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高二地理 必修三 21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附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1荒漠化测精彩试题
2017年高二地理期末复习3一、选择题组“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
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A. 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B. 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C. 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D. 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增加B. 土地荒漠化加剧C. 水土流失严重D. 洪涝灾害多发新疆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地区之一,结合新疆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3.新疆林耕地面积占比很小的主要原因是A. 历史上轻耕重牧B. 位于内陆,距海远C. 临近边境,难以开发D. 人口稀少,开发少4.新疆土地荒漠化合理的防治措施是A. 植树造林,种植耐旱作物B. 大规模开垦未利用土地C. 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D. 改变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读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①点)图,完成下面小题。
5.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 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 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 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 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6.据图分析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遭到破坏B. 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C. 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 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图中反映出A. 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 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的关系不明显C. 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8.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 合理利用水资源B. 设置沙障固沙.C. 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D. 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
B.多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C.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D.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400 mm以上,有利于荒漠化过程发展答案:C解析:西北地区荒漠化不仅发生在干旱区,其他地区如半干旱区也有分布;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多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400 mm以下。
3.本身包含荒漠化潜在威胁的自然特征是()A.干旱B.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C.人口激增D.过度放牧答案:A解析: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植被稀少,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见,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而C、D项是人为原因,B项与荒漠化没有直接关系。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危害4.下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解析:第1题,塔里木盆地中部为自然荒漠,河流上游人类活动稀少,盆地边缘地区和绿洲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导致土地荒漠化。
第2题,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
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完成3~5题。
3.结合图可以看出()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答案:C解析: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200~400毫米,植被类型都为草原。
4.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答案:B解析:甲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5.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答案:B解析: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400毫米,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的产生。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学案详解及答案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答案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答案
1、D
2、B
3、B
4、D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地区。
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三江平原为沼泽地,由于过度垦殖,生态破坏严重。
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强,风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严重。
5、B气候干旱是形成荒漠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多年持续的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就会加剧荒漠化的进程。
读图可知有荒漠分布的地区主要有两种气候类型,一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二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热带沙漠气候。
6、A沙尘暴以内陆干旱的荒漠地区最多发,位于内陆地区的城市只有A选项。
7、B。
中国的荒漠位置主要是由西北所处的特殊位置和地形造成的。
8、(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3)中上游用水过
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
(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第1页共1页。
湘教版 高二地理 必修三 21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附答案
2.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1.曾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 ②植被覆盖率低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③地壳活动更活跃①④ D. C.②③ B. ③④ A. ①②)2.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①河道弯曲,支流多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①④D. ②③ B. ③④ C. A. ①②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闽东南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
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题。
分布图。
读图回答3-5)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季雨林 B. A.D.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月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6月降雨侵蚀力较4.7.A. 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弱B. 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C. 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D. 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 5.引起图中降雨侵蚀力最大的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D. C. 台风雨 B. 地形雨 A. 对流雨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题。
6-7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读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完成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6.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B. 坡度在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D.7.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B.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题。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附答案
2.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以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域水土流失种类散布图”,达成1-2题。
1.曾致使A地域水土流失情况比B地域更严重的自然原由有()①地表多松散的堆积物②植被覆盖率低③地壳活动更活跃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2.C地域曾是我国洪涝灾祸的多发地域,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河流曲折,支流多②洪涝集中于春天和夏天③经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变成地下水④清淤河流,加固堤坝减少洪涝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降雨侵害力,是指降雨惹起土壤侵害的潜伏能力。
闽东南地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域,降雨侵害力是该地域惹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
以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害力与降雨量的年内散布图。
读图回答3-5题。
3.该地域地带性植被种类为()A.热带季雨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7月降雨侵害力较6月小的主要原由可能是(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A.东南风权力较早年弱B.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C.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D.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5.惹起图中降雨侵害力最大的降水种类是()A.对流雨B.地形雨C.台风雨D.锋面雨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连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体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惹起很多学者的关注。
读坡度—侵害强度关系表示图,达成6-7题。
B.C.D.E.F.G.H.I.J.K.L.M.N.O.P.Q.坡度—侵害强度关系表示图R. 6.对于坡度与侵害强度关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S.坡度20°时,坡面侵害强度最大T.坡度在20°~40°,坡面侵害强度随坡度的增添而降低U.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害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害强度越大7.坡度在40°~90°,坡面侵害强度随坡度的增添而减小,其原由是()A.植被损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联合湖南省地图,回答8-9题。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三活规范训练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含解析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荒漠化的含义1、2、4、16(1)(2)5、8、10、12、13、14、15荒漠化的危害 6荒漠化的防治3、7、16(3)9、11 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 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
