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思路分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摘要:在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
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现状,探讨教学改革,为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提出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维护与组装;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是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很重要的一项,其教学内容教学以实践为主,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基础知识以及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
让学生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毕业后拥有在计算机相关职业的工作技能,在职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重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教学,按新课改的要求探索课程改革。
一、当前教学中的问题(一)教学理念落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一门课程,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以理论教育为主、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1]。
教学课堂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对知识没有形成体系,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
而实验课程只是理论知识教学的附加内容,实验内容没有新意,教师按照实验教材布置实验任务,学生根据理论知识拼凑试验报告,实验课堂教学变得敷衍、没有新意,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因此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备陈旧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的核心是计算机硬件,在教学课堂中,理论结合计算机硬件才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因此计算机硬件等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但是目前很多职业技术院校存在教学设备陈旧、更新慢的问题。
例如当前人们使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大多是英特尔酷睿成处理器或者AMD处理器,但是很多院校教学计算机仍然使用的是奔腾处理器等,和学生毕业工作后实际面对情况有差异,由于硬件差异,致使很多软件版本过于低,给学生学习以及就业带来一定的困扰。
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与思考
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内容及教学
方法改革与思考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个关于电脑硬件的课程,强调组装、
安装、调试和维护的知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教学内容
和教学方法也应该及时发生改变,不仅要教授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技术,还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应该通过增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扩大教学范围。
同时,教师应该进一步扩大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实践能力、分析能力
和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发掘和发展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计算机应
用能力。
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引入新的教学手段,重视课堂教学和个
性化学习机制,给予学生课程学习的自由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
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尽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力求使
学生达到最高学习效果。
在组织学习方面,学校应该重视学习情况的考核和记录,定期发
布各类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做到实践课程和理论课
程的有效结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应当及时发生
改变,以更好的满足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的需求,为下一代
的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探索核心思路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探索核心思路
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是改革的重点。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传统的课程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课程改革中,要结合当前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引入最新的硬件产品和维护技术,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当下流行的硬件设备和维护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的加强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加强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在校内搭建真实的硬件组装和维护实验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接触到真实的硬件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和维护。
还可以通过实习和实训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实习,亲身感受企业实践环境,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课程改革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知道自己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和知识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招聘会、组织企业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探索需要明确课程定位、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探索,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人才。
让他们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为我国的计算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分析摘要:以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水平为主要目的,在探讨当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方法,形成了对应的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项目教学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后备人才。
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
当前,计算机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计算机维修行业的缺口较大。
因此,从让学生通过学好计算机“维修”,对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来看,加强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模式的探讨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而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制于教学条件以及相关的硬件设备,所讲授的内容大多存在“纸上谈兵”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乏味。
因此,分析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教学模式,对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当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大约42%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表示兴趣不足,缺乏学习动力。
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可知,主要原因在于:(1)学生对中职学校的就业前景表现不乐观,学习迷惘,认为当前名牌高校学生的就业都存在问题,而中职学生的就业将更加艰难;(2)大部分学生在接触计算机课程以前该方面知识的接触较少,基础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较大,因此而降低了其学习兴趣;(3)部分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过程中,没有从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实际的学习基础来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更加没有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更低。
2.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缺乏。
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思路分析
职教职校论坛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思路分析广西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538000)何耀德[摘要]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实用性极强。
充分发挥课堂的效能,可让学生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技能。
针对课程的特点,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思路[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0-0089-02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应该围绕着是否能让学 生形成专业技能来开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开展 得好,可让中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IT行业最 基本的、实用性最强的技能,让学生与企业的需求接轨,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_、课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用人需求和 学生就业时的表现情况,本人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制 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该课程应实现的八大知识目标为:1.硬件组成、熟悉 CPU、主板、内存、显卡等部件的构成,掌握计算机的技 术参数和使用方法等知识;2.引导学生热爱IT行业,掌 握通过网络等手段熟悉IT市场的方法,能够根据用户 需要和市场行情为客戸设计选购组装计算机的相关设 备方案;3.加强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 技能、技巧;4.掌握基本BIOS操作;5.掌握磁盘分区、格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的 教学互动。
