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视角看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语言课程、数学课程、文学与艺术课程、历史与文化课程、社会分析课程、道德思考课程等。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其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它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

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二、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1、语言课程2、数学课程3、文学与艺术课程4、历史与文化课程5、社会分析课程6、社会分析课程7、道德思考课程三、通识教育的意义有哪些1、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因而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使通识教育溶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中,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即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

3、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并能“仰望星空”的人才。

4、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可在相当程度上,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多样趋势下通识教育论文

多样趋势下通识教育论文

多样趋势下的通识教育的探析摘要通过对通识教育概念的梳理,我国高等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自由教育及通识教育关系的辨析,探究本土化的通识教育概念界定,在通识教育概念界定之下,寻求通识教育最优化课程设置。

关键词通识教育自由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解放初期,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由解放前的通才教育向专业教育转变,“专业化”教育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

专业化的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随着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社会的发展,这种过分专业化的弊病开始显现,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较弱,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1995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行改革,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改革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都已经积累了关于通识教育的经验。

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理念与目标的偏差,常常使通识教育成为一种形式被泛化,使其课程设置偏离其教育的本质。

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素质教育、自由教育之间的关系辨析,期望能对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给予一定的借鉴。

一、通识教育概念梳理迄今为止,通识教育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

我国李曼丽学者搜集了从19世纪初期通识教育一词到提出以来到目前为止、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著作及著名学者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表述,共计50种左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通识教育的内涵被赋予一定的时代特征,而且各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本身定位不完全相同,通识教育的内涵也稍有差异。

我们不能追求概念表述的统一,但要把握通识教育最基本的要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通识教育。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

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

19世纪之前generaleduca tion,liberaleducation一般指中小学教育的总称。

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摘要: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欠缺深度、通识教育课程缺少规划、通识教育不受重视、师资力量欠缺等问题。

搞好高校通识教育,需要加强高校通识教育的理论建设、规划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以及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求学理念。

关键词:通识教育;问题;思考虽然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但是通过高等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得到均衡发展,并形成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道德与个人修养,是每所高校所担负的基本教育使命。

高校中通识教育必不可少,其重要性毋庸赘言。

但是,通过对某些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通识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重视。

一、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缺乏深度对通识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认识无疑是实践通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什么是通识教育?”课题组进行了调查问卷和访谈。

结果显示,问卷调查中,多数人都能选择最能体现通识教育内涵的选项,即认为通识教育是“人文和科学教育融合,拓宽视野、启发心智,通过整合的知识,完善人格”;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是基础性的知识;还有一些人则对什么是通识教育说不清楚。

但是在与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受访者对通识教育存在如下认识偏差,一是认为通识教育就是开设选修课,丰富学生的知识;二是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三是认为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

从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上,可以看出,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的理解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欠缺深度,对通识教育应该上升到教育理念的高度来认识并作为必需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足够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才在通识教育实践中怎样实施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环节,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通识教育课程缺少规划由于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学校在进行通识教育过程中,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上缺乏统一思想,课程设置杂乱无章,各行其是,没有全盘考虑与统筹安排,缺乏核心课程,专业化程度高,对通识教育教学目标不清。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免费在线预览全文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入手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备注
人文类
中国文明史
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入手,以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为主线,简要介绍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流变、基本精神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影响,并结合中西文化论争简要介绍文化交流及文化主体意识,介绍传统文化中对中华民族、甚至人类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文明成果,课程中亦会少量加入以旧体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的美学解读。
人与环境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学科性质;人与水;人与大气;人与土壤;人与生物;人与固体废物;人与物理环境;人与全球变化;环境多样性;五律观、环境规则观与和谐观;环境调控与科学发展等。
经济学
本课程着眼于效率、公平、人的行为决策的依据等内容进行经济学启蒙教育,明确其为社会管理及稀缺资源的学问。主题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逻辑思维与推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逻辑学关于概念、判断(命题)、推理、论证,以及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对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在实际运用与表达中的一些逻辑问题,将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训练。
大数据与统计分析
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是数据量极速膨胀的时代,大数据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词。大数据挖掘和融合利用将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对大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正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焦点。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大数据的特性以及对数据挖掘、分析、处,物理则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性表达。本课程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

