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辅导资料全

合集下载

中药学最全面完整版笔记讲义

中药学最全面完整版笔记讲义

中药功效比较表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

细辛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与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

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

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

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中焦) +

黄柏 (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中药学专科辅导资料

中药学专科辅导资料

《中药学》专科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常山用治疟疾,其药物宜

A. 生用

B. 炒用

C. 醋炒用

D. 酒制用

E. 蜜制用

2、功能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A. 生姜

B. 紫苏

C. 荆芥

D. 防风

E. 白芷

3、桃仁的功效为()

A. 活血行气,润肠通便

B.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C. 活血止痛,解毒消痈

D. 活血消痈,化痰平喘

E. 活血通经,利尿消肿

4、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药物是

A. 补骨脂

B. 鹿茸

C. 巴戟天

D. 益智仁

E. 菟丝子

5、大蓟的功效是

A.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B.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C. 凉血止血,化瘀利尿

D. 凉血止血,清肝火

E. 凉血止血,解毒安胎

6、高良姜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治

A. 胃寒脘腹冷痈

B. 寒疝腹痈

C. 寒凝痛经

D. 寒湿腰痛

E. 胸痹胸痛

7、苍术的功效是

A. 祛风湿,和中止呕

B. 燥湿健脾祛风湿

C. 祛风湿利尿

D. 祛风湿补肝肾

E. 行气化湿

8、用于胃寒湿阻气滞呕吐宜选

A. 生姜

B.白豆蔻

C. 厚朴

D. 五加皮

E. 黄连

9、治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的药物是

A. 诃子

B. 五味子

C. 覆盆子

D. 女贞子

E.菟丝子

10、善治蛔厥腹痛的药物是

A. 金樱子

B. 五倍子

C. 五味子

D.乌梅

E.诃子

11、有剧毒,服用过量可致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的药物是

A.硫磺

B.白矾

C.砒石

D.雄黄

E.马钱子

12、适用于外感风寒项强而无汗的最佳药物是

A.麻黄、桂枝

B.葛根、麻黄

C.羌活、薄荷

D.柴胡、麻黄

E.葛根、柴胡

13、退虚热而善清肺火的药物是

A.青蒿

B.地骨皮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学专业知识一06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学专业知识一06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学专业知识一06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

前言

近4年考情分析

常见剂型散剂3-0-1-1、颗粒剂0-1-0-0、片剂1-4-2-1、丸剂5-4-3-1、胶囊剂4-3-0、栓剂1-0-2-0-4 浸出制剂1-1-3-3、液体制剂1-0-1-5

注射剂6-1-3-2、眼用制剂2-1-0-0

外用膏剂3-2-0-3、气雾剂1-4-1-4

其他剂型0-2-1-0

新剂型新技术1-4-3-4

药物体内过程1-0-4-1

基本理论剂型分类选择0-1-1-0、制剂卫生与稳定性1-0-3-2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共计17节)——现在考什么?

1.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1~2)

剂型分类与选择、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

2.常用剂型的特点、分类、质量要求(2~15)

3.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2~15)

4.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16)

5.药物体内过程(17)

注意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考核比重的增加

考什么?——学什么!

学习方法

>>明确重难点

>>分类归纳

>>讲练结合

第一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选择

学习要点:

1.常用术语

2.剂型的不同分类方法及涉及的剂型

3.剂型与疗效

4.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常用术语

1.中药药剂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制剂:根据药典、药品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

3.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疾病的给药形式。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是准备参加执业药师考试的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料,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药学基础知识:药学基础知识是执业药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药物的分类、化学结构、药理学、药效学、药物代谢、药物剂量和用法等内容,需要考生掌握。

2. 药学实践:药学实践是执业药师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包括药物配制、药物计量、药物储存、药物调配、药物品质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等内容,需要考生具备实践能力。

3. 法律法规:执业药师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考生需要熟悉这些法律法规。

4. 临床应用:执业药师需要在临床中合理应用药物,需要考生了解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内容。

5. 知识点总结:考生可以通过各种资料对考试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对于备考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执业药师备考资料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料,需要考生认真学习和准备。

- 1 -

《中药学》复习资料全

《中药学》复习资料全

《中药学》资料整理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生物制剂。

1、《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神农本草经》序论中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五个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三点药性理论)、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四大经典之一。

2、《本草经集注》:“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南北朝·陶弘景

3、《新修本草》.收药844种.图文并茂。是由国家组织修订和推行的.因此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成药药典。——唐

