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2014最新海体育学院体概教育学复习参考
体育概论综合整理两份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笔记1绪论1、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体育概论常用的科研方法——情报资料搜集和文献资料综述法、整理和研究资料的方法。
第一章体育与体育科学1、确定体育术语时考虑三条原则(1)、科学性(2)、民族传统习惯(3)、力争与国际用语相一致2、现代竞技运动的特点(1)、竞技运动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它总包含着身体的努力(包括体力和智力)(2)、竞技运动的竞赛具有国际性(3)、竞技运动的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4)、参加竞技运动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5)、竞技运动活动的目的是讲究功利的3、广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4、狭义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5、竞技体育——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6、身体锻炼——指以健身、医治、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7、身体娱乐——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8、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9、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共同点(1)、它们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2)、三者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3)、三者的过程中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三者共用的10、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的主要目的、主要形式方法都各有不相同。
11、怎样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发展水平(1)、国民的体质和健康状况(2)、群众体育普及的程度(3)、体育科学研究的成就和水平(4)、体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的制定和招待情况(5)、各种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6)、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和最好成绩等12、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
体育综合考试复习资料
体育综合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17.体育课程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并使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41.1953 年,毛泽东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号召。
(1 章)2.1979 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或扬州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1 章)3.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4.1917 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1 章)5.严复在1895 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
(1 章)6.主智主义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部分。
(1 章)7.1990 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1 章)8.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能力较差。
(2 章)9.学生既是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2 章)10 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一般是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
11、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内容和全部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2、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依据。
13.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手工艺必修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3 章)14、在学校体育目标制定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3 章)15.《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体育竞赛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体育教育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体育教育学复习资料绪论1. 体育教育学的概念是什么?P1答:体育教育学分为广义体育教育学和狭义体育教育学。
广义的体育教育学是指研究整个体育运动中的教育现象,揭示体育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狭义的体育教育学是指的普通体育教育,即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大学、中学、小学等)中以青少年和儿童为主体的体育教育活动现象,揭示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2. 体育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P2答:体育教育理论研究落后于体育教育改革实践的现实告诉我们,要使体育教育理论研究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必须进行交叉渗透,建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正是适应这种需要,体育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便产生了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体育教育学。
3. 体育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包括哪几方面?P4答:(1)跨学科性(2)体系的独立性(3)基础性(4)师范教育性4. 影响体育教育学学科基础的因素有哪些?P6答:(1)体育教育学的哲学基础(2)体育教育学的教育学基础(3)体育教育学的社会学基础(4)体育教育学的生物学基础(5)体育教育学的心理学基础5. 体育教育学的任务是什么?T5答:体育教育学的任务是依照体育教育的逻辑层次,揭示体育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体育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体育教育理论的学习,熟悉和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规律,培养体育教育能力,胜任学校体育工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章第二章1. 本质、广义教育、狭义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本质)P37答:本质是指事物中不变且不可缺的性质而言。
广义的教育:是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此种影响即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有目的、计划、组织和有意识实施的教育,将前人的生活经验经过系统的选择,取其精华用于后一代学习训练。
体育基本理论复习资料
1、体质:是由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等几个方面构成的。
2、体格:体格可以说是人体的基本“规格”,主要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体型及身体姿态。
3、体能:体能是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能力。
3、机能:机能是指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
4、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内、外界环境改变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它包括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是人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综合的外部表现。
一、体育的概念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方式,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文化,教育活动。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这一形式与手段的科学运用,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促进交流与沟通,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
一、矩阵组织的特征:它是借用数学矩阵的概念,把按照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和按照任务分配的横向领导两个系统结合起来组成的一个纵横交叉的矩阵管理形式,它的优点是:;灵活机动性强,把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的结合起来,加强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能够及时交流情况,共同决策,以便协调、灵活的执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把不同部门的专门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体育价值观是体育的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关于体育价值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作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三、人文体育观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
人文体育观强调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竞争观念、规则观念、民主观念、开放观念、民族观念、协同观念、主体精神。
四、科学体育观就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总称。
