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期中模拟评估卷(一)(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2021年高考语文期中模拟评估卷(一)(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2021年高考语文期中模拟评估卷(一)(新高考专用)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夜之间,官员直播“带货”风靡全国。

许多政府官员化身网红,为农副产品代言,成为老百姓眼中的“带货员”。

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背后,是一个包括物流、存储、包装、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的产业系统。

领导干部的直播间,对接起农户与市场。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这更是一场政府服务的变革。

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领导干部做工作不能只是文山会海、发号施令、签字审批、纸上来纸上去,还要走出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深入移动互联网世界,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实事儿。

不可否认,领导干部“直播带货”,兴起于疫情特殊环境,有其偶然性。

但其必然性,是新技术的滚滚浪潮对基层治理理念、方式和效能产生的根本性影响。

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也确实出现官员“直播带货”走样变形的情况。

部分领导干部将直播间当成秀场,有的地方专门发文搞摊派,有的地方“亏本赚吆喝”,搞成了形式主义。

然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任何一种新兴形式在初期都有利有弊,这并不妨碍基层治理理念更新与改革的大方向。

尤其是这种嵌入移动互联网、利用新技术手段优化行政生态、提高行政效能的有益尝试,拓宽了政府与民众互动的空间和渠道,增强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感,值得大力探索并给以一定的容错空间。

(摘编自翟永冠、唐弢《要带货,更要带新思维》) 材料二:前不久,南昌市民万女士向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称,自己在某电商平台直播间购买了深圳一家贸易公司销售的虾,收到后发现部分虾已经变质,“虾头都是黑的”,她在直播间向商家询问原因时,竟被污蔑为“专业差评”。

无独有偶,今年,某明星主播一场直播下来销售额超1亿元,但其中多个产品此前涉虚假宣传曾被处罚过。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也显示,消费者对于虚假宣传和商品来源渠道不正等乱象颇为担心。

2021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2021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2021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挣.(zhèng)脱饿殍.(piǎo)剽.(piāo)悍随声附和.(hè)B. 箴.(zhēn)言龟.(jūn)裂横.(héng)祸乘.(chéng)人之危C. 着.(zháo)落辍.(chuò)学殷.(yān)红自怨自艾.(yì)D. 道观.(guàn)炽.(zhì)热蹊.(qī)跷不着.(zhuó)边际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内贾德跑到拉丁美洲访问,跟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称兄道弟,叫板美国,又到古巴跟卡斯特罗密谈多时,如此纵横捭阖....,也算是一道风景。

B.鲧治水一生,最终徒劳无功,触犯天条;而他的儿子大禹却疏浚百川,名垂青史。

面对肆虐的洪水,一堵一疏,一截一导,异曲同工....。

C.这几个人面对菩萨一一行礼,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菩萨饶恕我们吧。

”随即拿出钢锯,一个多小时后,十八尊罗汉的头全被锯下。

D.如今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珑....:既要外形美观,又要内饰精致;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概括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三方面重要因素。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原创)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2021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英国政府日前宣布拟推出新规,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实名注册”,还要参加类似驾驶理论考试的安全意识测试,试图借问责制从源头强化管理,规范无人机使用。

②被喻为“上帝之眼”的无人机不仅在军事、工业勘测、商业配送等领域功用丰富,在民用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据统计,2017年全球无人机的产量将接近300万架,比2016年增长39%,市值超过60亿美元。

然而在技术和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隐忧也在不断增加。

③上个月,一架无人机出现在伦敦盖特威克机场跑道上,导致数十架飞机无法降落,机场也短暂关闭。

从无人机面世至今,全球各地不断有其干扰民航客机,造成后者延误、迫降甚至返航等情况。

同时,无人机可能带来的对私人领域的侵犯、个人隐私的窥视也引发担忧。

各国政府因此不断规划实施对无人机的管理,不过,宽严幅度则相距甚远。

④在法国,一名少年因使用无人机拍摄城市全景即被起诉,理由是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危害。

根据法国目前颁发的法规,除机场、军事区等敏感地区禁用民用无人机,城市及周边地区,包括公路、公园、沙滩等公共场所上空同样禁用无人机。

即使是私人区域,未经允许也不得随意对他人及其所有物进行拍摄,更不得以商业目的进行传播。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类似严格的举措也在施行。

