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的分层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中的分层教学

景春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各自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新的教学理念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现有的轻视甚至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自主发展,整齐划一的模式化教学已经完全不适应新的时代,这种教学忽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造成胖的拖瘦,瘦的拖死的结局。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已有知识储存、技能技巧及语文学习能力为基础,就是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性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一种全员参与、共同发展、分层递进的现代教育科研理念,注重教学的大众性、普遍性。

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所以分层教学的关键首先是确定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观。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断推动学生去进行研究性学习,推动这个教育主体主动去“学会学习”。

其次,教师应创设一种适宜学生创新素质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置分层的情境。下面我主要从教学设计中目标设计和教法设计方面谈一谈如何设置分层教学。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一般来说,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能力差异把学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A层次组为整体学习优秀者。

B层次组是学习基础差但某一方面有一定特色的学生。

C层次组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分层过程中要坚持阶段性随时调整重新组合的原则。

二.对目标进行分层

目标是课堂中学生实施学习活动的方向,一篇文章可以学习的内容很多,从三维角度来说,一篇文章的目标可以有3个,也可以有5个,甚至更多,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之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需求精定目标,并做到梯度合理。

如在确定《乡土情结》的教学目标时,C层的学生只要求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B层学生则进一步要求分析理解表述课文的中心;欣赏文章中的片段,品味其艺术魅力;A层学生要能够在此基础上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并写出片段。

三、对教法进行分层:

目标梯度确定后,如何实施目标就成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效率不同,课堂容量也不能要求一样;学生认识、理解能力不同,在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等方面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就不能采用陈旧的模式。

1、可采用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围绕目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告知学生哪些目标是都要解决的,哪些目标是三分之二的人必须解决的,哪些目标只须要三分之一的掌握,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行解决C层目标,利用合作解决B层目标,少数同学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查资料等形式探究A层目标。

2、分层次提问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成果,并肯定成绩,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目标实现的愉悦。如我在设计《乡土情结》时,设计了几个问题:

1、依据作者情感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中心。

2、出示讨论题

(1)要求(一般生):①文中写了哪些事?②文中联想了哪些诗句?

(2)要求(大部分学生)分析理解文中联想的文学片段,培养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3)要求(优等生):运用联想和想像进行写作训练——培养、训练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层次较高)。

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让层次较高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更高层次学生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尽快从旧的模式中跳出来,树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理念,在教学中给学生个体更多的阅读空间和思考空间,注重激发生成,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