它是体育运动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体育科学观也是现代体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体育的基本形态: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稳定形式或状况,我们把现代体育实践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即教育的体育形态—体育教育;体育的文化形态—竞技体育;体育的文化教育及其产业的综合形态—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一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3、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4、健身体育: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5、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6、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7、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看是体育最原始的形式。
8、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及成员的需要及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9、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10、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1、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12、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13、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同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14、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15、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及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16、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及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
17、体育文化: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18、(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和。
19、(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的意识形态及及之相适应的奥林匹克的传统。
体育教育学复习
一.。
名词1,体育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教育学基本原理在各种体育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具体体现,是教育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与体育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
2,体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传授体育文化增进身心健康,培养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过程。
3,体育教育评价:是以体育教育为对象,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即指依据体育教育目的对体育教育过程及效果进行判断,以提供体育教育反馈信息,实现导向激励,竞争,协调管理方面的功能,4,体育教育资源:是那些能够体现体育功能和价值,并促进体育教育发展的一切好似事物的总称。
5,体育教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的具有较好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水平,较强的体育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的总称。
二.。
单选,判断,填空,1,体育教育包括:学校体育教育,职业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教育,社会业余体育教育。
2,体育教育构成要素:目的与目标,教育内容,体育教师,学生,教育环境,反馈评价。
3,体育教育中的五育:智育,体育道德教育,体质教育,运动美学教育,社会适应教育,4,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1923年,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5,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基本特点:身体活动或以身体练习6,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7,六艺中射御含有体育成分8,近代体育教育内容:体操,竞技运动,武术和武道9,体育教育构成方法的要素:目标,沟通介质,动作,环境。
10,教师的教授法:讲解法,问打法,动作示范法。
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联系法,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发现式教学法,小群体教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11,体育教育评价方法: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篇学校体育学基本问题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第一章的学习主要以了解为主,主要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我国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这些内容都不是学习的学校体育学的重点,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学校体育有个大概的印象,所以也不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中可以大概的阅读即可。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的身体发展1、学生学生是学校体育过程构成的基本因素,学生即使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直接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与质量。
2、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主要特点: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出现两次高速增长阶段,第一次高峰出现在胎儿开始到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第二次高峰出现在青春期,随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成熟为止。
3、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1)神经系统: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主要靠具体的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初中以后,神经抑制过程得到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关系更协调和完善,分析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能较快建立各种条件反射吗。
高中以后学生的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全,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已达到成人水平,兴奋与抑制过程基本平衡,第二信号系统起主要作用。
2)骨骼肌肉系统:小学生肌肉横断面积小,肌肉纤维细长,肌肉水分多,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恢复较快。
到高中后,肌肉长度和横断面积同时增大,肌肉增强,对力量耐力性素质练习承受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3)呼吸系统: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胸廓较小,呼吸肌较弱,呼吸表浅,呼吸频率较快,肺容积小,肺容积小,肺活量也较小,呼吸调节机能较弱。
高中以后,呼吸肌增强,频率减慢,深度加大,肺活量也增大。
4)心血管系统中小学生的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
心肌纤维细,心收缩力较弱,心率较快,心脏每博输出量比成人低。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大学体育一、基本概念【体育】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就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依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与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体育也称体育教育,它就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就是一个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与意志品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它与德育﹑智育与美育密切结合,就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广义的体育就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与机能活动规律,以身体练习作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体育的功能】①健身功能②教育功能③娱乐功能④经济功能⑤政治功能【体质】人在遗传性与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躯体,心理与社会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健康】不仅就是没有疾病与虚弱状态,而且就是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趋近完美状态的能力。
三维健康观: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
五维健康观:智力,社会适应能力,情感力,精神力与身体能力。
七维健康观:身体,心理,心灵,社会适应,道德,智力与职业。
【身体健康】人体各个系统运转良好,身体形态正常。
【损伤】外界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使其产生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或功能上的损伤,并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体育欣赏】观赏者对体育运动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