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法 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 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成就感。
2.教学效果上的互补三步教学法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教师的讲 解,学生能快速掌握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迅速 建立起学习成就感,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注重综 合能力的培养,符合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需要经过长 时间的训练和积累。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三步教学法较 依靠于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问题的 主动思考。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这也导致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技能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实用的技能,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有必要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教学目标分析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技能,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能够独立解决计算机故障和进行日常维护。
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更好的就业竞争力。
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而言,学生首先需要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包括各种硬件设备的作用和原理、硬件的分类和规格、硬件的安装和拆卸等内容。
2. 计算机组装技术计算机组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学会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
3. 计算机维护技术在组装完计算机之后,学生还需要学会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包括对硬件设备的维护、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的安装和更新等内容。
1. 实践教学为主对于这门技能类课程而言,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建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室,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和相关的硬件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2. 融合案例教学除了实践教学,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的计算机故障案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教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组装和调试一台计算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实践,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对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评价与考核,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浅谈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
浅谈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一、不拘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部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组装、硬件评测、系统设置、硬盘规划、软件安装、计算机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知识面涉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等课程,教学的容量大,可扩充性强,知识面涉及广,知识更新周期短,新知识层出不穷,时代特征鲜明。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应当加快更新速度。
不一定每一年都要编写一本新的教材,但有必要每年对教材再版时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更新,确保教材印刷之时的信息是及时的、可靠的。
但是,教材的更新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难以做到及时更新,并且即使能够及时更新,它也仅仅只能一年或最快半年更新一次,依旧难以跟上电脑的变化速度。
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硬件的发展,很多教材使用年限都超过了两年,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通过教材学到的都是两年前的知识,再加上毕业滞后,学生进入社会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更有甚者,落后的教材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效果。
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了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而作为计算机老师必须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及时增补最新的硬件知识和装机技术,然后把它写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案中,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之余还能接触最新的消息,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水平。
这样就可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课堂都是以台式机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很少看到有笔记本的内容,而实际上笔记本的销量目前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台式机的销量,成为目前个人电脑市场上的主流。
笔记本虽然在各种操作系统以及性能等方面都与台式机相似,但在硬件方面两者的差别却非常明显。
因此,当学生毕业后,发现面对的大多数的电脑是自己没有学习过的,还得重新学习,压力会增加很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Jour nal of changchun Educa t i on I nst i t ut e
Se p. 2009 Vol . 25 N o. 3
计算机 � 尚亚丽 � 杜丹冰
( 长春 师范 学院 传媒 科学 学院 � 吉 林 长春 � � � � 摘 要 本文 根据 公选 课 � 计算 机组 装与 维护 � 课 程的特 点及 选课 学 生的 特点 � 通过 对信 息化 教 学模 式的 分析 � 信息 化教 学模 式� 计算 机组 装与 维护 � 案 例教学
( 二 � 学 生特 点
作为全校选修课,其学生构成比较复杂,来自于 各个专业,有理工科 �也有文科的学生,大多数学生 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 从学习的目的来看,选修课学习是为了满足个人 的兴趣和爱好 � 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能解决学习中存 在的问题,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能迅速提高自己的 能力并发挥潜能的过程,希望所学知识能迅速转化为 实践中的能力 � 但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学习维护计 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困难,遇到计算机故障后多数 学生不敢下手,害怕弄坏了机器造成经济损失� 另外, 选修课学生人数较多,学校不能提供足够的硬件设备 进行实训 �
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服务于教学信息化的任务,主 要在于依托现 代教学媒体构成一个 理想的教学环 境 � 在该模式下,教学活动的四要素 �� � 教师 � 学生 � 媒 体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地 位将得到强化,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积极性和创造性 �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让学生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知 识 �技能的拥有者与驾驭者� 一要牢固树立" 以学生为中心 " 的教学思想,大 胆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 重视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 � 兴趣采取不同 的教学策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 同时,加 强与学生的沟 通交流,通过实践教 学吸取反馈意 见, 不断修改完善从而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可用性� 二要在教学实践时注意避免过大的教学容量,要 根据教学内容� 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控制课堂容量� 最后,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能力,在必要的地方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 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最大 的收获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定位及建设思路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定位及建设思路第一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定位及建设思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课程定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及网络营销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大量有关计算机配件选购与组装、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故障检测与排除等问题。
