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吉林省通化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和发展过程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过程心理学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阶
段关注于学习和记忆过程,研究教学方法和知识的获取方式。
代表人物有威廉·詹姆斯和希尔加·盖特纳。
2. 实用心理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这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开始关注个体差异和对教育干预方法的研究。
代表人物有赫尔曼·埃宾豪斯和凯尔·里夏德·贾斯特。
3. 社会心理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开始关注教育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学校组织和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代表人物有雅各布·博伊斯、
罗纳德·劳林和卡特·霍尔。
4. 个体心理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开始关注个体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差异,如认知发展、自我概念和动机等。
代表人物有让·皮亚杰、利维·维果茨基和阿尔伯特·班杜拉。
5. 社会认知心理学阶段(21世纪以来):这个阶段教育心理
学开始关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社会和情感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如情绪、社会互动和自我调节等。
代表人物有约翰·艾弗特和理查德·韦奇。
总的来说,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关注学习和记忆过程到关注个体差异和个体心理特征,再到关注社会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这些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与发展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思维及行为的学科,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不断扩展和深化,对于促进教育实践的提高和教育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发展动态。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教育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正是人的心理现象、思维及行为,它以此为基础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和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研究学习、教学及教育评价等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有效地掌握教育规律和特点,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达到合理的教育目标。
同时,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应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自己、理解世界、拥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成长经历。
教育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其发展历程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不断扩展和深化。
首先,教育心理学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
最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学习、教学等方面。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是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教育心理学也由此扩展为综合性学科。
其次,教育心理学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发展。
教育心理学最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静态层面,即对学生的心理现象、思维及行为进行单纯的观察、测量、描述。
而现代教育心理学则从更深刻的角度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研究学习、记忆和认知等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再次,教育心理学从人本主义向认知主义发展。
人本主义代表了教育心理学早期的研究范式,它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注重以人为本。
而认知主义则更关注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过程和规律,强调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证性。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教育的改进和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在认知上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有的学生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学生更擅长视觉记忆,有的学生对语言表达更敏感。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认知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便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
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的工具。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其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情感发展和情感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行为特点,为教师提供行为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的行为表现是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同的行为表现往往反映了学生不同的需求和问题。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行为发展和行为调控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以便能够采取恰当的行为管理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除了对教师的指导作用外,教育心理学对于学生自身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在学习中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特点,为教师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
同时,教育心理学也为学生自身提供了了解自己和进行自我调节的工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教育的改进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教学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判断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
情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发展过程,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简要总结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简要总结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自从教育心理学诞生以来,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本文将以简要的方式总结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心理实验阶段心理实验阶段是教育心理学的起源阶段,该阶段大约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
在这一阶段,心理学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来探索人类的心理活动和学习过程。
他们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并试图将这些实验结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第二阶段:应用心理学阶段应用心理学阶段是教育心理学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逐渐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家开始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他们研究学习、教学、评估等教育过程,并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的建议。
第三阶段:认知心理学阶段认知心理学阶段是教育心理学的第三个重要阶段,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并持续至今。
在这一阶段,认知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关注认知结构、信息加工、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提出了很多关于教学设计、学习策略和评估方法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阶段:社会情感心理学阶段社会情感心理学阶段是教育心理学的最新发展阶段,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并持续至今。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学习和发展的社会情感因素,研究学生的情绪、人际关系、社会认同等问题。
他们认识到情感因素对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学生情感健康和社会发展的方法。
总结起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心理实验阶段、应用心理学阶段、认知心理学阶段和社会情感心理学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教育实践的改进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教育心理学将继续发展,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4.试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初创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哪儿几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2.形式运算阶段个体的特点:①个体的认知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②能归纳概括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和检验假设。
④具有命题思维能力。
⑤具有演绎推理能力。
3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从形式上看,它包括三种成分。
1)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从内容上看可分为,生理的我。
心理的我。
社会的我。
3)从自我观念上看可分为,现实的我。
投射的我。
理想的我。
4.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个体差异性5.健康人格的建构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也社会的统合。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
6.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
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7.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8.性格的特征差异:态度特征。
理智特征。
情绪特征。
意志特征9.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 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理论。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互相交织(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顺阶不差)(1)定向性与顺序性(2)阶段性与连续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2711,敢签巨星)(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4.简述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不符号单自我有生命)(1)出现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2)泛灵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3)不守恒;(4)不可逆(5)自我为中心:三山实验(6)单维思维:只凭直觉,集中注意于单一层面5.简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具体逻辑守恒可逆多去自我)(1)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凭借具体形象支持)(2)守恒(标志);(3)可逆(4)去自我中心(5)多思维:去集中化6.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新宰猪,琴童觅盒饭)(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7.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是什么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教师资格证考试会考到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很多考生还不是很了解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让考生们可以了解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下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是什么?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含义以及学生心理的发展特征: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乳儿期(1到3岁);童年期(6、7岁到11、12岁);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青年期(14、15岁到25岁);成年期(25到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4.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五,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六,关于最近发展区。