通识教育政策文件

通识教育政策文件

通识教育政策文件一、教育目的和原则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团队协作和跨学科知识。

通识教育的原则包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促进知识的整体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应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

教学要求包括: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通识教育需要建立一支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包括: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为保障通识教育的质量,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

包括: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教学质量;定期开展教学效果评估,及时反馈教学问题和改进措施。

五、资源保障和投入通识教育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和投入,包括:提供足够的教学场地和设施,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加强图书资料和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大对通识教育的经费投入,支持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六、学科建设和科研支持通识教育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科建设和科研支持。

包括: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新兴学科的发展;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创新;加大对通识教育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七、国际化办学和交流合作通识教育应注重国际化办学和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包括: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交换生项目,拓宽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教育论坛,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与存在若干问题[论文]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与存在若干问题[论文]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与存在的若干问题摘要:自提出通识教育概念之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都积极发展高校通识教育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几乎均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通识教育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课程设置、师生重视程度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通识教育发展历程存在问题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高校就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这是通识教育第一次与高等教育联系起来。

自此,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都在积极发展高校通识教育体系。

然而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条件、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认识不同,在通识教育的发展水平上也存在巨大差异。

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几乎所有高校都有各自的通识课程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1.通识教育的概念理解1945年,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

这种通识教育可以赋予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等,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1]。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本”,是对于人类知识总括性和综合性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内心统一的认识观与世界观,并通过理性与感性的均衡发展,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

著名学者罗素认为,科学具有固有价值和内在目的,而非功利性的学问(例如历史、文学、建筑、绘画等),虽然看不到直接的功利性效果,却是人类所必需的[2]。

大学作为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应该在尽可能坚实的知识基础上促进人的认知发展,要求各学科的平衡,而不应该偏向人文或者自然科学中的任一科。

目前,通识教育尚未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概念。

各个国家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也不同,通识教育的概念与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而进一步丰富。

尽管如此,各个国家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的认识却是统一的。

通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育。

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地方高校国际化通识课程体系构建

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地方高校国际化通识课程体系构建

公关世界 \ PRWORLD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地方高校国际化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文/罗金(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2)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通识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

建设国际化通识课程不仅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内在统一,也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重要途径和实现手段之一。

本文对国际化通识课程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地方高校构建国际化通识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构建原则、体系构成等核心问题。

关键词:国际化通识课程,课程体系,地方高校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通识教育改革的深入,国际化通识教育这个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国际化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狭隘的、局限于特定领域的教育模式,也不是一种没有具体应用的空泛理论。

相反,它是一种全面的、普遍的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广泛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通才和专才。

通识教育是一种为进一步的专业教育做准备的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完整的人。

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普及广泛的知识和培养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人类对永恒理想和完美人格的追求。

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通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价值已成为全球趋势。

随着国际化通识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课程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国际化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这为国际化人才需具备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清晰界定。

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多种基本要素,包括深谙国情文化——了解自己所处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环境;具备对全球化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洞察力,以及对历史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的认知;精通外语,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了解国际贸易、国际法律等方面的规则和标准;具有扎实的区域国别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面向全球、开放包容的视野。

