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料】本科护理专业生理学课件-8尿生成汇编

合集下载

生理学临床医学第8章尿的生成和排出课件

生理学临床医学第8章尿的生成和排出课件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入球端 45 出球端 45
血浆胶压 肾小囊内压
25
10
逐渐加大
10
有效滤过压 10
逐渐下降
滤过平衡(filtration equilibrium) 点:
滤过停止 入球端 EFP = 45-(35 + 10出) 球端 = 0mmHg
滤过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滤过过程中不断升 高,最终滤过动力与阻力相等(有效滤过压=0), 有效滤过终止。
滤过分数 (filtration fraction, FF) 定义: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GFR/RPF) 正常值: 125/660×100%=19%
3. 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EFP) EFP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肾小囊内压)
肾小球滤过的实验证明 微穿刺(micropuncture)技术和 原尿(primary urine)成分分析
原尿
血浆
超滤液
1.滤过的结构基础 ● 滤过膜(filtration membrane)的构成
内: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窗孔70~90nm 中: 内皮下基膜:网孔2~8nm(主要) 外: 肾小囊上皮细胞:足突裂隙膜4~11nm
的现象。 结构基础:球旁器
小管液流量↑→ 致密斑Cl-、Na+等离子转运↑→ 颗粒细胞分泌肾素→局部Ang-Ⅱ↑→入球小动脉收 缩→ GFR ↓
(2)神经和体液调节
1.肾交感神经 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
2.E、NE、血管升压素和血管紧张素 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3.前列腺素、NO:使肾血管扩张。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生理学课件-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课件-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 超滤液量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 的比值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2.67+1.33) =2.0kPa(15mmH g) >0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无滤液生成
①应急时交感N兴奋 → 肾血管收缩→ 肾 血流量↓
②应急时NE、E、VP、 AⅡ分泌↑→肾血管 收缩→ 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 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 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原尿=血浆超滤液 滤过的屏障:滤过膜 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
二、肾血流及其调节
肾血流特点
1. 机体供血量最丰富的器官 流量≈心输出量1/4~1/5 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 保持稳定。 2. 不同部位供血不均 皮质∶外髓∶内髓 = 1.00∶0.25∶0.06 3. 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
肾炎——糖蛋白(-)通透 蛋白尿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 •T12-L2发出 •经腹腔神经丛支配肾动脉、 肾小管和颗粒细胞。 •肾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 上腺素,调节肾血流量、肾小 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 素释放。 •肾的各种感受器可经肾神经 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并从脊髓 投射到中枢的不同部位。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

生理学本科尿生成与排出课件

生理学本科尿生成与排出课件

12
34
✓ 机制:通过刺激肾小管上
✓ 影响因素:心房钠尿肽的
皮细胞上的钠钾泵,促进
分泌受血压、血容量、肾
钠离子和水的再吸收
血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尿生成的异常情况
尿量异常
01
尿量过多:可能由肾功能亢 进、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 引起
03
尿液颜色异常:可能由尿液 中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 等成分异常引起
05
细胞等含量异常
尿液颜色和性质异常
01
尿液颜色异常: 如红色、棕色、 绿色等,可能 与尿液中的血 红蛋白、胆红 素、胆绿素等 有关
02
尿液性质异常: 如尿液浑浊、 泡沫多、有异 味等,可能与 尿液中的蛋白 质、糖分、细 菌等有关
03
尿液量异常: 如尿量过多或 过少,可能与 肾脏功能、尿 道阻塞等有关
04
肾小球滤过作用是尿生成的第一步, 也是尿生成的主要动力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01
肾小管是尿生 成的重要器官,
负责重吸收水 分和电解质
03
肾小管重吸收 的主要方式是 主动运输和被
动扩散
02
肾小管重吸收 的主要功能是 维持体内水和 电解质的平衡
04
肾小管重吸收的 主要物质包括水 分、钠离子、钾 离子、氯离子等
A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受血 浆渗透压的影响
C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受血 压的影响
E
B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 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D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受血 容量的影响
F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受肾 功能的影响
心房钠尿肽的调节作用
✓ 心房钠尿肽是一种由心 房肌细胞分泌的激素
✓ 作用:调节尿液生成和 排出,维持体内水和电 解质平衡

