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制视角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2020年第3期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Heli Wang(王鹤丽)Li Tong(童立)摘要:企业社会责任(CSR)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但受困于误解与争论。
本文将简短回顾当前CSR研究的理论背景,并指出其理论和实证中的部分不足。
我们进一步总结出中国情境下CSR研究的特点,例如中国文化、政治和制度演变对其的塑造或影响,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建议。
我们希望本文能够指引研究者,特别是对中国情境下的CSR研究感兴趣的研究者,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无所不在且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文化价值观;政治关联;中国情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CSR广受各国学术界及实务界的关注。
在CSR获得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及活动家等各方面广泛关注的同时,学术界对该话题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CSR逐渐成为商业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它不仅在管理学领域得到研究,也受到经济、金融、营销、运营和社会学领域的欢迎。
CSR通常被视作满足社会需要,但超出典型商业范畴的企业行为。
例如,Gottschalk(2016)把CSR定义为“以增加社会福利目的,超出企业明确交易利益之外的非法律强制的企业行为”。
与之相仿,Mackey等(2007)把企业社会责任描述为“旨在改善社会或环境条件的自愿企业行动”。
在CSR是否及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问题上,现有研究尚未形成共识。
一些研究认为,CSR是企业盈利和实现价值的重要动因(Flammer,2015;Wang&Qian,2011);然而也有研究认为,CSR会分散企业资源,且是一种不划算的投资(Masulis&Reza,2014;Wang&Bansal,2012)。
虽然对于“公司将其职权范围扩大到股东价值之外是否合适”这个问题,学术界尚存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仍然选择积极应对更大的社会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简要概述CSR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局限性,并为未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浅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重要性
度 , 本 结构 多 元 化 使得 民营 企 业 、 资 企 业 迅速 发 展 。 资 合 市场 经 济 环境 下 的
我 国企 业 既 品尝 到 了竞争 的甜 头 , 体验 到 了竞 争 的残 酷 。 也 没有 盈 利就 没有
再投资的资本, 实现盈利是企业追求的根本 目标 , 而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则是 企业管理的重点和关键, 因而众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视对 自已的贡献 , 却忽视对社会、 对环境 的影响 , 忽视了承担社会责任 。 ( ) 业 的 短 期 行 为 倾 向严 重 。过 多注 重 短期 经 济 利 益 ,而 忽视 一 企
当企 业 可 能获 取 高 额 利润 的 同 时 , 业 往往 会 将 可 持续 发 展 的约 束 抛 于脑 企
、
我 国企业社 会 责任 的现状
在西 方发达 国家 , 担社 会责任 已经成 为企 业管理 的一 部分 , 公司决 策 承 一 是
后, 抱有 侥 幸的 心态 去 以牺 牲 其他 经 营者 或 者 整个社 会 、 自然 的利 益 为前 提 赚 取 诱 人 的利 润 。 但企 业 的社 会 责任 具有 一 种 强制力 , 促使 企 业 不能 单考 虑 短 期 的 经 营利 润 , 使企 业 转 向对 产 品 、 计 、 促 设 流程 、 理 和 制度 等 环 节进 管 行 创 新 ,促 进 其盈 利 方 式 和增 长 方 式 的转 变 , 不 是靠 一 味地压 榨 员 工 或 而 用 假 冒伪 劣欺 骗 消 费者 来获 取 利 润和 取 得发展 。 践证 明 , 业 的持 续发 展 实 企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1)1。
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1。
1 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义务 (2)2.1。
2 企业责任与道德责任 (2)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
2。
1 国内研究现状 (3)2。
2。
2 国外研究现状 (3)2。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4)第3章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4)3.1 企业伦理理论 (5)3.2 社会本位理论 (5)3.3。
社会契约理论 (5)3。
4 公司利害关系人理论 (6)第4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与方法 (6)4。
1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原则 (6)4.2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途径与方法 (7)4.2。
1 履行经济责任 (7)4.2.2 履行法律法规责任 (7)4.2.3 承担伦理道德责任 (7)4.2。
4 积极参与慈善项目 (8)第5章总结与展望 (8)5.1 主要结论 (8)5.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9)5.2。
1 研究的局限性 (9)5.2.2 研究的展望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20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法学等学科领域共同研究的热门问题。
政治学视野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
政治学视野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在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
随着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社会公民的企业更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任着重要使命。
因此,本文主要讨论政治学视野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政治关系;企业公民;利益集团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01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法律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自国外学者20世纪初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以来,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等各个领域在内的专家学者们都致力于确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涵义界定、以及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是什么等等问题。
如今,学者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使之更好的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去。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政治生活中,民主、正义与和谐也是推进政治学研究的永恒课题。
而实践中,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也正好与建设“和谐社会”不谋而合,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追求一个“共赢”的社会。
