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前轴心时代”.
兴义市第八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兴义市第八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帽子给我戴正了刘正权协警也是警察,你们给我记好了!局长说完这话,走到队列左侧,冲最边上的陈大华瞪圆双眼,举手,敬礼,然后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有人想笑,却没敢笑出来。
局长正就警容警纪警风做训示呢。
陈大华努力去正头顶的警帽,他头小,警帽总是不愿意配合他的脑袋,自然正不起来。
上岗第一天,就在局长那儿留下不好的印象,陈大华有点儿沮丧。
队长是知根知底的,队长在分配陈大华执勤点时安慰说,工作态度端正,比警帽戴得正,更有说服力。
陈大华这才宽了心。
春节期间,像鸟儿归巢,在外地上班务工的人全部回来了,车多人多,警力严重不足,协警就成了传说中的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通常是一个警察带三四个协警镇守交通要道。
主要是查酒驾、醉驾。
毒驾,陈大华只在新闻里见过,他们这种五线城市,难得一见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城人,想要如同队长所说的工作态度端正,毕竟不那么容易,好几次敬礼完毕,人家车窗摇下,探出一个脑袋,热热络络骂一句,陈大华你狗东西啥时眼睛近视了?骂这句话的,自然非亲即故,好在,闻不见酒气,开车手续也齐全,陈大华挨了骂,心里还美气,说狗东西的买车都不晓得请我喝顿酒。
小县城规矩,买车是大事,跟搬新家一样,要请喝酒的。
陈大华意思很明显,公是公,私是私。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守规矩的。
初一走父母,初二走丈母,长辈面前,不好放肆。
初三初四初五,敞开喝酒的日子,有亲朋故旧知道陈大华所镇守的街道在哪儿,喝酒时就打好了算盘,到时迎着那条路走,陈大华自然晓得网开一面。
偏偏,网在那儿支着,别说一面,半面都没开。
简直是自投罗网,好几个熟人因为酒驾,被抓了现行。
中华文化概说简答题库
1.“广义文化”如何定义?回答: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
英国文化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一切其它才能和经验在内的综合体。
”被视为经典的广义文化定义。
2.什么是“自然的人化”?回答:“自然的人化”是“文化”的本质内涵,即人通过有目的的劳作,将天造地设的自然加工为文化。
包括外在文化产品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因此,文化分为支持系统和价值系统两大部类,前者表现为器用层面,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构成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后者表现为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
3.何为“巫术”?回答:原始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以谋求控制自然力为目标的仪式,便是巫术。
巫术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咒式、录符式、占卜式等。
从事巫术和主持祭祀起初由氏族首领担任,后出现职业祭司与巫师,他们自称可以通神,上达民意,下传神旨预卜吉凶,治病救人。
他们既以非理性的迷信为务,又是初民文化(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医药学)的保存者,其职司大略有五:祝史、预卜、医、占梦、舞雩,从而成为知识分子的前驱。
4.什么叫“轴心时代”?回答: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一时期,世界各国文化都进入创制基本民族精神的阶段,纷纷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并同时出现了对人类历史、善恶取向等根本问题的思考,“人类意识”首次觉醒,进入理性思维,所创制的精神文化范式,决定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这一时期,世界各主要文明民族,都创作出包含该民族基本精神的文化元典,故又可称为元典时代。
中国的元典时代,约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
5.何谓“和而不同”?回答:是先秦时代文化的主导精神,表现在学术风气上,就是承认差异,既不封闭,也不盲从,对前人和外人的思想加以扬弃、综合。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各阶段特点及总体规律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一、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中国先哲与当代学者往往以“上古”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物质文化长足进展,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
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二、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从人猿叩别、文化开始发端,到传说中的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中国文化在自身的生命运动中,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
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周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其要旨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皆肇始于此。
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高二【语文(统编版)】单元学习导引-教学设计
⑴初步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特质,进而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
⑵通过梳理先秦思想文化的发展历史
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特质,明晓研读先秦诸子散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时间7分38秒
教学环节一
环节一:调动储备,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任务一】
⑴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
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截止,一共约有550年的时间。其中,“从周平王东迁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共三百〇三年”,为春秋时代;“春秋以下,迄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告成,其间共二百四十六年。即所谓战国时代。”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化,造成百家争鸣的大时代”。(参看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6月第一版,77页。)