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教与学

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教与学

科学和 人 文素 养 ; 其次在教 学 内容 、 教 学 个 本 科 教 学 的 全 过 程 。 系、 教 学模 式和 教 学 方 法带 来挑 战 。 因此 , 根 模 式 和 教 学 方 法 上 呈 现极 大 的 灵 活 性 , 为 据 新 时期 高 等 教 育的 特 点 , 探索 通识 教 育 背 学 生 提 供 更 大 的 发 挥 空 间 , 而 专 业 教 育 则 4 单向传授与双边互 动 景 下 课程 教 学 的一 股 规 律 , 对促 使高 等 教 育 必 须 依 托 特 定 的 背 景 , 重 在 培 养 学 生 的 专 新 课 程 体 系 要 求 每 个 学 生 的 积 极 参 宗 旨的 回 归有 着 积 极 的 意 义 。 业技能。 通 识 教 育 和 专 业 教 育 既 相 互 对 与 , 实现师生问 、 学 生 间 的 良好 互 动 。 这 个 立, 又相 互 统一 。 一 方 面 通 识 教 育 能 很 好 问题 的难 度 在 于 : 一 方 面 由于 我 们 长 期 教 地 弥补 传 统 教 育 中 知识 结 构 的 单 一 ; 另一 育 的 缺 失 使 学 生 没有 养 成 勇 于 表 达 自己观 1 精深教育与全 面发展 精 深 教 育 与 全 面 发 展 代 表 着 不 同 的 教 方 面 过 于 空 泛 的 通 识 教 育 往 往 因 缺 乏 明 点 的 习惯 , 害 怕 出错 , 羞于开 口; 另一 一 方 面 育理念 和人才观 。 我 国 传 统 教 育 虽 然 也 一 确 的 背 景 和 专 业 支 撑 , 使 学 生 学 无 目标 、 也 可 能 因为 学 生 对所 讨 论 的 问 题 准 备 不 足 直 强调 教育对 人 的全 面 塑造和培 养 。 “ 师 学 无 动 力 和 无 所 适 从 。 因此 , 只 有 将 通 识 从 而 无 法 提 出 自己的 观 点 。 在教学实践中, 者, 传 道授 业 解 惑 也 ” , 所 谓 传 道就 是 教 会 教 育 与 专 业 教 育 有 机 地 结 合 起 来 , 实现 博 针 对 这 个 问 题 我 们 做 了 大 量 细 致 的 工 作 。 学 生 做 人 的道 理 和 养 成 良 好 的 品 质 ; “ 知 之 学 与精 专 的 相 统 一 , 才 能 达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者 不 如 好 之者 , 好之 者 不 如 乐之 者 ” 也 寓 意 目 的 。 例如, 基 础 力 学 课 程 中 的 许 多 理 论 了培 养 学 生 学 习兴 趣 的 重 要 性 。 但 总 体 上 都 有 着 很 好 的 历 史 和 生 活 与 工 程 背 景 , 在 说传统 的教育还是 以知识 传授为主 , 尚 未 长 期 的 发 展 中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研 究 方 法 和 形成全 面发展的 教育理 念和结构体 系 。 美 力 学 文 化 , 将这 些背景、 方法 、 观 念 和 人 文 国 教 育 家 和 心 理 学 家 布 鲁 纳 与 前 苏 联 教 育 情 愫 融 入 到 专 业 教 学 中 , 将 有 助 于 激 发 学 家 赞 科 夫 都 有 感 于 传 统 教 育 远 远 落 后 干 时 代要求 , 认 为 教 学 不 只 是 学 生 获 得 知 识 的

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

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

2009年12月第12卷第6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Xi ’an U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 ience (Socia l Sc iences Edition)Dec.2009Vol .12No .6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李雪梅(6—),女,陕西户县人,西安石油大学外语系讲师。

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李雪梅(西安石油大学外语系,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以人为本的大学通识课程应该为满足大学生各种层次的人生需要而设置,这是符合马克思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

具体应开设高等教育学、逻辑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科技史等课程,并重视隐性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通识课程中图分类号:G 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77X(2009)06-0103-03 十年来的通识教育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使教育界基本达成一些共识。

清华大学李曼丽综合多方意见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和非职业的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有责任感的良好的社会公民。

[1]许多专家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弱化深表忧虑,提出要在通识教育中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把科学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杨东平提出,针对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分裂,以及日益专门化的学科壁垒,通才教育并不否定科学教育和专门教育,但它旨在为学生提供“统一的知识”。

与专业教育相比,它是指更为基础的和普遍的知识,从而是一种更为重要的知识。

它不仅关心如何做事(t o do ),同时关心如何做人、如何生活(t o be ),以克服专门教育造成的精神世界的贫乏和人格的孱弱、分裂,而培养“统一的人格”。

[2]王生洪指出:“通识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

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素质,都是在通识教育的坚实基础上方能得以造就的。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通识教育是一种基于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的能力。

本文将就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索。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和意义通识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的能力。

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了解各种文化、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通识教育还能够促进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意识,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要全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方面的课程。

