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教学法初探与尝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疑”教学法初探与尝试

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因此,通过质疑来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问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

一、把握时机,精心“设问”

许多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问几个“是不是”“对不对”“是吧”就是质疑教学了,这完全是错误的。课堂教学的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以落实教学任务为宗旨。教师的问题设计要紧扣重点、难点,分析教材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所提问题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条理性。教学碰到疑难与矛盾之处往往是提问良机,教师应根据教学具体情况而选择提问的时机。适时提出与教学内容难点紧密相关的启发性问题。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情景式、过度式、比较式、迂回式、诱导式等等。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宜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或讨论,然后由学生个别、或小组代表回答或全班同学回答,这样有利于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而不要先点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更不要只向几位尖子同学发问,应将答问的机会向后进生倾斜。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想问”、“敢问”

首先,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感情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其次,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学生无罪”、“言者无罪”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第三,教师利用学生比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激发他们提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问问题的兴趣,第四,教师要消除学生怕问问题的思想情绪,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教师在学生提问的时候,尽量要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杜绝从语言上或行动上挫伤其积极性,不能使学生“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其实一个好教师常常是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的优化的。

质疑教学的关键是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的勇气与习惯。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有两种心理:一是自卑心理,二是紧张心理。在课堂上学生不敢问问题,那只是暂时的现象。因为这两种心理作怪的缘故,他们尚在矛盾冲突当中。因此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勇气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空间,让他做充分的考虑。并且要不断的对他们进行心理鼓励,诸如信心、勇气方面。最好先尝试提问那些成绩较好,胆量较大的同学以作示范,让其他的同学看到提问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问”提得不好,甚至提错了老师也要鼓励。经过长时间这样的操作,学生慢慢的就消除了自卑与紧张心理,自觉的养成问问题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有些教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学生不爱问问题。”或者“学生没有问问题的习

惯”,其实这主要是传统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太少的缘故,老师在学生面前除了严肃,更应该是和蔼与关切。与学生的心理接近,才会给学生提供提问问题的勇气和机会。在课堂上学生不敢问问题,那只是暂时的现象,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勇气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空间,让他做充分的考虑。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形式形成问题空间,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多个思维角度,一个问题多个思维来源等方式,诱导他们一题多问,特别要注意设计一些非常归性的而对启迪智慧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留有学生问问题的时间(原则上每节课不得少于10分钟),除了课内有时间保障外,课外也要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为了不放过任何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备一个“问题本”,随身携带,而且教室里也有“问题簿”或“问题墙”,对于出现的各种奇思异想,及时记录,整理,并定期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进一步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

三、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问”

“教是为了不教”。质疑教学法重要的一点是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不仅要告诉学生问问题的方法,也要作问问题的示范,要站在学生角度去问问题。这一点相当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弄通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前精心设计的一些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以便学生模仿和学习。教师也可以问代讲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促进他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开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学生学会问的前提。

四、实施正确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释问”

一般来说,学生提提出疑难问题后,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如果不给予妥善的解答,就可能损伤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好的问题,必然要以老师完满充分的解答为辅助。因此老师在解答之前就一定要备好课,对学生的问题要较好的预测。教师可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运用碰壁之后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如何正确分析,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还适时补充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动例子和材料或者深化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解答问题亦可乘机指导学生发散思维,系统性的学习。当遇到学生的“牛角尖式”的问题时,也要给予巧妙的解答,或者谦虚地向学生交代清楚。当然解答不是以教师给出正确答案为唯一作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反问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要掌握反问的火候和分寸,避免让学生难堪,挫伤其积极性。也可以让另一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最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

查阅工具书或者动手做实验、或者相互讨论、或者辩论等各种形式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教师对学生的解答切忌按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而应该注意鼓励学生的独创性。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钻研教材,全盘考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精心设问;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问;实施正确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释问。把握好了这四个方面,学生就会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深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