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
设计学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
设计学概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湖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是()。
参考答案:莱维·施特劳斯2.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于()年?参考答案:1987年3.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和美学家()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论点参考答案:克莱夫·贝尔4.()从一开始就将艺术因素纳入整个设计教育结构体系中,将艺术与设计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参考答案:包豪斯5.( )是先秦最重要的设计著作。
参考答案:《考工记》6.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
参考答案:对7.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参考答案:对8.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三个分支。
参考答案:设计批评9.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齐民要术》、()一起被视为我国农业著述中的不朽丰碑。
参考答案:《天工开物》10.(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参考答案:解构主义第二章测试1.()是指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标识、单形、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储备,有待设计重构。
参考答案:解构2.()方法是以系统整体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具体问题的科学方法。
参考答案:系统论3.90年代的市场竞争主要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竞争又取决于()的竞争。
参考答案:设计4.设计不仅参与经济运作,甚至影响我们的思维。
参考答案:对5.设计创造消费的能力不仅源于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且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社会心理之中。
参考答案:对6.意大利画家、美术史家()将设计与创造称二者分别为“一切艺术”的父亲与母亲。
参考答案:瓦萨里7.()是在解决艺术品质问题时进行适度创新的一个简便又有效的方法。
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跨学科交叉性研究基金(HIT.MD2003.1.3)・影响城市规划创新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TenPhiIosophyIdeasandMethodsInflUencingtheInnoVationOfUrbanPlanning程文邹广天ChengWenZOuGuangtian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摘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是城市规划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手段。
该文在分析、提炼影响城市规划创新发展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哲学作为科学之根基,在我国目前城市规划变革的关键时期,将帮助相关的创新研究活动摆脱思想局限、开拓思路、把握方法,从而获得突破性、适用性进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创新哲学哲学思想及方法AbStraCtAbStractPhllOsophyisaknowledgeconcerningtheepistemoIogyandthemethodoIogy.ItisaIsotheguidingideaandbaslcmeansofurbanpIanninginnovationresearch.1nthispaper,basedonanajyzingandsumminguptengreatestphilosophyideasandme}hodswhichinfIuencethedevelopmentOfurbanpIanninginn0Vation,phiIosophyispointed0utt0beasthefoundationofscientificresearchthatcouIdhelDtherelatedinnovatiOnresearchactiV…estogetawayfromtheIimitt0ideas,toexpandway0fthinking,tograspme十hOds,s0astomakeprogressw计hbreakthroughandappJicabiJjtyjncu几’entjmportantpe一0dOfu帕anpIanningreform.KeyWOrdSUrbanplanninginnoVation,Philosophy,IdeasandmethodsofphiIosophy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第一作者副教授第二作者教授邮编100056收稿日期20070724文章编号1003—739×(2007)09一O007一02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中,一些重大的认识变革和思想创新,常常离不开哲学的启示与支撑。
新城市主义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启示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各地城市为促进社会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均在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
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开速发展,城市出现的建设面积快速扩张,土地利用粗放和郊区化的现象。
如何保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利用和健康发展,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诞生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在解决城市蔓延,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方面卓有成效。
对我国的城市规划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郊区的低税率,美国人开始大量向郊区迁移。
随之而来的便是制造业和零售产业的迁移,以上现象导致传统的城市中心区衰落,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开始无序蔓延。
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城市的环境品质下降,能源消耗加剧,城市周边大量的农业用地和自热被吞噬,郊区无序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新城市主义应运而生。
1.新城市主义理念的诞生及其内涵 199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召集了6名设计师起草了一套社区规划原理和新兴城市的设计理念,结合在二战前美国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设计原理,建造用地集约、有人文关怀、适宜步行的居住环境,这一套理念后来称为“阿瓦尼原理”。
