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指南录后序》教案5
《〈指南录〉后序》教案
译 文 :略 3 思考 :为什 么作 者 说 “ 之 生 也 幸 ” ?请 从文 中寻 找 . 予 答案 。 第 血 段 九死 ‘‘ 的经 历 生 及 于死 者 ,不 知其 几 危恶
错 出 ,非 人世 所 堪 ( 出逃 路 线 图 ) 4 作耆 为 什 么会 有 这 些 历 险呢 ? .
在 总 结性 的 评 价 中 , 既 要 注 意 保 护 全 体 同学 的学 爿热
情 ,也 要 注 意优 秀 小 组和 优 秀 个 人 的突 f成 绩 ;既 要 f头 表 L ; = _ = 1
扬 ,也 要 用 张贴 的 形 式 公 示优 秀 者 的学 习 成 果和 学 习感 受 ,
从不 同朝代 的文 学 作 品 巾感 受 到 了文 人 墨 客借 荷 书 写 了不 吲 的人 生 追求 ,只 要 能 找到 借 荷 来抒 怀 的 文章 或 书 画 作 品 ,都
备 孕 ( 一 。_ 敦 鹿
《 <指 南 录 > 后 序 》 教 案
0桑 文 波
【 学 日标 】 教
1理 清 文章 思 路 。 . 2 体 会 作 者 的爱 国情 怀 。 . 【 学重 点 】 教 学 习作 者 在 国难 当头 挺 身而 、忍 辱 负 的 爱 田思 想 , 让 学 生接 受 爱 国 主义 教 育 。 【 教学 难 点 】 理解 “ 予之 生也 幸 ,而 幸 生也何 为 ”一段在 文 巾的作 用 。 【 教学 过 程 】
以便 更 好 地起 到榜 样 的作 用 。 总 之 ,在 人 力提 倡 学 生 主 体作 用 的 今人 ,我 f仍 然 不 可 『 J
是成 功 的 探 索 。在 老 师 的 表扬 中每 位 学 都有 喜 悦 感 。
忽视 教 师 的主 导作 用 ,特 别是 在语 文专 题 习 巾 ,更应 重 视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6篇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6篇指南录后序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指出《<指南录>后序》一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解释。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元已基本上稳定地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今北京),并不断南侵。
当时南宋王朝的奸相贾似道只顾追求欢乐,不问边事,国势岌岌可危。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元将伯颜大举入寇,前锋直达鄂州(今湖北武昌),朝廷闻报,惊恐万状,乃下诏勤王。
次年(宋恭宗德佑元年),贾似道迫不得已,亲自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军大战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结果大败,伯颜进占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德佑二年(1276年)初,又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本文开头说的“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就是上述形势说的。
[附录]关于文天祥起兵勤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勤王诏至赣(今江西赣州),天祥捧之涕泣,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山蛮,得万人,遂入卫。
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
至是,痛自损抑,以家赀为军费。
闻者为之感动。
”三、朗读并补充注释。
按段落顺序进行,先作补充注释,然后朗读,并归纳段落大意。
1.第1段。
①萃——集。
②会使辙交驰——在元军逼近首都临安的情况下,南宋朝廷为苟延残喘,曾多次派人前往元营求和。
在文天祥之前, 先后出使元营的有陆秀夫、 刘岊(jié)、杨应奎等人。
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猜想元军统帅也还可以用言辞来打动的。
意,猜想、揣度。
④觇——偷偷地察看。
本段大意:叙述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意图。
2.第2段。
①予自度不得脱……叔侄为逆——伯颜尝引天祥与吴坚等同坐。
天祥面斥贾余庆卖国,且责伯颜失信。
吕文焕从旁谕解之,天祥并斥文焕及其侄师孟:“父子兄弟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乃合族为逆,尚何言?”文焕等惭恚。
伯颜遂拘天祥,随祈请使北行。
②“将以有为也”——语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城陷,贼以刃胁降云(南霁云);巡(张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篇1教学目标:1.学会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3. 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难点: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教学步骤及过程:导入: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感情的。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感情既是多种多样的,又有高下之分。
那么,最高尚的感情是什么呢?哲人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爱国主义感情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美丽的一种感情。
”这种感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到这种感情,就不能忘记文天祥(板书)。
文天祥一生的言行强烈地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接p38注①作者、背景介绍)。
△ 他字宋瑞(板书),连他的名和字中都寄托着对自己祖国的美好祝愿。
古人云:“诗言志”(言:表达;志:思想感情),文天祥就写了很多诗歌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问:说说有哪些名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调动情绪)(响一点,要共鸣,会默写)△ 实际上,除诗以外,文还有许多文章同样洋溢着爱国的激情,其中名篇即《指南录》后序(板书)。
解题:“指南”即朝向南方,因是国家所处的方位。
《指南录》的命名,即出于刚才诗句中。
据说文天祥临刑前,面朝南方叩三头,从容就义。
所以“指南”二字,份量不轻,对文而言,祖国确实是一个始终吸引他的大磁场。
今天,强大的祖国一定更加吸引我们为她而奋斗了。
“序”这种文体曾接触过吗?(《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一般写在文章前面,说明写书目的、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这种性质的文字有时出现在文章书籍后面,叫什么?跋(板书)本文为何称“后序”?(是第2篇序言了)。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5篇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指南录《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指南录后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文学地位。
(2)能够把握《指南录后序》的主要内容,理解文中的典故和寓意。
(3)能够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指南录后序》。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理解作品中体现的忠诚、勇敢、坚定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会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文学地位。
2. 理解文中的典故和寓意,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体会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汇、典故的理解。
2. 对文中深层次含义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译文、鉴赏等。
2.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文天祥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对作者的敬仰之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指南录后序”,提问:“指南录”是什么?为何要写“后序”?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典故和寓意,如“指南针”的象征意义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鉴赏(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作品中体现的忠诚、勇敢、坚定的品质。
(2)分析作品的审美价值,如语言、构思、意境等。
5.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作者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品质?(2)讨论: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6.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课文进行评价。