人格的发展: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格的发展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到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到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到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到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到18岁)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育模式。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自我意识对人格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发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特殊儿童的教育:1随班就读。
2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
4设置特殊班学习的实质与特征:1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学习内容: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加涅学习层次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联结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2认识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与认识结构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学习动机的种类:1高尚的学习动机与低级的学习动机。
2近直接性动机、远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避免失败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结果归因:1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2老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羞,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迁移的作用:1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现代的迁移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特: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因材施教: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性格的差异:1性格的特征差异: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2性格的类型差异:1外倾性与内倾型2独立性与顺从型学习的心理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时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4惩罚苛勒的完型-顿悟说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题内部构造完型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念: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2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3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地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只会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前一是习得经验得以概括性,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如何促进迁移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次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律2差异律3活动律4组合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况:1配合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心智技能及其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体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简缩性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我国的性质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清晰稳定的动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注意原则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散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1列提纲2利用图形1系统结构图2流程图3模式或模型图4网络关系网3利用表格1一览表2双向表资源管理策略:1学习时间管理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1注意调节自热条件2设计好学习的空间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型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1总结2提问3析疑4预测5合作学习模式影响问题解决的组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只是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联系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主要特征有三个: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2努力3个性创造性与个性的关系高创造性者得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态度的实质: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二者实质是相同的,结构是一致的2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辈群体2内部条件认识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方法: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1全身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法3肯定性训练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艾里斯-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森田疗法4恐怖症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失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卡姆:1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的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个别化教学:1程序教学2计算机辅导教学3掌握学习布卡姆影响课堂管理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群体动力的表现勒温:1群体凝聚力2群体规范3课堂气氛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课堂的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愫有效测验的特征:信度可靠性,效度正确性,区分度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a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b吸引学生注意力c教材的呈现d课堂练习e家庭作业的检查f教学策略的运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察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学习过程的学科,它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关注个体在学习、教育和发展等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征,探索学习行为形成和改变的原因,发展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和成长。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动机、人格等心理过程,探究各种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在学习课程时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惑,为教学设计提供指导。
例如,通过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教师可以设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发展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作用,它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发展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精准的评估和反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设计出更加有效的评估方式和指导策略。
(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发展需求和心理障碍,因此,教育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关注学习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和行为问题,并在实践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学生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四)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教育心理学更关注的是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发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通过深入了解学生,探索学习行为的动态性,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整体进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氛围。
总之,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进一步推动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与教学,可为实际教 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及技术。教师可根据 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 将这些教学原则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程序、 教学对策及教学活动,也可运用其认识、 评价调整自己的教学。
帮助教师预Leabharlann 并干预学生•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诠释”了教与学的 规律及其关系,不仅为教师正确分析、了 解学生提供了原则,也为预测学生的行为、 可能的发展方向,及干预措施提供了技术。
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 事实上,教师不仅需要学习教育心理学的 理论。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还可在所 学理论启发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以探索理论,也需要总结自已的经验以 建设和发展理论。也就说,从这个意义上 说,教师也是一名研究者。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
• 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在课堂中什么 样的学习问题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出现了 学习问题,教育心理学可提供多种方法, 帮助教师分析、认识、了解原因,以寻找 对策。 •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科学、客观地认识 教育现象,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 法、教学行为进行理性分析和探究,不仅 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自觉对其经 验、方法、行为、认识等进行扬弃,推陈 出新,发展出更为科学的观点或方法来。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对所要研究的对象的状况进行实际了解,搜集有关资料的一种方法。
(2)观察法:应用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被试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是从某种理论出发,有计划的控制某些条件,以促使某种或某些现象的产生,从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
3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其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4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5关键期:指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过敏,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6同化:即把环境纳入机体已有的图示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7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8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9人格:又称个性,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11自我意识:诗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意识。
12冲动型,特点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反应慢精确性高13学习: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作用
教育心理学作用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育环境对他们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研究表明,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如何最好地满足学生需求的方法和策略。
以下将讨论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几个重要作用。
首先,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了解和识别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教师可以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
例如,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幼儿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以便使用适当的教具和教材来促进幼儿的学习。
其次,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体差异。
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等不同类型,而个体差异则包括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因素。
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材料,以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潜力。
