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3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时作业3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防治人教版
课时作业(三十一)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防治作业时间:月日(2019咸阳期中考试)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居民生产场景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双水村民居建筑特色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土质2.该村生产方式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环境污染C.土地石漠化D.土壤盐碱化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双水村的典型民居为窑洞,是利用黄土在干燥时具有直立性的特点建造的,选D项。
第2题,双水村的牧羊活动(尤其是过度放牧)会破坏地表植被,引发水土流失,选A项。
(2019西北大学附中期末)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3~4题。
表1 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3.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由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4.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造成的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由题干可知,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由表1可知,新疆荒漠化土地总面积是111.32万km2,由此判断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故A项错误;由表2可知,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风蚀,故B项错误;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故C项正确;由表1可知,有人类活动的耕地、林地、草地荒漠化面积相对较小,未利用土地荒漠化面积较大,由此判断荒漠化大部分发生在无人类活动的地区,故D项错误。
第4题,由表1可知,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未利用土地,说明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不是人类活动,故A、B、C项错误;由表2可知,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风蚀和水蚀,即和近地面的水平气流(风)和地表径流的侵蚀有关,故D 项正确。
(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3讲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新人教版
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十五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3讲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考纲解读] 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治理。
考点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与以干旱为主的西北地区(1)荒漠化含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特别提醒] 荒漠与荒漠化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在非荒漠地区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本来的耕地、林地、草地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
(2)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4)全球荒漠化现状: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4%,我国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
[点睛]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退化和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原因的异同:气候、地表物质组成、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共同的影响因素,但前者是水蚀作用,后者是风蚀作用。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
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下图所示: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较差→平地多疏松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其他重要条件——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荒漠化的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
理
汇报人:XX 20XX-01-29
目录
• 荒漠化概念、成因及危害 • 水土流失概念、成因及危害 • 荒漠化防治策略与措施 • 水土流失治理策略与措施 •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01
荒漠化概念、成因及危害
荒漠化定义与分类
定义
水资源。
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节水 农业,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
。
农艺节水措施
采取覆盖保墒、深松蓄水等农 艺节水措施,提高土壤蓄水能
力。
水资源合理配置
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生态用 水和农业用水的平衡。
04
水土流失治理策略与措施
水土流失治理基本原则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的基本单元,通过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可以实现水土流失的全面控制。
沟道蓄水工程
在沟道内修建蓄水工程, 如塘坝、涝池等,拦蓄洪 水,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生物措施
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减缓水流冲刷,提高土壤抗蚀能力。
工程措施
通过修建梯田、地埂、蓄水工程等工程措施,改变地形地貌,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澳大利亚荒漠化防治
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出适合当地条件的荒漠化防治技术 和方法。
国外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借鉴
欧洲山地国家
注重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通过植被恢复和土地改良等措 施治理水土流失。
日本水土保持经验
强调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理念,注重法律法规 的制定和执行。
东南亚热带雨林国家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
(3)防治原则 ①坚持维护__生__态__平__衡____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②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__水__资__源___。 ②利用___生__物__措__施___和__工__程__措__施____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能__源___问题。 ⑤控制__人__口__增__长____,提高人口素质。
人类活动 露天开矿 战争和营
造宫殿 滥用土地
产生的影响 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下 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
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 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
2.水土流失的危害分析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 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②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荒漠化的成因 ①自然因素 a.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b.物质条件——地表物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c.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 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考点 水土流失的治理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 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 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 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C )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30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作业30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广布,在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沙山与湖泊共存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巴丹吉林沙漠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
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
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湖泊群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河流水D.地下水解析:根据材料,湖泊群的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地下水,D对。
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河流水的季节变化大,不稳定,A、B、C错。
答案:D2.图中湖泊旁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A.黑河洪积扇B.北大山C.石羊河洪积扇D.湖泊群枯水期湖滩解析:图中湖泊旁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黑河洪积扇,A对。
北大山是沙尘堆积成的沙山,B错。
石羊河洪积扇位于东南方向,沙山形成主要受偏北风影响,C错。
湖泊群水量稳定,没有明显枯水期,D错。
答案:A3.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生态移民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③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④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生态移民,减轻环境压力,①对。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保护生态环境,②对。
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减少植被破坏,③对。
森林耗水量大,干旱区不适宜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④错。
黑河水量小且不稳定,不适宜从黑河跨流域调水,⑤错。
A对,B、C、D错。
答案:A(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下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图。
当地政府扶持贫困农民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 (共27张PPT)
3、我国《水土保持法》规 定,禁止在250以上陡坡地 开垦种植农作物。列举治 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 流失的主要措施
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种草植树, 修筑梯田
4、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后来成 功引进优质苹果,产量高,并发展浓缩果汁加工业。 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
学习目标
1、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2、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 危害,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 3、学会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造 成的危害、整治的措施。
退耕还林、 还草
1.原因 2.危害 3.措施
控制人口 增长
多途径解 决牧区能 源问题
构筑防护林体系, 合理分配并 利用水资源
生物与工程措施相 结合源自1.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 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 产生哪些影响?
