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教案”扼杀“备课”
备课岂是“抄教案”
有限的时间里把文本 中所有的信息都传递给学生 ,
是不可能的, 也是低效的。因此 , 哪些 内容是学生必
篇课文或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
田
2 1 年4 00 月
思考 的 、 必须 获得 的 , 哪些 是不重 要甚 至不必 去纠
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时 , 也许媒体的形象呈现是个 好方法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有争议或单个学生无法 解决时 , 也许小组讨论是个好方法 ; 当一个阅读话题 生成 了, 学生的自主学习、 思考也许是个好方法 ; 当
学生 有疑 问 , 无法 深入 思考或 无法解 决 时 , 教师 的引
的, 在备课时教师要仔细斟酌 , 正确取舍 。如一位
师在讲授《 太阳》 一课时的教学步骤如下 : 第一步 , 求学生认真阅读后 , 说说课文写什么 , 并把内容写
在黑 板上 ; 第二步 , 理顺 序 , 学生将 内容 编号 , 透 让 渗
位 。同样是默读 , 第一学段应要求“ 学习默读 , 做到 不出声 、 不指读 ”第二学段则要求“ ; 初步学会默读 ,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则进 ;
一
的备课 目 标发生 了偏离 , 形式陈旧单一, 质量和效益 低下 。如何才能改进备课 ,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 的源头活水 呢 ?笔者试 以语 文学 科为 例作 一些初 步
形象美 、 人格美 、 语言美 ; 当以学生的视角探析文本 时, 教师就要思考学生喜欢学什么 、 可以学什么、 不 爱学什么 , 把准学生学习的疑点 、 难点和兴奋点。
二、 悉心 确定 目标
一
文章内容 , 也指表达方式 , 包括学什么、 怎样学、 为什
么 写这 些 和为 什 么这 样 写 … ・ 课 堂 是个 常 量 , ・ 但 在
课前准备好教案,让课堂更加高效有序
一件好事情的开始,不应该仅仅只在当天的工作时刻才开始思考如何去完成。
对于一位任教中小学的老师来说,准备好每个教学班的教案,在课前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还会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高效有序。
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可以事先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整理得更为系统化,这样才能够确保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表现。
在现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教师们可以借助各种电子设备或者是互联网资源,来更加全面地掌握所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并将此转化为更加详细的教学计划。
如果教师能够提前准备,整理好教案、PPT、讲义等,在课堂上就能够由心所欲地让自己的教学计划实现,并且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跟随讲师的老师,同时也能够及时的排除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师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还可以将自己所了解的教学要点、难点、重点整合成一份简明明确的计划,帮助自己在上课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如何去解决问题。
教学班级的素质和水平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往往需要教师将自己的教学任务内容和关键点进行浓缩,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更加专注于老师的讲解。
对于教学班级的课程和难度的差异,教师也要在课前进行考虑。
例如,对于初中三年级有同时教授数学和英语课程的教师来说,不同年级所需要的课程难度和课程深度都是不同的。
对于初中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良好的准备,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所要讲授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适时地引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的内容。
在教师面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时,教师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就需要教师掌握课前的准备和教案制定思路,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地规划出教学重点,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并且在课堂上进行不同考题的分类和解答。
让课堂更加高效有序的方法之一就是讲师需要在课前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尽可能的达到完美的教学目标。
在课前准备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深入地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美国华盛顿州《优秀教师行为守则》【精选】
美国华盛顿州有一个《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共26条,规定了教师面对学生时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指出了教师职责的界限。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许锡良逐一点评这些行为守则,并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是点燃学生思考的火炬,而不是让某门学科变成“技术活”。
1、记住学生姓名。
这一条其实是既简单又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对自己的姓名都很关注。
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就是在开始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美国是一个非常注意尊重人权的国家。
对他人的尊重,首先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来尊重,而不作为一种身份来尊重的。
所以,对优秀教师的要求中记住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姓名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比而言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并无这一条。
2、注意参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偏见,且与辅导员联系。