⑵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进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从而思考各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⑶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
本课教学目标:
⑴调动储备,理解先秦儒道墨三家的思想要义。
⑵了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及士阶层,进而理解“内圣外王”的内涵。
⑶探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学习方法。
这副对联从“不朽美德”“万世师表”两个角度高度评价了孔子的功绩:他以言传身教开启了我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学派,成为了2500多年来最伟大的“至圣先师”。(1分25秒)
⑶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教师解说】
这副对联是赞誉孟子的。韩愈认为孟子是先秦思想家中在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之后的继承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学中的“仁义”思想。孟子说自己能“知言”,也就是能辨识言论,对于言论思想的是非、善恶、诚伪、得失,都能精察明辨。孟子强调“养气”,他说“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样就能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由内而外地“扩而充之”,从而发展为仁、义、礼、智的德行。(1分08秒)
中国何来轴心时代
中国何来轴心时代?(张京华)[摘要]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80年代介绍到中国,正值一个特殊的转折时期。
雅斯贝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科技时代四个基本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东西方同时或独立地产生了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和希腊四个轴心文明。
如学者所指出的,这一理论具有反西方中心论的意味。
但也必须注意,在雅斯贝斯所划分的整个人类历史上中国跨越着全部四个阶段,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到第二阶段绝灭了,古希腊文明则在第三阶段才开始。
追溯民初以来学者早已开始的东西文明比较,更多关注是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上。
20世纪初兴起的疑古思潮将中国古史“砍掉一半”、“打个对折”,“轴心时代”理论恢复了晚周诸子学的合法性,同时继续漠视三代王官学,而三代王官学正是晚周诸子学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源头。
“轴心时代”理论与中华文明对接中的偏差,其影响将是源与流的颠倒、正题与反题的倒置和各期学术史的逐次错位。
[文摘]一、中国学术界早有共识:西方之“轴心”与东方之“运会”“轴心时代”理论中一段最为感人的文字,是关于人类精神觉醒、哲学飞跃的描述。
类似关于文化“盛况”的描述,照理比较容易得到中国学界的回应,另一方面也难于在中国学界获得“发明权”,因为关于文化“盛况”的各类描述其实早为中国学者所熟知,正如余英时所声明的,“关于古代‘突破’,学术界早有共识,不得视为雅氏的创见,更不可视为西方学人的独特观察”。
“轴心时代”本是雅斯贝斯在施本格勒的8个文化类型和汤因比的21个文化类型基础上,试探性的给出的一个假设。
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雅斯贝斯用了一节的篇幅讨论出现“轴心时代”的规律性依据,最终“无人能充分理解在此所发生并成为世界历史轴心的东西!”但是梁启超给出了理由:“世运”。
关于“世运”的论述,在影响甚大的皮锡瑞、严复、夏曾佑的著作中都可以见到。
二、问天,天不告;问地,地不知——“轴心时代”的必然性其实雅斯贝斯也给出了“轴心时代”一个理由,就是“同时出现”。
03讲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副本
▪ 3、影响延续至今
▪ 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这些古老的文化, 因为未曾经历轴心时代的文化突破与文化类 型的成功转化,而逐渐被新兴的文化征服, 并自行死去,终于成为文化的化石。
▪ 古希腊文化、犹太文化、印度文化、中 国文化因为经历了轴心时代的理性觉醒与伦 理宗教文化的确立,遂影响延续至今,成为 文化史上的活的存在。
▪ 1)原始人所信奉的为自然宗教,文明人所信 奉的为伦理宗教。
▪ 2)原始人为前逻辑思维,文明人为逻辑思维。 在原始人眼里,事物的联系是简单而间断的, 因而也是神秘的;在文明人眼里,事物之间的 联系是线性的,也是复杂的,因而随着人的知 识的提高,世界是可知的。
▪ 3)原始人融于自然之中,不是站在自然之外打量 自然,因而为天人合一,无隔无碍;文明人将自然 万物对象化,视自己为主体,视万物为客体,因而 为天人相分。
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继承上的差 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明显的个 性差异。
儒家学派
▪ 创始人:孔子
▪ 代表人物:孔、孟、荀
▪ 核心:“仁”
▪ 思想方法:中庸辩证
▪ 四重:血亲人伦、现世事功
▪
实践理性、道德修养
具体来说:
▪ 1、天道观上: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
从属地位 ▪ 2、历史观上:标榜“信而好古”同时对不符时代
3.士人阶层 ▪ 独立性 流动性
▪ (二) “儒”与儒家
▪ 1.“儒”的本义
司徒之官 术士 职业 学派
▪ 冯友兰:
▪ 儒与儒家两个概念,儒指以教书相礼等为职业的 一种人,儒家指先秦诸子中之一派。
• “需(儒)” 。金文“需”,上为雨,下为天。“需” 的字形义为人在雨下,会意。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
一、政治上——传统政治文明的萌生
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以 及春秋、 战国等历史阶段, 这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过程中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时 期,同时也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王权的发展与制度的完善——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时期, “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民 间无任何学术可言。后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官学逐 渐走向衰落,文化教育也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