二、政治学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针对企业在实践中如何更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学者们从各自的领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笔者基于政治学的视角,从政治文化、政企关系、企业公民三个维度来分析当代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一)培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需的政治文化基础1.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构建以民主法治为内核的和谐企业文化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中民主法治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是否通过民主法治来管理整个社会以及企业是否遵循其法律和道德责任来立足于市场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是否遵守法律法规来推进全社会民主的发展也是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应该考虑的重点内容。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提升路径探析——基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视角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提升路径探析——基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视角摘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保障。
中交二航局一公司深耕海外十余年,通过实施基础设施“硬联通”、属地化建设、文化交流、公益活动、疫情防控等具体社会实践,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推动了属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中外文明互鉴意识,为属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质服务,赢得了社会美誉,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得到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向世界展示了负责任的优质中国企业形象。
中交二航局一公司的海外实践提供了诸多启示,也提示了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海外形象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海外企业应“心怀国之大者”,将履行社会责任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把社会责任履行与品牌形象建设深度融合,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品牌形象;社会责任;海外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在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海外发展成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这对于推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对企业品牌形象重视不够,缺乏系统全面的建设规划,往往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中交二航局一公司(以下简称“一公司”)海外发展实践,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视角来探讨企业品牌形象提升路径。
一、企业品牌形象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不尽一致,笔者认为,可以从经济、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社会等多角度进行解读。
从经济角度看,企业应该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法律角度看,企业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履行保护消费者和劳动者权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从道德角度看,企业应该在经营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要有公益精神;从伦理角度看,企业应该尊重人权,反对腐败和不道德行为,建立诚信文化;从政治角度看,企业应该履行公民责任、推进社会进步促进民主法治建设;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应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展现良好的社会形象。
公司治理结构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与雇员及他们的家庭、 客户 、 环境的健康发展保持和谐。公 司作为社会生活 中的重要 一员 , 必须与其 他社 会主 体通力合 作, 密切联系。企业社会责任推崇双赢原则 , 它是指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 , 企业 的经济 功 能 与 社会 功 能 相剥 离 的 情况 在
下, 企业有 目标 、 有计划地 主动承担 对员 工、 消费者 和对社 对
经济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 并相应地产
生一定的社会后果 。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 , 追求 利益最 大化 的市场原则和行为在为人类创造 了无穷财 富的 同时 , 给现 也 代社会带来 了环境破坏 、 商业欺诈 、 忽视 劳工 权利 、 不公平 竞 争等负面效应 , 于是 人们 逐渐认 识 到 , 企业 不能 只考 虑经 济
区的社会责任, 其结果是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 获得 了良 好 的品牌形象和社会 赞誉 , 现了企业 与社会 共 同可持续 发 实
展 的双赢 , 了和谐企业 与和谐社会 的 目 。 达到 标
康、 保护劳动者的合 法权益 、 护环 境 、 保 捐助公 益等 等。这是 因为 , 一方面从 本质上 讲 ,企 业 是一种 社 会存在 , “ 它必 须 自
求“ 共同福祉” 的实践【 。 1 ] 关于企业社会责 任 , 目前 还没 有一个 统 一的 定义 , 从 但
迄今为止的讨论 中, 一种广 泛 的认 识 , 是指 企业 在创 造 有 就
利润、 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还要承担对员工、 消费者、 社
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 , 包括遵守商业道德 、 生产安全 、 业健 职
二
公司治理结构视角下的企业社 会责任 问题
觉使 自己的存在方式与社会相适应 , 使企业的利益与社会的 利益统一起来, 在维护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去追求实现企业利
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化
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化摘要: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从事营利性活动中所负有的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法律义务,以及在损害利益后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我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对公司社会责任进行了概括性规定,但其内在含义和延伸,以及在公司法上如何贯彻、实践等问题,都不明确。
拟以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原点;同时从我国实践和法律出发,考察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应当从《公司法》的角度在公司守法、治理结构、商业决策、信息披露等方面落实公司社会责任,但也不应当存在过多限制,避免背离《公司法》的基本功能定位和固有价值目标。
关键词: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法律化一、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的现状及现存问题(一)立法现状及现实需要2005年,我国修订的公司法第5条首次将“企业社会责任”写进公司法。
随后国务院国资委和商务部陆续发布政策文件,地方政府、沪深证交所、工业纺织金融电子行业等陆续发布地方或行业版企业社会责任规范。
本次对该条再次进行修改,于《公司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草案”)第18、19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应当在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义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公司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
国家同时鼓励公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不过,虽然目前立法明确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但是规定本身还不够全面,存在不足之处,这可能源自于立法本身存在的不足。
首先,我国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体现出“路径依赖”现象,过度依赖其他国家学到的经验,导致创新点不足,不能完全发挥出我国自身优势。
其次,立法条文简单、粗糙,具体操作不明,可实践性弱,多为原则性规定。
最后,立法规定模式缺乏体系性考虑。
[1](二)、中国公司社会责任法治过程中回应型法建设不足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实践过程。
基于经济法视角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路径