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掌握计算机的组装、维护、维修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程建设思路1.课程内容选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侧重于实践的课程,实用性很强。
本课程包含计算机部件介绍、计算机组装方法、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等几方面的内容。
2.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12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60课时,实践教60课时。
3.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解与实物展示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走向市场,走进互联网,了解最新产品,掌握最新技术。
(4)利用勤工俭学,实现工学结合。
(5)开展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互动式教学,既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总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总结教这门课程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重要性,这门课程是中职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
现在的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无论是从事软件维护、计算机维修,还是网络管理,就算是为了自己以后能够买一台电脑,选购不会上当受骗,自己能够安装和维护,也要悉心学习。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学好首先就要教育学生要有学习的韧性,不怕吃苦不怕累,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再把实践运用到实际。
在教学上,身为教者,首先要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在网上下载最新硬件图片以及购买参数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室形象直观的传递计算机硬件信息,细致的讲解,一步一个脚印,融会贯通的讲好每一个知识点,用学生最常接触的手机、MP3、MP4等常见设施为例子,讲解存储卡,讲解光驱,用电视显像管成像原理讲解显示器等等,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兴趣。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成为了一门重要的课程,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构成和维护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教学策略的运用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套高效的教学策略呢?本文将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一、需求分析在教学策略设计之前,我们需要首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
中职学生是其青少年时期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需求也较为明确。
他们需要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调试方法;他们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他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培养维护意识和技能。
二、教学策略设计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单纯的理论讲解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可以安排学生亲自拆装计算机,实地操作。
2. 实践操作强化通过实践操作来强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设置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组装和调试。
还可以安排小组合作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相互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计算机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4. 创新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为学生创造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5. 实习实训与校企合作通过实习实训和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经验,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一、教学目标与知识结构分析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工作。
(3)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常见问题。
(4)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市场的了解和判断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硬件配置。
2. 知识结构:(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3)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和配置(4)计算机的组装与安装(5)计算机的维护与故障排除(6)计算机硬件市场的了解和判断能力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选择1. 教学方法选择:(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支持和补充。
(2)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和故障模拟,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训练,通过组装和维护实际计算机硬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2. 教学手段选择:(1)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进行理论知识的演示和说明。
(2)实物展示,准备完整的计算机硬件实物,并进行演示和讲解。
(3)模拟操作,提供虚拟实验平台或计算机模拟软件,让学生进行虚拟组装与维护操作。
(4)实践训练,提供实际计算机硬件进行组装和维护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三、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设计3. 教学反馈与评价:(1)教师通过观察和指导,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1. 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课后考试检测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2)操作评价,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就业的竞争力,还可以为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针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策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策略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过程中,既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学策略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模拟实际的操作流程,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技能。
案例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四:实习实训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中,实习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触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的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为出发点,同时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以及实习实训等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更是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技能。
因此,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如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是其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指引,是课程开展的前提和保证。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目标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技能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构成与功能,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安装及调试等技术,能够完成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
具备初步的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知识,可以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组装改造或升级,了解主流操作系统安装、网络应用等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中各个零件的基本维护方法,了解各类设备与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计算机硬件维修与故障处理,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组装计算机硬件系统。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1.多媒体教学法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的特点,采取多媒体教学法是非常实用的教学策略。
多媒体教学法能较好的满足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需求,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感官刺激下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至关重要,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动手去组装和维护计算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
3.灵活的教学方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的知识点较为繁多,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习习惯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针对学生陈旧的学习方式,可以采取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4.实施目标导向教学目标导向教学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切实落实目标导向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技能。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