语文教案《指南录后序》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指南录后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指南录后序》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文天祥的生平和爱国精神。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爱国精神的伟大和重要性。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指南录后序》的基本内容。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作者文天祥的爱国精神。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语句的理解。
(2)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3)如何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文天祥的生平和爱国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对古典文学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古典文学作品《指南录后序》。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查找生僻字词的含义。
(2)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语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2)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拓展学习,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程3. 写作练习评价: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语文教案《指南录后序》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指南录后序》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作品背景及意义。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背诵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指南录后序》的基本内容及其背景。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
3. 课文的文学价值及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句式。
2. 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运用。
3. 对课文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指南录后序》的原文及注释。
2. 相关背景资料、案例、故事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句式等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修辞手法等。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举例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
5. 实践训练(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
(2)学生分享练习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6.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课文《指南录后序》优秀教案
课文《指南录后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2)能够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鉴赏能力。
(3)通过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3)课文表达技巧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文天祥及其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分析课文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指南录后序》。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
3. 写一篇关于《指南录后序》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读后感写作:评价学生在读后感写作中的思路、表达和情感,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疑难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古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翻译。
2.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读。
2. 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忠诚品质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3. 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指南录后序》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僻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翻译和解读课文。
4. 讲解分析: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崇高品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指南录后序》的篇章结构,分析其论证方法和逻辑顺序。
2. 历史背景:深入介绍文天祥生活的南宋末年,以及元朝气焰嚣张的时代背景。
3. 文化常识:讲解古代的一些礼制、官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教学步骤1. 课文解析: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进行讲解,分析其篇章结构。
2. 历史背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文天祥生活的时代背景。
3. 文化常识:讲解古代的一些礼制、官职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八、课堂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一些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展示:每组选取一个观点,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指南录后序》是南朝梁萧统《指南录》的后续作品,作者是明朝文学家、思想家王守仁。
本文以指南录为主题,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发明、演变及其在航海、探险、地理发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果。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特点。
2. 掌握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增强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1. 文本阅读与分析2. 词句解析3. 主题讨论4. 写作技巧分析2.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特点。
2. 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大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4. 分组讨论,探讨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本背景、词句含义、写作技巧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本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文本内容、图片、视频等。
2.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纸质教材:提供文本原文,方便学生阅读。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拓展。
4.2 评价指标1. 知识掌握:学生对文本背景、词句、结构等方面的理解。
2. 技能运用:学生对文本分析、讨论、写作等技能的应用。
3. 思维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提升。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进度1. 第1课时:介绍《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特点,学生自主阅读文本。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指南录后序》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指南录后序》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通过对文中的描写和叙述,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能够运用文本中的知识和观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指南录后序》的文意和主旨。
2. 分析并欣赏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背诵《指南录后序》的内容。