第三,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例如,有关记忆的研究提示,使用归纳法、分解法和组织法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而关于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表明,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教学。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和教学氛围。
通过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动机因素,教师可以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赞扬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此外,研究还表明,积极的言语和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就有积极影响。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学习风格和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材料。
教育心理学还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
最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和教学氛围。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着教育中的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等心理过程,以及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
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价。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心理学也可以提供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教师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学校管理和辅导服务。
学校管理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的管理和辅导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还可以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和教养子女。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了解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和教养子女,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指导教学;指导学校管理和辅导服务;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教育心理学了解学习和教育的心理过程
教育心理学了解学习和教育的心理过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习和教育的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研究学习和教学中的各种行为、情感和认知过程,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以及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学生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过程以及心理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心理过程,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的心理过程,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策略。
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1. 注意:注意是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它是通过选择性地关注某个刺激或信息,以便更好地加工和处理这些信息。
注意力对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教育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2. 记忆:记忆是学习的关键环节,它是将信息储存并再次提取的过程。
记忆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类型。
教育者可以通过使用各种记忆策略,如归类、串联和复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复习知识。
3. 思维:思维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和创造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思维,如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
教育者应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4.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面对困难和挑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的学科,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者的实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这使教育者能够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供相关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教育心理学能够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支持。
例如,一些学生可能面临学习困难和学习焦虑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相关的诊断和干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学习能力。
同时,对于教育者来说,他们也可能面临教学压力和教育决策等问题,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压力。
再次,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的实施。
例如,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确定教育目标和教学标准,提供科学的评估和评价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最后,教育心理学对于个体的发展和全面教育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为教育者提供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支持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发展过程及配套练习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发展过程及配套练习一、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 (1924年)学设计效果的_____________、在教学过程中对__________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三、名词解释1、教学内容2、教学媒体3、学习过程4、评价反思过程四、简答题1、简答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2、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的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1、试述学与教的过程及相互影响。
相关练习题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B、廖世承C、蔡元培 D潘菽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4、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6、_________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的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015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及练习: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和发展过程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5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及练习: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和发展过程-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方面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另一方面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及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从而优化教学工作。
(3)帮助教师模拟题并干预学生。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地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模拟题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可参照的丰富例证。
(1)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2)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影响的方法。
主要有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4)个案研究法: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指教育工作者对平时自己工作经验作出的总结。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廖世承(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解读
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解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教育改革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出发,解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演变。
一、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科学心理学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教育心理学在起步阶段主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行为,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
二、行为主义阶段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导理论。
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将学习看作是一种条件反射。
在教育实践中,行为主义理论主张通过激励和奖惩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认知心理学阶段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认知心理学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流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心理过程,关注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存储和回忆。
教育者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社会文化心理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社会文化心理学开始受到重视,并渐成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社会文化心理学认为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重视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影响。
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注重社交和协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多元化发展趋势当今社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心理学的影响外,还有其他诸如发展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各种心理学分支纷纷涌现。
教育心理学不断吸收其他学科中的研究成果,努力为教育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支持。
六、应用于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理论的发展,更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与融合。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实践也不断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实证数据和理论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吉林省通化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的作
用和发展过程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
【复习要点】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方面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另一方面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及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从而优化教学工作。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地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可参照的丰富例证。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2)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影响的方法。
主要有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4)个案研究法: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指教育工作者对平时自己工作经验作出的总结。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4)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廖世承(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练习题】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答案:B
2.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
答案:A
3.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
答案:A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C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吉林省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