生理学ppt 课件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ppt 课件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为4种压力的代数和。
由于肾小囊内滤过液中的蛋白质 浓度极低,由这些蛋白质形成的 胶体渗透压可以忽略不计,故肾 小球有效滤过压可以表示为: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滤过平衡:由于血液流经肾
小球毛细血管时不断生成滤
过液,血液中血浆蛋白浓度
外层:由肾小囊的上皮细胞构成。上皮细胞有很长的突 起(称为足),突起相互交错对插,突起之间有裂隙膜, 膜上有4~11nm的小孔,是滤过膜的最后一道屏障,大 分子的血浆蛋白质不能通过。
滤过膜对滤过分子具有机械和电学两重屏障作用,故被 滤过物质通过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其分子的大小和所带 的电荷。
• 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作用:半径 < 2.0 nm的物质(如葡萄 糖),可以自由通过;半径 > 4.2 nm的物质(如血浆蛋 白),不能通过;半径2.0 nm ~ 4.2 nm的物质,随其有效 半径增加,滤过量逐渐降低。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 ·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原尿流入肾小管后称 为小管液。当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时, 其中的水和溶质全部或部分被上皮细胞重新吸收入 血的过程。
(一)重吸收的部位和方式及途径
1.重吸收的部位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都具有重吸
(三)球旁器(近球小体)
球旁器(近球小体)是位于皮质肾单位旁的结构,由 近球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三部分组成。
远曲小管 球外系膜
细胞 出球小动脉
致密斑
入球小动脉 近球细胞
• 近球细胞 :位于入球小动脉中膜内的肌上皮样细 胞,在其细胞质中有颗粒,可以分泌肾素。
•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端的一些上皮细胞,感 受小管液中的NaCl含量变化,将信息传递给近球细 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生理学》课件——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课件——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主动重吸收:耗能的情况下,逆电-化学梯度转运的过程 被动重吸收:顺逆电-化学梯度和渗透压差转运的过程
20
(三)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 1、Na+,Cl-和水的重吸收 2、K+的重吸收 3、HCO3-的重吸收 4、葡萄糖的重吸收
21
1、Na+,Cl-和水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重吸收的 NaCl和水占滤液总 量的65%-70%
HCO3-的重吸收量占 滤过总量的99%以上 近端小管重吸收
80%-90%
26
4、葡萄糖的重吸收
葡萄糖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 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有一定限度。 肾糖阈:尿中刚开始出现葡 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葡萄糖的吸收极限量:两肾全 部近端小管单位时间内重吸收 葡萄糖的最大量。
男:375mg/min 女:300mg/min
17
4.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
滤过膜面积↓→肾小球滤过率↓ 滤过膜通透性↑→蛋白尿、血尿
5.肾血浆流量——改变滤过平衡位置
肾脏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变关系 肾血浆流量↑→ 血浆胶渗压上升速率↓ →EFP递减速率↓, 滤过平衡靠近出球端→滤过率↑
18
二、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原尿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 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大部分水和溶质 被重吸收入血的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一)重吸收的特点 1.选择性重吸收
意义:是保证尿量不因GFR变化而大幅度改变,保持尿量和 尿钠相对稳定。
34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肾交感神经
✓ 与肾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结合,使肾血管收缩而减 少肾血流量。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 肾血流量↓→GFR↓
✓ 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血管 紧张素、醛固酮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NaCl 的重吸收

生理学课件2018版 08尿的生成与排出 护理本科 人卫第四版

生理学课件2018版 08尿的生成与排出 护理本科 人卫第四版
– HCO3-的重吸收,H+、NH3、K+的分泌 2学时 – 葡萄糖的吸收 • 尿的浓缩和稀释 • 尿生成的调节
2学时
5
学习目标
• 熟悉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的区别及其功能;了解球 旁器的组成及功能;熟悉肾血流量的特点、自身调节的 现象及机制;了解肾脏的功能
• 掌握滤过膜的组成及其屏障作用;掌握有效滤过压的组
–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660 ml/min)
– 19%
24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 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正比 – 肾小囊内压:反比
– 血浆胶体渗透压:反比
25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 肾血浆流量 – 影响滤过平衡 • 滤过系数
– 面积
– 通透性
26
案例问题
• 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水肿、酸中毒、高血压、贫 血、骨密度降低的原因? – 肾脏的功能
– 葡萄糖:近端小管;肾糖阈的概念
15
肾脏功能概述
• 泌尿功能: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 调节水、电解质、酸碱、渗透压平衡 – 调节动脉血压
16
肾脏功能概述
• 泌尿功能 – 尿量:1000~2000 ml
• 多尿:> 2500 ml
• 少尿:100~500 ml
• 无尿:< 100 ml
17
肾脏的生理功能
• 内分泌器官
– 肾素 – 促红细胞生成素 – 活化维生素D3
成;熟悉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的概念;掌握肾小球 滤过的影响因素
6
病例——慢性肾功能不全
患者女性,30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8年。本次因恶 心、呕吐频繁,进食困难而急诊入院。查体:血压 140/100 mmHg,眼睑、双下肢水肿,面色、睑结膜苍白。