2. 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将文本中的知识和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指南录后序》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自由朗读《指南录后序》,理解文意。
二、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和内容,解释重要词汇和句子。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看法,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指南录后序》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和探讨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文本中的知识和观点。
2.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收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习内容。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能够翻译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1. 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辨识与翻译。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2.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文天祥的生平和《指南录后序》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解答疑难问题,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分析课文结构,阐述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5.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检查学习效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翻译能力。
4.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重要知识点。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检查预习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 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文天祥的其他作品,如《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2. 比较阅读:与其他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对比,加深对文天祥的认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开展主题班会等,加深对民族英雄的了解。
九、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指南录后序的背景和作者2. 掌握指南录后序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1.2 教学内容1. 指南录后序的背景和作者介绍2. 指南录后序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分析3. 阅读和理解指南录后序的方法指导第二章:作者与背景2.1 作者介绍2.2 指南录后序的背景第三章:文本分析3.1 文本结构分析3.2 文本内容分析第四章:阅读理解4.1 问题设计4.2 答案解析第五章:教学评估5.1 教学评估方法5.2 教学评估表格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活动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指南录后序所描述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指南录后序对于当时社会的重要性。
6.2 主体活动分组朗读:学生分组朗读指南录后序的不同部分,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讨论交流:学生就文本内容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感悟。
6.3 拓展活动角色扮演:学生选择文本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角色的心情和态度。
创作延伸:学生以指南录后序为灵感,创作相关的短文、绘画或手工制品。
第七章:作业设计7.1 作业目标巩固学生对指南录后序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7.2 作业内容阅读笔记:学生完成对指南录后序的阅读笔记,包括主要情节、人物关系等。
思考题目:设计相关的思考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第八章:教学策略与方法8.1 教学策略问题驱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境创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本内容。
8.2 教学方法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九章:教学评价9.1 评价标准理解能力:学生对指南录后序的理解程度。
表达技能:学生在讨论和作业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9.2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作业完成: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指南录后序》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指南录后序》全文。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3. 了解作者吴亮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4.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感情。
5.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
教学重点:1. 《指南录后序》的文意理解和背诵。
2. 重要词汇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指南录后序》的文意理解和背诵。
2. 课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全面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课文内容、重要词汇、句式、作者介绍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指南录后序》的,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 学生齐读课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作者介绍(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作者吴亮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2.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三、课文朗读与理解(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
2. 学生记录课堂小结。
3. 教师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课后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知识点。
二、课文讲解与练习(20分钟)1. 教师针对课后练习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
《指南录》后序教案5
十八《指南录》后序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詹前教学目标1、了解书序的文体特征。
2、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通过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和整散结合的句式,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说明《指南录》为文天祥自编诗集,编次了他出使元营,被扣押北行和中途脱险,颠沛流离,到达福州这一历程的作品。
卷首有自序两篇。
此为《后序》,追叙其抗辞犯敌、九死一生的历险经过,表明作者守义不屈、艰苦奋斗的爱国精神,始终不渝。
语文教材高中第六册把这篇课文放在第五单元,单元要求是“感受古代仁人志士的刚毅品格和浩然正气”。
确立教学目标时,应从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征入手,带领学生逐步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和整散结合的句式。
2、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说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对文天祥其人其事已有所了解,并且具备了初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在语文教材高中第五册中学过了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对书序这一文体有一定了解。
这些是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
书序是一种介绍和评述著作或文章的文体,一般以记叙和议论为主。