1993年10月美国弗吉尼亚州召开了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新城市主联盟正式成立。
1996年,新城市主义宪章在阿瓦尼原理的基础上诞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指导。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为:①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②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③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
它从都市区域、城镇(功能区)和城区(街道)3 个层面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展开了丰富的构想。
而它的目的便是在于:①试图让传统的城市景观、多样性、街头生活和人的尺度回归21世纪的郊区;②试图解决传统城市的精华与当代社会建制与技术现实之间的矛盾;③试图更新传统城市观,以便使它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日益增长的经济。
高一地理必修2第四章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四章试题姓名: 得分:一. 单项选择题(共74分)1. 在闽南三角地带拟建一个化工厂,请在下面四幅图中挑选一个合理的布局方案2.下列工业部门和工业类型搭配正确的是()A.采掘工业——资源密集型 B.纺织工业——资金密集型C.电子装配——技术密集型 D.集成电路——劳动密集型3.为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厂D.高级时装厂4.鞍钢与宝钢在区位上最显著的不同是()A.鞍钢接近消费市场 B.鞍钢接近原料、燃料C.鞍钢水陆交通便利 D.鞍钢技术力量雄厚5.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收力,是因为()A.靠近原料产地 B.靠近销售市场C.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D.利于工人上下班和外出学习培训6.2000年我国海尔公司在美国建立的工厂正式运行,所雇佣员工大部分是美国人,而美国人的工资要高出我国好多倍,海尔雇佣美国员工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生产成本B.提高美国就业率C.增进中美友谊D.企业文化建设7.2001年下半年,IBM、微软、拜耳等公司都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从在上海投资到设立研发中心,这说明()A.上海劳动力价格低廉B.上海资本过剩C.上海在全球分工中地位升高D.上海用于科研的原材料价格低8.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其最终目的是()A.充分利用各地资源 B.实现经营全球化C.使产品接近消费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9.下影响工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是()A.原料、动力、土地、水源B.劳力、政府、土地、水源C.劳力、政府、土地、原料D.劳力、政府、市场、交通10.下列各组工业部门属传统工业的是()A.钢铁、纺织、电子、食品、电力B.石油、化学、汽车、激光、煤炭C.航天、机械、飞机、船舶、石油D.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11.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12.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13.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分布在()A.东北部和中部 B.西北部C.东北部和西北部 D.南部和中部1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独特的发展模式是()A.以大中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B.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C.面积广、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D.生产协作紧密的工业地域15.高技术工业对比传统工业()A.增长速度慢 B.更新换代周期长C.生产规模大 D.研究开发费用高16.下列工业区位选择中,属于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考虑的是()A.华人、华侨回国投资时多选择自己的家乡作为投资地B.某企业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C.国家在包头建立棉纺厂D.国外某电子装配厂将厂址迁往我国内地17.影响上海宝钢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交通、市场 B.原料、动力C.水源、土地D.劳力、政府18.工业集聚可以()A.扩大总体生产能力B.提高生产成本C.降低利润D.获得分散效益19.意大利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A.以大中型企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资本集中程度高D.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20.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是()A.纺织工业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D.采掘工业21.钢铁工业最早的区位指向()A.铁矿产地B.煤矿产地C.消费市场D.沿海港口右图是美国本土某种工业生产厂的分布图,读Array图并结合所学地理原理回答22-24题。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中国的市制实行的是哪种行政区划建制模式?( )A.广域型B.集聚型C.市带县型D.城乡混合型【答案】 A2、下列关于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关系表述,错误是( )。
A.旧城用地布局较为紧凑,道路密而狭窄,适于非机动交通模式B.城市发展轴可以结合传统混合性主要道路安排C.不同类型城市干路网与城市用地布局形式密切相关、密切配合D.城市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变化,不会根本性改变城市道路系统形式和结构【答案】 D3、建筑体量是指建筑在空间上的体积,包括()。
A.建筑的横向尺度、竖向尺度和建筑形体控制等B.建筑横向尺度、建筑面宽和建筑形体控制等C.建筑面宽、建筑的横向尺度和竖向尺度等D.建筑面宽、建筑的竖向尺度和建筑形体控制等【答案】 A4、最早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功能分区思想是()。
A.柯布西埃“明天城市”B.《马丘比丘宪章》C.戈涅“工业城市”D.玛塔“线形城市”【答案】 C5、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绿地是指( )。
A.其他绿地B.生产绿地C.附属绿地D.防护绿地【答案】 A6、以下不属于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方法是( )A.设计等高线法B.高程箭头法C.纵横断面法D.横断面法【答案】 D7、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是()时提出。
A.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B.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C.1994年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D.2005年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历史文化名城【答案】 B8、下列关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表述,正确是()。