地 表 破 碎
表层土壤在流水的作用下被侵蚀
地形、降水、植被
过渡地带,生态脆弱
自
坡陡破碎,水流较快 土质疏松,直立性强 降水集中,多为暴雨 地质灾害,加剧冲刷 植被稀少,保护力弱
然
原
人口增长 人为原因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耕地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地 破坏植被
因
地
侵蚀沟谷
貌
沟壑纵横
河 口 三 角 洲 植被退化
届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1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含解析
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一、选择题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完成第1~3题。
1。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
水蚀作用D。
沉积作用2。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C。
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3.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下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石羊河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等植被大面积死亡。
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完成第4~6题。
4.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气候变暖 B.土地荒漠化C。
旱涝灾害D。
水土流失5.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
过度用水B。
沙漠广布C。
过度放牧D。
气候干旱6。
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①放弃全部耕地②合理调水③加强能源建设④恢复自然植被A.①②B.②③C.①④D。
②④针对西藏南部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了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下图示意风速为11米/秒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
据此完成第7~9题。
7.在水平距离50~80厘米段,风速()A。
最大B。
平稳C.下降 D.提高8.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A.高空输沙量B.近地面输沙量C.地表粗糙度D.风沙活动高度9。
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A.利于稳固沙土B.利于削减风力C.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D。
适应恶劣环境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
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0_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29页)一、选择题(2018·广西重点高中联考)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
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读图回答1~3题。
【导学号:21490132】1.图示区域()A.1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B.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C.M地年降水量比N地多D.M地气温年较差比N地小2.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C.城市面积扩大,非农用地增加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3.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是()A.修建梯田,平整土地B.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C.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D.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1.B 2.A 3.D[第1题,图示区域东部有大兴安岭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1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地形影响;M地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N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冬季N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气温较高,M、N两地夏季气温差别不大,因此M地气温年较差比N地大。
第2题,由图可知,M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处于农牧过渡地带,过度放牧和农垦活动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第3题,A项所述为我国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治土地荒漠化,而B、C两项所述措施有可能破坏植被。
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故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可以有效治理土地荒漠化。
](2018·福建质检)某红壤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
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农耕措施①②③依次表示()A.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B.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C.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D.等高草带、等高土埂、顺坡农作5.与6月相比,该地7月坡耕地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农作休耕B.农业用水多C.蒸发旺盛D.降水较少6.该地位于()A.陕西省B.贵州省C.浙江省D.河北省4.A 5.D 6.C[第4题,图中三条折线分别代表三种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的变化,地表径流量越大,说明下渗的过程越弱。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4荒漠化的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含解析湘教版
课时规X练34 荒漠化的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基础巩固(2020某某某某一模)以中国不同自然带700余个流域面积小于1000平方千米的代表性流域的实测资料为基础,将它们分为若干组,计算各组的平均值,得到了年径流深(年径流量平铺在其流域面积的水层深度)与产沙模数(流域单位面积年产沙量)的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③对应的植被类型可能为( )A.①森林、②荒漠灌丛、③草原B.①草原、②荒漠灌丛、③森林C.①荒漠灌丛、②草原、③森林D.①荒漠灌丛、②森林、③草原2.年径流深为40毫米左右的自然地带,产沙模数最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降水量最大B.地形崎岖、地面坡度最陡C.地表物质最为破碎、疏松D.植被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弱(2020某某六校联考)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来源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
延河流域分别在1977年7月和2013年7月发生了两次极端暴雨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
读图和表,完成3~4题。