这一条说明美国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注重历史和过程的,要求切合实际,做到客观公允。
不能因为过去的缺点错误,就戴上有色眼镜来看一个人。
也不因为过去优秀,就放松了对一个学生成长的警惕。
而要求“与辅导员”联系说明美国学校的教师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教师既育智又育德,一个人对学生的成长全包揽了。
而且要完全奉献,不完全奉献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合格教师。
教师与辅导员的身份不是同一的,而是有所分工的。
美国学校有大量的辅导员(相当于专职班主任或者专职生活导师),力求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所以美国学校20人就是大班上课了,15人以下才叫小班。
辅导4 11 201628员专门是为学生的生活及品行而设的。
而教师主要是在知识与智慧上为学生提供服务。
在美国教书与育人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来分工合作来负责完成的。
不像我们强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3、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热爱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办事公道。
美国学校对教师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具体的要求,教师要有自信,学生才可能有自信。
教师不能成为社会上的被压迫者。
真诚公正而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其实也容易得到到学生的好感。
美国教师普遍有幽默感。
幽默是一种轻松的智慧。
别把备课当作“写教案”
别把备课当作“写教案”作者:喻焱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32期在学习与实践新课程理论的过程中,我曾这样认为,既然课堂是生成的,那就可以简化备课,于是我就在备课环节进行了简化。
可现实情况是,缺乏了备课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课堂上所期待的动态生成却很少出现。
我才猛然醒悟:没有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同时,很多同事十分注重显性备课,即写教案,却忽略了隐性备课,写教案之外的功夫。
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点滴感悟,与大家共享。
一、备课不是“写教案”提到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
但是当前很多老师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就照着教案书去抄,备课书写工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及教后小记都书写得很“认真”,甚至超前(有的课未教到,教后小记已写上)。
还有些老师直接到网上照搬名师的教学设计或者现成的教案,忽略学生的存在,上课时也是我行我索,教案并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老师付出的劳动和学生的学习效桌显然不成正比。
二、隐性备课更重要最早隐性备课的说法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提出的。
他认为显性备课是指写教案,而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备课。
显然,隐性备课比显性备课重要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
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语道出教师备课之真谛。
隐性备课是一个教师的“内功”,很难看到,也难于诉诸文字。
“内功”做得足,则会事半功倍。
如何做足“内功”,个人认为隐性备课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1)提前预习。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拿到一篇文章,老师也要像学生一样提前预习,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有时遇到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去查找资料,弄明白了,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乱。
摒弃备课陋习 提升课堂效率
摒弃备课陋习提升课堂效率作者:李锡赓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18期辽宁辽阳●李锡赓众所周知,教师的备课是课前的准备、运筹和预设,只有课前准备充分,课上才可能成竹在胸。
但在实际工作中,备课中的陋习屡见不鲜。
1. 简单抄写教案很多教师把备课看得很简单,不看参考书、不看教材就能写出教案来,有的甚至借来上年度的旧教案一抄了事。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教案同。
教师们的这些教案看上去项目挺全,可细节基本看不到,越来越简单化。
这样不拿备课当回事,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研究的教师,其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专业素养也就自然很低。
2. 备课内容“换汤不换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统一设计了新版本的教案,可在工作中却发现,虽然一些教师在备课中能体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能把以往的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各项内容基本不缺项,但多数课节却懒于写教学后反思及二次备课后的备课注释信息。
这样,日复一日,教师们又在重复旧的模式,继续“穿着新鞋走老路”。
3. 随意叠加集备“成果”一次数学科的教研活动,三位教师上的都是《分数的认识》这节课。
我们听后,感到很乏味,因为他们套用的是同样的模式:同样的复习导入,不变的课堂的导语;一样的讨论汇报,研究探讨不变的问题;一样的环节,一样的练习题,一样的板书,一样的总结。
就这样,把集体备课后的“成果”机械地搬进自己的课堂。
不一样的教师,面对不一样的学生,使用一成不变的教案,这样走集备的捷径,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怎能和新课堂接轨呢?由此,教学上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课堂。
我们要时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持续启发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不断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我们就应该摒弃备课中的陋习,做到以下几点:1. 思想意识要过关备课质量的高低诠释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底线。
教师如何合理利用教案?