现代营销上旬刊XDYX 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现状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显著提高,不少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例如,在社会责任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从而获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在慈善活动方面,很多企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通过捐款、捐物等形式,帮助有需要的群体,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受益。
此外,许多企业还重视员工的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培训机会、奖励机制等,让员工在企业工作中得到尊重、能力提升。
总的来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现状有明显的改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显著提高,不少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缺失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健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践中,企业法、行政法和刑法等缺乏完善的相关规定。
第一,我国现行相关法规的缺乏,造成了企业在实践中缺乏合法基础。
从法制的层面上看,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系统的规定,对企业的承担也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履行。
例如,在企业造成的对社会的环境污染方面,尽管有特殊的环保法规,但是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这就导致了企业的法律责任模糊。
第二,法律上的缺乏,造成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权责不清。
因为没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这就导致了企业在执行社会责任时,其权利和义务不够清晰,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造成了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在没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在社会责任实施过程中,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和惩罚,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变得不利。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缺失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加强立法的完善,才能有效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第2 8卷
第 6期
刘婉立 , 朱
红: 基 于 公 司 治理 视 角 的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信 息 披 露 质 量 研 究
观 事实 , 以确保 利 益 相关 方 可 以对 企 业 的 整 体 业
绩 进行 正确 的评 价 。 根 据利 益相 关者 理论 、 可 持续 发展 理论 等 , 结
利益 相关 者 带 来 决 策信 息 。 因此 ,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信息 的质量 至关 重 要 , 而 公 司 治 理结 构 是 影 响 企
对其 深 化改革 并 尝试发 布 整合财 务 、 环境 、 社会 责 任 和公 司 治 理 信 息 的 报 告 已 成 为 未 来 的 发 展 趋 势 。企业 社会 责 任 信 息 的披 露价 值 , 在 于 其 能 为
披 露企 业在 报告 期 内 的正 面 和 负 面信 息 , 强 调 客
( 一) 评 价体 系 的构建
企 业社会 责 任 信 息质 量 评 价 , 应 遵 循 以下 原
则: 第一 , 完 整性 原则 。报 告所 涉及 的 内容较 全面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0 2
采用评 分 的方式 , 从 0~ 5 0分 , 分为 五个 等级 来 进 行 等级 区分 。具 体评 分 指标 见表 1 。
重 要决 策 。第 三 , 相 关性 原 则 。报告 披 露 的 内容 与利益 相关 方 之 间 具 有很 大 的关 联 关 系 。第 四 , 平 衡性 原则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报 告 应 中 肯 、 客 观 地
业传 统 财务报 告 已无 法 满 足信 息 使 用 者 的 需 求 ,
一
、
引 言
基于不同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 : 本文在通过分析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然后从 利益相 关者 、 公司绩效、 核心竞争 力、 贸易与投 资、 可持续发展战 略六个视 角分析企 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未来发展 的影 响, 并得 出我国企 业预 长远发展就必须加 强社会责任意识。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b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d o me s t i c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u s o f c o r p o r a t e s o c i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 t h e i mp a c t o f
关键词 : 企业社会责任 ; 利益相 关者; 核 心竞争 力; 公 司绩效 ; 可持 续发展 战略
中图分类号 : F 2 7 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 2 6 — 0 1 3 5 — 0 3
Ke y wo r d s : c o r p o r a t e s o c i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 s t a k e h o l d e r s ; c 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 c o po r r a t e p e r f o r ma n c e ;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f u l i f l l me n t o f c o r p o r a t e s o c i l a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o n t h e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r p o r a t e i s a n a l y z e d f r o m s t a k e h o l d e l - S , c o r p o r a t e p e f r o r ma n c e 山e c 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 t r a d e a n d i n v e s t me n t ,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s i x p e r s p e c t i v e a n d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a t t h e C h i n a S c o po r r a t e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个基于公司法律人格性的社会责任层次理论的模型
1 、 模 型的理论基础。马斯洛提 出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话题成为我 国的这一时期重要议题 。
二、 国 有企 业 社 会 责 任 概 念综 述 与 评 述
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 ,他 的这个 理论 虽然是针对人来说 的 , 但
是国有企业是 公司法人性质 的单位具 有人格性 , 公司的这种人
面向行动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模型。李建中 ( 2 0 1 0 ) 的高新企业
社会责任研 究 , 主要 根据高新技术 企业 的行业特 点 , 运用利 益 相关者理论 、 企业契约论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建 了高新技 术 企业 社会责任模型。王碧 淼( 2 0 1 0 ) 通过探讨利益相关者的企业
模型观 , 建立了关注和维护广大利益相关 者诉求的 企业社 会责 中国慈善 总会 的成立和希望 工程为的推行代表 } 生 事件 。1 9 9 9 — 任模 型。 孙乃娟 、 由莉颖 ( 2 0 1 1 ) 根据一种理论 界普遍认同的企业 2 0 0 5年是我 国社 会责任 的萌芽 的阶段 , 以2 0 0 5年的 5 0多家企 社会责任观 点 , 设计了一种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 系及结构
露 ¨ ¨ 蠹
i i
当 代 论 坛