【养生】根据人体活动发展规律,通过调养精神,改善气血,调节生命活动规律等方法手段来自我保健,以达到保养本体,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体育养生】以中华传统养生哲学为思想指导,以西方现代体育生理学为科学依据,以身体锻炼为基本练习手段,通过调身,调息与调心来修身养性,促进健康,延年益寿,以提高生活质量,使人,自然,社会三者与谐。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全
学校体育学贡献、思想:古茨姆茨:摆脱了学校体育课的课外活动和游戏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和能力分组教学;课堂被分为导入、观察、矫正、助成、测定、评价几个部分。
是体育方法体系化,按四个原则对体育教材进行分类:1.按运动项目分类2.按运动性质分类3.按运动解剖学分类4.按运动类型分类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创立了和谐发展体育和"要素"教育理论。
主张按关节活动的难易程度安排体育活动的教学顺序。
军国民教育思潮内容:1. 批评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2.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3. 重视学校体育4. 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体育课程的新特征:1. 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基础2. 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的达成3. 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框架,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4.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分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5. 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 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式2. 全面发展体能3. 提高机能水平4. 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反抗能力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 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 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学校体育对学生心里发展的作用:1. 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2. 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 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 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5. 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1. 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2. 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 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1.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反抗挫折的能力3.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1. 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 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3.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 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1.学生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1."普遍性目标"取向,建立在普通意识形态或者政治需要的基础上,表现为具有某种哲学或者伦理学倾向的普通教育宗旨或者原则,是普通教育原则或者宗旨在学校体育中的直接应用2."行为目标"取向,是将学校体育目标表述为显性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行为描述来展示3."生成性目标"取向,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4."表现性目标"取向,关注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范围或者领域,是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至于活动的结果则是开放的。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的复习资料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的复习资料1. 体育: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和教育过程,实质包含了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这两层涵义。
它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体育(狭义):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体育: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2. 体质:指的是人体的质量。
它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综合的、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3. 健康:是一个概括而又完整的概念,并非单指无病,还应包括强壮的体力,完美的神经,充沛的精力,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对疾病有强大的抵抗力,对自然、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剧烈变化有高度的适应性。
4. 暴发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力量的能力。
5. 肌肉延迟性疼痛:这种肌肉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以后,因此称为延迟性疼痛。
6. 最大吸氧量:是指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达到最大能力时人体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氧量。
7. 卡氏公式:芬兰的卡沃宁提出了一个发展最大吸氧量锻炼强度阈的计算公式。
公式是:有氧训练强度阈=安静心率+*60%。
8.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
9. 全面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10. 体育锻炼原则:是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人们从事体育锻炼实践,达到理想效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11. 针对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决定其行之有效的项目、内容、方法、负荷量、强度、次数等。
12. 渐进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按个人自然发展、机体适应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逐步积累增强体质效果。
《 体育学概论 》—期末考复习资料(精选编写)
《体育学概论》—期末考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原始B.本来C.未来D.基本2、()是体育产生的基本源泉。
A.生产劳动B.学习技能C.生活实践D.身体进化3、广州成功举办了2010年第()届亚运会。
A.15B.16C.17D.184、以下不属于奥林匹克文化特征的是()A.人文性B.单一性C.象征性D.多元性5、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体育组织是()A.中华全国体育总会B.中国奥委会C.国家体委D.中国体育科学学会6、()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者、指导者和捍卫者。
A.国际奥委会B. 国家奥委会C.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D.竞技制度7、()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娱乐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社会体育8、负责管理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以及由它们制定和实施的各种体育法规和措施的总和称之为()A.行政领导B.政策机构C.体育体制D.国家教委9、体育的功能取决于()A.体育自身的特点B.社会的需要C.劳动D.A+B10、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A.高度的科技性B.激烈的竞争性C.严密的组织性D.广泛的国际性11、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娱乐B.社会文化C.经济D.政治12、()是要把动作做得好而省力,在做动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时间和能量的消耗。
A.动作的准确性B.动作的协调性C.动作的经济性D.动作的弹性13、在不违背技术基础的条件下,运动员表现出来的个人技术特点称之为()A.运动技术B.技术基础C.技术细节D.技术要点14、()以下哪个动作要素属于综合性特征。
A.动作的力量B.动作的速率C.动作的时间D.身体运动节奏15、()是现代常用的一些宣传手段,如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
体育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1体育教育是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的整个教育的一部分。
2 在原始社会,人们往往想通过(预演劳动)过程而使后来实际的劳动取得成功。
3 体育被人们公认为(预演劳动)的窗口,(科学)和(进步)的标志。
4 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
5 身体教育就是指对身体的锻炼和训练,又称为(育体)。
6 (素质教育)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
7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品格)、(知识)、(能力)和(身心)等四大方面,这是人整体发展的基本素质。
8 早在西周就形成了居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
其中(射)和(御)是当时的军事技能。
9 体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促进个性的完善发展),具有任何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作用。
10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11 高等学校体育是我国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