这篇文章的特点是在记叙和议论中融入了作者炽热的情感。
爱君忧国之诚,匡济恢复之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读之,使人流涕感奋,可以想见其为人。
明乎此,也就抓住了这篇文章的精髓。
教学过程思路点拨这不是一般的诗集序文,而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正气歌。
文章通过文天祥挺身出使之行,威武不屈之概,凌厉斥敌之言,长途越险之举,忧国忧民之情,周旋迎敌之智,表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刚毅品格和浩然正气。
教师可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课外可选择一历史文化名人,用多种表达方式作片断写作练习。
练习举隅1、本文语言生动而准确,请以动词为例谈谈。
如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表示离开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杨州)”“趋(高邮)”;表示到达某地用“至(海陵)”,“来(三山)”;表示经由某处用“过(瓜州扬子桥)”,“道(海安、如皋)”,“历(吴门毗陵)”。
指南录《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指南录后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指南录的背景和作者文天祥的生平等信息。
理解指南录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指南录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指南录的作者文天祥的生平和背景介绍。
指南录的主要内容概述。
指南录中的重要段落和精彩语句解析。
指南录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分析。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使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析指南录中的具体内容和修辞手法。
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指南录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
2.2 教学步骤引入指南录的背景和作者文天祥的生平等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段阅读指南录,引导学生关注重要段落和精彩语句。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指南录中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指南录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进行深入解读。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作业3.1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展示。
作业和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3.2 作业阅读指南录的全文,并进行重点段落的标注和解析。
写一篇关于指南录的读后感,包括对主题和情感的理解,以及对文学特色的分析。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4.1 教学资源指南录原著文本。
关于文天祥的生平和背景的资料。
相关文学鉴赏和修辞手法的参考书籍和文章。
4.2 参考资料文天祥的生平和背景介绍。
指南录的译文和解读。
有关指南录的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安排两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包括介绍背景、阅读文本、讨论和分析等环节。
安排一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指南录并完成读后感写作。
5.2 时间安排课堂教学:2学时,分别用于介绍背景、阅读文本、讨论和分析。
课后作业:学生在课后阅读指南录,并完成读后感写作,作为评估的一部分。
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6.1 教学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指南录的理解和感受。
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天祥的角色,体验指南录中的情感。
指南录《指南录后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指南录后序》全文;(2)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爱国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会通过分析词句,理解文章主旨;(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背诵《指南录后序》;(2)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爱国精神。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2)分析词句,把握文章主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指南录后序》,遇到生僻字词自行查阅字典,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课堂讲解:讲解文中生僻字词的含义,分析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天祥爱国精神的理解,互相交流学习。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指南录后序》;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背诵《指南录后序》的情况;2.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程度;3. 学生对文天祥爱国精神的理解程度;4.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
六、教学内容:1. 解读《指南录后序》的背景和创作动机,分析其历史意义。
2. 深入剖析文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3.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指南录后序》与其他相关作品的异同。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指南录后序》的深层含义。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形象。
3. 采用比较研究法,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深入理解文本。
八、教学步骤:1. 回顾《指南录后序》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文天祥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指南录后序》优秀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学情分析】本文属于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的第一版块“烈士的抉择”中的内容。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对文天祥其人其事已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具备初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因此,本教学设计主要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来体会文天祥在作出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等基本句式。
2、研习文本,培养鉴赏语段的能力。
3、体会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涵养自身的浩然正气和高尚的精神。
【重点难点】1、通过诵读、研讨课文感受文天祥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2、归纳整理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在初中曾学过文天祥的一首七言律诗《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蓼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诗歌,特别是他后期的诗歌,大多是叙述他抗元的战斗经历和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今天我们要讲读的这篇课文就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写的一篇序言。
二、知人论世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
他是我国着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元年,国事危急,文天祥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1283年就义,年仅47岁。
文天祥的诗文,自奉使被执以后,内容多与时事有密切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历史画卷。
课文《指南录后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指南录后序》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指南录后序》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文言文写作风格。