教师如何合理利用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有机地组合起来,为有效教学提供指导和保障的文本材料。
但是,教案也并非是万能的,它的作用需要得到合理利用,否则,它可能会对教学产生反作用,甚至妨碍教学的发展。
那么,教师如何合理利用教案呢?以下是一些经验总结和个人见解。
一、教案需符合教学需求制定教案时,教师应首先考虑的是班级特点和教学目标,教案应从这两点出发。
教案要符合班级特点,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小学教学时,如果班级中存在睡眠不足的学生,那么就不能安排太长的课堂时间,太复杂的题目。
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定解决问题的课堂组织形式。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制定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制定教案时,不要生搬硬套,一定要结合班级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创作,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
教案应选取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清晰。
对于较为复杂的知识点,可以采用讲授、演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三、教案需要不断完善教案只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部分,不能代替教师的思考和创造力。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检查教案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反思。
如果发现教案存在问题,则应及时做出修改和完善。
定期更新教案,也是教师常做的事情之一,这对于班级变化较快的年级尤为重要。
只有教案更新、完善,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提升。
四、教案不能过于依赖教师在制定教案时,不能过于依赖教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判断和针对性地实施。
教学中的变化是随时发生的,如果教师过于依赖教案,可能会导致学习进度太快或太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五、多元化教案很重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制定各类教案,例如基础知识讲解、交互性课堂、小组探究式学习等教学形式。
正确备课的重要性——教案设计的关键
教案设计是教师备课的关键环节,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正确备课,是指教师在制定教案时要详细、全面、科学的规划教学内容。
这样一来,无论是从教学效果还是教育意义上来看,都能够使教学更加顺畅、更有针对性、更有有效性。
一、正确的备课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教案设置,应涵盖了教学主题、思考问题、知识体系、教学材料、学习方法、能力培养、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
教师要依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当前教育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教案结构和教学内容。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容易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正确的备课能够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教育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仅能够理解知识,更能够把它们应用到社会实际问题中。
教师在备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地传授知识点。
而是要结合实际生活,将所教授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植根于学生的结果。
这样一来,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程所涉及的具体知识点,做到学用合一。
三、正确的备课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备课时,不仅是要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更是要遵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在备课时,教师能够量身定制教学材料,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查找、筛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极大提高。
如何在备课中实现“正确备课”呢?下面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1.制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
这是一份健康教案设计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了解这一阶段的目标,展开相应的准备和安排,并思考如何能够达到课程涉及的各项目标。
2.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增添教材内涵。
确保所选教学材料与课程的目标完全匹配,并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教育的真实意义。
3.细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制定教案时,教师需要把重点及难点讲解得更加详细,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要对问题进行多次解析,保证学生的理解。
如何让教案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如何让教案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还能提供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评估依据。
然而,有些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教案,甚至认为教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灵活性。
那么,如何让教案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呢?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教案的作用和价值。
教案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教学计划,更是教师教学思路和方法的体现。
教师应该将教案视为自己的好帮手,而不是一种限制。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顺序和时间,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同时,教案也可以帮助教师评估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案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教案的设计和编写。
教案的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同时,教案的编写应该清晰明了,结构合理。
可以使用标题、关键词、图表等方式来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
此外,教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只有设计和编写出质量高、操作性强的教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再次,教师应该善于调整和改进教案。
教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同行评议、学生反馈等方式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教师还可以不断丰富和更新教案的内容和形式,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的变化,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应该善于分享和交流教案。
教案不应该成为教师个人的秘密,而应该成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学科组会议等方式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教案,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案分享平台、教学博客等途径将自己的教案分享给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
善用教案二字,助力教师备课解题
教师备课解题是课堂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但是,备课解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面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不断地思考教案的编写和修改。
如何更加高效、科学地完成备课解题工作,成为了教师备课解题的重要问题。
此时,我们不得不提到“教案”这个工具。
教案是指教师为了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所设定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是教师观察、思索、设计教学的产物。
善用教案二字,不仅有助于减轻教师备课解题的负担,还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本篇文章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善用教案,助力教师备课解题。
一、结合课程特点,编写个性化教案对于不同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特点编写个性化教案。
个性化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掌握知识,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编写个性化教案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和严密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更好地为学生设计教案,使教学更加灵活自如。
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对教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个性化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备课效率。
二、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
教学大纲是课程实施的总体规划和组织,教师应该通过这个规划进行教学设计。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学大纲,掌握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难点,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细致的设计和安排。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教学大纲的指导和规范,确保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案不偏离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水平。
三、不断完善教案,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不断地完善教案,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
通过总结、反思和修改教案,教师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在完善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要求。
教案备不是仅仅照搬课本,而要让学生获得提高!