■■_ ■ o N T E 磊
如果 从公 司的法律 人格性 的观 点来看 , 国有 企业 的社会责
会责任 内容也有许多理解 , 尹 维丁( 2 0 0 5 ) 认为国有企业社会责
任 的履行正 如一个人的心理 需求一样 是一种从 低级到高级 满 足的过程 。本文从 国外国内企业 社会责任的发展 、 国有企业社 会责 任概 念综述与评述 、 企业社会责任模型 综述 等几个方面进
从社会学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
从社会学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承担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履行法律义务,更是一种对社会的回馈和应有的社会角色。
首先,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社会上的一种角色扮演。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承担着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职能。
然而,企业仅仅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势必会导致社会不平等和资源的无限膨胀。
因此,企业应该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当承担起回报社会的责任,通过可持续经营和社会投资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也是企业与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人和组织构成,而企业是其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
企业需要与社会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保持沟通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与社区居民合作,开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活动,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增强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度。
通过这种互动方式,企业与社会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此外,企业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和压力,如果仅仅关注短期经济利益,将无法长久生存。
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
通过关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的责任,企业能够赢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青睐,增加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实现长远的经济效益。
然而,企业社会责任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有些人认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是花费时间和资源来履行社会责任。
他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另外,有些企业可能在名义上履行社会责任,但实际上却只是迎合公众的舆论压力,缺乏真实的行动和改变。
这种“绿色营销”和“品牌洗白”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基于社会风险视角的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基于社会风险视角的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频发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事件,唤起了人们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状况的反思,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基本形成了共识,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己是大势所趋,并且逐步从道德规范走向法律约束和标准管理。
然而,对于企业究竟应该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理论界还存在争议,甚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问题也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
但理论分歧的存在并不影响实践中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一致期待。
如《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发布,倡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也详细规范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内,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度将继续增强。
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源自于企业行为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与每个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样,管理当局必须要对其所在的企业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负责,如果忽视企业自身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就可能会使“小事情”演变成“大危机”,社会风险不断扩大,进而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其塑造企业形象和提升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支出,那么企业究竟应如何合理承担社会责任,本文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分类的基础上对由社会责任引发的社会风险进行度量,以期对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为了有利于对社会风险进行度量,我们首先对几个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
(一)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SR)一词最早出现在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将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
之后许多学者都对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直到著名学者卡洛尔给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包括经济、法律、伦理、慈善方面期望的总和,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可。
基于法律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
【 作者简介] 郭斌 (9 9 )男 , 18 一 , 湖北十堰人 ,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 与经济学 院法 学本科生 , 究方向为企业社会责任 。田学辉 研
的正 当性进 行辩 护 , 来 源 为西 方 法理 学 的公 平 正 其 义 理 念 , 个 理 念 作 为 法 的 一般 宗 义 , 企 业 承 担 这 为
f 收稿 日期] 0 0 1— 4 2 1— 0 1
企业作 为生产经营者 , 它要创造 财富 , 实现盈 利 , 不 可 能 不 占有 和使 用 一 定 的社 会 资 源 , 就 能源
的方 式获 得 利益 的一种 手 段 ; 务是 指 主 体 以相 对 义 抑 制 的作 为 或不 作 为 方 式 保 障 权 利 主 体 获 得 利 益
亏, 追求利益的最 大化 。然而 , 市场经 济不 仅是 自 主、 争 、 竞 开放 的 , 同 样 是 法 制 化 、 范 化 、 调 它 规 可 的, 尤其是市场在调节经济时存在 的固有弱点和缺
企业 是否履 行要 视企业 的 “ 业公 民” 企 意识 。1 3 ]
利主体 , 而整个社会在为它的权利“ 买单 ”是为义 , 务 主 体 。那 么 企 业 不可 能 只 享 受权 利 而 不 履 行 义
务 , 么就 必然 要求 企业 承担 一定 的社会 责 任作 为 那 其 占用 社会 公共 资源 的 对价 , 承担 何种 形 式 的社 而
f 图分类 号] 9 22 『 中 D 2. 9 文献 标识 码 1 [ 章编 号]0 9 1 0 (0 00 — 0 7 0 A 文 10 — 7 X 2 1)6 0 0 — 4
法律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及其影响
