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阅读教学法的探究
质疑——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核心
1 . 作业— —新 教材 结合教 学 内容 , 阅读 提供 了较 多的“ 科
识 与思维 的一 体性 训练 , 来
做作 业和批 改作业是一 种人文活动 , 在此 , 生感 受到教 学 师 的才华 、 学识 、 风度和 修养 , 体验 到民主 的气氛 、 平等 的交往
和 进步 的快乐 。适 时适度 写好作业 评语 , 能沟通 师生 之间 的
一
听, 似乎 真的行得 通 , 肯定这位学 生肯动脑 筋, 我 然后让 大 家讨论 。讨论 有三种解 释 : 1 离开 ;2 斜 出的一 枝; 3 另一 () () ()
片忠心 , 可彰 日月 。可有 许 多同学深入 探究提 出疑 问: 葛 诸
枝 。联 系上下 文看 , 第三种 最好 , 因为开 头两句 ( 另一句 是“ 清 风 半夜鸣 蝉” 对仗 工整 , ) 名词对 名词 , 动词对动 词 , 形容词对
一
究的核心 。 因斯坦 说 : 爱 善于提 出 问题 并发现 问题 , 是学 生 自
主 学 习与主动探 求知 识的 生动表现 。 首先 ,教 师在教 学过程 中要 引导学 生在 阅读 中学会质 疑 问难 , 体现他 们 的个 性 。要充分激 励学 生钻研课 文 , 调动 学生 的积极性 。对 浅显 易懂 的课文 , 鼓励 学生 要深挖 , 中见疑 , 平 通 过 比较 、 展、 向、 拓 逆 想象等方 法让学生思疑 ; 对深奥 的课文 , 指 导学 生 由深 入浅 , 在难 中见疑 。可通 过 品析 、 向、 向思 变 逆 维 、 散思维 等深入研 究 , 发 多角度探 求 问题 。 在《 如 出师表》 , 时 教 参认 为诸葛亮 是一个“ 鞠躬 尽瘁 、 死而 后 已的忠 臣” 对刘 禅 ,
感悟——质疑——探究——运用——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不 死的 红心把 光 和 热 留在 了 人 间1
3 . 了解 了陈荒煤的人生经历 , 再读他写的《 广玉兰》 , 你 有什 么新的感受?( 托物言志) 4 . 是啊 , 陈荒煤虽然写的是广玉兰, 但更 多表达的是他
对生活的态度 , 对生命 力的赞美。 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 指 象 。 创 设情 境
’
1 . 声效渲 染 , 助推 想 象 声效 包 括音 乐和 效 果音 。 相 对 于直 观 的画面 , 它更 容 易 得 到解 决 。 语文 新课 程 标准 提 出学 生是 学 习的 主体 , 要积 ,
一
极倡 导 自主 、 合作 、 探 究 的学 习方 式 。学 习《 广 玉兰 》 最 后一
法言说的美, 我们还学到 了作者表达的方法。
新课 标呼 唤 教师 角 色的 转变 , 也 呼 唤课 堂策 略 的改变 。
的优 美 … …向往 美好 的 情境 ” , 从 而 感受 阅读 的 乐趣 。 然而 , 在教 学实 践 中我 们不 难发 现 ,因 为低 年 级儿 童 的生 活 经验 少, 知识 有 限 , 难 以对凝 练 的 、 抽 象 的文 字 有所 体验 , 感 情 朗 读往 往停 留在模 仿 的层 面上 。 心理学 研 究表 明 : 体 验 以情 感
移训 练 、 内化情 感 的 目的 。
“ 我 爱广 玉 兰的 幽香 与纯 洁 , 更 爱广 玉 兰无 比 旺盛 的 生
命 力。 ”
2 . 作者为什 么会对广玉兰有如 此深的情感呢?文字的 背后 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互相合作 , 寻求答案。 ( 引
导 学 生 查找 、 阅读 关 于 陈荒 煤 的 书籍 , 上 网搜 索他 的 资料 )
人 进 入 某 一 实 际情 境 , 或虚拟情境 , 或想象情境 , 都 能 激起 某种 体验 。因此 , 在 低 年级 阅读 教学 中 , 研究 创 设情 境 的 策 略, 对提 高 阅读 教学 有 效性 显得 尤 为重 要 。
质疑阅读教学法的探究
质疑阅读教学法的探究作者:李爱芳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年第02期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学则须疑。
疑点往往是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在关键的地方抓住一些疑难问题,深入思考,就会使读书不断得到深入。
只有对问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对问题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
因此,在阅读课文时,如果能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问难,并进行分析和解决疑难,就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
一、启发诱导,培养质疑兴趣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首先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质疑的兴趣和勇气。
在教学过程中,热情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
预习教材时找问题,在读第一遍课文时把不理解的问题或理解不够透彻的词语、语句等摘录下来,在头脑中形成多个问号,“为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时该如何提出问题。
如: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这篇课文我该学到什么?我从中体会到什么?对我有哪些启发?等等。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肤浅的、表面的,甚至不切合实际的奇思妙想,教师予以表扬,表示肯定,鼓励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课文,看看能否自己解决或小组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
学生尝到了小小的成功喜悦,积极性自然提高,学习课文时就会以疑促思,自觉主动地深入感知了。
二、精心设计,引导质疑深入有目的、有重点地设置疑问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策略,促进学生在重点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切中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
如,在讲读课文《荷花》时提问:①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荷花很美”?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荷花呢?③假如你是一只蜻蜓飞到荷花之中,你怎样去观察和表达荷花呢?④我是一朵荷花,感受又会如何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讨论,展开想像。
课堂阅读中引导质疑释疑方法浅谈
课堂阅读中引导质疑释疑方法浅谈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真正使阅读教学化繁为简、化知为能、化模糊为清晰、化无序为有序,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一直是语文教师关心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由谁生疑呢?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让学生学会阅读,成为符合对世纪要求的“能力型”的人才,就应该由学生自己质疑、释疑;而教师只是在何处质疑及如何质疑上加以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引导呢?1 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进行质疑释疑这种质疑释疑,抓住了阅读的关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阅读目标和要求)和集中性(相对集中于阅读的重点、难点),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
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
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住内容进行质疑释疑,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
2 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一些字、词组成一个能表达意思的句子,再由一些句群组合成段落,最后由众多段落构筑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是一个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