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
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1~2题。
1.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A.以森林为主B.以草原为主C.以森林、草原为主D.以草原、荒漠为主2.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
南疆风沙地域的最主要成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采矿C.过度利用水源D.过度垦伐答案 1.D 2.D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第3题。
3.关于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B.过度放牧、开垦或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解析从省区轮廓判断该地区为甘肃省西部,这里不可能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该地气候干旱,建国后,由于人口增多,对草原山地过度放牧、开垦或樵采等原因,使得这里的荒漠化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答案 B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回答第4题。
4.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工矿开发解析图中有蒙古包、成群的牛羊,说明是我国的内蒙古牧区,造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
答案 B读“我国西北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6.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湘教版 高二地理 必修三 2.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附答案)
2.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曾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②植被覆盖率低③地壳活动更活跃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2.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河道弯曲,支流多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闽东南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
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读图回答3-5题。
3.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A. 热带季雨林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4.7月降雨侵蚀力较6月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弱B. 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C. 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D. 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5.引起图中降雨侵蚀力最大的降水类型是()A. 对流雨B. 地形雨C. 台风雨D. 锋面雨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读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完成6-7题。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6.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7.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 坡面径流流速小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结合湖南省地图,回答8-9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第一节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2019·四川联测二)下图为我国植被覆盖率较差的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A.1-3月B.3-5月C.7-9月D.10-12月解析:扬沙天气一般多发生在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风力较大的季节,结合图中信息可判断多发生在3-5月。
答案:B2.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白昼时间长C.大气中云量较少D.地面温度较高解析:影响光照的因素有太阳高度、天气状况和白昼时间长短等,5月与7月的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时间长短差异不大,而图中显示5月降水量明显小于7月,则表明5月阴雨天气少,故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云量较少。
答案:C下图中①、②、③、④为四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根据各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年降水量可知,③地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交界处,这里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
答案:C4.下列描述符合①、②、③、④四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A.①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B.②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③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可缓解该问题D.④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解析:由图可知,①地区位于热带降水较少的地区,不易出现水土流失:②地区位于亚热带降水丰富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洪涝灾害,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③地区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会加重土地的盐碱化;④地区位于中温带,但该地区降水丰富,地表湿润,可以发展种植业。
答案:B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B.过度开垦C.开采矿产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解析:由图中统计信息可知,该县人口增长较快,耕地增长也快,因而可以确定荒漠化土地的增长与过度开垦有关。
高二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年降水量多少()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A.300mm—450mm B.300mm—530mm C.450mm—530mm D.≥450mm【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在降水量300mm以下时,降雨侵蚀力和森林覆盖率关系稳定。
降雨量大于450mm时,二者关系也稳定。
在降水量300mm—450mm之间时,降雨侵蚀力迅速增加,森林覆盖率稳定,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A对。
【2】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雨侵蚀力是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B.年降水量超过 450mm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C.当年降水量超过 300mm后树木才迅速生长D.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雨侵蚀力的大小【答案】B【解析】降雨侵蚀力是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减弱,A错。
年降水量超过 450mm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B对。
当年降水量超过 450mm后树木才迅速生长,覆盖率迅速提高,C错。
森林的覆盖率影响降雨侵蚀力的大小,不是决定,D错。
【考点】森林覆盖率与降水侵蚀力之间的关系。
2.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溶蚀作用【答案】B【解析】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受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导致红壤裸露的现象,故形成的自然原因为流水侵蚀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风化作用【答案】A【解析】形成红色荒漠的人为原因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由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自然植被为森林,故其人为原因为滥伐森林。
【考点】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3.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2.1课本活动参考答案
高二地理2.1课本问题参考答案课本37页答案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深居大陆腹地,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降水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多是内流河、冬季有断流现象,植被从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草原草甸草原戈壁沙漠2、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荒漠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荒漠化的关系1.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3.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两季。
4. 河流: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5. 植被: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多沙质沉积物。
显著自然地理特征:干旱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课本36页阅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⑴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已引起风蚀。
②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少,降水稀少③植被稀少,大面积的地表裸露(物质基础)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渡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需要注意的是:①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②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这荒漠化进程;③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
土壤性状描述:红壤是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属中度脱硅富铝化的铁铝土。
红壤,酸性,剖面发育较差的红壤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侵蚀强烈的丘陵山区,江西国一带和福建东南部有较多分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
2.1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
据此完成1-2题。
1.对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影响严重的活动有()A.工矿建设和用水不当B.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和用水不当D.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2.治理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宜采取的措施()A.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B.禁止农业生产和工矿建设C.改变新疆地区的气候类型D.因地制宜调整农牧林用地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回答3-5题。