许多中职学校也开始设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实际技能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由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内容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课程应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原理、硬件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内容;实践课程则应包括计算机组装与调试、硬件故障排除与修复等内容。
还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细化和拆分,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二、教学方法选择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以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为主要原则。
在理论课程中,可以采用讲授、示范和互动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在实践课程中,则应重点采用实验和实训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和调试计算机,并在实际的硬件故障中进行排除和修复。
还可以结合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运用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应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验设备的配备。
一方面,应配置足够数量和型号的教学设备,以满足学生的实际操作需求;还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故障模拟设备和教学实验台,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故障环境中进行排除和修复。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模拟实验等,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和形象化。
四、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在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上,应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
除了传统的理论考试外,还可以设置实际操作考核和综合项目考核,评价学生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实际技能和应用能力。
还应引入学分制度和学业等级评定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运用和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提供一些有助于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内部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并能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维护工作。
教学策略的设计应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安装和配置以及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要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教师可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实例分析等方法,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原理和相关知识。
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际部件和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实验操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以通过亲自动手组装计算机硬件和进行故障排除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组织实验操作,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3. 问题解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评价应从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通过课堂小测、实验报告、实际操作和实际项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进行评价,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改革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计算机硬件相关的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教学方法与课程改革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然后分析了目前在该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
最后,本文提出了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涉及计算机硬件的组装、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等方面。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原理;2.掌握计算机组装、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技术; 3.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2.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3.学生理论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4.师生互动不充分、课堂气氛单调。
三、教学改革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用以下教学改革方法:3.1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主要通过使用音、像、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课件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使课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2 案例教学法使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可以通过实际例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和技术,增强记忆,加深印象。
3.3 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通过手工操作计算机,掌握组装的各种技术和维护的方法,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教学注意事项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更新教材,增加实用性;2.多方面了解学生水平,灵活地布置任务; 3.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过程中注意互动交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成为了中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知识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教学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有必要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本研究旨在分析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内容,探讨相关教学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整合建议,以期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育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点,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研究目的还在于促进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育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为教学质量和效果评估提供依据,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一实用性强的课程,通过研究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深入探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还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浅谈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
浅谈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1. 引言1.1 课程背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中的重要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护技能,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背景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常见故障排除、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如何正确组装、维护计算机,并能独立解决常见故障。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护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设备,解决常见故障并进行维护工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也能够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种计算机组件的功能和分类,为他们未来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的也包括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机组件及其互联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还包括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这一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为推动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硬件组装、系统安装、故障检修、网络配置等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结合行业实际需求,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确保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