(2018年真题)A.邻近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能代替居住区配套设施B.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属于公益性设施C.居住小区规模越大,配套设施服务半径也越大D.停车楼属于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答案】 A9、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A.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所有建设行为都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实施的行为B.政府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引导城市建设活动,从而保证总体规划的实施C.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城市规划实施的手段D.私人部门的建设活动是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但只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也同样是城市规划实施行为【答案】 C10、放射型形态城市( )。
新陈代谢主义
2、新陈代谢的主要观点
3、新陈代谢产生的时代背景
4、新陈代谢的发展过程
城市规划的发展
丹下健三
矶崎新
黑川纪章
菊竹清训建筑设ຫໍສະໝຸດ 的发展菊竹清训丹下健三
黑川纪章
5、新陈代谢理论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定义新陈代谢理论是将生物学的进化论和再生过程引入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向机器时代提出挑战,宣告生命时代的诞生。
(小字:日本建筑师菊竹清训提出,现在已进入20世纪后半叶,有必要建立一个超越功能主义的理论体系,并认为,形式已失去对功能的依附,进而提出“空间抛弃功能”的口号。并认为现在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新陈代谢的设计理论。)
黑川纪章
黑川纪章是极具影响的新陈代谢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是丹下健三的学生,在1961年提出了东京规划“螺旋体城市”方案。该方案的构思受到生命体的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解构启发。
新陈代谢的发展——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丹下健三、矶崎新、黑川纪章、菊竹清训
丹下健三
20世纪50年代晚期,丹下健三对“新陈代谢”的观点感兴趣,并把它引入到旗市设计之中。为谋求东京向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在《东京规划——1960》中应用了新陈代谢理论,其中的东京湾规划论证了东京湾开发的必要性及其发展方向以及建构“开放系”的城市结构,即为了解决东京都中心人口过于密集、业务区过分集中的弊病,在东京湾区域发展临海新城一一东京湾大都市圈。该规划期望在东京湾的东京都、神奈川县和千叶县形成总体开发。以形成‘“核分散型”的联合都市网。其中千叶县的幕张新都心规划在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推行,以便缓解东京的人口和交通压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集中于东京一极的问题。丹下健三认为城市的构成是以城市中心为基础的。过去的城市组成包括原始的集市广场,教堂和市政大厅,然后城市以这个中心放射向外发展。丹下认为,随着汽车等交通产业的发展,城市将变得更加庞大,并且,这些大城市的卫星城也会得到发展。同时,他强调往城市中心进军已经没有必要了。根据丹下健三的理论,他提出了线性城市的设想,打算改变过去的中心式模式。在2维平面上,这种线性城市系统将会在一条主轴上形成多个小的中心,然后再沿着这个中心向外延伸发展,在三维的空间中,城市中心采用巨柱架空的结构,将行政、办公、娱乐等功能体架空到土地之上,并且,这些功能能随着城市的扩大而接着向空中发展。这中做法,减少了土地的使用,并且在地面上创造出连续的空间。这个项目将会创造150万所房子,为500万人口提供居住场所。并且,他将提供大量的办公场所,停车场,娱乐场所。
郑州发展历程
郑州发展历程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郑州开始实施新的城市规划,修建了新的街道和建筑物。
这标志着郑州迈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郑州逐渐成为河南省的经济中心。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郑州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建设了大量的工业园区和工厂。
同时,商业和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郑州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和支持力度。
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进驻郑州,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郑州作为中国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城市,成为了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郑州的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郑州还积极发展旅游业。
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总之,经过多年的发展,郑州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城市,逐渐成为了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未来,郑州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也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城市化进程。
在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1949-1980年代),加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后期-2000年代末期)和现代阶段(2010年以后)。
在1949年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率极低。
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与工业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化率逐渐提高。
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20%左右。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到了21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0%以上。
政府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也催生了许多城市化现象,如城市扩张、居民户籍、城市岗位、城市污染等。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城市化导致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城市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也不断恶化。