3.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风力侵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B. 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 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 我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C.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5.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东南地区B.华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6-8题。
6.“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7.“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8.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下图为我国某省区荒漠化土地类型与成因构成图(单位万 km2)。
完成 9-10题。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后习题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基础过关】读右图,回答1~3题。
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之路上的重镇。
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C.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2.由古到今,该地区绿洲的空间演变趋势是()A.向河流的下游集中B.由山区向平原集中C.范围不断扩大D.日益向沙漠边缘退缩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林【能力提升】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B.过度开垦C.开采矿产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5.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B.实施人工降雨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D.发展立体农业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回答6~7题。
6.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6月B.7月C.8月D.9月7.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C.往返迁移D.向两侧迁移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 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据此回答8~10题。
8.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B.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9.防治荒漠化的重点应放在()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D.治理严重荒漠化的土地10.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和田地区河流补给水源来自____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1.曾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 ②植被覆盖率低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③地壳活动更活跃①④ D. C.②③ B. ③④ A. ①②)2.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①河道弯曲,支流多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①④D. ②③ B. ③④ C. A. ①②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闽东南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
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题。
分布图。
读图回答3-5)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季雨林 B. A.D.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月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6月降雨侵蚀力较4.7.A. 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弱B. 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C. 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D. 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 5.引起图中降雨侵蚀力最大的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D. C. 台风雨 B. 地形雨 A. 对流雨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题。
6-7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读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完成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6.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B. 坡度在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D.7.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B.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题。
.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结合湖南省地图,回答8-98.湖南省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包括()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全年降水丰沛③土质疏松,多黄土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 B. A. ①③②③D. ①④ C. ②④图中甲湖泊周边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
从可持9. )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湖泊周边地区应(.A.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B. 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价格工业D. 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C. 利用水运,发展钢铁工业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及“我国东部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读. 题。
图,完成10-11) 10.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条件差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条件差B.C. 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条件差,③地表侵蚀①植被条件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D.) 11.结合图示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②图中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①图中乙地水土流失最严重③图中丁、丙两地复种指数不同④图中甲处植被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②③④ A.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①②③ C.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
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个个凹地,降雨时雨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从而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久而久之 12-13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
读图,完成题。
)12.与外环式梯田相比,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可改变当地的气候,增加水资源量 B. A. 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 D. C. 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小浪底水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从200213.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有效的控制了黄河下游河床增高的趋势。
下图中能够正确示意调水调沙前)(实线)后(虚线)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DD. C. C A. A B. B鱼鳞坑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者月牙形土坑,. 它能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C. ②①A. B. ③④D.15.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A. 风化B. 侵蚀C. 搬运D. 沉积.机械防沙措施(包括尼龙网方格沙障固沙等)特别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在工程防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压埋尼龙网方格沙障会导致沙障防护功能基本丧失。
如图为划分成6个地貌部位的某一流动沙丘示意图。
据此完成16-18题。
) 16.相对于生物措施,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是(对环境适应性强固沙速度快B.A. 治理成本低C.需要劳动量小D. )17.机械防沙的原理是(削减风力 B.A.增加降水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提高地下水位D.C. )该沙丘中最容易发生尼龙网方格沙障被压埋的是( 18.D.V B.Ⅱ C.ⅢA.Ⅰ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月土壤水分含量(﹪.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一9 19-21题。
据此完成,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缘)19.该固定沙丘(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8 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月土壤含水量高8③6一 D.②④ C.①③ B.②③A.①④.20.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22-23题。
) 22.“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风力侵蚀减弱A.自然植被改善 B.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C.)“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23.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 上海24. (2015 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2)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
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
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2)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
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
(3)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
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灌溉。
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25.(2014课标)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6分)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1.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分)7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分)(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分)(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2分)侵蚀路基(和路肩);(2分)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
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2分)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