读者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一句到一句,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文章内容的连贯的整体意象。
如果对部分词语、句子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因此,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
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
写作的目的和作者的态度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
3 在文章前后“矛盾”处质疑释疑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
但文学创作有时为一定的需要会“违反”这种规律。
看鲁迅《祝福》中一段祥林嫂与“我”的对话:“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也许有罢。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质疑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以质疑为核心的教学策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和发现知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层次理解。
本文将探究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势、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质疑式阅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
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传输者,学生被动接受和记忆。
而质疑式阅读教学通过提出问题激发
学生的思考欲望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
动性。
质疑式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质疑是思维的起点,通过提
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学生
不再仅仅是被动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而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
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质疑式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
阅读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既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自
己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通过互动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解。
教师
要适时地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论文: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东方二小孟素萍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摘要:“学贵存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探讨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质疑能力阅读教学质疑方法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之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
爱因斯坦说:“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对学问有这样的理解:“学问”两个字,第一个字“学”和第二个字“问”,就是一定要学着怎样去问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
”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
当学生感到有问题存在,自己不得不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就被启动了。
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字、词、句、段,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
学生的质疑能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过来又能促使学生不断地质疑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从平常语句篇章中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得时时做有心人,持之以恒,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从课题上质疑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文眼、灵魂。
抓住课题分析思考,就能提出问题。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先请学生读课题,然后请学生说说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一些什么。
同学们兴致盎然地、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在哪儿?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为什么那个地方是鸟的天堂呢?在同学们兴趣浓浓的氛围中,我引导学生查字典,弄清了“天堂”的含义,准确把握了“天堂”在本课的含义后,同学们的兴趣更浓了。
质疑是探究式阅读的关键
质疑是探究式阅读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阅读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再创造的实践活动。
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以文本为中心进行跨时的情景对话,它从学生的“问”开始,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质疑是创新思维、发展求异思维的源泉。
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主动参与,发展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从而更好地活化、优化课堂教学。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先导。
特别对于小学生,对语文的喜欢还是厌倦,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我们努力摆正自己的角色,努力和学生拉近心理上的距离。
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让学生感觉老师是和蔼可亲的,是容易交流的。
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激发他们想问、敢问、乐问、好问的兴致。
其次,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运用故事悬念法、创设情景法、游戏竞赛法等,引起学生好奇,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很有意思。
第三,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我能行,语文并不难学,对学好语文有信心,从而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向老师提出多样问题。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起始阶段,学生往往会因为涉世未深、社会阅历和知识积累不丰富,造成所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让人难以琢磨,或过于浅白,没有思维价值,甚至虽是冥思苦想但仍然提不出切合文本旨意,引人深思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授之以渔”,通过示范启发,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模有仿,有法有循。