4、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方药兼收.图文并重。

5、《本草纲目》.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收集外来药物.分类“从贱至贵”。

6、《本草纲目拾遗》为清代赵学敏所著.全书共十卷.载药921中.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出色完成我国本草学第六次大总结。

7、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细辛、人参、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砂仁。

四大蕲药:蕲蛇、蕲龟、蕲艾、蕲竹。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浙八味:白术、白芍、白菊花、郁金、贝母、玄参、延胡索、麦冬。

国家执业医药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提分考点速记

国家执业医药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提分考点速记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提分考点速记

执业药师考试研究中心·编著

中公教育医药卫生考试研究院·审定

北京·广州·上海·西安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提分考点速记编著:执业药师考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丁有如

夏丹翟蕾装帧设计:中公教育图书设计中心

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人:张跃明发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37号邮编:100010电话:64077922)

售:各地新华书店印

刷:三河市中晟雅豪印务有限公司开

本:787mm ×1092mm 1/32印

张:15字

数:288千版次:2014年5月第1版2014年5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100-7703-6定

价:22.00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提分考点速记/执业药师考试研究中心编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3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ISBN 978-7-5100-7703-6

Ⅰ.①中…Ⅱ.①执…Ⅲ.①中药学-药剂人员-资格考试-

自学参考资料Ⅳ.①R2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4)第039098号

本书编委会主编:

编者: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

XX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

xx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根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根底学科之一。下面是提供的xx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药剂学系指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

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的常用术语如下。

1.制剂根据药典、药品标准等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2.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需要的

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剂型的重要性主要表达在:剂型可以影响药物的有效性与平安性、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影响药物的作用速

度、决定给药的途径等。

3.中成药: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一、中药制剂的原料

制备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二、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

(―)按物态分类

(1)液体剂型:如合剂、糖浆剂、注射剂等。

(2)固体剂型:如丸剂、片剂、颗粒剂等

(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贴膏等

(4)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等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真溶液型液体制剂: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等。

(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如胶浆剂、涂膜剂等

(3)乳浊液型液体制剂:如乳剂、静脉乳剂等

(4)混悬液型液体制剂:如合剂、洗剂、混悬液等。

(三)按制备方法分类

1、浸出制剂:如汤剂、合剂、酒剂等

执业药师中药一

执业药师中药一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

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

3新修本草唐官修;图文对照;第一部药典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

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

1、辛;能散;能行化湿开窍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2、酸;能收能固生津收敛邪气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3、咸;能软;能泻能散6、淡;渗湿利水

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

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

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

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1、相须:相似药物+同性—夫妻增效

2、相使:主+辅—异性—主仆增效

2、相畏A小偷B警察小偷怕警察减毒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减毒

3、相恶:A+B——A效用↓减效6、相反:A+B——A毒性↑增毒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

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节:中药材产地

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

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

紫草——新疆薄荷——江苏枳壳——江西黄连——四川茯苓——云南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5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5

第一章解表药

概念凡以发散表邪,解除治疗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谓之解表药。

药性特点多具辛味(辛能发散),主归肺与膀胱经,多具升浮之性。

作用及适应证

通过发散作用,能使外侵至肌表的的邪气外散或从汗而解,用于风寒、风热或风寒夹湿表证。

部分解表药还具有祛风湿止痛、止咳平喘、透疹、利水消肿、消疮等作用,可用于风湿痹痛、外风头痛、喘咳、麻疹、风疹、风水水肿、疮疡兼有表证者。

分类

根据其功效又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

辛温解表药----性味多辛温-----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凉-----疏散风热-------风热表证。

配伍

1.兼虚者,常与补虚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2.温病初起,以辛凉解表药配清热解毒药同用。

使用注意

1.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久病体虚、失血过多,淋病及气血亏虚者,应慎用或忌用。

2.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影响疗效。

3.解表药不宜多用、久用,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伤津、伤阳。

考点:关注解表药的药性特点,分类。关注使用注意。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一、麻黄

药性味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

功用

1.发汗(解表),辛温发汗力强,治风寒表实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与桂枝相须为用。

2.(宣肺)平喘,用于邪实壅肺之喘咳。临床最宜治风寒表证兼咳喘证,也常用于寒饮伏肺之咳喘,配石膏、黄芩等清热之品,也可用于肺热咳喘。

3.利水(消肿),用于风水证或水肿兼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为炙用。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虚证喘咳,虚证水肿均应忌用。

执业药师(药学、中药学)考试

执业药师(药学、中药学)考试

选择题

下列哪种药物属于常见的抗生素类药物?