法律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及其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家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质,更是承载着法律因素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法律视角探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并阐述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法律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在法律视角下,企业家精神可以被解释为一种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并且在经商活动中遵循诚信原则的行为准则。
企业家精神内涵的主要特点包括创新、冒险、坚持、诚信和社会责任。
1. 创新力: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思维和行动,追求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和产品。
法律对创新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通过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可以鼓励创新,并为企业创造健康的竞争环境。
2. 冒险精神: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们勇于冒险,超越自我,追求商业成功。
法律可以为企业家提供一定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法律保障,如公司法规定的企业破产程序和合同法的风险分担规则等。
3. 坚持不懈:企业家精神要求企业家们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和失败,能持续积极向前推进。
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工具,可以为企业提供法律纠纷解决机制和法律救济措施,帮助企业家克服困难,保持前进的动力。
4. 诚信原则:企业家精神需要企业家们恪守商业道德和诚信原则,遵守合同和法律规定。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可以有效约束企业家的行为,推动商业活动朝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5. 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要求企业家们承担社会责任,注重企业的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法律通过环境法、劳动法等法律规定,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规范和监督。
二、企业家精神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 创造就业机会:企业家精神推动了创新和创业活动,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法律通过提供创业政策和就业法律保障,为企业家提供了有利的创业和经营环境,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2. 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家精神激发了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增长。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基于企业价值创造与利益分配的视角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基于企业价值创造与利益分配的视角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基于企业价值创造与利益分配的视角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重利益关系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日益加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并探讨其基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企业价值创造与利益分配为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1. 引言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和经济责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重利益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对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企业价值创造与利益分配企业价值创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
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经济价值,同时也会对环境和社会产生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合理分配创造的价值对于实现企业社会责任至关重要。
3.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包括道德哲学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
道德哲学理论认为企业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契约理论强调企业与社会之间存在契约关系,企业需要遵守约定的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4.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包括社会责任管理、社会报告、利益相关者参与等。
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
社会报告是企业向外界公开向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和成果的一种方式。
利益相关者参与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实施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5.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工具。
企业社会责任国内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国内研究综述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包括了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社会公益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国内学者开始逐渐关注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
下面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理论探析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诠释。
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内相关法规的分析,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解析。
另外,也有一些学者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对企业社会责任做出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阐释。
2.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
学者们基于伦理责任、社会契约、战略管理等不同理论视角,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影响因素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方式等问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与评价1.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案例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案例进行比较和借鉴,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先进经验和成功策略。
2.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的研究。
考核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包括了多个方面,如财务、环境、社会责任等等。
学者们通过多元角度和指标体系,构建和完善了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方法。
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研究1.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研究。
学者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了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程度、影响因素以及员工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等问题。