那么,可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呢?(一)抓住题眼,引疑问难。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能力的阅读教学策略。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质疑式阅读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动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以下是对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些探究和质疑。
质疑式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通过提出问题,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解释和答案。
这种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也有人认为质疑式阅读教学可能会过于追求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带来过多的负担和压力。
质疑式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提出问题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和分析文本内容。
通过解答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质疑式阅读教学只是一种策略,并不能确保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最佳程度。
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都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需要有针对性和差异化教学。
质疑式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背后原因和逻辑,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质疑和思考,学生可以发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见解。
质疑式阅读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受限于个体差异和知识储备的不同,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质疑式阅读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和能力。
质疑式阅读教学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和策略,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们对于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愈发深入。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而学生则需要被动接受。
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它通过提出问题和质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本文将探讨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实施方法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质疑式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提出各种问题和质疑,学生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 passively接受信息,而是需要通过分析和推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其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质疑式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为主导的,学生 passively接受信息,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
而质疑式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学生需要在提出问题和质疑的过程中自主探索解答,从而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教学策略。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和质疑。
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灌输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和质疑。
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对问题和质疑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和质疑,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需要在提出问题和质疑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学生在进行问题和质疑的思考和解答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归纳问题和质疑。
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做法: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兴趣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
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提问题,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例如我在执教《捞铁牛》一课时,在揭示课题时,我先出示“捞”字,让学生演示何谓“捞”,再接着发问:“捞”字怎样理解?学生回答:从水中取出物体叫“捞”。
随之,让学生用“捞”组词,学生组词:捞鱼、打捞……最后在“捞”字后面显出“铁牛”二字,引导学生思考。
这样一来,学生发现了问题:铁牛怎么会在水里?为什么捞铁牛?谁有那么大的本事能捞铁牛?并自然地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索阅读课文,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学生之所以能发现这些问题,缘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二、教给方法,学生有疑可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质疑?我认为:1.紧扣题眼质疑。
课文的题目往往起着点明中心旨意或对课文内容高度概括的能力,抓住题眼质疑导思,可以帮助学生疏通文章思路,为其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所以,很好地对课题质疑,可以训练学生审题以及概括能力。
如教学《“这个规矩不能有”》,可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要问的?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闸门一下子打开了:这个“规矩”指什么?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这句话是谁说的?此时,不必马上把结论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寻找答案。
从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抓关键词质疑。
为了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应训练学生找出句、段中的重点字词。
如教学《李时珍》第四自然段时,可启发学生抓住“完善”质疑:“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样的药物书才算完善的?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完善的药物书?把“完善”换成“完整”行不行?为什么?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和思维特点,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进而读懂这个自然段。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能有所发现 , 有所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 曾说过, 在人的心灵