3.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B.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C.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毫米以下粒径泥沙最多D.2013年较1977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4.导致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能力提升(2020某某某某测试)下图为某某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碱化严重B.沙丘移向绿洲C.河流水量减少D.冰川融水减少6.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经济活动B.节约并合理用水C.加强矿产开发D.大力发展畜牧业(2020某某某某一模)某某河套灌区某地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自由流动。
高考地理一轮检测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荒漠化的防治(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B.南方低山丘陵区C.内蒙古草原D.黄土高原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森林减少D.荒漠化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来源:学.科.网Z.X.X.K]3.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4.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不同,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来源:] C.纬度位置和垦耕D.海陆位置和地形(2013·绍兴模拟)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
读图回答5~6题。
5.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B.海拔4 500~4 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来源:Z_xx_]D.海拔4 300~4 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6.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水分气温B.土壤水分坡度[来源:学科网]C.气温光照D.光照坡度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7~8题。
7.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8.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来源:学科网]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10.下列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来源:学科网] A.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D.黄淮地区的洪涝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3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三)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地。
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
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
读图,回答1~2题。
1.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A.山前冲积扇B.河漫滩C.河口三角洲D.山间盆地2.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①横沙丘②纵沙丘③抛物型沙丘④无沙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答案:1.A 2.D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山上的冰雪融水是当地绿洲的水源。
在山麓冲积扇地区除水源充足外,地形、土壤条件也较好,是当地人口、农业的集中分布区。
第2题,该地区北部,气候更干旱,风沙危害更严重,植被覆盖率更低,更接近内陆地区的沙漠,沙源供给更充足,故当地应以横沙丘和抛物型沙丘为主。
六道沟流域位于110°21′E~110°23′E,38°46′N~48°51′N,处于黄河粗沙来源区,是陕北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流域内的沟道地、梯田及居民用地等土地占流域面积的18%左右,其余82%的土地均为坡地。
如图示意六道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
据此回答3~4题。
3.六道沟流域产沙最严重的月份是()A.3~5月B.7~8月C.10~11月D.12~1月4.六道沟流域成为黄河粗沙来源区的人为原因有()①土质疏松②不合理开矿③滥砍滥伐,过度垦牧④灌溉方式落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3.B 4.B解析:第3题,六道沟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最严重。
第4题,土质疏松属于自然原因;六道沟流域是重要煤炭能源基地,开矿会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区域里几乎没有天然林草,坡地中耕地比重较大,说明区域滥砍滥伐、过度垦牧现象比较严重;灌溉方式落后主要带来次生盐碱化。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明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含解析)
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时间: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示意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
读图,完成1~2题。
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缘由主要是( )①浇灌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②土壤贫瘠,化肥运用量大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更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A、B两地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耕作业主要依靠浇灌水源。
浇灌措施不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由于地表水分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积累而成次生盐碱地,故①正确;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很少,雨水淋盐作用弱,盐分随季节变更小,③对。
2.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缘由是( )A.人类不合理浇灌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更小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D.夏季风强劲答案:C解析:C地位于东部沿海,盐碱地主要是海水浸渍的结果,地势越低洼越明显,故C正确。
人类不合理浇灌不是自然缘由,A错。
降水对土壤盐分具有淋溶作用,降水量大且集中,则盐分随季节变更大,B错。
夏季风强劲,带来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会减弱盐碱化,故D错。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峻的地区,为了保持水土,当地实行了一系列工程与生物措施,下图是黄土高原中的某小流域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面3-4题。
3.下列措施与该流域中字母所示地对应正确的是( )A.A、E两处营造护田林网B.B处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C.C处封坡育林育草D.D处建林果基地、水平梯田解析:A、E两处为塬,营造护田林网可以保塬,防止水土流失,A项正确;B处为缓坡,不能打坝建库,要营造防护林或修建梯田护坡,B项错误;C处为沟,不是封坡育林育草,C项错误;D处陡坡,不能修建水平梯田,D项错误。