A. 阿司匹林

B. 布洛芬

C. 青霉素(正确答案)

D. 维生素C

在中药学中,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的药材是?

A. 人参

B. 枸杞

C. 金银花(正确答案)

D. 当归

下列哪种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

A. 硝酸甘油(正确答案)

B. 胰岛素

C. 甲状腺素

D. 生长激素

中药配伍中,“相须”指的是?

A. 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正确答案)

B. 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

C. 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

D.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性能

下列哪种药物是常用的抗凝血药?

A. 华法林(正确答案)

B. 阿托伐他汀

C. 奥美拉唑

D. 氨溴索

在中药煎煮过程中,通常要求“后下”的药物是?

A. 质地较轻或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正确答案)

B. 质地坚硬的药物

C. 需长时间煎煮才能释出有效成分的药物

D. 所有药物均需同时下锅

下列哪种维生素对于骨骼健康特别重要?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D(正确答案)

D. 维生素E

中药中的“四气”指的是药物的?

A.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正确答案)

B. 辛、甘、酸、苦四种味道

C. 升、降、浮、沉四种作用趋势

D. 风、寒、湿、燥四种致病因素

下列哪种药物是常用的镇静催眠药?

A. 苯巴比妥(正确答案)

B. 尼莫地平

C. 奥美拉唑

D. 布洛芬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10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10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概述

概念凡以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为主要作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的药物,谓之利水渗湿药。

药性味以甘淡或苦为主,性多寒凉或平,主归肾、膀胱、脾、小肠、肝经。药性沉降。

分类、作用及适应证

1.利水消肿----性味甘、淡平或微寒

偏于利水渗湿,通过利小便,增加尿量使能潴留的水邪从小便排出

水肿,小便不利,腹水,及痰饮。

2.利尿通淋----性味以苦寒或甘淡而寒

利水兼有清热作用

主入肾、膀胱经能清利下焦湿热证

小便短赤,淋漓涩痛等淋证。

3.利湿退黄----性味苦寒

主入肝胆经

能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

湿热黄疸,以及湿疮、湿疹。

此外,利水渗湿药中的部分药还可治疗湿浊所致的泄泻、尿浊、带下、结石等。

配伍:

①兼有表证者配宣肺解表药;

②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者,配补脾药;

③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配温补脾肾药;

④治湿热证,常配清热药,或清热燥湿药等;

⑤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当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阴亏津少者慎用或忌用。

考点:关注利水渗湿药的分类,各类的药性特点及适应证,关注配伍原则。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一、茯苓★★★★、猪苓、泽泻

药性味均甘、淡,茯苓、猪苓性平,泽泻性寒。

功效共同点: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水湿泄泻。

各药特点:

茯苓性平,利湿作用较平和,为利湿之常用药。又可健脾:①通过利湿,而达健脾之功,脾喜燥而恶湿,湿困于脾而致脾失健运,所以这种情况下,去湿可以健脾。②本身也具健脾之功,可补益脾气。

所以既可治湿困于脾。又可治无湿之脾虚证。还可治脾虚不运。水湿停滞之疾。又可(宁心)安神,用治心脾虚所致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章 解表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章 解表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专业知识二》

第一部分常用单昧中药

第一章解表药

【性能特点】

四气——有偏温者,有偏凉者;

五味——多味辛,辛散轻扬;

升降浮沉——多升浮;

归经——多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

毒性——多无毒。

【功效】发汗解表;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

【适应范围】主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等。

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使用注意事项】

1.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气伤阴。

2.自汗、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3.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解表药用量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4.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配伍方法】

表证兼虚者,须视其阳虚、气虚、阴虚之不同情况,分别配伍助阳、益气、养阴等扶正之品,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用于温病初起,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性能特点】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

【功效】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部分药物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

【适应证】

1.主治风寒表证。

2.部分药物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麻黄

【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性能特点】辛散质轻,苦泄温通,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孔,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中成药学知识点整理(执业药师考试必备资料三)

中成药学知识点整理(执业药师考试必备资料三)

中成药学知识点整理(执业药师考试必备资料三)

中成药学是执业药师考试中必考科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特此整理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脉君安