深处, 总有一种把 自己当做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的固有
需要 , 这种需要在 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而在传
2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题 目是文章的眼睛, . 在文 章 中起着“ 画龙点睛” 的作用 , 有的题 目提示了文章 的重点,
步 得 出结论 ; 尝试 通 过基 因显 隐 性 的原 理来 解 释 现 实 生活 中的 生命 现 象 。
论 盯一 坛 期一
于青春期 的孩子来说, 实在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压制
了创造 力 , 制 了想 象 力 , 制 了表 现 力 , 抑 扼 统治 了学 生 思和 想 的 能力 , 堂 教学 是 刻 板 的 、 效 的 , 以新 课程 改革 势 课 低 所
盐城
04 0 40 0
都会大胆质疑了。在阅读 教学时 , 我们也应鼓励学生大胆 质疑。 如: 例 教完了《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一课后, 我就鼓励学
生 对本 课 内容 提 出 问题 。这 时 , 一位 学 生 提 出 了一 个 问 有 题 :老 师 , 文 的题 目能 不 能换 成 《 作家 和 小 老师 》 “ 课 大 ?我
生 。案例 如 下 :
1还给学生“ . 选择 自由” 权
( 学 生 要有 自由选择 学 习 目标 的权 利 ( 什 么 ) 1 ) 学
教师在备课阶段 , 就要将教学总 目标按学生的学习心
理“ 组 分层 以适应 不 同学 习心 理 的 学生 找 到适 合 自己 重 。 的 学 习 目标 。 如 : 例 在初 中生 物八 年 级 下册 《 因 的显 性 与 基 隐 性》 课 中 教学 总 体 目标 如 下 : 一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本文将从阅读目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阅读目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需要明确阅读的目的。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合理设置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设立质疑目的,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文章,增进对所读内容的了解。
1、明确阅读任务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明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质疑、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后,回答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对文章细节的理解、对作者用词意图的分析、对文章结构的理解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他们积极参与思考和交流,培养质疑能力。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然后进行讨论和解答,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灵活运用一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下面就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2、对比分析法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通过对文章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从而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三、课堂实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
2、组织讨论在课堂实践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培养质疑能力。
3、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感兴趣的内容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质疑能力。
阅读教学中培养质疑能力的三个策略
阅读教学中培养质疑能力的三个策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宋代教育学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可见,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
所以只有教学生学会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深入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学会联想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可见学会联想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
而丰富灵活的联想能力是构建知识的重要成分。
联想对于学生发散思维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让他们学会联想,至关重要。
有些词语,如孤立地看,或许难以明白其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或许不能引起读者对其含义的,但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联想思考,情形就不同了。
《祝福》中称带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做工的卫老婆子为“中人”;祥林嫂被婆婆抢夺回去,“中人”卫老婆子向鲁家道歉:“总是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
”“中人”旧谓为双方介绍买卖职业等并做个见证的人。
在《祝福》里,“中人”表面上是介绍职业,实际上是介绍买卖。
卫老婆子那“对不起主顾”的话,就是注脚,如果由“主顾”联想到“中人”,学生就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鲁镇人的眼里,祥林嫂为什么被视为商品了呢?”联想,有时候能帮助学生触及文章的底蕴。
如《荷塘月色》在写到由蝉声和蛙声把“”从“另一个世界里”拉回到现实里来时这样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什么也没有。
”学生读到这里,会觉得“”在羡慕蝉声和蛙声的“热闹”。
如果联想到前文,“”是为排遣“颇不宁静”的心情而独处“幽静的荷塘,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的,又怎么会心仪“热闹”呢?热闹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如果再联想到前文,“像今天晚上在苍茫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一个自由的人。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质疑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以提问和质疑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它强调学生角色的转变,要求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探究答案。
本文将从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定义、实施步骤、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探究其特点和运用。
质疑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以提问和质疑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它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问、思考、探究问题。