2.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学者们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公司财务绩效和融资成本等方面的影响。
以上综述内容简单总结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和完善,并有许多重要研究成果落地,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希望国内学者能够继续深化研究,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推广做出更为有益的贡献。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与推进机制研究综述
文化和 公 益 四大指标 进 行衡 量企 业社 会责 任 , 忽视 了法 律 0 引言 和 伦理 责任 。 21 0 2年 2月 , 以黑 熊养殖 、 熊胆 系列 产 品研 发 、 生产 、 从 评 价 方法 来 看 , 王宝 英 ( 0 ) 阿奇 ・ 罗 尔社 会 21 在 1 卡 销 售 为一 体 的“ 真堂 ” 市 事 件 , 发 了公 众 激 烈 的争 责任 的界 定上 对 经 济 责任 指标 、 归 上 引 法律 责任 指 标 、 理 责 任 伦 议, 社会 公 众 、 业 管理 者 以及 学者 纷纷 将 目光 聚 焦 在 中 指标 以及 慈善责 任指标 进 一步细 化 为二级和 三级 指标。乔 企 国企业 社会 责任 的评价和 推行 机制 问题 上。 海 曙 , 明( 0 9) 企业 社会 责 任 的概 念 出 发 , 据 利 益 谭 20 从 根 企 业社 会责 任是 英 国学者 欧 文 ・ 尔 顿在 2 谢 O世纪 2 相 关者 的 理论 框 架 , 出 以股 东 、 工 、 费者 、 0 提 员 消 政府 为 利 年代 提 出的 , 认 为企业 社会 责任 是 指社 会在 实现 股东 利 他 益相 关者 的金 融企 业社 会 责任 指标体 系 , 运用 极值 标; 隹化 益最 大化 的前 提下 , 所承 担 的促 进社 会发展 和增 进 社会 利 处理原 始 数据和 层 次分析 法设 置权 重。 田虹 ( 0 9) 2 0 通过 内 益 的义务 。也 就是在 推 进经 济发 展 的同 时 , 高员 工及 家 提 容 分析 法设计 企 业社会 责任 指标 体 系 , 对通 信行 业上 市 并 属、 所在 社 区以及 广 义社 会 的生活 质 量 , 包括 员工 享 有 的 公 司 的企 业社 会 责任 与企 业绩 效 进行 了实 证研 究。 牛 丽 工作 条 件 、 动报 酬 、 全 保 障、 育 培训 , 劳 安 教 以及 是 否 造 成 文、 符丹 、 郭英 红( 0 8) 立模 糊 综合 评价 模 型 和专 家 评 20 建 环 境 污染 、 源浪费等 。 资 分 法设 置评价 指标和权 重 。 熊勇清 、 周理( 0 8) 于利 益 20 基 1 中国企 业社会 责任评 价体 系研 究 相 关者 构 建 指标 体 系 , 用 因子 分析 法确 定 权 重 , 以深 运 并 国 内学者 对 中国企 业社 会评 价 的研 究 比较 晚 , 只是在 交所 1 3家上 市 公 司 的企 业社 会 责任 为样 本进 行 实证 分 6 近几 年一 系列安 全事件 出现 后 才逐 渐 引起重视 。 从研 究 析。 刚、 但 陈 曹波 ( 0 4) 2 0 将层 次理 论与利 益相 关者理 论结 合 , 视角、 评价 指标构 建 、 价 方法等 方面也 取得 了一 些成果 。 提 出 了评 价体 系和标 准。 评 从研 究视 角来 看。朱永 明 、 宇凤 ( 0 2) 杨 2 1 基于 企业 自 总 的来说 , 虽然学 者 对 中国企业 社会 责任 的研 究 取得 主创 新视 角构 建 了企业 社会 责任 评价 模 型 , 组织 、 将 流程 、 了很大 进步 ,中国企 业社 会责任 正 朝着 量化 的 方 向发 展 , 企业 文化 、 场 、 品 、 艺 、 市 产 工 企业 技 术 七个 创 新点 引入 模 但 目前 为止 ,企 业社 会评 价指标 还 没有 形成 统一 的标 准 , 型 , 建 了 二级 三层 结 构 的指 标体 系 , 望 通过 层 次 分析 具体 操作还 存在 很 大 的困难。 构 期 法 与模糊 判断 法相结 合对企 业创 新社会 责任 进行评 价 。 苗 2 中国企 业社 会责任 推进 机制研 究 婷婷 、 鑫 ( 0 0 从 企业 社 会 责任 的履 行 过 程 出发 , 建 徐 21) 构 中国企 业 社会 责任 除 了需要 在 体 系评 价 方面 进行 构 了基 于过 程视 角 的企业 社会 责任 评价 体 系。 陈文军 、 乐烨 建 之外 , 重要 的要在 全 国范 围 内进 行推 广 , 最 冯梅 , 炳 龙 范 华 ( 0 0) 2 1 基于 可 持续 发展 的理 念 , 社 会 责任 会 计 学 、 从 福 ( 0 9)认 为只 有适 合 中国经济 发展 存在 多方面 的不平 衡 20 利经 济学 、 业所 得税 法和 博 弈论 四个角 度 对企业 社会 责 的基 本 国情 的推 行机 制 才能有效 。中国社会 责任 推行机 制 企 任进 行 了分析 。王 佳凡( 0 0) 2 1 以平衡计 分 卡位 方法 , 利 需要妥 善解 决好 企业 盈利 与履 行社 会 责任 的 问题 , 分 发 从 充 益相 关者 的角度 ,建 立 了系统 的评价 指标 体 系。 赵 涛 等 挥 政府在 社会 责任 推行机 制 中的导 向和规 范作 用。 藏 岩 刘 ( 0 8) 2 0 站在 员工 的角度 , 劳工权 益和人 权 保障两 方面 评 ( 0 8) 从 2 0 主要 从 政府 推 动、 会 推 动、 社 法制 推 动和 利 益拉 动 价企 业对 员工权 益 的保 障程 度。 金立 印( 0 6) 消费者 的 等 四个 方面 建 立中 国 民营企业 社会 责任 推进 机制 , 20 从 以期借 角度 , 发 了一组 用于 测评 企业 社会 责任 运 动 的量 表体 系 助 机 制 的长 效推 力 解 决 中 国民 营企 业社 会 责 任 存在 的 问 开 并 对其进 行 了实证检 验。 题, 为政 府 实 现长 效 管理 、 营企 业健 康 发展 , 民 提供 支 持 。 从评价 指标 方面 来 看 , 彭净 ( 0 9) 2 0 则从 利益相 关者 的 帅萍 、 高杰 (0 8 以不 完 全 契 约理 论 为基 础 , 契 约 的执 20) 从 角度 思 考 ,认 为企 业社 会 责任包 括 对投 资者 、消 费者 、 员 行 出发 , 依据 找 出的社 会 责任 的契 约特 征 , 掘 出社 会 责 发 工 、 境和 社会 其他利 益相 关者 的责任 , 分解 为 2 环 可 0项 指 任 执行 的三 大 重要 因素 , 重复 交 易 收益 、 誉 溢 出 以及 如 声 标 。 留彬 ( 0 6) 员工权 益保护 、 保及 可持续 发展 、 陈 20 从 环 企 心理 收益 或 损失 , 图通 过利 用 不 完全 契 约理 论 , 试 深入 剖 业诚 信 、 消费 者 和债 权人 权 益 保护 及 社 区 关 系、 会 公 益 析 中 国企业 社会 责任 的内在 经济机 理 , 社 为推 进企 业社 会 责 与慈 善活 动和 社 会 责任 管理 构 建 了适 合 现 代 企业 的指 标 任 的推 进提供 思路 。 评 价体 系。 姜万 军 、 东 宁、 杨 周长辉 ( 0 6) 企业社 会 责任 20 将 汤 道 路 (0 7在 认 真研 究企 业 社 会 责任 软 法推 进 机 2 0) 分 为经 济 关 系、 会 关 系和 自然 关 系三 大 类指标 , 却 未 制 的基 础上 , 社 但 以本 土 法治和 文 化资 源 为契机 , 通过 企业 、 社 将 慈 善责任 指标 纳入 指标体 系。颜 剩 勇、 刘庆 华 ( 0 5 基 会 组织 和政 府 的共 同参 与 , 育和 建 立与 国际接 轨 的国 内 20 ) 培 于会计 信 息 系统 的财务 评价 , 经济 责任 、 从 法律 责任 、 生态 企 业社 会责任 软 法推动机 制 。 由于 企 业社会 责任软 法 机 但 责任 、 伦理 责 任和 其 它责任 五个 方面 构建 企业 社会 责任 评 制 存在 各种 非理 性缺 陷 , 一推行 机制 必须 遵循 现代 法 治 这
法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法律制约
法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法律制约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要求之一。
从法学视角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探讨其与法律制约的关系以及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作用。
首先,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义务。
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制约作用。
法律旨在规范企业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权益,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可预见的经营环境和稳定的法律保障。
其次,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律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经营。
例如,法律要求企业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保障消费者权益,遵守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罚则一旦被发现违法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次,法律要求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法律规定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的环保措施和限制。
例如,对于环境污染的企业,法律要求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公共利益。