二、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乱动荡 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 的学说提供了空前的历史舞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著书立说, 相互论辩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认知纵横联通
命题权威解读
课时跟踪检测
2
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是中华民族 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 会过程中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时期,是传统政治文明的 萌生阶段,是传统农耕经济的定型时期,也是中华文明 的奠基时期。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当代重塑文化自信有重 要的历史价值。
(2)不同点 ①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 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 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目的,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 的特性。 ②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以现实的社会结构为主要关怀 对象,提出了“法”、“术”、“势”等一系列规范社会生活及 行为准则为观念。 ③墨家身体力行,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 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
二、“轴心时代”的分裂、动荡和变革——春秋战国时期
中华文明的“前轴心时代”
编者按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用思想构筑的历史,就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
沿着这条河溯源而上,我们找到了产生中国第一批思想家的地方。
这是思想之河的星宿海。
在这里,聚集着掌控古代中国思想的人。
他们是中国第一批知识精英,他们共同成为中国最早的思想界。
他们的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们共同铸造了东方人的思想核心:他们的世界观、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为后来的思想演进,提供了一张“路线图”。
这是一幅中国人的精神图景。
这幅图告诉世界,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和这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然而,接二连三的考古重大新发现正在逐渐显现一个巨大而惊人的事实:形成于轴心时代的这张图并不是原始版本。
如同星宿海在形成定论几百年后被断定并不是黄河真正源头,思想的星宿海同样也不是思想史的真正源头。
思想史的原有界域被大幅度向前扩展。
思想史的开端,比轴心时代要早得多。
轴心时代所有的思想家的思想创造,都有着更为久远的策源地。
“前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对于思想史的研究意义何在,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概念?近日,本刊与《文明》杂志社共同邀请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
姜广辉:“轴心时代”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它是人类文明有了相当的积累之后的一次大的飞跃与升华,由此奠定了此后人类的精神基础和价值准则。
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是对黑格尔的片面的历史观的批判与矫正,黑格尔首先提出了“轴心”的观念,他以基督教为轴心,基督教一出现,好像人类文明的轴心就出现了,这就有了西方文明中心论。
雅斯贝尔斯认为,黑格尔的概括只局限于西方,而且只限于基督教。
他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审视人类文明,承认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应有的价值。
他的概括比较符合世界历史的事实,这是他的“轴心时代”理论被接受的原因。
“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引出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
为什么各个不同文明的所谓“轴心时代”差不多是同时的?“轴心时代”产生前的文明发展程度与思想资源是怎样的?“轴心时代”产生于什么样的社会生存背景?为什么不同的文明出现以后它们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如此等等。
第三章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战国错金银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及纹饰展开,成都市出 土。是连环画的和装饰画的肇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3、其作品包含本民族基本精神
印度《吠陀》、《佛经》 希伯来《旧约全书》、《新约全书》 希腊《理想国》、《形而上学》 波斯《古圣书》等先哲典籍
一、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 周。 前段因鲁史《春秋》记载而得名“春秋”( 前770——前481) 后段因列国争战而称“战国”(前481— —前221)
三晋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原逐鹿以谋取霸主地位的必争之
地。董说(yue,明代)《七国考》:“韩,天下之咽喉; 魏,天下之胸腹。”因此三晋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原逐鹿 的必争之地,纵横家应运而生,司马迁说:“三晋多权 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其中最 著名的有苏秦、公孙衍、张仪等人,他们当时“一怒而 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是当时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 物。
卡尔· 西奥多· 雅斯贝尔斯(1883 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 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 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 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 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 ———“轴心时代”。
特征
1、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