政府面临着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2014年推出了城镇化战略。
该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城市化率提高到60%左右,并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城镇化战略的支持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基金的支持等。
同时,政府也重视农村的发展,希望通过城乡结合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尝试引导城市化的新趋势。
例如,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时,政府也在向“智慧城市”的转型方向推进,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等改善城市治理和便民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是多方面的。
城市化的加速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政府应当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需求,为城市化进程带来更可持续、更有质量的发展。
简述近代以来青岛的城市发展历程
简述近代以来青岛的城市发展历程
青岛作为重要的国际港口和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城市发展自清末有史以来就是一场奋斗史。
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青岛迎来了由贫瘠而发展的岁月。
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经济一步步向较高水平发展。
20世纪70年代,青岛首次被认定为经济特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其成为中国发达的城市。
这一时期,青岛发展了一些新的行业,如机械制造、化工等。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青岛开展了新的经济发展体制。
以实施“以外贸为主,重点发展服务业”的战略为指导,迅速完善了市场体系,实现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到了21世纪,青岛更加重视科技产业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智能计算机、生物技术、现代农林科学和物联网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业,建设青岛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化基地,进一步发挥青岛作为东部开放城市的城市优势。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习题四答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习题四答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习题(四)一、填空题1、居住区用地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分为_公共绿地_、宅旁绿地_、__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_、__道路绿地_四类。
20~30m②二级,居住小区级道路,(非城市级道路,无红线),居住区的次要道路,建筑控制线宽10~14m(采暖地区14m,费采暖地区10m),车道不小于6~9m。
③三级,组团级道路,居住区内支路,建筑控制线宽8~10米(采暖10m,不采暖8m),车道3~5m.④四级,宅间小路,通向但愿门前小路,~3m3、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级。
4、宅间绿化布置形式包括(1)底层行列式空间绿化;周边式居住建筑群、中部空间的绿化;庭院绿化;5、住宅建筑旁的绿化;多单元式住宅四周绿化;生活杂务用场地的绿化_6种类型。
6、工厂绿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1)生态环境保护功能;(2)精神财富创造功能;(3)物质财富创造功能三个方面。
7、工厂企业的组成部分包括__厂前区、生产区、露天堆料场及仓库区、绿化美化地段_四部分。
8、工厂企业的绿化有以下_选择适应性强,具有抗御有害污染性能的树种、满足绿化的主要功能要求、_适地适树,满足植物生态要求、选择病虫害较少的树种,易于管理四个特点。
9、工厂中的植物在构成视觉空间中的作用有__点缀衬托、替代、分隔、遮盖、围合等四方面。
10、园林绿化植物选择要遵循___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_、__市花市树、珍贵树种、古树名木五个基本原则。
10、城市道路绿化有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线性因素、环境保护功能、安全功能、景观功能四方面的作用。
11、行道树的种植方式有_树带式_和___树池式__两种。
12、安全视距计算公式是:_D=a+tv+b汽车停车后与危险带之间的安全距离,a-汽车停车后与危险带的安全距离,一般采用4m;t-驾驶员发现必须刹车的时间,一般用;v-规定行车速度(m/s)b-刹车距离(m)b=v2/2qø;q=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城市规划发展历程是一个城市从建设初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它反映了一个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的经验总结和实践。
下面就以某市为例,简要叙述一下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
20世纪初,某市是一个小渔村,人口规模有限,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空间布局混乱。
当时的城市规划主要集中在扩大城市面积和增加人口数量上,未能注意到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
城市的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系统安排,导致城市发展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不便。
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某市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开始得到重视,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对城市建设和用地的规划与管理标准,例如城市规划定额和建筑设计规范等,以保护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居住质量。
同时,城市道路建设扩大,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开始建设,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在20世纪70年代,某市开始实施区域城市规划,以促进城市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城市规划开始以功能区为基础,按照不同区域的用途进行规划,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同时,城市公园和绿化带等公共空间也开始得到关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某市进一步加大了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力度。
城市规划从单纯的面积扩大和建设数量上转变为注重内涵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