在硬件组装方面,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各种常见硬件组件的种类、功能和安装方法。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组装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等硬件设备,以及如何连接电源线、数据线和外设。
关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研究
关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中职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专业技能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很难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对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优化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内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2. 探讨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析实际教学案例,验证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4. 评估教学效果,检验优化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研究,旨在为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提供可行的优化策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
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的研究,可以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通过探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问题,可以不断完善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思路分析
作者:何耀德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7年第10期
[摘要]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实用性极强。
充分发挥课堂的效能,可让学生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技能。
针对课程的特点,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89-02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应该围绕着是否能让学生形成专业技能来开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开展得好,可让中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IT行业最基本的、实用性最强的技能,让学生与企业的需求接轨,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时的表现情况,本人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该课程应实现的八大知识目标为:1.硬件组成、熟悉CPU、主板、内存、显卡等部件的构成,掌握计算机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等知识;2.引导学生热爱IT行业,掌握通过网络等手段熟悉IT市场的方法,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和市场行情为客戸设计选购组装计算机的相关设备方案;3.加强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技能、技巧;4.掌握基本BIOS操作;5.掌握磁盘分区、格式化等管理方法;6.熟练完成Windows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7.初步掌握网络连接相关知识,能实现家庭常用网络的设置;8.能够分析排除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故障。
该课程应实现的岗位培养目标为:1.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够使学生胜任企业中的计算机维护员岗位;2.能为IT销售或售后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该课程在德育上应该让学生培养起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吃苦忍耐的钻研态度和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二、课程内容与相关科目的整合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1.认识计算机组成的各个部件。
这部分内容采用理论教学,主要向学生讲解计算机中的CPU、主板、内存、显卡、电源、机箱、显示器、输入设备等组件,了解它们的性能、指标、作用、安装位置、安装方法等。
2.安排一个可以上网的电脑教室,布置学生访问如太平洋电脑网一类的网站,引导学生探讨市场主流IT产品和最新IT技术,通过互联网,让学生了解IT产品的性能价格等。
通过作业的方式布置模拟攒机任务,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客户需求,并能够按需求写出装机单。
3.安排实训课程进行计算机拆装训练。
要求学生反复练习,通过实训让学生做到:装拆顺序正确,装拆正确,使用工具正确,无损坏,同时养成整理、整洁的工作习惯。
4.计算机BIOS部分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主要讲解BOIS各项目的作用及参数的设置方法等,同时指导学生同步实训,通过课堂作业的方式确保教学效果。
5.软件的安装是本课程中占时最长的实训课程,主要练习硬盘的分区格式化、WindowsXP 操作系统的安装、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杀毒软件的安装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与缷载。
6.网络部分的教学主要满足装机后设置上网的需要,教学内容包括常见网络接入方式,网卡、TCP/IP协议和路由器的简单设置。
7.硬件故障的检测方法与故障排除及软件故障识别和维护是本课程中最难实现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不急不躁,故障案例要适当选取,难易适中,不要贪多。
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一门需要积累的技术。
(二)相关科目及安排
《Windows操作》《Offic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网络基础》《办公设备》等相关课程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有知识上的重叠或作为预备知识的需要。
因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应安排在《Windows操作》《Offic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的后面或同步安排,《网络基础》《办公设备》相关知识应在课程中进行补充。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对于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这部分内容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实物展示和网络使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多提一些搜索任务,多讲一些新产品,利用网络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这样既能给学生带来感官的认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理实一体化课堂可应用在计算机装拆、软件安装及网络连接教学中。
课堂可设在计算机组装实训室。
理论教学主要是演示相关操作,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课堂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
理实一体化课堂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硬件故障的检测方法与故障排除及软件故障识别和维护部分的内容须由教师制造故障,然后是学生查找故障、排除故障的实训安排,这对教师的动手能力是个挑战。
教师在课堂中还得注意针对计算机故障、检测方法以及排除方法进行讲解。
4.课程完成后的后续教育非常重要。
课程的完成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后续保留一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时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些课程中可安排学生参与学校计算机的维护和服务工作,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强化学生技能。
四、实验实训的管理
1.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每3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宜,分组时注意和班主任及以前的科任教师进行充分沟通,熟悉学生情况,坚持做到“以好带差,差与差分开”的分组原则,让平时表现较好、学习相对积极、领悟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
2.制订学习小组长的责任。
在学习小组中,要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给组长制订责任制度,如组长要负责督促小组成员的出勤,组长要做好“帮带”,组长要做好实训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监督。
3.学习小组的工作环境尽可能的仿真化。
多了解一些IT行业对电脑组装维护岗位的要求以及他们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行业工作规范,在实训中,对学习小组提出同样的行业工作规范要求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做到。
4.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
让学习小组的成员认识团队精神,认可团队精神,可使学习小组团结、和谐和学会协作,利于实训课程的开展。
5.合理安排教学实训环节。
首先,在实训中多加入一些需要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的内容,突显学习小组的重要性。
其次,多安排一些讨论内容,充分发挥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安排一个模拟DIY活动,让学习小组成员协同工作,配置一台主流电脑等。
五、课程考核的重点
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是对学生实际能力最好的检验。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考核有四个知识点:1.模拟攒机,考查学生对硬件的认识、对行情的把握及对客户需求的分析能力。
2.计算机的拆装技能,考察学生的硬件操作能力。
3.软件安装及网络设置,考察学生对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的安装能力和对网络的基本理解。
4.常见计算机故障排除,考查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考核方式以随学随考为宜,主要考核动手能力。
六、结束语
经过多年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这是一门紧跟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现行的教材很难完全满足中职学校的教学需求。
教师应该关注IT技术的发展,熟悉IT市场的变化,并在教学中引入使用,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使得自己的教学紧跟现代技术,引导学生追求新技术、热爱新技术。
这样的教学才是对学生负责的,受学生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