中国:孔子、老子、墨子等 印度:优波尼沙、佛陀等 波斯:琐罗亚士德等 巴勒斯坦: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赛亚等 希腊: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修昔底德等
2、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 “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
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 着在这种基础上”人类其后的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 只不过是向轴心时代核心精神的不断“复兴”。
轴心时代
中国的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当中国文化进入到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这一段发展历程之时,中国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基本确立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以认识对象的自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法,基本定型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流派,基本形成了;中国人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基本树立了;中国的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国人在当时思考的主要问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这便是中国的轴心时代。
中国的轴心时代是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变动的必然产物。
春秋时期,“天子衰微、王权坠落”,于是“学在官府”的局面遂被打破,私学由此产生,由少数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随之下到民间,“士”阶层由此产生。
士阶层的来源有二:一是贵族及其子弟在社会变革中门庭冷落,沦入士的队伍;另一是庶民等社会下层中的一些人士,通过勤奋学习,“积文学,正身行”而上升为士。
春秋末期,官学式微,私学勃兴,原本为贵族所垄断的知识也走向了民间,于是士阶层的人数增多,队伍扩大。
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征战杀戮,使得是时的统治阶级都充分认识到了“人才”和“谋略”的重要性,不少雄才大略的君主,都竞相招揽士人,激发了士阶层参预政治的激情。
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使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文化发展的规模日盛,文化流派种类增多。
历史二轮专题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_先秦时期学案含解析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先秦时期时空坐标阶段特征从远古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1)政治:中华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的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2)经济:西周时期实行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制度,集体耕作,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产生。
(3)思想文化:商代出现我国成熟的汉字——甲骨文。
“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具有浓厚农耕文明特色的实用科技得到发展一、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前771年)1.政治:(1)夏商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在地域范围上的扩展。
(2)西周实行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形成“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3)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2.经济:(1)农业: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高超。
(3)商业:商朝时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称为“工商食官”。
3.思想文化:商代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汉字,文字传承华夏文明。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1。
政治: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秦国进行商鞅变法,郡县制、集权思想开始出现。
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2。
经济:(1)农业: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较大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什么时期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什么时期
中国轴心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两个时期。
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思想大发展的时代。
轴心文明假说同马克斯·韦伯有关西方现代社会起源的研究存在着内在联系,故自20世纪60年代后,它便引起了西方社会学家的广泛注意。
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封建社会时期,而中国的封建制度又是在春秋时期萌芽,在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而东周时整个社会有特别重视各个领域的文化发展。
当中国文化进入到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这一段发展历程之时,建立了这样一个“文化轴心”:中国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基本确立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以认识对象的自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法,基本定型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流派,基本形成了;中国人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基本树立了;中国的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