名称:脉君安

组成:葛根、钩藤等。

功用:平肝熄风,解肌止痛,降血压。用于高血压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冠心病、颈项强痛、头昏头痛、失眠心悸、耳鸣健忘、烦躁不安、四肢麻木等症。

剂量:片剂:0.3g/片,80片/瓶,口服,4~5片/次,3~4次/日。若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2~3片/次,2~3次/日维持治疗。

活血丹(丸)

名称:活血丹(丸)

组成:人参、灵芝、麝香、附子、红花、牛黄、熊胆、蟾酥、珍珠、冰片。

功用:活血化瘀,益气强心,开窍醒神。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缓解心绞痛、提高心功能的药理作用,多用于心血瘀阻,心气亏虚所致的胸痹痛。现代多用于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剂量:水丸:每丸含提取物20mg,30丸/瓶,内服,1~2丸/次,1~3次/日。

注意:孕妇及妇女经期慎用。

毛冬青片

名称:毛冬青片

组成:毛冬青提取物。

功用:扩张血管,抗菌消炎。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咽喉炎、扁桃体炎、中心性视网膜炎、烧伤、烫伤、痈肿疮疖。

剂量:片剂:100片/瓶,内服,4~5片/次,3次/日。

三七总甙片(冲服剂)

名称:三七总甙片(冲服剂)

组成:纯三七总皂甙。

功用:止血化瘀,活血生肌,理血补气。用于内外伤出血、瘀积性虚弱贫血、中风麻痹偏瘫及产后、术后创伤愈合。因具有增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故可用于心脑血管阻塞性疾病。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7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7

第三章泻下药

概述

概念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药性除巴豆一味辛热外,余皆苦味性寒,芒硝具咸味,药性沉降。

功用:

①泻下通便,排除胃肠积滞和燥屎等;

②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随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

③部分药还兼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

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部分药物还可用于火热炎上,疮痈肿毒及瘀血证。

分类:

1.攻下药----大多苦寒

既能通便又能泻火,能清除肠道积滞、有害物质,清除实热导热下行。

①肠道积滞,尤适用于实热积滞便秘;

②实热内结证,如温热病高热不退,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

③火热上炎引起的头痛、目赤、咽痛、牙龈肿痛或火热之吐、衄出血等证;

④体内瘀血、虫积、毒物。

2.润下药----大多甘平,且多为植物种仁,含有丰富油脂,质地滋润

能润肠燥,滑肠通便。

血虚阴亏之肠燥便秘,多见于老人、病后及产后津枯、血虚、阴虚者。

3.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

峻泻,部分药还有利尿作用。

悬饮,臌胀,水肿。

配伍:

①兼有表邪者,要先解表,后攻下,或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

②正气已伤者,可配补益药以扶正去邪,攻补兼施。

③应用攻下药常配伍行气药,以增强攻积作用。

使用注意:

①峻猛泻下药易伤正气,脾胃之气,故中病即止,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者慎用快用。

②妇女胎前产后、经期,应忌用或慎用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

考点:泻下药的分类及功用。关注泻下药中苦寒攻下药泻火的意义。配伍及泻下药的使用注意。

第一节攻下药

一、大黄★★★★★

药性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心、肝经。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

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

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

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

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

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

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汇总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汇总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