教案编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它不仅是教学的指南,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媒介。
不过,对于些教师来说,教案备课只是简单地照搬教材或根据教材自己编写,忽略了教学过程中需求学生发展主动性、创新性和探究性的实际需要,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教案虽然是教学的重要指引,但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
教学的核心是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在能力,让他们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教案备课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知识点和技能的讲解,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教案编写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探索、自我评价,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个性差异上,教师应该注重多元化教学,既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心理,灵活地选择教材和教法,也要结合教学实际,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探索。
这样,才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有效对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教学方法教案编写不应局限于横向教学方法,要适当引入纵向与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积极运用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科内和学科间交叉融合,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方法包括游戏式教学、情境式教学、任务型教学、交互式教学等,只有教师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为轻松愉快,更为高效。
三、注重课程实施效果教案编写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尽可能地减小教学数据和概念的负担,增加学生的思考和实践,注重课程实施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
对于教学的效果要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教案,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四、注重与时俱进当前,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教学中的实践和技术不断更新和变革。
因此,为了不断地改进教学,在教案备课中,教师需要着眼于教学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小学教案的使用禁忌及应对策略
小学教案的使用禁忌及应对策略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在使用教案的过程中,有一些禁忌需要教师们注意。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案的使用禁忌,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教案的使用禁忌之一是过于依赖教案。
教案只是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有些教师可能会过分依赖教案,完全按照教案上的步骤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这样做会使教学变得僵化,缺乏灵活性。
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案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灵活运用教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教案的使用禁忌之二是忽视教学的多样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
有些教师可能会将教案作为统一的标准,将所有学生都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样做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案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第三,教案的使用禁忌之三是缺乏创新和变化。
有些教师可能会将教案作为固定的模板,每次都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样做会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保持注意力。
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案时应该注重创新和变化,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最后,教案的使用禁忌之四是忽视反思和调整。
教案只是教学的计划,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些教师可能会固守教案,不愿意调整和改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案时应该时刻保持反思和调整的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禁忌,教师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教案。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再次,教师应该注重创新和变化,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活动,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严格执行教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2
《严格执行教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2。
一、教案的定义及意义教案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工具,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案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规定、所需教材的选择、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及过程、评估方式的设计等方面。
教案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等,对教学的全推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严格执行教案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而教案的制定,则是实现教学过程有效控制的必要手段,只有在严格执行教案的前提下,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提高。
二、严格执行教案的过程及意义制定教案、严格执行教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考虑,制定出能够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目标。
2、选取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等方面的考虑,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
3、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要从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室的状况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出能够确保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4、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应该注重以“问题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实施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上,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科学、严谨的评价方式。