期基本形成了;中国人在当时思考的主要问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中国何来“轴心时代”1-模板
中国何来“轴心时代”1【内容提要】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介绍到中国时,正值中国社会处于一个特殊的转折时期。
雅斯贝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科技时代四个基本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东西方同时或独立地产生了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和希腊四个轴心文明。
虽然这一理论具有反西方中心论的意味,但也必须注意到,在雅斯贝斯所划分的整个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跨越着全部四个阶段,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到第二阶段绝灭了,古希腊文明则在第三阶段才开始。
追溯民初以来学者早已开始的东西文明比较,更多关注的是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上。
20世纪初兴起的疑古思潮将中国古史“砍掉一半”、“打个对折”,“轴心时代”理论则恢复了晚周诸子学的合法性,但它同时继续漠视三代王官学,而三代王官学正是晚周诸子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
“轴心时代”理论与中华文明对接中的偏差,其影响将是流与源的颠倒、反题与正题的倒置和各期学术史的逐次错位。
【摘要题】历史理论(唐宋史研究站)【英文摘要】Jaspers separated the human history into four fundamental phases,which consist of the Pre-history time,the Archaian civilization time,the Axial age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hird phase,about BC500,there independently or contemporarily created four axial civilizations,China, India,Palestine and as some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this theory is permeated with antiwestern center thought,but we also must notice that during the whole human history that has been separated by Jaspers,Chinese civilization entirely spanned four phases,but the civilization of Egypt and Mesopotamia disappeared during the second phase,and 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barely began at the third trend of doubting ancient history thought which arising in early 20th century cut away and rebated half of Chinese history,the Axial Age theory resumed the validity of the various scholars in later Zhou Dynasty,and went on disregarding the government and official scholars of the San Dai Dynasty,but the government and official scholars of San Dai Dynasty just is the headstream of the various scholars in later ZhouDynasty even of the whole Chinese ci,vilization.【关键词】雅斯贝斯/轴心时代/学术源流/疑古派/王官学/诸子学Karl Theodor Jaspers/Axial Age/the fountainhead of learning/the trend of doubting ancient history thought/the government and official scholars/the various scholars“轴心时代”(Axial Age)理论是由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斯(Jaspers,Karl Theodor 1883—1969)所提出,主要体现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原着为德文,标题为V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1949年初版,1953年由Michael Bullock英译,题为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和英国Routledge and Keegan Patll公司出版)和《哲学概论》(德文标题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Zwlf Radiovort,1950年初版,1954年由Ralph Manheim英译,题为Way to Wisdom: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仍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两部着作中。
中国何来轴心时代
中国何来轴心时代?【内容提要】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介绍到中国时,正值中国社会处于一个特殊的转折时期。
雅斯贝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科技时代四个基本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东西方同时或独立地产生了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和希腊四个轴心文明。
虽然这一理论具有反西方中心论的意味,但也必须注意到,在雅斯贝斯所划分的整个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跨越着全部四个阶段,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到第二阶段绝灭了,古希腊文明则在第三阶段才开始。
追溯民初以来学者早已开始的东西文明比较,更多关注的是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上。
20世纪初兴起的疑古思潮将中国古史“砍掉一半”、“打个对折”,“轴心时代”理论则恢复了晚周诸子学的合法性,但它同时继续漠视三代王官学,而三代王官学正是晚周诸子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
“轴心时代”理论与中华文明对接中的偏差,其影响将是流与源的颠倒、反题与正题的倒置和各期学术史的逐次错位。