答案:A4.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①降低下游河床②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③减轻下游洪涝灾难④增加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⑤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⑥削减地下水漏斗区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C.③④⑤⑥ D.③⑤解析:通过小流域治理,下游河床抬升速度会减慢,但不能降低下游河床,也不能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由于治理后河流入海泥沙削减,带来的养分物质也会削减,因此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会削减;河流下游地下水漏斗区主要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与河流含沙量关系不大;经过治理后一方面会削减下游河床淤积,减轻洪涝灾难,另一方面泥沙来源少了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D项正确。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
考点一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2-
(2)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
考点一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3-
2.我国不同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 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如 下。
考点一
考点一
-2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8海南卷,16~18)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 关闭 年 第4来题,我,黄国土重高点原最开突展出黄的土环高境原问水题土是流水失土流综失合,治而植理被,并具在有黄保河持上水修土、建涵 水 养水库源,使等下作游用年,故均A项来正沙确量。大第幅5减题,少将。水治库下理游前河后床黄淤河积下的游泥来沙沙冲量走需的要变 化 4河.在水充黄具分有土反较高映大原了的治“侵山理蚀水中和林植搬田树运湖种能是草力一的,而个主河生要流命的目共搬的同运是能体( 力”。与据)河此流完的流成量第和4~流6题速。 ① 呈正固相定关表。土河流②在减洪少水径期流不需水③库沉放积水泥即沙可完④成降河低床清风淤速,故A、C两项 A错.误①。②河流B.在②枯③水期流C量.③和流④速较D小.①,侵④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 5的.修水建量集水中库放不水仅,可可以以加拦大截对泥下沙游,河还床可的以冲放刷水,但冲是沙持,以续减放少水需下要游的河时床间淤 积 A较.长洪。,水冲单位期沙时持效间续果内放最所水佳放的水水B量.库枯也放水不水期能过方持大式续,是放因此(水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 CD.项洪正水确期,B集项中错放误水。第6D题.枯,“水山期水集林田中湖放是水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 6各.“地山理水要林素田之湖间是是一相个互联生系命、共相同互体影”响蕴的含有的机地整理体原,体理现主了要地是理(环境整) 体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3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间:分钟满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山东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题。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自然植被改善.风力侵蚀减弱.地下水流向绿洲区.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解析: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
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项正确。
“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植被退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即水资源利用不当所致,故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河南天一大联考]填洼是降雨或融水产生的充填、滞蓄于地面坑洼的现象,是径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损失项。
充填坑洼的水量称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蒸发和地下水的补给。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不同耕作措施地表最大填洼量随坡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题。
.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最大的是( ).等高条播.人工锄耕.等高犁耕.平整坡.在同一坡度下,造成该地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降水强度.风速大小.土壤结构.地表糙度~.解析:第题,读图可知,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等高条播、人工锄耕、等高犁耕、平整坡。
第题,图示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的地表填洼量不同,则根源在于不同耕作措施带来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4.3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 练习题
4.5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读贺兰山及附近地区两幅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1~2题。
贺兰山及附近地区海拔分布图贺兰山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1.下列关于贺兰山东西坡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量:西坡大于东坡B.植被:东坡有草原带,西坡无C.冬季气温:东坡低于西坡D.地势:西坡和缓,东坡陡峭2.与腾格里沙漠形成有关的是()①受贺兰山的阻挡,该地区降水少②当地居民的毁林开荒③接近亚洲高压的源地,大风日数多④当地居民的滥采和滥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7·广西重点高中联考)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
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读图回答3~5题。
3.图示区域()A.1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B.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C.M地年降水量比N地多D.M地气温年较差比N地小4.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C.城市面积扩大,非农用地增加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5.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是()A.修建梯田,平整土地B.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C.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D.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2017·成都模拟)下表为河田盆地(25°30′N~25°44′N,116°16′E~116°34′E)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单位:km2)。
读表回答6~8题。