2. 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使学生能够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包括讲座、研讨、阅读、实践、参观等多种形式,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4. 评价方式要科学合理通识教育的评价方式应该科学合理,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批判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5. 教师队伍要优化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要优化,既要有专业背景和学术造诣,也要有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通识教育政策文件

通识教育政策文件

通识教育政策文件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我国决定实施通识教育政策。

本政策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卓越领导力的优秀人才。

一、政策目标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学科知识之外的才能和技能,使他们具备系统性、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成为全人发展的个体:通过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学术、艺术、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通过积极推广国际交流项目,培养学生具备世界文化和语言交流能力,增强他们适应全球化社会的能力。

二、政策内容1.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各大学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个人兴趣,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涵盖科学、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课程应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认知和思维能力。

2.推广选修课程:鼓励学生选修与专业无关的课程,增加他们的课程选择空间。

选修课程可以涵盖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3.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包括留学、交换生、游学等。

这些项目可以帮助学生跨越国界,了解其他文化,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和跨文化合作能力。

4.设立通识教育评估体系:建立通识教育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成果进行评估。

这可以促进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帮助学校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实施策略1.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

2.促进学科融合:学校可以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或学院,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校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学术交流及学生互访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探析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探析

2 0 1 3 年 第 1 瑚( 总 第 6 1 l 期 ) 又 放费 封
锄圆凹吩鹱孤盟 国
我 国 高 校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设 置 问 题 探 析
胡 丽 萍
( 北京 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 院 , 北 京 1 0 0 0 2 9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 通 识教 育在 中国 高等教 育领域 受到 高度 重视 , 各 高校纷 纷进行 通识教 育课 程改 革和 实践 , 但在 实践 中还存 在 通识课 程 目标 不明确 、 比例不合理 、 管理 不规 范等 问题 。我 国大学通识教 育课程 需要 从界 定通识课 程 目标 、 完善课程 设置 、 理 顺 管理 关 系等 方面进行 改革。 关键词 : 通识教 育 课程 设置 存在 问题 对策思 考
( 2 ) 文化 和 信 仰 ( C u l t u r e a n d B e l i e f ) 。( 3 ) 实证 和数 学 推 理
( E m p i r i c a l a n d Ma t h e m a t i c a l R e a s o n i n g ) 。( 4 ) 道 德 推 理
化3 个 课 程 组 。三 是 学 科 关 联 要 求 。
哈佛大 学于2 0 0 7 年对本 科通 识教育 进行 了一 次彻底 的 修正 . 提 出新 的通识 教育课 程知识 领 域及课 程具 体标 准 , 将 原来 的外 国文化 、 历史研 究 、 道德 推理 、 定 量推理 、 科 学与 技
曼丽 采用“ 理想 类型 ” 方法 , 从 性质 、 目的和 内容 三个 角度对
美 国大 学通识 教育课程 一般 由几类 核心 课程 ,几百 门 课程组 成。在美 国加州各大学 的通识 教育课程 体系 中, 最 普 通 的形 式是 核心课程 。学校 根据 人才 培养 目标及 自身 的通 识教育 理念 , 组织 一组或多组课 程作 为核心课程 。加州州 立 大学 各分 校 的核心 课程 一般 包 括基 本 技能 、 科学 与数 学基 础、 人 文与艺术 、 社会科学 、 历史 与文化等 课程组 。旧金 山州 立大学通识 教育课程 体系包括三 大类 : 一是基本 要求 。包括 口头交 流 、 书面交 流 、 理性 思维 、 定量 推理 四个 课程模块 。二 是人文 与科学核 心课 程要求 。包括物 理与生命 科学 、 人文 与

通识教育课程遴选

通识教育课程遴选

通识教育课程的遴选一、课程目标与定位1. 符合通识教育理念:课程应符合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注重知识的广度、深度与跨学科的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2. 明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清晰、具体,能够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要求,且与目标实现的方法、手段相匹配。

二、课程内容与质量1. 基本性与融合性:课程内容应反映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体现文理渗透、多学科融合、跨学科交叉的设计理念,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合性知识。

2. 时代性与创新性:课程应具有时代性特征,反映学科新成就、新趋势、新信息,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