严格执行教案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
实行教案,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严谨、认真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无小事,教案周密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无小事,教案周密备课: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这件事,其实并不容易。
无论是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还是在传统的纸笔书写时代,教学总是充满着挑战和变数。
如果说,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庄重使命,那么教学无小事,教案周密备课则是实现这个使命的重要推手,是落实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为什么要周密备课老师在备课时,需要很好的掌握教材,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框架,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教案。
教案周密备课是一种具有“预防性”保障作用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获得有效的教育和学习,同时也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二、周密备课的步骤周密备课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需要老师细致地策划、谨慎地安排,重点在于对教育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科学分析和要求。
一次成功的教学,凝聚了老师的心血和智慧,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深厚的收获。
具体而言,周密备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教师应该具备真心关心学生的品质,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
2、提出教学目标,明确所要达到的效果教师需要认真地分析教材及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并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制定科学、系统而易于理解的教学目标,再通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改进等措施,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达到这些目标。
3、计划教学流程,细致周到为了使学生获得深度和广度上的知识,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仔细规划教学活动,分析选择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以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并使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
4、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主导因素之一,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降低学习压力和困难,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实现高效课堂只有拥有科学、系统、周密备课的教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教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如何充分利用教案,提升教学效果
《教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如何充分利用教案,提升教学效果教案是指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教学目标和要求编制的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文件,它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教案的设计和编写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充分利用教案,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一、教案的重要性1. 教学蓝图教案是确定和规划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和进度的蓝图。
每个教学单元都应该有一个教案,它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可以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
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编制教案,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充分准备,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
教师可以借助教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 监控教学进展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监控教学进展,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具体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如何充分利用教案,提升教学效果1. 坚持认真编制教案教师应认真对待编制教案这一环节,做好每个教学单元的规划和准备,确保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充分的准备和计划。
编制好教案,既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 加强教学管理和监控教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管理和监控的工具,也是教学效果体现的依据。
教师应当利用教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掌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3. 注重教学评价和反馈教师应在教学结束后分析、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学过程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教案制作的注意事项1. 教案的语言应简明清晰教案的内容应该容易被理解和掌握,教案中的语言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避免用太多的专业术语,以免引起学生的困惑和误解。
小学教案的使用禁忌及解决方法分享
小学教案的使用禁忌及解决方法分享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然而,有时候教案的使用可能会存在一些禁忌,这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教案的使用禁忌,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第一,教案过于僵化。
教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和步骤,但有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案,使得教学变得僵化。
他们严格按照教案的要求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学会适时调整教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
