅读过程忠积累9个词语。
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3、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十八、爱迪生孵小鸡1、能独立认识本课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积累表示声音的词。
积累词语:着凉、孵蛋、暖和、邻居、傻劲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
进一步了解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3、知道爱迪生从小善于观察、敢于实践,后来成了著名的科学家。
学习爱迪生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品质。
十九、牛顿在暴风雨中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能区别“像”和“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
辨别句子,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3、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二十、少年王勃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十一、威尼斯小艇1、独立学习本课生字“艄、帘、垫、技、货、雇、祷、横”;联系上下文理解“举世闻名、操纵自如、簇拥“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课文理解“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街头的汽车”这句话的意思。
3、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二十二、悉尼歌剧院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
结合课文理解“巧夺天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悉尼歌剧院的,积累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句子,并仿照课文的写法,尝试完成课后的练习。
3、感受悉尼歌剧院造型的巧夺天工。
二十三、令人神往的日内瓦1、独立学习本课“讷、湛、略”等10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令人神往、风光绮丽、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感情朗读第2小节。
了解日内瓦的绮丽的风光,积累文中描写日内瓦风光的一二句句子。
3、感受日内瓦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那种和谐之美。
二十四、一座铜像1、在阅读中独立学习八个生字:调、侵、略、炸、迸、涸、屹、瞻,重点理解词语:急中生智、瞻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比利时人民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写话练习。
3、颂扬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二十五、圣诞老人的故乡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五个生字“驯、橇、俄、玛、竖”;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
二十六、饭钱1、能独立认识本课6个生字“恳、荣、判、陪、迫、帐”。
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人物的语气。
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
3、体会阿凡提的热心助人、聪慧过人。
二十七、镇定的女主人1、认识本课4个生字“姆、吩、咐、煞”。
理解“镇定、迷惑不解”的意思;积累表示说话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体会直接引用语言和间接引用语言的区别。
联系上下文,想像女主人对保姆说的话,再写下来。
3、能从女主人把盘在脚上的眼镜蛇引出门外的故事中,懂得在危急时刻要沉着、冷静,用智慧解决问题。
二十八、惊弓之鸟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体会魏王与更羸在三次对话中的情感变化,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3、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5、使学生养成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二十九、公休仪拒收礼物(独幕剧)1、能独立认识8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和积累词语。
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习阅读剧本。
3、通过学习公仪休巧妙地拒收礼物的故事,感受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格。
三十、想别人没想到的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十一、雨后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辨析形近字“辨辫辩瓣”;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撅着”的意思,区分“骄傲”一词的褒贬;用“兴奋”和“骄傲”两个词写一句话。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默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几个画面。
3、感受孩子们的快乐,感受冰心对儿童的热爱。
三十二、葡萄是酸的1、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本文三则寓言的作家。
2、学生学习、理解词语“遗憾”。
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对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有所感悟。
4、赏读三位作家的三则寓言,了解寓意。
三十三、但愿人长久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轼、廷、皓、辙、婵、娟”;积累词语“朝廷、皓月当空、手足情深、埋怨、十全十美、吟诵、婵娟”。
理解“婵娟、皓月”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4、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三十四、猫是老虎的先生1、独立认识本课生字5个,理解相关词语。
2、能够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并能发挥想象力把故事说生动。
3、了解猫教老虎学本领,因没教它爬树而保护了自己的故事,知道善良的人对坏人要小心防备。
4、初步认识鲁迅,激发阅读名家名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