⑤相比之下,爱尔兰等国家的管理措施相对宽松,爱尔兰仅要求重量在1000克以上的无人机进行登记。

英国交通部的研究也显示,400克以上的无人机就有可能对商用飞机的驾驶舱玻璃造成损伤。

2021届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有答案

2021届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有答案
(摘编自陈晨《科技,让文化更多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享受4G的红利时,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5G时代已到来。
B.5G所能促进的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能够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C.文化产业依靠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创造了不少新玩法。
具备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5G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其建立的高速信息通路、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都将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触发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
不止5G,近年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横空出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文化更加多彩。这种多彩体现在通过VR、AR等技术,人们不用赶赴敦煌,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如身临其境般地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现在借助8K超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原本静态的文物有了更真切灵动的全新表达;体现在杜比全景声、4K超清、VR等在演唱会直播中流畅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置身”演唱会现场,与偶像一起互动。
2021届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说起最近最受关注的通信技术革新,恐怕非5G莫属。当人们还在享受4G带来的红利时,5G已经在很多重要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2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当仁不让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多款5G商用手机发布、5G技术在汽车驾驶方面的应用展示、5G技术支持远程手术的展示……种种围绕5G展开的操作让人们对5G将如何改变生活充满更多想象和期待。

2021年高考汉语文模拟试题(一)

2021年高考汉语文模拟试题(一)

2021年高考汉语文模拟试题(一)2021年高考汉语文模拟试题(一)班机:姓名: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抖擞(sǒu)滑稽(jī)狭窄(zhǎi)窗明几(jī )净....B.教诲(huì) 点缀(zuì)蹉跎(cuō) 不着(zhu?)边际....C.玷污(diàn)阿(ē )谀同胞(pāo) 家给(jǐ )户足....D.规矩(jù)造诣(yì)堤坝(dī) 锲( qia)而不舍....2.按所供多音字的字音组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咽 ya 呜咽哽咽狼吞虎咽细嚼慢咽B.省xǐng 省亲省俭省察民情反躬自省C.量liáng 思量打量量体裁衣车载斗量D.号háo 号叫号丧号啕大哭狂风怒号3.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字形和运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作物品种,其所以能够抗病,是因为体内缺少病菌所必需的某些营养物资,病菌侵入以后无法生存。

B.有些选择题,牵涉知识面广,很难一下定夺,此时切忌心浮气燥,而应该静心比较排除。

C.请允许大胆地窜改一下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短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记忆移植也会产生一些负作用:它可能被科学怪人利用,危害社会;它会妨害隐私权,使人们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4.下列成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急风骤雨原驰腊象融汇贯通脍炙人口 B.汗流夹背久负胜名留恋忘返断章取意 C.莫不关心拌手拌脚富丽堂煌不计其数 D.提心掉胆通霄达旦转瞬既逝不辍劳作5.下列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A.痛心疾首“疾”读jī 意思是:疼痛.B.不无裨益“裨”读bì 意思是:益处.C.冲耳不闻“冲”读chōng 意思是:填满.D.高山之巅“巅”读diān,意思是:山峰.6.选出都是反义词的一项()A.追求-----放弃虚伪-----真实抽象-----具体B.幸福-----痛苦温暖-----寒冷缩短-----延伸C.惆怅-----欣慰谅解-----埋怨苦闷-----喜悦D.高雅-----朴素伟大-----渺小俯视-----仰视7.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人代会下午3时开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

2021新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1新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1新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高考是反套路的,也必须反套路,此中深意大家都知道。

距离2021年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高考生们也在拼命刷试题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2021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2021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

如何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深刻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道、禅为一体的思想系统,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要想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就需要对它的思想体系进行学习和理解,因此教育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立青少年去学习四书五经、古典诗词等国学经典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举措。

但是不能让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一一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背诗而背诗,这与让中国传统经典走进教育的真正目的-一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本末倒置的。

只有通过教育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内化于心,才能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把握住其精神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而中国传统艺术可以说是其最集中的表现形式。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不论是昆曲、京剧,还是黄梅戏、河北梆子,其化妆、服裴、语调、唱词、步法无不体现着中国特色,这与以欧洲歌剧为代表的外国戏曲艺术明显不同。

中国的水墨画使用宣纸、毛笔、墨汁,讲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追求在一幅有限的画境里觅得无限的天地,这与西方油画的画布、笔刷、颜料等工具以及将绘画当做科学从而追求客观、逼真的传统绘画态度也大相径庭。

中国书法更是发展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成为世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的精华。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缺少传统艺术。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还应身体力行,落实到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行为范式”。

2021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卷 (I)

2021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卷 (I)

2021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卷 (I)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红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对峙伺候舐犊情深有恃无恐B. 缄默便笺草菅人命熏陶渐染C. 星宿良莠秀外慧中乳臭未干D. 觊觎舆论尔虞我诈鹬蚌相争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机杼如梗在喉毁家纾难焕然冰释B. 陷井满腹经伦作威作福琳琅满目C. 蛰居莫衷一是独辟蹊径学贯中西D. 翔实常备不懈迷天大谎轻歌漫舞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银杏,又名公孙树,它不仅是很好的雕刻材料,还_____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②店庆期间,凡购物满100元者,本店将______价值30元的礼品券一张。

③66年前,他勇敢地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______经历了火烧赵家楼的场面。