第二,教案内容过于繁杂。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为了追求完美,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堆积在教案中。
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无法充分讲解每个知识点。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所取舍,将重点知识点和难点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适当的讲解。
第三,教案缺乏个性化。
有些教师在使用教案时,只是简单地将教案的内容照搬照抄,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第四,教案缺乏反思和改进。
有些教师在使用教案时,只是将其视为一种形式,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反思和改进。
这样一来,教师可能会陷入教学的固定模式中,无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应该在每次教学结束后,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根据反思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第五,教案缺乏足够的细节和深度。
有些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只是简单地列出教学内容和步骤,缺乏足够的细节和深度。
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在编写教案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提供足够的细节和深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总之,小学教案的使用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禁忌。
别让“教案”扼杀“备课”五篇
别让“教案”扼杀“备课”五篇第一篇:别让“教案”扼杀“备课”别让“教案”扼杀“备课”——给教师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备课空间沭阳县汤涧中心小学张峰孙迎霞教师书写教案一直以来在教育界被尊为金科玉律,这本应该是无可厚非的问题,一些老一辈的教育家都提倡教师写教案,并且他们自己也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教案。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教案”这一老师的基本功却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
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案”是用来干什么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一清二楚。
“教案”是“教学方案”的简称,它的定义为:老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准备实施的教学方案。
说得再直白一点,“教案”其实就是老师把课前备课思路在纸上的具体呈现。
这才是“教案”的庐山真面目。
它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是使教学更流畅,更完整,把自己的教学思想贯彻得更彻底。
如果一个老师要想写好一份高质量的、属于自己的教案,就必须认真备课,对教材钻透、挖深,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堂高质量的课,就会有一篇高质量的教案,因为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就能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教案。
这也就让一些人这样断定:一份高质量的教案代表的就是认真的备课,就是一堂高质量的课。
渐渐地在人们意识当中,教案演变成了评定教师是否认真备课的唯一标尺了。
每次检查教师业务时,教案的检查就首当其冲,数一数教案的课时数够不够,看一看教案的书写认不认真,每个课时的份量足不足,是详案还是简案等等。
似乎一个教师的教案的格式越完整,书写的越认真,内容越充足,就可以证明这位教师的备课就越充分,教学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一位教师的教案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就得被指名批评,而且是多次批评,只要是学校开检查总结之类的会议多多少少都要拿出来涮涮,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久而久之,我们的教案就有披上了另一层外套——为了检查,我们教师写教案的目的就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教案与备课、上课脱节了、脱离了。
新课程下备课“六备” 忌照抄参考书忌搬教案
新课程下备课“六备” 忌照抄参考书忌搬教案脑中有“纲”,胸中有“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新课程下备课的“六备”■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教研室白守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笔者认为备课应做到“六备”。
一是脑中有“纲”。
这个“纲”指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为它是课改的纲领性文件,新课程的功能、内容、结构、方式、评价和管理的“六个改变”,我们必须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胸中有“标”。
这个“标”指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某一学科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它是编写教材的依据、进行教学的依据、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年末督导评估的依据。
其中学习水平目标写得非常清楚,备课时必须清楚。
三是腹中有“书”。
这个“书”是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师生对话的基础,对教材要学会加、减、乘、除,“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师要有专业底气,对教材做到“懂、透、化”,也就是说教师要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做到融会贯通,使教材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
四是目中有“人”。
这个“人”指是学生,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防止“尖子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老师费力不讨好”的被动局面。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对象,群体个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要考虑到。
就语文学科来讲,每一个学生的书写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语言习惯、储备习惯都是迥然不同的,教师备课时必须了如指掌,然后因材施教。
五是心中有“法”。
这个“法”指的是方法,“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尽管“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在备课时,既考虑到怎么教,也考虑到怎么学。
教法固然重要,但学法更重要,法国著名文学家拉辛说过:“上帝如果一只手拿着现成的真理,一只手拿着寻求真理的方法,我宁愿选择寻求真理的方法而不要现成的真理”。
教师不能依赖教案
教师不能依赖教案教师不能依赖教案引言: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
然而,教师过度依赖教案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使教学变得僵化。
本文将探讨教师不能过度依赖教案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教案的作用与局限性1. 教案的作用:-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教学进度。
- 教案可以提供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帮助教师组织教学过程。