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针叶林面积增加最大B.该地区竹林面积增长速度最快C.该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D.该地区建筑用地增长速度加快7.下列选项中,对该地区环境治理更有优势的是()A.水田B.阔叶林C.草地D.竹林8.下图所示的农业生产模式若在河田盆地被采用,则与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环节依次对应的是()A.坡耕地退耕还林、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草、林间放牧B.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C.坡耕地退耕还草、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农田防护D.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9.(2014·广东高考)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第2节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治理、河流的综合治理精品课件 人教版
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 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稳定 了坡脚
农业技术措施
采用喷灌、滴灌等 先进灌溉技术,节 约和充分利用水资 源
第二十二页,共52页。
3.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模式和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是保持水土(shuǐtǔ)、开发利用水资源,建 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 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 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是关键。
第十页,共52页。
第十一页,共52页。
4.治理 (1)荒漠化防治的核心:(22) 人与自然 的协调 (2)荒漠化整治目标: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 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3)荒漠化防治措施:采取(23) 因地制宜(yīn的措施 ①半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d调ìz整hì土yí)地利用结构和采取 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kuòdà)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 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 池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宣泄能力(过洪能力)不足
第二十七页,共52页。
因素
洪灾成因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地表覆盖植被减
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流域涵养水源、调节
滥伐森林
人为
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又使大量泥沙
因素
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 围湖造田
洪峰的功能被削弱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生态环境恶化(èhuà) (2)泥沙淤积下游河道,加重下游洪涝灾害(黄河下游也因此成为 “地上河”) 3.问题和解决措施
【大纲版】2012《学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3部分第二节水土流失的治理与荒漠化的防治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1·淄博模拟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示措施,主要是用来治理A .荒漠B .沙尘暴C .水土流失D .土壤盐碱化2.图示措施较为适宜的区域是A .江南丘陵B .云贵高原C .黄土丘陵D .山东半岛丘陵3.图示措施适用于A .陡坡B .缓坡C .塬D .平地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起伏较大,且利用鱼鳞坑植树造林,可知其主要是用来治理水土流失。
第2题,选项A 、B 、D 均位于气候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区域,自然植被较好。
第3题,图示地面坡度较为陡峭,故选A 。
答案: 1.C 2.C 3.A2011·重庆模拟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
读图回答4~5题。
4.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甲地打坝於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A .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图中甲地是沟谷,可以采用打坝淤地的方式;乙地为缓坡,可以整修梯田;丙为塬地,应平整土地;丁为陡坡,应种植植被护坡。
答案: A5.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A.a B.bC.1 020米等高线 D.1 010米等高线解析:若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随着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塬面很可能会后退。
b与原有的塬面边界大致一致,所以首先塬面边界会变为b。
答案: B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的“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6~7题。
6.“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 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C.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 D.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7.南方丘陵山区的“红色荒漠”危害是指A.红壤的危害B.荒漠土是红色的C.表层土壤被侵蚀,红色石质裸露D.雅丹地貌带来的危害解析: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分布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三十三)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
理
一、选择题
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地。
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
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
读图,回答1~2题。
1.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山前冲积扇B.河漫滩
C.河口三角洲D.山间盆地
2.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
①横沙丘②纵沙丘③抛物型沙丘④无沙丘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③
答案:1.A 2.D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山上的冰雪融水是当地绿洲的水源。
在山麓冲积扇地区除水源充足外,地形、土壤条件也较好,是当地人口、农业的集中分布区。
第2题,该地区北部,气候更干旱,风沙危害更严重,植被覆盖率更低,更接近内陆地区的沙漠,沙源供给更充足,故当地应以横沙丘和抛物型沙
丘为主。
六道沟流域位于110°21′E~110°23′E,38°46′N~48°51′N,处于黄河粗沙来源区,是陕北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流域内的沟道地、梯田及居民用地等土地占流域面积的18%左右,其余82%的土地均为坡地。
如图示意六道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
据此回答3~4题。
3.六道沟流域产沙最严重的月份是()
A.3~5月B.7~8月
C.10~11月D.12~1月
4.六道沟流域成为黄河粗沙来源区的人为原因有()
①土质疏松②不合理开矿③滥砍滥伐,过度垦牧
④灌溉方式落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3.B 4.B解析:第3题,六道沟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最严重。
第4题,土质疏松属于自然原因;六道沟流域是重要煤炭能源基地,开矿会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区域里几乎没有天然林草,坡地中耕地比重较大,说