城市在引进外资和落实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型城市规划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等新概念,并将其体现于城市规划中。
通过绿色建筑、低碳交通、智能城市等方式,城市规划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今天的某市,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
城市交通便利、绿化良好、公共设施完善,成为人们向往的居住和工作地点。
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演变,反映了某市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探索和实践,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市政学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市政学》(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认为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市政管理的重要承担者,这种认识是对市政主体的()。
A、广义性理解B、狭义性理解C、政策性理解D、事务性理解2、把市政看作是城市政权,看作是国家整个地方政权的组成部分,这属于()。
A、城市政权说B、城市政治说C、城市行政说D、城市政策说3、狭义的市政主体仅指()。
A、政党组织B、立法组织C、司法组织D、行政组织4、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这种看法属于()。
A、城市政权说B、城市政治说C、城市行政说D、城市政策说5、以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来界定城市的学科是()。
A、地理学B、城市经济学C、城市政治学D、城市社会学6、城市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是()。
A、战争性质的变化B、社会分工C、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D、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7、衡量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指标是()。
A、城市劳动力构成B、城市人均收入水平C、城市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8、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是()。
A、农业发展B、工业化C、市场化D、制度安排9、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指的是()。
A、城市功能B、城市类型C、城市性质D、城市结构10、不属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是()。
A、城市密度B、城市布局C、城市人口D、城市形态11、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叠加性发展规律B、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D、功能升级增量规律12、不会导致城市主导产业变异的原因是()。
A、产业结构的变化B、自然资源优势的变化C、地理区位优势的变化D、战争性质的变化13、我国城市分为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的依据是()。
A、城市人口规模B、城市行政地位C、城市地理位置D、城市性质14、我国小城市市区的非农业人口为()。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90年代,200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市已进行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规划版图不断扩展,规划内容不断完善,城市的理想更新更美。
随着历次的修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性质由省会级中心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也朝着紧凑型、生态型等科学化方向发展。
1950年:第一次城市规划1950年4月,市建设局编拟《长沙市规划原则草案提纲》,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布局:分城市用地为工业、商业、行政、文化、住宅风景和混合区六类功能区,确定各占城市用地的比例。
此次规划对城市性质和特点概括为:中南区第三大城市;湖南的政治、文化、水运中心,以农村为背景的商业都市;有色金属矿产和农产品集散地。
城市变化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长沙大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东西主干道五一路就始建于1952年。
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根据规划初步形成了南、北郊工业区,城市建成区面积也由1949年的6.7平方公里扩大到12.88平方公里。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第一次和第二次修编1958年9月编制《长沙地区规划方案》。
1960年,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对规划方案进行进一步充实修改,编制出《长沙市地区规划方案》和《长沙市母城规划总图》及说明书。
1960年的《长沙市地区规划方案》将城市性质定义为“长沙是毛主席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名城,又是省会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变化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根据“压缩大城市,控制中等城市,发展小城镇”的方针,东南部工业区、高塘岭、坪塘等工业镇初步形成。
城市居住区也开始成片开发,按照规划进行建设,改变了过去分散建设的状况。
到1978年末,长沙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3.04平方公里,长沙市“一江两岸”的城市空间布局初具雏形。
1979年:第三次修编1979年,长沙市全面系统地编制了《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80版总规),并于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城市设计--美国的经验阅读笔记
《城市设计——美国的经验》阅读笔记城市设计这一术语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专业设计领域,源于建筑学,更具体的说他发源于建筑学的现代建筑运动,它的产生基于对现代主义失败之处的反省,以求把握人类体验与城市生活的真实性。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批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对当代设计工作中传统的过程式模式广泛不满,这种不满导致了城市设计专业的发展。
简介城市建设方式的决策者包括各种各样的人。
城市建设方式也影响着包括政治家、律师、开发商、环卫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个体商业者、房地产开发商等的工作。
因为其中每个团体都在按自己的态度、消费观念、利益以及自然观和公众利益观去营造环境的方式。
但是实际上,权利的分配是不平衡的,那些对资源由控制权的人对未来城市形态起着主导作用。
物质化的城市存在于三位空间之中,但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城市存在于思维空间之中。