- 教案可以作为教学评估的依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案的局限性:- 教案不能完全预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教案可能限制了教师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使教学变得机械和呆板。
- 教案可能使教师过于关注教学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二、教师不能过度依赖教案的原因1.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度依赖教案可能会使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
2. 限制教师的创造力:教案过于详细和固定,可能会限制教师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使教学变得机械和乏味。
3. 无法应对突发情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对突发情况。
过度依赖教案可能使教师无法灵活应对这些情况。
三、教师应如何合理利用教案1. 灵活运用教案:教师可以将教案作为教学的参考和指导,但不要过于依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改教案。
2. 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
教案只是教学的工具,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3. 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只有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教师才能在没有教案的情况下进行高效的教学。
结论: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具,但教师不能过度依赖教案。
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让“教案”扼杀“备课”——给教师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备课空间沭阳县汤涧中心小学张峰孙迎霞教师书写教案一直以来在教育界被尊为金科玉律,这本应该是无可厚非的问题,一些老一辈的教育家都提倡教师写教案,并且他们自己也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教案。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教案”这一老师的基本功却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
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案”是用来干什么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一清二楚。
“教案”是“教学方案”的简称,它的定义为:老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准备实施的教学方案。
说得再直白一点,“教案”其实就是老师把课前备课思路在纸上的具体呈现。
这才是“教案”的庐山真面目。
它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是使教学更流畅,更完整,把自己的教学思想贯彻得更彻底。
如果一个老师要想写好一份高质量的、属于自己的教案,就必须认真备课,对教材钻透、挖深,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堂高质量的课,就会有一篇高质量的教案,因为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就能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教案。
这也就让一些人这样断定:一份高质量的教案代表的就是认真的备课,就是一堂高质量的课。
渐渐地在人们意识当中,教案演变成了评定教师是否认真备课的唯一标尺了。
每次检查教师业务时,教案的检查就首当其冲,数一数教案的课时数够不够,看一看教案的书写认不认真,每个课时的份量足不足,是详案还是简案等等。
似乎一个教师的教案的格式越完整,书写的越认真,内容越充足,就可以证明这位教师的备课就越充分,教学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一位教师的教案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就得被指名批评,而且是多次批评,只要是学校开检查总结之类的会议多多少少都要拿出来涮涮,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久而久之,我们的教案就有披上了另一层外套——为了检查,我们教师写教案的目的就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教案与备课、上课脱节了、脱离了。
它成了一种摆设、装饰品,它被用来装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责任心,教学效果。
用一句话来说“教案”的目的变质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不正常的现象中发现“教案”真的变质了。
1、“教案”的创作变假。
刚才笔者已经提到“教案”是一个教师在认真备课后撰写出来的,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并针对自己的教学风格所设计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教学流程后在书面上的体现,这就是说一篇合格的教案必然是具有个性化的,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结晶。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大多数教师的的教案都不是自己独立创作的,或者说根本就是一种机械式的抄录,不加思考,照抄教案。
教师在写教案时不是根据自己备课的情况去写,而是舍本逐末,通过《教案》之类的书,把别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抄照搬下来。
有的教师甚至连抄都不抄,把以前的老教案拿过来改头换面,将往年的备课本换上新封面当作本学期的备课,权且应付了事。
试想,这样的一篇教案如何去指导教师去上课。
还有的教师“拿来主义”,把《教案》或别人的教案收为己用。
2、“教案”的内容变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案是用来指导教师上课的,纵观我们的课堂,从事实上来说,把我们多数的课堂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与教案相比,你会发现,教师上的是一套,而教案上写是另一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路线,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
笔者曾在检查中发现一位教师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第二教时的教案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爬山时的艰辛,体会老人到底累不累。
”看到这儿我不仅就迷惑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怎么去教?在我们这儿连一个小土包都没有怎么让孩子去说出爬山的感觉呢?这样的教案内容在我检查或平时与教师的交流中还发现过许多,相信很多教师都有同感。
教案内容的变味还体现在另外一点上,就是课时数的设计,有的教师在教案上把一课设计为两课时,可有时候两个课题根本上处理不完应教学的内容,要用上三个课时的时间,那第三个课时的教案怎么办呢?有时教案上写了两个课时完成,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只用了一个课时的时间就完成了,那多写出来的那么课时怎么处理?3、“教案”的流程变形。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用来在上课时指导教师教学用的,所以它应该是在教师针对一篇课文的备课后、在要教学这篇课文之前这一段时间里完成的。
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教案往往都不是这样出现的,它不是超前就是超后,有的教师为了省事,把一时期的教案,甚至半个学期的教案早早地就写好了,这种情况比较少,更多的是在课上过完了,教案没有写,然后匆匆忙忙地利用一个星期,甚至更少的时间突击式地把落下的教案补成。
这都违背了教案的本义。
为什么“教案”这个教育界的金科玉律蜕变成今天的地步呢?在走访时,我从许多的老师的交谈中发现了他们对教案的这样两种看法可能是导致教案变质的原因。
1、写教案成了一种负担——费时耗力。