明区域滥砍滥伐、过度垦牧现象比较严重;灌溉方式落后主要带来次生盐碱化。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明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
下图为该地压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
读图,回答5~7题。
5.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D.风化作用
6.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湿度和径流B.减小风速和沙尘
C.阻止冰川和固沙D.拦截径流和泥沙
7.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
C.湿润地区D.高寒地区
答案:5.B 6.D7.A解析:第5题,读图,根据图中表示径流的箭头,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流水作用,灌丛将流水携带的泥沙及养分拦截,形成堆积物,B项正确。
图中没有风力作
用、冰川作用、风化作用的相关符号信息,可能性小,A、C、D项错误。
第6题,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径流流速,拦截径流和泥沙,D项正确。
有植被阻挡,径流不会增加,A项错误。
图示内容没有减小风速和沙尘、阻止冰川和固沙的内容信息,B、C 项错误。
第7题,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植被以灌丛为主,说明是在干旱区,最可能位于荒漠地区,A项正确。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为治理水土流失,对①区域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削减地表径流
B.修筑窑洞,增加建筑设施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退耕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9.近些年,该区域在②附近修筑反坡梯田(梯田面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田面微向内倾斜3~5°)。
这种治理措施的优点是() A.更利于保水保土B.修筑难度小、成本低
C.提高机械化利用率D.灌溉施肥效果好
答案:8.A9.A解析:第8题,①区域为黄土塬,应平整土地,增加水流下渗,削减地表径流,重点发展种植业;修筑窑洞应在山坡;
打坝建库应在山谷。
第9题,反坡梯田是梯田边缘较高、面向海拔高处倾斜的梯田,可减慢水土顺坡而下的速度,从而更有利于保水保土。
二、综合题
10.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
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M、N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原因。
(3)提出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案:(1)M地降水量小,N地降水量大。
原因:M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N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等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垦活动等。
(3)措施: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理由: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止土地荒漠化;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解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1月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等知识。
第(1)题,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地形、洋流、大气运动、海陆位置等。
根据地理位置可推断,影响该区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地形,M、N两地分别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第(2)题,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短期内的变化应重点考虑人为原因。
第(3)题,治理措施应根据原因提出,特别是根据人为原因提出。
而理由的阐述应考虑该措施的作用。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图a中M地附近有1万多公顷沙丘。
材料二鄱阳湖附近的水系和鄱阳湖南部资源、交通等示意图(图b)。
图a
图b
材料三2011年11月,位于M 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
仅2012年1月,M地4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4.8天。
(1)图中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为冬季,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2)简述图中M地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根据图中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P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①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中的泥沙出露,形成沙源;②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M地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风力强劲(或大风日数多)。
(2)①M地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②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③以沙地为主,地租水平低,成本较低;④附近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3)①靠近鄱阳湖,水系发达,水源充足;②水电丰富,能源充足;③铜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④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解析:第(1)题,材料一提示“天漠”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那就从沙源和风力来分析,鄱阳湖附近属于季风区,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势力强,冬季降水少,气候干燥,所以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是冬季。
形成的条件:从沙源看,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中的泥沙出露,形成沙源;从风力来分析,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
第(2)题,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要从自然条件、地形、土地成本、市场需求、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归纳其优势。
M地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风力资源丰富;地处鄱阳湖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大型风力发电场的
建设;风力发电场占地广,M地附近有大量沙丘,以沙地为主,地租水平低,成本较低;鄱阳湖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有国家政策扶持;等等。
第(3)题,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能源,因为有色金属冶炼耗能大,最好有廉价的水电,其次是有色矿产资源,其余再考虑一般的区位因素,如土地、水源、交通、市场等。
仔细读图可以发现,P 地附近有小水电、铜矿、铁路、河湖等。
所以其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有:水电丰富,能源充足;铜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靠近鄱阳湖,水系发达,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