【摘要题】历史理论(唐宋史研究网站)Jaspers separated the human history into four fundamental phases,which consi st of the Pre-history time,the Archaian civilization time,the Axial age and the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time.During the third phase,about BC500,there independently or contemporarily created four axial civilizations,China, India,Palestine and G reece.Just as some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this theory is permeated with antiwe stern center thought,but we also must notice that during the whole human historythat has been separated by Jaspers,Chinese civilization entirely spanned four ph ases,but the civilization of Egypt and Mesopotamia disappeared during the secon d phase,and 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barely began at the third phase.The tre nd of doubting ancient history thought which arising in early 20th century cut aw ay and rebated half of Chinese history,the Axial Age theory resumed the validity of the various scholars in later Zhou Dynasty,and went on disregarding the gover nment and official scholars of the San Dai Dynasty,but the government and offici al scholars of San Dai Dynasty just is the headstream of the various scholars in l ater Zhou Dynasty even of the whole Chinese ci,vilization.【关键词】雅斯贝斯/轴心时代/学术源流/疑古派/王官学/诸子学Karl Theodor Jaspers/Axial Age/the fountainhead of learning/the trend of dou bting ancient history thought/the government and official scholars/the various sc holars“轴心时代”(Axial Age)理论是由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斯(Jaspers,Karl Theodor 1883—1969)所提出,主要体现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原着为德文,标题为V 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1949年初版,1953年由Michael Bullock英译,题为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和英国Routledge and Keegan Patll公司出版)和《哲学概论》(德文标题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Zwlf Radiovort,1950年初版,1954年由Ralph Manheim英译,题为Way to Wisdom: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仍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两部着作中。
中华文明的脉络
中华文明的脉络
1、公元前21世纪:中华文明入门。
2、公元前5世纪(轴心时代):
各个文明出现一批思想家:
1)希腊哲学家-人与物的关系;
2)印度哲学家-人与神的关系;
3)中国哲学家-人与人的关系:致善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潇洒之道。
3、公元前后(帝国时代):东方-秦汉帝国,西方-罗马帝国
被政权选择的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和强势发展;中国引入了佛教。
4、公元5世纪:
西-蛮族入侵,文明毁灭;东-融合了鲜卑(孝文帝改革),带来了雄健之气。
5、公元6-9世纪:大唐盛世。
6、宋代:不要从军事角度去衡量一个时代的文明,要以人民生活为本。
出现了大多数科技发明,达到了封建经济至高点。
7、元代:不要站在汉民族立场上去看这个时代。
8、明清:文化专制主义。
9、公元20世纪:激进主义的反抗。
中华文明的长处:
1)农耕文明,不与人争,所以不曾遭到毁灭性的反抗或者第三者介入;
2)不喜欢极端主义,秉承中庸之道;
3)有序,通过科举制度很好地扩充更新了管理集团。
中华文明的短处:
1)太不在乎功德,没有公共空间的概念,漠然;
2)缺少实证,不分真假,不在乎真假之别;
3)缺乏创新,遗产崇拜。
简述中国文化轴心时代范文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简述中国文化轴心时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简述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百家争鸣——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时间: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人物: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孙武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封建领主制正在向封建地主制过渡,新旧阶级之间以及各个阶级阶层之间,斗争激烈且复杂。
在这个的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这些派别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自已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不同看法和主张,出现了思想文化领域内“百家争鸣”的局面。
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艺文志》提到了战国主要的思想学派,称为“十家”,即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
西汉著名学者刘歆汇集的《七略·诸子略》,将《汉志》中提到的“十家”改为了“九流”,去除了小说家这一学派。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之一,创始人是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儒家以孔子为师,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法,崇尚“仁义”和“礼乐”,主张“德治”和“仁政”,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
孔子的理论核心是“仁”,即“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准则是“礼”。