2. 能够领会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人生哲理。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
3. 课文中的文言文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感悟。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文天祥及其历史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1.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深入分析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观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指南录后序》。
2. 收集有关文天祥的历史资料,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和事迹。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课文《指南录后序》的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学生的读后感,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和感悟。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文天祥及其历史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1.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深入分析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观点。
《指南录后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指南录后序》;(2)理解《指南录后序》的文意,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指南录后序》;(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2)体会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品质;(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指南录后序》的文意理解和诗句的背诵;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 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感抒发。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和难句的理解;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 深入领会作者的情感抒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指南录后序》的背景和作者;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指南录后序》,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交流心得体会;4. 讲解解析: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析;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五、课后作业1. 背诵《指南录后序》;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指南录后序》的诗句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对诗中意象和表达技巧的把握程度;4. 学生对作者情感抒发的理解和体会;5.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 利用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4. 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准备1. 准备《指南录后序》的文本和注释版本,以便学生查阅;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和诗文的背景;3. 准备教学多媒体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4. 准备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录》后序
教学目标:1.学会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3. 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难点: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教学步骤及过程:
导入:
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感情的。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感情既是多种多样的,又有高下之分。
那么,最高尚的感情是什么呢?哲人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爱国主义感情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美丽的一种感情。
”这种感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到这种感情,就不能忘记文天祥(板书)。
文天祥一生的言行强烈地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接P38注①作者、背景介绍)。
△他字宋瑞(板书),连他的名和字中都寄托着对自己祖国的美好祝愿。
古人云:“诗言志”(言:表达;志:思想感情),文天祥就写了很多诗歌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问:说说有哪些名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调动情绪)(响一点,要共鸣,会默写)
△实际上,除诗以外,文还有许多文章同样洋溢着爱国的激情,其中名篇即《指南录》后序(板书)。
解题:
“指南”即朝向南方,因是国家所处的方位。
《指南录》的命名,即出于刚才诗句中。
据说文天祥临刑前,面朝南方叩三头,从容就义。
所以“指南”二字,份量不轻,对文而言,祖国确实是一个始终吸引他的大磁场。
今天,强大的祖国一定更加吸引我们为她而奋斗了。
“序”这种文体曾接触过吗?(《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一般写在文章前面,说明写书目的、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这种性质的文字有时出现在文章书籍后面,叫什么?跋(板书)
本文为何称“后序”?(是第2篇序言了)。
新课讲析:
一、第1段
1.听录音(注意正音)
2.师征问:这段文字,哪些地方理解上还有障碍?
3.生串讲(翻译)(注意字字、句句落实)
4.师归纳:(幻灯投影)
△干支纪年: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干支年号兼用: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梅花岭记》)
△升:迁: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记王忠肃公翱事》)
降:谪:滕子京……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投影看毕)同学们,还有一类字,虽然它们既不难读,也不难译,但我们未必能真正深刻理解它,如:北(板书),用“元朝”代替它,意思通吗?文天祥为何不称“元”?
明确:这个字含有独特的感情色彩。
实际上“北”是一种蔑视性称呼,文只承认仅有宋朝,不承认有元朝,这正是爱国的一种感情。
象这样的词还有一个:爱(板书),“爱”字的
含义非常丰富。
人谁不爱自己?但在文心中还有比自己更值得爱的,那就是处于危急中的祖国,所以危难时刻,他愿挺身赴国难。
5.内容概括:出使(板书)
二、第2段:
1.散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体会感情,时间1’)
2.提问(过渡):同学们读完后懂了吧,那我来提几个词,大家看应怎样理解。
①
古汉语被动句一般有“于、为、所、见、被”等标志来表示被动,还有一类句子它们虽然没有这种标志,但其中某些词含有被动的意思,翻译时要翻成被动形式,这叫意念被动。
(板书)
△找找看,这一段有吗?(羁縻)实际上,这种用法上一段中也有,刚才我故意未提,大家再找找看(除、留)。
②
课文中有些词语虽列出了相关或相反的两方面,但实际意思只重在某一个字上,这叫偏义词(板书)。
这一段中有没有?(利害)这类词现在还常用到:听听动静不知好歹
③多音多义词(板书)在这段中较多,有哪些?
(板书)
这种字还有几个:
今后我们学到这类词要能想到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3.对串:指名学生-读-译
4.点评:问:这段中最能体现文到元营后的行动和心理的词语有哪些?(自言自语)实际上,文到元营后的表现有3个层次:
①初到元营,抗(板书)(用言辞抗争)既照应前文“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反映其外交才能,也体现其爱国情怀。
②贾献谗后:(抓动词)(板书)
③被迫北行后(心理有何变化)求死-隐忍:心理上的变化,不是怕死,而是爱国。
△文求生是为国家,求死也是为了国家。
所以他至今还活在我们的心中啊。
(同学们刚才不是还在背他的诗句,缅怀他吗?)
5.概括内容:被扣。
三、第3段:
1.齐读(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来)
2.指点读法:(板书)
3.归纳:(老师提纲,学生出目)(幻灯)
5.内容概括:逃归
△从3小节文的历程来看,始终贯串了爱国这一精神。
四、再听一遍前三段录音:
《指南录》后序
跋文天祥――宋瑞
作业布置:
1.语文书P44“文本研习”1、2
2.熟读课文,预习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