采用质疑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质疑式教学可以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尤其在语文、英语等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质疑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步骤分为四步:(一)制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在教材中挑选合适的篇目,制定相关的问题。
问题应该扣住本课的重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决心探究。
同时,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并且有具体的细节,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教材内容。
(二)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这个环节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举例、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三)解答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并经过自己或小组讨论后,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以确保他们正确地理解了教材内容。
这里教师需要简要地说明问题答案,并用相关的例子来说明问题的含义。
(四)总结与反思对于质疑式阅读教学来说,提问和探究问题并不是结束。
学生在解答问题之后应该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究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质疑式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的提问和探究问题,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质疑式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如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质疑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类有 益无损 的伙伴 ,因此 ,前面介 绍大雁 ,突出 了大 很 不 合 逻 辑 。
雁 的 可 爱 ,为 写 作 者 对 大 雁 的喜 爱 作 好 了铺 垫 ,这 样 学 生 3: 文章不是生活 , 是艺术作 品, 本 文 这样 写 ,
美 好 的 东 西 我 们 人 类 自然 也 要 保 护 ,因 此 二 者 相 辅 相 正 体 现 了作 者 的 别 具 匠 心 ,文 章 内 容 没 有 不 妥 ,作 者 成 ,都 是 写 作 目的 。 2 . 反思 : 以上 的教 学 情 景 ,学 生 就 是 和作 者对 话 , 才 产 生 了质 疑 ,有 了这 精 彩 的 课 堂 活 动 ,从 而 对 文 章
学 生 2: 我认 为 不模 糊 ,文 章 用 拟 人 的 手 法 介 绍 大
量 力 吗 ? 再 有 ,他 为 什 么 要 把 土 运 得 那 么 远 ,这 不 是 自找 麻 烦 吗 ? 还 有 明 显 的人 力 、物 力 不 够 还 去 挖 山 ,
雁 时 ,语 言 中 掩 饰 不 住 对 大 雁 的 喜 爱 , 暗示 大 雁 是 人 这 不 说 明他 蠢 吗 ? 因 此 , 文 章 内容 对 表 现 人 物 很 不 妥 ,
雁 的 呜 叫 、觅 食 、群 居 、飞 行 的 特 点 ,像 是 一 篇 以 介 活来推理 ,我们发现 文章想表 现愚公 不愚 ,却处 处写 绍 大 雁 为 目的 的说 明 文 ,怎 么 又说 抒 发 了作 者 对 大雁 他 愚 。 你 看 , 文 章 中说 他 九 十 岁 还 去 挖 山 ,这 是 不 自 的喜 爱 之 情 ,呼 吁 人 们保 护 野 生 动 物 是 目的 呢 ?
2 . 反思 : 以 上 教学 对 话 的 出现 解 决 了本 课 的难 点 问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质疑阅读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科 技 教 育随着新课改的进一部深入,由于对文本细致的“拆解”、反复的“历练”,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教学的新要求,文章往往由于被肢解而失去了整体美感,“串讲加解释”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学生不能从总体上感悟,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缺少教师的引领与指导,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又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时候学生往往不懂得怎样深入思考,也不能自主确定学什么,更谈不上能说出独到的见解和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些都制约和束缚者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学习效率的提高。
对此,我认为教学时应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每一个孩子天性中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要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学生完成目标的教学方法。
开展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好问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感知、感悟、鉴赏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1 感知层面感知层面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获得敏锐的感知,在阅读中必须要有较强的语感,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最浅层面。
也就是说,阅读是要以感觉为起点,更多地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达到对语言直接所指与间接所指的内涵完整而准确的把握与再现。
它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教学时,引导学生以课文题目、时间的发展,事情的来龙去脉、作者的创作方法等为切入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感知课文作好充分准备。
(1)紧扣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精炼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它是发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获得真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起到辅导的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要求。
一、从题目入手,质疑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是编辑或作者根据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深思熟虑而成的精华。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题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阅读变得更有趣味。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质疑:(1)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2)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3)能否拟用另一个题目?为什么?比如,在讲授《做一片美的叶子》时,学生提出质疑:“这首诗的题目叫《做一片美的叶子》,你想到了什么?叶子美在哪里?什么样的叶子是美的?你能换一个标题吗?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做人应如叶子的道理,化难为易,将课文蕴含的哲理浅显地表达出来,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二、从探讨词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文章是通过丰富的语言文字表达其思想内涵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引导精读,深入探索,认真钻研,仔细领悟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的含义,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及价值观的。