生理学课件: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课件: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水分子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 阴离子 白蛋白
外层 中层
内层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特征:
①溶质分子有效半径
r <4.2nm MW<69000
②溶质分子所带电荷
(四)肾脏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T12-L2
- 神经节换元 - 节后神经:NE 作用:血管收缩
肾素分泌 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和调节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脏的功能解剖
肾的结构的合称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 和肾髓质。
肾髓质renal medulla形成15-20个肾锥体, 顶端为乳头孔。 肾盂离开肾门下行并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一)肾的功能单位——肾单位(nephron)
二、HCO3-的重吸收与H+分泌:
1. HCO3-重吸收:被动过程 主要在近球小管 重吸收的特点:
⑴ 以CO2的形式; ⑵ 优先于Cl-的重
吸收
⑶ 与Na+-H+逆向
交换呈正相关 (H+分泌↑→重吸收 HCO3-↑)。
HCO3-的重吸收
2.H+的分泌
⑴机制: 主动分泌。
①Na+-H+交换 ②H+泵(闰细胞)
主动重吸收→细胞为正
管内为负的电位差
↓ K+顺电-化学梯度分泌
(易化扩散)入小管液
K+通道
Na+-K+泵
Na+通道
Na+-K+交换
⑵ K+分泌特点: ①Na+-K+交换与Na+-H+交换具有竟争抑制。
酸中毒:Na+-H+↑,Na+-K+↓→泌K+↓→高血钾症 高血钾症:Na+-K+↑,Na+-H+↓→泌H+↓→酸中毒

《生理学尿的生成》课件

《生理学尿的生成》课件
尿糖
尿糖升高常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等,有助于糖 尿病的诊断。
尿的特殊成分与临床意义
1 2
酮体
尿中出现酮体提示脂肪代谢紊乱,常见于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胆红素
尿中出现胆红素提示肝胆系统疾病,如黄疸。
3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阳性提示尿路感染,有助于尿路感染的 诊断。
尿液的渗透压与临床意义
高渗尿
高渗尿常见于高热、脱水等导致 的高渗性利尿,也可见于肾脏病 变。
酸碱平衡
当体内酸碱平衡失调时,例如酸中毒 或碱中毒,会刺激酸碱感受器,影响 肾脏的尿生成调节。在酸中毒时,尿 生成减少;在碱中毒时,尿生成增加 。
除了氨、氢离子、尿素外,肾小 管和集合管还会分泌其他物质, 如药物等。
02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肾血流量对尿生成的影响
肾血流量增加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 多。
肾血流量减少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 。
肾血流量稳定
肾小球滤过率保持稳定,尿量相对 恒定。
肾小球滤过率对尿生成的影响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导致尿量增多。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稳定:尿量相对恒定。
内分泌调节
抗利尿激素
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增加水的重吸收,减少尿生成。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当体内血容量减少或血压下降时,肾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 收,减少尿生成。
自身调节
渗透压
当体内渗透压升高时,例如大量摄入 高渗饮料或发生高渗性脱水时,会刺 激渗透压感受器,使尿生成减少。相 反,渗透压降低时,尿生成增加。
滤过膜的结构
肾小球滤过膜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 足突细胞构成,能够选择性滤过血液 中的物质。

生理学课件2018版 08尿的生成与排出 护理本科 人卫第四版PPT82页

生理学课件2018版 08尿的生成与排出 护理本科 人卫第四版PPT82页
生理学课件2018版 08尿的生成与排 出 护理本科 人卫第四版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临床生理学PPT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2)课件