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

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

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

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成书年代:明代。
3、学术价值:①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中药学巨著。②本著作分16部60类,纲 举目张,成为当时最为完善的分类系统。③收载药物1892种(图1100余幅,附方11000
余首)。④ 被当时其他国家认为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对世界的医药学和自然科学影响极大。
六、《本草纲目拾遗》
1、作者:赵学敏。wk.baidu.com
第一章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
1、作者:秦汉时代的著作。
2、成书年代: 东汉末年 。
3、学术价值: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在我国药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②收载药物365种,所记药物功效大多翔实可靠。③所载药物按上、中、下三品分类。④总
结了药物的 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 、剂型、服药方法 等多方面内容, 奠定了中药 学的理论基础。
2、成书年代:清代。
3、学术价值: ①收载药物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故名为本草纲目拾遗,并具有很 高实用价值。②订正了《本草纲目》32条错误。
七、《中华本草》
1、作者:当今时代的集体著作。
2、成书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9月出版
3、学术价值:①收载药物8980种,备考药物571种,并收载了藏药396种,蒙药421种,
照的先进方法。③收载药物850种。④对世界医药影响较大。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1、作者:唐慎微。
2、成书年代:宋代。
3、学术价值:①本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刻版,保存了大量的
医药文献。②收载药物1746种。③开创了方药对照的方法,附方3000余首。
五、《本草纲目》
1、作者:李时珍。
三、所示效用: 寒凉性药物具有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热、泻热通便、清热利尿、 清肝息风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具有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暖肝散结等 作用。
四、具体表述:寒、凉、温、热、平,大寒、微寒、大热、微温等。
五、阴阳属性:寒、凉、大寒、微寒属阴;温、热、大热、微温属阳。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既是临床中的用药原则,又是选药的依据。
维药423种傣药400种。②是20世纪的中药学巨著
第一章
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的含义:
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中药性能的内容:
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等。
、中药的作用:
治疗作用
—预防作用
保健作用一养身作用
副作用
—不良反应
毒性作用(危害性反应等)
四、中药的性能不能与中药的性状相混淆。
第一节四 性
、四气的含义: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确定依据: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针对疾病的病性相对而言的。
凡是能消除或减轻热性、阳性疾病的药物,为寒凉药性。如石膏、知母能治气分实热证,为寒
凉药性。能消除或减轻寒性、阴性疾病的药物,为温热药性。如干姜、肉桂能温中散寒,则为 温热药性。
1、根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
2、根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异选择相应药物。
3、寒热错杂者,寒热并用。
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当分别选用热药或寒药,必要是时可加药性相反的反佐 药。
第二节 五 味
一、五味的含义: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是表示药物作用的性能。
二、确定依据:最初是通过口尝而确定,以后则是 根据药物的功效来确定 。如桑叶具有解 表作用,故标辛味。山药具有补肺、脾作用,故标甘味。
四、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结合:
意义:气与味从不同角度表明药物作用,要较全面认识药物的性能,只能性味合参。
原则:一气可与任何一味或多味结合,一药中气只能有一。 规律:气味均一,或一气二味或多味。
气味结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功效相似;气味相异,功效不同。
第三节 升降浮沉
3、酸 “能收、能涩”。酸涩味药表示具有 收敛固涩等作用 。滑脱之证,常选用酸涩味的 药。过酸易敛邪,邪气盛者慎用。
4、苦 “能泄、能燥、能坚”。苦味药表示具有 清热泻火解毒、降逆止呕、降逆平喘、泻 下通便、燥湿、坚实肾阴等作用。 热证,大便秘结、呕吐、喘息、湿浊阻滞等证,常选用苦 味药。过苦易伤阴伐胃,脾胃虚弱、津夜大伤者不宜大剂量使用。
5、咸 “能下、能软”。咸味药表示具有 通下大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大便燥结,瘰疬、 包块等证,常选用咸味药。过咸易伤心气。
6、涩 “能收、能涩”。 涩味药表示具有 收敛固涩等作用 。滑脱之证,常选用酸涩味的药 过酸易敛邪。
7、淡 “能渗能利”。 淡味药表示具有 通利小便等作用 。水湿为患之证,常选用淡味药。 过淡易伤津液。
二、《本草经集注》
1、作者:陶弘景。
2、成书年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代。。
3、学术价值:①开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的编写模式。 ②收载药物730种。③丰富了药学理论,如增加了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
三、《唐本草》
1、作者:苏敬等21人集体著作
2、成书年代:唐代。
3、学术价值:①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有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②开创了图文对
一、升降浮沉含义:药物作用于人体的趋向性。是与疾病的病势相对而言的。升是上升, 降是下降,浮是向外,沉是向里收涩。
二、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轻重(及入药部位)。质轻的升浮,质重的沉降。
2、药物的气味厚薄。薄者多主升浮,厚者多主沉降。
3、药物的性味。性温热,味辛、甘、淡为阳,多主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为阴,多 主沉降。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总论
学习中药学是以掌握药物的功效为重点,而记忆众多药物的功效会有一定难度,如果能改 进学习方法,则可变难为易, 事半功倍。本资料是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 用分类、归纳、比较、 列表的方法,排列出药物的功用异同,突出重点,一目了然,从而降低了记忆的难度,使之能 更好地学好、考好中药学。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辛 “能散、能行”。辛味药表示具有 解表、行气、活血、化湿、开窍等作用 。表证, 气滞、血瘀证等,常选用辛味药。过辛易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 “能补、能和、能缓”。甘味药表示具有 补虚、和中、缓急止痛及缓和药性等作用 虚证,饮食积滞,腹痛等常选用甘味药。过甘易助湿满中,湿阻、中满气滞者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