A. 具备惠赠亲身B. 具有赠送亲身C. 具有惠赠亲自D. 具备赠送亲自4. 下列各句中加红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xx年国庆期间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B. 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 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期间,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飞黄腾达,全国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B. 最近,有个轰动红学界的消息从北师大传出,一位女博士生在该校图书馆意外发现一部前人从未提到过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

C. 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老区”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他们希望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

D. 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拿不出新的作品来,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

[精]2021高考语文综合模拟考试卷-含答案

[精]2021高考语文综合模拟考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综合模拟考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2021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1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1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2020年,海外受访者对的整体印象为6.2分(10分制),延续了近年来小幅稳定上升的趋势。

在参与全球治理的领域中,科技、经济、文化是海外受访者最为认可的三个领域。

与2019年调查相比,海外受访者对未来参与全球治理各领域的期待均有所提升。

同时,海外受访者普遍看好经济未来发展,接近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65%的海外受访者认为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将会持续提升。

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仍是最突出的国家形象,中餐、中医药、武术被认为是最能代表文化的元素。

此外,海外发展家受访者对形象的评价更为正面。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获关注,总体来看,六成左右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一带一路”的海外认知度不断提升,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印度、日本、意大利、俄罗斯和韩国,海外发展家受访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对个人、国家、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积极意义更认可。

(摘编自《“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出炉:整体形象保持稳定》)材料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我们要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向世界多方面展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形象。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并不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民众生活在困境之中。

【甲】提出并实践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对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事实证明,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引领着全球发展。

当下,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有必要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

2021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是个注重和谐、和睦的民族,中国文化自古“贵和”。

孔子明确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而不同”的理论思考首先在于强调和睦相处,“和”的起点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為贵。

其次,其强调只有以“不同”为前提,始终保持个体间、民族间、国家间的差异,“和”才具有真正的内涵和意义。

人们因为“不同”,才需交流、认同;唯有和谐,才能沟通,以善意回应善意,互利才能归于双方。

再次,强调“和”的本义并非绝对的同一,凡事必缘理而不径绝,“和”也是有原则的。

《礼记·中庸》倡导“和而不流”,就是强调与人相和而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最后,在“不同”下求“和”道,即用中庸之道来防止冲突和斗争激化,促成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使各方达到协调与均衡。

儒家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作为中华文化之精粹,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固然有着众多原因,但不得不说“和而不同”的精神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和而不同”思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民族不断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的结果。

中华民族经过多次迁徙、融合,在保持各民族丰富多样性的前提下结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中华民族这种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正是“和而不同”精神的典型体现。

同样,“和而不同”思想也是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动因。

汉族在历史进程中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民族的交汇融合,正是“和而不同”的精神,促进了今天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大家庭的形成和发展。

“和而不同”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华文化是在不断的民族融合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

秦汉帝国建立后,以华夏文化为主体加速吸收、融合、同化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成果,最后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作者:姜有荣来源:《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第05期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时代,为了吸引大众眼球,为了让人们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抓取最有兴趣的东西,各种网络平台、新媒体技术都推出了快速视听的内容。

倍速“追剧”,已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的文化娱乐和休闲生活方式。

倍速能够改变播放的速率。

一部1小时的剧,在开2.0倍速的情况下,30分钟就可以看完;扩展到一部剧,用20集的时长就能看完40集的电视剧,缩短了很多观剧时间。

而比起跳着放,倍速播放并不会遗漏重要的情节。

网上有一个关于“倍速”的调查,参与者近八成为上班族,超六成为90后。

在选择倍速模式观看内容的类别中,音乐娱乐内容以68.2%居榜首,而历史人文类与知识技能类内容也占到了45.5%……还有一些视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推出了“5分钟看一部电影”“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等,把倍速带入经典阅读之中。

诸如《一本书读通中外经典》《世界经典名著快读》《一分钟读懂×××》……这些指导阅读的图书,基本以速成、倍速为主。

这些图书大多是对名著经典的作家生平、写作背景、情节梗概、人物角色作简明扼要的梳理,偶尔会加上编者个人的评价。

这些图书透露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阅读理念:教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名著的精华,从而不用再去啃原著这块“硬骨头”。

有学者认为,倍速阅读的流行,说明“速食”阅读的后经典时代已经到来,“过去的时代慢,所以是沉浸式阅读。

后经典时代其实是在孕育一个新的审美快感,要看到迅速阅读的美学体验和这个时代相呼应”。

但我们都知道,书籍所记录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要思考,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所以,倍速阅读的流行,不能证明阅读的深度不再重要,也不能说明阅读需要去精神化。

倍速阅读的弊端不仅在于这种阅读方式挤占了深阅读的时间,使我们无法形成理性化、系统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这种阅读方式忽视了对深刻思想的领悟和品味。