在教学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特别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关爱他人,并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著《春秋》。
关于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记载于语录体文集《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之后,儒家的继承人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前372年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孟子主张“仁政”,恢复井田制,反对战争和暴君污吏,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东西方的百家争鸣时代及原因◆人类古代文明的三大中心公元前8至3世纪,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文化成就异彩纷呈的时代。
为什么人类在不同地域,几乎同时取得重大文化成就?如何来认识这一历史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
其中尤以德国学者K.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提出的“轴心时代”理论影响最大。
他认为:世界各个区域的文明经过早期发展之后,形成了三大古典文化中心,即中国、印度、希腊。
这三个地区分别发生了非同寻常的文化事件,出现了非凡的文化人物。
在中国,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以及其他诸位思想家、哲学家相继出现;在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奥义书》等问世,佛教、耆那教等开始创立;在波斯,相传琐罗亚斯德创立祆教(拜火教);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等地,犹太教先知四处游走,传经布道;在小亚细亚和希腊,更是贤哲辈出,先有荷马、赫西俄德,后有所谓以泰勒斯为首的“希腊七贤”,继而出现了巴门尼德、希罗多德、赫拉克利特、修昔底德、苏格拉底、德谟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等等。
这是当时世界上文化最发达的三个中心,人类都非常相似地开始意识到自身作为整体的存在,也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人类至今依然存在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几乎同时得以确立。
◆以希腊文明为例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
古希腊人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政教分离的思想是现代政治思想的核心,希腊人创造的民主共和制是近代世界普遍认同的政治体制的原型。
希腊人的文学艺术作品至今仍是现代西方文艺界学习的范本和创作的源泉之一。
西方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修辞学、文献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数学、物理学、医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知识学科,无一不是希腊人奠定的基础。
他们确立的一些原则,如史学摈弃情感、求真求实的原则,希波克拉底的医德誓言等,仍然是当代从业者遵守的学科纪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明的“前轴心时代”
[ 06-04-13 15:30:00 ] 作者:余敦康
等编辑:studa9ngns
编者按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用思想构筑的历史,就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
沿着这条河溯源而上,我们找到了产生中国第一批思想家的地方。
这是思想之河的星宿海。
在这里,聚集着掌控古代中国思想的人。
他们是中国第一批知识精英,他们共同成为中国最早的思想界。
他们的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们共同铸造了东方人的思想核心:他们的世界观、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为后来的思想演进,提供了一张“路线图”。
这是一幅中国人的精神图景。
这幅图告诉世界,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和这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然而,接二连三的考古重大新发现正在逐渐显现一个巨大而惊人的事实:形成于轴心时代的这张图并不是原始版本。
如同星宿海在形成定论几百年后被断定并不是黄河真正源头,思想的星宿海同样也不是思想史的真正源头。
思想史的原有界域被大幅度向前扩展。
思想史的开端,比轴心时代要早得多。
轴心时代所有的思想家的思想创造,都有着更为久远的策源地。
“前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对于思想史的研究意义何在,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概念?近日,本刊与《文明》杂志社共同邀请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
姜广辉:“轴心时代”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它是人类文明有了相当的积累之后的一次大的飞跃与升华,由此奠定了此后人类的精神基础和价值准则。
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是对黑格尔的片面的历史观的批判与矫正,黑格尔首先提出了“轴心”的观念,他以基督教为轴心,基督教一出现,好像人类文明的轴心就出现了,这就有了西方文明中心论。
雅斯贝尔斯认为,黑格尔的概括只局限于西方,而且只限于基督教。
他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审视人类文明,承认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应有的价值。
他的概括比较符合世界历史的事实,这是他的“轴心时代”理论被接受的原因。
“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引出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
为什么各个不同文明的所谓“轴心时代”差不多是同时的?“轴心时代”产生前的文明发展程度与思想资源是怎样的?“轴心时代”产生于什么样的社会生存背景?为什么不同的文明出现以后它们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如此等等。
对于这一类问题,我们仅仅通过“轴心时代”这个概念本身去找根儿,是不能找到答案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向前追溯,这就自然引出一个“前轴心时代”的问题。
中国的“前轴心时代”是从春秋时期往上溯至西周、再上溯至商代,这一千多年的中国古史是信史,这方面不仅有《尚书》和司马迁《史记》等可靠的文献记载,而且有许多出土资料——甲骨文和金文资料的坚强佐证。
在商朝以前还有夏代,夏以前有五帝时代。
五帝时代是传说时代,这是华夏民族口述历史的时代。