3. 资源丰富:课程应选用优秀或经典教材,并配备丰富的课件、案例、习题、视频等相关资料,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充足资源。

三、课程团队与教学能力1. 课程负责人资质:课程负责人应具备副高以上职称,师德高尚,在本课程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能够积极带领课程团队开展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及实践。

2. 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教学团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鼓励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以及产学研融合的教学团队。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启发心智。

提倡阅读经典、深度讨论、思辨分析、创新实践等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多学科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2. 考核方式合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详细合理的考核方式和实施程序,实施全过程考核与非标准答案考试。

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五、预期成效与持续发展1. 课程目标达成度高:课程应能够多轮次开课,学生受益面广,课程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学习成效好。

2. 持续改进与发展:鼓励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申报各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1. 介绍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社会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

2. 课程内容2.1 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是人类对自身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研究。

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人文科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化人类学: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探讨文化的生成、传播和变迁。

•文学与艺术:学习不同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的创作、鉴赏和批评,理解文学与艺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历史事件和人物,认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哲学: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培养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2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学科。

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途径。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了解政治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生产与分配以及市场运作等经济现象,认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关注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3. 学习目标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对人类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形成独立的见解。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通识教育是指在大学教育中,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设置的一系列课程。

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传统的大学教育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而通识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通识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

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与文化等多个领域。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识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和人类的历史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对于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道德准则是非常重要的。

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通识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专业教师的支持和参与,还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要通过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学生则要积极参与到通识教育中,主动学习,发展自己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通识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因此,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识核心教育课指南

通识核心教育课指南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录指南一、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1.国学经典导读2.文学名著导读3.中国文化史4.唐诗与唐代文化5.中国宗教文化6.汉语汉字汉文化7.儒家文化与君子礼仪8.国学智慧与君子人格修养9.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0.浙江历史与文化11.民国人物与社会12.西学经典与西方文化13.中西文化及其哲学14.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二、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1.数学与人类文明2.物理学与世界进步3.化学与人类文明4.光学与现代生活5.互联网与科技进步6.大数据时代7.物联网探秘8.人工智能与机器人9.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10.人类与核科技发展11.机械发明史与创新思维12.气象与生活13.科学家的哲学思想14.科学技术史15.创新工场16.创新思维训练17.创业者与企业文化18.批判性思维概论19.创新思维与设计三、社会发展与国际视野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崛起2.世界大趋势与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3.世界各国人文风情4.当代国际关系研究5.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问题6.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7.生活中的经济学8.中国经济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9.博弈与社会10.当代伦理问题11.中国传统礼仪与职业形象教育12.人际关系与沟通13.跨文化交际与礼仪14.多元文化教育与公民认同15.领导科学与艺术16.公民素质与社会责任四、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1.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2.环境灾害与防灾救灾3.材料与环境4.生命科学导论5.性·生殖·健康6.人体健康与应急救护7.运动与保健8.哲学与人生9.正义与良善生活10.法律思维与生活智慧11.情商与社会适应12.情感教育学13.教育解放人的心灵五、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1.美术鉴赏2.音乐鉴赏3.书法欣赏及体验4.歌唱艺术欣赏及技法5.设计艺术赏析6.影视作品赏析7.建筑艺术8.美学与人生9.服饰文化与美学。