但人们对于如何才能塑造一个好的三维空间形象却没有什么观点,在大多数实例中,他们不是源于对经验的总结,而是源于一个特别时期的美学偏见以及对阳光特性和效能的坚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所迷失的是对整个城市环境的关注和随着各类人群不断变化着的需求而不断进行调整的计划。
这种对需要关注城市空间环境思维空间质量的重视以及他们所能给人们提供的环境已经促成了城市设计作为一个职业领域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就是城市设计明确作为一种职业活动与研究地区的起源地,但是当时城市设计的目标通常被视为是一种大体量的建筑(建筑本身并不能创建美好的城市或城市空间场所)、城市规划以及/或者是景观性的建筑。
从1970年后这种情况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城市状态发展是动态的,作为一个需要较强理解能力的调查活动领域和设计活动,城市设计师一种明确的活动行为。
城市设计领域的诞生是源自认识到城市各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必要性,特别是对那些公众活动构成领域部分之间关联必要性的认识;城市设计也诞生于对土地进行良好合理分配的重视中,因为土地自己不会自动形成一个好的城市。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转型路径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转型路径研究一、引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那时起,城市人口比例逐步上升,城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阶段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转型路径。
二、中国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中国的城市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村移民,这些农村移民涌向城市,希望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尽管城市化进程缓慢,但可以看到城市化的趋势已经开始形成。
2. 第二阶段(1980年代至2000年代)在1980年代至2000年代间,中国的城市化增长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速,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城市化改革的推动。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城市化率从约20%上升到50%左右。
这使得大批人移居到城市,这些城市所承载的人口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3. 第三阶段(2000年代至今)在2000年代至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的城市化增长更加快速,城市人口比例不断攀升。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转向了更多关注城市功能的发展,更广泛的城市建设计划覆盖了全国城镇面积。
三、中国城市化的转型路径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因此,在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采取合适的策略至关重要。
1.加强规划规划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在于体现出计划和管理的作用。
政府应该开展更加细致和全面的城市规划工作,通过规划工作,来引导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数量。
2.注重环保城市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但同样在城市化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上也有不可退缩的责任。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昌迪加尔是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的一座城市,也是印度的联邦直辖区。
昌迪加尔规划是印度著名建筑师利奥·科赫的作品,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设计了这座现代化城市,为印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昌迪加尔规划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设施,成为了一座国际知名的城市。
昌迪加尔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创新性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规划中,利奥·科赫利用了大量的绿地和公园,并将城市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扇形区域,以提供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此外,昌迪加尔规划中也大量使用了阳台、露天楼梯等设计元素,以鼓励人们参与户外活动和交流,提高城市的社交活跃度。
“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是昌迪加尔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根据规划,城市的各个区域与市中心之间通过广泛的绿地和公园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同时,规划中还设置了多个湖泊和水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这些水域不仅起到了美化城市的作用,还能够收集雨水并提供灌溉,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此外,昌迪加尔规划中还注重了社区空间的设置。
规划中的每个区域都设有公共公园、市场、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以提供便利的居住条件和社区服务。
同时,规划中还设有不同规模的学校和大学,在城市各个区域提供教育资源,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昌迪加尔规划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也为印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昌迪加尔规划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压力。
其次,由于城市规划过于注重功能性和环境保护,可能忽视了居民的实际需求,导致城市的社会问题和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综上所述,昌迪加尔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规划案例,通过其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设施,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第十七章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科学城
古城古建保护 中心地理论、城市 积聚设
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 新城建设 新型商业空间 科学城 古城古建保护 中心地理论、城市 积聚区
1、英国的新城运动: 新城的建设目标 新城法 50年代日本、苏联、瑞典相继建设新城。 英国的新城:第一代新城,第二代新城坎伯诺尔德 2、印度昌迪加尔: 生物形体的构思 明确的功能分区(雅典宪章思想) 功能分区带来的社会问题