临床生理学PPT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2)课件
①应用哇巴因选择性阻断Na+泵时,Cl-和Na+的重吸 收就明显减少。
②呋塞米(速尿),高效利尿药,作用于髓袢升 支粗段的同向转运体, NaCl重吸收就明显减少。
1Na+-1K+-2Cl-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受激素调节)
(1)远曲小管始段
Na+-Cl-同向转运体,
基底侧膜上有Na+ 泵;
噻嗪
2019/10/11
主要内容
◆肾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的生成调节 ◆清除率 ◆尿的排放
思 考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非常 有趣的事,比如人一天 生活中有“三不留”,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
二氧化碳 粪便 多余的水 尿素
H2O
H2O随溶质重吸收, Cl-未被吸收。
后半段:Na+、Cl-被动吸收(细胞旁途径)1/3
①Cl-顺浓度梯度经紧密
连接进入细胞间隙,
Cl-被动重吸收。
②Na+顺电位梯度经紧密
H2O
连接进入细胞间隙,
Na+被动重吸收。
H2O随着溶质通过紧密连接途径重吸收
近端小管后半段NaCl重吸收示意图
近曲小管Na+重吸收的泵-漏模式:
越近入球小A,有效滤过压越大。 滤过阻力=滤过动力时,达滤过平衡,滤过停止。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全身血压在 80-180 mmHg范围内, 滤过率保持不变。 在大失血的时候下降。
(二) 肾小球囊内压
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阻塞时可增高,有效率过 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尿的浓缩和稀释(自学)
学习目标 1.简述尿浓缩和稀释发生的部位、基本条件与
关键因素。 2.简述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及其维持。 3.解释高渗尿、低渗尿、等渗尿的定义。
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是决定尿浓缩或稀释的关键因素。 如当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增多,使远曲小
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且为高渗尿(即尿被浓缩);反之,通过相反的机制,则尿量 增多,且为低渗尿(即尿被稀释)。
无机盐中主要是氯化钠,其余为硫酸盐、磷酸盐 和钾、氨等的盐类。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尿生成的过程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滤过膜 (图)
2.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小囊内压)。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 率。
平均为125ml/min。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升高, 滤过率增大,如低蛋白血症时。 3.肾小球的血浆流量改变:增大,则滤过率增大,反之减少。 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具 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段加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相反, 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加快, 从而使具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段缩短,肾小球滤过率减 少。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增加,超过肾糖阈, 部分葡萄糖不能被近球小管重吸收,小管液渗透 压增高,妨碍了水和NaCl的重吸收,而使其排出 增多,故原尿增多并出现糖尿。
2.球-管平衡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1.H+的分泌
见图
2.NH3的分泌 3.K+的分泌
H+-Na+交换与K+-Na+交换之间有竞争抑制现象。 如在酸中毒时, H+-Na+交换增强,而K+-Na+交 换则变弱,可能出现高钾血症。
(2)主要生理作用: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 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 。(见图)
三、醛 固 酮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 。 作用:主要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
Na+和水的重吸收,促进K+的分泌,所以,具有 保Na+ 排K+ 和增加细胞外液量的作用。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 统和血K+、血Na+浓度的调节。 (见图)
本科护理专业生理学课件-8尿生 成
肾脏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肾脏通过尿的生成:
①可以排出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 内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浆渗透压; ③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如钠、钾、碳酸氢盐
以及氯离子等,排出氢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肾脏解剖结构
肾单位
滤 过 膜
肾小球
尿量与尿的理化性质 一、尿 量
1.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2.有效滤过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3)肾小囊囊内压
3.肾血浆流量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改变 滤过膜的通透性:通透性增大,可出现蛋白尿、血尿。
滤过膜面积:面积减小,滤过量减少。
2.有效滤过压改变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当动脉血压降到80mmHg以下时,
尿的比重在1.015~1.025之间。 渗透压为30~1400mOsm/L。
尿的颜色、比重、渗透压以及化学成分等, 可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故在临床上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临床检验常验尿)
尿的成分
尿中含水分约95%~97%,固体物只占3%~ 5%。后者又可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盐两大类。
有机物中主要是尿素,其余为肌酐、马尿酸、尿 色素等。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相应下降,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 滤过率也降低。当动脉血压降至40~50mmHg以下时,肾 小球滤过率将降为零,出现无尿。
肾小襄内压:囊内压升高,滤过作用减弱。肾盂或输尿管 结石、肿瘤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尿管阻塞,有些药物 若浓度太高,可在小管液的酸性环境中结晶析出。某些疾 病溶血过多,血红蛋白可堵塞肾小管。
终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一般为 160~180mg/100ml或8.88~9.99mmol/L), 称为肾糖阈。
(二)影响肾小管重吸收作用的因素
1.小管液中பைடு நூலகம்质的浓度
由于小管液中的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高,使 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 透性利尿。如甘露醇和山梨醇利尿。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及其影响因素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按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为125ml计算,
每日生成的总量可达近180L,而终尿量一般 为1.5L,说明原尿中的水99%以上被重吸收 入血。
重吸收的基本方式分为被动重吸收和主动重 吸收两类。
几种重要物质的重吸收
(1)Na+和Cl-的重吸收 (2)水的重吸收 (3)HCO3-的重吸收 (4)K+的重吸收 (5)葡萄糖的重吸收
正常成人尿量为1.0~2.0L/d,平均为1.5L /d。
如果每天的尿量长期保持在多于2.5L,为多 尿;每天尿量在0.1~0.5L,为少尿;少于 0.1L,为无尿 。
正常成人每天约产生35g固体代谢产物,最少 需0.5L尿量才能将其溶解并排出。
二、尿的理化性质
pH在5.0~7.0之间。荤素杂食者尿呈酸性; 素食者尿呈弱碱性。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
学习目标 1.简述肾交感神经兴奋时对尿生成的影响。 2.阐明ADH和醛固酮对肾小管功能的调
节作用。 3.说明心房钠尿肽的来源和作用。
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二、抗利尿激素(ADH)
(1)合成与释放:ADH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神经元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至神经垂体贮存和 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