2021年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1年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看.护看.押看.座看.风使舵B.角.落角.色角.斗勾心斗角.C.间.或间.歇间.作亲密无间D.当.场当.选当.即安步当.车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画像卑躬屈膝安装礼尚往来B.作弊既往不咎委靡察言观色C.松弛自抱自弃演绎真知灼见D.宣泄恰如其分装帧鞭辟入里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教师始终是教育改革成效的主导性因素;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师心自用....;才可能迎来教育的春天。

B.中国女排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经过两年训练;终于在本届奥运会上力挫群雄;获得骄人战绩。

C.本届NBA东西部联盟全明星赛将于北京时间明晨7时在三藩市举行;届时球迷们所熟悉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

D.自古以来;人们所创造的文艺就不是单调的、生硬的;而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对这些作品起码应抱有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引进新技术真是立竿见影;这个车间创造了三次新纪录。

②天气真让人受不了;屋子里热得呆不住。

③我们设立这个部门;为的是出了问题就解决;以免延误工期。

A.连续几乎即时B.陆续几乎及时C.连续简直及时D.陆续简直即时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家探险队决定在斯瓦尔巴违德群岛建立中国科学探险考察站。

B.在市场经济下;承认电影这种以声、画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媒介本身的娱乐功能和接受主体的娱乐要求就必然成为时代的要求;票房也就成为衡量一部影片的重要标准。

C.几十年的创作经历;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虽然自己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我创作的活力之源是与党和政府的关怀分不开的。

2021年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2021年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2021年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21年语文高考模拟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出版人的知识视界与人文素养①出版界一定水准上存有的平庸媚俗乱象,首先与出版人受限于知识视界,没有高屋建瓴的策划与组织相关。

譬如各类原创图书缺乏,尤其学术类图书,长期由引进唱主角,且编校粗糙,质量平平;而一般图书则碎片化、娱乐化泛滥,格调不高,跟风现象严重;至于财经励志类图书则多克隆封面,“四大名著”多重复出版,更是业界常态。

还有的出版社,因贪馋不退货和回款快,直接将出版经济做成“教材经济”,如此因袭偷惰,最可唏嘘。

面对这种均质的平庸与粗鄙,老出版人董秀玉直言“不敢去书城”,“也不喜欢大书店”。

身在界外,个人的观察,这固然与早先作为垄断行业的出版社靠书号资源、行政运营养成的积习相关,但由此形成的对知识创造的轻忽与怠慢,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②这里仅就图书输出一点,来谈出版人知识视界过窄与创造力不足的问题。

记得2003年,商务部有过统计,与货物贸易的巨额顺差相比,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逆差高达86亿美元,其中,包括图书输出在内的文化服务贸易的收入尤其少得可怜。

_____,“十一五”以来情况有所改观,我们与很多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始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版权输出数量与品种都有所增加,输出与引进比也进一步缩小。

特别是2005年以来,每年参加世界书展书市,有千余种图书通过对外推广计划和经典出版计划走向世界。

_____我们不能不看到,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的对象国和地区还不广泛,如2021年版权输出总量的一半是对港台和韩国,_____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图书仍较少,即使有,也多以知识大全与历史集成的方式表现,不但解读表面,线条尤其粗浅,显见对海外市场与读者需求并不十分了解。

有些学术书水准不低,无奈其不说明资料来源,或索引不全,常常因不符合国际学术规范而遭到对方拒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6页,第II卷第7页至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 ~ 6题,第II卷15 ~ 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 ~ 14题,第II卷18 ~ 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见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紫荆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玩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

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

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

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

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借着分析文学作品成文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3.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若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

B.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C.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

D.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

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

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

及丁父忧,服阙,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

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上览奏,异之,乃命开四库全书馆,御制诗以.纪其事。

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

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奉谕缓办,因著《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于家。

于是皖、闽之士闻绪言余论,始知讲求根柢之学,四海好学能文者.,俱慕从先生游。

而戴征君震、王观察念孙诸人,深于经术训诂之学,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时,盖自先生发之。

先生刚肠疾恶。

俗流不敢至其门,寒酸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

其在都。

载酒问字者,车辙断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

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

在福建,与弟珪相代,一时传为盛事,而闽士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

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

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

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

书法参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

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

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士传诵吟咏,至今不辍。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辙掩覆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

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

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毅力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

所欲著书未就,有诗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逸:散失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遇:得志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不敢引疾 B.御制诗以.纪其事臣乃.敢上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四海好学能文者. D.去而.人爱思之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临清流而.赋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名利。

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

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

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

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

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饮酒论学终日不辍。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

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译文:(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译文:(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译文: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答: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①,②,③,④,⑤,⑥,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乙:①,唯昭质其犹未亏。

(屈原《离骚》)②但为君故,。

(曹操《短歌行》)③泻水置平地,。

(鲍照《拟行路难》)④,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⑤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