关键词句能够体现文章的主旨;能够揭示人物性格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品质;能够统率全句乃至全段、全文;能突出事物的特征,使说明的内容准确……如何把握关键词句并质疑呢?讲授《哪吒闹海》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读第二至第四段,指导学生抓住描写哪吒动作的词语,如“跳进大海”“取下”“一摆”“掀起”“一闪”“扔去”“一纵身”“抖出”等进行质疑,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哪吒的机敏和果敢。
三、从中心入手,教会学生质疑中心思想往往就是一篇文章的心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用心抓住了重点段落和中心句等相关的问题,就能探求到问题的核心,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对解决问题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疑阅读教学法的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学则须疑。
疑点往往是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在关键的地方抓住一些疑难问题,深入思考,就会使读书不断得到深入。
只有对问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对问题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
因此,在阅读课文时,如果能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问难,并进行分析和解决疑难,就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
一、启发诱导,培养质疑兴趣
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首先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质疑的兴趣和勇气。
在教学过程中,热情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
预习教材时找问题,在读第一遍课文时把不理解的问题或理解不够透彻的词语、语句等摘录下来,在头脑中形成多个问号,“为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时该如何提出问题。
如: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这篇课文我该学到什么?我从中体会到什么?对我有哪些启发?等等。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肤浅的、表面的,甚至不切合实际的奇思妙想,教师予以表扬,表示肯定,鼓励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课文,看看能否自己解决或小组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
学生尝到了小小的成功喜悦,积极性自然提高,
学习课文时就会以疑促思,自觉主动地深入感知了。
二、精心设计,引导质疑深入
有目的、有重点地设置疑问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策略,促进学生在重点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切中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
如,在讲读课文《荷花》时提问:①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荷花很美”?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荷花呢?③假如你是一只蜻蜓飞到荷花之中,你怎样去观察和表达荷花呢?④我是一朵荷花,感受又会如何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讨论,展开想像。
这样,学生就会从课文中勾画出荷花美的语句;就会体会作者仔细观察,发挥想像;就会领悟作者和我自己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要巧妙、要有趣、要质疑出一定深度有趣的提问可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又能活跃探究问题的课堂气氛。
提出的问题应巧在“点子”上,同时要经过认真思考讨论之后,才可以解决的问题。
如,教学《鸟的天堂》,课文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第二个却没有加呢?读书善问,巧疑,有深度有价值。
又如,教学《秋天的怀念》,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我”为什么要去看菊花?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地震中的父与子》“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去体会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感知亲情相通,品味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又能引导
学生深入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挖掘、发现、探寻问题的答案,还能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大胆放手,教会质疑方法
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把最宝贵的时间、最宝贵的尝试机会、最宝贵的发表观点与思想的空间和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时间留给学生。
我想,放手及鼓励学生质疑比教师在课堂上句句都讲,句句都分析的满堂灌来得更实在,课堂教学效果更高。
只是教师应因势而导,随机点拨,教会学生由“不会问”到“善于问”的方法。
第一,围绕课题寻找疑点。
如,学习《军神》一文,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①刘伯承将军为什么被称为军神?②“军神”是什么意思,从课文哪些语句中体会“军神”?通过提这些疑问,学生学习课文之后,轻而易举就理解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从字词句入手,寻找疑点。
如学习《鲸》一课,可启发学生抓住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设疑:①鲸是最大的动物。
②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③鲸有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④《鲸》这课,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认真学习课文,就不难掌握本课的知识了。
第三,抓住课文重点寻找疑点。
阅读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的重点,通过比较,从中发现疑问。
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可引导学生寻疑解难:老班长尽心尽力照顾三位小红军,而自己光荣牺牲,反映了他的什么品质?这样,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得到深刻的理解。
四、围绕问题,提倡质疑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文中重点句、课文插图、课文结尾等地方进行多思多想,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力争把问题提得深、清、新,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上探究问题,发展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提出各人看法,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讨论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新颖观点。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爱因斯坦成功的话语,激励我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