第三,法律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法律规定了企业在社会发展、公益事业和慈善捐赠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被要求在其经营活动中关注社会的需要和利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例如,法律规定了企业在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义务,要求企业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企业在反腐败和反不正当竞争方面的责任。
腐败和不正当竞争是损害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的行为,法律禁止并惩罚这些行为,为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虽然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规范,但是目前我国在法律实施和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和具体,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企业在履行责任方面存在模糊地带。
另一方面,法律的监督和制裁力度不够强,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往往会忽视社会责任,违法乱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法制视角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作者:马岩茹来源:《商情》2014年第37期【摘要】企业是一种制度安排,其社会责任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是一种制度变迁。
转型时期,由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相关法律制度缺位、地方政府监督失职等原因企业“失范”现象严重。
因此应完善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力,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执法力度。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变迁;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从西方引入中国。
近年来企业违法经营,破坏环境,损害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等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企业无视社会责任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实,究其原因,其根源在于欠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
本文试图在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探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关制度安排。
一、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法律视角分析“制度通过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的活动。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有一系列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所构成,即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分。
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非正式制度包括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性等因素。
如果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考量,显然,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和企业自我行为准则的非正式约束;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和规则的正式约束;实践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机制。
三个维度共同约束企业行为,构成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安排的完整内容。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使各种相关制度对企业行为产生直接、有力的约束。
学术界通常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正式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它是由政府机构发起,以法规或法律形式强制推广,对民间商业活动具有强制性约束作用。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一种法律义务,认为单纯诉诸企业的道德良知,企业社会责任将沦为一种缺乏足够支撑力的说教。
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科斯式‟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供给与需求不确定且不均衡的特点,无法完全取代法律法规等正式的制度安排。
例如,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往往超过企业愿意承担的范围,此时政府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有权利也有义务建立和健全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企业法、税法、合同法以及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各种正式约束的实施和监督机制,努力担当社会公众的监护人以及利益相关者的仲裁人,确保企业切实有效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规范散见于《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社会保障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法律中。
比如《公司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为了鼓励捐赠,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
在市场主体方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劳动法》都有要求企业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等合法权益。
《产品质量法》要求企业必须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外部责任方面,《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都要求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的法律意义上的社会责任责任,“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具有积极意义。
从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过程来看,法律的强制性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更具有操作性和稳定性。
通过法律明确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和具体方式,以及应承担或不承担的社会责任,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避免失范状态下的认定不一和执行混乱。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变迁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当中,制度变迁的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经历了大致三个时期:诱致性制度变迁主导时期;强制性制度变迁主导时期;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并存时期。
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对于阻止“机会主义”和“搭便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企业是以行政命令和行政调拨方式进行资源配置,企业的生产、分配、流通等是按照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指令性计划来执行,对职能与责任没有独立的选择权。
企业责任等同于国家责任,企业承担了其国有性质所决定的社会责任,包括社会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大量社会职能。
企业对改善职工生活、稳定职工队伍、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但企业支付了高额的社会成本,弱化了“经济责任”,对企业经营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诱致性制度变迁主导时期(1978至1992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期,开始“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路”,企业一方面受各级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又面向市场,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增加。