国防教育:通识教育的应然选择

国防教育:通识教育的应然选择
下足够 的时间与空间。
义上说 , 通识教育是专业教 育的必要补充 。


以通 识教 育为标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搞好课 程设置
要实现 国防教育通识 目标 , 国防教育课 程设 置十 分重要 。在 国防教育课程 的设置上 。 , 一是要具备 “ 通” , 即教学 内容 的系统性 。 现代国防是一个 国家 政治 、 经济 、 军事 、 科技 、 精 神力量 的综 合体 ,
础。
4 0 8 1 0 0 )
学生今后 的专业学 习及个人 的发展打下广泛 的知识 基础和能力基
二、 强化国防通识教育 , 完善教学手段 , 提 高教 学质量
分,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 受 的非专业性 教育 ; 就其 目的而言 , 通 识教 育 旨在 培养积极参 与社会生 活的有社会 责任感 的 、 全 面发展 的社会 的人 和国家 的公 民; 就其 内容而 言 , 通识 教 育是一 种 广泛 的、 非专业性 的、 非功利性 的基本 知识 、 技能 和态度 的教育 。通识 教 育是教育思想 的回归 , 突 出了对人 文 、 社会、 自然科 学等 知识领
域 的“ 通” 而达 到“ 识”, 培 养学生 成为有 见识 完整 的人 , 在 这个意
军事理论教学 时数 为 3 6 学时, 在相 对较短 的时 间 内让学 生掌 握军 事理论庞 杂的知识 体系 , 能否完成 这一任务关 系到课程 教学 效果 的优劣 , 于是选择什么样 的教学方式 至关 重要 。因此 , 必 须在 传统 教学 方式的基础上做到三个结合 : 1 . 坚持传统 教学方式和多形式 开展 国防通识 教育相 结合 。 E I 前课 堂教学是 国防教育 的主 阵地 ,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充分 利用多媒体技术 , 将幻 灯片、 音像 、 图形及课件运用到理论讲 解 中, 使国防教育形象客观 、 深入人心 , 提 高国防教育的质 量。 2 . 坚持 传统讲授和针对不 同教 学 内容采 取不 同教学方 式相结 合 。由于军事理论 课 程 内容庞 杂 , 教学 课 时少 , 因此不 能讲 解 过 多、 过细 、 过全 , 而应该讲思路 、 讲要点 , 有侧重 , 并 为学生 的思考 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的视角看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庞大的大学生队伍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不断加强,高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认同感意识有待加强,核心竞争力急需提高,由于通识课程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存在问题,因此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举措来全面改进通识教育课程。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核心竞争力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206当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公民价值观的变化,我们把这一系列的问题称之为现代社会问题,如“个人主义”、“工具理性”、“温和的专制主义”[1]。

一些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的发生说明了我国现阶段部分人道德的沦丧。

有学者更是指出2011年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了当今公民道德教育的缺失。

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说是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自由教育,又称“普通教育”,最早由美国德博学院的帕卡德教授于1829年在《北美评论》撰文捍卫耶鲁报告,文中用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为共同学科辩护,使通识教育一词初始亮相。

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化”的教育而言,是非功利性的,它秉承的是培养社会“完人”的教育理念[2]。

1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1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认同感意识有待加强当前大学生在生活目标上表现出过于注重实际的表面的经济效益,缺少对理想的精神的实质性的追求。

具体在行动中表现为过多地追求实用、及时享受,缺乏对真谛和实质的追求。

更有甚者把“有用就是真理”作为自己生活追求的标榜,校园里“经商风”、“打工热”此起彼伏,当前大学生的追求主题已经由过去的精神、责任转变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捧。

追求利益的人在不断增加,而讲求奉献的人却不断地减少,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的物质生活常常违背自己的准则,大学生的道德底线一再降低。

仿佛“理想”对大学生来说已经过时。

重个人利益、轻社会需要,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通病。

独生子女居多的他们在看待社会问题时一贯的作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前大学生做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自己的利益,而将社会的需求和责任置之不理。

曾经有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关于公民意识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现代国家观念,在意识中体现出爱国,数据显示却仅有40.8%的学生会在国家发展战争时“主动报名保家卫国”,13.5%的学生绝对不会参军。

[3]1.2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急需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急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人才市场化的现状把大学生推向了激烈的竞争中,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

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压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提高大学生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重中之重。

百度百科中对竞争力的解释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在现在高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准。

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可以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说它体现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

[4]核心竞争力就是在竞争能力中表现出来的最为核心的实质性的能力,是一个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才的最为重要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讲,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力。

专业知识和能力决定是否有能力完成一件事,但道德素质是衡量完成的这件事的价值标准所在。

一个没有道德的人越有能力,他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就将越大,其能力与贡献将会成反比,所以说道德素质能力才是一个人最为基础的能力,对人的发展起到方向上的掌舵的作用。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力按身份的不同分为:公民道德素质和职业人的道德素质。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公民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起到带头的作用,其公民道德素质不仅仅表现为遵纪守法,更要为社会的道德发展提供正能量,为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道德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能量。