我过去写过一篇较长的论文,题目叫《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轴心时代的史影与传统》,我把这一段历史看成是中国文化基因形成的一个过程,这里使用了“史影”的字眼,这是说“前轴心时代”的口述历史部分虽然不能作为信史,但它是历史的影子,仍然反映了原始文化最核心的内涵,并非如某些疑古派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后人的凭空虚构和杜撰。
清代学者马骕著有《绎史》一书,当我看到此书汇集、整理的中国上古资料之后,非常惊讶,惊讶的是他所理出的中国上古传说资料与摩尔根《古代社会》中所讲的上古社会的特点惊人的一致。
为什么会如此巧合?这其中只有一种解释,即它是中国古人代代相传的口述历史。
中国历史文献称,夏代初“诸侯万邦”,但到了战国时只有十几个大的诸侯国,最后由秦统一全国。
从一个大的时段看,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势,但在如何统一的问题上,却一直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以德服人”的路线,一种是“以力服人”的路线。
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的价值观,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
然而汉代的儒者有新的认识,主张德力统一论,强调治国既要有“德守”,也要有“力备”。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盛赞中国统一的经验,他说:中国人几千年来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在将来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中国文化的经验可能要发挥主导的作用。
[ 06-04-13 15:30:00 ] 作者:余敦康
等编辑:studa9ngns
余敦康:现在大家都很关注文明的起源、关注中国历史发生的“前轴心时代”的问题。
现在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是一个时代的需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特性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作用,与适应21世纪的和平格局问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的依据。
如果有人说中国文化是热爱和平的,没有历史文化做根据别人是不太信的。
同时我们研究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合理定位,这也是个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问题。
20世纪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辉煌成就,是大量的商周甲骨文、金文等考古材料的发现。
过去无论是黑格尔、还是摩尔根、恩格斯以及其他的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古史全都不了解。
20世纪一下子把有关中国上古历史的确凿可信的材料提到世界人的面前,西方学者不得不要重新检讨他们的历史观。
张光直提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他利用一个中国人的优势在美国站住了脚跟,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
上一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史学家顾颉刚说中国上古史是不可信的,许多都是假造的,这就把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摧毁了。
在文革期间,历史学一片荒凉,一片荒唐。
当时社会科学整个没有,惟独考古学全世界有名。
考古有材料来证实,是无法否定的。
甲骨文的发现在史学界是一个革命,到后来发现的东西更多了。
这关系到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问题,是西方文化中心论,还是多元文化一体论?用中国宋代儒者的一个重要观念说,就是“理一分殊”。
西方轴
心论是由黑格尔根据基督教提出的,这种理论引起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十字军东征,结果十字军打输了,伊斯兰教逐渐站了起来。
西方想用基督教统治世界因为受了伊斯兰教的抵制而没有得逞。
但它有这种意图,宗教的原教旨主义的这种意图绝对是有的。
黑格尔本人也是基督教徒,他提出西方轴心论。
他说中国、印度等东方世界没有进入历史的大门,历史的大门是从西方开始的,从希腊开始的,希腊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后来另一位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重新进行文明的反思。
他的妻子是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到希特勒的迫害,他自己也跑到国外去了。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进行了文明的反思,他提出世界轴心期文明有多种,中国、印度、西方,还包括以色列。
中国文化早在轴心期以前就有了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其他的文明所没有的。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古代的历史观,不是西方基督教那种“上帝创世说”。
中国古人一直认为人类世界是一步步进化来的,不是由神创造的。
“轴心时代论”的着眼点是人类精神的自觉。
雅斯贝尔斯作为人类学家预言在未来21世纪人类必然会产生第二次的轴心期,这将是人类的完完全全的统一。
人类现在正在现实的基础上,即在信息、科技、交通、交往方面实现新的统一,而各种不同的文明在今后的接触与交往中如何采取互相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兼容并包,取长补短,将是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挑战。
宋镇豪:我是研究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的。
中国文字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发展阶段。
以一种保守性的估计,汉字从比较广泛的使用开始算,到现在已有五千年,虽然文字字体和书写方法不断在发生变化,但文字的基本构形变化不大。
从甲骨文来说,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
现在甲骨文发现的地点有22个。
它不止在王城被发现,甚至在那些非常边远的地区也有发现。
可见文字在当时社会上的使用程度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原始落后。
在甲骨文之前中国文字肯定还有一个长期的发展阶段。
刚才讲“前轴心时代”,这个“前轴心时代”主要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主要在商礼和周礼这两个“礼”中,后来它又发展为我们所说的儒家经典。
孔夫子讲“述而不作”,无论我们从甲骨文来看,或是从以后发现的其他的文献材料来看,孔子所倡导的东西在很早就已经有了。
回过头来看,心平气和地讲,疑古派历史学家有对的地方,但也有过头的地方。
不过,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了。
问题在于我们今天如何利用这许多新的出土资料,对中国上古史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