本 章 END!
(一)古代的商业空间 (二)50年代的商业空间 1、荷兰步行商业街 ➢ 特点 2、美国郊区购物中心 ➢ 出现与发展 ➢ 特点 3、日本地下商业街 ➢ 出现与发展
科学城
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 新城建设 新型商业空间 科学城 古城古建保护 中心地理论、城市 积聚区
科学城特点(索引) ➢ 分区 ➢ 交通 ➢ 自然风景与地形的运用 ➢ 文化生活设施 ➢ 远景发展
5、历史风貌的保护与古城发展的矛盾(科学化、 法制化、经济技术支撑)
❖ 6、城市结构---郊区化(目前研究的热点 “城中村”)
7、城市呈群体发展(出现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城市 积聚区
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
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 新城建设 新型商业空间
两种发展方向: 城市化:城市的吸引力促使农民走向城市; 郊区化:城市环境恶化促使城里人偏离中心。
一、城市化带来的一些问题 1、大城市“一元化”结构的缺陷(卫星城、多中
心); 2、新城缺陷(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3、新型商业空间的发展(地上到地下、单一到综
合); 4、科学城的出现(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后来出现
的硅谷)---产学研的结合(索引);
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
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 新城建设 新型商业空间 科学城 古城古建保护
梅耶 空间邻近原则
梅耶空间邻近原则梅耶空间邻近原则是由美国人乔治·梅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项关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理论原则。
梅耶空间邻近原则认为,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人们日常活动的空间邻近性,以便促进城市居民的交流和互动。
这一原则影响了许多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梅耶空间邻近原则强调了人们日常活动的空间邻近性。
梅耶认为,城市的设计应该尽量减少人们活动的不便,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
他提倡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们的需求和日常活动为出发点,创造便利和舒适的城市空间。
这一观点对于城市规划和设计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促使规划者和设计师更加关注人们的实际需求,努力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梅耶空间邻近原则提倡了不同功能空间的合理组织和布局。
梅耶认为,城市的设计应当将不同功能的空间相互邻近,以便提高城市居民的活动效率和便利性。
学校、商店、住宅区等功能空间应当合理地组织和布局,使它们相互邻近,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这一原则的提出,为城市规划和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引导规划者和设计师更加合理地组织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梅耶空间邻近原则也强调了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梅耶认为,合理的空间邻近性设计可以减少人们出行的时间和能源消耗,降低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他主张通过提高不同功能空间的邻近性,减少城市居民的通勤时间,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引导人们更加关注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梅耶空间邻近原则是一项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原则,强调了人们日常活动的空间邻近性、不同功能空间的合理组织和布局以及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这一原则为城市规划和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和借鉴梅耶空间邻近原则,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和设计,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与演变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一些城市兴建铁路和港口,为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厂的建设,工业迅速发展,中国出现了一些工业化重镇。
20世纪80年代,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中国的城市建设逐步走向成熟。
论述城市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特点,以期促进旧城区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字: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发展趋势导言在世界经济市场化在、生态化等趋势作用下,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新的特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国要根据地区城市规划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处理的基础上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整体水平,为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打开新局面,使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促使新时期地区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概述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耕文明时代,城镇主要作为行政管理中心、军事要塞、市场交易中心而存在,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商业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诞生了一批因工业、商业、铁路、港口而兴起、繁荣的城市。
这些城市的特点是以火车站和港口为中心衍生出了商埠。
在对商埠的规划建设中,产生了新的建筑布局,形成了新的城市中心,同时增加了煤气路灯、自来水、下水道、电报局等公共设施。
1.2 1949—1978年此时期的城市规划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7年,城镇化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贯彻落实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建造了大量的工厂,并在工厂周围建设了大量的工厂职工住宅。
第二个阶段是1958—1978年,城镇化处于曲折缓慢发展状态。
1.3 1979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科学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合理分布。