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如道德冷漠、道德无知等等都在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大学生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的公民,有责任为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作为职业人更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素质。

经济社会的环境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摆正自己的位置有原则的职业人才能使自己的事业有长远的发展。

职业道德素质不仅仅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更为整个职业的行规制定、行业的环境氛围的营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2.1 通识课程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存在的问题2.1.1 教育方法过于老套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教育都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学生接受的课本教育远远不及网络、社会上的影响来得刺激。

而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影响时往往因为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导致形成了偏激的思想。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课本说教的传统方法教学,对多媒体的运用也只是停留在解释课本内容、替代黑板板书的层面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1.2 传统教育宣传的力度不足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优秀文化是我国教育的丰厚遗产。

我国是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间断的国家。

孔子开始了儒家的教育思想的传播,孔子教育博大精深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到“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温故知新”的学习理论等等,教育思想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且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却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优势,相反国外的文化在高校的课堂上大行其道,影响着学生的思想。

2.2 通识课程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设置不足2.2.1 课程教育教学内容过于陈旧、针对性不强我国当前高校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开设的课程内容都过于陈旧,注重的是理论的说教。

教授的内容大多数是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相比于当前高校学生生活现实的丰富性、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比较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并且,学生很难从自己学习的课程中找到解决实际现实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法,针对性不强。

在校的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特殊性,如心理比较脆弱、易受别人的影响等,并且大学生已经不同于高中生,自己有了一定的鉴赏力,但是还不能明确地分辨是非。

但目前的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并没有针对大学生的课程内容,使得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

过于注重理论的说教,不注重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2.2 教学方法刻板单一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课程中,不能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有效地把课程内容与现实结合。

实践课程在学生的课时比例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不够,活动课程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当前的学生提出有效的指导。

教条的课堂教学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逃课现象屡禁不止,上课玩手机、睡觉的学生更是占到了不小的比例。

3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措施3.1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3.1.1 转变教学方法以往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的教育往往是通过说教的形式,不仅内容千篇一律,形式更是老套,大学生对这样的灌输教育表现出厌恶反感,教学效率自然不高。

当前网络发展迅速,教师应提高对多媒体的利用,通过更多生动形象的现实案例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通过社会实践,在现实中提高学生的责任能力,把学生放在社会中感受社会真实的现实而不是呆在教室里凭空想象社会。

针对当前出现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脱节的现象,我们应该把社会的现实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的现实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

3.1.2 加大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宣扬一个民族能否立于世界之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即是是否拥有足够强大的民族道德。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不断的发展中积淀起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大力宣传我们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

但是当前的现实是课堂中充斥着西方的文化,而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却在不断减少,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严重不足,而外来文化却太过富裕。

更讽刺的是我们把孔子学院开到了国外,但我们自己却不能真正体会孔子的精神实质。

其实中华民族的文化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很多很多,古代就有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伦理道德,墨家的兼爱等等,其思想在现在看来仍然不过时,有着很大的教育作用。

到近代的中华民族的革命史,更是对我们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了革命事业的奋斗很是值得我们学习,有多少的仁人志士怀揣梦想不畏艰难,不断地奋斗。

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能够达到共鸣。

3.2 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课程的设置3.2.1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设置3.2.1.1 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明确受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特殊性,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为背景,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以培养高品质的合格公民为目标,并根据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3.2.1.2 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反思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十几年前的内容仍然是大同小异,并没有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及时修改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时代在改变,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已经与十几年前的有了天壤之别。

对此,高等学习应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内容,提高内容的时代性,引导学生适应时代,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并且,要促进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中存在的不良影响的侵蚀,紧随社会的主流,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积极的心态进入社会。

3.2.2 提高课程教学方法的科学性3.2.2.1 提高课程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综合教学方法更为科学,不仅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问题式、“援引科研成果,拓宽学生思路”式等多种教法相结合,还要注重“多种课程间的互相渗透”,综合发挥教学效果[5]。

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增强内容的生动性、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2 实现科学化的教学,采用实践课程通过实践课程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的目标。

通识教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需要感受领悟的课程,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活动的直接体验者,有效地感受、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能力。

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勤工俭学、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的实践课程。

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并且为社会贡献出大学生的一份力量,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