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许多、甚至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教师们都认为教案已经成为自己教学工作的累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算一下,备好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大约要花费一到二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一些刚踏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所需要的时间还要更长,每位教师每天大约是两到三节课,那么每天用来备课的就需要三到四个小时。
但“教案”的要求仅仅把课备出来是不行的,还要把备课的思路写下来。
我们都知道,一位教师就是机械式地抄写一篇教案也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把我们的备课思路转化为教案这还是一个边想边写的创作教程,所需要的时间当然会更长一点,我们权且算着五十分钟吧(其实这个时间是不充足的,我询问过许多教师,他们当中不少人认为如果要把自己想好的备课流程写下来,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那么把备课的思路写成教案又要花费去老师的一个半小时到二个小时。
这样算起来,每天教师每天花在备课和写教案的时间就要四个小时左右。
2、写教案没有必要——写教案不等于备课。
我在和这些教师在交流时,也提出:“写教案是一位老师的必修课,一个老师如果不写教案怎么上课呢?”当时有一位教师反问了我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你应该问一个教师如果不备课怎么上课呢?”这句让人值得回味的话,不仅让我提出了一个疑问:教案等于备课吗?备课就一定要写在教案本上吗?这个问题以前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现在提出来细细地揣摩,它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与探讨。
一个教师辛辛苦苦地用一两个小时备好一个课时,还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把它写下来,试问一个已经被教师构思好了的教学流程,为什么非要把它一字不漏地写下来才算数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已经在脑中形成了较为具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教学流程中一些细节加以把握,把课堂中会出现生成的内容加以标注,把教学的重难点加以提醒,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方方面面都一丝不苟地写下来。
“穷则变,变则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教案”的问题有必要作出改变,让“教案”不再阻碍教师的备课,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种不成熟的建议,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改变写教案的形式。
在这里笔者想对教案作一个新的认识:不一定是写在教案本的才叫“教案”。
我们要从它的本质上去理解它,它是用来呈现教师的备课思路,是教师把自己在备课中对教学时的一些注意点、关键处或者有必要重点讲解的地方等作一个批注用来提醒自己,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所以我们不应该强调它的呈现方式,它可以由多种方式呈现。
认真备课不等于认真写教案,只要是能让教学者把自己的备课方案能较好地在课堂上加以运用,那么它写在什么地方都应该是一篇优秀的教案。
所以我们的备课形式要更新,再也不能是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这样的“三个一”来备课了。
下面笔者提出几种备课的形式,以此来抛砖引玉。
1、直接在教材上备课。
我们的课堂是围绕教材来的,教师围绕教材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学生围绕教材根据教师的引导学习知识,没有了教材我的课堂如何去教学?把课堂比作是阵地,没有了教材等于没有了武器,把师生看成是朋友,没有了教材就等于没有了交流的纽带……其实,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非常注重教材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在上课时,拿着教案上课的远远没有拿教材上课的老师多。
在笔者检查教师业务的时候,曾发现很多教师在自己的教材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添添写写,教材中的每页的空白处基本上都会有备课痕迹,再仔细地看看写的内容,那可都是教师备课时的心血,都是能够很好地引导自己课堂教学的精辟的语言、智慧的火花呀!笔者和他们交流:“你们写了教案为什么还要在教材上备呢?”“写在教案本是用来查的,写在教材上是用来上课的。
”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老师们浪费了多少心血后发出的心声。
既然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主要道具,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备课思路体现在教材上呢?在许多老师的教案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大段大段地摘抄教材中的内容,然后在下面写下自己对这段话的教学构思,这样的内容如果直接备在教材上既方便又实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而且在教材上备课也便于教师在教学时去参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
2、直接在听课笔记上备课。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渐渐体会到:听别人的课也就等于自己在备课。
一节同样的课,在自己没有上之前听一听别人的是如何去教学的,在听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加入自己的想法:这个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处理得好,如果我来教学的话,我会怎么把这个好的地方用于自己的教学环节中;这个教学环节授课教师没有处理好,如果是我来处理这个教学环节我会怎么做等等,一边听一边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听课笔记上,一节课听完了,这课时的教案也就完成了。
而且这样的教案是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即学习了别人成功的经验,也汲取了别人失败的教训。
因为它是从实践中来的,所以它也是经得住推敲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集体备课。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有一千人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们对同一教材的看法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备课时都会加入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在这独特的教学设计中有自己精彩的地方,但也可能出现考虑不周的地方,把一个年级的教师集中起来,集思广益,各位教师把自己的备课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取长补短,这样每个教师的备课都会变得更完善。
而且把教师的备课时间分散了,几个教师用同样的时间把备课完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师再也感受不到了压力。
把这种备课方式与上面提到的第二种备课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先集中一个年级中教同一学科的教师,大家做下来,针对一个单元的教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把大家的意见整理为教案并根据集体备课的教案指定教师进行上课,其余教师负责听课,在听课的时候把自己对教案中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和修改,然后自己再进行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加显著。
4、教后记也是一种教案。
教师的备课和教案往往都是在课前完成的,一个课时结束了,那么备课和教案也就随之结束。
在这里笔者认为,在一个课时结束后,备课和教案还可以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