2城市规划建设现状与对策2.1强调审批制度和空间规划体系完善,重视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审批制度不完善以及地方特色不突出是存在的显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博比尼小区
住宅顺应地势自由布置。有曲尺星形的5层单元式住宅, 拼成锯齿形的单元式住宅以及平面为圆形和三叉形的 塔式住宅
50年代的居住区
欧洲居住区与居住小区
瑞典巴罗巴格纳小区
平面成曲折形。周边的三面布置车形道路,中间 设大花园。住宅分布在道路和花园之间。里面设 置小学、幼儿园和儿童游戏场
波兰华沙姆荷钦小曲
以小学和公共绿地为中心划分10个住宅组。住宅组以 幼儿园或托儿所为中心。住宅形式多变
民主德国霍也斯维达居住区
由9个住宅组和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居住区中心组成。
区域规划与国土整治
中心地学说与增长极核理论 城市集聚区——荷兰兰斯塔德和联邦德国 莱因-鲁尔
兰斯莱德 联邦德国莱因-鲁尔
国土整治规划
城市环境学科的兴起和CIAM第十小组 的建立
50年代城市环境学科的兴起
1959年荷兰首先提出整体设计和整体主义 1958年希腊成立“雅典技术组织”在多加底斯的领导下 建立人类环境生态学学科,开展人类生活环境和居住开发 等研究
CIAM第十小组的建立
1955年在阿尔及尔召开国际建筑师会议CIAM第十次小组 的成立大会。 设计的出发点是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簇群城市形态是其关于流动、生长和变化思想的综合体现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后 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概况
50年代上半期,城市规划切合时宜地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控 制土地和规划建设的法令,有利的保证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50年代城市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大 城市周围新城的建设以及各种具有新的职能的城市如科学 城的建立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古城、古建筑保护、对市中心和重要商业街区的建设、 对居住区的规划结构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许多国家在大城市地区和重要工矿区开展区域规划工作 环境学科的兴起和CIAM第十小组的建立是城市规划的重 要历史性变革。
原则
城市分区明确,保证就近工作就近居住。 交通便利 尽量保存和利用自然风景 建立一整套分级文化生活设施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不止结合地形和绿地。建筑物有良 好的朝向 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欧洲古城古建筑保护
意大利的古城与古建筑保护 各国的成片成区的保护
50年代新建的城市中心
新城建设
日本新城
千里新城
规划结构:7条城市干道把新城划分为12个邻里单位。 由3~5个邻里单位组成一个居住区,每个居住区有中 心。 道路:人车分离;城市干道和邻里单位道路有公共汽 车线路,新城与大阪有便捷的铁路和快速公路联系
新城建设
苏联新城
泽列诺格勒
步行商业街、郊区购物中心、室内商 业街和地下商业街
新建大城市
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
布局:城市平面模拟飞机形象,象征巴西是一个迅猛发展、 高速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机头昂向东方,寓示朝气蓬勃。 机头有三权广场(国会、总统府和高级法院)。机身是城 市交通的主轴。其前部为宽250米的纪念大道,两旁配有 高楼。两翼为长约13公里的弓形横轴,沿着“八”字形 的帕拉诺阿湖畔展开,这里是商业区、住宅区和使馆区。 飞机尾部是文化区和体育运动区,起末端为为首都服务的 商业区和印刷出版区。城市主轴和两翼成十字交叉,象征 巴西是天主教国家。
簇群城市是以线型中心为主干多触角的蔓延扩展
50年代的居住区
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居住区与居住小区
美国底特律拉法耶特花园新村
由两个住宅团组成。中间用宽阔的绿地各开,绿地中 段是公园,北边是运动场,南面是小学。住宅高低结 合。
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城“12月12日”小区
右四个住宅组组成。每个组团内部都有幼儿园和托儿 所。组团之间有绿地和运动场。住宅层数较高,居住 密度大。
朝鲜平壤的重建
原则
强调城市的人民性,一切都从方便人民生活出发, 为劳动人民服务 注意城市建筑的多样化,创造丰富美丽的环境 重视城市中 的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建筑成为 教育人民的场所 控制城市规模在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以下。 城市外围植树造林。
科学城
新西伯利亚科学城
瑞典的发斯塔市中心
先进的规划原则为公寓楼的组织,市中心位置的确定,交 通的安排,绿带的规划等方面
芬兰的塔皮奥拉市中心
建筑物与自然风景密切结合,保持原有植物和地形。水池 周围布置行政机构、文化设施、公用建筑、商店、体育运 动设施、公园、游泳池和停车场。建筑形象完整统一,丰 丽多姿。
50年代新建的城市中心
50年代的居住区
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居住区与居住小区
墨西哥华莱士住宅群
占地25公顷,容纳3000居民,其中6栋是11层住宅,4 栋是8层住宅。道路从8层住宅的地下通过。内有行政 中心和运动场
50年代的居住区
苏联与东欧居住区与 居住小区
苏联莫斯科新切廖摩西卡9号街坊
住宅布置为直条形,利用不同的院落平面布置而取得 建筑空间的变化,广泛利用草坪绿化
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市中心
带状中心,一边是科学大街和沿街的公共建筑, 另一边是宽阔的林荫大道。 南斯拉夫的新贝尔格莱德中心
强调几何形构图
50年代的居住区
欧洲居住区与居住小区(或称“新村”、 “邻里”)
英国哈罗东北角居住区
3个邻里被道路和绿带分割而成。主要中心位于交叉口 的一侧。每个邻里又分若干150~400户的住宅团
新城建设
瑞典新城
魏林比
魏林比( Villingby )
• 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距首都 10 公里,有电 气化铁路和高速干道与母城来联系,用地 170 公顷,人口 2.3 万。中心商业区占地 700 × 800 米为岛式布局,由两 个大型百货商店、 70 个小型专业商店、咖啡店、饭店等 组成。居住区都沿森林或湖泊分布,保存了自然地形和良 好的景色。是一花园城市
城市化和郊区化运动
城市化进程加速。1950年百万人口以上的 城市已达51个,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逐年 增大。 郊区化运动。依据交通、通讯手段现代化, 出现城市集聚区。
新城建设
英国新城
坎伯诺尔德
建设目的:吸收格拉斯哥的人口与工业 规划思想:集中紧凑,密度高,改变过去邻里单位的 结构形式并努力使新城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靠近新城中 心地带,是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较为紧凑的新城。 布局:新城中心是商业中心,市中心外围的山坡上布 置住宅区。主要工业区在城市南北两端,城市周围有 开阔绿地
荷兰步行商业街
林巴恩步行商业街
美国的郊区购物中心
美国室内商业街
日本地下商业步行街
新建大城市
印度昌迪加尔城
方案:以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的构思,构成城市总图的 特征。主脑为行政中心,设在城市的顶端山麓下。商业中 心位于全城的中央,象征城市的心脏。神经中枢位于主脑 附近,为博物馆、图书馆等,地处风景区。大学区位于城 市西北侧,宛如右手。工业区位于东南侧,宛如左手。水 电系统似血管神经,分布全城。道路系统构成骨架。市内 建筑像肌肉贴附。留做绿化用的间隙空地似肺部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