此时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是在市场经济初始阶段背景下进行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企业把利润作为其首要目标,企业社会责任是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经济责任上。
强制性制度变迁主导时期(1992至2000年)。
这一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善,企业也进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新时期。
政府强化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协调发展的作用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并开始制定一些制度对企业外部不经济行为进行约束。
企业社会责任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并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企业更多地服从国家法律法规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规则为行为准则,但社会责任意识依然淡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法律导向的社会责任。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并存时期(2001年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社会责任放在其长期发展战略中。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社会伦理道德导向的社会责任,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由政府法律引入并实施。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得益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合力的共同作用。
与此相适应,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进行了变更和改进,这种改进是应社会经济环境所需,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都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
三、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度走向(一)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企业社会责任正式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是企业利益实现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将企业社会责任完全寄希望于企业道德良知基础上尚过于脆弱,需要将其纳入法律义务的范畴进行解读。
近年来,中国相继颁布了《公司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有了一些基本的规定。
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供给仍显不足,体现在实施细则不具体、缺乏操作性等。
如2006年1月1日《公司法》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管,承担社会责任。
”其表达比较模糊、笼统,用语抽象、政策性较浓,带有宣示性而缺乏强制性,法律准则中没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具体权力、义务、内容的规定和实施细则等等,造成“有法难依”的现状。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由国家实施强制性变迁可以弥补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供给的不足,强制性变迁的优势在于它能以最快速度和最短时间推行制度变迁,能以自己强制力和“暴力潜能”等方面的优势减低制度变迁成本。
在我国,权力高度集中,权力中心的制度安排能力和意愿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
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政府最需要做好“制度供给者”的角色,从细节上加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正式制度,提供强制性约束的制度保障,减少制度框架中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
构建切实有效的正式制度,应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外部法律政策。
从企业内部控制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涉及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控制活动以及内部监督等方面,渗透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运用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从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共同入手,其有效实施将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从企业外部法律政策看,加快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完善,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认证制度、信息披露机制、公益诉讼制度、奖惩制度、监控机制等,能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规范的操作准绳,使个体行为具有可预见性;《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应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使正式约束的强制性功能得以发挥;政府可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励性法律政策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二)政府加强企业社会执法力度判断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度是否完善以外,更主要的是看其实施机制是否健全。
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主要靠政府力量来实施,即政府执行力,政府具有执行国家政策、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政府监督缺失或执行不力是当前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主要因素之一。
(1)明确和保护产权是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是多头监管,公共区域大。
因为政府多部门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很容易形成公共区域,从而导致监管的失灵。
所以理清监督部门的职能权限、清晰地界定产权是实践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各守其职,各司其职。
另外,产权不清晰,意味着企业的权力、义务和责任不明确,其获得的利益和承担的责任就不匹配。
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产权的最大益处在于将企业社会责任外部性影响内部化,也就是将这种“外部性”在企业利益相关方实现“内部化”,即用正的外部性收益内部化激励和用负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约束实现企业自我监督(2)提高政府自身社会责任意识与观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权力的重新界定和利益的再分配,政府作为协调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仲裁人,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意识与观念非常重要。
一方面,提高政府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强化政府自身社会责任建设。
另一方面,监督者、执行者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引导并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和方向,将带动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3)加大机会主义的惩罚成本。
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是否有效,主要看违反法律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将使违法成本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