12 在高等学校里主要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这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13 体育教育能使大学生获得(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运动能力。
14 体育课教学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
16 普通体育课是为了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而开设的一种体育课。
17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
18 高校的体育运动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和拼搏)精神,以及守纪律、服从裁判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19 感觉神经也叫(传人神经),它将信息从外周传到中枢脑和脊髓,运劫神经又叫传出神经,将信息从中枢传到效应器腺体和肌肉。
20 神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也称(神经细胞)21 人体各种活动的实现都是通过骨骼肌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产生的。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大一上学期】
名词解释体育: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现代体育的构成:社会体育:在闲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社会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运用身体练习,卫生保健措施等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体育产业:概念:指向社会提供与体育有关的物质产品和劳动服务为收入来源的经营性的各种行业的总和体育的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的手段:体育手段是为了达到体育目的而借助的载体、媒介及其各种活动形式和方法,是实现体育目的的系统行为和操作技术体育体制: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体育方面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往往是指有关体育的精神文明或观念文化。
体育过程:(社区体育)体育过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活动产生、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发展的必然联系的体现。
体育过程的基本特性:实践性直观性: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多种素质与学习技术的能力和组织能力(基本素质)层次性: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健身休闲体育的功能:本质功能: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延伸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本质)健身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2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4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本质)教育功能: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开展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本质)娱乐功能:1体育活动中的娱乐要素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游戏是非日常性、非生产性的活动游戏有一定的竞争性、对抗性和不确定性2体育娱乐功能的表现形式消除疲劳、消磨实践,能够恢复人性、享受人生,发展自身潜能的活动体育参与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注:直接参与就是参加到活动中去,间接参与是观看他人的体育活动。
体育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概论》复习题一、判断401、《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 D 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原始B.本来C.未来2、 A 是体育产生的基本源泉。
3、广州成功举办了2010年第 B 届亚运会。
A.15B.16 C4、以下不属于奥林匹克文化特征的是 B 。
A.人文性B.单一性5、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体育组织是 A 。
A.中华全国体育总会6、 A 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者、指导者和保卫者。
7、 B 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娱乐体育8、负责管理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以及由它们制定和实施的各种体育法规和措施的总和称之为 C 。
A.行政领导B.政策机构9、体育的功能取决于 D 。
A.体育自身的特点B.社会的需要C.劳动D.A+B10、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 B 。
A.高度的科技性11、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 B 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娱乐12、 C 是要把动作做得好而省力,在做动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时间和能量的消耗。
A.动作的准确性B.动作的协调性13、在不违背技术基础的条件下,运发动表现出来的个人技术特点称之为 C 。
A.运动技术B.技术基础14、 D 以下哪个动作要素属于综合性特征。
A.动作的力量B.动作的速率C.动作的时间15、 A 是现代常用的一些宣传手段,如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
A.大众传播16、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称之为 A 。
A. 体育人口17、 C 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A.身体锻炼B. 运动训练与竞赛C. 体育手段18、按 A 划分,体育途径可以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
19、体育竞赛中“反败为胜,力挽狂澜”、“千钧一发”等运动情境,可以激发人们的精神,表现为 D 功能。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
3.体育教学:是在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认知、身体练习、情感和交往活动。
4.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学与方式的总称。
5.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进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6.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7.重复训练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一种方法。
8.体育技术学科:是运用基础学科和体育应用学科(体育自然学科、体育社会学科等)的一般理论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各专项技术、理论的教学和训练问题的学科。
9.体育课程资源: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10.个人锻炼活动:指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按体育锻炼的方法要求,自觉自愿地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项目,在课外单独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二填空1.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
2.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
3.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本质:学校体育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不同指向的方向性、激励进取的前瞻性、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4.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
学校体育学完整复习资料
体育教学:是教育学的统一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体育教学目标: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育学的统一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
存在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过程。
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
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
体能: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
重复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的方式。
变换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发展学生体能所采用的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和动作的组合等情况下,进行锻炼的方法。
持续法:指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比较稳定的强度、不间歇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间歇法:是指根据对象、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生理负荷的大小,调整与控制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提高发展体能效果的方法。
循环法:又称巡回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发展体能的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个负荷,一个接一个进行作业的轮换,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综合法:指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等各种发展体能的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锻炼方法。
分解法: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